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很不爽的地方,
那個白內障中間有個黑點.....那個是米迦勒?
我的米迦勒被糟蹋成這個樣子?
說好的長劍&天平、赤發(fā)、金瞳、翡翠翼、忠誠之血......
長劍與天平變成了鐵管,赤發(fā)變成了滄桑黑發(fā)海帶卷....金瞳是白內障中間長顆痣....
okok 個人吐槽結束
然后說欠缺的地方:
首先,這電影從亞克天使的最后一位“加百利”從天而降...硬著陸?。?/p>
這樣的開頭,說實在的,優(yōu)點是心潮澎湃,缺點是水土不服。
對于很多不了解亞克天使故事的觀眾更加難以接受,而且劇情也沒有可以交代前因后果。
當然對澳大利亞人來說,看到加百利就該知道前因后果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好像中國人看到孫悟空就知道他會在佛祖手上撒尿那么自然。
可對中國觀眾嗎,這樣開場不友好。
當然以上那個觀點,不包括米迦勒那個造型,那個造型全世界人都要懵逼的。
然后,我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為的是讓一部分觀眾可以重新接受這部電影【當然這是電影該做卻沒有做到的事情】
亞克天使對抗的薩麥爾,【電影劇情開始于這個故事之后,有大量原創(chuàng)內容】
【神話故事中,薩麥爾被米迦勒直接碾壓,這是說英語的人基本都知道的事情】
那么介紹薩麥爾:
希伯來文寫作: ????????? ,可以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惡魔,原本他應該也是亞克天使,而且是大天使,被撒旦引誘墮落。在七宗罪里,薩麥爾代表的是“憤怒”。
在圣經故事中,薩麥爾是蛇形天使,諾亞的靈魂就是他收走的,而他的墮落,應該是出埃及記中有記載,耶和華讓他去收摩西的靈魂,但他失敗了,收到耶和華的責備,這是他墮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猶太神話中,薩麥爾是死亡天使,墮落后也是惡魔的首領;
米迦勒,這個王子級天使長,也介紹一下吧,赤發(fā)金瞳翡翠翼忠誠之血,這上面已經說過了,右手長劍代表審判,左手天平代表公正;這是個大哥級的人物,亞克天使扛霸子,連撒旦都干翻了....
特別值得說的是,在國內網站搜米迦勒搜不到的,你要輸入[ 圣·米迦勒]這絕對是大哥級人物。米迦勒記中,幾乎都是戰(zhàn)爭史....
而在這部電影中,米迦勒很好的承擔反派這一角色,那個形象設計是要減分的,【即使減分后還是五星】
主角加百利,這位亞克天使在百度幾乎查不到,我也只能憑借記憶去介紹,
在基督教不同教宗對加百利的介紹是有偏差的,
不過比較一致的見解是,他是熾天使級的亞克大天使,其職務主要負責上帝住所的安保工作,以及上帝重要信息的傳遞,
基督教認為加百利的稱號是“上帝的左手”【我記得是左手,要不然就是右手,應該是左】是吹響了末日審判號角的天使;
穆斯林教認為,加百利是捷報天使,引導世人并傳達真主的訊息;
而摩尼教中則認為,加百利是復仇天使,與米迦勒、拉裴爾、薩利葉并稱四大天使...
至于加百利的性別,
一種說法是,“唯一的女天使”;另一種說法是“任意轉換性別的天使”
我覺得,電影選擇的是第二種說法,
因為 Adonael 是一位女天使,那么唯一就不成立了,所以加百利是以男性純爺們形象登場,
只不過歐洲早期繪畫中,加百利都是女性天使,而且我沒有查到 Adonael 的記載,
而且我也沒能查到有關加百利的戰(zhàn)斗力,更多的資料告訴我,他是送信的,要說他干翻米迦勒我也有點不信....
