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個非DC迷也非蝙蝠俠粉的觀后感
正義警察和骯臟警局,這個組合并不少見,所以沒什么好稱贊的,不過好在正義警察足夠正義,骯臟警局足夠骯臟,完全都在合格線以上。
說到正義警察,劇中戈登正義感爆棚,仿佛有超人的氣質(zhì),看慣了亦正亦邪的罪案劇主角,讓這種真正的老好人回歸一次感覺倒也不錯。
我不是DC迷也不是蝙蝠俠粉,所以對片中人物的背景了解的并不甚多,唯一叫得上名字來的也就蝙蝠俠和戈登了。不過第一集看下來,除了戈登的拍檔和小韋恩的角色定位略顯老套之外,幾個反派人物的設(shè)定都還算有亮點。
當(dāng)然最亮的就屬企鵝人,不知道導(dǎo)演在哪里挑的演員,雖然我對漫畫中的企鵝人完全不了解,但是片中企鵝人表演出來的的感覺真的好,很邪魅,很變態(tài),有潛力。
其實劇情和人物我不想評價太多,畢竟才演了第一集,后勁很大。比較令我可惜的是,這個劇的定位明顯是罪案劇,而不是超人系列電視劇那樣的科幻?。m然算起來時間線好像差不多,不是DC迷,搞錯了別打我)。
如果能像神盾局那樣既能保持劇情的流暢,又能給科幻迷們一些驚喜就好了(雖然神盾局的一些科幻情節(jié)實在值得吐槽)。不過DC漫畫的科幻元素好像本來就沒有漫威多,所以拍起電視劇來也沒有漫威那么扯淡倒是真的。
總而言之,如果單純作為罪案劇來說,完全是可以追的,更別說其具有的DC世界觀構(gòu)建作用的正義聯(lián)盟前傳性質(zhì)了。
一大波DC粉正在來臨……
2 ) Dark City,Dirty People,Desert Hearts.
記Gotham S01E03
(后記:S01E07精彩到爆炸啊~~~~~~~~~~本片更像是關(guān)于Gotham的罪惡記錄片)
前三集情節(jié)推動做得很好,主要講述了在布魯斯年幼之時,父母雙亡之后,哥譚市的人物全貌。著重于企鵝人和戈登警長的成長蛻變。
在第三集里,在極度腐敗、底層混亂,暗流涌動的哥譚市,其中一名義警出現(xiàn),BalloonMan,他利用氣象氣球把有罪的惡人升到高空處死。
每一個位高權(quán)重的人都有罪,至少每一個哥譚市的市民都這樣覺得。這樣的人死去,大家都覺得大快人心。
時至今日,我依舊覺得蝙蝠俠的信仰是不切實際的,懲治極惡之人卻不取其性命。就像晉惠帝問窮人沒飯吃餓死,為什么不吃肉一樣。
天生的富貴命,讓他從根源就脫離了人民大眾。人們其實只需要他的“力量“,而內(nèi)心卻并不贊同他,當(dāng)他是個怪物。他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只是一個偏執(zhí)的、渴望通過治愈哥譚市來治愈自己的可憐人,希望其他兒童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轍。
他甚至連自己都拯救不了,何談?wù)葎e人。
在如此病態(tài)貧瘠的土壤上,無法長出富饒的花。
有多少次小丑因為蝙蝠俠不殺生的“心慈手軟”越獄之后,有多少無辜的人因此而喪命?
你以為把壞人抓起來投進(jìn)阿卡姆就完事了么?
