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期電影給人一種回味的感覺
一直都很喜歡成龍,最近成龍有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所以要從頭開始追一下劇,第一次看少林門,我是97后,看了一個76年的電影,雖然科技沒有那么好,也是具有那種早期電影的那種感覺,電影中演出了一些人性的東西,比如說志氣決心,云飛立誓不殺石少泉,不回來見師祖,還有劇中,杜青調(diào)6虎將,杜青沖動的特點,差點釀成大禍,雖然是反派,充分說明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還有劇中石少峰說了一句話,去去統(tǒng)領(lǐng)差點被幾個流氓騙了,充分說出了,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即時在再小的人物,到最后也可能給你致命一擊,還發(fā)現(xiàn),那種兩級,那些厲害的人,最后不是比他厲害,和他同樣厲害的人打敗的,往往就是那些不起眼的角色,還有最后石少峰說你讓我丟盡了面子,最后我們在生死線上掙回一口,那種血性,為什么他的武功這么厲害,就是因為這種血性,還提示我們不要高傲,要時刻反省自己。這應該是成龍的第一部電影吧!雖然只是演了個柴夫,能看出他身上的那種氣質(zhì),這個就是天賦,天注定。
2 ) 那時的成龍,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
俗話說:黎明之前最黑暗!
放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部電影是比較差的。
成龍的自傳《還沒長大就老了》里專門提到了這部電影。那時的成龍,面臨著動作電影的蕭條,黯然的跑去澳大利亞,整天無所事事。
成龍受不了了,他說“我不想過啃老的生活”,于是他回來了。年輕的成龍遇到了同樣年輕的吳宇森,他們英雄識英雄,共同為了理想而奮斗。但是,他們的《少林門》失敗了。
接下來是成龍二度回到澳大利亞,放棄了苦練10多年的武藝,轉(zhuǎn)行到了餐飲業(yè)。如果不是后來機緣巧合,估計現(xiàn)在成龍會在澳大利亞當一名廚師。
直到羅維找到他拍《新精武門》,他才得以再度回到動作電影行業(yè),《新精武門》又失敗了,但是成龍堅持了下來,憑借主演《醉拳》一發(fā)不可收拾!
我理解成龍為什么拍戲這么拼命,他受到的挫折太多,差點兩度轉(zhuǎn)行而平庸一生。但是,他不想失去自己年少時的理想,他把握著每一個機會,甚至為之拼命!
你可以嫌棄成龍長得丑,但是他拼命!
也可以嫌棄他鼻子大,但是他拼命!
還可以罵他房事龍,但是他拼命!
如今這個年代,滿屏幕的小鮮肉,一個個打扮得比女人還漂亮,他們從小就沒受過什么挫折(相比于成龍),年紀輕輕就成為人上人,我從他們身上看不到一絲“拼命的精神”。動作電影一上來就是擺POSE配合特效Duang,出一拳慢動作放個30秒Duang,看得我哭笑不得。好的不學,把Duang學得非常徹底。
我已經(jīng)很久不看中國或者香港的電影了,也許,我是一個懷舊的人。
3 ) 澀嫩年代
洪金寶演二號反派(連大反派都配不上),沒有成名時,成龍還露屁股演風月片呢。大哥大是1977年自導自演自編功夫喜劇《三德和尚與舂米六》才真正開始走紅。
成龍也是配角。
還有元彪,元華。
七小福的幾個人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幾人之前跟本片男主譚道良拍攝了《密宗圣手》。
男主譚道良,韓國人,樣貌還不如另一個韓國人唐龍。傳說中因為挑戰(zhàn)李小龍而入行。他也曾經(jīng)算港產(chǎn)片中的一位打星,排名應該在30開外。
《少林門》是吳宇森加盟嘉禾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唯一一部古裝功夫片,暴力美學并未見雛形。
4 ) 時隔四十年,依然值得一看
看完發(fā)現(xiàn)一幀快進都沒點過,為了截個圖還回了好幾次幀。
時隔四十年,依然覺得這片子值得一看。比昨天的《劍花煙雨江南》好上太多,劇情沒有大的雷點。合情合理,有情懷又不煽情。吳導自己執(zhí)掌的劇本。
人是從小看到老,導演風格也一樣,從第一部開始就能看到最后一部的風格。許多元素都是吳氏必備的:比如江南浪子的人設,一劍錯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從此窮困潦倒。絕似《辣手神探》中的“阿浪”。(中有艷星全裸出鏡激情戲份,可惜吻戲之后就全屏馬賽克一閃而過)
再比如譚道良與成龍惺惺相惜,互幫互助,在賣腐還未大行其道的當時,多么純情自然。(自己都覺得麻酥酥)
單眼皮的陳元龍好萌,渾身上下找不到一絲一毫的名星氣質(zhì)。要怪只能怪羅維,為什么非要請他回來。在澳洲當一名普通的櫥子多合適!非要回港當什么功夫巨星,害得人家兩眼各挨了一刀,硬生生拉成雙眼皮。
洪金寶的鮑牙叔戲份很足,每次出鏡都要摩擦一下大門牙,形象是丑了點,但動作設計真的下工夫!吳導也不善待一下,非要把他拍得這么黑。瞅著像什么?
