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優(yōu)秀的片子,應當點一支煙或者斟一杯酒,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因為幾乎每一段都是精華。
紙包火的喜劇結(jié)構(gòu)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紙是包不住火的,而片中的前半段的喜劇效果的形成恰恰是拿紙來包火,玉璽—人參—金枝玉葉—項鏈—假孕,總之是一層一層地包下去,觀眾在一次次的包裝也掩飾過程中不斷得到喜感,這個燙山芋則是越滾越大,最后燃燒成熊熊大火。狄龍和梅艷芳,一個古典,一個后現(xiàn)代,一個正經(jīng)嚴肅,一個瘋癲搞笑,一張一弛,笑料十足。
更為宏大的成長模式。
成龍在嚴父的管教之下,已經(jīng)慢慢收斂了在醉拳中的年少頑劣本性。第一次去追趕劉家良是因為劉家良的出言不遜,而在于蔡師傅的比試中,他便是處處忍讓,即使是勝利了也說是打成了平局,這種不生事,給人顏面的情懷顯然與老父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家教是分不開的,而他真正在街頭大打出手的第一目的是抓小偷,第二目的是因為二媽說這樣做能讓家族顏面生光。與醉拳1的成長脈絡(luò)非常想銜接,從自我的我回歸到了家。而最終劉家良飾演的武舉人還為他開了天眼,使得他最終具備了天下的情懷。除暴模式巧妙地和抵抗外辱銜接在了一起,為影片的打斗合理性更增添了一股蕩氣回腸的英雄氣概,在懲奸除惡中高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氣概,從而沖淡了原本具有的仇恨和血腥。成龍在挫敗之后終于由一個逞一時之勇的孤膽英雄成為一個顧全大局的宗師。
賦形立意揚武姿
醉拳,是最寫實同時也是最寫意的一種拳法,對于動作的起式和收尾明顯加強了形態(tài)的雕刻,使得一貫頑皮搞笑的成龍在動作上有了美感,在氣度上有了宗師氣概,這里面的變化離不開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和劉家良的扎實武學功底。所謂賦形即是對動作形態(tài)本身的直觀展示,如果沒有一定的武學基礎(chǔ)是不可能令人體會到動作本身的美感的。而且這樣子首尾一停一頓還很好地解決了動作的節(jié)奏問題,啪啪啪,然后來一個停頓,啪啪啪再來一個停頓,打斗的節(jié)奏感一下子就出來了。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動靜的問題,成龍的片子不是很明顯,等講到李連杰的時候會在展開講。
以武止戈樹武魂
這方面一是體現(xiàn)在成龍和黃日華筆試的那場戲上,黃日華多多想必,成龍一再忍讓,最后贏了也說是打成了平局,這種武學之中的恕道情懷在最后的結(jié)局戲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首先是成龍救了那個差點被錢嘉樂砸死的洋人,士不殺無力反抗之人。而最后成龍不顧自我,挽救敵人的氣度最終在情感上也感化了對手。
這個片子的動作戲?qū)嵲谑翘剩コ升埡忘S日華比武的那場戲,主要有四個段落,下面就各有側(cè)重地對每一個段落做簡單的分析。
第一段:成龍vs劉家良
在這個段落中,我想談的主要是空間的問題。成龍厲害的地方在于他很善于拍追逐場面,
