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失望透頂。
就當星爺“致敬”《災(zāi)難藝術(shù)家》算了。王寶強那個人物設(shè)定看起來就覺得有些像《災(zāi)》的腐蘭蘭,脾氣暴躁演技有限又很執(zhí)著。戲里有場王寶強老記不住臺詞,連現(xiàn)場工作人員都幫他念,真沒有參考了《災(zāi)》的這場戲嗎?
而且好像都有“床戲”,區(qū)別是王寶強沒露屁股,而且也跟《災(zāi)難藝術(shù)家》里腐蘭蘭一樣,當眾羞辱女生。
至于這場,在預(yù)告片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人說像《災(zāi)難藝術(shù)家》了,覺得像嗎?
還有,里面有一個好像叫李洋的吧,是個跑龍?zhí)椎母欢?,如果你們愛看港劇,是不是想起《難兄難弟》里林曉峰那個角色?如果再說細點,新喜女主前頭倒霉,真能說不像《難》的李奇嗎?
《難兄難弟》本來就是講跑龍?zhí)椎墓适虏皇牵?/p>
如果真是這樣,那真對星爺無語:《難兄難弟》是1997年的電視劇,現(xiàn)在都9102年了還用類似的人物設(shè)定?原創(chuàng)性呢???
更惱火在于富二代給女主錢,女主居然說“我把你當朋友,你居然想睡我?”這樣的過時網(wǎng)絡(luò)梗,我佛了。
王寶強短視頻火了咸魚翻身,這個情節(jié)別說普通網(wǎng)友都想得出來,2011年有部港式賀歲片《我愛香港開心萬歲》都看過類似橋段,也是“丑態(tài)”上網(wǎng),被人當眾拍照,結(jié)果大紅,只是新喜給騰訊微視植入罷了。
星爺啊,那時民眾還用滑蓋手機,現(xiàn)在你都植入榮耀V20了,咋就不把創(chuàng)意也更新一下?
另外,不知為什么想起一部很早的香港喜劇片,跟這部戲一樣片名都有“新”,開始覺得或許是巧合,但找來看以后有點詭異。
許氏兄弟1990年的《新半斤八兩》。兩部戲都有整容和鬧鬼(都是人扮的),新喜女主也是照著樣板整,把鼻子和下巴整得很好笑,新半也有這樣的情節(jié)。
還有裝鬼嚇尿,新喜是嚇王寶強,新半是嚇拍MV的。
也不說抄襲吧,但兩個梗都讓人想起這么老的香港喜劇,“老套”你總能認吧?
女主片場被人打,這類“演員就位,替身滾開”的梗,吳宇森的《八彩林亞珍》和朱延平的《新烏龍院》都拍過了啊,新喜女主也是這樣爬的。
都“精確”到臺詞了,哎喲。
看豆友提到《我要成名》,王寶強剛出場介意人家怎么叫他,也的確想起這部戲劉青云的反應(yīng)。
說真的,《我要成名》對劉青云這個人物的設(shè)定,比《新喜劇之王》好太多了。如果看過這部戲,前頭有場戲劉青云去見老板被各種無視,這才符合“過氣”的描寫。
最重要是,戲里劉青云的角色雖然過氣暴躁,但人家演戲很好啊!
王寶強卻是一個演戲爛還很沒職業(yè)道德的家伙,逼得導(dǎo)演要用“裝鬼”的方法嚇他,同時編劇又不提及王寶強這個角色為什么會過氣,他有沒有要重新崛起的動力,導(dǎo)致人物毫無成長,連咸魚翻身也是靠“運氣”,完全是流于表面的失敗形象。
《災(zāi)難藝術(shù)家》腐蘭蘭起碼自己花了幾百萬美元倒騰電影,“無理取鬧”在性格上反倒可以理解。你王寶強過氣又不是帶資進組,在片場還拽個二五八萬,要放現(xiàn)實里,腿都給你打斷,還翻身呢?
連那個導(dǎo)演都寫得很失敗,前面對王寶強各種低聲下氣、言聽計從,后面突然又翻臉,星爺是不是在山上太久,不懂體驗生活了?
更讓人討厭王寶強的角色在于:自己不好好演戲,被女主嚇尿以后反而鼓勵女主,你自己有資格說這話嗎?關(guān)鍵是,要鼓勵對方,對方總要有什么東西能觸動你,才是人之常情吧?
你王寶強除了踹翻人家飯盒,把人家摁地上踩,又被人家嚇到尿褲子之外,這女主作為臨時演員,演了什么戲,做了什么事觸動你了?
觸你大爺。
之前那些列舉,是模仿還是致敬還是借鑒,自行領(lǐng)會吧。
總之都能在那么多年前的電影里找到同類的情節(jié),你好意思說尊重觀眾嗎?至于有人說致敬《驚魂記》,我當然看得出來,王寶強被趕走跟人搶劇本,不也是致敬周星馳自己的《喜劇之王》嗎?
但是“解構(gòu)”和“致敬”,跟2、30年前的電影出現(xiàn)過的橋段,你現(xiàn)在都拿來用,完全是兩回事。
你們覺得我在“解構(gòu)”,不好意思,這部戲于我而言,還遠沒到這個水準,因為它的誠意只屬“偷懶”。
要吹解構(gòu)和解讀,怎么不去看姜文的《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解讀出了多少,但基本的劇情人物邏輯,以及片子核心的娛樂性都不能滿足觀眾,解讀有屁用?觀眾花幾十塊錢買票是來聽你上課的?
還有,去年《災(zāi)難藝術(shù)家》口碑好,你就跟人借橋,可你沒辦法在演技上給觀眾一個“腐蘭蘭”,這就是你值得被觀眾噓的地方。呵呵。
對了,還看到把這部戲各種上天入地解讀,還說這是“恐怖片”,女主在雨夜已經(jīng)死了之類。抱歉,笑完以后,我也可以順著這個邏輯分析:
1、女主父親拿玻璃瓶砸自己的時候就死了,鬼通常對生前怎么死的都會惦記,所以打電話時女主父親說他頭痛。
2、為啥女主說要參加選拔,父母能立刻給她一沓錢和訂到頭等艙?你們沒見過給死人燒冥錢和飛機嗎?
3、王寶強來到女主家,看到的都是鬼,因為桌上的食物其實是元寶蠟燭,所以王寶強沒有吃。
4、鬼在雨夜都是最兇的,所以女主雨夜死不瞑目,才能在后面有那么大的法力,逆襲成功。
5、選秀現(xiàn)場的選手,第一個不是機器人而是僵尸,第二個柔軟體操其實是頭身分離,而且現(xiàn)代怎么會有民國間諜出現(xiàn)?分明都不是人。至于哭慘那個,就更確定是個冤死鬼了。
6、女主推開大門,其實是走向鬼門關(guān),因為最后一幕還是回歸“城門”,但我們看恐怖片,都會有這樣的“鬼門關(guān)”,那些招手歡呼的“粉絲”,其實都是招魂小鬼。
7、女主開頭以為被車撞的老頭是碰瓷,結(jié)尾對另一個丑女直言鼓勵,表示遭報應(yīng)了,可能那老頭送醫(yī)院后死了,最終對女主索命。所以女主置身明星領(lǐng)獎的幻境,放下這一世的心結(jié)后,就要踏過鬼門關(guān),喝下孟婆湯了。
你們有意思嗎?
