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浪漫的武俠愛情片
猶記得當(dāng)年第一次看劍雨時電影里反復(fù)念叨的佛家偈語: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fēng)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只盼你從橋上走過,讓我覺得矯情的很。當(dāng)初也僅僅鐘情于影片的畫面基調(diào)和漂亮的武打戲以及各式武器。也許是心境變化了,現(xiàn)在看來卻喜歡其武俠風(fēng)格下的浪漫。這份浪漫不僅僅是指其中的感情戲份。
浪漫人物:陸竹和彩戲師。由李宗翰飾演的陸竹雖然戲份極少,但為心里生出的一絲情愫而順從內(nèi)心的紅塵羈絆,為了點化自己牽掛的細雨而舍身。彩戲師沉醉于自己的戲法,特別是神仙索,身為殺手,他并未追求極致的狠厲殺招而是致力于將武術(shù)招式和戲法相結(jié)合。雖然因此使得他的武功算不上是上乘而最后難逃轉(zhuǎn)輪王的毒手。
浪漫感情:暗器殺手平日的身份只是一個賣面條的平頭百姓,妻兒均為不知情的普通人。身死前,暗器殺手強撐著回到家中給自己下了一碗清湯面,和聽到聲響醒來的妻子平常家話。江阿生將身負重傷的曾靜抱到床上,蓋好被子,摸出曾靜為自己的買的春卷,吃完了冷掉的春卷后微笑著淡淡說一句:看來這次媳婦惹的麻煩不小。
浪漫動作:影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漂亮飄逸的武打戲。不僅每個人的武器都各具特色,并且根據(jù)個人武器而設(shè)定的動作都特別好。彩戲師的動作加入了戲法讓人眼花繚亂,細雨的辟水劍法靈動飄逸細密流動如水,江阿生的長短鈍劍動作沉穩(wěn)有力,暗器殺手的動作迅速果決角度奇巧等等。
浪漫音樂:《劍雨浮生》
2 ) 武俠電影的后現(xiàn)代——《劍雨》
《劍雨》這部片子混雜了臺灣武俠傳統(tǒng)的一點文人氣、臺灣新新人類的一點惡趣味、卡通文化的一點冷幽默和玄幻小說的一點詭秘氛圍,卻難得地沒有成為一鍋大雜燴。各種源頭的文化脈絡(luò)互相支撐、水乳交融,撐起了一部好玩好看、與時俱進的武俠片。走出影院后回味再三,心想稱其為“武俠電影的后現(xiàn)代”,大約是可以的吧?
練功報仇、國難家恨、民族大義乃至師門恩怨都曾經(jīng)是武俠片熱衷表現(xiàn)的題材,背后的忠孝節(jié)義、兄弟義氣是地道的中國傳統(tǒng)。而在新派武俠小說乃至新武俠電影中,近代以來的革命運動、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乃至去殖反霸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投射。當(dāng)金庸曲折隱諱地寫出《笑傲江湖》,徐克讓東方不敗喊出“你有科學(xué),我有神功!”的時候,百年以來的世界風(fēng)云其實已經(jīng)在“傳統(tǒng)的”武俠文化中生根發(fā)芽,撐起了關(guān)于我們世界的宏大敘述和歷史想象。
在這個背景下來看《劍雨》,就變得很有意思了。這是一部沒有任何政治口號和忠奸大義的武俠電影,連師門恩怨、武林陰謀等隱喻和反諷都沒有,它純粹就是一部為了趣味而趣味,為了人物而人物的作品。整部電影充滿了都市男女之間的細碎和溫馨,充滿了各種琳瑯滿目的細節(jié)和幽默,負責(zé)把它們穿起來的兩條線索,一是“細雨”和張人鳳之間的感情,二是轉(zhuǎn)輪王妄圖“玉莖重生”的“男人補完計劃”。前一條線索其實是個好玩好看的愛情輕喜劇,即使后半部認真凝重了起來,格局也無非是個《史密斯夫婦》之類的家庭糾葛,屬于“自絕于江湖與武林”的小敘事。后一條線索從命根子上就是個惡搞,前面作“武林大風(fēng)暴”狀的煞有介事,到后面全都化作了“龜息丹”在水碗里的一縷輕煙。
