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 那么他的名字就叫time
本來想搜一個老電視劇鐵膽十三鷹的,結果搜到了狄龍版的沈勝衣。發(fā)現(xiàn)女主和陳小春版的太后實在太像,一查果真是一個年輕時代,一個中年時代。影視真的是一個好東東??梢粤粝乱粋€人的所有美好。太后年輕時也是大美人一個。時間真的很冷漠,讓所有的叱咤風云,到最后都是風輕云淡,仿佛一切沒有發(fā)生。所以,上帝保佑。佛祖保佑。
2 ) 鏡中有地獄,鏡子又見鏡子
連看了《血鸚鵡》、《大俠沈勝衣》兩部邵氏老片,小說都是黃鷹原作,假借古龍之名發(fā)表。改編成電影后,《血鸚鵡》由華山導演,《大俠沈勝衣》由大導演、改編古龍小說的高手楚原導演。兩片情節(jié)中都驚人地運用了鏡子的反射和倒影,在詭譎的武俠世界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亦幻亦真的奇幻氛圍。
不過,從對鏡子的運用中,也可看出兩個導演的高下。1981年的《血鸚鵡》集合情色、暴力、驚悚和推理,不惜蛇蟲蛆、爛腸肚這些惡心元素嚇人,其中鏡子的出現(xiàn),只是折射了奇異的情色場面;稍微顯得粗糙造作,不夠用心,只是驚鴻一瞥。
1983年的《大俠沈勝衣》,一如楚原改編的“古龍”小說的其他電影一樣,以故事取勝,雅致細膩,絲絲入扣合理合情,鏡子出現(xiàn)完美地和打斗結合在一起,狄龍和陳可為、谷峰在地下迷宮的廝殺,因為“波斯鏡子”的存在,讓人頭暈目眩,沈勝衣處處掣肘,無法發(fā)揮,將近10分鐘的鏡子里的打斗,讓人大呼過癮。有些囧的是,迷宮的天花板上,居然出現(xiàn)了80年代舞廳里常用的旋轉水晶玻璃球,。
實際上,這些鏡子應該都是受到了更早前,1973年李小龍《龍爭虎斗》的啟發(fā),那些足以投射李小龍自戀性格,體現(xiàn)迷人肌理、陽剛表情的鏡子,在預示未知危險降臨的同時,產生了奇妙的美感,特別是在臉部和胸部被抓了幾道傷痕后,已然和古希臘美男子那喀索斯,那種臨水自戀的情緒頗為接近。
鏡子又見鏡子,這些鏡子又和更早前的江戶川亂步的小說《鏡地獄》有何干系?2005年《鏡地獄》改編成電影后,讓人驚艷,美輪美奐的美少年的迷亂故事,產生了更為強勁的喀索斯情結,讓人有想融化在鏡子中飛升隕滅的沖動,飛蛾撲火,哪怕幻滅至荼靡。
看了不只2遍了,真不錯,都是在電影頻道看的,我很喜歡!