嚴格來說我不算周星馳的影迷。如數(shù)家珍般講出他演過的角色和故事,我做不到。在我記憶里他很早就紅了,90年代的電視上沒節(jié)目可看,來來回回放的都是他的電影。某個搞笑瞬間,不斷重播的片段,恰好我換臺時逗留一下,笑一笑,就這樣掠過、忘了。畢竟那就是搞笑的,也沒什么大意思。
直到某一年我進電影院好好看了一部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一部觀眾走出來就想罵他的片子,莫名其妙,我看哭了。我看到明明是虛構(gòu)的美人魚的鱗片掉了竟然覺得疼、覺得難過,如坐針氈在電影院大哭一場。那一年我30歲,忽然明白他在講什么了。
之后我開始留意,周星馳的電影,剛出來評價都是兩極分化的。有一部分人覺得很沒意思,有一部分人覺得很感動。就像我小時候覺得無處不在的他很討厭,我也無法說服那些愛笑的人換臺跳過?,F(xiàn)在,被感動的我可能也無法說服另一部分覺得很爛的人。
大年初一我和朋友看了第一遍《新喜劇之王》,笑到肚子疼,覺得笑點很新奇——當然了你也知道這不一定是好片的標準,畢竟后面我們看的那場《飛馳人生》也有很多人覺得好笑。有時候你就是無法在“幽默”和“段子”之間做出嚴格區(qū)分。
大年初二我把《新喜劇之王》又看了一遍。這回我笑不出來了,大部分好笑的地方都忽然反轉(zhuǎn)感受。我感到那個叫“如夢”的女生被摔、被吊、被踩……好疼。
重溫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我想對比這出跑龍?zhí)椎墓适率遣皇抢滹埿鲁础R斐鹛t了,他喊出了大多數(shù)女生的愛情理想——“我養(yǎng)你”,這甚至比“我是一個演員”都讓人銘刻感動。但大多數(shù)人都忘了他作為一個演員最終有沒有成功。他對著大海大喊“努力!奮斗!”最后卻為愛情放棄功成名就的機會。這個跑龍?zhí)椎模遣皇菆?zhí)著得很可愛?
然而“如夢”就沒有那么可愛了。她跑龍?zhí)祝褪窍氘斠粋€演員,想當明星,想攢錢結(jié)婚。你知道在1999年的時候,尹天仇看到鄰居小混混訛了鄰居老太太的錢還會上前假裝掉錢偷偷補償給她,但到了2019年,如夢看到老大爺被寶馬車撞,只會想到他碰瓷了。
這個剛開始就上來的橋段,第一遍看時是好笑的,第二遍看,非常心酸。不知道該為誰心酸,但如夢的反應(yīng)就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看到寶馬車撞老人的反應(yīng),只不過,她夸張了一點。
同樣的手法用在其他角色身上。比如愛情這條線,《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有個柳飄飄是不是?雖然她是地位低下的舞女,但她會一個人坐在社區(qū)劇場里看尹天仇排戲。尹天仇愛上她,是因為她的相信和鼓勵,她說“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死跑龍?zhí)住?,對尹天仇來說就是莫大的鼓舞。
而二十年后,給如夢鼓勵的那個人,從沒看過如夢認真演戲。講情話時看著別的女人的胸,給她每句鼓勵日后都當合約收費,收下對方的辛苦錢被拆穿也不留情面。愛情是什么?是交易,是做戲。
再比如夢想這條線。如夢的偶像馬可(王寶強),根本是個沒水平的空殼子。耍大牌,不背臺詞,沒有合作精神,欺負龍?zhí)缀薏坏冒阉麄儺斘浵伈人?。?999年尹天仇的偶像呢?片場有個大腕叫娟姐(莫文蔚),她的打戲一鏡到底,不用替身,只罵沒有職業(yè)精神的同事,看到龍?zhí)捉o力,直接給新人機會。再沒有人給盒飯,尹天仇看到前輩值得尊重還是心存希望的吧。在《新喜劇之王》里,我不知道如夢的希望在哪里。
如果說《喜劇之王》還有點時代濾鏡,如今看《新喜劇之王》,你會感到一比一的現(xiàn)實??磻T打打殺殺上天入地的我們可能一時都不習(xí)慣,電影上來就有的廣場舞,好像你從她們身邊走過,故事就莫名其妙開始了。就是你見過的那些跳廣場舞的大姐大媽,你平時覺得挺好笑的,如實放到熒幕上,會覺得更好笑。還有那些罵罵咧咧的劇組場務(wù),已經(jīng)小有成就的親友街坊,生氣的爸爸,操心的媽媽,皮膚糙糙年紀不小婚姻事業(yè)都毫無起色的如夢,簡直就是平凡得沒有什么優(yōu)點的我們自己。
因為給出了一比一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第一遍覺得好笑的地方,第二遍再仔細打量時,你會想想,咦,我們生活中不也是這樣嗎?爸媽覺得你沒出息恨不得沒生過你,同事被你一點點認真勁煩死就覺得拖累他們,身邊人發(fā)達了轉(zhuǎn)身不認人,愛人分手了斤斤計較回頭算計,還有曾經(jīng)尊敬的人,走近一點也不過如此?!屑毾胂?,都挺好笑的,但想再笑一笑,笑不出來了。
有好多人說《新喜劇之王》就是把男龍?zhí)椎墓适伦兂闪伺執(zhí)?。乍一看,是的,大家都猜得到開頭,也都猜得到結(jié)局。那周星馳為什么要拍一個一模一樣的故事?我重新看一遍《喜劇之王》,發(fā)現(xiàn)差別太大了。差別在哪里?龍?zhí)走€是那個龍?zhí)?,但世界已?jīng)變了。
再說得矯情點,周星馳眼里的世界已變得冰涼。
二十年前的尹天仇,不管劇組的人多不給他尊嚴,至少他在的社區(qū),鄰里是溫暖的。他有個小小劇場排戲,也看老人跳舞,也逗光屁股小孩,就算無事可做,還可以坐在劇場的辦公桌前看人們一整天。他的奮斗里不光有自己的執(zhí)著,也有和社會連接的溫暖。可以教懦弱的小混混看起來厲害保護自己,也可以教舞女們哄客人開心掙到更多的錢。大家感激他,他最后不成名也有尊嚴。而二十年后的如夢,似乎生活在一個被隔絕的世界里,她對演技的執(zhí)著沒法給社會帶來什么價值,除了讓父母覺得無用丟臉,更多人看起來都像是笑話。有人說有錢胖子那個配角沒有存在的必要——回頭看看吧,她的世界里除了父母已經(jīng)沒有什么真正的憐憫了。
但即使如此,即使已經(jīng)這樣糟糕,周星馳作為創(chuàng)作者還是帶著善意的。那樣霸凌可恨的馬可(王寶強)也有改過自新的時候,他在倒下后再爬起來的覺悟,不失為最后一點溫存。我想起白先勇解讀《紅樓夢》,曹雪芹對故事里即使最可恨遭人厭惡的角色都留下同情,放在周星馳的電影里,也是有的。