哥譚市從上至下的根已經(jīng)爛掉了,這并不以少數(shù)”正義人士“:蝙蝠俠,戈登警長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人們對充斥于街頭的罪惡,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見怪不怪。貪污腐敗已經(jīng)成為公認(rèn)的潛規(guī)則,法律不再是為了追求公義與維持秩序,而成為了少數(shù)人的保護(hù)傘。
這座城市病了,病得非常嚴(yán)重。
看看這座城市怎么對待流浪兒童,對待弱者,對待社會上的不公平。
少年的不幸,便是未來的不幸。
弱者的痛苦,便是根基的動搖。
所有的不公,最終匯聚成一道無差別殺傷的洪水,吞噬所有人。
而所有的罪惡都是因為我們的不作為,缺乏自我約束而慣縱的。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這可太真實了。我們寧肯避免與他們往來。相反,最為經(jīng)常的是我們對和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因此,我們并不希望改掉我們的弱點,也不希望變得更好,我們大概首先應(yīng)該被判犯了錯誤。我們只是希望在我們的道路上受到憐憫和鼓勵。一句話,我們希望不再有罪,同時對自己的純潔不作努力。不要夠多的無恥,也不要夠多的道德。我們既無力作惡亦無力為善。 ——————《局外人》·加繆
BalloonMan是一個為了流浪兒童犧牲一生的”好人“,而現(xiàn)實卻把他逼成了殺人犯,在黑暗的時代,你想做一個好人去改變世界是不切實際的,注定被人踐踏。統(tǒng)治這座城市的人,欺凌弱者,而法律還保護(hù)著他們。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爾虞我詐,殘酷無比,法律無法保護(hù)弱者,善良的人們注定要承受更多。
Who are you fighting for?
你覺得我在單純在講哥譚市么,不不不,然而我認(rèn)為一切都會有一個結(jié)果。太陽日復(fù)升起,生活仍將繼續(xù)。
寫得太亂,不知所云。
3 ) episode 1:各反派全力飚戲 男主角不功不過
作為一個老batman粉絲,最初對于《Gotham》這種衍生劇沒抱太大期待,沒想到第一集還真略有驚艷。除了整體節(jié)奏感和劇情都在水準(zhǔn)之上,各著名反派也是紛紛狂飆演技,實在激動人心。
簡單說說第一集出場的各個老朋友吧:
貓女(Catwoman):少年賽琳娜作為蝙蝠俠的老情人,居然這么小就目睹了未來男友的悲慘童年史,估計在那一刻就芳心暗許了。這枚蘿莉戲份較少,不過還是挺萌的。(不過想起海瑟薇女神,實在覺得差距太大)
戈登警長(James Gordon):曾經(jīng)在動畫《蝙蝠俠:第一戰(zhàn)》中為老爺傾情獻(xiàn)聲的Benjamin McKenzie成為了本劇的第一男主。劇情依然把戈登置于一個非常難受的位置,一個骨子里都是正義感的人身處一個腐朽至極的體制內(nèi)如何平衡理想與現(xiàn)實?這個話題作為整個劇的主線我覺得挖掘深度還是很大的。就第一集而言,男主表演不功不過,希望后期有更好表現(xiàn)。
企鵝人(Penguin):Penguin作為蝙蝠俠著名對手,除了那超級鷹鉤鼻與原著一致,這瘦削高挑的身材怎么也難以想象未來如何成為那矮胖造型?不過此君表現(xiàn)極為出色,神經(jīng)質(zhì)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都極好地表現(xiàn)出這個角色多疑,多智卻心理表態(tài)的本色,不過似乎用力過猛??吹诙A(yù)告似乎此君在反派路上應(yīng)該是個重量級角色,估計得慢慢成長為后期的大BOSS。
