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就那么幾個疑惑
首先,我愛異形,我愛鐵血,我愛這血腥得小片兒~
但是,鄙人還是微微得小心翼翼得提出幾個困惑:
1 為什么牛必鐵血戰(zhàn)士要孤身前往地球殺死仇人異形?
2 為什么一定要用兩瓶藍色倒不完液體去毀壞尸體,他明明知道單憑他個人力量是無法澆滅千千萬萬個殘破尸體
3 為什么鐵血大人明明可以隱身但殺敵時卻總愛現(xiàn)身,結(jié)果被異形暗算,話說暗搓搓殺人豈不是更妙栽?
4 鐵血乘小飛船前來地球,小飛船墜落于小河中,為嘛米有人發(fā)現(xiàn)?
5 鐵血得小飛船及大飛船里裝備齊全,為什么還要用它死去戰(zhàn)友得裝備?就是剛來地球那會,我們得主角鐵血到那殘破的飛船里遇見那慘遭暗算的配角鐵血~
是否有點太糾結(jié),可是我看片時就是這樣子困惑的,哎~~
2 ) 2021年觀看鐵血戰(zhàn)士
前天剛看過第一部,刺激緊張的劇情把我吸引到了,接著非常期待第二部??墒菫槭裁吹诙坷锩娓鞣N打斗場景這么黑..?導演組這么窮酸嗎,開著燈我都看不清。
這里面政府扮演者一個無知無謂而且卑鄙陰險的角色,美國人也是敢拍。抨擊自己政府一點都不留情面,我喜歡。
弟弟喜歡的那個騷女人有啥作用,就是為了推進劇情..不過說實話,身材確實一級棒。
鐵血戰(zhàn)士一個人單挑無數(shù)異形,見人就殺,不留情面,武器越來越花里胡哨,可是動作沒有第一部好看了,不得不說有點遺憾
3 ) Rambo登場
里面一挑20的某Predator簡直就是外星生物版本的Rambo,
最后居然還真有一場和某Alien的貼身肉搏;
兩個系列電影里Aliens和Predators虐殺人類的所有招式都出現(xiàn)了;
Predator勝在技術(shù)(武器品種)上,
Alien強在魔鬼速度的繁殖能力上;
人類就會使一招:投彈
PS:AVP的第一部還真是不錯的
4 ) 想象力和現(xiàn)實
在這系列人類總是配角的電影里,我們依然被美國編劇的創(chuàng)造力所深深吸引。在怪物異形和怪物鐵血戰(zhàn)士之間,我們只是脆弱的小生命,沒有多大的反抗能力;幾只異形就毀了一座城市,一個鐵血戰(zhàn)士就殺了很多異形,最后在人類的超級武器面前,什么都解決啦。還是驚嘆于鐵血戰(zhàn)士的科技,肉眼、夜視儀、X光、紅外......都能結(jié)合地天衣無縫,希望我們?nèi)祟愐材馨l(fā)展到那水平,不至于只能在電影中打敗怪物。
5 ) 不為了支持這個系列就給你兩星!
What the fuck is this!! 這實在是系列中最雷人的一部,給四星僅僅是為了支持系列!有個好聽的名字,安魂曲,安誰的魂——被核彈烤熟的所有物種嗎?看到那一幕我就想,不必擔心外星人來襲了,這就展示了一個萬能快速高效的解決辦法。
非常無語的是,看片過程中我一直分不清猶抱琵琶半遮面再瞬間華麗轉(zhuǎn)身的怪物是異形還是鐵血,還琢磨著是燈光太暗了還是制作團隊馬虎。終于一個近景看到異形居然有小辮子!我無法解釋這詭異的場面,還以為是眼花了。最后度娘告訴了我真相,尼瑪這貨是鐵血和異形的孩紙?。。〔徊徊?,應該說我一開始就知道了,但我沒想到會生出來個混血?。。?!照這樣說來,除了這一只,其他的異形都是,都是,人類的后代?。。。。。。。。?!