如果說導(dǎo)演對現(xiàn)實世界的觀察投射到電影中變成了更加冷酷的環(huán)境是為不同,還有一點我認為不同的地方是,周星馳的視角變寬了,他把目光投到了更多人身上。二十年前的尹天仇,大家能記住他一個人的執(zhí)著和專業(yè),他的職業(yè)理想和愛情,但看不到周圍的人。但二十年后的如夢,只要鏡頭拉寬一點點,你就可以看到,有千千萬萬個和如夢一樣的龍?zhí)自诮?jīng)歷這些挫折。他們爭先恐后的涌到劇組人員前報名,他們在各種各樣的戰(zhàn)爭戲打斗戲中認真扮演死尸,被打落冰冷的水池也無人問津。他們各有所長,能掌控情緒能掌控身體能歌能舞但必須面對無比殘酷的競爭。這些不被我們觀眾看到的一面,都在《新喜劇之王》里真實的表現(xiàn)出來。甚至周星馳連選角都是別有用心的,鄂靖文跑了多年龍?zhí)?,王寶強也跑了多年龍?zhí)?,在這部戲里的每個人,都是龍?zhí)住?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如果說《喜劇之王》是獻給曾經(jīng)的周星馳自己,那么《新喜劇之王》是真的獻給了千千萬萬個認真演戲的配角。
有一點我不知道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的地方,是如夢那嚴苛又溫柔的爸爸。他嚴苛得過分又護犢得過分,為了女兒的一份盒飯寧愿用瓶子爆自己頭是好笑還是辛酸?你會覺得有點點夸張吧。但仔細想想,生活中的父母,為子女在所不辭的時候太多了,電影里只不過換了一種表達方式。
那到底算不算煽情用力呢?還是現(xiàn)實本就如此?我想當我們有越來越多這樣經(jīng)歷的時候,會漸漸破解那些笑背后的淚。就像《喜劇之王》豆瓣討論區(qū)里的一句話,“時間越久評分越高”,“因為他們終于看懂了”。
之前一直有各種消息
說本片就是個為了搶春節(jié)檔的趕工作品
客觀來說,本片確實是趕工
因為確實就是十月份左右開拍搞定
不用做什么后期
趕個春節(jié)輕輕松松
但是很多星爺粉絲都會解釋說
拍的時間長短和誠意與否無關(guān)
很多好電影都是短時間拍的
這片子拍得短,但是劇本籌備了好幾年
看完以后
我只想說
就這玩意,劇本籌備好幾年?
放你媽的屁!
我們先回顧一下喜劇之王的故事
尹天仇是一個熱衷演戲的死跑龍?zhí)?/span>
他認為自己對于演戲有更高的追求
也因此他并不適合跑龍?zhí)?/p>
在片場屢遭批評,得不到贊同
一家雞店要搞初戀系列活動
為了給小雞們培訓(xùn)
找上了這個以戲瘋子聞名
——還不要錢的尹天仇
沒談過戀愛的尹天仇
每天談一次戀愛的柳飄飄
相遇相愛
另一方面
尹天仇也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演戲天賦
他放棄了追逐大明星的夢想
留在原來的社區(qū)
看完了有什么感覺?
我最大的感覺是“真實”
奇跡不一定會青睞你
你可能也并不是命中注定
也許最后會發(fā)現(xiàn)一輩子就只能這樣平凡
但好在還有個人愛你
那么本片呢?
本片是典型的九十年代書本雞湯
做了十幾年明星夢的如夢
一直在豎店跑龍?zhí)?/p>
終于她在失去愛情后領(lǐng)悟了新一重表演境界
成為了大明星
獲得了影后
這么一串聽下來
你感覺這是什么?
這是童話
這是你今天給了敲門的小孩一杯水
三十年后你生命垂危他是主刀醫(yī)生
真的,你說結(jié)局不讓她得影后都不會這么童話
星爺在自己的電影里都沒拿到影帝
卻讓一個跑龍?zhí)资畮啄甑娜酥苯幽昧擞昂?/p>
整個結(jié)尾
就像是漫畫要腰斬臨時結(jié)局一樣突然硬轉(zhuǎn)
就好像在如夢暴打完那個小員工之后
導(dǎo)演、編劇、觀眾一起做了一個夢
夢里很不真實,所以如夢聽到通過的消息后
表現(xiàn)得非常別扭
推開了一扇更別扭的大門
然后就直接是功成名就的時刻了
有人說,春節(jié)嘛,給個 HE 能怎么樣?
我說,不怎么樣
可喜劇之王當年也是壓著春節(jié)的賀歲片
它的結(jié)局怎么樣?
一旦創(chuàng)作者為了觀眾的感受考慮到這個程度
為了讓觀眾爽這樣搞
那就是意淫片了
那是麻花愛干的事情
從后往前推,我們再看看別的劇情
我就問
幾個人沒猜到張全蛋是壞人?
但是星爺反正還是要這么安排
就這告訴我是打磨了好幾年的劇本?
糊弄誰呢
哪怕說是反-反套路,那也得是更高明的發(fā)展
而不是回歸套路就是反-反套路了
這就好像死侍 2 忽然正能量了
這是倒退,這不是創(chuàng)新
關(guān)于張全蛋這個演員
我也要給一個差評
星爺片子里的配角需要“尬演”
或者極度冷淡
像醬爆,一張無表情臉問包租婆
這就是星爺?shù)奈兜?/p>
或者夸張地“尬演”
像美人魚里開頭那個撒農(nóng)藥的什么總
“你有毛嗎?你連毛都沒有”這就是星爺味兒
但是張全蛋演得一點都沒有
他有一種很刻意但是很確信的用力
很重,很像小學(xué)生想刻意“有感情地朗讀”那個勁兒
或者說明白點,他不止不會演戲
還學(xué)了一個野路子的底子
這使得他不僅沒辦法像吳孟達羅家英一樣
完美融入星爺?shù)念I(lǐng)域并發(fā)揮自己的特色
也甚至無法跟上那個節(jié)奏
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是一個洞
我說真的,找他不如找小吳
起碼小吳還算是個白紙
可以讓星爺自由發(fā)揮
當然女主和寶強的表現(xiàn)也不能說多出色
不過不算太出戲
寶強個人風(fēng)格非常突出
但是在床上殺老外那場戲
他還是有進入星爺?shù)念I(lǐng)域
李洋?這人是誰?
最出色的當然是導(dǎo)演和老兩口
導(dǎo)演我真的太喜歡了
是星爺近幾年電影里我最喜歡的配角了
上一個應(yīng)該是長江七號里的那個小什么總
——“讓警察把她抓~起來”的那位
說起來
片中那位茍富貴反而拋棄如夢的小米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感覺她化妝很像楊超越
再結(jié)合她這個角色的經(jīng)歷
我真的很懷疑就是在指楊超越
當然,如果真的是楊超越就好了
楊超越可是會化解拉大船這種梗
而這個小米到最后想反過來跪舔如夢
卻被代表正義的“李小龍”擋住
這是什么?
