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影片改編自同志作者王泡小泡的小說《張先生和張先生》,兩位男主人公張哲和張楠經(jīng)歷了十年愛情長跑,在兩人相戀十周年的慶祝party上,第三者雞米闖入帶走了張楠。張楠的離去徹底擊碎了張哲對愛情和人生的信心,生活白癡的張哲努力一個人生活,在好友楊春子和江超的幫助下,慢慢學(xué)會堅強(qiáng),面對張南偶爾的主動,他選擇回避。 然而誰知這一切都是雞米設(shè) 計好的圈套,當(dāng)真相浮出水面,到底是選擇為真愛放棄一切還是繼續(xù)殘缺的現(xiàn)狀,是擺在張楠面前最大的難題…… 本片獲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2018最佳外語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配、最佳美術(shù)和最佳音效等五項提名,并最終斬獲最佳音效獎項。
原著黨,還是真誠地推薦大家一看。原作主線劇情的還原度很高,幾個主角的表現(xiàn)也很貼合小說的氣質(zhì)。特別提一下被黃禮豐圈粉了,眼神啊表情啊小動作真的很到位了,讓人覺得,張哲就該是這個樣子。
不得不說,無論電影還是小說,這個故事回憶的部分都是極美的。尤其喜歡張哲回到老家,在書架前翻出與張先生校園時的合影,不禁回憶起他們在泳池里擁吻的場景……這個片段無論畫面還是音樂都美極了,渲染出十年感情的厚重與美好,讓人跟隨張先生沉浸其中。
平心而論,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可能會覺得電影亂七八糟,但還是有幾幕劇情比較打動人的。一是兩個張先生的逃亡,在星空下兩人躺在車前,任彼此心中思緒翻涌;二是電影原創(chuàng)的部分,看到楊春子和江超跨越家人的阻撓即將開始新生活后,張哲忍不住沖到雞米住院的病房前向張南求婚,可惜這難得的沖動被潑了冷水;三是大晚上張南喝醉酒,忍不住打電話給張哲宣泄自己的思念與不舍,兩個張先生就這樣在北京的夜里隔著電話各自落淚……這些場景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觸不大,可是越看卻越難忘,希望大家也能因為這些可圈可點的片段,對這部作品寬容一些。
最后說幾個吐槽吧。一是主角臺詞大多數(shù)后期配音,多少有點不自然,當(dāng)然可能是考慮到豐豐的臺灣腔;二是大結(jié)局怎么可以拍得那么丑,那光線,那角度,那發(fā)型,兩個主角的臉都是黑的,也不知道導(dǎo)演怎么想的。
不過,在大環(huán)境的各種壓力下,還是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希望大家能更多鼓勵才是。
沒想到2023年寫的第一部是《虛無的焦點》??粗耙呀?jīng)做好了是6分以下大爛片的打算,但是看完以后發(fā)現(xiàn)居然還可以,我可能真的對狗血言情?。ㄓ绕涫沁@類)沒有抵抗力?劇情真的非常狗血,雙男主的十年長跑在最后關(guān)頭按下的暫停鍵及雙雙出軌,騙婚的G和為騙婚G心碎的堅決護(hù)友G,挖空心思撬走Top最后又主動放手的三……主題是好的,小三的出局與入局在全片中的作用非常清楚(在小三自己的口中,或者說也是導(dǎo)演的口中,是告訴Bottom不管有沒有三的出現(xiàn),兩人之間已經(jīng)有問題了),但是不管是前期雙男主間的問題(雙男主間其實問題不大呀,除了Bottom太不獨立了,但是雙男主間青梅竹馬的感情基礎(chǔ)已經(jīng)扎實得可怕了),還是經(jīng)歷過三插足后兩人的成長都表現(xiàn)得有限。結(jié)構(gòu)或許借鑒了《小姐》這樣的三部結(jié)構(gòu),結(jié)局也是開放式的設(shè)定,還在故事里引入了《張先生與張先生》小說這一故事中的故事,這些都是稍用心了的?;蛟S導(dǎo)演想透過這部電影傳達(dá)的便是,戀愛先要好好愛自己,任何一方在戀愛中都需要保持獨立、不斷成長,這也是為什么導(dǎo)演將主視角和敘事重心都放在bottom身上的原因??赡茉陧樞詣e群體眼中這樣的情節(jié)很狗血,但在G群體內(nèi)或許這真的不狗血
