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利去看這個這個片子的時候還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是講的啥,《對決》被歸為燒腦懸疑劇,毫不起眼的站在一眾待看的片子列表中。
一開場看到了丁岱勇,就覺得這個戲有點兒意思。
老戲骨不虧是老戲骨,舉手投足都是戲,眼神里就迸射著作為警察局副局長那種應有的正氣凜然,所以,到后面亂槍掃射,一通猜到底誰是“土龍”的時候,怎么也猜不到他的身上,也以至于當劇情開始往劉局身上引的時候,真是不可思議加痛心疾首。自認為,劉局這條線后面的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有點兒敗筆,一個反轉(zhuǎn)就好,怎么一定要洗白呢,雖然不洗白我也會很傷心。
后面,王景春出場了。對王景春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隱秘的角落》里那個正氣的警察,這次又是個警察,總感覺他一出場就有種自帶憨憨的氣質(zhì),不知道在這種壞人云集的劇里怎么擔起主角的重擔。后面證明,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從剛進局里的小心觀察,到對武劍交付真心,再到正面和陳錦發(fā)周旋,每一個情境下應該有的狀態(tài)都完全的拿捏,面對還不是很信任的人外松內(nèi)緊的觀察,面對信任的同志細致入微的教導,面對歹人笑里藏刀的設下圈套。
尤其是和陳錦發(fā)周旋的時候,完美的詮釋了什么是喜怒不形于色,一直笑瞇瞇的,輕飄飄的說出話可以是千鈞的試探,讓陳錦發(fā)緊張到微微發(fā)抖,然后再輕飄飄的化解,敲山震虎這招用的是出神入化。
劇中有很多文陸陽的面部特寫,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眼神,都是那個時候的文陸陽應該有的樣子。
再有很出彩的就是幾個配角。
首先是陳氏兄弟。陳錦輝的暴力和粗魯,其中還不乏因為頭腦簡單而顯得憨憨的反差萌,讓人在一些時候反而對他恨不起來。陳錦發(fā)的狠毒和心機,聰明的腦袋謀劃了一切圖財害命的事情,甚至最后還不忘算計對自己一心一意的親哥哥,是徹頭徹尾的反派了。
然后是林殊。還有誰沒有被林殊出場的時候那滿身的風月味道迷倒,是一個女人都會感嘆好有魅力的角色。
打開豆瓣,這部劇居然只有6.7分,誠然瑕疵是有的,比如文隊費盡心機策反陳錦發(fā),結果一槍就解決了,一點兒用處沒排上,感覺白費了文隊那么多的心思,再比如結尾的倉促,還比如對劉局的洗白。但,瑕不掩瑜,這部劇總的來說還是好看的。
羅元縣,是個很奇葩的地方,地方公安局更奇葩,看第一集的時候,你總會覺得這是一個被編劇寫崩了的劇本,但隨著劇集的深入,你才會真正明白“有果必有因”的道理。
?? 袁剛:
開篇仿佛是黑警的存在,而且是那種擺在臺面上的黑警形象——限制武劍的行動部署、利用職權打壓抓捕搬運村村民、對武劍提交的證人保護計劃各種拖延。袁剛的心理是扭曲的,搬運村斷掉了他的職業(yè)理想,他不得不躲著同事來掩蓋自己眼瞎的事實,他的職業(yè)生涯只剩下最后的半年時間,他對搬運村是有刻骨銘心的仇恨的,這種仇恨一方面來自身體的殘疾,另一方面來自無法手刃罪惡的憤恨,所以他在搬運村的相關問題上歇斯底里的極端,他會想方設法抵制武劍對搬運村的寬容處理,其實這些都是他無處宣泄內(nèi)心秘密的遷怒。這就導致他和武劍之間奇葩的師兄弟關系,互相鉗制,互懟,但一次次的爭執(zhí)摩擦卻始終未傷筋動骨,職位還是那個職位,行動不配合但也絕對不下黑手,這或許就是袁剛在仇恨與理智之間的矛盾掙扎,他明白武劍并不是罪惡的源頭,但他就是無法面對武劍處處維護的那個令他自己萬分痛恨的地方,所以他總是不由自主地對武劍發(fā)泄情緒。