這是莫欺少年窮唄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你看不起我,現(xiàn)在你連接近我的機會都沒有
多棒啊,純正的屌絲意淫味兒
周星馳瘋了
這種毒雞湯真的沒意思
這就和爾冬升直接拉群演來主演電影一樣
侮辱觀眾智商
你要真贊揚追夢
應(yīng)該讓如夢打工賺錢讀影視學(xué)院
讀夜校
拜師像尹天仇那樣的戲瘋子學(xué)習(xí)
而不是十幾年龍?zhí)捉?jīng)歷一帶而過
專注一個行業(yè)十幾年
結(jié)果還是在沒有工作的邊緣
一切只能靠上天賜予的奇跡是嗎?
說難聽點
這不就民科那套嗎?
別好好學(xué)習(xí)了,直接憋屋子里去破解哥德巴赫唄
哦,別忘了
星爺喂雞湯的時候
自己可是大把廣告植入費拿著呢
口播整容 App
無意義招牌大特寫
——這真是最 low 的廣告植入了
我覺得他成名后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忘記了底層小人物的真實樣子了。西游、美人魚、新喜劇得不到認可,可能原因之一是太淺了,就像一個小品,讓人一眼就望到頭了,沒有回味的必要。我喜歡《大話西游》的短評:所有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他在水簾洞躲避風(fēng)沙做的一個夢。電影是個造夢的地方,讓人覺得如真似幻,假作真時真亦假。當年看夕陽武士在城墻上和紫霞接吻那段,看了幾十遍,覺得好震撼,就算是片尾師徒去取經(jīng)在沙漠里追逐打鬧的鏡頭都覺得很美??墒呛髞淼碾娪皫缀鯖]有能讓人記得住的片段了,因為那些都不是普通人的生活,沒有真,也沒有假,只是戲了,浮夸的戲,無法進入情境,無法產(chǎn)生共鳴。
走自己的路,別人的想法,別人的看法,別人的說法,讓他們滾的遠遠的吧。只要認定這條路,一直堅持著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有結(jié)果。只要我不服輸,我就還沒有失敗。努力、加油、會成功的!
首先:我建議如果還沒看過片子的人,去看看再來讀影評哈。
我寫的東西一般都是嚴重劇透。沒劇透沒細節(jié),根本說不到點上。
大年初一擠進魔都的電影院看了《新喜劇之王》。
走出電影院習(xí)慣性的刷下豆瓣,卻驚訝:為啥評分才6點多?
我覺得這是個很感人很正面的影片。不管是演員還是導(dǎo)演,你能從他們那些精心安排的情節(jié)、演員的對白、甚至布景中讀到他們所要努力傳達的正能量。大概因為個人經(jīng)歷的原因,影片中很多細節(jié)讓我有很強共鳴。
周星馳的影片一直褒貶不一,看的人有類似經(jīng)歷,自然會懂,這個算是同理心吧。如果沒有這類經(jīng)歷,并且總是定義在賀歲搞笑片上,理解不到某些對自己有幫助的含義,大喊不好看什么的,也會有吧。
接下來的部分會有不少關(guān)于我自己經(jīng)歷的敘述,真心不是要做自我介紹,但是發(fā)現(xiàn)如果不講我沒辦法具體說出我為什么有共鳴。求大家擔(dān)待著看唄。
我上中學(xué)的時候很喜歡周星馳!那個時候別說DVD,連VCD都沒有,那是個只有錄像帶的年代。如果約好去某個有錄像機的同學(xué)家玩,一定會有人要負責(zé)租一個周星馳的片子。幾個同學(xué)一邊吃瓜子一邊看著“周星星”嘰嘰嘎嘎的笑,有時候甚至因為看的遍數(shù)太多,對白、動作都熟記在心,電視里播放著關(guān)鍵橋段,電視外面的我們已經(jīng)可以人肉復(fù)制出來了?!洞髢?nèi)密探零零發(fā)》、《整蠱專家》、《九品芝麻官》我都看過20遍以上。
但是……關(guān)于老的《喜劇之王》我的記憶很模糊。因為我就看過一遍,和幾個同學(xué)一起看完后,大家都很……無語。因為除了周星馳和莫文蔚一段的對手戲以外,其他的一點都不好笑。居然片名里還有“喜劇”這兩個字,還是“之王”呢!
那個時候,我只是個什么都不懂的中學(xué)生。我的人生閱歷并不足以讓我看懂《喜劇之王》。我當時所喜歡的“周星星”是因為他無比搞笑,能帶給我?guī)资昼姷目鞓?,還有和同學(xué)們可以交流的話題。
而20年后的我,坐在電影院里看完這部《新喜劇之王》,電影播完后許久我都沒有離開電影院。這是一部有搞笑成分的正劇,很多情節(jié)安排會輕輕撥動我心里扣著那根弦,并且余音裊裊。我很感激年初一就遇到這樣一個給人注射正能量的電影,接下來的一整年,我都希望在碰到挫折時,會想起電影中影響我的那些情節(jié),讓自己繼續(xù)微笑著走下去。
首先,說個中心思想。片子從頭到尾說的就是這句話:
“這一路,一直為你加油的那個人是你自己”
大概到上大學(xué)前,我都很堅信一句簡單的話,并且以此為自己的信條:“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然而,當你長大了,經(jīng)歷了某一些所謂的人生滄桑后,“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艱難險阻自不必說,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如此堅持對不對的無力感。
首先,第一道門檻就是你的起跑線比別人低。
你都不是??飘厴I(yè)的!沒有老師領(lǐng)著你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
預(yù)告片里有一段關(guān)于王寶強的,這個“夢開始的地方”是北京電影制片廠。
不是“北京電影學(xué)院”!