說到人類在片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令人汗顏。先有一群路人甲來給異形當食物補充ATP。異形也免去了生蛋之苦,人類孕婦來做代孕媽媽。鐵血的形象相比之下就高大起來,大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風度。而本該是主角的鐵血和異形,估計是成名之后檔期有點滿,在本片中的出場次數(shù)實在有些不孚眾望。傳說中的“大戰(zhàn)”也沒有出現(xiàn),只見一群異形露個臉然后被秒殺,尼瑪居然還能被手槍干掉!一只鐵血vs一群異形,實力差距太過懸殊,高科技果然是提升戰(zhàn)斗力的根本途徑。難怪政府搶走了鐵血的武器。什么?你問我鐵血為什么把武器拱手讓人?不管你信不信,你都必須得信。
臨近結(jié)尾,鐵血終于見到了朝思暮想的混血兒,兩方正式開打。鐵血大義凜然一件件卸掉裝備,以英雄般的姿態(tài)沖上戰(zhàn)場。我以為激情澎湃的高潮終于到來了??汕昂笠膊乓环昼妰扇司妥ψ踊ゲ鍎訌棽坏昧耸且[哪樣!然后一顆核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將整個城市炸開了花!!兩人一直深情對望直到身影湮沒在火海里?。?!竟讓我想到了《兩小無猜》的結(jié)局有木有?。。?!
很多科幻片為了不讓自己淪為純粹的CG炫會加進“人性”的元素。而本片想說明什么呢?前半部分死了一堆NPC。一個女人,因為不相信 gov er me nt,活下來了。一對兄弟,打著醬油跟對組織了。忠誠的警官,遵從上級指示,死翹翹了。女人的選擇,一句并不能說服我的理由,看上去更像女人的直覺,而她剛剛退伍。如果我沒猜錯,這片放在天朝就堅決胎死腹中了。
6 ) AVPR背后的歷史文化
最近每個星期老師都布置一些美國19世紀中到20世紀初的殖民主義如何反映在美國照片上面一些理論書,搞到我頭暈腦脹,于是就下載一部去年剛上映我就立刻去紐約時代廣場附近看的電影來放松一下:Alien vs. Predator: Requiem. 可能是看了太多書的緣故,第二次看給了我很多啟示,這部電影原來這么有趣。但在分析電影之前首先要說一下美國媒體對除了白種男人以外的人的表現(xiàn)方式及其歷史,這就包括黑人,印第安人,白種女人。因為其他族群如華裔,黑種女人等等在這部電影里我感覺沒怎么涉及,所以我不談論他們。
首先要說一下美國對“西部”的一貫表現(xiàn)手法。美國建國時只有東部13個州,而東部也是最早發(fā)展起來的。后來通過1803年的Louisiana Purchase和1946-48的墨西哥戰(zhàn)爭,美國才擁有了整個大陸。自從1804年開始,美國人就展開了著名的西進運動。少不免的是與印第安人和墨西哥的接觸。與其說是接觸,倒不如說是用暴力把印第安人趕走,所以西進運動可以說是美國帝國主義的第一步。從此東部向西部的人就開始對西部懷有美好的憧憬,這當然也少不了當時的主流媒體的影響。當時的早期主流媒體就是油畫,著名的藝術(shù)流派就是Hudson River School,畫家包括George Inness, Frederic Edwin Church等等。這些油畫大多時描寫西部一面光明,充滿希望,鼓勵東部的人離開黑暗的東部。
除了油畫,當然還有照片,自從1839年達哥兒銀板照相機面世,照片就一直被利用來記錄西部的風景。雖然當時大部分都只是作為其他更主流媒體的參照,如油畫,全境畫,平板印刷。這是因為當時相機太難操作,而且照片不能復制,而且是照在一塊玻璃上面,而不是紙張。但內(nèi)容跟油畫差不多,都是盡量收集西部美好的自然風光,吸引東部人遷移,同時為跨大陸火車的修建收集資料。后期紙張照片和底片技術(shù)發(fā)明以后,照片就越來越流行了。
但無論油畫也好,后期照片也好,對印第安人的描寫都是集中在一個觀點。就是他們是一個準備消失的族群。這些主流媒體會褒揚那些被同化了的印第安人,同時會強調(diào)他們族群消失的不可避免性。Sandweiss的Print the Legend一書就作了詳細闡述。這是因為白人認為印第安人本身就比白人低一級,所以在西方高等文明面前消失,再自然不過。但其實,是掩蓋了他們大量屠殺和驅(qū)趕印第安人的事實。1831年對Cherokee部落的驅(qū)趕(trail of tears)就是典型的例子。印第安人就是一群低等的動物,過著原始人的打獵生活。同時,由于主流媒體的影響,美國西部牛仔就成為了一種英雄形象。因為他們征服西了部的美國荒蠻土地。同時為美國以后的世界帝國主義埋下伏筆。美國在19世紀有一個詞,叫“manifest destiny”,意思就是美國命運是一定要向西部進發(fā),征服西部,包括國外。
