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電影春嬌志明系列的粉絲,也是彭浩翔粉絲,如果說2017年要好好活著的動力,《春嬌救志明》算是其中之一。
第一部《志明與春嬌》我看了四遍,第二部《春嬌與志明》我看了兩遍,這不是什么燒腦片,反復咀嚼的原因只因為它演出的是都市里最平常的愛情,不加粉飾,不過分輕巧,也不玩沉重,特別真。
別的愛情電影講宏大敘事,講精心獵奇,講陽春白雪,一切都美的不像話,但是春嬌和志明不是,他們有小浪漫有小感動,但它也絲毫不羞赧地講生活里的屎尿屁。
平凡大眾的愛情不是每時每刻都要感天動地,也不是要兩個人一直端著玩高雅精致,它有時候會露出一點粗鄙,還有一點歇斯底里,大部分時間里,除了愛不愛,占據(jù)生活的主要問題是你能不能接受平淡無奇又糗態(tài)百出的伴侶,就是這些屎尿屁。
春嬌和志明就是兩個小人物,沒多顯赫的身家背景,也沒多突出的文化學歷,事業(yè)平平,性格當中長處和短板都很明顯,要說外形條件,也別被兩位明星迷惑,張志明本身是有點帥氣,但也沒到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余春嬌氣質(zhì)宜人,但沒沉魚落雁之貌那么夸張。他們生活的漫不經(jīng)心,你在任何一個城市街頭都可以信手拈來這樣的男男女女。
兩個人在樓宇間的后巷抽煙相識,那時候,志明是被戴綠帽子卻最后一個知情的大男孩,春嬌是有穩(wěn)定男友卻并沒有激情的三十歲女人。
他們沒有一見鐘情,也沒有日久生情,就是在毫無征兆的那一刻,志明給春嬌點了一支煙,噌的一下,愛情的小火苗也點燃了。
這有什么道理可言?愛情的發(fā)生最沒道理可言。
有人叫他們“狗男女”,他們也的確都有點臟事兒,志明挖墻腳不地道,春嬌精神出軌不干凈,不過這不是給圣母指手畫腳的電影。
你得承認,都市男女并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圣賢,誰都有點黑歷史,接受了往前走繼續(xù)生活,不接受便活在條條框框里彼此嫌棄。
愛情不是活在真空里,實驗室條件下的愛情反而最不牢靠,愛情不是要發(fā)生在偉大人物之間,平凡茍且也可以談愛,愛情不需要資格認證。
志明跟春嬌第一次過夜,春嬌犯哮喘覺得自己不爭氣破壞了共度良宵的氣氛,志明因為車門打到要害處只能遮掩地說 “有些事情不需要一個晚上都做完,我們又不趕時間”,兩個人適應了一會兒尷尬,之后相擁入眠。
不是不感動的,但是所有的感動都不必仔細推敲,兩個人各有隱情,若是把一切拆穿,沒勁透了。
看第一部的時候我二十歲出頭,因為志明充滿小心思的“I miss you”動容,因為他們不趕時間的戀愛而羨慕,但還是覺得遺憾,為什么一切不能完滿又順遂?非要磕磕絆絆地相愛,偷偷摸摸地相伴?
現(xiàn)在回頭看,懂了,我也不再那么年輕了,生活里沒有那么多灑脫,老天制造的各種羈絆和不如意都是必然,要么把你們推開,要么把你們越拉越緊,這不是考驗,不需要這種大詞兒。
愛的第一步是沖動,第二步就是演習接受不完美,接受臟,接受苦,接受瑕疵。
《春嬌與志明》就是進階到愛情的第二步。沖動耗完了,新鮮感走失了,還沒學會怎么經(jīng)營好愛情,兩個人異地了,分手了,各有各的新戀情了。
這一部最難看,我不忍細看,后來想想不是因為故事走向惡俗,不是因為故事里插入了閑雜人等,而是因為我不想接受這樣的結局。
我多希望繼續(xù)上演春嬌志明的惡趣味,就像曾經(jīng)那樣,圍在馬桶旁看干冰升華煙霧升騰,街邊遇到警察假扮日韓友人抖機靈,但是現(xiàn)實饒過誰啊?愛情里的掙扎閃躲又繞過誰啊?
不學會怎么相處,不學會手刃他身邊的鶯鶯燕燕,不學會在她需要的時候給予安定,不學會忍讓和接納這一切不盡人意,那還是別愛了。
很多人說愛情真累啊,可是不愛,就不累了嗎?