袁剛對武劍態(tài)度的緩和,其實是在他在文隊面前摘下隱形眼鏡之后,仿佛堵塞已久的堤壩終于找到了泄洪的渠道,文隊知道了袁剛的秘密,也知道了袁剛的恒心,反而減輕了袁剛的心理負擔。自此,袁剛在與武劍的配合行動中心態(tài)平和了不少,師兄弟終于可以默契配合著破案了。
我喜歡抓捕劉局時的劇情設計,武劍沒有追進公墓,是袁剛?cè)サ模鋭K究是個感性的人,袁剛還是會用自己的理性來約束感性,所以就算他千不愿萬不愿逮捕自己的師父,但他還是去了,職業(yè)信仰終究高于一切。
?? 武劍與孫磊:
“小惠,快去找武劍”,這句臺詞加得很妙。土龍最初的交代里并沒有這句話,這句話也確實與案情無關,這是土龍在文隊的逼問下不得不沒話找話說出的內(nèi)容,對其他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句無關案情的廢話,但在武劍這里卻相當重要,也是劇中第一個讓我感慨萬千的鏡頭。彌留之際的孫磊下意識地提到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己最想保護的妻子,另一個是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警與匪,武劍與孫磊站在黑白的兩端,孫磊一直不肯說出真相,哪怕他知道自己的偽證不但騙不過武劍還會給大家?guī)砀嗟穆闊€是懷著抱歉的心態(tài)繼續(xù)做了,即使如此,武劍還是他心中那個最值得托付與信任的人。此時,我們再回顧武劍之前對孫磊對搬運村費盡心思的維護,才會發(fā)現(xiàn)武劍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武劍不是盲目的護短,他對孫磊的判斷沒有錯,他一直以來所維護的并不是人情而是真相,這么多年了,作為從搬運村走到警隊的第一人,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更要還搬運村出身一個公平公正。
?? 刀疤與木匠:
木匠是這個劇里第二個我特別喜歡的角色,這個角色臺詞很有魅力,演員演得也很有魅力。木匠是個很有氣質(zhì)的人,甚至很難想象到他本人竟是一個學歷不高的黑澀會老大。我喜歡他堆石頭這個舉動,耐心、恒心、隱忍、細節(jié),木匠他貪婪,但他絕不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甚至不熱衷于掙快錢。木匠對事情看得很透徹,他很早就意識到洗白團隊才能過上真正安穩(wěn)的生活,他也明白自己只是“上面”的工具,“上面”才是吃肉,他們只是在啃骨頭。
揮發(fā)集團能夠一家獨大至今,絕不是機緣巧合,這對兄弟是有著過人之處的。林殊不是沒有想過挑撥兄弟之間的關系,其實她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這樣做了,只不過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她從來不在刀疤面前正面詆毀木匠,她很隱晦的讓刀疤明白木匠通過自己打探刀疤的消息,刀疤對木匠產(chǎn)生了猜忌,所以搶了木匠五百萬,然而木匠忍了,這就是這對兄弟情最堅固的地方。很早之前,木匠就以“殘腿和拐杖”來暗示刀疤與林殊在他心中的位置,我一直以為這是木匠的一廂情愿,但直至22集,我才明白這對兒兄弟之間是很粗很粗的雙箭頭,一個小小的林殊只是蚍蜉撼樹罷了。
林殊最成功的挑唆就是照片這件事,刀疤一氣之下打了木匠,但消氣之后他又復查了一切,說明他終究還是相信弟弟更多一些?!暗栋痰暮浪迸c“木匠的隱忍”才是這對兒兄弟始終不會大動干戈的關鍵:刀疤的沖動來得快去得也快,木匠雖然不滿,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勸說,但還是跟在后面默默收拾爛攤子;刀疤知道木匠有很多事情瞞著自己,但他從來不聞不問,木匠讓他幫什么忙他都鼎力相助?!按箅y臨頭各自飛”,刀疤與木匠之間永遠不存在這種想法,木匠再隱忍但在刀疤生命受到威脅之時堅決頂撞“上面”,木匠知道自己走不了了,給刀疤留好了后路,但刀疤卻堅持要替木匠頂下一切,因為那句由衷的“你比我聰明”。
