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沒有中文字幕也就算了,找個英文的還是時間軸錯亂的
其實寫影評前不該去看別人的。都怪自己手賤!
先看的2002版,覺得內容荒誕有余余味不足,曾孫的想象力比喬治·帕爾豐富太多,但內容太大量就會導致消化不良和劇情不集中。所以充滿期待地看60版,果真是沒有失望。
找到的字幕是英文的,這對我這個三腳貓來說很痛苦;時間軸是混亂的,看片中只好不斷調整~不禁覺得自己還蠻無師自通啊。但是這都不影響我對這部戲的崇拜,好的電影即便沒有翻譯也能夠很好領會導演所要傳達的想法。
業(yè)余看客隨便聊些看完后無需回放還印象頗深的片段。
在當時拍攝條件并不先進的情況下,很多場景只能通過模型拍攝來完成。對地震、巖漿的模仿幾近完美,如果不是小車和房子的逼真程度欠高,不仔細看應該不會被識破。
導演用了很多角度來詮釋時間的更迭。云卷云舒、日升日落、花開花謝,尤其是對面的服裝店不斷更換著模特的著裝,很有心地把女性服飾演變做了一個大集合,這點是我最為佩服和欣賞的,也是自覺完敗2002新版的原因之一。
羅德·泰勒飾演的George坐在time machine里氣定神閑地穿越到一戰(zhàn)、二戰(zhàn)甚至在地球毀滅前夕,不斷地和Philip的兒子相遇。在防空警報拉響時匆匆跑出來的小Philip~已經(jīng)是老頭的他穿著一套奇特的外星服飾,超搞笑有木有,看到這個我才明白這是導演想象中的未來世界。隨后,現(xiàn)代文明進入毀滅。
隨后,在George所在的原址逐漸變成了巖洞,場景很久未曾發(fā)生進一步改變,羅德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冷熱更替時間進步,在這些看似無望的歲月過去后,巖洞風化了,他和女神Weena相遇了~他準備的數(shù)位還真夠那么多個世紀的。
Weena的表演者Yvette Mimieux讓我覺得和赫本有些神似,集高貴、清純于一體,難怪George會不自覺地愛上她,相比較02版的選角,誰都會更愛這個版本的Weena吧?
剛似乎看到一個短評說友誼珍貴之類的,的確,有個力挺你的小伙伴真心很重要。George在文明毀滅前看到Philip的子孫特地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公園并樹碑紀念,感動得不得了,我也感動得不得了啊。從頭至尾,在別人都對George的設想嗤之以鼻時,只有Philip完全相信他,崇拜他,并把他的事跡流傳給后人。在George對著Philip的背影說“感謝你一直做我忠實的朋友”,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George真是個勇敢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人,為了信念毫不猶豫開始穿越,為了愛情毅然而然放棄現(xiàn)世。為了他的勇敢,為了他小伙伴無條件2的信任,我給滿分!
至于他到底帶了哪三本書?導演把空間留給了觀眾。我就不胡亂揣測了,只知道,如果給我一個穿越到未來帶領人民重獲知識、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機會,我也一定會去~~很贊啊!
如果你先看了這一部,也一定要去看一下02版的,不然你怎么會有自己的判斷?加油吧~~小伙伴們!