CCTV6...玻璃迷宮一段有趣.....楚原編劇起來也不比倪匡好很多
槽點還是挺多的。沈勝衣黃鷹寫的關古龍那幫主角什么事啦;易容已經不夠了,還有整容,古代高科技去疤手術;慕容世家宴會上舞蹈的音樂是四季歌;迪廳球怒刷存在感。臺詞無趣且廢話太多,鏡陣嫌長了,也就比楚留香和胡鐵花里那段好些,最后沒少用炸藥。幾年前看楚原的時候光盯著人了,其實他造景遠比拍人有水準,尤其這部里龍哥這一身紫,小顧這一身粉……還是布景賞心悅目。沈勝衣演得太端著了。歐陽佩珊紫衣造型漂亮,可惜像移動背景板,真步煙飛果然還是井姐姐。下次接著說?還是別了。
七三年的龍爭虎斗后,大家都愛上了鏡子,次年的007金槍客不說,黃鷹光我知道的就抄了兩把,只是這部沒有血鸚鵡里那光屁股妞來得香艷……說是武俠,其實是智斗~
程可為這個慕容夫人的妖艷壞人造型還是很好看的,比起電單車里的造型美多了,狄龍女盆友這種角色還是交給井莉(or阿尊)吧。。井莉為毛不用自己的聲音!差評!歐陽佩珊和小顧也很美。ps,秦雨就是楚原。香港最會發(fā)掘演員魅力的三個導演:楚原、徐克、王家衛(wèi),排名分先后。
楚原邊拍這部片邊接受采訪【你賺多少?】【夠生活咯。?!?/p>
不好看 劇情對白沒意思 鏡頭也沒意思
沈勝衣不愧是沈勝衣!沈勝衣果然是沈勝衣!沈勝衣真的是沈勝衣!。。?!澳阍趺粗赖??!”“因為我是沈!勝!衣!”。。。。。。
顧國宗戲份比較多 狄龍這出戲的裝扮很不好看,鏡子陣
神經病的片子!沈勝衣不愧是沈勝衣,全部都是廢話!應該是08年看的,但此片之廢,令我過了十年仍記憶猶新!
鏡宮麻麻地。實在理解不了狄姜控進而是武俠控的世界
是不是因為我沒看過原著,所以覺得劇情還挺好看的,甚至覺得比翻拍古龍的好,可能因為我看過古龍原著。歐陽佩珊好漂亮?。。。。。。?!發(fā)現(xiàn)一件很神奇的事,井莉姐姐和龍哥合作這么多年,看下來樣子就沒變過?。?!其實谷峰爺爺沒咋變,因為大多是扮老了
依靠劇情推動的電影,所以不需要演技。最后二十分鐘的鏡子迷宮太長了
“因為我是沈勝衣”,所以劇情庸俗疏漏都不用說了。只有一直五顏六色的背景和最后的鏡宮追擊讓人有點印象。狄龍那時已經有點禿頂和兩頰下垂了。顧冠忠變身后的一身粉裙好囧。
黃鷹是幫古龍代筆的那個吧?玻璃陣上掛著的球是八十年代“的士高”里常用的,出現(xiàn)在古裝片里實在很違和。大家就不能把所有玻璃都打碎?結果最后也沒破陣,而是從地下找到了路(壞人明明不是走地下那條)。打戲太多,各種計謀翻轉太多,完全沒空塑造人物,看完你也不知道沈勝衣到底是個什么性格的人。
楚原的室內劇,膩!??!瀏覽過兩次。第一次感覺還好,準備認真看一遍,實在是對布設的假景心煩,又不了了之。有機會再翻翻黃鷹的原著系列小說(正版而非網絡上錯訛極多者)。
此時的楚原有點江郎才盡的趕腳,狄龍有點發(fā)福了,打扮也不美!嚴重同意影迷的觀點。
狄龍與楚原搭檔的收官之作:主角面容衰老、造型丑陋、人設油膩、動作遲緩……邵氏就是有把一個主題一拍再拍,直到徹底拍爛拍垮的習慣,但是沒有幾個導演跟演員敢于跳出這個死循環(huán),于是只能一路跟著走下坡路。井莉的角色一貫不適合她演,我都懶得吐槽了,任何女演員在她身邊都被襯得更有光彩。
邵氏武俠片中很少見的淡出在本片中出現(xiàn)兩次
本片根據黃鷹筆下同名小說《大俠沈勝衣》改編,楚原將這部電影拍出一點懸疑推理的味道,沈勝衣更像偵探而非大俠。本片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圍繞沈勝衣和慕容孤芳的鬥智而展開,算計和反轉都不算高明,狄龍的沈勝衣也未能體現(xiàn)其足智多謀的個性魅力。結局處的迷離大千陣雖非原創(chuàng),但體現(xiàn)了楚原極具豐富的想象力,也頗符合原著黃鷹詭譎奇異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