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沒得冠軍也是真英雄
香港電影人對體育片也是非常熱衷,題材以賽車、舞獅、搏擊居多,例如《柔道龍虎榜》《少林足球》都稱得上經(jīng)典,這兩年林超賢接連拍出《激戰(zhàn)》《破風》也都著實令人驚艷了一下,其實,郭子健也是一位質量上乘的體育愛好者,之前拿下金像獎的《打擂臺》聚焦武術比賽,之后《救火英雄》中的演習也帶有明顯的競技基因,這一次,《全力扣殺》則是一部純粹的羽毛球題材體育片,以CULT+熱血的風格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觀影快感。
從劇情結構和主題表達來說,港產(chǎn)的體育電影總是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一群廢柴在逆境中聚集,實力不濟,戰(zhàn)術不強,憑著血勇和團結,未必獲得金杯,卻一定會贏得集體的尊嚴,精神競賽在于實力比拼,這也就是香港精神中的同舟共濟,不離不棄,《少林足球》是一個鮮明的模版,《全力扣殺》雖然講的是羽毛球比賽,但立足點也是如此,講的是一個團隊的逆襲。
何超儀飾演的前羽毛球員吳久秀,因為當年犯錯,職業(yè)生涯從高峰直墜底谷,一直生活在影陰中,而鄭伊健飾演的劉丹,則是當年無惡不作的賊王,帶著兩個混混,試圖扭轉命運,從賊變成羽毛球運動員,再加上林敏驄飾演的前世界級球員,現(xiàn)在每天醉生夢死的戚冠軍,邵音音飾演的老太太,組成了沖擊五羽倫比大賽的熱血團隊。
和之前的體育片有所不同的是,《全力扣殺》沒有嚴格依照體育比賽的真實規(guī)格,而是化平實為無厘頭和CULT,特別是開場大玩吊詭氣氛,殞石,垃圾人,外星人接連出現(xiàn),月黑風高,飛沙走石,都是典型的CULT手法。而后邊包括奇異的砍豬肉訓練方式,閉眼戰(zhàn)術,則把熱血包裝在暗黑氣氛中,形成了不同以往的新鮮值,包括最終的比賽過程,超現(xiàn)實的場面,都拍寫很揮灑寫意。
影片很好的把很個人都塑造得很有個性,像已經(jīng)被正規(guī)賽制淘汰的吳久秀,放下屠刀改邪歸正,猶如火云邪神一般神經(jīng)的戚冠軍,亦正亦邪的林超,性格強悍的林坤,都有不凡塑造,而為了把運動員的性格描寫得更加突出,郭子健也運用了港片最拿手的黑幫和犯罪元素,通過劉丹三人組從黑道改邪歸正,其間還經(jīng)歷了與割不斷的糾葛,被居民圍攻,被劫匪糾纏,被觀眾歧視,特別是因為與姜皓文一伙火并,錯過了與精武隊的比賽,煮熟的冠軍飛了,體現(xiàn)了一入江湖身不由己的宿命。
這可能也是影片最出人意料的地方,竟然沒有約定俗成的絕地反擊,拿下總冠軍,體育片的主角竟然是輸著離場,真的很罕見。
雖然沒能征服命運,沒有拿到冠軍,但是他們完成了自我的挑戰(zhàn),《全力扣殺》充分的體現(xiàn)了熱血正能量,劉丹對吳久秀說,隕石和外星人都不過是一個理由,想打羽毛球是不需要理由的。還有吳久秀帶著大家訓練時的場景,都極盡勵志之能,能量和《破風》這類正統(tǒng)體育片相比也是不相上下。
正如片尾字幕打上的,本片獻給那些不懈努力的失敗者。
羽毛球是一個象征,象征著正確的方向,只要方向正確,每個失敗者也都是真英雄。
2 ) 平庸的扣殺
文/夢里詩書
除開勵志的情懷,《全力扣殺》與命題近乎背道而馳,那癱軟無力的演繹,就一如何超儀飾演退役多年的羽毛球運動員吳久秀這個已盡頹色的身份一般,而這部關于羽毛球競技的作品令人詫異關乎羽毛球專業(yè)知識的傳遞卻猶如一場白紙般匱乏,使之終僅是場平庸的扣殺。
從立意來看,這是一部因為曾經(jīng)犯罪而被世俗所歧視者給予關懷的作品,電影以喜劇夸張的模式,以羽毛球競技為媒介,將人性本善的美好彰顯而出,出獄混混“三人組”與退役的昔日羽毛球女將,他們互為依托,相互激勵的呈現(xiàn),使這部電影是一個真正能獻給當下失敗者的故事,激勵著已經(jīng)真正從新改過的人們在生活中,努力去擁抱新的未來,鼓舞著在失敗的人們,重燃自我的希望,另一面電影在成功與失敗的定義上,并非是以輸贏一概而論,而是要鼓勵失敗者去做一個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完成自我成功的人。