謎語人(Riddler):出場大概僅幾十秒,在警察局做證物分析工作。演員選的不錯,不過也是用力過猛,太想表現(xiàn)出謎語人那種瘋狂和神經(jīng)質(zhì)的特質(zhì),不過要是以漫畫的角度看以及極其尊重原著了。
毒藤女(Poison Ivy):身世悲慘的毒藤女以某被警察陷害的炮灰之女兒形象出現(xiàn)。除了未來會遭到自己所愛的人的背叛,小時候就以及如此悲催了??磥眚饌b每個心理變態(tài)的對手都有著悲慘的過去啊。
芭芭拉(Babara Gordon):怎么找了這貨來演戈登老婆?長得太驚悚了。這部劇看來徹頭徹尾不準(zhǔn)備在顏值上加分了。
最后是個猜測,F(xiàn)ish酒吧里那個演員未來可能也是個重要角色,難道是我大丑爺?從年齡上來看比較符合,而且這滿嘴跑火車的笑話天賦應(yīng)該就是這貨沒跑了。
此劇就第一集來看,還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好看,尤其對于蝙蝠俠的粉絲來說,幾位主演基本符合了對于各反派的幻想。下面的劇集就看戈登叔怎么表現(xiàn)了。
另外此劇目前第一集IMDB 5400多人的評分為8.6。在美帝同學(xué)心中蝙蝠俠的故事真實如同三國水滸在咱們心中一樣經(jīng)典啊。當(dāng)然對我來說也一樣。
4 ) 那個被布奇殺掉的兒時好友
我在2014年看的哥譚第一季,算是很久的回憶了。當(dāng)時記得很多畫面,但現(xiàn)在印象最深的是布奇在車?yán)餁⒌舻哪莻€兒時一起混街頭的朋友。
“嘿,我要跟你說件事,那個肉我們說好的平分,結(jié)果我給自己留了五十磅上好牛肉,沒跟你說,真對不起?!?
“沒事沒事,我們誰跟誰啊,這點算什么。”
“謝謝你,吉米?!保ㄅ椋?
如果用黑幫電視劇的標(biāo)準(zhǔn)來評價哥譚第一季的話,這個因為“not personal”的原因謀殺朋友,然后沾滿血跡的車留在碼頭,在夕陽的照射下駕車離去的鏡頭唯一可以打五星的地方。
為什么我會想起這段呢?一直以來,那段布奇放著的音樂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每當(dāng)我想起這段黑幫電影氣息濃厚的情節(jié),這段音樂就開始回響,仿佛舊時代陳放已久的唱片機(jī)放的音樂。而這段音樂,在前段時間看的愛爾蘭人片尾中,又出現(xiàn)在我耳邊。也許這就是緣分。
5 ) 有四點
、節(jié)奏太快
目前已出場人物有:韋恩、管家俠、盧修斯、貓女、毒藤、企鵝、謎語人、戈登、小丑(存疑)、雙面人、殺人魔薩斯等。
可以看見,除了鱷魚、丑女、夜翼、喪鐘等,主流角色已經(jīng)陸續(xù)出現(xiàn),除開年齡問題,(雙面人大老爺十幾歲也是醉了)節(jié)奏太快了,現(xiàn)在企鵝已經(jīng)成為哥譚領(lǐng)主,達(dá)成漫畫目標(biāo),接下來怎么發(fā)展實在是個大坑,要把上面所有角色的成長經(jīng)歷都說清楚實在對編劇是大考驗,同時還要顧及時間,企鵝已經(jīng)成功。
2、部分劇情突兀
還是節(jié)奏的問題,貓把壞大叔殺死的那一幕實在是太快了,十幾歲的未成年少女直接殺人,就算貓定位是反派也讓人非常疑惑和難受。
以及法爾科內(nèi)后期的退位,前20分鐘還說要復(fù)仇,結(jié)束的時候就慫成Doge,離開的太匆忙,突兀。
還有菲什爆掉馬龍尼,三大魁首聚頭,我還期待著長達(dá)五集的勾心斗角,結(jié)果一個爆頭一個跳樓,一個慫的都不敢回手,突兀。前面一季營造的黑色氣息全部打破,之前的勾心斗角之精彩讓后期的無力更加無色。
3、演員演技爆炸
特級演技:謎語人、企鵝媽、企鵝、菲什。
一級演技:小丑(存疑)、戈登、洛布、管家俠、法爾科內(nèi)、馬龍尼。
