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片基本信息(影片信息介紹;特別介紹本片編劇:歐琳)五、字幕視頻觀看(公眾號內(nèi)觀看、AcFun播放地址)八、全部字幕片單(截至2023年6月16日分享的37部注釋字幕片單)
1 導語
我第一次看《天山的紅花》是在去年9月,這部電影的鏡頭、外景、對白、劇情、音樂等都洋溢著濃郁的哈薩克民族氣息,對牧業(yè)生產(chǎn)隊生活的反映比較樸實,特別是女主角阿依古麗和丈夫阿斯哈勒那既有斗爭沖突、又有個人生活情趣的細膩表演讓人印象深刻。作為影片核心沖突的階級斗爭被放置在特殊的情景里,即身為生產(chǎn)隊隊長的女主角如何應對在尚不完善的公社制度下,腦子里仍殘留著小生產(chǎn)者思想、夫權(quán)思想的丈夫滑向封建和資本主義復辟陣營的困境,影片矛盾的爆發(fā)、發(fā)展與化解,與后來政治上根本改變的現(xiàn)實對照看來,令人不勝唏噓。
在看完電影的同時,我就購買了這部電影的完成臺本,準備制作注釋字幕。這是我第一次給少數(shù)民族題材的故事片配注釋字幕,也成了截至目前我給字幕電影所配備的資料最豐富、最龐雜的一次。
2 影片基本信息
片名:天山的紅花
片長:1小時56分鐘
種類:彩色故事片
出品年份:1964年
出品方:西安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
編?。簹W琳(本名:盧歐琳,1931年4月29日~2006年4月13日)
導演:崔嵬、陳懷皚、劉保德
攝影:聶晶、林景
美工:池寧、張井南
作曲:徐友夫
錄音:陳燕嬉、洪嘉惠
顧問:賽比哈孜、哈煥章
化妝:孫鴻魁
剪輯:傅正義、王聯(lián)
照明:趙新鳴、李延江
演奏:北京電影樂團
獨唱:帕堤瑪
指揮:馮光濤
合唱:中央廣播合唱團
領(lǐng)唱:哈米堤
指揮:朱崇懋
制片主任:任子華、李先覺
協(xié)助演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工團
★主演(角色名……演員名+漢語配音演員名)
阿依古麗……法蒂哈(配音:李梓)
阿斯哈勒……木特里夫(配音:畢克)
烏買爾(大隊支書)……阿力別克(配音:程引)
卡依夏……薩黑妲(配音:劉廣寧)
哈思木……別爾特罕(配音:于鼎)
沙的克……巴亞洪(配音:尚華)
公社薩書記……周文杰(配音:胡慶漢)
蘇來曼……木哈太
木沙拜克……瓦里尤拉
薩烏麗……熱希妲(配音:趙慎之)
努爾阿里……阿烏巴克爾(配音:嚴崇德)
哈思木妻……明娜婉兒(配音:蘇秀)
沙法爾……阿布都勒(配音:戴學廬)
哈利社長……努爾坦(配音:富潤生)
蘇勒坦(老牧民甲)……蘇勒坦
木塔里夫(老牧民乙)……木塔里夫(推測該角色的配音演員是邱岳峰)
木哈塔爾(老牧民丙)……木哈塔爾
阿班(青年牧民)……阿班
卡列姆(牧馬青年)……卡日木
烏買爾妻……帕堤瑪
★其它配音演員:張同凝、潘我源。
特別介紹本片編?。簹W琳
盧歐琳(1931-2006年),女,筆名歐琳,祖籍浙江寧波,1931年4月29日出生于瑞士的日內(nèi)瓦。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1950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后轉(zhuǎn)到編劇系,1954年分配到中央電影局劇本創(chuàng)作所當見習編劇,她決心到新疆去;1955年8月抵達烏魯木齊,在大西北安家落戶,曾任新疆軍區(qū)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nóng)八師宣傳科文藝創(chuàng)作干事,《瑪河文藝》編輯,新疆日報社農(nóng)牧組編輯、記者,新疆電影制片廠故事片編輯,《新疆文學》編輯,新疆歌舞話劇院編導室編劇,新疆話劇團編導室編劇。1980年調(diào)回上海,擔任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副編審。2006年4月13日,病逝于上海。1953年,歐琳在《河北文藝》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老張師傅》,195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新疆分會。《在那遙遠的地方》,與李魂合作,載《天山》1959年第2期;《野菊花》,載《電影劇作》1963年第4期,后進一步修改為《天山的紅花》,成為同名電影的藍本。等等。