周星馳找王寶強來出演這部戲,大概也是因為王寶強有真實的“龍?zhí)住睍r代的心酸,能懂得“我有個夢想,雖然還很遠,但是只要我努力,就能每天都距離那個夢想近一點點”的心情。
劇中女主如夢也是好像王寶強一樣的非電影專業(yè)畢業(yè)人士。跑龍?zhí)着芰?0幾年,距離她的女主夢想還很遠,至少還隔著“露臉的龍?zhí)住薄坝信_詞的龍?zhí)住薄芭洹钡鹊热舾蓪訕恰?/p>
她的“群眾演員”的機會,來自于和其他人一起等在影視城門口,或者網(wǎng)頁上的“找群眾演員”的應(yīng)聘消息。而不是老師、同學(xué)介紹。
今天看電影的我已經(jīng)是個自由插畫師了,也不是??飘厴I(yè)的,當了若干年外企白領(lǐng)后,才拿起畫筆做兼職插畫師,兼職7年后,辭了白領(lǐng)的穩(wěn)定生活,當了自由插畫師。
剛開始決定畫插畫的時候,特別特別羨慕那些藝術(shù)專業(yè)畢業(yè)出來做插畫師的人。不僅羨慕他們接受過專業(yè)的藝術(shù)指導(dǎo),還羨慕他們的很多活兒都是老師或者同學(xué)互相給介紹的。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人。而你一個圈外人士,每天努力的同時,就是抱著一個小小的夢想“什么時候我也能成為圈內(nèi)人士就好了。”
那種努力想成為圈內(nèi)人的想法,會讓你拼命希望抓住任何一個機會,就像女主說片子里說的那句:“我不收錢,給盒飯就行”。
我也曾經(jīng)和人家說過差不多的話:“我不收錢,只要能給我個機會讓我畫就行?!?/p>
從死尸到雕塑、即便是卑微的群眾演員,“這次我有臺詞了”,就是一個小小的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對外人來說幾乎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在這條路上一直堅持的本人來說卻是一段心路上的里程碑,并且化為“我一直堅持是值得的”那種信念,激勵著你往下走。
沒有專業(yè)的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自學(xué)的人會走很多彎路。
摸著石頭過河的同時,會讓人更努力的觀察周圍的事物,希望學(xué)到更多。
也許,作為演員的文字類教材,我們只能看到女主手中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也許熒幕外的你可以笑嘻嘻地說,抱著本書就能做夢真是傻。
但影片中很多細節(jié),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個不顧一切努力追尋夢想的人,抓住一切機會學(xué)習(xí)觀察、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
如夢的教材,遠遠不止這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片頭女主在和車禍老人的對話,應(yīng)該如何演繹真實的疼痛。
還有那句:“就現(xiàn)在這個情緒特別到位,爸你拿著刀再跳一下,我做個記錄”
看電影的時候,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個笑點,并不真實。
但在我看來,女主的努力學(xué)習(xí)一切能學(xué)到的教材,就表現(xiàn)在這些看起來好像特意搞笑的情節(jié)。
我不是專業(yè)學(xué)藝術(shù)的,總會自卑自己沒有基本功。以前每天上下班,都在擁擠的地鐵里拿個小小的本子拼命的畫周圍的人。
但身邊的人不是站著就是坐著。姿勢相對比較單一。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地鐵里有個喝醉酒的人,用各種奇怪的姿勢躺在椅子上翻來翻去。周圍很空,那一節(jié)車廂彌漫著他嘔吐物的味道,周圍的人都避之不及,但我還是湊到過去了,因為他躺著的各種姿勢,我從來沒畫過。迅速掏出本子,努力抓住每一個 他翻身后的“新造型”,我想那個時候的我,大概在其他人眼里,也好像和車禍傷者對話的如夢一樣吧?讓別人以一句“神經(jīng)病”概括。
雖然那個頭頂菜刀出席老爸壽宴的造型的確很搞笑。但她那句:“我跑龍?zhí)滓部梢宰允称淞Α焙艽列摹?/p>
我剛開始做自由插畫師時,每天都發(fā)慌,特別是沒活兒的時候,我就一個人躺在地上瑟瑟發(fā)抖。
以前當白領(lǐng)時,不管我做的好不好,只要天天按時上下班,每月工資+社保那是雷打不變的。而自由插畫師就不一樣了,月初一睜眼,不管你有沒有活兒,客戶拖不拖款,你都必須至少支付自己的社保!那陣子幾乎每個月都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算,我吃飯花了多少錢,社保是多少,我掙的錢夠不夠填滿我的最低生活支出……
兩年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其實能養(yǎng)得了我自己的時候,特別自豪。
影片里如夢和她爸說的那句:術(shù)業(yè)有專攻,我跑龍?zhí)滓材茏允称淞?,聽的我很戳心也很感動。因為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和你當律師當白領(lǐng)什么的那種讓外人羨慕敬仰職業(yè)的打工者的自豪完完全全是不一樣的。
影片中有很多如夢的訴求,那就是“給我說說戲”?。m然并不存在這樣一句對白。)因為想努力演的更好!
就好像每次有客戶找我畫畫的時候,我都會自己問,這張畫干嘛用的,給誰看?看的人是男的還是女的,多大?因為我想畫的更好,能更貼切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如夢每次都在問:我演的是什么???具體怎么樣好?。恐T如此類的問題時候,我都特別能明白她的每一個問題都表達著她想好好演的那種心情。
然而往往過來找你的人,并不是導(dǎo)演,這個人也許他都不知道戲里說的是什么。(哎,就好像有時候我對接的廣告公司一樣。)
那人只需要你有個胡亂的反應(yīng)!
“中絕招的反應(yīng)”后面如夢的疑問是“什么絕招?”
寒冰掌是身邊的胖子和尚給的答案,找你的人根本對于“絕招”都沒想法。
那些罵你不懂的人,也許他們自己也不懂,而且沒打算懂。
也許這種人可以讓你一時很生氣,但最終他們無法打擊到你,好像如夢這樣一笑了之也就過了。
即便宇宙毀滅,毀滅之后如果我還在,我就還有我的夢。只要我沒放棄,我就還沒輸。
其實這段宇宙毀滅之后的對白,我讀懂的并不是如夢的沒有自知之明的厚臉皮。而是這個不懂她的導(dǎo)演的外貌協(xié)會的淺薄。
就好像愚公移山,因為大家都不看好,所以才叫“愚”公。然而只要不放棄就有可能的精神卻和愚公一起流傳到現(xiàn)在。當初嘲笑他的智叟們卻什么也沒留下。
前進的路上,能讓你認命,讓你放棄的不是那些瞧不起你別人,讓那些不看好你的別人說去吧,滾的遠遠的,愛說什么說什么吧!那些人反而可以讓你越戰(zhàn)越勇。
有時候給你打擊的可能是和你一起奮斗的人!
比如選秀場上那些和你同臺競技的人。
你會有一種,“他們都是大牛人,還要我干嘛”的自卑感!
我記得我曾無數(shù)次看到比我小好多的插畫師作品后問自己“和人家比,我畫的這么爛,繼續(xù)畫有意義么?”。自卑的情緒平靜后,我會認真接受自己差的現(xiàn)實,然后想辦法把我看到的差距化成具體的解決方案,一個差距可能需要花幾年的時間趕緊,但只要確定了具體方向往下跑就好了,再怎么暗自神傷都不會讓人進步的,只有具體的行動才能向前進。
另外一個,我聽到不少人說,和女主剛開始一起當龍?zhí)椎呐肿拥慕巧芏嘤啵皇菫榱税牙稀断矂≈酢返年P(guān)鍵情節(jié)安插到電影。畢竟這對男女并未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擦出愛情火花。
但我自己的個人想法可能有所不同。當你決定追尋你的夢的時候,剛開始可能會有一批人和你一起去追。
我很喜歡的一個日本插畫師/漫畫家叫高木直子,她剛開始打算當插畫師的時候,曾經(jīng)報過培訓(xùn)班,班里的人個個都是干勁十足的要當插畫師。一進入那個班級,就能感到一種充滿了動力的熱情,但數(shù)十年后,已經(jīng)成名了高木再回顧自己的人生路時,那個培訓(xùn)班里真正堅持下來,并仍然在從事插畫這個事業(yè)的人,幾乎沒有。漸漸的,曾那么熱情高漲的隊友、曾經(jīng)一起那么努力拼搏的人們,會和你一起走一段路以后,因為各種原因放棄。
所以當胖子以一身西服出現(xiàn)的時候,當他拿出的那一袋子錢的時候,當他說他是那種“喜歡”的時候,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做了!跑龍?zhí)自瓉碇皇撬膼酆?,而他有其他的“事業(yè)”!“演員”只是一個他可以放棄的愛好!