于此同時,黑人也不怎么好過。主流媒體刻畫黑人的形象跟印第安人差不多,就是原始人,是人類和猩猩的連接。當然,其中的理論基礎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19世紀末美國政府就開始使用mug shot來記錄黑人罪犯。所謂mug shot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大頭照,就是我們辦所有證件都要照得大頭照。但除了司法部門,一些攝影師也使用mug shot來作為支持黑人比白人低等的“證據(jù)”。還運用各種各樣的科學術(shù)語,生物理論來分析黑人的面相。所以黑人當時出現(xiàn)在mug shot里,給人的印象就是罪犯和動物。這些媒體的渲染也為美國的奴隸制和帝國主義殖民侵略提供了便利的借口。
但這樣刻畫黑人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管教美國當時的婦女。在1865年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盡管奴隸制被廢除,但美國白人,尤其南方的大型農(nóng)業(yè)莊園主,不能接受黑人跟自己的地位平等,于是想方設法歧視和攻擊黑人。美國于是進入了一個reconstruction period,可以翻譯為調(diào)整期。Jim Crow的歧視政策就從此開始。但最恐怖又讓人心寒的是當時美國有很多把黑人活活燒死的事件,英文叫l(wèi)ynching。這些惡行一直持續(xù)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時他們把黑人燒死的最大借口就是,他們是強奸白人婦女的罪犯,當然,很多都是無中生有的。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首先,白種男人的確害怕黑人和白人通婚,因為他們的后代將會模糊黑白之間的界線。另外一方面他們要通過這樣重新定義白人崇高的地位。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告訴白人婦女,她們是白人的財產(chǎn),其他任何人不能碰。
這跟當時剛剛興起的婦女運動有關(guān)。美國最早的白人是英格蘭人,民族是Anglo-Saxon。他們來了美國后仍然希望婦女保持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tǒng)。就是婦女是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她們不能拋頭露面,不能工作,不能參與任何政治。她們只適合呆在家彈鋼琴,縫補衣服,教導小孩子。但在19世紀末開始,婦女開更加積極追求自己的權(quán)益,開始反對這種男權(quán)主義的壓制。所以通過利用黑人強奸白人婦女為借口把黑人燒死,就能很好的告訴白人婦女,為了維持這種平衡,白種男人什么都能做出來,而且能讓她們知道,她們是白種男人的一件財產(chǎn)。所以當時的主流媒體把黑人描寫成原始人和罪犯,還有把黑人活活燒死,除了能為殖民侵略提供借口,還能維持內(nèi)戰(zhàn)前的家庭分工,鞏固白人婦女的次級地位。大家可以參考Shawn Michelle Smith 的Photography on the Color Line一書。
另外一方面,自從攝影技術(shù)在1839年面世,就一直被用來滿足人類,尤其男人,的偷窺欲望。攝影和偷窺基本上系兩樣不可以分離的東西。偷窺并不一定是直接意義上的偷窺,現(xiàn)代的一般攝像監(jiān)控也是,我們平時趁別人不注意拍下別人也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在被拍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拍的照片是最真實的。但攝影的其中一個最大受害者就是女性。女性從此成為鏡頭前被男人欣賞的一個sex object。美國的時裝雜志,電視劇,電影都是這樣。鏡頭或角色往往把焦點放在女性的身體部分,胸,大腿,臀部,腰,等等,或者臉部。研究這種偷窺欲和女性的轉(zhuǎn)變成sex object的理論,在西方最出名的其中就有Michel Foucault和Laura Mulvey。其中Mulvey的電影分析更適用于AVPR這部電影。她說白人女性(尤指她們的身體)在很多西方電影里都是滿足男人的偷窺欲,是一個完全被動,被男人的gaze欣賞的sex object。這些女性都有一種叫to-be-looked-at-ness的特征。女性通常都是被完全否定,就是被救贖。這是因為在白人男性不斷在sex object和純潔的母親兩種女性形象中掙扎。根據(jù)Richard Dyer,一位研究白人對自身種族的理解的著名學者,白人女性的形象來自圣母,所以她們是最純潔的。大家都知道,圣母沒有跟約瑟夫發(fā)生關(guān)系就誕嚇耶穌。而白人又要通過性行為才能繁衍下一代,所以白種男人一直在性和純潔兩者之間掙扎。