瑣碎、質(zhì)感、輕松、有趣,這些本該用來形容現(xiàn)代愛情輕喜劇的詞匯,用在《劍雨》上一點都不覺得突兀。正如雪風(fēng)所說,這其實就是蘇照彬《運轉(zhuǎn)手之戀》的一個古裝翻版,連男主角的職業(yè)都是一樣的“運輸行業(yè)”。然而使它迥然不同于古裝山寨喜劇的,是各部門的勤力和認真,看著一座宅子里蠅拂、紙傘、油布等古代生活用具無不齊備,順手拈來皆能出奇的效果,實在是一種賞心悅目的觀影經(jīng)驗?!昂蟋F(xiàn)代武俠”曾被用來委婉形容無厘頭的惡搞,而《劍雨》則指出了真正“后現(xiàn)代武俠”的一個精髓,就是對細節(jié)的專注。對無論銀幕上還是銀幕下的都市男女來說,一個細節(jié)的精彩,遠比一句口號更能帶來安全感。
作為一個動作片影迷,應(yīng)該夸一下董瑋的武打設(shè)計。這位當(dāng)年的大眼靚仔在《劍雨》中交出了一份超水平發(fā)揮的答卷,片中的多處打戲的肢體語言都充滿了想象力,對鋼絲的節(jié)制運用造成了一種令人信服的飛騰感,其行云流水的節(jié)奏甚至在當(dāng)年《臥虎藏龍》中也是見不到的。說實話,比同期上映的《狄仁杰》要強。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對片中的兵器設(shè)計感到滿意,在這一點上,我完全倒向《狄仁杰》所作的突破性貢獻。
最后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竊以為影片的劇情如果在張人鳳磨劍那一場結(jié)束就好了,用這最有武俠韻味的一幕迎來終極決斗。后面無論是轉(zhuǎn)輪王的陰謀,還是帥哥坦白自己的心計,都是大大削弱前面劇情完整和人物形象的雞肋。蘇導(dǎo)還是太過沉溺于翻云覆雨的奇情段落了一些。
神似電視劇的預(yù)告片、一囧到底的系列海報,小馬奔騰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的宣傳“受勢”(因為實在不好意思稱其為“攻勢”),卻意外地給有幸走進場的觀眾造成了一種“撿到寶”的驚喜。在這個國慶檔期,走進廟堂之高的老怪新作《狄仁杰》和為我們發(fā)掘草根江湖之美的《劍雨》正好相映成趣,無論票房輸贏如何,都不失為一段佳話。而從開掘武俠世界新元素的角度來說,這兩部片子都邁出了不小的一步,堪稱武俠電影之福,實在令人歡欣鼓舞。
3 ) 不喜歡看劍雨的人跟我不是一路貨色
十一假期,獨自去看了好幾場電影。
《盜夢空間》和《精武英雄》是之前看過的,國慶檔里,先看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然后是《查理曼大帝密碼》。
第一部看得我有打人的沖動,第二部實在不對我的胃口。
某天在微博上大呼:我下一部該看什么呢,是山楂樹,還是劍雨?火大少爺?shù)谝粫r間發(fā)過來兩個字:劍雨。
電影剛開始的時候,被劇情設(shè)定小小地雷了一下:他們不搶寶藏,不搶秘笈,搶一具干尸,好變態(tài)啊。
但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我終于還是淪陷了。
這是一部我不忍心去挑任何劇情漏洞的電影,也是我唯一一部在電影院里看了兩遍的片子。(后來,我差點去看了第三遍,可惜因為假期結(jié)束,時間有限,而萬惡的影院給《劍雨》的排片時段太太太太太少了。)
那一天,看完電影后,我腦子里回響的第一句話是:徐克死了,吳宇森活著。
故事
人前,一個是街頭無證商販,一個是送快遞的小民工。
人后,一個是退休的黑社會殺手,一個是沒落的官二代。
他們因為租了同一個房東的房子,而發(fā)生了一段奇緣。
人物
看完整部影片,我沒有任何一個討厭的角色。
雖然人們都說大S演得不好,但是她的努力是能看得出來的。
葉綻青色誘男主不成,從窗戶一躍而出的場景,是這部片里最美的鏡頭之一。
