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你也喜歡葉念深。
香港電影總是讓人開懷大笑之后又流出感慨的眼淚。 如果你也喜歡香港,你也喜歡看毫不做作的電影。 看到結尾的最后一分鐘,你以為你看到了結局,其實你沒有。 最后一秒鐘,你會驚訝,你會思考,你會重新考慮一遍愛情。結局絕對出你所料但是在情在理,這就是香港電影,這就是葉念深。
2 ) 出來愛,遲早都是要還的
花了三個晚上,看完了葉念琛的愛情三部曲:《獨家試愛》([Marriage with a fool] 2006年)、《十分愛》([Love is not all around] 2007年)和《我的最愛》([L for love, L for lies] 2008年)。每天看畢都已經(jīng)是午夜,家人早睡下,四鄰無聲,整個城市也都靜默下來。我每每在這時候,捧著一杯茶,在各個房間里串一串,在落地玻璃前的木地板上坐上半刻才去睡覺。
是聽說看完三部曲會不敢再戀愛了、可以就此對愛情免疫,所以去看的。的確,看完最后一部的時候,背上涼涼的,發(fā)短信給一個通常都會晚睡的朋友,亂七八糟地胡扯一通,可能只是害怕獨自呆著面對葉念琛狠而冷的愛情解說吧。
似乎瞎想了一夜,夢里一會兒是方力申在說:“我很好,別不要我”,一會兒是葉導的醒世警言:“這個世界所有東西都有障眼法,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你未必那么幸運能看到?!保粫菏菞類坭创┦朗碌谋砬椋骸皭廴?,是要講TIMING的,做正選是時機,做后備是命運。”……
一定要把三部都看完,每一部一定要看到最后,所有的真相都在最后的三分鐘才揭露。象開大小,以為算得很精確估計得萬無一失了,打開的那一剎那,是大還是小,骨子的點數(shù)清楚得殘忍,容不得半點遮掩和借口。
一如人生和愛情。每次經(jīng)歷過一些事,都覺今是而昨非,以為自己已經(jīng)成熟,已經(jīng)通徹悲喜,可是下一次,照樣會發(fā)現(xiàn)你以為看透的其實還遠遠未透,你一直堅持的其實未必值得堅持。
第二部《十分愛》里的萬人迷阿寶有無數(shù)把男人玩于股掌之上的手段,象一個典型的香港女子,件件事都算得很精刮:不該付的帳絕對不付,沒有益處的事情絕對不做,真心絕對不交出。但其實她并沒有表面上的那么刀槍不入,生活在孤獨的藍色星球上,渴望愛和被愛是人類的本能。草叢里,初戀被她甩了的大男孩大力說:“你不相信任何人,你注定一世孤苦?!保毜谋砬檎f明她被這句話擊中了。那一夜,張敬軒的鋼琴曲溫柔流淌,阿寶的心和我們的心一樣至少是暫時被融化了。片子的后來,阿寶找回大力,哭泣著傾訴了自己的真心,而在殘酷的三分鐘里,我們才恍悟原來貌似真誠的大力才是騙情高手,阿寶以為找到了愛的本質(zhì)找到了真愛,其實才只是愚蠢的開始。
而第三部《我的最愛》里,阿寶是個會去相信老千的Q蠢的丫頭。因為單純而一再受騙,不是她不夠好,而是總有人要來爭取她手上的好東西,到終于哭過傷過絕望過,似乎已經(jīng)守得云開見月明,騙子得到懲處,男友重新回到身邊……到最后三分鐘里,又是那么殘酷的:以為得到的真愛原來才是一個騙局,而真正的摯愛正是錯身失去的。
比較不那么冷的是第一部《獨家試愛》。阿寶雖然在卡拉OK里見慣了男男女女爾虞我詐的一套,可是還沒有“化”,還保留著對愛情的憧憬和想象。所以她與青梅竹馬的男朋友結婚,做個勤快活潑的小婦人,發(fā)脾氣嬌嗔使性子,查老公的崗……其實是偶然的事件,沒想到引發(fā)了世界大戰(zhàn)。方力申并沒有外遇,卻不能免俗地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弄出真正的外遇來。在一切終于塵埃落定,觀眾還沒來得及從方力申打電話叫計程車的動人場景中走出來之際,最后三分鐘里,原來以為一切都對時恰恰并不太對。
愛情,象所有香煙盒子上都會寫著那行字:“吸煙有害健康?!比巳硕伎吹玫剑瑓s鮮有人因為這句話而真正放棄吸煙。明知道會有傷痛,但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追逐過愛情。有多少人會象吸煙生癌一樣因為愛情丟掉性命?也許有,但不是身邊個個都會,于是蒙起眼睛來吸了再說愛了再說。吸煙久了戀愛多了也覺得就是那么回事兒,不會有初初那種新奇迷幻的感覺,可是好象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見到新的牌子總還是要試一試。
有人說:葉念琛的片子讓人對愛情絕望,因為太多的背叛、欺騙、比較、自保。是嗎?還是我們自己對愛情太多幻想?又或者,我們太希望包賺不賠太計較自己的成本?