片子唯一的弱點可能就是細節(jié)處理上還有些粗糙,人物造型不太講究。而且動作鏡頭還不夠唯美,譚道良腿法精湛,但拍攝角度的關(guān)系,常出現(xiàn)努著屁股的鏡頭,有礙觀瞻。
但瑕不掩瑜,吳導(也許是洪)的很多小設定都令人拍案叫絕。比如譚道良被倒吊后,自己用嘴解開繩索,成龍在下人肉鋪墊,成功逃離一場戲很出彩。即有效利用演員的特長,又不讓演員為難。演得舒服,觀眾看得過癮。這是導演的功課。浪子拿到劍后,劍上倒映出大BOSS的像,又幻化成心愛女人的像,特技運用恰到好處。
成龍鑄劍與譚道良苦練虎爪功,兩段交錯處理,是吳導最喜歡運用的蒙太奇手法。
最后一戰(zhàn)拍得很用心,譚叔的腿功身法全面展示,景色也不錯。譚叔與吳導氣質(zhì)有點像,都是說話一字一句,辦事踏踏實實的人。不過吳導過瘦,譚叔到底是練功的人,肥瘦剛剛好。
吳宇森這部應該是笑點比較多吧,包括自己非要客串個弱雞跟著主角一起跑。其他方面最糟糕的是造型,繼承了邵氏遺毒(毫無必要的妓院戲也是),除了留發(fā)又留辮,還有詭異的大鬢角和洪金寶的齙牙。表演粗糙且尷尬,只有田俊老師的一貫反派戲可看。
發(fā)現(xiàn)在看同類型電影時,短評區(qū)充斥著“武打太假”“劇情沒邏輯”之類的鬼話。吳宇森對武打戲的攝影十分優(yōu)秀,之后在《豪俠》中會登峰造極
嘉禾那個年代套路標準的功夫片,雖然名曰少林,我是沒看出一點兒少林風范。想法還是有的,智熄操作也沒少。
今晚和爸爸一起看,他居然知道這片的導演吳宇森。還提到小時候看過姿三四郎。我驚了!
清廷借助少林叛徒石少鋒滅門少林。大智禪師弟子云飛通過少林陣學成下山,奉命前往白石鎮(zhèn)保護攜帶兩廣清軍駐守圖的反清義士張義。云路遇砍柴少年譚小弟,搭柴車混過關(guān)卡,卻目睹少林子弟暴尸荒野。杜清監(jiān)斬邱國伏殺劫法場眾義士。云為保護邱假裝被官兵打擾午睡出手,杜見其身手發(fā)出招攬。劍術(shù)高手江南浪子與青樓秋月相好,石強邀秋月,浪子出手卻誤殺秋月,從此酗酒浪蕩度日。云用邱作為投名狀,卻被掌柜笑面飛虎出賣,邱身死云被俘。譚幫助云越獄,原來其兄亦被石害死。云邀請浪子入伙,又得到師弟助拳。云在少室山和張義接頭,石派八虎將駐守白河格殺勿論。譚進攻東門捅殺雙飛虎,調(diào)虎離山計因叛徒暗記未盡全功。譚斷后重傷,又策馬支援犧牲。云搏殺杜和笑面飛虎,浪子護送張過河與兩叛徒同歸于盡。云先以棍挑飛刀,后以虎爪功破白鶴追魂拳,搏殺石。
邵氏武打片系列 7080年代港片的簡介把影片劇情介紹的很詳細啦。少林題材總是跟清廷/叛徒關(guān)聯(lián)。這次是云飛(譚道良 飾)到石門鎮(zhèn) 保護抗清義士 清理少林叛徒石少鋒(田俊 飾)。云飛初戰(zhàn)石少峰被逮捕 拷打逼問張義(吳宇森 飾)下落 譚小弟(成龍 飾)救走 又找到女友被石殺死的江南浪子劍客。最終 護送張義渡江 干掉杜青(洪金寶 飾)等一桿子走狗 譚小弟一路先鋒犧牲 劍客死于石派來的臥底匕首 云飛干掉石。年輕的吳宇森、成龍、洪金寶……歲月流逝
年輕的吳宇森遇到年輕的成龍和洪金寶,搗鼓出這么一部傳統(tǒng)武打電影,名為《少林門》,除了最開始有個方丈是禿頭外其余全留長發(fā),打斗還算可以,不過譚道良的顏值實在不咋滴。