很多和你一起曾經(jīng)如此奮斗走來的人,最后退出的時候會一句“真羨慕你,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送給你,然而這句話并不是祝福。
同伴的消失往往比敵人的強大更加讓你覺得難以堅持下去。
因為那些互相加油的聲音漸漸遠去了,最后為你加油的就只剩下你自己。
整部戲我最感動的瞬間,是肚兜馬可的“她很努力,她會成功的。”這句話。從同樣處在人生低谷的馬可嘴里說出的同時,馬可的氣場就馬上不一樣了。
而對如夢來說,這是一種認同,一種來自前輩的認同和來自同行的鼓勵。
而這句話同時也讓馬可自身有了轉(zhuǎn)機!
作為過氣男星可以在家里7-8年沒活的他,可以放棄那不招人喜歡的自尊再去跑龍?zhí)?。一尿成名的他能抓住別人譏笑的焦點變成機遇去代言尿不濕,咸魚翻身的馬可除了機會也有分不開的努力。否則他的機會也只能成為一個誤會。
最后,說說廣場舞大媽的場景,在如夢做群眾演員備受考驗的時候,反復(fù)出現(xiàn)了很多次她站在廣場舞大媽中間跳舞的一閃而過。
關(guān)于這段我一起看電影的KK討論過。他認為是表現(xiàn)如夢當時的外表平庸,即便站在廣場大媽中間也不太出眾。而我卻理解為某一種堅持到底的表達。
雖然廣場大媽們貌似在最近一些年因為很多擾民行為非常不討好,但是另一個程度上來說,“管他周圍人怎么說,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癡如醉的一直堅持,”似乎放在廣場大媽們頭上也是很到位的。
當然和站在廣場大媽中間的如夢比起來,我更喜歡一開始那個帶著耳機在小巴上顛簸著的如夢形象。
當音樂響起,你就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了,走自己的路,別人的想法,別人的看法,別人的說法,讓他們滾的遠遠的吧。
只要認定這條路,一直堅持著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有結(jié)果。只要我不服輸,我就還沒有失敗。努力、加油、會成功的!
好啦,今天寫到這里。
衷心的希望其他坐在電影院里看《新喜劇之王》的人,除了嘰嘰嘎嘎開心的笑以外,能讀懂一些屬于觀眾自己的共鳴并接受這部片子里所充滿了的正能量。
先說一下電影的整體觀感:格局比較小,故事基本發(fā)生在片場,從而導(dǎo)致戲劇感強,電影感弱,但這樣做也讓敘事線索更清晰明了?!缎孪矂≈酢肥侵苄邱Y導(dǎo)演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出于他對功夫片和奇幻題材的迷戀,或許也將會是他以后少有的現(xiàn)實題材電影?!芭目植榔焙汀坝曛蟹质帧保ü踩危﹥蓤鰬蜃屓梭@喜,后者也是電影的核心所在。下邊會分別詳細說,現(xiàn)在開始掉書袋。
在新舊《喜劇之王》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一書都是最重要的道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蘇聯(lián)戲劇理論家,他總結(jié)了戲劇表演中的“體驗派”理論,創(chuàng)建了斯坦尼體系。
體驗派要求演員全身心投入到情境當中,由內(nèi)而外讓自己完全變成要塑造的角色。也就是說,表演時要“不瘋魔不成活”地去探索自己的下意識情感,以達到內(nèi)心真真實實對角色的確認。國內(nèi)體驗派代表人物有張國榮、郝蕾、章子怡、劉燁、任素汐等。
方法派是體驗派的衍生和延伸,是斯坦尼體系傳到美國后被本土改造的產(chǎn)物,也可以稱作美國的體驗派,所以好萊塢以方法派演員居多,比如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詹姆斯·迪恩、簡·方達、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和杰克·尼克爾森等等。方法派理論的核心是“即興表演”和“情緒記憶”,要求演員從過去的生活經(jīng)歷事件中尋求靈感火花,由外而內(nèi)再由內(nèi)而外,也就是對角色要感同身受,而不必成為角色。
對體驗派和方法派的區(qū)別,編劇周申的例子頗為巧妙:例如,一個體驗派直男演員在飾演一個同性戀時,他不能偽裝自己去模仿同性戀,而是要讓自己相信情境,把內(nèi)心中哪怕一點點對男人的好感拿出來給角色,用同性戀的一面示人;而方法派直男在演同性戀時,允許演員把對方幻想成女性來塑造角色。
可見,體驗派和方法派的區(qū)別除了體現(xiàn)在具體的演員訓(xùn)練方法上,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是否有信念”的分殊。
表現(xiàn)派強調(diào)演員在表演中的理智,推崇的是演員要在戲劇或電影中展現(xiàn)人物情感的技巧。表現(xiàn)派主張表演就是表演,演員要與角色分離。比如坊間曾流傳一段關(guān)于劉雪華的軼事,她在表演前會問導(dǎo)演兩只眼睛需要哪一只落淚,在她演過一段逼真到撕心裂肺的哭戲過后,能馬上收斂情緒攛掇大伙打麻將。好萊塢的表現(xiàn)派有凱文·史派西,馬修·麥康納等。
不過,各個流派并非完全涇渭分明,對大多數(shù)演員來說,在表演中也都會把各種表演方法結(jié)合起來。
眾所周知,在所有能夠稱得上大IP的演員和導(dǎo)演中,周星馳的特點是最鮮明的。雖然總有人為他貼上“無厘頭喜劇”的標簽,但在他的電影中,始終存在的是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本能成長與外部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他的內(nèi)心價值觀與社會評價之間一直處于激烈的沖突當中,而他恰恰是利用了這種沖突來制造戲劇效果,所以我們會看到,《功夫》看到里“一手棒棒糖一手斧頭”的“無厘頭”橋段,這實際上是創(chuàng)作者內(nèi)心真實沖突的外在表現(xiàn)。
1. 無厘頭只是喜劇效果嗎?