2 ) 異鄉(xiāng)如果變成了異時代,孤獨也依然是孤獨。
異鄉(xiāng)如果變成了異時代,孤獨也依然是孤獨。
那個亞歷桑大無法回到歷史去改變過去。他可以一千次地回去,卻只能目睹愛人一千次不同方式地死去。可是,未來可以改變么?他在時間里飄蕩,任由時間機器向前滑行。他在80萬年后蠻荒的地球遇見了另一個女人,他決定留在那時。
“你愛的那個女人在80萬年后!”。這比她在8000公里外還要令人困惑。有些人生不逢時,出生在一個他不能適應、諒解、接納的時代,那么他可以藉著時間機器回到/進到他愿意接納、諒解和適應的時代。
“既生渝,何生亮”。誰回去把周渝接到新的時代來?讓他在一群白癡中鶴立雞群。汪精衛(wèi)呢?他走進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永不會背負“漢奸”的罵名。
威爾斯很浪漫,也很詩意。如果真有時間機器,他應該到現(xiàn)在來看看他的曾孫拍攝的這部《時間機器》。
3 ) “科幻小說界的莎士比亞”也不好當啊
原著小說是很久以前看的,許多細節(jié)已經(jīng)記不真切了,然而前幾年看到西蒙·威爾斯的新版《時間機器》電影時還是被雷得里焦外嫩——都特么什么玩意兒。偉大如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赫赫有名的“科幻小說界莎士比亞”,照樣被自己后代坑得夠嗆。原著深刻的社會批判與文化批判在電影中蕩然無存,只剩下狗血的愛情加冒險。我不止一次地想,H.G.威爾斯同志會被他曾孫給氣活過來吧?若真如此也算功德無量啊。
后來聽說還有這部舊版的《時空大挪移》,找來一看,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西蒙·威爾斯的新版電影除了技術的進步外,很多蛋疼情節(jié)實際上是在舊版電影原創(chuàng)設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腦洞大開,而且都是近些年用濫了的元素,拙劣無比的一鍋亂燉后令人發(fā)指的喧賓奪主。由于現(xiàn)實政治的原因,導演他曾祖父的思想頗有些犯忌諱,對精神內核加以閹割可能也是無奈之舉,但“數(shù)典忘祖”四個字反正是逃不掉的。
舊版拍攝于冷戰(zhàn)時期,故而帶有一種那個年代特有的末世氣息。整個故事框架大體沿襲了原著小說,但在時光旅行中添上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與核戰(zhàn)三段情節(jié),現(xiàn)實感與時代感都比較強。新版拍攝于本世紀初,僅存的那個“超級大國”老百姓的反戰(zhàn)意識早就消磨的差不多了,反映到文藝作品中來,文明毀滅竟然是因為莫名其妙的“月球開發(fā)”,真可謂是天馬行空,憑虛御風,與現(xiàn)實社會脫開了不下十萬八千里,讓人疑心編導莫非是農業(yè)小清新情懷黨附體了?
主體情節(jié)都是80萬年后的地球,對未來社會的設想,兩版電影的處理就頗值得玩味了。
二者不約而同地回避了原作中最尖銳的一點,人類兩支后裔的真正來歷。按原作者威爾斯的設定,地面上只知吃喝玩樂的人其實是資本家的后代,而地下終日勞作的則是無產(chǎn)者的后代。威爾斯所處的年代,倫敦出現(xiàn)了許多工廠搬到了地下,工人常年不見天日的情況,基于這一現(xiàn)實,作者加以大膽的藝術想象,無數(shù)歲月后,階級分化終將演變?yōu)閮纱蠓N族分道揚鑣:地上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智力與體能雙雙退化,除了享樂什么都不會;地下人終日勞作、不見天日,大腦急劇退化,身體則高度強化,變成連基本語言能力都喪失了的野人。地面之下與之上本身也是一對隱喻,至于吃與被吃的下場,只能說是天道好還、報應不爽嘍。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原作者赫伯特·威爾斯本人是個社會主義者,徹頭徹尾的左派分子,作品中的社會批判與文化批判都是基于這一立場,某些從中能看出黑共產(chǎn)主義、黑社會主義的奇才,我只能說你們的腦袋已經(jīng)被文人精英、官僚權貴們洗得七葷八素、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1960年的舊版改得比較巧妙,直接延續(xù)了前邊的核戰(zhàn),導致地面難以生存,有探索精神的人便深入地下,另辟新天,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可以想見地下人的祖先仍然是值得尊敬的。細節(jié)方面,地上人、地下人的各方面機能都亂了套:地上人語言與思維能力好得有點過頭,身體也毫無退化的跡象;地下人語言能力沒了,但竟然還有組織能力?!戰(zhàn)斗力卻是渣一樣。總之,當中反映出來的社會形態(tài)顯然難以自洽。
2002年的新版電影則完全不知所云了,糊里糊涂反正就變成那個鬼樣子了。地上人和一般的部落民族有什么區(qū)別?!地下還搞出了個全知不全能的掌控者,看到他出現(xiàn)那段我真忍不住想問,你小子哪冒出來的?!
4 ) 人生沒有Ctrl+Z的快捷方式
《終結者》告訴我們,如果可以穿越,就可以通過改變過去而改變未來?!稌r光機器》不同意,《時光機器》認為,即使你擁有了穿越時光的能力,你也沒有能力改變過去,亦或未來。
男主一直在尋找答案,為什么我們不能改變過去?那個智能人給他的答案是: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原因是我們不能回到過去。男主心想:我TMD已經(jīng)回到過去了,我怎么還是改變不了呢,NND。他從頭到尾尋找答案的方式都是從理科的角度來進行——向量光學、測量學、時間因果律、時間矛盾律等等。最后,在未來的領域里,那個地下人的領導者告訴他,你女友的死是你回到過去的原因。女友之死是“因”,回到過去是“果”,“果”是不能改變“因”的。看到這,我頓悟了,原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方式原來是應該從哲學角度出發(fā)的啊。(誰說哲學無用?)