鄭雨盛是最大的驚喜,我看片之后,在影院外聽人議論,才發(fā)現(xiàn),男主角居然是個韓國人(小小鄙視一下自己)。在整個影片中,他的口型絕對沒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他真的是在說中文啊。
楊紫瓊從藝以來,從來沒有一部真正屬于自己的代表作。《臥虎藏龍》枉與周潤發(fā)平分秋色,卻是成全了章子怡的功業(yè)?!短珮O張三豐》純粹是為李連杰挎刀。其他如《天脈傳奇》、《飛鷹女俠》,做了眾星捧月的主角,卻抵不住爛片兇猛。這一次,我想,她終于對得起自己了。
余文樂:他蹲在屋頂上對楊紫瓊微笑的瞬間,風(fēng)煙俱靜,波瀾驟生。
戴立忍:神仙索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神仙索。彩戲師將成為江湖中的傳說,時時被人提起。
金士杰:專業(yè)的整容醫(yī)生,業(yè)余的八卦新聞記者,很有范兒。
最貼心的驚喜是游本昌的出現(xiàn),看到他出現(xiàn)在銀幕上時,就像讀《天龍八部》時看到少林掃地僧的出現(xiàn)一樣。
壓軸
在我心中,這部電影真正的壓軸戲,不是女殺手大戰(zhàn)死太監(jiān),而是喜羊羊變身灰太狼。
那個一貫表現(xiàn)得老實木訥的家伙,轉(zhuǎn)頭之間,眼神凌厲如刀,那些不速之客,不過是一群無名的獵物。
一把生銹的劍,需要用嗜血的方式來開光。
“老婆,看來你這次惹的麻煩不小?!?br>
“就是你們打傷了我老婆?”
所有的鋪墊,所有的醞釀,都只為這一個瞬間。
來何洶涌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
很多人為了“江阿生何時知道曾靜的真實身份”而爭議不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導(dǎo)演自己都沒搞清楚。
但是,無論是哪個答案,都有說得通的理由。
兵器
很喜歡這兩把劍的名字:辟水劍,參差劍。也喜歡它們被主人舞起來的風(fēng)姿。
喜歡這部戲?qū)τ谳p功的詮釋:俠客們終于不用違背地心引力在天上自由翱翔了。
以前看武俠片的時候,我是從來不關(guān)注動作戲的,哪怕是令狐沖玩出花來的獨孤九劍,也是過眼浮云。
感謝本片的武指:董瑋。當(dāng)年TVB《笑傲江湖》里孤絕的林平之,今日已經(jīng)有了一派掌門風(fēng)度。
感謝本片的服裝:和田惠美。這部片子里的衣妝,像極了少年時看過的武俠小說插圖。
幕后
今天的吳宇森,正在走向當(dāng)年張徹的方向。而今天的蘇照彬,可能就是明天的吳宇森一流人物。
與張徹相同的是,吳宇森式的英雄,絕不是那種心懷天下蒼生的大俠,他們只會為了兄弟犧牲,為了女人斷臂。
把這種情懷移到《赤壁》里,讓關(guān)羽在千軍萬馬里玩單挑,讓周瑜玩一把捉放曹,就是純粹的笑話。
放到《劍雨》里,讓曾靜江阿生看著強盜濫殺無辜而不動聲色,卻可以為了愛人而放棄自己的生命,就有一另一番意味。
小結(jié)
這部電影的票房不好,多種原因。
罵它的人,會拿出其中的雷人橋段反重調(diào)侃;愛它的人,會在心里定格那一座石橋。
許多人都喜歡那句“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fēng)吹雨打,只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
我更喜歡那句歌詞:一身輕浮望斷天涯,你在哪就是我家。
真正觸動人心的,是境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一種,女兒意英雄癡,是另一種。
狄仁杰已進廟堂,儼然國師。蘇照彬人在江湖,世事洞明。
十年前,從《臥虎藏龍》開始,李安和張藝謀毀掉了很多東西。
十年后,總有些情懷讓我們淚光盈然。