相愛不需要資格,但相處需要不斷考級,你折在第幾級,下一次就要換個人重新來過,后來很多人說算了吧,別折騰了,就這個了,我們繼續(xù)愛吧,為民除害。
嘴上說的無奈,心里最知道,不是不想折騰了,是你離不開,是你發(fā)現(xiàn)他就是你要找的那一個,你只想跟他一起折騰。
第三部《春嬌救志明》里,張志明對余春嬌說,“我不能沒有你”,這一句,讓我心里難過。
從二十歲到三十歲,我見了太多無痛分手的故事,聽了太多“沒有誰我都能過好”的口號,我許久沒有聽誰這樣扎扎實實的大方承認,沒你不行,我被這樣的直接和肯定打動了
或許很多人都想過,我不能沒有你,但是轉過身就覺得自己太低姿態(tài)了,太弱勢了,畢竟有那么多戀愛指南告訴你要若即若離,要表現(xiàn)的不在乎,要故作姿態(tài)。
于是,除了現(xiàn)實以外,你的自尊心,你的戀愛技巧,你的故作灑脫,都成了愛情的敵人,它們不停拉鋸,不肯討?zhàn)?,非要你去證明愛情沒那么重要,你做得到。
我不能沒有你,這是最后一點真心了。
雖然這句話不代表張志明能做個完美的二十四孝好男友,不代表那個地震之夜他能像個英雄一樣拯救你,不代表他能放棄自己的孩子氣跟你一起攢錢買樓,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愛情啊!
把那些承諾和大話都放在一邊,把那些你儂我儂都抽絲剝繭,剩下的如果還是咱們誰都離不開誰,不是我僅僅愿意跟你去臺灣看101的煙火,我還愿意跟你一起面對彼此的臟彼此的惡以及這生活里的各種瑣屑,那就這樣愛下去吧,以后咱們一起升級打怪。
第三部是春嬌志明系列的最后一部了,彭浩翔是這樣說的,所以他終于肯在最后一部來點猛料,探討了更深入的主題,關于成長和拯救。
因為關系的七年之癢也好,因為人近中年渴望穩(wěn)定和繁衍也罷,最后的最后,志明求婚,他說春嬌讓他長大,他說春嬌拯救了他。
我倒是覺得沒必要升華到這么高級的地步,成長是個慢性病,不會徹底停滯不前,也不會瞬間變得瓜熟蒂落,無論是春嬌志明,還是在情海沉浮的你我他,還是踏踏實實的,別說大話,一起長大。
與其說春嬌救志明,不如說是志明救了春嬌,救了一個安全感缺失,又陷入中年危機的春嬌,也救了看第三部戲的男男女女。
志明一夜之間的長大是一支強心劑,它讓我們還能堅定地相信不用趕時間,時間一定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能堅定多久呢?有一陣算一陣,能多久就多久吧。畢竟,從第一部到第三部,跨度七年,我們當中依然有人孑然一身,依然有人求而不得。
情愛無常,沒看透也沒看夠,我們需要一支強心劑,熬過這漫長的日子。
堅持住吧!至少在志明求婚的那一秒,我是相信愛情并不廉價的,我在電影院哭的稀里嘩啦的時候,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感動很貴,對愛情我有所謂。
我覺得不論如何,我都必須給這部片子寫個影評。
時間倒回到上周五,我在出租車上,突然收到一條豆郵,是制片方的工作人員,說在豆瓣看到了我之前給第二部寫的影評,,問我愿不愿意參加第三部的提前觀影。 然后,我他媽的當天整個晚上笑的跟傻逼一樣。朋友說,劇組真的好走心啊。
真的對這個系列蠻有感情的。
很少能有把愛情拍出煙火氣的片子,沒有車禍,沒有失憶,沒有墮胎。 充滿了情侶相處瑣碎的小橋段,逗趣而又暖心,就像你我相處的日常。 有小聰明。一個詞,一個梗,一包干冰,相視一笑的默契與親密。 有折磨。掙扎,糾纏,沖動,失望,想要改變一個人,卻發(fā)現(xiàn)他怎么也長不大。 有同化。開始講鬼故事,開始變得有趣。我努力的想擺脫張志明,可是在不知不覺見,已經(jīng)變成了另一個張志明了。
每個人在這個故事里,或多或少都看到自己了,或多或少都看到遺憾了,或多或少都看到期許了,然后都記住了這部片子。于是,它火了。
今天在上海影城看了提前場,提前場看到了余文樂和楊千嬅,以及,導演你真的沒什么存在感。
電影笑點很足,整場都不乏笑聲,作為一部喜劇來說,應該能算成功的了。 中間玩了很多一二部里的老梗,這樣的設計也讓各路老粉們覺得十分親切。不過作為一部感情片來說,總覺得感情線上還是顯得有些鋪墊不足,而過于零敲碎打的片段的堆砌,也讓整個故事主線的連續(xù)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比如蔣夢婕最后的解釋,就顯得很生硬和勉強。
不過這并不影響片子的可看性,聊一聊劇情。