武打動作干脆利索,雖然慢但是真實,劇情簡單不過可以吸引人看下去…不是成龍主角也好看呀,津津有味的~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洪金寶的大齙牙和成龍的單眼皮
就為了看一眼單眼皮大哥,發(fā)現(xiàn)個寶藏電影。陣容就不贅述了,單是長方臉的約翰吳絕對是相關(guān)話題的談資了,譚道良的人生軌跡值得武行后輩們學習借鑒。武打算慢動作的硬橋硬馬,設計的很有特色,讓人知道劉家良們之前的風貌,故事設計的也蠻有套路,就是細節(jié)不能琢磨。
看到了一只飛鳥(吳宇森的特色),而且這里面人那對男女化妝顏值不低,還一點床戲。禁武令,少林被叛徒所毀,剩余的人幾年后派出一人去殺叛徒。第一次失敗后,還折了一個好漢。幸虧逃走了。集合三人才智,鍛煉想方法。武器 棍、劍、槍成龍單眼皮,不是主角。譚道良本身會功夫,腿功有展現(xiàn),這片有一半冷兵器動作,還是挺精彩的,比同期成龍大多動作好看。結(jié)尾還有一個護送任務,而且是遞進式的,一路前進遇敵,節(jié)奏還行。
早期武俠片,當年也算是代表作了。現(xiàn)在看覺得比較粗糙,成龍,洪金寶演技還比較生澀。
弱冠的成龍卻成為故事中的「導師」式人物;反派角色化妝似乎各個都突出齙牙,洪金寶身上的小痞子氣質(zhì)盡管在反派中也顯得更接近于「丑角」,主角們各個缺少「英雄氣概」,唯有故事的結(jié)構(gòu)非??b密,武打橋段是電影的真正主干也符合當時邵氏動作片的特點。
力捧成龍的電影
吳宇森早期功夫片,洪金寶反派刨牙,成龍還叫陳元龍,元彪元華還在跑龍?zhí)?,有露點。推薦理由名導名星的青澀歲月。。4星/H191
Men who beg are not heroes. They're cowards.
那時的吳宇森,那時的成龍,那時的洪金寶,都很年輕,成龍相信就是在那個時候?qū)崿F(xiàn)蛻變的吧。
沖著洪金寶和成龍把電影看完了。那時的成龍面相上很土,和之后大紅大紫的他相比差了很多。而且他在古裝片中對中華傳統(tǒng)武學的展示比同齡的李連杰差了好幾個檔次,也難怪早期的他沒火起來。
70年代經(jīng)典港產(chǎn)功夫片之一。說實話以前沒怎么看過這個年代的港片兒。主要是因為劇中人的形象,不論正派還是反派都實在太不符合時下的審美。深感當年港片武師們一定都是有真功夫的!因為簡直毫無顏值……影片里還有年輕時的吳宇森、洪金寶、成龍、元華、元彪……對了,演員表里甚至不是成龍,是陳元龍。
譚道良的功夫還是很好看的,尤其跟洪金寶成龍這種戲曲派相比,干凈利索漂亮。就是臉太丑,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梁小龍哈哈哈哈哈哈哈,幾個豬腳都丑翻了,加上中分頭套不能更丑。。尤其是譚道良和成龍用的是狄姜的御用配音,那反差。。洪金寶演的還是不錯的。ps,配樂用了好多張徹的。pps,劇情是屎。
20181014凌晨,時代感很強的武打片,畢竟比大多觀眾年紀還大的電影了。+1星成龍,洪金寶都是小配角。目標:殺壞人 途徑:打不過--練功(特別要踢西瓜,踢罐子,手插沙子等) 最后練成功夫打敗壞人,同時小配角要死掉以增加悲憤感。這種套路在早期錄像廳電影幾乎循環(huán)播出。不過想想,現(xiàn)在的各種小鮮肉劇也不過是涂脂抹粉的換了個套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