無厘頭文化是草根階層的一種神經(jīng)質(zhì)式的幽默表演方式,它利用表面上毫無邏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達到意想不到的滑稽效果。無厘頭的非理性、不合邏輯以及不合常規(guī)的特性,是社會底層和邊緣文化群體以本能的方式對抗社會陳規(guī),釋放自我的一種表達。
從理論上來說,無厘頭運用連續(xù)“反轉(zhuǎn)”和改寫“指涉代碼”帶來喜劇效果。所謂連續(xù)反轉(zhuǎn)是先通過情節(jié)鋪陳和渲染,把觀眾帶入到某個劇情邏輯當中,然后通過反轉(zhuǎn),讓結(jié)果與觀眾的推理結(jié)果產(chǎn)生差別或相反,反差越大喜劇效果越強烈。
指稱代碼是羅蘭·巴特在分析小說敘事時提出的,創(chuàng)作者把自己和觀眾共享的知識內(nèi)容運用到作品當中,就成為指稱代碼。改寫指稱代碼就會產(chǎn)生喜劇效果,比如《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在對著地上躺著的死人練習(xí)罵人時,人居然活了過來,就是對“把死人說活”的一種改寫。
很多人認為,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電影是在展現(xiàn)小人物如何改變命運的勵志故事,但實際上他所塑造的人物都頗為極端,帶有分裂的自我表象:要么是比普通人還差,賤若草泥的渣滓;要么就是比所有人都強大,無所不能的拯救者。
因此,無厘頭在周星馳身上一直帶著挫敗、低賤、極度壓抑和沮喪,以及渴望徹底脫胎換骨的悲涼底色。他塑造的熒幕形象與執(zhí)導(dǎo)的電影在這層底色之下,形成了一條周星馳個人心路歷程的變化歷史,而從目前來看,《新喜劇之王》正是一個終點和新的起點。
2. 周星馳的悲情之路
作為跑龍?zhí)壮錾淼牡讓友輪T,周星馳成長于香港成熟的商業(yè)電影體制當中,在他成為“星爺”之前,其實對自己參與的電影并沒有太多的話語權(quán)和主導(dǎo)權(quán)?!洞笤捨饔巍肥瞧涫聵I(yè)生涯的分水嶺,在該片之后,周星馳已經(jīng)脫離了生存與自我成長的焦慮,在電影中試圖與社會秩序和標準達成共識。
《喜劇之王》中的尹天仇依然是卑微、心酸、無能也無奈的小人物,但他已經(jīng)渴望成為一個被社會認可的角色——演員。
《少林足球》中,他賦予了足球這個最流行的運動以非主流式的超能力色彩。周星馳內(nèi)心的沖突在《功夫》中達到了高峰。作為他個人執(zhí)導(dǎo)評價最好的作品之一,該片無論是喜劇橋段、動作風(fēng)格、想象力還是情節(jié)效果,幾乎都達到了周星馳電影特色的頂峰,其中對他內(nèi)心沖突的揭示也是如此。
《功夫》中最尖銳的沖突是斧頭幫和豬籠寨的矛盾,而這種矛盾其實是他的成長和長期以來處于社會底層,與他所向往的被社會認可的價值,以及權(quán)力階層的表現(xiàn)。在電影中,他的渴望已經(jīng)從個人生存轉(zhuǎn)變?yōu)閭€人私欲(金錢、女人,天下第一)。
因此,即便是成名后的周星馳,仍然有一種未被社會化的動物本能式的陰影,《美人魚》和《西游·降魔篇》都有頗為強烈的黑暗色彩(比如《西游》中的嗜血場景在上映時就曾引發(fā)爭議)。
在幾部魔幻的非現(xiàn)實主義題材之后,周星馳再度拾起了《喜劇之王》這個主題。但即便是使用舊的IP,他仍然要拍出新的東西才能成為一部作品;換句話說,《新喜劇之王》是周星馳在20年之后對喜劇演員的表演和職業(yè)追求的再一次思考。
1. 新舊喜劇之王的連續(xù)性
如前所述,周星馳電影中的角色一直處于兩個極端當中,要么比普通人還差,要么充當救世主?!断矂≈酢分械囊斐鸷土h飄都是社會的最底層;而在《新喜劇之王》中,成名之后的周星馳似乎已經(jīng)放棄了這種超底層角色定位,主角“如夢”不但隨時可以全身而退,而且還有父母、男友(雖然是假的),默默喜歡他的同行李洋(還是個金主)的支持做后盾。
不過,如夢也保有了若干星爺式色彩:不止是她對表演的執(zhí)拗、打不死的小強般的樂觀堅忍,她的個人選擇也總是游走在兩極之間。在《喜劇之王》中,尹天仇的理想是做一名演員,而如夢并未在不被認可的跑龍?zhí)缀椭靶侵g選擇“僅僅做一個演員”這種中間狀態(tài),而是要做最好的演員;她在一度放棄演員之夢時,有千萬種選擇,但卻選擇做最底層的服務(wù)員和外賣員工作,這與同樣有演員夢的李洋的人生狀態(tài)形成了鮮明對比。
2. 是且只能是體驗派的周星馳
一般來說,科班出身,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xùn)練的演員會比較認可方法派表演技巧,而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xùn)練,跑龍?zhí)壮錾淼难輪T則更多地認可體驗派(這當然不是絕對)。因為后者的經(jīng)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支撐他們對角色的理解。
周星馳畢業(yè)于無線訓(xùn)練班夜間部,畢業(yè)后一直在跑龍?zhí)?,加之他對《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的極度崇拜,說明了他對體驗派方法的崇尚。于是在《新喜劇之王》中,他把自己對體驗派表演的理解通過女主角“如夢”的言行表達出來。
體驗派表演方法的核心是演員對所塑造角色要由內(nèi)而外地相信,也就是說,體驗派表演更注重的是真實,而不是技巧。在影片開場的“車禍”,以及隨后如夢以踩腳的方式示范“痛苦”的兩場戲中,她一直在強調(diào)別人的表演不夠真實。她理由無非是,他們沒有真的正在體驗,或曾經(jīng)體驗過這種情境。而如夢行走在片場中屢屢受挫的遭遇,之所以能夠讓她面帶笑容的接受,正是因為他深諳方法派表演的精髓,把這些經(jīng)歷當做豐富自己表演能力的珍貴體驗。
但諷刺的是,在如夢處的娛樂圈中,要么沒有人真正在乎演技,只關(guān)注外貌和知名度(像小米和馬可那樣的人);要么在乎演技,但并不承認如夢的表演能力(《白雪公主》的導(dǎo)演)。
這種設(shè)置顯然弱化了周星馳以往電影中的個人理想與社會評價沖突的戲劇張力,但同時也讓他有更多的空間著墨在“表演”本身上。
電影的兩場重頭戲:拍恐怖片“驚嚇馬可”和如夢“雨中分手”更是將體驗派的表演理念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片中的“知名導(dǎo)演”眼中,王寶強不過是憑借運氣上位的過氣明星,他本人毫無演技,為了讓他能達到所要求的恐懼表情,需要讓他真實體驗恐懼感。
“雨中分手”一場戲,女主在電影中表演了三次,這個帶有文藝電影特征設(shè)置其實非常違背商業(yè)電影規(guī)律,但也表明周星馳對電影藝術(shù)感的追求。在票房和投資壓力之下,既要為各方提供滿意的答卷,又要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這或許就是他犧牲連貫性做廣告植入的原因吧。
“雨中分手”是女主角個人理想受到?jīng)_擊的轉(zhuǎn)折點,也是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體驗。在她隨后的面試過程中,又兩次以閃回的方式重復(fù)表演了這次經(jīng)歷。這是典型的體驗派角色塑造方法,而且,為了更貼合體驗派的理念,如夢在第二次再現(xiàn)時裝束上也做了改變。
面試過程中走馬觀花的各個場景,其實是方法派與體驗派的一次對話,因為其中的面試考核程序:形體動作、情緒掌控、才藝展示、角色扮演都是現(xiàn)代戲劇學(xué)院方法派訓(xùn)練的基礎(chǔ)項目,而女主在這些方面幾乎毫無建樹。最終她是以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為素材,用體驗派的表演方式贏得了導(dǎo)演的青睞。
總而言之,《新喜劇之王》是周星馳在功夫片和奇幻片之外少有的嚴肅題材,雖然格局很小,但把他個人對表演的理解全面展現(xiàn)出來。或許《喜劇之王》20年之后變身星爺?shù)乃?,已?jīng)沒有了當初的苦澀和悲情,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只會無厘頭搞笑的小品演員,這是對他最深的誤解。
什么玩意兒,不曉得星爺這幾年在干嘛
講老梗,賣情懷,炒冷飯,小人物的努力、奮斗終成一句空喊的口號。
本以為普通情懷片,朋友請客看了個早場,結(jié)果被感動到哭,劇里的小人物真實到每個普通人都可以代入及共鳴,不光是演戲的龍?zhí)祝词鼓闶瞧渌袠I(yè)的平凡人都能被觸及內(nèi)心最柔軟敏感的地方,扮鬼那段笑瘋了,最后試鏡的內(nèi)心戲不由自主的眼淚奪眶而出,故事簡單但真實動人,給星爺點個贊。ps:女主演技挺棒
你們老是這么追捧他,他就永遠不會再拍好片了。也拍不出了。
看過星爺?shù)碾娪昂芏?,唯一不變的就是那顆不服輸?shù)男模绻阌X得自己是條可憐的咸魚,那你就真的是條無可救藥的蠢驢,不等著別人盤你還能干嘛!
