1 ) 我就是愛這種調(diào)調(diào)
男人愛美神,港譯的又一不靠譜力作,不過只有這個名字才能把它從快車搜索里翻出來。人類,真是一種膚淺的動物啊……
故事絕對沒有港譯片名這樣香艷,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講述的是從古至今凡愛情片均樂此不疲的三角戀,或者說沒有三角戀的片子又怎么能稱為愛情片。完全是輕松喜劇的調(diào)調(diào),算得上出格的,也就是男人們的職業(yè)比較拉風,一個是神父一個是拉比。借用內(nèi)地譯法惡俗的套路,此片大約可以叫《神父拉比也瘋狂》或者《神職人員都瘋狂》——這或許就是唯一賣點了。
影片是從神父的回憶中開始的,所以整部片子的節(jié)奏就是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穿插著各種有趣的小情節(jié)小場景小笑話,可愛而不突兀。譬如兩位神職人員從菜鳥助手成長為教區(qū)明星的歷程,充滿了趣味。
至于演員,盡管我總分不清 Ben Stiller 和 Adam Sandler(好吧我承認我在分辨人臉方面有障礙),但我還是覺得他是個很不錯的喜劇演員。女主角雖然略欠缺 OL 的氣質(zhì)但還算可愛。另外還有著名的 Mrs. Robinson 和 Two and a Half Men 里的辣媽。而對于身兼演員導演的 Edward Norton 也就是本片的重點人物,我比較沒有公平公正的評價立場,只能說一個字,很萌啊……
大多數(shù)沖著 Edward Norton 而來的同學都不大喜歡這部片子,他們覺得跟 Fight Club 或者 American History X 比起來這種輕喜劇完全不夠牛13。竊以為涼拌黃瓜和回鍋肉是無法比較的,不能因為只喜歡重金屬而否定了《吻別》的意義——當然我也不是說這部片子在愛情片領域有《吻別》在流行樂壇那么重大的意義——奇怪我為什么想到的是這首歌?
最后把酒保送給神父的那段愛爾蘭祝酒辭轉(zhuǎn)送給這部電影:
May those who love us love us
And those who don't love us
May God turn their hearts
And if He cannot turn their hearts
May He turn their ankles
So we'll know them by their limping
所以不愛這個調(diào)調(diào)的人兒出門要小心咯……
2 ) 看見美國版李艾
一直覺得這個女主好眼熟的樣子,但又確實好像沒看過什么片子,后來恍然大悟,很像模特李愛嘛,特別是眉眼間,真真就是個美國版李愛。
神職人員不容易,相比一般人有著更多的清規(guī)戒律,當你有信仰的時候,不會覺得苦而會體會到內(nèi)心的平靜。而當愛情降臨時,則需要面對很對實際的問題,孰輕孰重就要仔細掂量,最后的結局很好,愛情和信仰并不矛盾,可以在擁有堅定信仰的同時體會美麗的愛情,皆大歡喜。
愛德華諾頓真是帥,實在是不知道anna哪只眼睛出了問題,放著這樣體貼的大帥哥不愛,偏偏上了Jake的床。ben stiller無疑是當下最后號召力的喜劇明星之一,不過其中很大部分原因也就來自他那欠扁的樣子。
3 ) Keeping the Faith
諾頓自導自演這么辛苦,怎么也要給10分的哇。我也發(fā)現(xiàn)了我喜歡諾頓的真正原因:笑起來那眼角的魚尾紋。某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東西還是深深的植在潛意識里么?
保持信仰,布萊恩雖然沒有得到愛情,但是他也沒有失去珍貴的友情。他是怎么做到笑著去祝福他唯一愛上的女人和他最好的朋友的愛情,而不覺得這是愛情和友情的背叛呢?