作為一部體育勵志片,電影僅只是單一的完成了立意,卻全然忽視了羽毛球這項體育運動的存在感,劇情與體育,二者間是全然斷層的,這是一個放任所有競技運動皆為可行的藍本,他并沒有將羽毛球的專業(yè)性與這項運動所包涵的文化底蘊體現(xiàn)而出,反之近乎玄幻式的呈現(xiàn),使這部電影僅只是將羽毛球作為了一個博人眼球的噱頭,而這種類如《少林足球》的感觀,喜劇功力亦又并不充沛,電影將一場本自體育勵志的溫情電影以喜劇的手法拍成了玄幻片,風格的飄忽不定,是其最為嚴重的詬病。
在這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何超儀,鄭伊健,鄭中基這些香港電影的老戲骨, 更有著中肯的立意情懷,但對于電影風格無法篤定的演繹,最終使其走向了平庸,作為觀眾,你無法確定導演郭子健究竟想如何來呈現(xiàn)這種情懷,電影有著體育,勵志,溫情,玄幻,幽默等等電影元素,但多重元素的組合卻顯得雜亂而無序的,這種雜亂最后令這個本自美好的故事,全然失真變成了一個鬧劇,那體育電影本應有的熱血激情,亦變的無以為繼。
有佳段無佳作,過多不合理元素的填充使電影與羽毛球運動全然偏軌,如此這般所謂的《全力扣殺》,如何會不會是一個平庸的扣殺?!
3 ) 叱咤風云后的風云再起
《全力扣殺》是一部典型的香港電影,有情懷,有感動,更多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小人物在逆境中的發(fā)奮圖強,總能演繹出動人的勵志故事,看過之后,會感到自信爆棚、精神煥發(fā)、渾身有勁,或許這便是電影所能帶給觀眾的各層面“力量”所在 。
雖然《全力扣殺》的故事由羽毛球運動而起,但小小的羽毛球卻寄托著大大的生存哲理,這猶如地域并不遼闊的香港 ,卻一直有著被世人推崇的香港精神:刻苦耐勞、勤奮拚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這是香港長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這一次,從電影《全力扣殺》中,我們可以深刻的領略到香港的精氣神。
總的來說,《全力扣殺》是一部關于英雄的故事,這個英雄,便是本片的女主角——何超儀扮演的吳久秀,曾經(jīng)風靡羽壇叱咤風云的羽毛球冠軍運動員。但人生總有高低潮,吳久秀這個性情暴躁的天才選手,卻終有一天落得個眾叛親離黯然收場,最終只能邋遢落魄的在哥哥的茶餐當服務員,而當年為她撿球備受其辱的助理,卻成了羽壇新秀,萬眾矚目……人生就是這樣。
很明顯,這是一個風云再起的故事,吳久秀必定要奮起重生,拿回曾經(jīng)屬于自己的一切,這初衷并沒有什么不對,但影片最大的懸念是,她要通過怎樣的方式去實現(xiàn)這一切呢?是的,這一次是團隊作戰(zhàn),而且是“廢柴”團隊:由鄭伊健、梁漢文、劉浩龍組成的“改過自新”三人組,以一副奇葩之態(tài)現(xiàn)世,同何超儀一起,向著榮辱之戰(zhàn)的羽毛球賽全力進發(fā)。
其實類似“衰人”立大功的故事,戰(zhàn)臺烽曾看過不少,但電影《全力扣殺》,并沒有將影片的大部分篇幅給到故事的運動主題——打羽毛球,而是用更為冷靜和細膩的剖析,來探討影片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合作過程中的“離奇”經(jīng)歷,各種內(nèi)力、外力、蠻力、怪力層出不窮,也是對這支四人羽毛球隊的巨大考驗。
《全力扣殺》的導演是年輕新銳郭子健,他的作品,向來不乏對社會和時代的深刻解讀,無論是當年名震影壇的處女座《野良犬》,還是后來備受推崇的代表作《打擂臺》,以及同周星馳共同執(zhí)導的票房大鱷《西游記之降魔篇》,無不洋溢著傳統(tǒng)的情義精神,善惡之間真假莫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順境中墮落,逆境中奮起,人生雖似反復無常,實則天道酬勤,“人在做,天在看”,并無捷徑可取,就如羽毛球比賽,是靠一球又一球的比分而艱難取勝。