本段落亦是從追逐開始,從車廂到車頂,然后再到車底,再到一個樁房,然后到草屋。打斗場景主要出現(xiàn)在后三個空間,首先來說火車車底這段打斗,這段打斗是難打又難拍,主要是空間太少了,人都站不直,這么狹小的空間,劉家良師父還要使一桿長槍,可謂是難上加難,但是劉家良師父卻能陣腳不亂,有板有眼,擺渡自如,竟然還加了幾個回旋,真不愧為功夫界的宗師級人物,而低位鏡頭也非常棒地傳達出緊張激烈的氣氛。第二個空間在高度明顯增高了,但是卻加了木樁的阻隔,用長槍甩起來難度也不小,但是劉師傅還是高質(zhì)量完成了,在成龍的戲里,成龍反而成了劉家良師父的配角。而第三個空間的打斗則顯得輕松自如多了,因而加了不少喜劇的成分,人物之間的相互斗嘴,成龍吹簫之后的突然滑倒。另外片子還通過火車對打斗的時間也做了限制,令人感覺打得恰到好處。我要分析的前三段基本上都是7分鐘左右,而最后的高潮打斗則大概14分鐘左右,估計這種時間都是他們長期實踐而掐算出來的。
第二段:醉里乾坤
這一段介紹了是物理空間,這個敘事段落我想講得則是敘事空間的拓展。同樣這個段落也是從一次追逐戲開始的,梅艷芳這個角色是形成這種鏡中鏡的敘事空間的關(guān)鍵角色。觀眾的觀影重心不斷地從梅艷芳和打斗場景之間跳躍,梅艷芳和熒幕中的觀眾形成一次觀賞效果,并且不斷地對里面的打斗進行評論,促使打斗升級,熒幕之外的觀眾構(gòu)成二次觀賞效果。這樣的鏡中鏡的模式一方面是能令打斗層層遞進,另一方又是節(jié)奏感的問題,一進一出的觀影節(jié)奏的形成。至于里面的打斗,則是醉里乾坤,形醉意不醉,是一次賦形立意揚武姿的酣暢淋漓的表演。
第三段 大戰(zhàn)斧頭幫
在這個敘事段落里,主要想分析的是關(guān)于動作的視覺化的問題,程小東在一方面造詣頗高,早期的功夫基本上都是實打?qū)嵉?,但是如果功夫不虛的話,是一件很沉悶的事情,后來許多的導演都在功夫的視覺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說拍一個人的拳頭很厲害該怎么拍的問題,當然早期的功夫片一般不會考慮這樣的問題(胡金銓是個例外),他們可以拍一拳把人打死,但是肯定不會拍你一拳打過去,另一個人飛到五米開外去,其實這飛出去的五米就是功夫的視覺化過程,這樣子一飛首先從空間上馬上就拉開了,另外拳頭的力大也被表達出來了。讓我們再回到這個片段,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打飛出了窗外,也摔壞了好幾張凳子和桌子吧,劉家良師父兩腳踩斷樓梯口,絕對是精華中的精華。
第四段 高潮
這是少有的功夫片,在劇作高潮的時候讓觀眾的心理也達到高潮。主要來談一談最后那段盧惠光大戰(zhàn)成龍的戲,拳腳之速度,拳腳之密度、拳腳之強度,絕對讓人窒息,銀瓶砸破,水漿齊迸,大珠小珠落玉盤。在窒息之中,然后“額”的一下飛躥出去,與生理上的高潮幾乎一致。
《醉拳2》作為一部續(xù)集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高度上的遞進,這不免讓我想起《A計劃續(xù)集》,片中革命黨人對馬如龍的挽留和他那一番自白頗是意味深長,探討了個人理想和救國救民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即命運和國運?!蹲砣?》自然也不例外。 整部影片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大場面、大陣仗、大氣勢,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廣州,寶芝林藥鋪,鬧市場景,暗流涌動的市井生活。黃飛鴻的每一場斗毆似乎都引來眾人圍觀,從而渲染了一種喧嘩熱鬧的生活氣氛,與當年的春節(jié)檔很是相襯。且黃飛鴻這個切入點集合了粵語區(qū)人民的共同記憶,屢試不爽,就在于是否玩出新花樣兒。醉拳2在人物設(shè)定上就插入了嚴肅沉穩(wěn)的父親黃麒英和富有喜劇色彩的小媽,一護一打,一張一弛,在收放之中為黃飛鴻的性格劃定了邊界,也有效壓制了他的個人英雄主義氣焰。 片中最精彩的幾場打戲分別圍繞醉拳展開。飛鴻從肆意使用醉拳,到痛改前非,又到理性使用,其性格已經(jīng)發(fā)生巨大轉(zhuǎn)變。