說了這么多,是時候說這部電影了。但我懷疑大家已經(jīng)開始可以重新審視這部電影了。
首先故事發(fā)生在科羅拉多,一個西部的州。這個州是在美國墨西哥戰(zhàn)爭中獲得,也就是西進運動中馴服的其中一個州。印第安人這個州生活了一千三百年了。電影明顯聚焦在這個州的“西部”特征。一開始是森林,父子在打獵。城市非常簡陋,沒有高樓大廈,大家唯一見到最多的兩個建筑物就是一個經(jīng)典的西部酒吧和醫(yī)院。拍攝酒吧時還用了那種懷舊的手法拍攝,看上去感覺是懷舊照片,有種好像在鏡頭前隔了一層黃色透明膜的感覺,仿佛要把觀眾帶回19世紀。其實想想看,兩部Predator,第一部發(fā)生在危地馬拉,一個中美國家,場景是森林,故事背景是拯救被當?shù)匚溲b分子綁架的內(nèi)閣部長。第二部發(fā)生在加州,美國西部,地方雖然是城市,但非?;靵y,沒有任何秩序,而且很多拉丁人。所以兩部片都跟拉丁,暴力,混亂有關(guān)。而兩個主角都是以一種整理秩序的身份出現(xiàn)。這跟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描寫西部和其他南美還有菲律賓的形象一樣。當時為了出師有名,美國媒體塑造的形象就是用美國的文明來整理世界的秩序。在1898年就有一副很經(jīng)典的漫畫,叫”Uncle Sam’s New Class in the Art of Self-Government”。里面就有美國以Uncle Sam的形象在教室里管教波多黎各人,夏威夷人,菲律賓人,古巴人。所以這部片明顯跟美國的殖民主義有關(guān)。
如果說背景不夠明顯,在看看故事的其中一個主角,predator。盡管它(他?)以一個先進文明的代表出現(xiàn),但從它的打扮,更像是一個部落人。頭發(fā)像非洲人,頸上老掛著一串骷髏項鏈,它來地球是打獵的。而它要跟alien搏斗,也是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儀式,100年一次。而且它們的社會有明顯的等級制度,所以它們的社會更像一個印第安部落,而不像高度發(fā)展的文明。而且本身predator的殺人手法也符合當初歐洲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印象。著名美國種族問題學者Ronald Takaki在A Different Mirror一書中就引用英國文學學者Frank Kermode的話,說當時殖民者認為印第安人是野蠻的,原始的,殘酷的。不單喜歡殺人,還喜歡折磨人,喜歡把人活生生的用魚刺剝皮。所以明顯predator的描寫表現(xiàn)了美國那種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和對印第安人的歧視性形象。但為什么predator又要代表超級先進的文明呢?我后面會解釋。但在這之前,我要說一下另外兩個角色,帶出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角色就是劇中的兩個女角色,一個花瓶,一個母親。首先說一下花瓶Jesse。當時我在紐約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明顯感覺這個女角色沒性格刻畫,在游泳池那一幕對劇情發(fā)展也非常牽強,多余。所以她唯一在電影里面的作用就是一個sex object,用來被男人欣賞,意淫,滿足男人的偷窺欲望。在游泳池那一幕就最明顯了。男女角色雖然不算偷情,但也是偷偷摸摸的。而脫下衣服是鏡頭更是從在她身體由下而上的慢慢移動,一方面讓(男性)觀眾投入那個男人的角色,欣賞這個女人的身體,一方面又滿足偷窺他們兩個的欲望。很明顯,要表現(xiàn)的就是Mulvey所說的to-bo-looked-at-ness。另外一個女角色,一個不稱職的母親,故事一開始就講她得不到女兒的認同,因為她離開了家里人去當兵。所以她在故事的開始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女性。但當她回到了家里,又變回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時,她就慢慢改變成為一個美國觀眾熟悉的熒幕前的美國百種女人了。她跟她丈夫的親密片斷,給女兒讀故事(盡管被女兒拒絕),在酒吧里跟另外一個男主角的曖昧眼神交流,還有最后保護女兒等等的各種描寫都讓觀眾(還有她女兒)慢慢接受她。所以兩個女角色,一個完全的sex object,一個慈母,最后sex object就像Mulvey所說的一樣被完全否定,她死了,而慈母,幸存了。所以從這兩個女角色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百種女性在美國社會的定格身份和所扮演的角色??偨Y(jié)來說,就是白種女性一方面是一個性工具,這種觀念在很多電影都有體現(xiàn),古墓麗影,生化危機等等,一大堆;另外一方面就是慈母,這種電影就更多了,超人,蜘蛛俠,等等。