《全力扣殺》已經(jīng)早于內(nèi)地在香港上映,是時力壓《復仇者聯(lián)盟2》,刷新了香港票房神話,今次來到內(nèi)地公映,是導演郭子健為數(shù)不多能在內(nèi)地公開露面的大銀幕作品,有今次機緣相遇,定然不能輕易錯過。
4 ) 《全力扣殺》:廢柴來勵志,正宗好港味
雖然九七后,港片之港味越來越淡,但還是有著一些香港影人專注于本土電影的創(chuàng)作,證明著港式電影依然具有生命力。例如導演郭子健。他執(zhí)導的很多影片都在講述香港小人物的生活,盡管格局不大,但情懷不小,難得地保有真實的社會、生活的質感、人性的溫暖。這部《全力扣殺》亦是如此。影片將勵志和羽毛球題材相互融合,鮮明的喜劇元素與緊張刺激的動作戲相得益彰,并在對香港精神的詮釋方面很有想法,且呈現(xiàn)出原汁原味的港味電影的魅力。
即便是打著動作喜劇的旗號,但《全力扣殺》在實質還是屬于體育電影的范疇。而體育類題材的影片總是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積極向上的精神與奮斗的態(tài)度更多的讓人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夢想與輝煌,讓我們感受著那份激情與自豪。《全力扣殺》便利用羽毛球為載體,展現(xiàn)了一個敗部復活的故事,幾個Loser臨時組建羽毛球團隊,經(jīng)過刻苦訓練與比賽拼搏,完成了對苦悶人生的逆襲。影片的故事不錯,無厘頭笑料和勵志情節(jié)也很容易讓人入戲,給人最大的感慨便是它不矯情、充盈著滿滿的誠意,姿態(tài)很低、立意卻很高,雖有商業(yè)氣味卻不嘩眾取寵,嬉笑之中擁有著動人的溫情力量。
影片首先在旁白的敘述之下,用退役的羽毛球天后吳久秀過往的賽場叱咤,來反襯她當下生活的狼狽不堪;不修邊幅的她猶如邋遢的犀利姐,遭到昔日陪練的羞辱,受盡人們的白眼相待;以劉丹為首的出獄混混三人組,雖以兇神惡煞的面目登場,但極力想融入社會,試圖獲得人們的接納。當這兩組人物在陰差陽錯相遇之后,共同把打羽毛球作為對生活翻身的希望與寄托。他們所組建的“同好”羽毛隊更像是一個活脫脫的廢柴聯(lián)盟,但這群貼滿失敗者標簽的人,卻借助羽毛球的訓練與比賽,用他們的堅韌的勇氣與毅力,來改變著自己的生活。于是落魄的退役羽球女選手,從自暴自棄中解脫出來,努力找回了生活的自信;有殘障的出獄罪犯,堅定立志改過自新的決心。
當有聽障的劉丹、高度近視眼的林坤、殘缺一只手的林超,都是毫無羽毛球基礎,可卻從零做起,只為克服世人對他們的偏見?!霸绞遣簧瞄L,越是被取笑,就越是要做”。劉丹所講的話語,聽起來勵志爆棚。而他們的所作所為也給人提供了,邊緣小人物如何面對社會不公和歧視的應對方法,那就是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和務實做事的精神才是對所有歧視的最好回擊。而影片最為難得是,不已冠軍為獲得成功的唯一標準,沒有糾結于競技中的輸與贏,而是用“成敗沒有關系,最重要是全力去拼過”這種熱血精神,來彰顯成功的價值是什么,那就是要有勇氣面對人生的黯淡,并努力去改變之。就如同片中的“同好”羽毛球隊雖然未能在比賽中獲得冠軍,但誰又能說他們不是成功者呢。他們都是在全力扣殺里,拼出了自我的力量。
從實質上來說,《全力扣殺》講的是逆境自強,并用此來隱喻香港精神。片里幾個落魄者的的身上,都帶有在逆境中刻苦耐勞、勤奮拚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的精神,而正是整個香港人精神的真實寫照。而片子之所以看著叫人感動,就在于有著濃郁的港味。這一點不僅體現(xiàn)在參演者是鄭伊健、何超儀、鄭中基、梁漢文等清一色的純港星班底,還在于故事有著注重細節(jié)、節(jié)奏較快、噱頭密集、追求情節(jié)吸引力的風格特色,包含有功夫片中的拳腳動作和“無厘頭”喜劇中的嬉鬧搞笑,以及在充沛的娛樂下對生命個體的關注。
5 ) 看到評論,我忍不住想要說兩句了!
