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部充滿新鮮元素的影片
《大兵小將》是一部充滿新鮮元素的影片,導演卻沒有被這些噱頭所累,而是把影片的故事扎扎實實地做好,為影迷奉上了一段有歡樂、有感傷、有猜疑、有驚險、有打斗、有偶像的觀影旅程。成龍雖然沒有完全棄武從文,可是在角色類型上還是小有突破;王力宏雖然沒有完全秀出偶像臉蛋,卻成功地把角色的性格保持得很穩(wěn)定;劉承俊雖然對白說得磕磕巴巴,但在角色互動時卻絲毫不落下風。三個角色的命運,在多方勢力的影響下相互交錯,而這交錯的背后推手,還是丁晟在劇作上的老到經(jīng)驗。
本作從故事切入點開始就頗為新奇,并且充滿了各種未知發(fā)展的空間。衛(wèi)國軍隊被梁國伏擊,雙方戰(zhàn)士全部同歸于盡。只剩下成龍飾演的梁國士兵和王力宏飾演的衛(wèi)國將軍。一身正氣、浴血殺敵的將軍和人們對軍人的認知完全相符,而利用裝死而幸存下來的小兵則和人們對軍人的認知完全相悖。但是聯(lián)系到飾演傳統(tǒng)角色將軍的王力宏之前很少在電影中擔當重要角色,而扮演新奇角色小兵的成龍則是華語電影界公認的大哥級明星。這樣的一個開局設定,還算是很顛覆觀眾的固有印象的,充滿了很多未知的可能。究竟誰才是影片的第一角色,影片究竟是圍繞誰來做推進的呢?這些問題將會一直盤繞的觀眾的腦中。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影片展現(xiàn)了一個很迷人的魅力,就是巧合的設置。整個事件的推進看著好像是一個公路片套路,其實是多方勢力的一次角力。幾路人馬的勢力均衡和利害關系,每每在關鍵的時刻將故事的發(fā)展方向撥向了傳統(tǒng)的另一邊。小角色小人物在不同時間段的出現(xiàn),既是前一個巧合的結果,又是下一個巧合的誘因。盡管本片在偶然事件和幾路人馬的相互影響上沒有達到多線敘事那么頻繁,但是設置上的精巧卻足以讓觀眾稱奇。畢竟能夠在一個基本上保持線性敘事的片子里,還能看到如此豐富的偶然事件,本身就讓人覺得很有趣。
作為角色成長進一步挖掘,本片把成長的主題僅限在了三個人身上,那就是小兵、將軍和公子三人。其他次要角色(如公子的隨從)的性格、作風和目的都是沒有變化、一以貫之的。因此,全片人物的性格有的成長了,有的則穩(wěn)定,就遠遠要比《花木蘭》那種亂七八糟要好看的多。其實一個影片能同時講好三個角色的成長是相當困難的。好多影片,比如說大家普遍不太滿意的《孔子》,甚至連把一個主要角色的成長展現(xiàn)細膩都沒有做到。本片的三個角-色的成長,盡管沒有細膩到精致,但至少沒有模糊到察覺不出來。而且,這三人的成長是交互的,是在互相影響下才得以的成長。這樣一來,全片有一個像網(wǎng)一樣的邏輯統(tǒng)領,不至于在三個角色之間有失衡。
影片雖然講的是古代的故事,但是歷史細節(jié)也和好多古裝片一樣不是重點。我們從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映射,而不是對歷史事件的學究。片中的幾對兒人物關系,跟我們現(xiàn)在社會的職場關系、階級關系稍微有那么一點兒搭邊。影片有幾處也具有比較辛辣的諷刺意味。還好,這些黑色的地方并不耀眼,在我們還沉浸在成龍嬉鬧的動作喜劇中時,這些繁重的思考工作也就一帶而過了,不至于被人們批判裝深沉。