故事到了這個階段,戀愛談久了,新鮮感消磨干凈,只剩下日?,嵥橹械哪Σ僚c爭吵。我們總是自以為了解對方,總以為臥槽都處了這么久了,他下面幾根毛,喜歡什么姿勢我都一清二楚,他是個什么什么樣的人我不清楚? 可那些自以為是的了解,也是自身固執(zhí)的偏見。春嬌最后在臺北爆發(fā),覺得志明總是逃避,覺得志明總想著自己,覺得志明總是心血來潮。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摩擦,磕磕碰碰形成了心結,形成了偏見,讓她會忽視張志明的改變,會放大他的不足,會不停去找實例印證并加深自己的偏見。講真很多分手都是自己嚇自己然后就分了,春嬌也是,她忍不了了,她逃了。
要知道在生活中,男人跟女人對事情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完全完全不一樣的。男人傾向于解決問題,女人傾向于表達情感?!坝H愛的,我又怎么了”“你沒怎么啊”。“我真的沒有XXX,你想多了”。男人們很容易惹女人生氣的,思維模式上的差異加上不善言辭,無非是越描越黑的狀態(tài)。 我覺得地震那段拍的真的非常好,志明真的沒有不管春嬌。我們來抽象一下,春嬌遇到了困難,志明做了什么呢,給了鼓勵,給了解決方法,反復嘗試都無效。春嬌始終因為自身的原因,不愿意接受幫助,也不愿意自己突破。然后志明選擇了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去幫助春嬌。最后,事后,春嬌一句責問,你為什么不管我! 真的沒有丟下你啊。當我伸出手的時候,你也要試著突破下自己看看?如果能一起努力就能把問題解決的很好的話,那又為何要以愛作為束縛,強迫兩人都深陷于困境中?
然而,他倆就這么分手了。很可惜呀?志明錯了嗎?春嬌錯了嗎?他倆都輸了,生活贏了。我覺得可惜,卻很正常。
講真,我都以為這次圓不回來了。比起第三者,比起新歡,生活才是感情最可怕的敵人。鐵杵磨成針啊兄弟們,情比金堅都能給你磨成金粉。。
然而,他還是做到了,因為他是她的張志明。
張志明,有顏(遛狗被妹子搭訕),有錢(開路虎,買達利),有才(廣告公司高管),有趣?;詈貌缓貌恢?,但占足前面四點已然是極品男人了啊,各位哥哥們你們捫心自問一下誰做的到啊。 而且這樣一個人撩妹套路玩出花來,簡直是一本標志性的教科書。 有趣的最難境界是如何將枯燥的生活玩出花來,就好像即興魔術一樣,你不知道你能拿到素材,但你要用這些素材讓觀眾驚呼,amazing ! 達利那一段,春嬌明顯是生氣志明亂花錢的,可是志明,先一本正經(jīng)的胡說八道(每一個男人都要有一個達利),然后開始跟春嬌調(diào)情(把首飾放在雕塑上),中間夾雜著插科打諢 ,隨機應變。能在做了一件女人嫌棄你的事情上,把女人哄開心,真的非??简灹妹玫木C合素養(yǎng)。 最后求復合的那一段,志明在ktv里先是一言不發(fā)(忍耐力驚人),隨后突然消失(了解女朋友性格),再后找朋友演戲(肯為女朋友花心思),尬歌(臉皮厚,行動力強,心思巧)。套路之深,手筆之大,真的是撩妹教科書,并且這些套路,沒有一定心性的人,根本執(zhí)行不了,肯定在ktv里就痛哭流涕:我求你留下來好不好TAT,我不能沒有你TAT。 然后GG。
我還真不相信,這等風格,是處女座。
我覺得張志明象征的是,我們每個人念念不忘的那段熱戀,好玩,有趣,好像被帶進了新世界,好像對方整個人都發(fā)著光,并且,跟之后的每個人都不一樣。而這感情,炙熱耀眼而又短暫。關鍵詞是喜歡。
春嬌穿小護士裝的時候,我覺得她真的變得越來越像張志明了,第一部的時候,她還不能算是個有趣的人。第二部的時候,她只是重復著張志明的習慣。到這一步,她終于把他的有趣,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小護士裝也好,還有前半段跟志明拌嘴的回復方式。兩個人相處久了,真的會越來越像的。
總覺得春嬌象征的是,成熟了之后,包容的愛,不是陽光那樣強烈,更像夜晚路邊的路燈,不炙熱,溫暖,卻又經(jīng)久不息。她愿意去陪志明玩干冰,愿意對志明扔小球作弊這件事情詳裝不知,她在生活上的很多方面對志明忍讓,包容,陪伴。很多人到最后都會變成這樣的感情觀,不追求感情上過度的沖動,細水長流。這里的關鍵詞是合適。
慶幸的是,兩類感情,最后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喜歡的感情,開始變得慢慢合適。合適的感情,又慢慢多出了幾分有趣。結局不能更完滿了。
以一個男人的角度感慨兩句。 男人真的挺難長大的,要失去一些東西,被很多事情,很多人打磨,才能變得成熟穩(wěn)重,老練世故,卻又不丟失灼灼真心。 然而完美的人誰不愛啊。風情萬種的老司機當然知道這一點,平心而論,又有誰不希望,另一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能夠包容并善待,而不是冷眼厭惡,自己心底的那個躲在角落里懵懂幼稚的赤誠少年。