有時我不僅感慨,這對兒兄弟真是投錯了胎,選錯了路,如果把刀疤的真性情與木匠的才干用于正途,他們真的會成為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
?? 文隊與木匠:
文隊是我在這個劇中最喜歡的角色,也只有他才能推倒木匠,因為他的辦案手法足夠“詭”,木匠看不到他的底牌,也就看不到他的弱點,所以才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對癥下藥。
武劍與文隊有一段對話,武劍讓文隊抓刀疤,說文隊審訊厲害,好好問問,文隊卻回懟“你不是很能打嗎,嚴刑逼供一下”,其實文隊這句話就是在詭辯,武劍的話只能說是建議效果不佳,但還是符合警隊的規(guī)定的,文隊這句話純屬抬杠。這只是對話中的一個小細節(jié),說明文隊在有些時候不是很講理的,擅長以毒攻毒。
從文隊來到羅元縣開始講起,先說說他栽贓武劍這件事。文隊為什么栽贓武劍,是因為他已經(jīng)猜到了揮發(fā)集團上面一定有巨大的保護傘,所以對這里的誰都不相信,但是,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個可靠的隊友展開行動,所以武劍就成了他的第一個目標對象。為什么文隊迅速選擇武劍呢,因為他要驗證武劍的直率到底是“人設”還是“人性”很簡單,真正無辜的人被栽贓了不會亂咬人,只有做賊心虛的人才會盡快找個替罪羊,這就是文隊考驗武劍是否清白的依據(jù)。之后他故意讓武劍去找箱子,就是讓武劍看到里面的錢,就是想通過武劍對他疑似受賄的反應來推斷武劍的立場,倘若武劍對自己沒有任何防備反而才是不正常的。直到他確認了武劍確實可靠后,才跟他共享了第二顆子彈的秘密,這個時候觀眾才會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當初武劍懟那個物證科的同事“不會說謊”這句臺詞一點也不多余。
接著我們說說文隊與木匠的對手戲。文隊自從收到一箱子錢后,就沒有拒絕與木匠套近乎,也正是因為他故意不與木匠撕破臉,所以他才有理由進出賭場,接觸與木匠走得近的人,甚至提出通過木匠與“上面”接觸。皮笑肉不笑的交易,木匠也知道文隊根本就不是真心實意的同路人,但又甩不掉文隊,只能繼續(xù)裝糊涂地把戲演下去,這就是文隊以毒攻毒的高明之處,就算木匠下套舉報,文隊那邊早就打好了報告,所以木匠的舉報也就都不了了之了。什么高爾夫的球桿,文隊的“入門”“同門”,木匠在文隊離開后咒罵“沒門”,這二位的臺詞總是一語雙關,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此處就看出了編劇的文采底蘊。
文隊與木匠是劇里的對照組,他們都是擅長捕捉細節(jié)利用人性弱點的人,只不過選擇了截然相反的兩條路。土龍周原被問了很久都沒有撂,但因為徒弟注射器里的東西就直接淚崩了,文隊質(zhì)問他有沒有看過徒弟臨死前的表情,論誅心,文隊真的不輸木匠,他在最恰當?shù)臅r機放大了老周的愧疚心理,也是他問詢最厲害的地方。
?? 劉局:
第一集的時候,你會覺得羅元縣警局特別奇葩,局長的兩個徒弟整天內(nèi)斗,執(zhí)行個任務雞飛狗跳互相指責甩鍋。其實在劉局落馬后,再回想起警局的事,似乎就不難理解了,這種不和與矛盾其實就是劉局想要的啊,警局里雞飛狗跳,才會轉(zhuǎn)移注意力嘛,才不會有很多雙眼睛盯著自己的行蹤,并不是劉局不能夠化解兩個徒弟之間的矛盾,分明是他不想解決呢。
【劉局分析未完,等下周最后兩集大結局播出之后再更?!?/p>
第一集,不說主劇情副市長談拆遷被槍擊多么扯,就說細節(jié)也真是槽點滿滿…
副市長來拆遷談判,直接跟流氓頭子對話?假比方有這種做派,但這種情形下,市領導來這個流氓聚集地,公安局不說事先緊密布控,臨時跑到現(xiàn)場安排,隨意找?guī)讉€點,發(fā)現(xiàn)有點不妙,副市長人都在車上了說不建議來了,這么臨時?這么隨意?公安局怕是都不想干了?