同時,醉拳使他錯失人參引發(fā)鬧劇;使他結(jié)識阿燦等肝膽相照的朋友;使他遭遇巨大的人格侮辱與精神打擊;使他從逆境中振作起來,完成立功救國的大事業(yè)。此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醉拳推動了戲劇矛盾,沖突與情節(jié)發(fā)展,起伏上下中,黃飛鴻的人物性格得到豐滿,使他這個正義中帶童真的少年形象,增添了不少更加深刻更加鮮活的精神內(nèi)涵。 影片前半部分更加輕松活潑,講述黃飛鴻聯(lián)合小媽與父親之間斗智斗勇的趣事,廣場上的一場醉拳恰到好處,將醉八仙的變化多端與硬橋硬馬的武術(shù)力量剛?cè)岵?,?jié)奏歡快跳躍。而故事氛圍在黃飛鴻被辱一節(jié)急轉(zhuǎn)直下,用侮辱性的結(jié)局給黃飛鴻和觀眾們一個迎頭重擊。自此,醉拳不再是一種無往而不利的勝者象征,它開始依賴于智慧的運用,依賴于練武者本身所要恪守的道義。畢竟“醉拳”二字,結(jié)合了酒精與武力兩個傷人之物,運用不當將是覆水難收。而初出茅廬的黃飛鴻不擅控制酒量,便常常爛醉如泥、落得逐出家門、當街示眾的下場。 壓抑的劇情慢慢得到反彈,在于黃飛鴻的痛改前非。醉拳里他與福民祺在茶樓上的一場打戲集合了熱血與悲劇元素,二人功夫到家出力精湛,福民祺最后卻不免亡于“洋槍洋炮”下。黃飛鴻與阿燦冒險探入領(lǐng)事館,卻因狼狽被捕逼著父親黃麒英忍痛割愛了沙地的地皮。洋人對國人的壓迫隨處可見,這種壓力貫穿始終,從鋼鐵廠的暴力血腥到強買地皮的陰險嘴臉,暗示了愛國志士的奮起反抗,這其中,自然包括了黃飛鴻的洪拳一派。 鋼鐵廠一戰(zhàn),是武力與恩仇的較量,家國大仇的爆發(fā)集中在黃飛鴻最后一場打戲上。經(jīng)歷了刀槍火海遍體鱗傷,黃飛鴻終于在看到扇上八字后冒險喝下了工業(yè)酒精,以極端的醉態(tài)與犧牲精神完成了最后的打斗。至此醉八仙成為他輝煌過去的終結(jié)。黃飛鴻雖未亡,但工業(yè)酒精已腐蝕大腦視力,一代英雄淪至末路,結(jié)局不能不說殘忍,也不知這一回水究竟是載舟還是覆舟了。 福民祺敢于以一己之力對抗強權(quán),他的犧牲精神可以說給黃飛鴻指引了方向。他以前輩的威望留下了千古英名,黃飛鴻也通過生離死別再次成長,從而在人格上拔節(jié)。醉拳固然懲惡揚善,卻也能輕易覆滅神志。在醉中領(lǐng)悟拳法是黃飛鴻拳藝日漸精湛的體現(xiàn),而真正將醉拳意義推向高處的卻是它與習武之人的巧妙結(jié)合、靈活運用,讓醉拳與人融為一體,而不讓自己受控于醉態(tài)。結(jié)尾黃飛鴻飲下工業(yè)酒精時就已學會了把握濃度,以“剛剛好”的份量輕松應戰(zhàn),而后凱旋。 其中兩場主要的打戲戲份分別由劉家良和成龍擔綱武指,劉家班與成家班的不同理念顯而易見。劉家班將拳術(shù)與古雅的中國特色結(jié)合,一套醉八仙下來帶有迂回綿延的美感;成家班則注重拳術(shù)與節(jié)奏感交融,講究凌厲的動作與猛烈的攻勢。從迎合不同受眾的口味角度而言,兩種類型的沖突碰撞也不失為好事。 雖說兩場打戲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西洋觀眾對中國功夫的需求以及中國觀眾對武術(shù)韻味的偏好,醉八仙里以八仙為主軸延伸出的招招式式的變幻、洪拳一脈相承的武學理念才是其中精華。其實這部功夫片是真正為國人所受用的,畢竟,黃飛鴻承載了一代武學的俠骨義氣、家國情懷。無論白底黑字的紙扇,黃麒英全力維護的寶芝林金字招牌,還是中國民眾團結(jié)自強、抵御外侮之路,習武之人的奮勇向前、絕不言敗,都是深厚國學底蘊的所在。 片中的眾多配角也值得一提,好不容易湊齊了兩個華仔,其中一個還是客串,不得不感嘆成家班的號召力。