4 ) 十年江湖劍雨,此處喬木可依
《劍雨》其實是個很俗套的故事——女殺手細雨終于決定退出江湖,改頭換面成了另一個人:曾靜。曾經(jīng)殺戮了的張家唯有一個幸存者江阿生同樣改頭換面易名換姓接近她,伺機報仇。然而在接觸的過程中他們都愛上了彼此。
如此狗血,如此俗套,卻又如此動人感慨。
看過很多人說看兩個中年人談戀愛有什么意思?尤其女主楊紫瓊并不美。
摯愛本片的我該如何反駁呢?其實不用反駁啊,懂得人自然懂。
電影開頭陸竹為喚醒細雨,甘愿現(xiàn)身說法:“禪機已到,愿你能放下手中這把劍,走出這條道,我愿是你殺的最后一人!”石洞里寂靜無聲,唯有巖上水珠滴滴答答猶如微雨,細細碎碎的,滋潤無聲。
“今日離別后,我將晨昏為你誦經(jīng)消業(yè),并求佛祖發(fā)愿讓你了悟能斷一切法,能斷世間一切痛苦脫離苦海而登彼岸?!标懼袢缡钦f,大愛小愛在他身上同時綻放,他心有眾生,愛天下萬民;細雨也是眾生一員,他心心念念她的輪回報應(yīng)。
或許我是愛它的清雅恬淡,荊釵布裙的曾靜總是淡淡的像一朵花,她低頭微笑的模樣一點也沒有女殺手的影子了。青石小巷里曾靜和阿生的愛情慢慢滋長,如細雨般纏綿溫潤。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江湖恩怨,曾靜猶如重生。阿生呢?也許復(fù)仇的種子從來沒停止過生長,可是他也不自覺的不受控制的對她流露了溫柔,眼角眉梢的暖意是他自己都沒有察覺的。
待你江湖厭倦,我陪你共話桑麻。她擺攤,他做快遞,晚上回家了是她做的熱飯暖湯,幸福的如在夢境。
煙雨朦朧里,他們在屋檐下,默默,卻分明有愛意瘋狂滋長。清冷色調(diào),素色衣衫,鏡頭被拉遠,卻是一副溫暖明亮的水墨畫,如云似霧,纏纏綿綿。
“死者乃為生者開眼,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已成現(xiàn)在,現(xiàn)在已成過去,隨心去吧,看能得否?!贝髱熑缡钦f,至此,細雨已是徹底的過往,昨日種種已如昨日死。
可是江湖還是不放過她,細雨是她抹不掉的人生印跡。
她用劍,劍名細雨,劍勢亦如雨,綿密悠長,輕靈如雨絲。楊紫瓊果真不負打女之名,招招式式凌厲綿密,像是雨絲組成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對手的一切攻擊。幾場打戲都十分精彩,錢莊里徒手拆招,頗有借力打力之妙,手法還是使劍的手法,卻因為近身格斗更顯精妙。還有石洞里和陸竹動手,城墻處和靛青動手,在家里和殺手動手,幾場武戲場場精彩,令人不得不贊嘆楊紫瓊寶刀未老啊。
江湖廝殺過后,又是一場浩劫。阿生還是躺在了細雨懷里,她是他的仇人,她也是他的愛人,他說:“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fēng)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你從橋上走過。
我愿化身石橋,我愿化身石橋,我愿化身石橋……
情深至此,細雨夫復(fù)何求?
細雨那時候一定是在想,愿來生,不涉兵戈,生在太平盛世,相逢未仇之時,柴米夫妻,花好月圓。
幸而結(jié)局是好的,幸好他們都幸福。細雨悲哭一生,十年江湖夜雨,可在阿笙這里落下笙歌。而阿生一直活在仇恨里,那時候愛還是戰(zhàn)勝了恨,真正放下過去。終于,幸福。
(這是我心里的江湖,廝殺與救贖,禪意與殺機,大愛與小愛,快意恩仇與利益往來,都明明白白的擺出來。江湖意境突出,不知道為什么豆瓣評分這么低)
5 ) 不喜歡《劍雨》的人應(yīng)該都不愛古龍吧
很多人都覺得劇情雷人,比如說富商為了恢復(fù)走路愿意傾家蕩產(chǎn),王學(xué)圻的角色隱忍了這么多年終極目的是重拾小JJ,比如說余文樂死到臨頭還念念不忘自己家里的一碗面,比如大S演的角色是情yu強烈因為男人不行就要殺了他們......