副市長見到流氓頭子光頭過來談判,問拆遷辦主任來的是誰,結果拆遷辦盧主任連對方誰來談判都不知道,說“可能是他倆吧”,不說事先把材料遞上去,臨到現(xiàn)場連個簡單介紹都沒有,這符合常理嗎?這工作作風怕不是第二天就要下崗…
而且,歐豪沖進夜總會場面也是絕了,大喊“我是警察,不要打了”,結果沒人理?自己沖進去見一個打一個,主角光環(huán)滿滿,buff開到爆啊。BTW這劇流氓襲警是一點成本沒有…
最后,槽點太多,一集棄劇。
內(nèi)容太多漏洞,不明白這部劇怎么這么火?刑偵連現(xiàn)場都勘探不明白?槍擊現(xiàn)場消失的子彈基層查不到我理解,路邊油桶你都勘探不到,拿觀眾當傻子呢?啥事非得文隊親自去?強行把觀眾對內(nèi)鬼的懷疑往刑偵隊長身上引,犯罪嫌疑人多次逃跑,證人多次被壞人拐走,犯罪嫌疑人為了見受傷的警察就去襲警??????每次只要和醫(yī)院沾邊的劇情就得強行加劇情?不吹不黑相比《掃黑風暴》《巡回檢察官》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按10分制的話,7分最多了
看了3集,我覺得在收我智商稅,子彈在局里丟了,監(jiān)控刪除了,醫(yī)院做手術記錄沒了,只找做手術的醫(yī)生,護士好幾個推進手術室的不找,沒有交代,直接略過,劇集介紹寫著懸疑,燒腦,真燒腦啊,編劇燒壞了可能,老戲骨看本子就接了,真草率啊,為了敷衍而拍出的劇,我還會繼續(xù)看下去,我想看看后面還有什么奇葩的劇情,真的好奇,看就歐豪,李景春,我選擇看的,歐豪的戲很不錯,李景春更不用說了,但是這劇本接的,真心的無語了
今天開門見山,聊聊最近的一部懸疑網(wǎng)?。?/p>
對決
自打開播以來,《對決》就一直飽受爭議。
有人覺得質(zhì)感爆炸,有人覺得劇情拉跨。
有人看出了大局觀,有人看出了腦血栓。
那么《對決》到底咋樣呢?