個人認為三大主演都沒有完全出彩,但是對三個角色卻有不同的欣賞點。成龍的演技并沒有大飛躍,但小突破還是做得比較到位,讓我們看到大哥的潛力。王力宏顯然還不夠老練,不過作為偶像歌星觸電,卻能放下架子出演落魄角色,安心臟兮兮的扮相,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心態(tài)。劉承俊為演而演的痕跡過于濃重,堪比《十月圍城》里的李宇春,而且他最吸引人的那一身肌肉也僅有一兩個鏡頭露臉,著實讓人“失望”。但是他略顯拙笨的演繹,卻使得公子這個角色前后心態(tài)的差異擴大化明顯化了,也不一定不是好事。
功夫片,不一定非得是你抗我打的復仇和追殺。如果有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在里面,及時動作場面不那么“殘忍”,觀眾也是樂于接受的?!洞蟊ⅰ肪退闶墙o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功夫片模式。希望以后能夠經(jīng)常在欣賞“嚇人”的武打設計之余,也可以細品電影的故事和角-色。
2 ) Lee Hom的古裝處女作
年的味道,不再濃厚。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過的也越來越?jīng)]有意思。這才體會到爸爸媽媽說的“過年就是過你們小孩兒呢”。平時的街道還有個人氣,這一過年,整個街道都空了,人都不知道藏到哪里去,冷冷清清。只有那街道上醒目的紅色,才令人想起這是在過年。串親戚,從來不屬于我。壓歲錢,少得可憐。這就更使得年毫無意義可言。慶幸的是我還有朋友,彌足珍貴。
早早起床,頂著冷風,激情四溢的和波波去看《大兵小將》。Lee Hom主演,本來初一就要看首映的,可今年的初一趕得特別好,和情人節(jié)一天,是福也是禍,電影院人多的可怕,票都買不上。一對對情侶把各個電影院的門都快擠破了,作為單身一族的自己打了個醬油就回來了。每每在這種時候就會覺得孤單了。
《大兵小將》,大兵和小將的故事,Lee Hom演的為數(shù)不多的電影。第一場時間有點早,寬大的星美影院里,九十多人的場子,零星的點綴著幾個人,就像是專場,感覺還蠻不錯。多久沒有這樣看過電影了,那種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大兵小將》的故事是成龍原創(chuàng)的,很多年一直沒有機會把它拍出來。成龍的銀幕生涯可以說是比較順利,在影壇的成功讓成龍想要嘗試更多的可能性,但當時他必須要樹立一個銀幕英雄的形象,很多想法都無法實現(xiàn)。偶然間,成龍在看到奧黛麗·赫本獨立完成的一部電影后產(chǎn)生了靈感,初步構成了拍攝《大兵小將》的來源。成龍希望能夠拍一部完全由自己完成的電影,他回憶說:“在奧黛麗·赫本的電影里面她演一個盲人,這個戲就她一個人在那邊做完的。我想拍一部完全是我自己完成的電影,沒有攝影沒有燈光,全部我自己來攝像、打燈、開機、表演……真的全部是個人的電影。但是現(xiàn)在的電影都是群體工作,靠自己一個人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個小兵,怎么來拍一個這樣的故事?!庇捌桓囊酝愵}材影片沉重的主題,而是以輕松詼諧搞笑的風格詮釋大時代背景下,一個普通的兵與尊貴的將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講述著永恒的話題“太平”。第一次演古裝的Lee Hom也掃去了《色戒》中給我留下的“陰影”,遺憾的是整個影片中他都灰頭土臉、臟兮兮的。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愛把電影看完?后面的花絮其實也都精彩的很。不看花絮,會錯過很多情節(jié)與笑點。就像上次沒有看完《瘋狂的賽車》一樣,出了電影院,還稀里糊涂的糾結在“他到底死了沒?”這一問題上。有些電影,得等到字幕什么的都結束了后,才會有真正的結局。所幸,今天沒有錯過,“挺好的”。