《去新疆的路上》,與李魂合作,載《新觀察》1955年第19期;《遠方的星》,與李魂合作,載《延河》1957年第7期;《荒原風雪》,與李魂合作,載《解放軍文藝》1958年第4期;《維吾爾老人的心愿》,與李魂合作,載《人民日報》1958年7月12日;《第一個春節(jié)》,與李魂合作,載《天山》1959年第2期;《英雄的腳步》,與李魂合作,載《天山》1959年第5期;《鴻雁》,與李魂合作,載《天山》1959年第8期;《女連長》,與李魂合作,載《天山腳下的戰(zhàn)斗》,上海文藝出版社,1960年7月;《火支納,察布查爾!》,載《新疆文學》1962年第2期,后改名為《你好,察布查爾!》;《草原??!草原》,載《新疆文學》1962年第9期;《草原的翅膀》,載《新疆文學》1963年第4期。等等。四幕七場話劇《奧依古麗》,載《新疆文學》1964年第8期、《劇本》1964年第9期。等等。從1955年到1980年,從24歲到49歲,歐琳有將近25年時間扎根新疆,把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這片土地。她深入群眾,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與哈薩克族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誼。據(jù)郭紅霞《電影〈天山紅花〉的故事》,曾有一位哈薩克老牧民說:“我們最熟悉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歐琳?!?/section>
3 字幕制作過程
去年9月,我打出了影片前面10分鐘的字幕,因為有別的事要做,就擱下了。今年初拿出來繼續(xù)編輯,完成了中文注釋字幕的初稿,后來又去做了時間要求更緊迫的戈達爾紀錄片字幕。到3月下旬,我才重新拿起來編輯,歷經(jīng)多次修改,最后敲定成這個樣子,算是能發(fā)了。
在這里,我想專門提一提英文注釋字幕的制作有多費時、費力,這一點是我前年和去年給《紅燈記》《奇襲白虎團》配英文注釋字幕時就深有體會的,而這次給《天山的紅花》配英文字幕,其糾結(jié)程度更甚于前二者。
英文字幕里最關(guān)鍵的翻譯工作是一個最折磨人的過程。為了保障英文翻譯的質(zhì)量,也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我買了北京外國語學院1966年3月翻譯完成的《天山的紅花》英譯本作為參考。
這部電影的民族特色很鮮明,其民諺、民族風俗和特色食品的翻譯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左右搖擺、容易犯錯的“重災區(qū)”。一開始我是比較迷信上述的北外的譯本的,電影字幕里絕大部分英譯文本都照搬了它的,可越往后,我越發(fā)覺這個譯本里的某些譯文不符合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的要求,并且存在多處漏譯。因此,我從頭檢查了幾次字幕,翻了一些關(guān)于英語民諺習語的材料,對字幕中的漢譯英文本做了修改。經(jīng)過了多次權(quán)衡和比較,才選定了現(xiàn)在的譯文。
英文注釋字幕工作中繁瑣程度僅次于翻譯的是英文的樣式,給手寫的創(chuàng)作人員字幕和向上滾動的主演名單字幕配上同步的英文翻譯字幕。我把顏色、字體等換了很多遍,才搞出一個比較滿意的樣子來。
我的水平有限,只能說對中文注釋字幕的質(zhì)量是有信心的,但對英文字幕的翻譯還是有點心虛。無論中文還是英文,我的字幕必然仍存在需要討論的地方,希得大家指正。在正片字幕制作將近尾聲時,我找來了著名的國際主義導演尤里斯·伊文思拍攝的彩色紀錄片《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哈薩克族》《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維吾爾族》。這兩部片子本來是《愚公移山》拍攝素材里的一部分,但在后來剪輯放映時,伊文思并未將這兩集放進《愚公移山》系列里,好在后來出版的系列DVD收錄了它們。
因為沒找到這兩部紀錄片的法文字幕,所以我采用《愚公移山》DVD視頻里的英文軟字幕文本,以及網(wǎng)絡上的中文字幕文本(制作者不詳),整合成中英雙字幕,后續(xù)再對時間軸、英文個別詞匯、全部中文翻譯進行檢查修改,并添加了一些注釋。
有朋友希望我給《愚公移山》全系列的12集都配上字幕,可惜我目前沒有這么多時間精力。