真是尷尬到可以,節(jié)奏的轉(zhuǎn)折也是突兀到不行,完全沒有任何新意,還少了路人甲的誠意。這絕對是一部負能量的電影,而且時刻充斥著絕對會惡心著你的廣告。
《我是路人甲2.0》,我以橫漂2年的經(jīng)歷和見聞這么說吧:沒有什么越努力越幸運,沒有什么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沒實力沒關(guān)系沒背景在劇組就只能有背影,大部分群演都是得過且過沒有目標,劇組人也只把群演當活道具。因為門檻低是個人都可以,群演真的不是演員,就像保安不是警察一樣,有夢不可怕,自欺欺人才可悲。電影真實度60%吧,不是最慘最偏執(zhí)就能成功,頂多算個雞湯藝術(shù)品!周星馳沒變,是我們見識多了審美變了,3星半!
7分。如果從私人情感上,這甚至是今年春節(jié)檔,我最被觸動的一部。即便豆瓣評分已經(jīng)差到這個樣子了。關(guān)于片子的問題,我同樣能舉出一大堆,重復(fù)自己、略顯草臺、植入過多。但是,影片在自虐式的搞笑,以及情感的部分,還是特別觸到我,我是真的被這個故事,尤其是父女情感動到了,所以,即便大家都不喜歡,還是想支持下。當然,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是粵語版的原因,我倒沒覺得幾個演員演得不好。
周星馳生涯最差作品出現(xiàn)了(所以邱禮濤應(yīng)該慶幸?)。楊超說,《喜劇之王》證明周是一個藝術(shù)片導(dǎo)演,那這部新作大概說明他已經(jīng)倒退成一個網(wǎng)大導(dǎo)演。簡單來講,就是毫無電影質(zhì)感。視聽語言沒有任何想法,情節(jié)更是一片稀碎,還充斥著各種無趣的自我致敬。當然,它更是完全不好笑(江山易主給沈騰),所謂的風(fēng)格如今都變成彩蛋一般的存在。你要說的我都懂,但這只是一場打雞血加灑狗血的春秋大夢。妖魔化橫漂和戲霸,態(tài)度根本沒有爾冬升《我是路人甲》來得誠懇和認真。王寶強的表現(xiàn)依然敗觀眾緣,演技最好的竟是女主父親。有那么多令人難以忍受的廣告植入,還有那么多臟話,比《西游降魔》更不適合小朋友觀看。如果去掉周星馳三個字,這部片子還有人買賬嗎?
能叫我年初一一大早就跑去電影院的 只有周星馳
這么多年,周星馳一直沒變,始終關(guān)注有夢想又執(zhí)著的底層小人物。不知他最開始踏入演藝圈當龍?zhí)椎臅r候經(jīng)歷過什么,讓他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喜劇之王》,有了女版的《新喜劇之王》,這是他的赤子之心,也是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回到電影本身,對比《喜劇之王》,沒有進步,退步也談不上,基本上可算是原地踏步。但是評價肯定不如《喜劇之王》,因為星爺雖然沒變,觀眾早就變了。
同行的朋友看到一半問我,“這真的是周星馳拍的嗎”?有點為周星馳感到難過?!豆Ψ颉房赡芫褪撬膸p峰了吧。
《新喜劇之王》和《喜劇之王》的關(guān)系,相當于《大話西游3》和《大話西游》的關(guān)系。跑了十多年龍?zhí)走€是龍?zhí)?,也要不顧父母的反對、不顧?dǎo)演的批評、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面對現(xiàn)實、不過日子,反正就是要以自我為中心,就是要和所有人對著干。把錢給渣男,卻拿著父親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去坐頭等艙,就為了自己那不切實際的夢想,未免太自私了吧。李洋真正對你好,你卻嫌他給你添亂,反而找個渣男做男朋友;不接受批評,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還去和導(dǎo)演理論,最后搞得父親用酒瓶打自己,只為給你要一盒盒飯。結(jié)果你不但不知道是父親在幫你,還以為自己的好運來了。雖然說不能太世故,但也不能完全不要情商吧?“最大的災(zāi)難就是這種人,就是又不行,又沒有自知之明。還不死心,整天出來搞事情?!奔炔恍拢膊幌矂?,應(yīng)該叫《廣告之王》。
唉
尹天仇是個演員,沒有得到演電影的機會還是個小人物;女主是個妄人,看不清現(xiàn)實,最后卻當了影后領(lǐng)獎。這就是勵志片和毒雞湯的區(qū)別。
壓根不相信自己會成功,但無法自控還是得這么干,這種極端自虐的深黑表達無情解構(gòu)成功學(xué)神話,寶強總結(jié)得非常好,“不投降就是成功”。挺感動。
7。“我性格這么純潔,不可以被娛樂圈污染?!比ツ瓯晃铱窈诘耐鯇殢姡K于接了個正常角色,有哀樂起落,哪怕褲襠事都被用上了。眾多角色都處在一種「爆」演技給你看的海選現(xiàn)場狀態(tài)。與其討論好笑,不如說是人生角色被放大后的惡意與殘酷。豎店現(xiàn)場都是趕時間、沒時間,action、cut的大型炮仗狀態(tài),陪她花時間哼唱小曲的醬爆男子卻把騙人二字寫臉上。連龍?zhí)锥疾幌嘈抛约耗艹晒?,最后也只能如夢了事。一開始無感的《疾風(fēng)》,聽多了還不錯——但也難逃結(jié)尾滾字幕被工作人員趕出場,“先生,沒有彩蛋啊,下一場我們要放3D片。”
如果人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但有夢想的咸魚始終是咸魚!
冷飯大火炒可能會變餿。與《喜劇之王》類似的故事結(jié)構(gòu),雖說做了性別轉(zhuǎn)換,但針對女性視角的改編幾乎為零。全片毫無基本的戲劇鋪陳與人物動機刻畫,只是一味的將其踩在腳底,試圖用反復(fù)的踐踏激起觀眾的心理波瀾,如此粗暴的方式讓影片的諷刺意味也淪為表面。值得玩味的是,若拋開現(xiàn)實影射,單純將影片還原成一個Loser將自尊反復(fù)拋起又摔下的臆想,倒是頗具Cult意味。周星馳實在太負面了,是一種對世界極為通透的冷漠與鄙夷,很少有導(dǎo)演能做到圈錢都圈到如此六親不認的。
劇情緊湊,節(jié)奏感好,寶強的演技完美,女主很出彩,最難堅守赤子心,返璞歸真周星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