可能真的是自己笨的可以,所以前幾次出來才會聞不到年的味道。今日一見,哇,到處都是人。尤其是各個吃點,可真是“人滿為患”。就連平時安靜的咖啡廳,此時也都充滿著此起彼伏的歡笑聲?!帮埌家?,不太恰當,但如今的第三服務也發(fā)達的可以。
首次造訪瑪雅,感受著那里的熱鬧非凡。
一杯咖啡,幾個朋友,訴說著屬于我們的生活。愜意。就像《大兵小將》里成龍大哥的那句“挺好的”,睜開雙眼,感受生活,一切也沒有那么糟,過年挺好的,什么都“挺好的”。
3 ) 《大兵小將》一部誠意十足的大片
老實說,當時會去看這部電影,純粹是為了給王力宏沖票房去了,看過海報和預告,我想應該沒有女孩子會愿意在春節(jié)去看這樣一部“臟兮兮”的古代公路電影。其實公路電影在我們國內很少見,而成功的范例基本沒有,所以大哥這次也該是下了很大決心的。然而看完之后,卻是狠狠的驚艷了一把,也可能是看多了所謂的“大導演、大制作”的爛片,所以碰到這樣一部誠意拳拳的大片,很是震撼。電影也是需要比較的,正是這種比較讓我看到還有這樣一幫子人在認真做電影,讓我打破大片=爛片的想法。
首先要說,大哥的表演很有突破性,一直不覺得大哥很有演技,因為他前98部電影似乎演的都是同一個人,而這次的大兵,似乎才是大哥的第二個角色。貪生怕死的大兵,或許并不符合我們對好士兵的要求,但卻無法讓人責怪他的貪生怕死,尋常老百姓也只是想有個五畝肥田,娶個媳婦生個娃,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戰(zhàn)爭只屬于王者。大哥的角色很是反映了小人物的追求。
小將力宏的表現(xiàn)可以稱得上是可圈可點,打戲:左撇子的他即使用右手與大哥對打看起來也很專業(yè),看來是下了一番狠功夫了;文戲:眼神、表情、臺詞都很有感覺,特別是最后與大兵在船上的一番對話讓人覺得他不是王力宏,而是真正的小將。即使是對比影片開頭和結尾都可以看出他演技的大躍進。
文公子可能是里面表現(xiàn)最平常的了,從他的扮相和最后對小將的不忍都可以看出他的角色設定是一個比較軟弱的人,實在是不適合“肌肉男”劉承俊的形象,且劉承俊那蹩腳的中文,還是聽得人一顫一顫的。大哥應該是考慮到韓國的市場而選擇了他吧。
有很多人對片中歌姬的存在表示質疑,但我卻認為她的歌聲和舞姿很是讓人驚艷,導演可能是想借她來表現(xiàn)戰(zhàn)爭對平常老百姓的迫害以及老百姓對戰(zhàn)爭的怨恨吧!
笑點:整部影片的笑點不算很多,但勝在自然且不落俗套。特別是大哥按小將傷口和寶強哥出現(xiàn)的幾分鐘真是爆笑連連。
哭點: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到了梁國后大兵還是把小將放走了,對他說:你們兄弟倆總要活一個。還有最后大兵死的時候,全場的人都受不了了。
閃光點:影片好幾個地方都引人深思。其中小將要大兵把他給放了,給他一千畝田。而大兵卻不肯,他只要五畝,多一畝他都分配不過來,這是小人物嗎,這就是我們這種小人物。
缺點:大哥那句“我爹說”確實有說的太多了,幾十歲的還如此跳脫真有點折騰人。
總的來說,只要你看過這部影片會覺得值回票價,至少要讓那些只會靠吹牛,靠制造爆點來騙票房的導演、投資公司看清楚“片子好才是王道。
PS:我不是托,也不是黑,只是作為一個正常觀眾來評價這些影片。歡迎討論,拍磚請繞道。