這幾位的演技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與前十五集相結(jié)合,狂放與細(xì)膩的融合糾結(jié)出偉大的產(chǎn)物,兩個字,爆炸。
4、角色有神,劇情出彩(前23集)
前23集的劇情簡直是讓我這個看完了迷失的人都覺得爆炸,尤其是企鵝癲狂的表演出臥底的那一剎那,我才發(fā)現(xiàn)我和戈登的心情一樣,沒有敬佩,而是無盡的恐懼和被玩弄的憤怒。這才是個高智商的罪犯,如果說希斯萊杰的小丑是火箭彈,這里的企鵝就是小刀,一點一點剔掉你心中最后的希望。
菲什挖掉眼睛的瞬間把前面所有鋪墊都引燃了,并給后期爆掉馬龍尼作了準(zhǔn)備,我那一瞬間才明白,這個人才是全劇最可怕,最殘忍的人。
整部劇對罪犯的行為刻畫的淋漓精致,絕佳之作,讓整個城市籠罩在黑暗中,但卻有著生氣。
總結(jié)一下,是少有的好?。m然季尾坑逼了),在DC大綱的基礎(chǔ)上細(xì)膩的演繹,如果編劇愿意大坑那沒有八九季搞不定,倒是比較期待小結(jié)+電影的結(jié)果
6 ) Episode1吐槽與彩蛋不完全收集
亂七八糟寫了一大堆,標(biāo)題就這么著吧。
1. 羅格飾演的Harvey Bullock與漫畫人物簡直有天壤之別:前者是個大叔力全開的警察油子,而后者是個粗暴、不修邊幅的胖子(這不算黑)。另一方面,片中的Bullock繼承好警察屬性和酗酒的壞習(xí)慣。
2. 阿福的形象更接近漫畫新作品(如earth one)中寶刀不老的硬漢。
3. Renee Montoya和Allen這次和Gordon變成了一輩人,而在漫畫中他們更為年輕,有可能比Bruce還小一輩。
4. 市長大人Aubrey James的名字出自漫畫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204。劇中他的宣傳海報寫著“he’s got your back”,卻被張貼在女反派Fish的酒吧外面,結(jié)合其言行,可以斷定是個魂淡政客。
5. Bullock叫Gordon在“4th and Grundy”碰頭,有可能是漫畫角色Solomon Grundy的彩蛋。
6. Fish酒吧里講段子的演員讓人聯(lián)想到Allen Moore的漫畫"The Killing Joke"中那個有抱負(fù)卻不得志的喜劇演員,而后者最后變成了Joker。
7. 帶人解救Gordon和Bullock的大老板Carmine "The Roman" Falcone出自Frank Miller的漫畫Batman: Year One。而在片中他似乎和Gordon的父親有聯(lián)系。
8. 植物蘿莉的名字叫Ivy,暗示她就是日后的Poison Ivy,但漫畫里Poison Ivy的原名是Pamela Isley。
第一集很差,比神盾局感覺還差!大部分劇情都莫名其妙,突兀的要死,松散的要死。男主的演技真是讓人難受!
Maroni居然尼瑪被Fish一槍崩了,那以后誰來潑Harvey Dent的硫酸?Falcon好不容易撿了條老命回來,說隱居就隱居,Batman還沒來就要提前退休…Victor Zsasz最后也不知道去哪里打醬油了完全沒露面…角色上來講Peguin和the Riddler還有Bruce Wayne演的真心不錯,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點吃老本充數(shù)的嫌疑…
真屌,看起來太符合胃口了。DC和漫威真是電影電視劇全面開戰(zhàn)
家汪要求重拾美劇,于是看了幾集強(qiáng)勢加入昏黃濾鏡的《CSI: Miami》之后還是開始看從劇本到演技到場景到布光都更勝一籌的《哥譚市》……本以為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木有想到卻是一個在犯罪的泥沼里拷問人性和良知的故事……╭(°A°`)╮不過說起來警察局那個法醫(yī)小哥感覺黑化起來一定很厲害!