而且,百度百科的原文介紹是這樣的
“ 加百列是2008年由日本的河本純子培育出來的,它是一款中等大小的豐花月季品種,適合用來在庭院或者是盆栽種植觀賞。 ”
也就是說,度娘認為加百利和天使一點關系都沒有,說加百利是一種月季花......所以我估計,度娘看這個電影肯定也要給差評的....
但,我仍然給出五星不討價的高評價,原因是以下幾點
1)該類型電影【涉及到意見不統(tǒng)一的宗教題材】本身劇本難度巨大,編劇躺槍風險極高....
2)該電影所講述的是“七宗罪”和“自由意志”;
談到“七宗罪”你好意思說自己不懂?談到“自由意志”也不應該給差評,這都是在電影界出了名的難導、難演、難表現的題材;這部電影雙管齊下,而且成功了。
他用七位亞克大天使去表現七宗罪,最后電影給出這樣一個答案,【面對七宗罪的救贖,解藥實際上是自由意志】
-----為了例證,我不得不劇透;劇透分界線-------------------------------------------------
劇情里有一個假裝受傷的家伙,叫做拉裴爾;如果你真的以為他受傷了,那你就被騙了,拉裴爾是治愈天使,他的領域就是治愈!他根本用不著加百利給他治療,那是亞克天使最大的大奶爸。他根本就不是因為受傷才逃避,而是因為逃避才假裝受傷了!這就是七宗罪的其中之一;
米迦勒代表憤怒之前也說過了,舍粥的。賣身的他們各代表一宗罪;
最后加百利表面上的跳樓,實質性的墮落,那就是他的自由意志;那是唯一擺脫七宗罪的辦法;至少對他來說是唯一的;即便上帝說“我讓你重生”他仍然選擇墮落,而且理由充分,因為圣光無法救贖七宗罪啊。只能遺忘。
------劇透結束------------------------------------------------------------------------------------
還有一個事情特好玩;
有一個天使,他的借口是“喝酒”
至于酒是什么,那需要很多很多字去介紹,我在這里就偷懶啦;但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自己查資料,我給線索,線索1【米迦勒的葡萄樹】;線索2【誰偷吃了變質的葡萄】
米迦勒的葡萄樹叫做“智慧樹”
亞當偷吃了智慧樹的果實=偷吃了米迦勒的葡萄;變質的葡萄
之后的殺人越貨奸淫掠擄,都是因為變質的智慧樹果實;
亞當說,這些罪都是智慧樹果實的錯......【是酒的錯】
酒,在圣經中其實是上帝之血,但對亞當來說,確是罪惡之源。
3)該電影所展現的哥特風格非常優(yōu)秀;頹廢風格也優(yōu)秀
4)該電影動作激蕩
5)該電影配樂優(yōu)秀
6)該電影沒廢話,劇情完整,智商在線,世界觀給予神話框架博大,風格迥異,大片風范。
最終,
優(yōu)秀的劇情,成功的表達,加上超高的難度系數加分,扣除米迦勒造型設計失敗減分,扣除Adonael演員外貌不堪入目甚至對觀眾造成不適感的減分,仍然是5星,不劃價;
補充內容:
抱歉,難道我每評一部電影 都要糾正一下翻譯的錯誤嗎?
影片名稱:Gabriel
翻譯是:加百利
首先這是一部典型的歌特電影,和<黑夜傳說>\<凡海辛>\<罪惡都市>一樣,都是帶有宗教色彩,都是由漫畫和傳說改編的魔幻片,里面的場景似乎永遠只有黑夜而沒有白天,重要的情節(jié)都是在下雨天完成的,嘿嘿,連海報都和<黑夜傳說>中的吸血鬼女一樣.
至于天使之間的復雜關系,那要多看一下天使的資料,在美國有一所大學還專門開設了<天使學>這門課,可以看出這有多復雜,到網上找一下找一下"第一次天使戰(zhàn)爭"和"第二次天使戰(zhàn)爭",你就會有一個模糊的答案的.