簡單點說,活兒挺好,就是有點爛。
先說劇的卡司:
“海清的神”歐豪、柏林影帝王景春領銜主演。
往下看配角團,有《征服》里的韓躍平;
《余罪》里的粉仔;
《沉默的真相》里的朱偉;
還有《白夜追兇》里的高亞楠。
《瑯琊榜》里的梁帝
不說是人均頂配,起碼也算是混個臉熟。
但等我滿懷期待打開電腦,想體驗本劇宣發(fā)的大尺度時,一股詭異的氣息撲面而來:
就在《對決》第一集的第十九分鐘,副市長被人狙了。
這里我必須強調(diào)一下,本劇發(fā)生在中國大陸。
而且,本劇的故事發(fā)生在2018年,跟《掃黑風暴》發(fā)生在同一年。
在民風樸素的綠藤市,即便強如高明遠,也就敢用錢腐蝕官員。
結果《對決》開場才19分鐘,副市長就吃了花生米。
在我看來,編劇應該是想表達,當?shù)睾趷簞萘Χ嗝床瘛?/p>
可光天化日狙市長,編劇還是有點過于放飛自我了。
話說,在粵東區(qū)羅元縣,有個叫搬運村的棚戶區(qū)。
此地最早是一群搬運工落腳的根據(jù)地,發(fā)展到現(xiàn)在,村里成分復雜,有沒戶口的盲流,也有背著案底的流氓。
如今搬運村即將拆遷,村里的話事人光頭拿著拆遷做籌碼,要求政府增加拆遷款、補辦戶口、給流氓銷案。
前兩個倒還好說,但在罪犯銷案這件事上,政府堅決不干。
也就是在談判的時候,副市長挨了一槍。
發(fā)生了如此惡性事件,縣公安的劉局長立馬開會,籌備專案小組。
正好槍擊案發(fā)生的時候,咱們的男主刑警武劍,在搬運村調(diào)查一起拆遷員被打案。
并且,在查案的過程中,見過那個犯案的槍手。
作為唯一見過槍手的人,武劍指出,槍手蒙著面,但看身形,很像是搬運村的一個叫孫磊的村民。
他正是搬運村話事人光頭的司機和打手。
而且,此前有一位拆遷員被人群毆,還被人用面包車送到了公安局門口,那輛面包車很可能也是孫磊開的。
看樣子,孫磊有重大嫌疑。
但武劍馬上補充道,以他對孫磊的了解,此人頂多也就是參與了毆打拆遷員,槍擊市長他還沒那膽子。
這里我們補充一個信息,武劍在當警察之前,就住在搬運村。
而且,孫磊就是他的鄰居。
老鄰居知根知底,這很正常。
可武劍前腳說槍手像孫磊,后腳就改口孫磊肯定不是槍手。
這話說的,就跟說了話似的。
雖然武劍認定孫磊不是槍手,可刑警隊的袁隊長卻不這么認為。
他堅信孫磊就是嫌犯,建議趕緊抓來。
說起來,袁隊長也是個妙人。
作為武劍的頂頭上司,袁隊長是處處找武劍的茬。
乍一看,袁隊長確實很有內(nèi)奸潛質(zhì)。
但從后面的劇情,我們就知道,袁隊長大概是忠。
對孫磊和武劍的表現(xiàn),主要是以前老袁在搬運村挨過打、受過傷。
*不會真有人走路不戴頭盔吧
所以,老袁一直對搬運村的人心懷不滿。
那么,他作為堂堂刑警隊長,帶著情緒辦案,這就不是壞,純粹就是菜。
當然,說到壞,老袁陰陽怪氣也就圖一樂。
真正瞎搞的警察,還得是我們的兩位主角。
為了調(diào)查孫磊的下落,武劍調(diào)動所有的眼線協(xié)助尋找。
很快,一通神秘電話告訴他,孫磊會去一家叫“小瑞士”的夜總會,武劍當即單槍匹馬殺奔小瑞士。
嗯,他作為在編警察,沒有申請行動、沒有聯(lián)絡隊友、沒有呼叫支援,自己一個人就要去找一個可能持槍的嫌犯。
到達小瑞士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光頭的小弟正在跟一群流氓火并。
打到一半,夜總會還突然停電了。
借著黑燈瞎火,武劍費了好大勁,自己的手機都被人打掉了,才摸上二樓找到孫磊。
但孫磊此時竟然中了一槍,武劍只好再費勁把半死不活的孫磊搶出來,送去醫(yī)院。
過程中,武劍還看到一個神秘的背影,出現(xiàn)在小瑞士的走廊上。
咱們書中暗表,此人名叫刀疤,是當?shù)匦∮忻麣獾馁Y本家,也是當?shù)氐暮诘览洗蟆?/p>
樓下跟光頭火并的,就是他的小弟。
因為送醫(yī)及時,孫磊保住了一條命。
武劍因為手機丟了,一面用醫(yī)生的電話報警讓人看住孫磊。
一面帶著取出來的彈頭,回到刑警隊交給檔案科的小董收好。
但是,不到半天功夫。
醫(yī)院里的孫磊不見了!