《獨家試愛》的結局,阿寶和方力申都回到家庭,這個家看上去一點紕漏也無,而他其實仍和家教姐姐短信說著思念,而她也珍重地用紙巾CEO送的再生紙本子寫著情信。這就是背叛嗎?還是其實不妨讓彼此有個空間可以偶爾地心不在焉?
《十分愛》的結局,阿寶第一次真心對待愛情,以為追回了一直癡心待自己的大力是終于找到歸宿,卻原來,大力口中的妹妹是他同時交往的女子,他純真的眼神下隱藏的是道行更高的心。阿寶是機關算盡反被算嗎?還是當她終于愿意交出一顆真心的時候至少可以享受到放松愛的滋味?
《我的最愛》的結局,男友回到阿寶身邊,卻其實仍在背叛她,方力申才是真正愛她的人,命運卻不讓他和她在一起。阿寶是太可憐了嗎,一次次地被騙?還是只要她愿意仍然做Q蠢的自己,這樣的生活最適合她?
愛情沒有GUARANTEE。象世界上所有東西一樣,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令我們傷心,也令我們感受到無可替代的快樂。理解了這個,追求太完美不但不切合實際,也沒有必要。誰說愛一定要一生一世?誰說愛里不能有猶豫和背叛?誰說愛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葉念琛告訴我們:愛情,就一定伴隨著欺騙、背叛、失望、種種意想不到。他用電影的英文名說得很清楚:L for love, L for lies——你得接受謊言是愛情的寄生;Love is not all around——愛不是無所不在的,你失去了愛,并不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愛,只是愛剛好去別的地方了;還有,Marriage with a fool——要嫁的話嫁個傻瓜吧,還要記得自己也做傻瓜。
不相信任何人、不愿付出真心,就一定安全嗎?上帝在空中諷刺地笑:人算不如天算。
相信人、一直在付出真心,就一定受傷至死嗎?如果你真的可以Q蠢,很可能象不懂炒股、買了一支股票拿在手里二十年的賣菜老婆婆一樣,Q蠢得可能會快樂。
出來愛,遲早都是要還的。只賺不賠的買賣你見過嗎?與其算得精刮,想來一生竟沒有真心愛過一個人,還不如流著淚地愛、傷著心地愛、蒼白地笑著愛,雖然可能成本奇高,可是也只有愛能帶來讓人萬念俱灰、軟弱無力的快樂。
看了三部曲,沒能夠?qū)矍閿嗔四钕?,反而寫了一車莫名其妙的話,我真是一個Q蠢的人??!
3 ) 無法原諒舊時光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不是不肯原諒曾經(jīng)那個狠狠傷害你的人,而是不能原諒那段被他遺棄獨自舔傷口的舊時光。
不是不愿意,是舊時光無時無刻提醒著。
把門關上,分裂的感情再也回不去,我們必須相信,無論我們多么不捨曾經(jīng)的我們多么相親相愛。
到頭來,誰愛過誰?誰負了誰?掙扎也罷,沉吟也罷,統(tǒng)統(tǒng)都在綿綿的時光中輾轉(zhuǎn)成老去的墨跡。
4 ) 大家試愛
《獨家試愛》,不算新的電影。
試,是嘗試的試,還是廣東話中,試驗(是否忠貞)的試?