昨晚大半夜看完了《運動學(xué)概論》,上午貓著看完了《虛無的焦點》??赐昶雍髞矶拱攴朔u論,雖然我沒看過小說,但好像也不想去看。只談電影的話,我很喜歡張哲的扮演者。十年或許磨平了激情,模糊了視線,他們從相互依賴到各自獨立。最喜歡那兩通電話,最不喜歡餐桌上他們否認(rèn)電話里的話。
我多么希望結(jié)局時,張南走向他,說道:“張哲,我回來了,我們結(jié)婚吧?!?/p>
太多小說,結(jié)局止步于小攻和小受經(jīng)過各種挫折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但他們5年后,10年后,會變成什么樣子...... 張哲有個相戀十年的竹馬——張南。張南很優(yōu)秀,相貌,人品,性格,工作都很好,最重要的是,對張哲好,所有的家務(wù)全包,廚房也不讓張哲進(jìn),說是油煙會傷皮膚,真的讓人羨慕,這大概就是那些大團(tuán)圓小說的結(jié)局。
從18歲到28歲,他們10周年紀(jì)念日馬上到了。 這天,張南凌晨2點回家,還是洗過澡的,張哲問去哪里了,張南回答加班,張哲拿出和他同事的對話錄音,他早就下班了,張南沉默,張哲覺得再問下去也沒什么意思,索性說算了。張南或許出于抱歉,今晚的運動格外賣力...... 其實,在張哲知道張南撒謊的瞬間,首先出現(xiàn)的想法是:幸好是我先發(fā)現(xiàn)的他出軌,我可以站在道德的最高點質(zhì)問他,而不是他先發(fā)現(xiàn)的我出軌。 看到這里,相愛10年的人雙雙出軌,這是我們在看小說,在做少女夢時從來不曾想過的,10年前我們信誓旦旦的說愛你一輩子,我的身體只屬于你,可當(dāng)10年時間磨滅了兩個人的激情,還剩下什么? 張哲,我看不慣他,當(dāng)初的學(xué)霸怎么著就活成了一個家庭主婦,或許連家庭主婦都不算,渾渾噩噩的找一份行政工作,不求薪水多高,只求安穩(wěn),反正有張先生,自己只需要出一般房租來展示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其實自卑到骨子里了,張先生的需求一定遵從,張先生的話當(dāng)做圣旨,從來不敢主動爭取,電影里這種依賴少了很多,直到張南離開時,跪下挽留,這才是張哲。 張哲也想過報復(fù),除夕夜張南去給雞米送餃子,張哲把李天叫到家里,想讓張南回來看到另一個男人在他們的床上gan著自己,可到最后,卻后悔了,不想讓別人出現(xiàn)在這個自己和張先生的家里,所謂的報復(fù),又有何意義? 無論兩人怎么裝作沒事,該來的依舊會來。 10周年上,張南不顧張哲的跪留跟著雞米離開,兩人的感情徹底走到盡頭。離開了張先生的張哲,我以為會尋死覓活,沒有,他過得很好,學(xué)會了獨當(dāng)一面,學(xué)會了做飯,學(xué)會了照顧自己,還有了2段戀情,雖然遇到的都是渣男,都無疾而終,但這又怎樣,反正他也不愛對方,找個人湊活過罷了,甚至還時不時會和張先生約出來偷個歡。他有了一套自己對待愛情的方式,淡然自處,這個世界誰離開誰不能活...... 再來說下張南,看似瀟灑離開的他反而沒有那么淡然,太愛太愛張哲的他離開有太多無奈,為了給張南在北京買套房子,他挪用公款,被雞米抓住把柄,威脅他離開張哲。不明白為什么不能和張哲商量一下,都是男人,把對方當(dāng)個柔弱女一樣保護(hù)起來,我實在看不慣,而他這種做法也讓他們失去了彼此。電影里這個理由反而更和我心意,為了一個字“孝”選擇了妥協(xié)。 最后,雞米在出國前,對張哲說出了真相,這是一場名字引發(fā)的悲劇,雞米原名也叫張哲,悲慘的童年讓他心理扭曲,認(rèn)為這個世上如果有一個叫張哲的人能得到幸福,那這個人必須是我。最后,雞米有了一個還不錯的結(jié)局,和一個外國男人結(jié)了婚。 