4 ) 愛將,也愛公子,卻無關曖昧,只關感動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小小觀感,不涉及追星,也不涉及演技,僅僅涉及這個故事本身,因為《大兵小將》于我,首先是一部很難得的,講清楚了一個好且感人的故事的好片子。
相較片中占主要篇幅的主角:大兵與小將之間的互動,給我更多感觸與感動的反而是衛(wèi)國兩位王子之間的感情——我這里想說的不僅僅是公子與太子兩人的血緣情感,而是他們?yōu)榱俗约旱膰遥ㄐl(wèi)國)的生存而努力、卻因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而不得不艱難地放棄親情這樣的“小我”,做出不同的選擇甚至背叛——片子一開始我還曾經(jīng)以為這樣的背叛單純是兄弟間為著權位而爭斗,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都是為了國家,卻更顯現(xiàn)出無論是“兵”還是“在權位者”,個人其實都是無奈和渺小的——并且,這樣的背叛更因為他們之間深厚的兄弟情感更凸顯出兩人內心的掙扎與痛苦,這一點在弟弟公子文的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簡言之:我覺得公子文與大兵對太子(即小將)最終的轉變,起了同樣重要的作用——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相對于兵與將這條明線,公子與太子這條暗線,因著他們兄弟之間深厚并糾結的情感(看他們彼此交換佩劍和手弩就可見一斑),其實對太子的影響與推動更為深入。
因為太子希望的是讓衛(wèi)國強大,他的方式是通過伐戰(zhàn)來一統(tǒng)天下(甚至“修大陵,睡在珍寶堆里”(太子的原話))——這里暗喻了他原本可能變?yōu)橘菢痈鼉A向于以“法家”和“武力”來治世的君主;而公子謀求的卻不過是能保全國家太平,所以他一直在謀求與近鄰(梁國)結盟來壯大國家力量,因為他很清楚對衛(wèi)國這樣一個生存在強國夾縫里的弱小國家,這才是生存之道。
至于那條“行游天下,雕滿大龍就可以引來鳳凰的大船”不過是他們共同的、卻是遙遠的夢想(并且是直到最后都永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
客觀來看,很明顯,我們最后可以發(fā)現(xiàn)公子才是更有遠見的那個人——這也解釋了同為二人師傅的武、身為太子嫡系部隊副將的豫(于榮光客串,請注意,從太子口中我們可以得知他的部隊是他親自帶出來的精銳),還有侍衛(wèi)勇等一干武將,為什么會全部誓死效忠公子,甚至為了公子而甘當內奸——不僅僅因為他們忠于公子這個人,而是他們都很清楚誰的主張對衛(wèi)國更為有利。以武為例,在片中我們不難看出他這個師傅自始至終對太子都是很有感情的,而且他也很清楚公子文文弱且心軟,而太子從武藝到?jīng)Q斷力都是天生武將,但他卻還是決然選擇了公子作為自己效忠的繼位人,可見人心之向背。
所以我們一路上看到:
這邊太子從開始到最后(包括在地下溶洞與大兵再次經(jīng)歷生死后)始終沒有放棄逃離大兵身邊(最后在溶洞外他都還試圖拿石頭在大兵背后擊昏他),以回到衛(wèi)國向“背叛者”報仇,且一直念念不忘“一統(tǒng)天下”的理想,卻沒發(fā)現(xiàn)自己一點點在被大兵和情勢改變著;
而那邊呢,他的弟弟因為自己為了國家,不得不背棄兄長,設伏害他,之后還要一路追殺他而痛苦掙扎著——當在婁凡人游牧部落的俘虜群中發(fā)現(xiàn)蓬頭垢面、落魄著的兄長的剎那,他卻留下了眼淚,沒有立即刀劍相向,只輕輕一句:用馬換他——他始終下不了”弒兄“這個狠心,但卻被身邊忠心耿耿的諸人推動著無法再回頭。