這個系列不希望有4了,到此結束我覺得蠻好的,千萬不要為了吸金而爛尾了,不值得。真的。
========================4月30日分割線=====================================
早晨起來刷到了昨晚五月天在大連請志明與春嬌當演唱會嘉賓合唱的視頻。 喜歡五月天超過15年,喜歡志明與春嬌5年,突然發(fā)現(xiàn),人生中那些喜歡過的各自為戰(zhàn)的事情,就這么突然的,串在一起了,還真是蠻神奇的。
生命里的那些不可替代呀,都只不過在恰好的時間,恰好的地點,恰好的故事,恰好的感動。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早一點遲一點都不行。
“偶爾想起來,還真的會嘴角帶笑呢?!?/p>
422點映歸來。 第一部《志明與春嬌》是在家里電腦上看的,當時覺得好喜歡啊,OST好聽得飛起。(這兩天重看發(fā)現(xiàn)有些咸濕的梗我當時沒懂…) 第二部《春嬌與志明》上映的時候我高二,上映當天抱著手機偷偷查了市區(qū)所有電影院的排片時間,翹了下午最后一節(jié)自習課和第一節(jié)晚自習,拖了一個后來畢業(yè)前已經(jīng)和我絕交的朋友一起去電影院坐情侶座看的電影,然后在第一節(jié)晚自習下課的空檔趕回學校。時間湊的剛剛好,當時覺得我真是天才。 記得2014某天楊千嬅在微博上po了一張紫色的頭發(fā),余文樂在ins上po了一張寫著「張志明先生收」的酒店便條,我當時挺激動的,想說不會是要拍第三部了吧。 又過去了兩年多,我都快忘記了,真的有三啦。
這系列電影還有一個很妙的地方就是英文名。這次的love off the cuff,導演的官方解釋是說一段感情走了好多年到了一個困局,變成一個枷鎖把兩人綁起來,要往下走必須打破這個枷鎖,就是love off the cuff。
個人覺得雖然這部電影里部分人物和橋段還是有點尷尬,但總體上已經(jīng)比第二部好太多。在保留彭浩翔的惡趣味和沖擊內(nèi)地院線的基礎上能有這樣的完成度我覺得已經(jīng)相當不錯。(這個故事和第二部的北京太水土不服了)雖然用了很多老梗,但粉絲看會超級開心的啊。我這么難笑的人基本上從頭笑到尾。 標題這句「寂寞是浪漫地斷氣 我與你與我快枯死」是《志明與春嬌》的OST里的《如煙》如煙,看春嬌躺浴缸里體驗窒息(預告片里有)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這首歌,形容當時他們倆之間的關系也滿恰當?shù)摹? 連夜復習完前兩部去看的點映,不敢說是滿分學者的我來試著總結一下彩蛋好了。【劇透預警】 1 第一部的表白短信 n 55!w !倒過來是 i miss u
2.電影開頭的故事里的小女孩是彭浩翔前作《人間?小團圓》(《香港仔》)里古天樂和梁詠琪的女兒。 曾國祥(本片中飾演春嬌的弟弟)導演的《七月與安生》中的蘇家明在本片中出演了一個攝影師。 導演彭浩翔本人也有出鏡。最后唱歌場面人群里那個舉提詞板還舉倒了的。其實導演在第二部里也有出鏡,是志明找同事們幫他做視頻的時候桌子右邊邊上那個。所以人設還是統(tǒng)一的,就是志明公司的一個同事。 3.系列三部電影的開頭都是敘述的恐怖氛圍故事。第一部是空后備箱里的求救聲。第二部是春嬌的一個朋友三任男友都意外死亡。這一部是吃小孩的怪物。導演說這些都是他聽來的故事,這次的故事是彭太小時候聽她媽媽講的。 4.UFO事件是最早第一天認識時張志明問余春嬌要電話時的借口,當時說回家查了再告訴你。這一部里兩人真的半夜去等UFO了。 5.然后在看UFO時遇到的那個阿sir是第一部里志明丟煙頭被逮到之后裝外國人時同個阿sir,很悲劇地被認出來啦。(所以被扭送警局也是沒辦法,有前科啊…) 6.春嬌說他們確認關系的紀念日是朋友春春生日那天,就是第一部里她帶志明一起去了KTV慶生那天。這次過生日的蛋糕和第一部里一樣還是胸部,而且切蛋糕也是從中間切的。(來自評論 連背景音樂放的歌都是同一首《牛郎織女》。 7.第二部里出演過的楊冪、黃曉明、鄭伊健還有王馨平在臺詞里都有提及,串聯(lián)的還挺好的。 8.張志明最后唱的那首歌原曲是五月天第一張專輯里的閩南語歌《志明與春嬌》,據(jù)說是導演的靈感來源。這次也請他們重新唱了國語版,作為電影主題曲。導演說他早就想用五月天這首歌了,但是沒錢,第一部的時候錢都用來買煙了。志明與春嬌 9.那一本拍攝每天拉的屎的拍立得相冊,是導演本人的杰作(。) 10.張志明買的Supreme的那塊磚真的滿貴的,是2016年秋冬的產(chǎn)品,售價$40美金(約¥270人民幣)。當時炒的挺火的,不過等升值換樓還是沒可能吧233