雞米離開,兩個人卻再也回不去了,張南被逼婚選擇了妥協(xié),張哲把兩個人的故事《張先生和張先生》發(fā)表并給了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兩個人逃到了國外結(jié)了婚,過上了神仙眷侶般的生活。電影里沒有寫結(jié)局,張哲說沒有結(jié)局便是最好的結(jié)局,這里,我感覺看到了2個張哲,電影里的張哲比起小說里的張哲更獨立,也更絕情。 小說最后,說明了張南是假結(jié)婚,后來選擇了離婚,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和張哲在一起了。電影里,兩人止步于分離。我更愛電影的結(jié)局,但又有點唏噓,明明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 小說看似完美的結(jié)局,在番外又來了點東西,張南得了胃癌,但他隱瞞病情,想和張哲在一起好好活下去。多年后,張哲給張南寫了一首歌,我很早很早就知道了張先生的病,但一直假裝不知道,只像平常一樣愛著他,接受他的愛,也許,這就是我對他最好的回報。人生大概就是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幸福才會顯得珍貴。 張哲還算幸福,還有宋凱,楊春子,才是愛到卑微。 宋凱,一個漂亮自信的男孩,為了愛情被韓國渣男一次次傷害,最后染了病。 楊春子,我很喜歡的人,敢愛敢恨,把自己偽裝成女王,卻卑微的像個宮女,內(nèi)心有太多的孤獨,太多的不安,最后跳樓自殺死了。 所有人誰也沒有比誰更好一些,是因為孤獨,是因為寂寞,是經(jīng)不起誘惑,互相背叛,卻把所有的鍋甩給這個圈子,其實不過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卻又想站在道德的高點去質(zhì)問別人,自己把自己蒙蔽了。 最后,依舊想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微信攻眾號:萌主推劇
看完這部電影,給我觸動很大。愛情真的有那么復(fù)雜嗎?我想走進(jìn)人物去分析理解他們之間矛盾的愛,寫點自己實在的想法。
大家對這部影片評價不一,都說很虐很be無法接受??墒俏业目捶ú灰粯?,張先生和張先生一直相愛這對方,但是他們就像雞米說的那樣,他們相互寄生,一個深深依賴,一個深深被依賴,連獨立的人格都沒有,他們真的能一直走下去嗎。張哲報復(fù)性地輕易肉體出軌,這正是一個對于感到即將失去自己最依賴的人所放任自己的失控吧。張哲也真的愛得卑微到塵埃里了,對于張南的出軌跪下求他不要走。而再這一切都無濟(jì)于事之后,張哲慢慢學(xué)會去適應(yīng),慢慢獨立,慢慢構(gòu)建起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在失去后,真正成長起來。
而張南卻會因為雞米簡單的一句威脅變得如此順從,由此可以看出張南一直都沒有具備他可以保護(hù)張哲該具有的勇氣,擔(dān)心自己的父親病情加重,對現(xiàn)實隱忍妥協(xié),十年,兩人的愛情如此脆弱不堪一擊。而張先生在失去他的張先生后發(fā)現(xiàn)沒有他他也能活得很好,兩人的心境也在二人的劫難中發(fā)生改變,我覺得他們對于愛的理解也加深了,愛是責(zé)任,愛是克制,愛彼此希望彼此變得更好。張南最后沒有挽留,因為他們回不去以前的相處模式了,一切都沒有那么容易回去了?;夭蝗チ?。有人會說這個劇情狗血,虐戀,爛劇。但在我眼里這部影片深深啟發(fā)了我。我感覺人物性格設(shè)定和矛盾設(shè)置得都很好。 我還是相信他們始終深愛彼此,只是這種愛換了一種形式,也許很多年后他們會又重新走到一起一起生活,但二人的愛情會變得更加堅固,更加愛彼此,對??的定義和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吧!