兩個人的執(zhí)念與沖突,就這樣一步步劍拔弩張,直到最后,公子選擇犧牲掉自己死在哥哥面前,才最終打破僵局,徹底改變了太子(主角與配角里唯一一個活到了最后的人)——作為王子和武將的太子,是一直在權位上的大人物,從“分不清稻與米”可見他從不識得民生疾苦,直到此時失去了弟弟后,他才算第一次真正切身體會到自己熱衷的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痛苦和離別,才第一次明白到戰(zhàn)爭會讓他失去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與人,直到此時,他才真正與大兵,甚至公子站在了同一個立場與角度上來看問題。
所以我的一己之見——大兵對太子的影響是漸進式的潛移默化,而公子對太子的影響卻是推進式的深入骨髓:
大兵這個一直為太子所看不起的,被他視作膽小無賴、地位卑下的小人物,他樸素的人生觀確實一路上改變著太子,其影響不可謂不大,但他的死,歸根結底還是在于成全了大兵自己,是“小人物升華”的象征(畢竟在故事推進與人物關系中,太子始終不知道大兵已死。這兩個并行且同樣重要的主角人物,他們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大人物與小人物,平民與當權者的“對比”關系)。
而公子對太子的影響卻是完全不同的:漸進的情節(jié)中,透過回憶一點點展示了他們兄弟間深厚卻又復雜,既愛又恨的情感(一起長大及從師,珍藏著對方給自己的貼身武器,存著坐大船行游天下的夢),而這樣濡慕兄長的弟弟選擇了背叛和陷害自己,對太子的打擊可以想見有多大,但這樣的弟弟最終卻為了自己而死,這個影響更加沉重——公子的死,固然促使大兵感嘆于兄弟間的情感而心生同病相憐之感,最終放棄了以太子去領賞并放走了他,但真正的意義卻在于推動了他的哥哥最終以衛(wèi)國的利益,而非一直以來太子自己的理想為重,放棄了“靠征戰(zhàn)一統(tǒng)天下”的伐戰(zhàn)理想——從這一點看,公子的死對太子才是更具決定性的(而公子這個人物的存在本就是為了推動太子的轉變與成長)。
不曉得大家還記得有這么一段情節(jié)么:太子在途中有一次逃離大兵,曾與周游列國的夫子等人同路。當時在牛車上,他尚沉浸在剛發(fā)現(xiàn)弟弟追殺他的痛苦中(其實他一直在懷疑全軍中伏是因為有人做內奸而設伏,也在懷疑公子,但直到他騎馬逃離大兵時才真正看到公子和師傅武等人追擊他的身影,不得不去直面他的懷疑竟成真的痛苦),因此他根本沒注意到夫子正言到:衛(wèi)國當與梁國結盟,以地處險要的梁國為屏障,才能與強秦抗衡,保全國家——而這段話正是公子的政治主張,因為一介小國,哪里能傾盡國力,大力征戰(zhàn),妄想著統(tǒng)一與稱霸?能保全自身已屬不易。
但當時的太子卻并沒看清這一切:他善于征戰(zhàn)且以此自信自負(他一直稱“區(qū)區(qū)梁國”),反帶人去攻打梁國,相攻近鄰無疑是自取滅亡,陷衛(wèi)國及百姓于險境,公子與眾武將的設伏與背叛成了違心無奈之舉。
盡管如此,我無意美化他們任何一方,因為無論是公子還是改變前的太子都只是從自己的角度為國家努力,但均有不適合為王的局限之處——我贊賞這個故事和它的立意的是,在影片里最終選擇了本為伐戰(zhàn)者的太子活了下來并改變了自身的理想,而他改變后的理想集中了太子,公子與大兵三人,甚至衛(wèi)國、梁國將士共同的理想——這是最能體現(xiàn)“反戰(zhàn)”用意的方式。
以上,是我的一點愚見,只為《大兵小將》而感動。
5 ) 挺好的!