還有張志明用牙刷刷的,供在盒子里的那雙鞋,查了一下應該是這個Nike Air Mag / Marty McFly’s Sneakers 好像要人民幣幾萬塊吧…有沒有虎撲直男解答一下2333 (評論有人說80w 看來這個是比達利手辦貴多了…
電影里張志明收藏的那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導演自己的。包括九萬塊的達利。導演說張志明購物狂這一點是他本人的投射。
11.拍第三部的靈感來源是去年彭導和太太聊起在東京遇到的311地震,覺得可以用在這個電影里,從而開始構思了整個劇本。
【*偷偷加一個bonus彩蛋 424導演知乎live里說到brenda那個角色的演員本來不是演員 被他拉來演了第一部之后一直埋怨他說演了這個角色被人笑 要求補償 于是導演第二部就給她配了個大帥哥黃曉明hhh】
———————————————————————
416去了楊千嬅在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路演 結果沒有透露任何關于電影的東西嘛(摔
差不多就是楊千嬅粉絲見面會啦(+情感問題討論大會) 同學們都很敢啊……感受到了自己的蒼老 但是聽楊千嬅唱了幾首歌 非常好聽了 (′ε` )?
看《革命之路》的時候,覺得Jack和Rose活下來的話,就是這種婚后生活。所以,有情人短命最好。但是,死這件電影里最稀松平常的事,卻沒有發(fā)生在張志明和余春嬌身上,一段感情,老而不死是為賊。
拿《春嬌救志明》和其他都市愛情電影相比的話,可能也不差,旁座的女生沒有錯過任何一個笑點,我猜她的朋友圈配圖一定是電影開頭巨大的“n 55!wi”,至于文案可以是“成世流流長,我同你哋一起,一路哭,一路笑”。但主要是笑,影院里很多人被咸濕段子逗得大笑,表達出一種成年人之間的擠眉弄眼惺惺相惜。余春嬌被求婚時掉了眼淚,卻沒有人跟著一起,因為那場戲?qū)嵲谔珜擂翁茁罚覀冃睦锵氲牟皇窃牧税堉久?,而是你可長點心吧余春嬌。
跟《志明與春嬌》甚至《春嬌與志明》相比,第三部顯然有失水準。續(xù)集當然是難的,但也不是沒有標桿,愛在三部曲就挺好,人物在成長,故事在繼續(xù),沒毛病,乘勝追擊拍個五六部我們也認。但姣婆遇到脂粉客拍到第三部這份上,就叫我們?yōu)殡y了。余春嬌說張志明永遠長不大,這個梗玩了兩部了喂,他是巨嬰這件事我們很清楚了啊,你不要給我們啊,我們胸懷大痣可以奶大他。倒是你余春嬌,在一起這么久了,怎么還在幻想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改頭換面。
第三部的乏味在于沒有新沖突,男仔貪玩,女仔沒有安全感,永遠是這樣。七年了,北京房價都漲上天了,香港特首都換了幾任了,還在老生常談責任感安全感,有這功夫多喝點水好么,不行就分。而且地震來的時候,是你死活要拉住把手不肯躲到桌子下面去的好嗎,智障當然沒有安全感了,總有刁民想害她。地震走了,反咬一口說對方永遠只想到自己,張志明真是一臉黑人問號,我都把桌子拉到你身邊讓你躲了還要怎樣啊,我還能怎樣。
就算這樣,張志明還是認了慫,搞出個band來求婚,口口聲聲說你余春嬌救了我。這首歌曲的背景歌曲應該是“如果這都不算愛,我有什么好悲哀”。從發(fā)型看張志明都長大成陳奕迅了,余春嬌你的良心不會痛嗎?而且,余春嬌你愛的不正是孩童般玩鬧的張志明么,他要是不愛玩了,你們倆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啊。悶的時候想要個憨豆,嗨的時候想要個愛豆,港真,太難了。
為了讓余春嬌的作顯得不那么無理取鬧,請來了秦沛出演拋妻棄子的余爸,期待觀眾能理解看似獨立的港女為何要死磕安全感??墒?,知道你為什么要作跟同意你作這不是一回事啊。在我看來,長不大的人其實是余春嬌,她一直都沒能從被拋棄的早年經(jīng)歷中走出來,她所謂一個人也能活的挺好,并不是自立宣言,而是我可不能被男人再次傷害的自絕宣言。遇到問題就逃避的人也是她,“不如散了”、“不如放手”,最先搶占道德高地,卻也最早丟盔棄甲。