這部電影,是老死薯仔的介紹,評語簡單:部電影唔錯,幾寫實。
情節(jié)也簡單:一對年輕人相愛,早早結婚,幸福美滿。丈夫遇上學生時代幫自己補習的鄰家姐姐,成熟大方,妻子開始擔憂。姐姐的大人世界自然有情感坎坷,丈夫義不容辭多次深夜相伴。當然,從男生的角度,雖然兩人之間表面上沒有瓜葛,為了避免麻煩,還是把此事瞞于妻子。然而閃爍的眼神還是沒有瞞過妻子,敏感的女生自然認為丈夫出軌,兩人大吵,分居。丈夫低潮之下投向姐姐,妻子后來也認識了一個不錯的男生。當然,最終兩人都認識到自己還是離不開對方,復合了。
在生活上夫妻雙方總會對對方有所隱瞞,不一定就是出軌,只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攤開來講,免去解釋的麻煩。當然,有些情況可能就是曖昧的情節(jié),拿捏不定,如片中一樣。往往引起爭吵的,不是所要隱瞞的事情,而是“隱瞞”這一態(tài)度。男女主角講得很清楚: “我唔系有野阿,只系唔想甘煩咋!” “無野?無野你又要瞞住我!”
經(jīng)典臺詞。之所以經(jīng)典,因為寫實,方可經(jīng)歷時間考驗,經(jīng)久不衰,正如《中國式離婚》一樣。一點隱瞞,再加一點猜疑,足可以把雙方越拉越遠。
片中有角色發(fā)表言論:“愛情?有個期限嘎。但系結婚就一世嘎喇?!?
這是否就是一些不婚族的理由?不需要用一紙婚書證明愛情,這固然言之有理??杉热灰呀?jīng)在一起那么久,再拿張婚書,又有何麻煩?恐怕關鍵的,還是擔心這張婚書的有效期不能得到保證吧?婚書是婚姻的證明,婚姻是愛情的證明,若沒有婚書,恐怕就是因為沒有愛情了。如果當初不領婚書,就沒有后來的煩惱,不需要擔心會不會沒效。
擔心失去,因此一開始就拒絕嘗試。
這種自欺欺人的鴕鳥心態(tài),世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就在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而已。
既然這樣,愛情還需要試嗎?或者說,愛情經(jīng)得起試嗎?試完以后的,還是愛情嗎?
Max曾向我提出疑問:“第三者會不會對兩人的愛情有促進作用?”兩人朝夕相對,總有厭倦的時候,換換口味,一來可以找個新鮮感,二來說不定還可以在第三者身上體會到自己是多么珍惜原來那個,如片中這樣,這豈不是有益無損?一個人住家飯吃多了,也會想到外面吃吃,可是并不代表他就會放棄住家飯,因為住家飯畢竟健康,而且適合自己口味。
一個人,多個心,算不算多?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的確有科學家作出如下結論:一個物種的忠貞度,可以從雌雄兩性的生理差異體現(xiàn)出來。一個物種的雌雄兩性在外表上差異越大,忠貞度越小。如雌鳥和雄鳥外表幾乎無異,他們就是奉行一夫一妻;而很多獸類,如獅子,老虎,猩猩,雌雄兩性間的差異明顯,他們之間也就沒有一夫一妻的限制;以此類推,人類男女兩性的生理差異也大,故而人類從天性來講就不是忠貞的。
很可笑,人類幾百年來強調(diào)的美德,竟然是與天性相違背?這是否我們一直在一廂情愿,強己所難?
可是無論怎么說,有個相伴的人,總是好的,無論是心理上,生理上,還是經(jīng)濟上。多年付出的情感,時間,積攢的回憶,畢竟不能說抽離就可以抽離。片中方力申說:“我同你有好多過去,我唔想就甘樣無左,咩都無曬。”而且一個家庭,就真的是一個無形的港灣,無論出軌與否,只要不分開,家里還是有個人在。只要想到有個人在,就不會孤獨。有,總比沒有的好。
這種心態(tài),是害怕孤獨的軟弱?還是直面人性不忠這一現(xiàn)實的堅強?