除了印第安人,殖民主義和女性,當然,還有美國最突出的種族沖突,就是黑人跟白人的沖突。雖然我不想這樣說,但我感覺電影中代表黑人的,就是另外一只怪獸predalien,predator和alien的混種。首先,故事里描寫的predalien的繁殖全部都是通過白種婦女的身體,盡管開始的時候alien有通過男性來繁殖。最經(jīng)典的一段情節(jié)就是最后在醫(yī)院撤離那一幕,鏡頭多次描寫醫(yī)院里的嬰兒,然后predalien在孕婦中播種。那一幕真的很震撼,因為不像之前那種通過facehugger在人類臉部播種,predalien是直接把一根東西插到人類(都是白種婦女)的口中,把胎兒灌進去。當時的情形簡直就像是那個白種女人在為alien口交。當鏡頭給那個女人的喉嚨特寫的時候,更像是那個女人在吞下精液一樣。那一幕盡管恐怖,但也無可否認有色情的味道在里面。而產(chǎn)出來的alien嬰兒也跟之前特寫的人類嬰兒做出鮮明的對比。看到這里我立刻想起19世紀到20世紀中白人歧視黑人,甚至活活燒死黑人所找的借口,就是黑人強奸了白種婦女。這部電影仿佛就像給那個借口重新注入活力一樣。Alien不但強奸了白種婦女,還誕下后代,這些后代將會毀滅白人的后代。大家有沒有留意,故事里面除了一個黑人軍官和一個黑人警官,基本沒有黑人,這當然跟科羅拉多州的人口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但另一方面也更能方便表現(xiàn)白種男人保護白種婦女的使命,就像上兩個世紀一樣。的確,最后在醫(yī)院里的逃生故事就是白種男人保護白種婦女的故事。其中一個男主角(那個哥哥)還在進去醫(yī)院之前說,大家都要首先保護Kelly,這就是一個白種男人保護白種女人的宣言,而且那個Kelly是一個母親,代表著白人的家庭。當然,他說這句話可能出于Kelly能駕駛直升飛機的原因,但誰能保證這不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呢?從他們兩個在酒吧里見面互送秋波后,兩個人的關(guān)系就是曖昧的,在拿武器那一幕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也再次確認了這一點。那個Jesse也是一樣,她是絕對的柔弱,絕對的依賴男人的保護,而保護她的就是那個弟弟Ricky。而那只predalien多了個黑人的發(fā)型,而沒有了predator的先進文明,是純野獸。所以predalien就是黑人形象轉(zhuǎn)化過來的角色,再次提醒白種男人要捍衛(wèi)白人的社會將來,捍衛(wèi)白種婦女的“純潔”。這種通過黑人形象轉(zhuǎn)化過來的角色來侵犯白種婦女的電影最著名,又最直接的就是King Kong,金剛。那只猩猩就是因為喜歡上了白人婦女而遭致殺身之禍。
最后,是時候說一下predator這個角色了。我感覺Predator本來就是一個模棱兩可的角色,一方面它代表著印第安人,繼續(xù)給白人一個征服“自然”(自然指的是發(fā)展相對落后的國家,如南美,中東,東南亞)的借口。另一方面,predator本身無論在predator系列里面還是在AVP系列里面都有描寫它正義的一面的情節(jié)。在predator I, 它在森林里沒有殺那個女人;續(xù)集里,它放過了女警官,因為它發(fā)現(xiàn)女警官懷孕了,最后“酋長”還是英雄頌英雄,把槍送給了男主角;AVP1里,它放過了有肺病的老頭,還跟女主角“結(jié)盟”;AVPR里,在墳墓那一幕里它也可以殺掉其中一個女主角跟她女兒,但它也沒這樣做。感覺好像編劇要把它刻畫成一個高尚的獵手一樣。每次當他遇到值得尊敬的對手時,都會脫下頭盔,大家公平對決。我也感覺有點莫名其妙,為什么要給它這種紳士風度呢?我唯一得出的結(jié)論,盡管有點牽強,就是predator這個角色本身就有代表白人,尤其是白種男人,形象的象征意義在里面。這就是為什么它代表著先進的文明。而打獵一方面是印第安人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在現(xiàn)代美國社會,也是代表著白人中產(chǎn)階級價值觀,是一種高消費娛樂。白人喜歡在西部打獵,但不是誰都可以打,首先要有錢買器材和裝備,請導游,而且還要有時間。一般在紐約的低收入家庭根本不可能這種機會。這個假設也能解釋為什么predator代表著先進的文明。