不光孫磊不見了,連那顆彈頭都不見了!
更離譜的是給孫磊治病的醫(yī)生和就診記錄也不見了!
而且,在孫磊中槍的地方,光頭也死在那了。
緊接著,袁隊長就帶著省里的刑偵專家、也是本劇的男二老文趕來審查武劍。
在這次內(nèi)部審查里,老文一邊說著相信組織,一邊各種陰陽怪氣武劍有問題。
什么你為什么沒看到倒斃的光頭,有沒有可能是孫磊殺了光頭,你為什么還要袒護孫磊啥的。
袁隊長則在一邊煽風點火,最終給武劍辦了個停職反省。
這種不說人話、不辦人事的行為,像極了抗日神劇里的特派員。
雖然停職反省,但武劍并沒有停止調(diào)查。
前文書說過,武劍在小瑞士見到過刀疤。
但根據(jù)當晚被抓的流氓們供述,他們并沒有見到刀疤從正門離開。
由此,武劍判斷小瑞士肯定有用來逃跑的密道。
想到這里,武劍當即找來同隊的女警伊然,掩護他溜進小瑞士。
經(jīng)過一番搜索之后,順利找到了密道。
順便還在密道里,見到了老文。
原來,武劍找到入口的同時,老文也找到了密道的出口。
文武組合一碰頭,倆人開始調(diào)查密道。
沒多久就在出口的欄桿上,發(fā)現(xiàn)了血跡和血指紋。
事后根據(jù)檢測表明,血跡是孫磊的、指紋則是光頭的。
同時,老文還告訴了武劍一個秘密:
那枚打中孫磊的彈頭,其實是被老文拿走了!
經(jīng)過痕跡分析后,這顆打中孫磊的子彈,同時也是殺死光頭的子彈。
換句話說,子彈是打穿光頭之后,才擊中了孫磊。
再換句話說,光頭并不是孫磊殺的,現(xiàn)場還有第三個人存在,八成就是武劍在那天晚上,恍惚中見到的刀疤。
單看這段推理,好像沒啥大問題。
但是放在劇情里,如果這顆彈頭證明武劍是對的,并且第一時間就被武劍帶回了警局。
只要走正常流程,也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老文在中間橫插一杠子,按他的說法,這叫從警局里尋找自己可信任的搭檔。
但在我看來,這一段就是老油條折騰小年輕。
除此之外,文武組合成團之后,刀疤馬上派人偷了老文的行李箱。
等再還回來的時候,里面已經(jīng)裝滿了現(xiàn)金。
老文呢,不聲不響地就收下了。
而后面去見刀疤的弟弟木匠時,他又暗戳地索賄。
樁樁件件都好像在表明,老文是黑警內(nèi)鬼。
根據(jù)以往的觀影經(jīng)驗看,恨不能把“我是壞人”寫臉上的角色,最后大概率不是壞人。
如果最終老文是壞人,如此浮夸的表現(xiàn),還不被人注意,多少有點不相信觀眾的智商。
如果老文不是壞人,那兜的圈子可太大了。
實際看下來,除了人為給武劍制造了點麻煩之外,他目前為止并沒有起到實際作用。
甚至,還拉低了觀眾的觀看體驗。
也不只是這一條了。
以上那堆“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槽點,很多都是關鍵節(jié)點上的“廢戲”。