當然,故事不靈是編劇的問題,跟導演也有關系,但是演員不用背鍋。這部電影里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志明和春嬌,熟悉的都市男女。志明升職做CD了(我以為以彭導愛玩的天性驚悚片杯面廣告會拍出來),他不會說余春嬌我好愛你,而是賤賤的說你就是貪戀我的美色。春嬌唱小飛俠的時候,能感受到她想要分享童年回憶的快樂,就像她分享跟鄭伊健發(fā)生戀情的少女心一樣。扮護士玩制服誘惑的時候,兩人一唱一和,在床上滾來滾去煞是喜人。所有這部電影溫馨可愛的地方,都是延續(xù)之前兩部中觀眾所feel到的甜蜜回憶。所以,《春嬌救志明》唯一一場瀕臨淚點的戲,是春春再次生日會時候,包廂電視畫面回放的第一第二部中的片段。巷口借火、便利店買煙、漫春天開房、北京復合……
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往往是一剎那的靈光,志明春嬌系列的靈感來源于禁煙條例后的街頭社交,是都市男女偶遇相知的故事。第一第二部中這對男女的分分合合之所以打動人心,是因為我們有著太多類似的心境,從張志明身上看到懦弱,從余春嬌身上看到妥協(xié),各種隨意灑脫撩騷往來看出愛情里的舉重若輕。但角色性格成型之后,彭導的小機靈在《春嬌救志明》中不能給人物帶來更多面向,只是在人設上原地踏步。所以,并不是張志明需要長大成人,而是整個劇本需要長大成人。假使第三部集中呈現(xiàn)的是接受對方缺點的情況下如何相處、相處夠久的情侶要不要結婚、過了審美期限的感情如何維系等等,都可以使這一部更貼近當下生活,從而完成所謂的成長。
最后,我只問自己一個問題,要是再拍第四部還去看么,答案竟然是去。對,就是賤,就是被你欺負我愛你。
張志明與余春嬌的故事,竟然已經(jīng)出到了第三季,這也真是出人意料。
我記得在看第一集《志明與春嬌》時,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問自己的伴侶一個問題:你喜歡這部電影么?
打住,你千萬別輕松地以為這只是在問你對一部電影的評價,這可是一個隱藏著大陷阱的問題,如果你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太喜歡了,我簡直就想成為余春嬌。那好吧,估計你們要分手了,因為對方會覺得,你價值觀有問題,或者說,你也很渣。
為什么呢?因為本質(zhì)上,從故事情節(jié)的設置上說,第一集的《志明與春嬌》是個偷情的故事。
余春嬌本來有和住在般咸道的男友同居,盡管感情有問題,但是畢竟還沒分手,這時,她在街角抽煙時遇到了張志明,而此時的張志明已經(jīng)分手了,因為前女友跟法國鬼佬出軌了,手鐲上夾著金黃色的陰毛,所有同事都看到了。
然后,他們開始了有趣又擰巴的朦朧戀情,所以張志明故意在手機短信里氣春嬌說,我想在外面玩到多晚都可以,因為我單身。
再然后,春嬌的男友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戀情,春嬌從男友住處搬出來,和志明在一起了。
所以,彭浩翔假借片中采訪的方式,通過志明同事公公之口,概括了志明與春嬌之間的關系:姣婆遇著脂粉客,這是廣東話,姣就是騷,翻譯成普通話,大概就是騷情女遇到花心郎。因為畢竟,張志明也知道余春嬌是有男友的,卻還是有意無意在和她發(fā)展戀情,所以春嬌的朋友站在茶餐廳外面說:春嬌有仔你知噶?滾完走啊,滾出真感情好煩噶!意思是,春嬌有男友的,你知道吧,上一下可以,別玩出真感情,很麻煩的。
但是他們真的玩出真感情了。
所以其實,在第一部的《志明與春嬌》里,彭浩翔筆下幾乎所有人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都是游戲人間的,春嬌的豬扒(丑女)朋友用過度美化的照片在網(wǎng)絡上認識臺灣人,臺灣人見面后發(fā)現(xiàn)太丑,也立馬玩消失,似乎沒有人是對的,也沒有人完全是錯的,大家都是在玩。
我覺得這是比較真實的彭浩翔情愛觀:歡愉,即是正義。在其中沒有太多的是與非的觀念,只有每個人最真切的感受,是想要,還是不想要,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然而從第二部開始,《春嬌與志明》進軍大陸,拉進了大陸演員楊冪和徐崢,一個是青春無敵美少女空姐,一個是性格溫柔的富商,一個是顏值正義,是一個是財富與性格正義,簡直是婚戀中最完美的兩個對象。為什么要拉這些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在相親上《非誠勿擾》的角色進來,道理很簡單,彭浩翔想來大陸賺錢,志明與春嬌的故事,必須符合大陸人對婚戀擇偶標準的想象。
也恰恰是從第二部《春嬌與志明》開始,開始有無數(shù)人分析:張志明是不是一個好的結婚對象,余春嬌是不是一個好老婆,張志明是不是應該更成熟一點,余春嬌是不是一個渣女?