《中國式離婚》里,女兒在懷疑丈夫出軌后,傷心地向母親哭訴,并且羨慕父母幾十年來一直相濡以沫,幾乎為模范夫妻。誰知母親也只是淡淡地說:
其實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已。
5 ) 既然還沒到結局 他又怎會準你哭
本想捧著《絡新婦之理》過完09年的,但讀過京極堂的人都知道上來百來頁的枯燥一般需要兩三遍才能跨越。昨天讀到70來頁終究抵不住,在平日里豆瓣頁面里勾出的想看電影里反復找尋,最后定在了葉念琛的“愛情三部曲”。這個說法不知道準不準確,只是看到網(wǎng)上都這么稱它,想想又都有方力申和鄧麗欣主演便也隨大流了。
明顯的是這樣一年一部的小制作電影之所以能拍下去除了導演的執(zhí)念也必須建立在較好的口碑上。我之前一直懷疑這樣的題材還能在香港導演的傳統(tǒng)理念里拍出什么新意,因為實在是被拍爛得不止兩三遍了。
先看的是《十分愛》,之所以跳過首部《獨家試愛》原因在于宣傳說《十分愛》里告訴你愛是必須存在相信,最終極的相信,是盡管所愛非人也仍然要信下去,那是一個人對自己最后的支持和執(zhí)著。說得多好??!就像里面女主阿寶一樣,你能說她相信愛情么,又能說她不相信愛情么?吊詭的就是這里,本就不缺乏追求者的她既能一次次玩轉(zhuǎn)于多角關系中又一遍遍聽著她老同學出軌的告白。同室的好友可以隱瞞著自己,多年的最好朋友可以誤會自己一耳光了結關系,既然都這樣了,何必對每個人都那么在乎呢?追求的人也不見得那么純情,一個可以在酒店里手挽妙齡女子,去找另一個時卻被他房里的可愛女生看個良久,既然都這樣了,何必對誰誰誰都愛不離口呢?所以我親愛的阿寶,自認可以立于不敗之地的你也不見得多么睿智,你也不是會被晴晴的幾句常人都能說得出的大道理而感動得一塌糊涂么?你也不是沒有看出小醫(yī)生挽著的是別人朋友妻么?你終究還不是沒分清嘴上口口聲聲不怨你只愛你的大力有幾個好妹妹么?如果只是那些碎碎念就能講清楚邏輯的人生觀和愛情觀就能讓你稀里嘩啦哭一陣然后使你放下本來冷酷的心和冷眼旁觀的姿態(tài)的話,也就怪不得笑到最后的不是你了。因為還有個真理你沒有參透——這個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看見的,未必是真的。真的你未必能幸運的看見?!妒謵邸防锏陌毷莻€可以談談情跳跳舞,逢場做戲的高手,但她也有弱點,待撕下她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面具后她一樣是個弱女子,可以被感動可以被假到死的甜言蜜語捂得喘不過氣來。濃抹的裝扮雖然不適合真實世界里的鄧麗欣,卻可悲得成為了這部電影里阿寶的最后一塊遮羞布。
如果說《十分愛》的結尾之處逆轉(zhuǎn)到位的話,《我的最愛》的結尾多少顯得有點突兀并且可以追求那種導演一直執(zhí)著想表達的愛情觀了。這里面的阿寶搖身一變成為了對什么都唯唯諾諾,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可愛女生,但她卻比《十分愛》里的阿寶敢于感情的投入,敢愛敢恨。她可以在多年一起打拼的男友因其好友背叛而心生報復之念,也可以在男友終獲報應時挺身而出。阿寶的于心不忍和善良的天性無一不讓我感到悲愴,我為她又和那個爛到底的男友重修于好嗤之以鼻,也為她的天真爛漫唏噓不已。看到大半時,我有所幻想如果阿寶的個性里稍稍摻雜些阿蚊的硬朗作風該是多么地好。但漸漸便可發(fā)現(xiàn),阿寶和阿蚊并不是對立的存在,盡管乍看之下阿寶只是一味地順從,阿蚊卻總是對男友發(fā)小姐脾氣,但阿蚊的性格形成也是通過悲哀的漸變而來。她們倆口口聲聲開玩笑說我們一定不會喜歡上同一個男人,但結尾的那幕卻深深打碎了阿蚊的硬朗形象與阿寶的癡癡守候。我的最愛到底在哪?無論你是什么個性作風,只要男人稍稍一變就能游刃有余穿梭其中。也許我們都在說對方是自己的最愛,可是于她而言是真愛,于他而言卻是謊言。就拿阿蚊那個小男友來說,他一心維持的后備戀愛到頭來換來的還是一句愛一個人是要講時機的,我和你在錯誤的時機在一起。