首先,竟然有人說這個電影是在侮辱羽毛球,不真實,真正的羽毛球根本不是這樣如是云。我想說,是不是哪根筋搭錯了啊,這是一部電影,不是羽毛球紀錄片,再者,《足球小將》、《灌籃高手》、《少林足球》等等體育題材電影動漫,就真實了?再說,這部電影里對于羽毛球比賽的拍攝哪里不真實了?它又沒有弄出什么旋轉球,非人類球,就是一兩個扣殺和普通的對打,這都不真實?只是導演將一些動作做了一些處理,渲染僅此而已。我估計,要是去掉這些東西,某些人又要說不好看,沒意思了。你為何不去看一場真正的羽毛球比賽呢?無聊。
好,我來評論下這個電影,首先,我本人特別喜歡。有感動,有奮斗,也有淚水。有幽默,有人物,有情節(jié),我不知道這個電影不及格的分數(shù)是怎么被你們打下來的。先說風格,秉承了郭導《打擂臺》的風格,幽默有趣,人物雖說夸張了點,但能讓人接受,而且很豐滿。表演不錯,鄭伊健的表演在他的作品里能排前十,何超儀也很棒,大師超帥,下一屆最佳男配的節(jié)奏。情節(jié)不算很吸引人,但沒有太大的漏洞,別跟我說什么三個人打一群人不合理什么的,這些東西,就看你愿不愿意去相信而已。節(jié)奏很棒, 全篇基本沒有尿點,起伏很合適。最后說說思想,沒有故意裝深沉,就這一點,我就很喜歡。電影很直白,一目了然,不需要去揣摩什么深意,看完之后就像喝了一杯濃烈的酒,醉了,又什么都忘了,明天又是晴朗的一天??傮w來說,這部電影雖說不是一部八九分以上的經(jīng)典電影,但至少應該在7分以上?,F(xiàn)在發(fā)現(xiàn),豆瓣真的有好多裝逼貨啊。好多人都喜歡站在大環(huán)境來評價一部電影,好像自己多么屌一樣。什么對香港電影失望什么的,我拜托你 ,香港電影怎么就讓你失望了?你才看過幾部香港電影你就敢說這句話?
本來一看這部電影是羽毛球題材,我是不報興趣的,印象中羽毛球不像網(wǎng)球,不像足球,它太短促了??墒强赐旰?,不說別的,這絕對是一部良心之作,合格甚至上層的運動電影,而這個題材,沒人接觸過,郭子健帶領著香港導演在繼林超賢《破風》后,又一次大膽的嘗試!這些年大家都說香港電影沒落了,香港影壇沒人了,可細想一下,誰說如此?林超賢導演《激戰(zhàn)》《破風》以及《全力扣殺》開始挑戰(zhàn)運動題材,而且皆為佳作,內(nèi)地誰拍了?徐克導演《狄仁杰系列》、《龍門飛甲》、《智取威虎山》技術流開拓新局面,內(nèi)地誰能出其右?陳可辛《親愛的》,爾冬升《我是路人甲》,林嶺東《迷城》,杜琪峰《毒戰(zhàn)》哪一次不是大膽的嘗試?還有許鞍華,王家衛(wèi),一些新人導演如郭子健,關信輝《可愛的你》,哪一部不是佳作?甚至爛片王如王晶,都用兩部澳門風云實現(xiàn)了完美逆襲,你可以說澳門風云是爛片,但它絕對比內(nèi)地許許多多的電影更成熟,更好看。所以別老說什么香港電影沒落了,香港電影沒了,別以為內(nèi)地電影多了,票房高了,就沒有香港電影什么事了。
6 ) 爛
說實話,這片就是一商業(yè)片,跟羽毛球沒有屁點關系這不過分,過分的是你拿羽毛球來宣傳,結果電影連基本規(guī)則都不遵守,實在讓人無力吐槽,這真的是侮辱了這項紳士運動…求求這些商業(yè)片大神們了,如果不是真的愛體育,請放過體育題材電影吧,哪怕再過幾十年,也應該讓真正熱愛他,能提現(xiàn)真正體育精神的人來拍體育