《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哈薩克族》注釋字幕文本統(tǒng)計
《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維吾爾族》注釋字幕文本統(tǒng)計
在制作注釋字幕期間,我在2月左右開始搜集和《天山的紅花》有關(guān)的文獻。一開始只是搜集編劇歐琳(本名盧歐琳)寫的《天山的紅花》早期電影文學劇本,即《野菊花》,還有與影片相關(guān)的小說,即《奧依古麗》《草原啊,草原!》《草原的翅膀》;可是,我發(fā)現(xiàn)沒有人專門為這個杰出的女作家出過個人的文集或文選,所以又搜集了她發(fā)表的數(shù)篇小說、散文和劇本(1955-1963年)。但限于某些文獻平臺的資料不完整,只有文章信息,無法傳遞,所以沒能搜集到歐琳的個別文章的電子版,這是比較遺憾的。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做背景研究和注釋,我以“哈薩克”“新疆”為主要檢索關(guān)鍵詞,搜集了大量文獻的電子書,并進行了篩選,最后選出305本。這次分享的文件數(shù)量大、總體積大,總共28.65G,其中文獻pdf占了大頭(有17.17G),是我這幾年制作分享注釋字幕作品以來,文獻搜集搞得最豐富最龐雜的一次,當然,這項工作非??菰?,就是不停地檢索、龜速下載、解壓、合并、檢查書籍內(nèi)容、統(tǒng)一文件命名、篩選分類、排序列表。對于那些發(fā)散性的文獻,挑著看就好,因為根本看不完。
4 文件獲取方式
★在公眾號窗口發(fā)送“天山的紅花”5個字,即可獲取有關(guān)文件。文件的列表如下:一、注釋字幕版視頻
(1)《天山的紅花》中文注釋字幕版視頻。附該版全片缺失的20秒片段的中文注釋字幕版,該補足片段截自一個DVD版視頻,畫質(zhì)差些。
(2)《天山的紅花》英文注釋字幕版視頻。附該版全片缺失的20秒片段的英文注釋字幕版,該補足片段的來源同(1)。
(3)《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哈薩克族》,法語旁白,中英注釋字幕。
(4)《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維吾爾族》,法語旁白,中英注釋字幕。
二、片源視頻
(1)《天山的紅花》電影全片視頻,無字幕片源,分辨率為1920×1080,來自1905。該片源實際上存在約20秒的內(nèi)容缺失,所以我在做字幕時,另截取了其他片源的片段。
(2)《天山的紅花》全片視頻(疑似DVD調(diào)色版),該版內(nèi)容完整,但畫質(zhì)較差。
(3)《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哈薩克族》片源,法語旁白,內(nèi)掛英文軟字幕。
(4)《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維吾爾族》片源,法語旁白,內(nèi)掛英文軟字幕。
三、相關(guān)文獻
除硬字幕版視頻和片源視頻外,這次分享的相關(guān)文獻有305本,因為數(shù)量較大,文字較多,所以將這些文獻的清單放在文章最后,這里僅列出分類和本數(shù):
(一)與電影直接相關(guān)的劇本、臺本(3本)
(二)電影拍攝之前的相關(guān)小說(3本)
(三)和電影相關(guān)的舞臺作品(4本)
(四)本片編劇歐琳的其它作品(10本)
(五)載有本片編劇歐琳作品的多作家文選(8本)
(六)其它和本片的地域、民族有關(guān)的各類文獻(277本)
5 字幕視頻觀看
AcFun播放地址
(5)伊文思紀錄片《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哈薩克族》,中英注釋字幕↓(6)伊文思紀錄片《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維吾爾族》,中英注釋字幕↓
6 注釋字幕截圖
01 《天山的紅花》中文注釋字幕
02《天山的紅花》英文注釋字幕
03 哈薩克族紀錄片注釋字幕
04 維吾爾族紀錄片注釋字幕
7 附錄文獻清單
這次我搜集整理了數(shù)百本文獻pdf文件,從中篩選出305本,詳細書單見我的公眾號“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8 全部字幕片單