首先,這電影和什么腐女、男同沒關系。在西方的“l(fā)ove”不是單純表示“愛情”,父母子女兄弟朋友都可以這么說,表現的是強烈的情感認同,甚至對一本書、一種菜肴都可以。
其次,這是一部含義很復雜的電影,需要不少宗教知識,針對的也是比較小眾的、經歷過深深無奈結局的觀眾。解釋多數含義復雜的電影都是從結局入手,這一部也不例外。
加百列臨死被米迦勒治愈,站起來,對上帝心生憤懣與疑惑。
這時,電影里的天空第一次出現了光明,但是仍處于光明與黑暗混合之中(光明完全降臨的同時也是對阿美蒂爾和諸多為惡市民的最終審判降臨,別以為光明是溫柔的)——因為加百列的質疑已經小小地違背了戒律:上帝不可以被質疑。所以光暗之間的戰(zhàn)爭還沒最終分出結果,一切要看黑瞳的加百列的最后選擇。變藍或變褐就代表一方勝利,黑色則是混沌中立。
他望著天空疑惑地問:“Is this what you want?(這就是你想要的?)”
然后憤怒地以近似虛擬反問的語氣再吼了一句,“Is this what you wanted?”這句是在質疑發(fā)生的都是某種極高層面的設局。
“你已經告知了我一切,除了這個,我如何才能讓已發(fā)生的一切改變?”
意思是:加百列已經預想過降世之后所有的可能,卻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他無法面對自己(戰(zhàn)友死光,女友墮落,兄弟背叛,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兄弟,可被殺者最終反而救了他),只好認為這一切是上帝故意隱瞞了結局,卻沒有啟示展示給他,也沒有更改結局(因為他認定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他想改變結局。
“米迦勒、阿美蒂爾,我需要(你們幫助我)去感覺到它(怎么解決),我想知道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你們在過去為什么會墮落,如何墮落,這種墮落是怎么樣的痛苦)?!?br>
加百列在追問發(fā)生這一切的原因。
“(戰(zhàn)爭勝利之后,即便你們已經死去,只要不做背叛、自殺等嚴重違反戒律的事情)你們將以新天使的形式重生,并且遺忘這一切經歷。”
這句是加百列在復述被上帝或米迦勒教導的話語,包含了許多宗教內容,最簡單地說就是光明天使只要不違反戒律,而且并非死于其他光明天使或墮落天使手上,則死后可以在天堂重生,而自殺是違反戒律的行為之一。所以酒鬼他們才不敢通過自殺擺脫痛苦。當然,逃避職責也是違反戒律的,但因為背叛和自殺是非常明顯的,而逃避之類畢竟就沒那么明顯了,他們在無法戰(zhàn)勝的困難面前只好心存僥幸,企圖蒙混過關,一種很“人性”的選擇。不過這個重生承諾,因為所有光明天使都感覺到了與上帝的聯系被削弱到極點(加百列降世之后翻白眼與抱腦袋,就因為腦子里響起的是黑暗的誘惑、痛苦的呻吟,而不再是上帝的指引與圣頌了。這正也天使們猶豫著不敢抗爭到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在黑暗城市里“顯得”不那么可靠——可能事實如此,但也可能只是一個考驗的假象,甚至包括那個被其他天使殺死就無法再重生的說法,反正上帝就像你的女朋友一樣喜歡玩考驗人。
“我不能允許這發(fā)生。”
加百列無法容忍米迦勒等人悲慘結局,而自己獨自重生為天使,對他來說,天使生活的記憶是他的一切,而這記憶主要就是由米迦勒、阿美蒂爾組成。
“你讓我遠離榮耀,而現在,我將墮入它?!?br>
上帝你派遣我來到這個世間,讓我遠離了天堂的寧靜與榮耀而為你奮戰(zhàn),并告訴我,最終我將重獲天堂的寧靜、榮耀,這是你的意志。但我的自由意志告訴我,現在這一刻,只有我的墜落(英文里墜落與墮落是一個詞,這是電影的關鍵詞),才能讓我重獲得寧靜與榮耀——屬于我自己的寧靜與榮耀。
也就是說,加百列拒絕由上帝最終審判來讓自己獲得榮耀,而決定自殺,他無法容忍自己成為勝利者、獨自幸福,而坐視米迦勒徹底消亡、阿美蒂爾被最終審判,更無法容忍自己遺忘這一切,遺忘代表友情的米迦勒和代表愛情的阿美蒂爾。