從頭笑到尾,看完了字幕和花絮才走。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從年前的《阿凡達》,到前兩天的《錦衣衛(wèi)》、《全城熱戀》,也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失落而歸。今天意外地看得這么輕松和高興。
等網(wǎng)上出了,再看一遍。
6 ) 這算是近期花錢看的一部比較有內容的戲吧
這算是近期花錢看的一部比較有內容的戲吧。
王寶強讓我笑了笑,真喜歡他那憨憨的樣兒。
只是出場就那么一小小段。。。。
還有王力宏被一幫野人抓著時,大喊。
那人拿鞭子欲抽之,結果抽到后面的大胖子。
那大胖子竟然還“哎喲”了一聲,還挺無奈的。
這段也挺好笑的。
只是成龍的表演平平。。。。。
記得小時候,媽媽帶我去看紅番區(qū)時,我的印象好深啊。
當時真是超級無敵喜歡成龍的。
現(xiàn)在他的戲就是來來回回那幾出,不過老姜還是姜,
出場還是比一些時尚明星的戲來的優(yōu)良一些。
這中間中出唱的那個平民女,又唱歌又跳舞又悔又哭的。
真是多余。其余她整場不出現(xiàn)也沒什么,感覺像硬闖進來的人物一樣。
其實電影啊,各花入各眼。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就是不喜歡了。
但,凡事都不要太過于認真,
能在煩悶的生活中,搏君一笑,
又或是讓您的心中一顫的,
我想。。。。那就是好電影:)
有幾段 笑料還可以
片子質量不錯,同樣是戰(zhàn)國末年架空歷史,好于《麥田》,不裝B,很清新。就是故事太tmd耽美了啊啊啊……一對敵國兵將cp,一對兄弟cp,還有個忠犬武術指導。整體劇情嘛,簡直就是《九州·大兵小將》by 公子木+莫雨笙…………
《麥田》《唐朝兄弟》后今年第三部此類人物關系的片子 可看性無疑本片最高 春節(jié)檔不錯的選擇 王力宏可以用演員評價了
成龍他爹很有才。。成龍發(fā)揮麥霸本色。。戲結尾導演丁晟客串一位將士,請認清~還不錯,可以看看
劉承俊演的傲嬌別扭弟弟的角色未免也太萌了吧,可惜給了棒子演!!
2010年開春第一驚喜
挺好的
我承認我沒有認真的看!
居然還不錯。很震驚。媒體場。
情節(jié)單薄,鏡頭不實,剪切讓人頭昏.....媒體場
我覺得是部好片,跟這部片比,張藝謀沒資格說自己娛樂草根。
飛機上吃好飯百般無聊看一半,家裡吃完蟹萬般無賴看一半。黨員成同志還是傻傻的好,挺純,傻得好!預備兵王同志根據(jù)其家世背景估計也快了。軍隊有基佬,JQ,多角戀神馬的都是正常的,皆為同志咩,要發(fā)揚fraternal love?。幸運的是在飛機上我沒看到結局,否則回得來回不來是問題……冏
竟然比想象的要好看得多
成龍一向不會太讓人失望的,看的時候龍yt的詞句一直在腦海中盤旋,出來之后看著街上每一個的“小人物”,有些唏噓。王力宏有進步,蠻認真的。當然ABC臺詞還是有點兒囧。不過,好隱晦的腐啊我喜歡?。襟w場觀感)
比想象中好看很多,節(jié)奏得當,不會讓人覺得乏味,講道理也沒有說教的感覺,成龍真的變了。而丁晟作為新晉導演有如此水準也十分強大。
劇情沒什么大毛病,人物合情合理,也符合演員條件。音樂很贊。成龍電影成功實現(xiàn)了無功夫喜劇電影化。“打仗嘛,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今年目前見到的最佳臺詞。
情節(jié)不拖沓,有驚有喜有悲有立意,就算是不錯的賀歲電影了。尤其片尾花絮,狂笑不止。愿為花絮再加半顆星。
最后三分鐘一下子就把影片的意境提上去了,三星可以加到四星,不過按十分制的話,還是打7分。王力宏在經(jīng)過李安調教之后口白越來越好了。那個劉承俊的胳膊也太黑太粗了吧,和文弱的扮相一點都不搭。最后,這電影應該算正經(jīng)的國片而不是港片啊?!拘嵌肌?/p>
什么情況?小人物!挺好的。不要罵人。
陪爸媽去電影院看的。。。還不錯。。王力宏有演員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