看完小說,回味電影細(xì)節(jié),小說中把人與性與社會揉碎了暴露在我們面前,小說中圍繞在張哲身邊無數(shù)繁雜的瑣事讓我身為讀者有一絲厭惡與不解,兩人雙雙出軌,不知是賭氣還是十年之癢,厭倦了可最終水終會流向大海,漂泊的人們最終會找到回家的路,反觀電影,有男主的顏值和激情戲,有小說改編會加入自己的理解無可厚非,在處理十周年那場下跪中無聲無息,讓我最是心碎,不過畫面前半段值得贊揚(yáng),壓抑委屈不解用較為低沉的畫面感表露,可最后結(jié)尾那句我叫張哲我叫張南十分不解的畫面拍攝角度,不過令人心碎依舊,建議看完運動學(xué)概論有人物代入感看小說,看完小說看虛無的焦點……
見到了導(dǎo)演和演員,算不算見到了明星?覺得離我的生活非常遙遠(yuǎn)。很好的一部片子。
狗血
小受顏和演技都不錯,衣品也好。
能把床戲都拍的這么痛苦,臺詞演技都極差。小說是內(nèi)地同志眾生相,白瞎了小說!
偶然發(fā)現(xiàn)《張先生和張先生》(2014) 的條目,豆瓣還高達(dá)7.8分,想看卻找不到哪里可以觀影,看短評里說那片子最后沒拍出來。然后,就陰差陽錯地找到了這部《虛無的焦點》:制作粗糙得讓我難以相信那個「本片獲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2018最佳外語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配、最佳美術(shù)和最佳音效等五項提名,并最終斬獲最佳音效獎項?!沟慕榻B,但百度了也沒找到2018年倫敦電影節(jié)的獲獎消息。雖然片子感覺不咋地,但有些驚喜里面竟然有好些無露點性愛戲份,在國產(chǎn)同性片里也算挺難得的了。P.S.:海報→《假面》。
《虛無的焦點》入圍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2018最佳外語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配、最佳美術(shù)和最佳音效等五項提名。
真的不是奔著網(wǎng)大做的?
其實很真實,編劇應(yīng)該是圈里人。虐受之后虐攻,副線最后直接悲劇,看的心有戚戚焉。
尬拍了兩個小時,名媛圈的邏輯正常人太難懂,太佩服這幫草臺班子了。☆
剪成電視劇根本沒法看了
故事挺好看的,分別從兩個男主自己的視角講,前半段的你以為在后半段從另一個男主視角又完全反轉(zhuǎn)了
可能什么都需要比較,現(xiàn)在看來這片竟然是近幾年最“正?!钡拇箨懲倦娪?,制作也相對精良。雖然分開背后的算計還蠻可笑的,但電影對于分開本身的刻畫很真實。一出軌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同性戀之間的十年本來就相當(dāng)于人類的一世紀(jì)了吧?想想還挺唏噓的...
成片不錯,比參差不齊的網(wǎng)大好太多了,關(guān)鍵是故事太擰巴,副線還突如其來的be了,太糟心。
拜托你們不要想一部電影把所有主題都涉及,李安都做不到好嗎!既然互相出軌,那就分手好啦,怪性取向?既然奸人設(shè)計,那就同仇敵愾對抗好啦。邏輯感人之余又硬塞悲情,雖然你們長得好看也不能為所欲為好嗎!而且,為什么你們辣么有錢?
真狗血啊,開始還以為張南是渣男呢,原來不是
十年后的張先生和張先生,仿佛都變了模樣。
四年前讀小說時有被shock到。影劇基本忠實小說再現(xiàn)。張南的肉+雞米的演技多加一分。
對照《運動學(xué)概論》足可以擊碎了關(guān)于同性感情的美好想像:青春恣肆終究敵不過時間流駛,十年后的日??偸腔颐擅傻?。遂明白了張愛玲的“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吳駿超沒有《運》中那么生硬;黃禮豐的聲音質(zhì)感就太稚嫩,年齡的層次感塑造并不成功。故事很溫吞,黃禮豐的設(shè)定(生活不能自理)有些夸張;電影語言的運用也很平庸,更像是電視小說。出彩的地方是還原了大城市同性圈的眾生相——宋凱、楊春子、江超……林林總總的人幾乎都能和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聽說的對號入座;以及家人、朋友,以及路人。沒有撕心裂肺的煽情和歇斯底里的對抗,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留下不足為外人道的一地雞毛。平淡的真實中張先生們的故事,使我內(nèi)心毫無波動,甚至沒有甚至——也許這就是虛無的焦點吧。原本不足為外人道,也就只好如得其情哀
第一次在大屏幕看LGBT電影,演員選的很好,張哲演的很好,張南演技要差一些。前半段比后半段好。希望大家都去支持這部電影,這樣出品方將來可以多出品精品電影。
沒想到雞米演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