盡管聽起來做作不已,可這就是現(xiàn)實,整個游戲到最后玩的只不過是簡單的比大小,比誰投入得少。整場游戲的勝者還是那個老千阿強,他在他的有生之年守護住了阿寶,不管阿寶懂不懂,他還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阿寶什么是愛情游戲;不管阿寶知不知,他還是設下了大套使得讓阿寶陷入難堪的琪琪萬劫不復。可是阿強的勝利卻只是名義上的,他沒有贏來實際的報酬。阿寶到了最后還是不知那位從國中就守護她的人是誰,阿強也同樣不能給阿寶真正想要的那份愛。就像《十分愛》里阿寶選了大力沒選小醫(yī)生那樣,這里的阿寶選了爛人一個的前男友而沒對阿強道明白究竟愛他幾分。也許兩男的競爭中本身在開始就分出了勝負,那個被女人先愛上的人總是能一次次地笑傲江湖。
昨晚接近跨年之際看完的是三部里的首部《獨家試愛》,比起后兩部,這部表達多少有點含蓄并且看得出是有意地有所克制。不過這種克制卻沒有遮掩住導演在首年所能迸發(fā)出的積聚能量。讓我影響最深的是里面阿寶好友的一句感嘆——現(xiàn)在人就是這樣,拍拖啊,分手啊,泡帥哥,追美女,你甩我我甩你的,這些都是經(jīng)常在卡拉OK店里發(fā)生的。所以呢,各個都以為有一首主題曲放在這里,拍拖來唱,分手也來唱,復合了再來唱,其實唱來唱去不就是那幾首?所以說還有什么想不開的?我是說我想開的不是唱K,我是想開了拍拖。我在打上這句時還能記得說的人眼光閃爍,一臉無奈的表情。也許是第一部可創(chuàng)造性太多了,導演并沒有像后兩作那樣故意融入多人復雜的關系,而是以很通俗的城市小夫妻都會可能發(fā)生的婚外曖昧來詮釋主題。要說偏愛,其實我個人很喜歡鄧麗欣在這里面的扮相和角色定位,她也著實演得很自我很放得開。故事的寓意很容易解讀,正如很多人評論的那樣,有過裂縫的感情就很難再作修補。盡管令阿寶丈夫出軌的Josephine最后道明丈夫愛得始終是阿寶本人而非她,可阿寶丈夫最后能有多少浪子回頭也很難說清楚。也許他再怎么愛阿寶卻仍不忘與他人曖昧。不過阿寶通過這段感情波折也學來了怎么“較好地”面對婚后生活。彼此在一定范圍之外的也許并不是可以背叛對方的諸多理由,也可能是多多少少需要自己守候住的最后底線。
不自負地說,在看之前由于知曉了些影片最后的逆轉(zhuǎn)再加上看得頗多的懸疑推理,所以在看的時候很多情節(jié)都在預期之內(nèi)。影片的英文名實質(zhì)上更能接近影片想表達的諸多觀點,不過細看中文名也能多少發(fā)現(xiàn)導演的用途所在。從最初的試愛到中間的十分愛最后達到最愛。但葉導這樣豈不是自我反駁么?您要宣揚的本就是愛就是謊言,愛就是被傷害,愛就是在愛與被愛之間痛苦掙扎,那么何必試愛,何要十分愛,何來最愛?您在每部結尾處的處理沒有給我們一個大團圓的終成正果的感召,卻處處讓看片的我們感到體無完膚。難道您想告訴我們的是電影沒有結尾么?三部里的阿寶各自的生活還要繼續(xù),試愛的阿寶可能和丈夫之間還會因隔閡各自出軌;十分愛的阿寶終可能數(shù)清男友的妹妹有幾個;最愛的阿寶在看清爛男友之后情歸何處?是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結局,我親愛的阿寶姑娘,既然葉導沒有讓故事說完,他又怎會準你一哭了事。
6 ) 【小豆兒_____【葉念琛】?愛情三部曲】
——聽說,看完葉念琛的愛情三部曲之后、沒人再會相信愛情了、、、、
《獨家試愛》:“一次不忠 百次不容”
如果不是那結局,我想這不過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夫妻分居、第三者插足、浪子回頭、重歸于好的老套路;但是他的電影卻總是讓人回味的,當阿華哭著和阿寶說“我很好哦,別不要我;對不起 對不起、、”的時候,我哭了,我以為我看到了真愛,我以為這個男人口中說的是真的,但是當他刪掉曖昧短信,當阿寶關上門的那一刻,我知道,男人這一刻說的愛你 的確是真的,但是就像J在海邊和阿華說的一樣,愛情是有期限的、、、背叛是難免的??!