另一個角度看蝙蝠俠的誕生
說貓女特別爛的都什么心態(tài),貓女那條線根本就沒展開,這樣一棍子打死她真的好嗎?戈登的女友倒是真的不會演戲,企鵝人走的是莫娘那款嗎。。。(分分鐘想掐死m(xù)cu的兩個bitch警員)(第八集感想:有錢的人要權(quán)力,有錢有權(quán)的人要蠻力,前者成了fish,后者成了batman)
其實沒有英雄也蠻好看的啊
“哥譚”是這樣一座城市,她的街道和路建混合30年代風(fēng)格和《大都會》里構(gòu)想的那種高聳的鋼鐵水泥森林。但警察局內(nèi)部看起來像流水線廠房。戈登和芭芭拉同住在21世紀(jì)歐美白領(lǐng)收入的寫字樓型豪宅,但他們用的是藍(lán)屏手機(jī)。而布魯斯韋恩甚至沒有手機(jī)。
配色,構(gòu)圖和布景都傳承了漫畫的精髓,可是并沒有人想看戈登破案,原著中寥寥數(shù)筆已經(jīng)讓老局長足夠立體了,我們可能更想了解那些惡魔是怎樣煉成的,那個打敗超人的血肉之軀,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在他迷茫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七分鐘。這個路線也是對的,這個題材有骨灰版,荒誕版,寫實版,就差低幼版,and here it is.
看來這劇要籠罩在諾蘭三部曲的陰影之下了
因為小紅發(fā)伊恩追的,后來是因為小正太蝙蝠俠,很多反轉(zhuǎn)都沒想到,還有我很喜歡“這里有很多攝像頭,因為都是我裝的”這種調(diào)調(diào)……
那些想看成年蝙蝠俠拯救世界的家伙為什么不去刷電影...前傳的意義就在于主角還未成為主角,更何況,演蝙蝠俠幼蛹時期的正太那么像卡夫卡。
熱門短評那么多低分有誤導(dǎo)作用啊,這片子明顯漸入佳境,終極劇透的背景反而產(chǎn)生了大量看點,反派相當(dāng)出色,為反派捏把汗的劇集也不多見吧。
大事件做得非常好,企鵝人非常亮,謎語人也很棒。不過,每一集的事件做得太碎了,以及芭芭拉這個人物的意義何在。。專門創(chuàng)作出來惹人討厭的嗎?實際上完全不需要芭芭拉這樣的人物來給故事推動力,宅男不要寫感情更不要寫家庭。。(在看:不是講戈登的故事嗎?怎么一上來還是“布魯斯死全家”。。
不記得從季中的哪一集開始突然著道了,編劇準(zhǔn)確抓住了“哥譚民風(fēng)淳樸”的精髓,接下來全劇帶著一種格外正經(jīng)的戲謔一路撒歡,季終集則聚集了整季的暴力和幽默。DC劇集這邊一副“反正和電影宇宙沒交集,不如放開手來玩”的態(tài)度,倒也隨性。選角簡直逆天,咯噔就是一個活的表情包?;仡^補(bǔ)重案組漫畫。
對于將batman和dc漫畫稔熟于胸的人而言,看這部劇實在是太過癮了!
哥譚市第一臭sb芭芭拉。唯二弱智重案組。男主有些直男癌。重案組和芭芭拉就是劇情超級攪屎棍!這三個bitch直接減兩星。劇情不錯但是節(jié)奏很差!減一星。還可以,芭芭拉只是看著比較惡心。其實人設(shè)就是那樣的應(yīng)該。不過重案組兩人真的是有問題,強(qiáng)行插入的人物。過了幾集就消失了。主角太大男子主義,太逞英雄了,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所謂的正派演的都不太行,反派的演技特別好
漫畫和實感的平衡很好,氛圍哥譚又舒適,選角合適,年輕企鵝人和魚媽很出彩,有腔調(diào)又有戲劇性,還有很多人物彩蛋。眾多深度和魅力值兼具的角色,讓人感嘆蝙蝠俠系列始終是最好的美漫宇宙。
雖然沒有電影的驚艷,還是值得一看的劇,好喜歡小演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