所有的成熟與否,渣男、渣女與否,這些概念其實都在圍繞一個基準線:婚戀。
也就是說,大家都是深入貫徹“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這句話,來評判張志明和余春嬌的,這背后,其實是觀眾們對戀愛、結婚、買房子、帶孩子等大陸年輕人熱點焦慮問題的投射。
好了,到了第三部了,成了《春嬌救志明》,需要志明去成長,需要志明去成熟,需要他成為一個好男人。
估計再拍第四部,就要拍《志明爸爸去哪兒》了,然后觀眾集體討論,一個不愛帶孩子的張志明,終究還是一個渣男,婚姻也改變不了他。
張志明為什么要不斷改變自己,去迎合你們的想象?因為他要來大陸賺票房。
但是說實話,我倒是更喜歡第一部《志明與春嬌》,沒有任何婚戀是非觀在里面,就是偷情怎么了,張志明即便永遠不成熟、永遠做個渣男又怎么了?為什么所有的電影都必須變成三觀正確的婚戀指南嗎?
從某個意義上說,姣婆遇著脂粉客,又是何其純粹。春嬌的前男友住著般咸道,那里是香港半山區(qū),有名的豪宅區(qū),她卻放棄了,跟了長不大的張志明,這就是春嬌最初的選擇,拋棄了物質(zhì)身份地位很多東西,是為了一起抽煙時那個有趣帥氣的男孩,這是一個多么純粹的愛情。他如果想選一個有房有車三觀正的男友,她為什么還要離開前男友去找張志明呢?余春嬌這種選擇,在香港有房大過天的社會里,其實已經(jīng)是非常另類,非??少F了。彭浩翔在第一部中表達這種價值觀時,還是非常自信的,但是到了第二、三部,為了迎合大陸觀眾,就已然垮掉了。
還是最喜歡許冠杰時期的粵語文化,那種灑脫,坦誠,自信。
許冠杰有首歌《有酒今朝醉》,歌詞是:
童年就八歲 多歡趣
見到狗仔起勢追
爺爺話我趣 興嗲幾句
買包花生卜卜脆
跳下飛機 街邊玩下水
爺爺仲教我 講呢一句
有酒應該今朝醉
行年十八歲 懶風趣
有名高級徙置區(qū)
求其系派對 仆倒去
見到鴉烏都請他
咪個謙虛 幾大充有水
連隨問下他幾多歲
有酒應該今朝醉
行年廿八歲 金翡翠
鬢景衣香拖靚女
同埋趙阿翠 雙雙對
結果卒之娶左他
以為歲晚煎堆
點知“著”聲跟左老許
無謂問過去 盞心碎
有酒應該今朝醉
行年六十八歲 腰骨都脆
阿者風濕中氣衰
人地窒兩句 濕濕碎
我都“咯”聲吞左他
嘆下雙蒸 打牌抽下水
回頭望過去 始終個句
有酒應該今朝醉
歌詞大意寫了一個享樂主義男孩的一生,或者說是一個享樂主義老男孩的一生。八歲時,就狗就追,就為了圖個樂,見爺爺,嘴甜就哄,得點好吃的,那時爺爺就教他,有酒應該今朝醉。十八歲到二十八歲,到處去派對玩,即便是丑女也要請她,為了圖個樂,到處追女孩子,娶了趙阿翠以為白頭到老,結果她嗖一聲就跟別人跑了,也無所謂了,有酒今朝醉就好。到了六十八歲,腰骨都脆了,中氣已衰,別人罵兩句,都只好沉默,喝口小酒,打牌偷個牌,但無怨無悔,始終是那句,有酒應該今朝醉。
這是另一個版本的張志明,他就像《英雄無悔》里那幾位一樣是英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也知道自己遇到的麻煩,但是他都坦然面對,并且死不改悔,心底坦蕩地完成了渣男的一生。還有一種就是《阿飛正傳》里那個無腳鳥,直到死去。畢竟,電影是幻想之城,何必變得那么現(xiàn)實呢?