我又想,那好,男主是不可能改變他女友死亡的事實了。那如果現(xiàn)在有其他人小A(假想)想用男主的時光機回到過去改變他的兄弟小C之死呢?總不能說小C也是時光機的“因”吧?根據(jù)該影片的主旨可以推斷,小C之死也是改變不了的。通過蝴蝶效應原理我猜,也許小C之死是男主女友之死的“因”?(其實我現(xiàn)在把自己有點搞暈了)
過去不能改變,未來同理。男主炸了一個地下集團,他回到更遠的更遠的未來發(fā)現(xiàn),眼前有無數(shù)個地下集團?,F(xiàn)在,如果你問我為什么不能改變未來。我會NB哄哄地告訴你,從哲學角度來看,這叫做歷史的必然性~~。
前面是理性的思考,接下來,是感性的思考。與其去探討這部電影給我們講述了什么大道理,不如來探討一下男主的一根筋精神。一根筋,其實就是專一。你活著,我很愛你,你死了,我還愛你。男主這種人,是相信愛情只有一次的那種人,我非你不娶,我認定你。至于他最后和那個未來女孩在一起,我只想說,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我覺得,男主想,我愛的人已經(jīng)死了,我也不想回到那個讓我傷心的時代,我就在這破罐子破摔得了……。
男主的癡情,讓我想起一部電影《大魚》。同樣的,《大魚》帶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男主的奇妙探險經(jīng)歷,而是他在面對小女巫的誘惑時,他確實動心了,他也猶豫了,但是,他及時地推開了她,走了出去。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愛你,我才跟你做。沒有愛的性,再炫目我也不要?!
從感性歸來,我想用我自己的話來解答男主的那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床荒芨淖冞^去?答: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可吃,我們的人生中,沒有Ctrl+Z的快捷方式。
5 ) 《時空大挪移》:去未來尋找希望
《時空大挪移》并非第一部講述穿越劇情的電影,卻因為其原著小說(《時間機器》)而具有了不凡的意義。這本小說由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發(fā)表于1895年,也有評論家將這部小說的出版定義為「科幻小說誕生元年」,足見這部作品的分量。值得一提的是,威爾斯的另一部小說《世界大戰(zhàn)》或許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是后世外星人入侵題材的始祖,在它眾多衍生作品中,包括了艾默里奇的《獨立日》以及斯皮爾伯格的《世界大戰(zhàn)》這樣膾炙人口的影片。
《時間機器》曾被兩度改編為電影,除了這部1960年的《時空大挪移》之外,還有2002年的《時光機器》,后者的導演正是小說作者的曾孫西蒙·威爾斯,后輩能將老祖宗的文字轉變?yōu)橛跋?,也算是一段影史佳話。只不過《時光機器》的風評甚差,曾祖在天有靈,估計也不禁搖頭嘆息。相比之下,《時空大挪移》雖然在特效方面肯定不如40多年后的二版,但在情節(jié)的設計和內涵上有著獨到之處,更加貼近作者在小說中想要表達的東西。
當年威爾斯在撰寫這部小說時,為了幫助讀者克服「不可能」的心理,曾在小說的開頭進行了大篇幅的科學哲理討論。不過,到了拍攝電影的年代,人們的思維和想象力要遠比十八世紀末開放得多,因此在影片里已然不再需要那些贅言。但為了突出「穿越時空」這一概念在故事發(fā)生時代的匪夷所思,導演仍然運用了一些手段加以表現(xiàn),比如主角的朋友在規(guī)勸其不要再執(zhí)迷此道時居然抬出了「上帝」的名義,再如主角走進實驗室開啟時光機時的配樂也變得十分怪誕詭異。