很多很多這樣的大家覺得很雷人很難理解的細節(jié),其實在我看來,真的是很有古龍范兒啊?。。?br>
古龍小說里面的人物其實有的時候非常簡單執(zhí)著,欲望啦信仰啦單一的可怕,往往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賠上性命在所不辭。每次看書的時候,我都覺得熱血沸騰,覺得這才是江湖兒女。
其實我覺得影片最大的亮點恰恰是這些大家認為的雷點!
試想,轉(zhuǎn)輪王,一個在江湖上人見人畏有權(quán)有勢,武功蓋世的江湖中人,他什么都不缺,為什么會對爭奪達摩遺體如此執(zhí)著??必然是有著驚人的隱秘。身體殘缺是個很妥帖的解釋,看了讓人大呼過癮。原來若轉(zhuǎn)輪王這般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人,也不過是個不健全的可憐人哪!
說到底,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吃喝不愁,生活在安逸的年代,很難理解余文樂同學(xué)會在臨死前還不忘家里的一碗面。電影前面也交代了,他其實也已經(jīng)厭倦了江湖中的打打殺殺,很想做個曬曬面條粗茶淡飯的普通人,臨死前的那碗面,應(yīng)該是他心中最后追求的一點寧靜吧。
反正,我就是覺得喜歡古龍的人應(yīng)該都喜歡此片!
ps,我最喜歡戲法大師和陸竹?。。。。。?!
6 ) 生錯了年代
本來不打算去電影院看《劍雨》的,但看過的朋友都說不錯,于是帶著好奇貢獻了票房。
應(yīng)該說,片子還是沒讓人失望的,盡管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樣突出。
首先鄙視一下制片方,為了賣票,生生地將這部作品掛上了吳宇森作品的招牌,蘇照彬或許在大陸是名氣不大,但也不應(yīng)該被如此埋汰,更何況,很少見一部電影前面掛兩個xxx作品,給人感覺倒像是貼牌時,原標(biāo)簽沒蓋住。
片子的成色不錯,有八十年代之前武俠電影的味道,感覺上很像楚原的味道:古龍/黃鷹式的劇情,即一個吊詭而略有邪氣的偵探故事,氛圍渲染上的剛?cè)岵约皳]之不去的古樸的中國情懷。除卻太過西方化的《臥虎藏龍》,徐老怪太現(xiàn)代太跳脫,李仁港更是“不走尋常路”,像《劍雨》這種武俠氣倒真是久違了。片中一個場景,負傷在身的雷彬硬生生地依約回家吃面,桌子對面的床上,妻兒酣睡,無語亦無淚,但精妙的構(gòu)圖和冷光,卻將意境全烘托出來了。這片子放在胡金銓的年月里,還能算是部略走邪路新派武俠(張徹和胡金銓的那種正氣凌然的才算是正路,其余像華山、桂治洪這幾位,都有點劍走偏鋒),放到現(xiàn)在,簡直就是一部披著武俠外衣的文藝片了。
蘇照彬雖然是編劇出身,故事和對白豆編得有點意思,但在節(jié)奏掌控上顯然詳略上出現(xiàn)問題(這方面不排除吳宇森瞎指揮瞎剪輯的可能),雖然重頭戲總算沒掉鏈子,但前半部給人感覺或是拖沓,或是語焉不詳,像李宗瀚演的和尚,雖然戲份不多,但對全劇作用著實關(guān)鍵,他的出場和離去就顯得太倉促了。而在場景切換的剪接點上,尤其斷得生硬,不像導(dǎo)演剪輯,倒像是廣電剪刀手作業(yè)。不過,看多了老武俠片,這些都不算太大的問題。以黃鷹、倪匡為代表的老派武俠編劇,在劇情框架上玩得比蘇照彬糙多了,有時甚至完全不通,但倒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有一個能說得過去的懸疑來帶動劇情,不要求情節(jié)像the usual suspects那么絲絲入扣,主要還是以賣弄離奇和渲染角色為主。所以,如果不太嚴格地要求的話,這條蘇照彬也勉強能通過了。