不知道為何,我更喜歡那種心態(tài)下的張志明,為何不能在電影世界里無怨無悔地做個永恒的渣男?為了大陸票房,而去逼迫自己迎合價值觀,去進行所謂的“成長”,既是張志明的心聲,可能也是彭浩翔的心聲,可能更是香港電影的心聲。
個人公眾號-古爾齊亞故事集
這個系列又回勇了,港味、黃段子一個不少。能輕易戒掉手中的煙,卻很難改掉性格中的缺陷。渣男賤女終究也得長大,當我需要安全感的時候,你依然幼稚的像個孩子。愛情是幾兆億運算都無解的問題,每一次自我懷疑都能將我推向谷底,還好你讓我看到,你愿意做出改變的決心。
三部曲自有呼應與遞進,第1集春嬌問“為什么香港看不到UFO?”,94'22''處兩人彼此眼中擁有對方,所以錯過了一閃而過的UFO。這回,春嬌考慮分手,所以能看到UFO。但外星人幾百兆億次運算都無法回答人類的感情問題,因為“Love off the cuff”—“off the cuff”是隨性,“cuff”又是手銬,全在自己。
第三部又名:志明和他的早更女友春嬌
黃段子、異想天開與奇趣的細節(jié)情感。所謂彭浩翔又回來了,其實就是他終于又回到那個將細膩混合于沒羞沒臊的彭浩翔了。雖然還是有很多有趣的小心思,不過也都是些小心思了。
我替彭導想好了下個一百年續(xù)集的名字 志明砍春嬌 春嬌恨志明 志明氣春嬌 春嬌煩志明 志明弄春嬌 春嬌戀志明 志明剁春嬌 春嬌怕志明 志明找春嬌 春嬌躲志明 志明擒春嬌 春嬌跪志明 志明玩春嬌 春嬌----大家繼續(xù)
當劇情流于套路 香港仔和普通言情戲混在一起 真的再好笑我都打不下高分 聽到志明與春嬌的前奏我他媽快哭了 后面林日曦改的歌詞也是夠 成長和信任的主題敗給了散成一灘的結構 曾國祥帥哈哈哈
這個系列的英文名一直都超有梗啊。第一部,男人把新歡當Puff,Love in A Puff。第二部,女人將舊愛當Buff, Love in The Buff。第三部發(fā)現(xiàn)“我愛你”在余春嬌和張志明心里,重量是不對等的,愛情成了Cuff,撲街啦你!
彭胖子你終于找回了自己 讓我在笑成傻逼和哭成傻逼間瘋狂切換 志明你終于成熟了 激動地流下老母親的眼淚 志明你比黃曉明帥太多了好嗎 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續(xù)集
太喪了...春嬌和志明遇到所有的問題都是無解的,雖以一個浪漫的結尾做解決,但現(xiàn)實中的情侶大多數(shù)還是選擇分手,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女人實在無須楚楚可憐...上班都那么累了,下班我還要看那么喪的電影,我寧可看《喜歡你》這種童話夢,也不看被浪漫包裹的炸彈....
三分之一處開始崩,小橋段完全拯救不了。彭胖子看起來像是要努力敘事但講著講著又覺得自己講不好,扔了七七八八一堆線索和情緒后放棄了。片方邀請的第一次看片會,標記一下。未播放粵語版,這點挺遺憾。
“兩個人維護關系真的很難,不要因為做了什么或沒做什么而去破壞它。”
我這輩子參加過的所有映後QA,就屬本片的最有趣:當彭浩翔緩緩說出,片中那數(shù)百天份的大便高清照是他親力「製造」、每天紀錄,包括鑲滿玉米粒的那一顆,在場的所有觀眾都沉默了,鼓起的掌聲與其說是讚揚,更像是想消解這一份空氣中的尷尬。真是一場有味道的QA!
開場十分鐘,我一度以為是放錯片子了,能把一部愛情電影拍成驚悚片的開場我也是服了這位導演了!全片感覺內(nèi)容空洞,笑點很low,很多搞笑話題都是典型的港式幽默,污感十足,導演應該是個有年代感的人,歌曲串燒老掉牙了!無厘頭式的港式幽默讓我看到了星爺?shù)挠白?,不過差了十萬八千里!很失望的電影
比第二部好太多 還是回歸香港更有味道 喜劇元素最佳 只是故事后段有些乏力
你從來沒想過一個愛情故事能如此的拍。我們關注愛情的美好,彭浩翔關注愛情的真實,一堆實際的問題不禁讓我思考,真的是這樣嗎?春嬌的問題,不正是男人們都會忽略的?第三部不僅沒爛,反而讓我重新審視和思考關于愛情、親情和友情。
春嬌80%臺詞來自彭嫂日常
余春嬌倒數(shù)十分鐘的時候還在嫌張志明沒長大,哇張志明上去唱首爛歌就算長大啦?
人設都有點崩了,志明渣春嬌作,情節(jié)不夠音樂湊,最后尬唱真是看得尷尬。
很直男癌,又很現(xiàn)實。#沒了楊冪果然好看多了#
彭老師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未來幾年的影片已經(jīng)確定。2018《志明救春嬌》2019《春嬌懟志明》2020《志明懟春嬌》2021《春嬌*志明》2022《志明*春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