主角喬治前三次穿越的時間跨度都不大,分別停留在1917年、1940年和1966年,然而不幸的是第一次適逢一戰(zhàn),得知了好友在前線戰(zhàn)死的消息;而第二次則又碰上了二戰(zhàn)的當口,倫敦上空激戰(zhàn)正酣;到了第三次,滿心希望世界已經(jīng)和平,但事與愿違的是倫敦依然危機重重,空襲警報接連不斷。倏爾原子衛(wèi)星襲來,頓時山崩地裂、巖漿滾滾、城市陷入一片末日慘象。這三次穿越應該是編劇的加戲,借影片表達了對人類暴行的不滿,與原著作者的主旨亦無違和之感。
熔巖冷卻后,喬治被困石室。為了等待巖石風化,這一等就是幾百萬年,第四次穿越終于「玩」了一次大的——時光機停留在了公元802701年。歷經(jīng)滄海桑田的變遷,倫敦已經(jīng)變成了山青水綠、植被繁茂、鳥語花香的另一個世界。但令他失望的是,此時的人類卻顯得麻木不仁,不僅對同伴漠不關心,還放棄了對文化知識的學習,甚至任由大量書籍變?yōu)辇W粉。
通過進一步了解,喬治終于弄清了這個時代的真相。為了適應地形和氣候,人類在漫長的發(fā)展中進化成兩類,一類是在地面生活的「埃洛伊」,另一類是在地底生活的「莫洛克」。后者雖然懼光怕火,但在身材體格上占據(jù)了很大優(yōu)勢,莫洛克為埃洛伊提供生活必需品,而埃洛伊一旦成年則將成為莫洛克的盤中餐。對面這種境況,已同一個埃洛伊女孩產(chǎn)生情愫的主角當然不能袖手旁觀,便以一個救世主的形象身體力行地號召埃洛伊們進行反抗,最后成功消滅了莫洛克,改變了埃洛伊的命運。
在威爾斯的小說中,重點渲染的便是人類在數(shù)百萬年后逐漸退化的陰森圖景,在莫洛克身上體現(xiàn)為外形外貌的退化(長得像猴子),而在埃洛伊身上體現(xiàn)為知識技能的退化(目不識丁、好吃懶做),當時便有評論認為是作者借此揶揄資本家的腐朽生活以及對工人階級的壓榨。
隨著時代的前行,這種對人類社會的悲觀情緒在影片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補充和拓展,比如前文提到的由人類的戰(zhàn)爭與暴行所引發(fā)的自然災難。當然,這一點在主角最終的選擇上盡顯無疑,帶著對現(xiàn)世的種種失望,喬治啟動時光機,再度前往802701年。因為在那兒,環(huán)境優(yōu)美宜人、人類蒙昧初開,一切都還有著希望。
我們,難道真要等到那個時候嗎?
6 ) 上世紀人們的未來想象
上世紀六十年代描寫十九世紀末跨世紀時人們對時光穿梭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想象和幻想。
帶有時代烙印,如想象六十年代將爆發(fā)核戰(zhàn)爭,將徹底毀滅人類文明和世界。體現(xiàn)了對未來的憂慮和幻滅感,文明毀滅,未來新世代人類也喪失了對自身命運的主宰,如行尸走肉。
但片子并非絕望的,世界變幻,人性更加可貴。忠貞的友誼,勇敢奉獻,求知與探索,是人性的溫暖和推動力量。
片尾發(fā)明家要領導再造一個新世界,一方面是對現(xiàn)世的不滿,另一方面又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另外,在音樂效果下,緊張懸疑的氣氛烘托也不錯。
提供了一系列possible essay topics給哲學物理文學電影時裝設計系的prof們啊??
2002版絕對的完敗。60版中用自然變化甚至女性服飾來有力證明時光更迭,更具有說服力。雖然由于當時的條件只能用模型拍,但誠意遠超現(xiàn)代版??赐旰鬅o法忘懷WENNA那純真的笑容和嬌俏的容顏。愛死這部戲了!
創(chuàng)意和邏輯都很不錯,其中有些小bug可以忽略,60年代的特效一秒穿越到奧特曼片場,不過那個年代的演員不論男女是真心有氣質。
英國倫敦帥哥發(fā)明家向往未來。但真正看到未來后卻對人性的失落失望。無憂無慮的地上艾族,被地下莫族豢養(yǎng)。男主角喚起艾族的反抗,燒毀莫族地下城,美人Yvette Mimieux傾心。然而一個猶豫,導致兩人在80萬年時空中失之交臂。他終決定尋她。莫族設定敗筆:如此孱弱無武器卻能運轉機器和奴役艾族,扣一星
你愛的那個女人在80萬年后
時空穿越題材的鼻祖電影
循環(huán)往復,注定了不能在一起..時光機器太多了,所以決定用英文片名..