而且再看看它那些高尚的行為,四部電影,有三部都有放過白人女性的情節(jié)(Predator I跟II雖然是拉丁人,但她們的外貌很接近白人),所以predator無疑有白種男人那種捍衛(wèi)白種婦女的形象。而且在AVP系列里都是跟沒有任何理智的alien搏斗,更突出predator的正義一面,就像第一集里那個意大利考古學家所說,“the enemy of my enemy is my friend”,所以predator是朋友。還有一點能支持我的假設。我開始看這部電影時,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么在AVPR里,還要描寫predator殺死了警察,然后把他吊到樹上剝皮呢?這部電影,predator明顯是有任務在身,來地球消滅predalien,還有毀滅證據(jù),又不是打獵,為什么還要花時間剝皮呢?當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開頭所說的讓美國觀眾更容易想起印第安人,但我感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讓觀眾,尤其是白人,想起他們曾經(jīng)怎么燒死黑人。每次描寫剝皮的場景都是千篇一律,鏡頭從下而上,慢慢發(fā)現(xiàn)吊在樹上的尸體,而尸體已經(jīng)血肉模糊,很難辨認。大家可以看看Photography on the Color Line這本書的最后一章,里面分析了很多當時白人燒死黑人的情景的照片,場面幾乎一樣。黑人被吊在樹上,燒得血肉模糊,然后白人在樹下看。當然,在電影里面,被剝皮的是白人,但這個情景很難不讓人想起當時那些燒死黑人的照片。而且當時那些照片是廣為流傳的,因為當時燒死黑人簡直就像嘉年華一樣,白人那女老少都去看,人們還拍照留念,然后把那些照片做成明信片寄給不在場家人。所以那個剝皮的情景很難洗脫象征lynching的嫌疑。所以predator是一個含糊的角色,亦正亦邪,一方面是印第安人的象征,一方面又是白人的形象??赡苡腥藭f,把兩種形象混淆在一起,不是會讓人覺得白人跟印第安人沒區(qū)別?的確,美國當時留下的那些lynching照片就是有這個效果,Shawn Smith在最后一章里就說得很清楚。所以導演或編劇這樣做是有危險的。
其實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劇情表達了對政府的不信任。那個跟了警官走的女人說“The government never lies to people”,而其中一個女主角卻說“the government thinks of containment(掩蓋) first”,結(jié)果后者是對的,也就是說政府的確說謊了。這我不多說了,因為一來我自己不了解,二來這跟美國立國立憲時就已經(jīng)有的犬儒主義有關(guān),撤得太遠,所以不多說。
最后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只是我想太多了,畢竟這只是一部商業(yè)片,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觀眾的感官需求。的確,有可能。但同時,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想想,首先為什么觀眾會有這種感官需求呢?為什么需要一個想印第安人的高等生物呢?為什么需要一個在白種女人身上播種的怪獸呢?又為什么要選在科羅拉多呢?其實就是因為這部是商業(yè)片,電影制作才要盡量滿足觀眾這種需求。而這種需求恰恰是通過兩百多年沉淀下來文化和歷史價值觀所制造出來的。也許對于中國觀眾來說,的確是單純感官刺激,但要知道,alien,predator,AVP都沒有在中國上映過。Anyway,如果大家覺得不能接受,就當聽故事唄。
看也看不清。。。
異形殺人,拿人體來寄生;鐵血戰(zhàn)士也殺人,殺了還剝皮。但是最狠的還是政府,拿核武器殺人,毫不含糊。
沒有第一部好看,黑不呼呼的看不清,也沒有第一部打的那么過癮。國家如此容易的把它的人民拋棄了
和第一部的心情落差比較大 可能因為主角居然從三只鐵血壓縮到了一只 異型方面本身就應該是一群 加上Predalien也算不上什么質(zhì)的飛躍。平民的戲有點太多了 還特血腥。在Richmond家門口的電影院看的 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A/P題材的電影
能不能拍個鐵血戰(zhàn)士大戰(zhàn)異形,不要人類的啊,太影響觀感了。一直覺得鐵血戰(zhàn)士屬于硬漢動作片范疇,光玩青少年恐怖就沒勁了。
Alien.Vs.Predator.Requiem.2007.DVDSCR.XviD-COCAIN
真TMD的誰想出異形的誕生方式,這次居然不需要第一胎,夠血腥、夠殘暴、夠帥呆!