《劍雨》尤其值得表揚的地方是動作設(shè)計。每個人的武功都設(shè)計得非常有個人特點:細雨的四十二路辟水劍法,彩戲師雜耍般的雙刀,雷彬的暗器,既新穎又與角色個性貼近,而且極難得地兼具程小東式的飄逸,又不失實在感。原本董瑋給我的印象是平庸,沒想到這次發(fā)揮得如此出彩。不過,《劍雨》的動作場面仍有提高空間。這跟它整個的風(fēng)格有關(guān):骨子里的古典氣質(zhì),表面上卻要提升到當(dāng)下電影的節(jié)奏。在表現(xiàn)武打時,特寫用得不好,不僅不能起到看清細部的作用,還讓人搞不清全局的狀況。最要命的是,它過于頻繁地在關(guān)鍵動作前定格,是的,你是看清楚了,但武打場面最重要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也被破壞了。類似的手法不僅在動作場面中,在一般性的敘事中也用得太多了,導(dǎo)演須知:你拍的不是預(yù)告片。
演員方面,除了大S,其他角色表現(xiàn)得都不錯,應(yīng)該說這部片子在選角上還是很下功夫的:楊紫瓊的氣質(zhì)與角色很貼,全片演起來硬朗而深情,至于林熙蕾,從素人到熟女,她的氣質(zhì)越發(fā)的好了,這女人的魅力也是伴隨年齡上升的。不知誰看中的鄭宇盛,伊面相偏肥,且?guī)в邪糇拥淖匀淮?,給人完全無害的感覺,但又比宋康昊帥氣,還能演演英雄,這種氣質(zhì)跟角色難得地靠近。至于王學(xué)圻、戴立忍這種戲骨,給他們什么角色根本不重要,給他們什么,他們就是什么。最后,順便說一下毀戲不倦的大S,幾乎她的每一次出場,無論場景內(nèi)容是否詼諧,觀眾們都會抱以輕松笑聲,她成功地將一名冷血女殺手演繹成兼具幼兒園和隨家倉氣質(zhì)的腦殘女,并且患有裸露狂,為了票房,你辛苦了。
總體來說,《劍雨》挺不錯的,但它生錯了年月了:從大時代來說,對應(yīng)主流觀眾群的懷舊武俠片迷畢竟是少數(shù),你下了功夫的地方,人家未必買賬;從小時間來講,《劍雨》顯然是看輕了《盜夢空間》的續(xù)航能力,選錯了檔期,在一個遠有盜夢,近有陳真、山楂樹,轉(zhuǎn)個身就是狄仁杰的檔期里,誰上來都活不好,更何況,它的題材粗看起來,怎么都覺得跟狄仁杰有幾分相似,而后者的班底要強大多了??上Я诉@一腔情懷,為《劍雨》扼腕。
劍雨江湖,雷人無數(shù)。一個送快遞的在梅雨季節(jié)追上了一個削骨整形的大齡剩女,夫妻二人本想卸甲歸隱過一段吃面皮的田園生活,不料遭遇四位奇人異士的追殺——魔術(shù)師戴立忍,鋼針控余文樂,脫衣女大S,戀尸癖太監(jiān)王學(xué)圻。情節(jié)很古龍,對白很瓊瑤,片尾再配上神婆薩頂頂?shù)奶旎[,不似吳宇森勝似吳宇森。
我一直希望電影里的“彩戲師”和“轉(zhuǎn)輪王”是有GAY情的。畢竟他們一起那么多年了。特別是“轉(zhuǎn)輪王”在挖出大S時對她說,從此以后我是你父。然后指著“彩戲師”說,他是你母。這個場景讓我相當(dāng)?shù)呐d奮啊,我當(dāng)時想,有GAY情,一定有GAY情。
看片過程中睡得多死都不用擔(dān)心,因為片尾薩頂頂與吳青峰合唱的主題歌一響起,就算夢到第五層都能立即把你kick醒。