黃日華飾演的阿燦哥,以蔡李佛為看家功夫,看似爭風吃醋實則義氣深重;狄龍的黃麒英威嚴與父愛并重,將兒子狠心逐出家門后指點雞骨草“向右追”,又或是以地皮做籌碼換得兒子性命,都能看出他嘴硬心軟的一面。此外黃麒英以骨氣與門面為重,十分重視家庭教育與招牌名譽,素有“廣東十虎”之稱,也彰顯了其濟世為懷、剛正不阿的形象。小媽則更不用提,她對黃飛鴻的疼愛不少于其父甚至與生身母親無異,同時貢獻了相當出色的喜劇天賦,使節(jié)奏緊迫的武打環(huán)節(jié)中更添生氣與笑料——挨黃麒英訓斥那一幕小媽的隨機應變能把醉中的黃飛鴻都逗笑。 我還記得讓劇情發(fā)生重大轉(zhuǎn)折的一幕里,黃飛鴻醒酒后憶起受辱一幕,終于看到了自己身上年輕而莽撞的過錯。走出門外聽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八字箴言,他滿含熱淚向父親下跪。習武之人,本應知錯必改,痛下決心,這不奇怪。驚訝的是,這是第一次看見大哥的眼淚。永遠以硬漢形象出現(xiàn)在屏幕上,與非死即傷的背景樂《英雄故事》為伴的大哥,無論是驚險環(huán)生的懸崖熱氣球,鐵軌直升機,還是幕后花絮里血汗并存的傷痛與磨練,他好像從來沒有眼淚。正因為這是為了貼合角色和劇情需要,它才實實在在提醒了我一場場電影里那些搏命的鏡頭外,那句“有萬種的委屈 付之一笑”背后的千鈞力量。因為他是成龍。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了中國功夫界一個享譽全球的不老傳說。
1994年是世界的電影神年,國外的有影史的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湯姆.漢克斯的《阿甘正傳》、呂克.貝松的生涯巔峰《這個殺手不太冷》、卡神也貢獻了一部現(xiàn)代動作片的極品《真實的謊言》…國內(nèi)影壇也不甘示弱,張藝謀無法逾越的高峰《活著》、星爺初執(zhí)導筒的《國產(chǎn)凌凌漆》、李連杰攜手袁和平的動作教科書《精武英雄》、連最不思進取的王晶都奉獻了最后的榮光《賭神2》,而作為華語影壇的旗幟性人物成龍自然不甘寂寞,拿出了一部劃時代的功夫經(jīng)典《醉拳2》…… 本片與傳統(tǒng)功夫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去宗師化,塑造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平民英雄黃飛鴻。影片雖然掛名導演劉家良,但成龍的主控痕跡明顯,大哥片場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的,兩人雖然在動作設(shè)計理念上會有所碰撞,但秉著一切為電影服務(wù)的宗旨,哪個優(yōu)化合理就采用誰的建議,這實際上是形成了互補!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也是香港電影人把最佳動作設(shè)計獎看得如此之重的原因,我相信當時兩人肯定有不同的見解跟堅持,發(fā)生小摩擦也在所難免,只要擦出的火花最終受益的是觀眾,作品名垂影史便能夠泯一切恩仇。 影片的幾場動作戲精彩絕倫,尤其是成龍攜手劉家良與斧頭幫百人斬及片尾成龍VS盧惠光的大決戰(zhàn)。前者可以看出明顯的劉家良痕跡,傳統(tǒng)武術(shù)的細節(jié)展示,通過近景與遠景的適時切換,展示了近則剛猛無比,遠則橫掃千軍的效果。而最后十幾分鐘的壓軸高潮戲份,典型的成龍風格,對空間及道具的充分利用,節(jié)奏及蒙太奇的完美結(jié)合,盧惠光的腿功得到了完美的展現(xiàn),絕對生涯的高光時刻,還有成龍掉進碳爐的摸爬滾跌看得觸目驚心,最終喝下工業(yè)酒精逼出了醉拳的尖峰時刻,無與倫比,(允許爆下粗口)太TM完美了?。。? 在生涯巔峰期的成龍從來沒有辜負過觀眾,成龍作品,必屬精品?。?!