《十分愛》:“這個世界上什么都有障眼法,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真的未必能幸運的看到 ”
堅持以往結局的出乎意料的風格,只是這個結局太殘忍!我看完電影后就再想如果阿寶和張敬軒在一起了會是怎樣?人生又有多少這樣的錯過,被障眼法蒙住了雙眼錯過了一生的最愛?當大力和阿寶說:“你不相信別人,你不會找到真愛”時 我驚了一下,就像對我說的一樣;當咖啡店一角的女孩說:“那是我以前男朋友,那是他妹妹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像是末日一樣不能接受這謊言,不是我們不去相信了,而是沒有什么值得相信的!
《我的最愛》:“就好像電腦里「我的最愛」一樣,我的最愛永遠都有很多,喜歡的就keep,不喜歡的就delete”
女人不能太高估了自己,琪琪最后的結局已經(jīng)說明了心不正自由天收的道理,而老千最后的結局真的是他應得的么?難道N年前他對阿寶的愛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嗎?電影的最后三分鐘,仍舊是我無法接受的,愛情,是否早晚都要面對劈腿?這部電影仿佛又回到了第一部里的那句話“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葉念琛的作品把謊言揭示的太露骨,有時讓人無法接受;
太讓人對愛情絕望,因為看到了很多欺騙、背叛、自保、手段、、
但是,不相信任何人、不輕易付出、就一定的安全么?
誰說愛情就一定是要一生一世的在一起 彼此忠貞?
葉念琛告訴我們:愛情,就一定伴隨著欺騙、背叛、失望、種種意想不到。、他用電影的英文名說得很清楚:
《我的最愛》L for love, L for lies——你得接受謊言是愛情的寄生;
《十分愛》Love is not all around——愛不是無所不在的,你失去了愛,并不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愛,只是愛剛好去別的地方了;
《獨家試愛》Marriage with a fool——要嫁的話嫁個傻瓜吧,還要記得自己也做傻瓜。
當看完這三部電影,仍舊對世界美好事物堅信不疑的人
我想,我是傻到家了!~
如此這般,在一起還有什么意思
不夠成熟的年紀 不夠堅定的相守 不夠坦誠的彼此——曖昧滋生的可乘之機 猜忌相生的充足養(yǎng)料 貌合神離的最終結局
“你當我系手機電池?。恐幸饩蛶С鼋?,唔中意就擺屋企插?”這句好好笑
“你最近的品味越來越差,吃膩了魚翅,口淡轉(zhuǎn)吃粉絲嗎?”這輩子一定要用一次?。ㄏMf的時候不要笑場:D)
“愛情是有期限的,你能鐘意一個人多久?” 真相總是與事實相反,一心一意總是伴隨三心兩意。
愛情小品
喜歡結局。
現(xiàn)代人就是這樣了,拍拖阿,生日阿,泡帥哥,泡妞,你甩我,我甩你,全都是卡拉ok里經(jīng)常發(fā)生的,所以個個以為有首主題曲擺在這里,拍拖來唱,分手也來唱,復合再來唱,其實唱來唱去不就是那幾首歌。
這個系列我都喜歡
葉sir,唔好咁現(xiàn)實啦
真心覺得一部比一部差
我真難受
幼稚
四星半。
吳佩慈怎么長得像個男人。
葉念琛最好的電影
亮點在結局
我喜歡這結局。
驚悚?。。。?!
很難得第一部比第二部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