1958年黑白故事片《十三陵水庫暢想曲》,黑白藝術(shù)性紀錄片《黃寶妹》;1959年彩色故事片《聶耳》《林則徐》《青春之歌》《風暴》;1961年民族舞劇彩色藝術(shù)片《小刀會》;1962年黑白故事片《李雙雙》、彩色故事片《花兒朵朵》《槐樹莊》《女理發(fā)師》;1963年黑白故事片《紅日》、彩色科教片《小太陽》、彩色故事片《小鈴鐺》;1964年彩色故事片《舞臺姐妹》《白求恩大夫》《女跳水隊員》,黑白故事片《帶兵的人》《雷鋒》,彩色故事片《天山的紅花》;1965年彩色故事片《特快列車》、黑白故事片《烈火中永生》;1970年革命現(xiàn)代舞劇彩色藝術(shù)片《紅色娘子軍》(樣板戲電影)、革命現(xiàn)代京劇彩色藝術(shù)片《紅燈記》(樣板戲電影)、1970年法國彩色紀錄片《真理》(Pravda);1971年革命現(xiàn)代舞劇彩色藝術(shù)片《白毛女》(樣板戲電影);1972年革命現(xiàn)代京劇彩色藝術(shù)片《奇襲白虎團》(樣板戲電影);1975年革命現(xiàn)代舞劇彩色藝術(shù)片《草原兒女》(樣板戲電影)和《沂蒙頌》(樣板戲電影);1976年彩色舞臺藝術(shù)片《百花爭艷》、彩色故事片《青春似火》。
歡迎大家關(guān)注我的微博@旌旗紅
AcFun視頻網(wǎng)的“辣椒夾饅頭”
《天山的紅花》中英字幕:旌旗紅
紀錄片中英字幕:旌旗紅
早期文獻協(xié)助:徐漸
文獻搜集整理:旌旗紅
推文編輯排版:旌旗紅
『我的電影注釋字幕第37部——1964年彩色故事片《天山的紅花》中英注釋字幕+305本文獻+尤里斯·伊文思兩集紀錄片注釋字幕』
[N次補發(fā)] 我的注釋字幕第37部彩色故... 來自旌旗紅 - 微博 weibo.com
文件情況大致如下:
★全片片源。
★中文注釋字幕版視頻。另附該版全片缺失的20秒片段的中文注釋字幕版(補足的片段畫質(zhì)差些)。
★英文注釋字幕版視頻。另附該版全片缺失的20秒片段的英文注釋字幕版(補足的片段畫質(zhì)差些)。
★網(wǎng)絡上找的一個疑似DVD調(diào)色版的《天山的紅花》。內(nèi)容完整。
★附錄紀錄片:尤里斯·伊文思1972-1974年拍攝系列彩色紀錄片《愚公移山》時,同時拍攝的關(guān)于哈族、維兩族的那兩集,法語旁白,中英雙字幕,加注釋。另附這兩集的DVD片源,內(nèi)掛英文軟字幕。
★附錄文獻:305本相關(guān)文獻的pdf文件,分為六大類:
(一)與電影直接相關(guān)的劇本、臺本,共3本文獻。其中,《天山的紅花》電影完成臺本pdf、《野菊花》電影文學劇本pdf是我自購紙質(zhì)版,拍書、采用軟件優(yōu)化處理而成。
(二)電影拍攝之前的相關(guān)小說,共3本文獻。
(三)和電影相關(guān)的舞臺作品,共4本文獻。
(四)本片編劇歐琳的其它作品,共10本文獻。
(五)載有本片編劇歐琳作品的多作家文選,共8本文獻。
(六)其它和本片的地域、民族有關(guān)的各類文獻,共277本文獻。
因為書太多,所以把書單放在公眾號推文里
階級斗爭有點過頭,但看起來很緊張的。
“《天山紅花》是20世紀60年代拍攝的一部以新疆哈薩克族生活為主題的電影,片中“阿依古麗大嫂”、“阿斯哈勒大哥”等形象,曾深深定格在許多人的腦海里。30多年后,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檔案館舉辦的檔案展覽中,一張這部片子的老劇照使人記憶猶新,很久以前的電影畫面又在眼前浮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也一點點被記起。”
新型女性的象征,體現(xiàn)了近現(xiàn)代的女性主義思潮,女性解放,自我實現(xiàn)??此茖⑴蕴岣咧凉_克家庭中重要位置實則暗含著哈薩克族社會文化進化過程中的痛苦選擇與自我拯救的雙重效應。
哈薩克斯坦族的"李雙雙",也是由夫妻矛盾的故事反映男女平權(quán)、人民公社、階級斗爭的主題。六十年代一系列電影都在宣揚完全理想中的社會主義,批判的反面典型其實也暴露出明顯的社會問題,《李雙雙》里的工分分配和工賊、《雷鋒》里的解放軍里也出現(xiàn)好逸惡勞、《千萬不要忘記》里打野鴨和本片里的賣野草賺外快。然而,理想終究止步不前,昨日的問題份子變?yōu)榻袢盏南冗M榜樣…
為聶晶(攝像)而來。影片的宣傳意味剝掉了太多價值,過于直白地表達這樣是這樣那樣是那樣,所幸有賴于拍攝年代的紀實性,保證了背景底色的真實真切。烏買爾老爹那句“河底的石頭還沒摸清楚呢”可抵一個公社的戰(zhàn)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