而且槽點和廢戲集中出現(xiàn)了前四集,屬于實實在在的勸退項。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對決》不招人待見。
實際上,能看出來《對決》的團隊是有野心的。
打斗場面干脆利落、畫面調(diào)色有電影質(zhì)感。
對了,還有所有警察查案,都要戴發(fā)套、腳套、手套。
這種在很多刑偵劇里,都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對決》卻拿捏了。
此外看它的劇情大綱,確實也下了些功夫。
比如,搬運村和刀疤的來龍去脈。
當年還是混混的刀疤,因為收保護費,持槍殺害了武劍的大哥。
隨后靠訟棍、撒幣和黑法官瞎X操作,只判了個防衛(wèi)過當。
自此刀疤一戰(zhàn)成名,出獄后便坐上了羅元黑道的頭把交椅。
而且刀疤還搞起了房地產(chǎn),通過威逼利誘拿下了搬運村的拆遷權。
但是,搬運村這個似青幫的團伙自成一派,跟刀疤矛盾重重。
再加上光頭想給自己的小弟洗白,遭到當?shù)卣膰勒磳Α?/p>
可以說,包括羅元縣公安在內(nèi)的三股力量,都有動機消滅對方。
自此,三方勢力就數(shù)起槍擊案的反轉(zhuǎn)、博弈,是水到渠成。
而劇中的警察都知道,羅元縣黑幫林立,還時不時爆發(fā)火并,大家卻熟視無睹。
這就從側(cè)面告訴觀眾,當?shù)乩匣⑸n蠅肯定一大堆,給后面的掃黑埋好伏筆。
看上去,邏輯是自洽的、劇情走向是通順的。
加上大尺度的掃黑題材,本身就自帶高分光環(huán)。
不找流量鮮肉禍害觀眾,更是能秒殺一眾競品。
有一半人愿意給《對決》打4、5星,倒也正常。
但是,《對決》的情節(jié)把控稀爛。
哪怕有很多細節(jié),以及劇情背景的設置讓我眼前一亮。
可幾個主角的人設,都透出一種詭異的質(zhì)感。
武劍遇事就單刀赴會,沒一點團隊精神。
袁隊長是個帶情緒的菜狗、老文是個兜圈子的陰陽怪,反派刀疤則是個大莽子。
我知道,這并非編劇的本意。
但實際演出來的質(zhì)感,我確實找不到更好的措辭,來概括他們的迷惑行為。
這么說吧,《對決》的題材和大綱,能值75~80分。
可編劇各種放飛自我,完全是在消耗觀眾的觀影熱情。
所以,我個人最多只能給到59分以資鼓勵。
也希望各路片方和演員們,能引以為戒吧。
畢竟,觀眾是來看劇的,不是來看整活兒的。
那《對決》就先聊這么多,喜歡的小伙伴別忘了點贊、關注起來。
那咱們明天繼續(xù)。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編輯:阿翟
王景春跟歐豪的演技不在一個時空(倒數(shù)第三集審訊室里審訊劉建軍,表演上完全沒有達到這種戲份的預期,甚至是王景春,只有丁勇岱的劉建軍不動聲色地表現(xiàn)出了終于被抓之后的解脫無奈悔意與悲涼)
被閹割了吧?!虎頭蛇尾的!前面鋪墊那么多,最后就一個副市長?!真是笑話?。?!