背立于高樓虛空邊緣(注意,是背立),仰望天空,“我希望我能再見到你?!边@一幕很復雜,只能自己理解,要解釋得一萬字。
然后,是——Falling。
"Falling is the last thing an angel feels.A distant voice still echoes inside my head.but for the first time,it is my own.Forgive me."——“Falling,是一個天使的最后感覺。一個遙遠的聲音,仍在我腦里回響。但第一次地,它屬于我自己。請原諒我?!?br>
這是加百列的最后一幕,無法明確說這是墜落,還是墮落,所以,我只能用英文的Falling。也無法明確說,加百列在祈求誰的原諒,上帝的、朋友的、兄長的、愛人的,還是這個世界……
或許,盧武鉉跳崖時就是這種心情吧。
為什么結局無法解釋為“加百列已經成為黑暗,所以他只有自殺才能給世間帶來光明”,就是因為這句了。如果是因為服從上帝的規(guī)則或意志而自殺,那么天空就不會出現部分光線,也不會有“it is my own.Forgive me”的說法了。這也響應了前面米迦勒的一堆說服之辭,米迦勒就是因為自由意志而行惡的,電影在結局給出了另外一種自由意志,以此說明:自由意志并非都是惡念。
這句是整部電影的中心,與這句對應的是"Falling is the first thing I feel.Distant voice echoes inside my head."——“Falling,是我降臨時的第一感覺。遙遠的聲音(上帝的聲音),在我的腦里回響?!边@是電影開頭加百列在通過時空隧道般的降臨時的一句。
下一畫面,雖然加百列自我毀滅是因為自己的判定,但事實上這符合了上帝的標準,這一輪游戲被判定為上帝勝利,光明展現,上帝的最終審判降臨,阿美蒂爾臨窗望著朝陽,她被寬恕了,不需要徹底消亡,也不需要墮入地獄,可以繼續(xù)生存在人間,直到以人類身份死亡。
新一輪游戲在另外一個城市開始。
而加百列,只有Falling,沒有說因為自殺而靈魂消亡,沒有說因為勝利而被寬恕救贖,也沒有明說因falling而入地獄,他的最終結局,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未知、無定局。
這是一部悲情英雄主義的道德勵志片,說的是道德指引、竭力奮戰(zhàn)、世間無奈、自由意志,與自我審判。
導演想針對的是生活水平已高于溫飽,心理水平也已脫離“饑荒記憶”,不再瘋狂爭搶生存資源,轉而開始尋求自我價值,經歷復雜而抉擇痛苦的一部分人。
這七位天使,代表著他們面對誘惑和威壓時的選擇和結局,雷米爾戰(zhàn)死、Uriel消極逃避(酒鬼)、Ithuriel積極逃避(施粥者)、 Raphael軟弱畏懼(寧愿不好起來的受傷者——這點要有宗教知識才能明白的,因為拉斐爾的主司職就是治愈,他的永不傷愈不是能力問題,是心態(tài),所以即便Gabriel治愈他之后,他仍然沒好起來,到死都沒好起來,而Gabriel治療自己和別人都是一治即愈……)、Amitiel屈從于黑暗混沌、Michael則成為黑暗領袖,至于Gabriel,則在勝利之后,因為過分完美的道德觀而進行自我審判。
鼓勵人向善,有兩種,一種是結局美好,說的是善良終有善報——物質性的報償——這種結局方式下,即便得到的是感情,也是現實而物質性的,不會出現只愛戀而無法身體上得到的情況。這是最常見的,愚民式哄騙式的。
另外一種就是悲情英雄主義,就像加百列。
加百列完成了使命,但他沒有任何快樂,他經歷了太多的黑暗,他的痛苦與無奈讓他無法再順從上帝的指引,轉而順從了自己的自由意志。
所謂“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真正的原因是道德上的自我審判,并因此自我放逐——在維護與創(chuàng)造光明正義的過程中付出的代價,讓他知道自己已沾染了黑暗,而且他也無法允許自己站在戰(zhàn)友與愛人的尸骨上歡呼勝利。
東西方史上,都有過一些類似的人物的,比方華盛頓,他的一再隱居,就是自我放逐,比方盧武鉉的跳崖自殺,許多小說里也會有類似的情節(jié)。
可能會有人問,那他媽的勵志在哪?沒有好結局,還算勵志?白癡才去做啊!