近年來少見的純武俠片,摒棄了時下古裝大片普遍存在的浮躁與不知所謂,水準頗高。
王學(xué)圻在里面缺乏亮點,但我還是要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佛陀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美貌少女,從此愛慕難舍。佛祖問他:你有多喜歡那少女? 阿難回答:愿化身為青石橋,受五百年日曬雨打,只求那少女從橋上走過。——出家人的表白
一個男人不行,就洞房夜被老婆殺了;一個男人靠內(nèi)功給自己長出了JJ,尸體就變成了傳奇;一個男人被妹子嘲笑是太監(jiān),就氣得把妹子活埋了。一群武林高手打打殺殺好多年,就為了一個已經(jīng)62歲的男人能找回自己失去已久的JJ。這片子三觀真是太喜歡了。
昨晚看了《劍雨》,比《狄仁杰》好得多。好久沒看到這樣的武俠片了。武俠電影也應(yīng)該做得踏實,接地,走心。讓我想起小時候熱愛的武俠小說,有門派,朝廷,鏢局,錢莊,有日常生活,有野心也有恩怨,有一個你想離開卻身不由己的江湖。很多小細節(jié)都挺精致,能看到創(chuàng)作者的誠意。推薦《劍雨》。
鄭雨盛扮相不錯,余文樂有長進,大S和王學(xué)圻雷死了……為何英文名叫做“刺客王朝”呢,為何大S的妓女殺手叫葉綻青呢……真的跟九州志沒有任何關(guān)系么?武戲設(shè)計還不錯,軟劍和暗器都很到位。影片結(jié)尾算是翻拍了《飛狐外傳》,被萌到了。
吳宇森啊,你好意思在片尾打出“吳宇森作品”幾個大字?。縫s.王學(xué)圻扮演太監(jiān)是過時的,但是太監(jiān)本身是不會過時的
垃圾。話說這個整容師好沒有職業(yè)道德啊,客戶信息還共享
《臥虎藏龍》以來最好的武俠電影。
雖嫌傳統(tǒng)老套了點,但是人物設(shè)置清晰,動作精彩,故事流暢,是一部沒有大問題的商業(yè)片,簡單評價:挺好看。
誰能想到10年前許多人眼中的“爛片”在現(xiàn)在看來竟然能成為武俠片里的佳作
他只培養(yǎng)臺灣演員,不培養(yǎng)內(nèi)地演員,甚至也不培養(yǎng)香港演員,他不是用港臺演員,他是只用臺灣演員,從美國回來后監(jiān)制的7部電影一共用了11位臺灣演員,創(chuàng)造港臺導(dǎo)演培養(yǎng)單一地區(qū)演員之人數(shù)之最.監(jiān)制的每一部電影女主角都不是內(nèi)地的,因為看不過去內(nèi)地女演員占據(jù)華語片主角
我就喜歡了,拍的多工整,一點兒沒有最近所謂武俠電影的浮華之氣,武功方面彩戲師的整個人設(shè)都非常好,神仙索真讓人神往,細雨的辟水劍也十分好看,劇情方面小細節(jié)很動人,我就覺得這樣樸素的愛情比《畫皮》那種稀巴爛玩意兒強多了
兩個整容的,一個死太監(jiān),一個變魔術(shù)的,一個一心想煮面條的,還有一個色情狂。。哎。。。
用前男友教的辦法作踐公司老板給現(xiàn)在的男朋友看。
《劍雨》,有幸先睹為快了。王學(xué)圻的表演當(dāng)然不用質(zhì)疑。鄭雨盛的角色交代雖然有可商榷的地方,但本人對他在本片的表演印象很深。
《臥虎藏龍》之后最好的武俠片。另外,片尾字幕是“吳宇森作品”,“蘇照彬電影”。無論如何,蘇照彬都成功地在這部電影中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