我相信愛情能超越一切,但是我做不到愛一個人就是只要他幸福,而不是一定要得到他。也許是我太狹隘了,請原諒我只是個普通人。。。
4 ) 簡單故事
這是諾頓演繹的最簡單的故事和最輕松的角色了吧。
三個好朋友扯來扯去,擦點小火花,鬧點小誤會,有點《老友記》的感覺。
情景喜劇般簡單,不費力氣地看完了,順帶欣賞帥哥諾頓。
臺詞比情景喜劇深刻些,我記住了:
“I love her”和“I'm in love with her”區(qū)別大著呢。
5 ) 喜歡
其實我覺得這部影片最開始的部分拍的輕松,結構很好,但是后面有點拖沓。可以這么說,如果不是ED,我不會看到這部片子,我覺得他在這部片子里面和其他片子比起來,真的很不一樣,讓人看完了以后會被他那種可愛的神情迷住。尤其喜歡他誤以為安娜表白的那個場景,還有他和Ben穿著黑衣在街上走的樣子。
6 ) 保持信仰,需要懺悔么?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太介意周圍的約束了,無論是戲劇化的電影中,還是真實的生活中。
他們在乎各自的宗教信仰勾畫的界限,在乎彼此朋友的感受。就像我們在乎事情的結局是好是壞,在乎過程的進行是否會傷害身邊的朋友。但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一廂情愿自作多情,發(fā)現(xiàn)我們在乎的越多越患得患失,越被白白地忽視浪費。
當然,故事的結局完滿而愉快,看到Norton唱歌的樣子真的很好笑。劇中人物還是寬廣心胸,十幾年的友情、短暫的愛情,都凝結成照片上散不開的笑容。
2000年的片子,情節(jié)對今天來說還是老套了點,不過一個爺爺對Norton說的一句話還是頗有道理的:
YOU CANNOT MAKE A REAL COMMITMENT UNLESS YOU ACCEPT THAT IT'S A CHOICE THAT YOU KEEP MAKING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也許,有時候,真的需要下定決心、下定狠心,或許才能保持自己的信仰。
愛德華·諾頓導演,本·斯蒂勒、愛德華·諾頓主演的愛情輕喜劇,還算流暢,但看來愛德華·諾頓的導演功底還是不如演技啊,呵呵~~
好喜歡EdwardNorton,他什么時候都那么帥耶~
倆人把彌撒完全整成了脫口秀……諾頓導演的唉,他想法很多,有很多很性感的鏡頭是正兒八經(jīng)導演想不來的~另外,我可算知道為啥本斯蒂勒最后去給馬達加斯加配音了……
諾頓綿羊一面的極致,自導自演。
女人是不是都喜歡有明顯缺點、稍微有些不修邊幅的男人?好像是這樣。
Ben Stiller導演"Reality Bites-1994"的時候也是把女主讓愛給Ethan Hawke了
就喜歡這種愛情喜劇片,Norton好有才啊!還做導演!
諾頓太水嫩了……
看過的第一部諾頓電影。@CCTV-6
諾頓太有愛了,可惜我看的無字幕版本,不能充分體會!
禿驢!竟敢跟貧道搶師太?
牧師硬領乃罪惡之源,尤其再配上某人= =而猶太牧師真是五毒俱全。。。。
矮油原來我早就看過諾頓的片子,還是他自己執(zhí)導的?男一和女一的長相我都十分不喜,當時看著覺得也就諾頓演的金發(fā)碧眼小教士可愛。一部比較普通的愛情小品,為配樂和萌神諾頓(他在里面穿上教士服簡直是萌得發(fā)指)加一顆星。
諾頓你還是演精分啊。不選諾頓的女人眼睛都是瞎了么?神父裝也這么好看。怎么會有這么好看的神父!?。?!其實中間有幾次看不下去..
好無聊的愛情喜劇啊。。。奔著諾頓去的,結果這么一般。勉強給三星吧。
愛情最終沒有被信仰和友情所限制,人物關系設置有趣,神職人員的感情生活切入點還挺有意思,不功不過,很輕松的愛情輕喜劇。Ben Stiller身上的魅力被諾老濕拍出來了,諾老濕首次導演的片子卡司很華麗,居然還發(fā)現(xiàn)Dag也演了這片,那個時候應該還不認識帕吹~
就是一般的愛情喜劇片。全片的觀影節(jié)奏就是:影片開始→啊啊啊啊頓頓出現(xiàn)啦→啊啊啊啊頓頓太萌啦→頓頓怎么能那么帥→女主好高→我現(xiàn)在就要嫁給諾頓啊啊??!_(:зゝ∠)_→天哪女主竟然不喜歡諾頓?放著我來啊啊啊啊(╯‵□′)╯︵┻━┻→頓頓你為什么那么帥?快回答我!→影片結束_(:зゝ∠)_
就是喜歡美國現(xiàn)代電影里的對現(xiàn)實生活的透明的描繪,當你看到女主角臉上的雀斑和音響店里狂舞的香港大叔。情節(jié)并不多么出彩,妙就妙在流暢投入的演出。
宗教片?。。?!天哪?。。。?!哪喜劇了?。。。。?!我都斯巴達了!?。?!
其實還比較對胃口,開頭歡樂的一塌糊涂。諾頓的片子看了有十幾部了,對這家伙的愛有增無減?。。?!神父裝什么的,也屬于制服誘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