太仇女了吧…
能感覺到編劇的用心,有些地方也確實寫的不錯,尤其是一些四兩撥千斤的人物關系,但是這個劇情啊…前期鼓弄玄虛(點名故意毀袁隊人設誤導觀眾的莫名其妙行為),中期有些反轉(zhuǎn)做的還不錯,后期直接流水賬擺爛,但凡你把結局寫的精彩點我都愿意多給一星
歐豪真的很適合這樣的角色,太有性張力了
前幾集給我的直觀印象就是又燃又硬核,絕對是今年懸疑劇的品質(zhì)保證,入股不虧了。
結尾有些倉促了。
搶個沙發(fā),演過白夜追兇,沉默的真相 的女演員演技不錯,為啥沒火
本年度最期待的一部劇,看完你會回來感謝我的安利,現(xiàn)在只想要求更新??!
武劍在小瑞士救孫磊的那一段拍的太刺激了,近距離打斗、飆車等元素都集齊了。
純沖王景春而來 一個縣的黑社會能去美國給人藏毒 牛 結尾草草收場 一個副市長能量都這么大了
顧弄玄虛,節(jié)奏太慢,一個縣的黑社會。沒有拍多少實質(zhì)性的東西。人物立不住。劉局沒必要殺光頭栽贓除黑。副市長更沒必要涉黑撈錢,完全可以合法撈錢。黑社會是撈錢的更沒必要殺警察。稀土礦官商們可以用合法手段拿到。官商更可以用合法手段發(fā)財。
頭兩集和尾兩集比較敗筆。開頭兩集用力過猛,仿佛在說“快看我尺度大不大,敢不敢拍”“快看我動作戲好不好”這樣的感覺過于強烈。一上來就是槍擊副市長,接一個會所槍擊案,想玩?zhèn)€大的,可這嚴重脫離了實際。在我國你要是敢槍擊副市長這種級別的,怎么可能是劇里只派一個上級警察去督導調(diào)查,去一個督導組的事?這種嚴重不符實際的開頭會勸退很多人,最后說是副市長自己導演的,就更加不合實際了,副市長不可能蠢到不曉得這種案子會下來什么樣的調(diào)查規(guī)模隊伍。不過從三四集開始。趙陽和王景春戲份增加,木匠兄弟和文陸陽的戲份,還是不錯的,趙陽演這種斯文敗類是真贊,幾位主演基本是實力派,戲好看。后續(xù)劇情也算比較環(huán)環(huán)相扣,反轉(zhuǎn)也算精彩,還是有看點的。不過大結局兩集又和趕集一樣,劇情飛快,反派迅速自爆了。另外,袁隊和依然很多操作太不專業(yè)
丁勇岱演的局長,劇情內(nèi)肯定是腐敗了。不信大家往后看
劇情緊湊不廢話還是挺好看的,演員也挺好,連一些配角也演得不錯,只不過結尾真的如我預期那樣匆忙收尾,案情是說明白了,可除了兩位主角可以有正常的交流和收尾外,其他配角之間的關系都一刀切沒下文了。看過周導幾部劇,挺喜歡他的風格的,希望周導多多拍劇
仔細看看第二集犯罪現(xiàn)場,執(zhí)法人員的穿戴和辦案工具的擺放都很有講究,細節(jié)之處真的體現(xiàn)了這部劇的用心。
這部劇可能就是我的近期最愛了,聚焦于掃黑除惡的刑偵劇,題材不算新穎,但是拍攝手法和劇情真的好!
最喜歡在這種題材的劇里面扣細節(jié),第一集的場景、畫面和質(zhì)感真的都無可挑剔,直接列入我的追劇列表里。
無論懸疑還是掃黑的戲份都十分講究,節(jié)奏推進也相當迅速,不拖泥帶水,無論正反派角色塑造都立體豐滿。歐豪的演仍需精進,與王景春搭戲仍顯稚嫩;結局收尾有些過于潦草和迅速,與前面烘托出來的緊張氛圍有些格格不入,這兩點算是缺點??傮w而言,完全關注于掃黑的劇情還是可圈可點,遠比同檔期的《重生之門》要好
王景春這個級別的演技來搞網(wǎng)劇 簡直就是對其它作品的降維打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