關于時間旅行的邏輯漏洞百出,不過Wells大人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也是本著社會批判精神而創(chuàng)作,假借科學幻想來用虛構的故事結構來表達他的主張和理念。有趣的一點是,男主通過觀察壁櫥里那位存在了六七十年的模特的穿著打扮來感受時間飛速前進時代的變化,代表的形象特有偷窺癖特征。
不以現(xiàn)代標準苛求,在那個時代能有如此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已經(jīng)十分了得,何況創(chuàng)意上以及思想性上的力度和邏輯縝密精巧的細節(jié)構思和表達,比如被移動過地方的時光機?!叭绻屇銕緯?chuàng)造新世界,你會帶哪三本!”
科幻片果然還是冷戰(zhàn)時期的比較好,不過仍回避了原著最尖銳的那部分社會批判思想,現(xiàn)實如此也是沒辦法的事,到威爾斯他曾孫新拍的那部簡直就沒法看了。
當先看了原著,再看了2002年原作者曾孫拍的《時間機器》,就會覺得這部1960年拍攝的,比我爸爸還要大半歲的影片拍的多么的好了。資本主義在60年前的發(fā)達程度總是讓我震驚?;氐皆鴣砜矗艺J為未來即使發(fā)展成了兩個種族,那也應該地上的是光鮮亮麗的有知識有文化的高等階級,地下是衣不蔽體的野蠻人。。。
喬治發(fā)明了時光機器,從20世紀初相繼穿到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以及66年的原子大轟炸,甚至是幾十萬年后的由食人族統(tǒng)治的世界,在那里他收獲了愛情,卻又面臨分離,于是穿回再穿去,去新時代開啟一段新的文明,在當時可說是腦洞非常了。
補遺,對時間機器的描述和穿越的表現(xiàn)還是很到位的。透過此構想探討資本主義、階級斗爭和核戰(zhàn)等政治議題,卻又不失娛樂效果。未來場景和怪物雖然有些粗糙,美劇《生活大爆炸》某一集謝爾頓做夢還夢到了片中的怪物。
勉強兩分。導演生于匈牙利,在歐美都工作過,是個動畫導演出身,動畫或者CG電影的視覺技術一直能平移到電影特效,本片的拼貼啦縮時攝影啦用的雖然粗糙,但在當時的美學規(guī)則里也顯得可愛。故事就太拖拉,預言了6年后的戰(zhàn)爭陰云后就直接跳到80萬年后的種族戰(zhàn)爭了,這種爛故事人猿星球8年后也要抄
Yvette Mimieux很正,沒了……
牛,那道具去生活大爆炸了當年的美國式風情,感覺還善良樸實些
改編自hg威爾斯的著名小說作品,和02版的一樣,盡管特效不如后者,怪物的造型很丑,不過這部作品我感覺還是更好些,感覺更忠實于原著,埃洛伊和莫洛并非敵對,而是反烏托邦的奴役關系,并且,和02版的商業(yè)性不同的是:本片像一部未來的啟示錄【或許是由于是在二戰(zhàn)10年后拍攝的】,總之:5星
穿越起點,從過去出發(fā)回溯現(xiàn)在又投身未來。經(jīng)由制作年代與主人公表現(xiàn)所展現(xiàn)出的,冷戰(zhàn)時期民眾對戰(zhàn)爭、冷兵器以及環(huán)境惡化等問題的焦慮心態(tài)、末日想象與逃避主義。影片以定格拍攝與微縮模型來實現(xiàn)時空前后變化現(xiàn)象的驚人效果。另一個出色的方面在于地下人種的變異形象,以及創(chuàng)造出久不見光的地下人面對光線的彩色主觀視點。縱然各種因素導致不盡如人意,但其令幻想這一大類由50s粗制濫造的剝削電影地位開始逐步上升的現(xiàn)象和意義是無可撼動的。
八十萬年後,人類都變成了家畜般的存在,然後你在家畜中遇到了真愛
有兩點值得一提 一是這個男主想造時光機的初衷是 他不想看到戰(zhàn)爭 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包括我想要看看以前的人和事、彌補自己一個錯誤或者挽回一個失去的人之類的想法都要崇高偉大得多,二是他最后移了一下時光機的位置進入獅身人面像里面 像男二說的 他是想成為那里的主宰 他想把水深火熱的未來人拯救出來 創(chuàng)造新的正確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文明 這歸根到底也是一種很崇高的精神 這男主氣宇軒昂 果然是個做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