這恰恰就是這部電影要說的——
每個人剛降生的時候,都是天使。我們一直被教導,要做好人,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上帝(或公道、正義)在執(zhí)行這一法則。
但長大了,我們都會開始懷疑,我們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會不會兌現,又會在什么時候才兌現。
所以,我們在面對誘惑和威壓時,會有各種選擇,就像那些天使。
那為什么要做好人呢?
因為自由意志告訴我,這是對的,沒有其他任何更深或更多的理由和原因了——僅僅因為,它是對的。
無論在事業(yè)還是感情領域,好人和好報都沒有任何的必然聯系,做好人,僅僅因為做好人是對的。
這就是現實。
電影為什么要這么告訴我們這么殘酷的現實呢?
因為即便不告訴我們,現實的我們依然是去逃避、去順從,即便一時被什么電影或模范激勵了,也無法持久,因為需要“好報”作為獎勵,可現實沒有這種激勵,上帝甚至就根本不存在……
只有直面現實之后做出的選擇,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
只有這種自由意志下,認清楚了未知而無奈結局的好人,才能堅持下去,讓世界真正變好起來。
勵志的那點就是,世界畢竟好起來了——雖然他自己未必獲益,甚至也沒人知道他為此做了什么。
而且,“To show them that there is another way”——“為世人展現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這才是這電影的真正含義。
既然這世上壞人聰明人已經太多,好人和傻子不夠用了,那么,就讓我來補充一下。
當壞人已經不酷了,因為太多了,不是么?
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是,做好人,并非為了好報,也并非因為被上帝或誰教導,僅僅因為,我的自由意志在告訴我,它是對的。
畫面很有《罪惡城市》的感覺,編劇太爛
在黑暗中追尋光明,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一個不錯電影,確定就是女主角太丑了!
you die I die。。。Jack和Rose算個屁
巨無聊 。
。。。
澳大利亞的思維就是與眾不同
為什么這么腐……
不知道為什么天使要拿槍對P..
如果沒有宗教劇情還有什么?很像特級做的很好的MV
編劇很棒~ 拍攝技巧不夠拿到美國 可以挑戰(zhàn)奧斯卡了
充滿基情美?。?!每次以為自己要睡著的時候都被基情驚醒>"<
完全顛覆圣經的片子,作為外國導演,你不是要遭天譴么?
用天使名字拍的無聊槍戰(zhàn)片。
看暈了
故弄玄虛,但其實拍的其實沒什么內涵,畫面和聲音都不給力。不過看著電影想起了Andy whitfield。
原來Gabriel是這個意思
首先Gabriel變成男的就不談了(其實我覺得天使應該米有性別,像dogma里面那樣,全是閹人),其次,整部片子很黑暗,到蠻哥特的,這是我唯一喜歡的一點,其次二,天使大戰(zhàn)是肉搏加槍戰(zhàn),太衰了,最后Gabriel和Michael的那段話,還i love u。。哦錯那,沒稱兄道弟的感覺,到是像gay了
有點酷漫的大天使基情片 ~
內容喜歡的。但感覺不夠細膩。
一涉及到天使的題材我就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