這電影深得b級片精髓,也可以說,它所有鐵血戰(zhàn)士電影中我最愛的一部。電影擁有冷酷的世界觀,人類就是兩強相爭下遭遇池魚之殃的螻蟻,是宿主和獵殺的對象,而且無論是嬰兒,小孩,孕婦還是美女無一幸免,說殺就殺,相當痛快,一點不矯情,政府也是如此,果斷扔核彈,沒有什么最后一分鐘阻止災難的奇跡。如果真的有異形或鐵血,那么現(xiàn)實情況一定就是按這個電影的劇本來的,政府不會騙人民,婦女小孩先走,哈哈哈,為這樣一部忠于設定的電影點贊!
說編劇扯什么的我不管,哥們兒是沖著科幻看的……
事情節(jié)沒點啊變化。而且沒新意。 IMDB分數(shù)才5點多可以說是一個慘字。 只是也可以算是一部科幻大片吧、、才的5點多分 可能是主角沒有什么大牌的明星?;蛘咭驗榍楣?jié)實在太老套了 6.5
這導演真是個傻逼。整部電影幾乎都在黑暗中進行,可是采用那么多黑暗的場景,不但沒為電影增添緊張感、神秘感和刺激感,反而讓人看得眼累。鐵血戰(zhàn)士最后莫名其妙的脫掉盔甲對付大BOSS。異形和鐵血戰(zhàn)士幾乎分不清誰是誰。更傻逼的是結(jié)局,感覺就是編不下去了就來硬的。屎一樣的編劇,屎一樣的導演。
劇情不是簡單,而是沒有;打斗都發(fā)生在陰暗的地方,而且并不緊張;異形的酸性血液也基本被忽略了,既不刺激也不恐怖。
1.勇敢的地球人又一次當了炮灰。2.本片的教育意義極大,導演果斷認為地球人口已經(jīng)超負荷,需要外星生物來減輕負擔。因此它是一部教育片。
就是兩三個月之內(nèi)看的,剛剛盯著劇情簡介看了半天,愣是沒能勾起任何一點該片的回憶... 汗 另外一個,對豆瓣電影的劇情簡介非常不滿,是為了防止劇透嗎,總之都很簡略,更多的是不知所謂,沒法給人一個具體的概念,沒看過片的經(jīng)常需要去搜預告片而不是看這里的劇情簡介,這一點豆瓣做的很差!
“政府是不會欺騙人民的?!?/p>
本來就是張飛打岳飛的題材么,看的爽快不就好了,只可惜鐵血戰(zhàn)士的人數(shù)太少了。人類的醬油角色和劇情也真是無聊啊,各種特效還算給力,為了省預算用了大量夜晚+暴雨的戲,這樣我們就看不清楚細節(jié)了是不是?如果你喜歡看到異型被各種冷兵器切成一塊一塊的,這個片子一定能滿足你^_^
異形和鐵血的混合體,最后一顆原子彈,整個市區(qū)毀了,不過鐵血最后留下的那把槍估計要被人類利用了,可能還要繼續(xù)拍下去
寄生生物真惡心。與此同時,人類只負責尖叫、死亡和當做寄主。
為什么這部評分這么低?我覺得2比1好看,劇中的人設很全面啊金發(fā)妞蠢貨男母女情兄弟基各種完滿?。‘愋纬鰣龅膽蚍荻己芫礃I(yè)有沒有!殺人的時候為了好看費盡心思有沒有!鐵血對抗異形很有看頭有沒有!甚至還出現(xiàn)了新物種鐵血戰(zhàn)士&異形的混血寶寶有沒有!結(jié)尾的陰謀論很瞬間拉升影評檔次有沒有!
和多數(shù)人的感覺一樣 第二部比第一部差好多 而且場景都太黑了看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