打戲拍成這樣,難怪國際友人都覺得中國人均會中國功夫了
真的是精彩絕倫,每個場景道具都可以被意想不到的方式爆裂輸出,網(wǎng)友戲稱成龍“家具王子”,在任何有家具的地方,家具都能變成武器,然后一頓騷操作眼花繚亂,最后嘆服:妙啊妙啊。
黃飛鴻和滿洲最后一個武舉人對抗斧頭幫的時候,一根竹子裂成了一朵花,抽得啪啪響;在工廠的那段打戲,手執(zhí)紙扇,長袍一揮的開打準備動作,帥到了,這就是中國武術(shù)大家的風范??!忍不住為中國的武術(shù)文化感到自豪,又帥又正義
故事主線是英國人壓榨工廠勞工,偷運國家文物的故事,體現(xiàn)了工人階級反對勞動力壓榨和保護國家財產(chǎn)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面對強權(quán),中國人自立自強才是唯一的出路,民族英雄的帶頭作用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赐炅司拖氲搅酥芸偫淼模簽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打了雞血哈哈,不說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也應當強身健體,自立自強,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哈哈
總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雖然不喜歡成龍 但是這個片比醉拳三好1倍至少
★★★★ 醉拳三部曲數(shù)這部最好
這里面我居然最喜歡梅艷芳的角色,雖是后媽,卻疼黃飛鴻疼得不行,關(guān)鍵這角色還是即笨笨的又可愛的感覺!
終于知道為啥那么多人不待見十二生肖了……基本上跟這部講的是差不多的故事瓦。成龍還老了。而且還沒有梅艷芳那么出彩的角色。
梅艷芳演成龍的媽媽,這個梗我可以笑一年
中國大陸
“他今天搶走你的玉璽,如果你不制止,他們就要拆你的長城,那我們子孫以后想看國寶,恐怕只有到外國才能看到?!苯裉煸倏催@部電影格外感慨,那時候的港人真的有家國情懷。
功夫片巔峰之一
真他娘的好看
比成龍大8歲的狄龍演爸,比成龍小9歲的梅艷芳演小媽。成龍和劉家良唯一的一次合作,一個張揚,一個正統(tǒng),武打理念多有碰撞,整體打斗風格和78年的第一部發(fā)生很大變化。片尾成龍vs盧惠光的對決還是很有看頭,醉拳vs無影腳,先招式后氣勢,展現(xiàn)了“形醉意不醉”的醉拳精髓。梅艷芳的角色較出彩,增加了喜劇感。主題曲:世上只有爸爸好
終于補上老經(jīng)典,不過對成龍實在不感冒,倒是梅姑亮眼
最迷人的部分還是民俗的市井人情耍貧嘴,梅艷芳真的好可愛啊
雖然老派,但是有老派的成熟。梅艷芳的喜劇感真是絕了!狄龍也是戲路極廣,年輕時楚留香,上了歲數(shù)心軟阿伯,看片尾花絮,成龍從梯子上掉下來,狄龍拍他大腿,仍是老派長輩的樣子。劉家良開篇那段打真是精彩,現(xiàn)在找不到這么俠氣的中老年男子了。
梅艷芳表演得真好
與其說這是《醉拳》的續(xù)集,其實它更向徐克的《黃飛鴻》靠攏,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黃飛鴻》的影子,尤其是那仁者的大俠形象以及家仇國恨的劇情,雖然劇情還是同第一部一樣簡單,但它肯定不如前者來得輕快,為了多擠幾位明星,連人物的塑造都很流于表面,醉拳的招式也不及前者豐富,粵語居然還是配音的?
最后十多分鐘的高潮戲可列入影史動作藝術(shù)的巔峰了,雜耍、節(jié)奏、空間、道具、蒙太奇,每一個點都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些年的東南亞動作片只是在某個點上突出,整體還是薄弱,很多時候不過是觀賞身體奇觀。
成龍拍過的所有古裝動作片里,這是最好的一部;梅艷芳和狄龍作為配角光芒四射。
成龍功夫喜劇的巔峰,梅姑實在是太萌了。
我以為是續(xù)集呢
經(jīng)典之作,那時候的港劇基本上部部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