二星半,郭子健玩票之作,畫面質感和情節(jié)都可以,但故事實在是太差了,連邏輯都不通,同樣的故事對比一下少林足球和破壞之王就知道差距了。優(yōu)勢在于如武俠片一般的競技場面,快慢鏡和打球氣氛烘托精彩,林敏驄的大師笑死人,最沒存在感的就是何超儀
運動都還拍不好,就拍運動喜劇,於是運動不夠熱血、喜劇不夠好笑,各種意料之中的老梗,令人昏昏欲睡,只有結尾的處理讓人有些意外。從角色設定,到情節(jié)編排,從分鏡,到敘事,都是漫畫式的,可惜表演不是,各位演員試圖演得誇張,卻不是漫畫式的誇張,怎麼用力都顯得太過正經(jīng),只有林敏驄和鄭中基偶爾幾刻會在正確狀態(tài)?,F(xiàn)在好煩人海戰(zhàn)術,找了那麼多明星來客串,還沒能讓觀眾入戲,就先讓觀眾出戲了。
是無厘頭喜劇,但基本的常識必須要有,這片子簡直就是侮辱羽毛球。認識王琳和鮑春來的觀眾應該都會看羽毛球,他們看到演員在電影里的天花龍鳳肯定會大翻白眼;對那些不看羽毛球的觀眾來說,請他們來客串又有何意義?對港產(chǎn)片根深蒂固的熱愛害我看了一部又一部港產(chǎn)爛片,再這樣下去,我就要爆炸了!
呵呵...我艸!
港味挺濃,演員也懂羽毛球,還有鮑春來和王琳的客串,雖然夸張算是悅目。獻給不懈努力的失敗者。
除開勵志的情懷,《全力扣殺》與命題近乎背道而馳,那癱軟無力的演繹,就一如何超儀飾演退役多年的羽毛球運動員吳久秀這個已盡頹色的身份一般,而這部關于羽毛球競技的作品令人詫異關乎羽毛球專業(yè)知識的傳遞卻猶如一場白紙般匱乏,使之終僅是場平庸的扣殺。
只能說對導演失望,完全是失準之作。罕有的題材,原版應該是熱血勵志的路線,硬要摻雜些屎尿屁進去(如果是棒子來做必定是兩樣),放在這樣的題材里面真是惡俗不堪。片子的節(jié)奏控制的很差,不知道是不是在有意識的在惡搞大陸人。毀了我愛的何超儀。
什麼鬼。。謝生在裡面負責賣萌麼
開始很惡心
本片和郭子健前作《打擂臺》相似,都是講失敗者如何站起來的故事,區(qū)別是把硬橋硬馬的真功夫換成羽毛球運動。只是主演的鄭伊健,何超儀等人的羽毛球技巧平平無奇(靠剪輯和特技補救),和《打擂臺》的陳觀泰,梁小龍有真功夫不同,而且《打擂臺》的成功之處在一種強弩之末,拳怕少壯,卻依然努力去打的阿Q精神,這種浴火重生,最後一拼的末日感在本片完全沒有看到,反而該片大半都是一種悠然自得,放下勝敗的心態(tài),這也是本片不如《打擂臺》過癮的原因,儘管郭子健在造型,美術和特技都比《打擂臺》進步許多(主要因為《打擂臺》是低成本之作),但故事主題卻氣脈不通,頻頻抓不住重點,使得敘事過於混亂,簡化,幸好演員們的表現(xiàn)還算出色,尤其林敏聰半醉不醒的姿態(tài)帶些幽默感,笑點還算拿捏得當,不然整部電影會更加失控過火。
勵志片一旦混入低俗元素基本玩完,費力不討好的形式,且有鄭中基的的片子基本離不開低級趣味,本來是標榜loser重新振作的主題,結果敵對的陣營搞的那些花哨噱頭和冷死人的幽默真是毀片子。影片雖然有一貫港人團結作戰(zhàn)的情懷連接,但蒼白無力的羽球扣殺和毫無專業(yè)素養(yǎng)的球場競技,還是讓人覺得乏味無比
以前類型港片是小人物奮斗史,現(xiàn)在是遲暮英雄翻身記,應景。謝君豪真好啊,何超儀的小雀斑也很靚。澳門體育館里的觀眾明顯是大陸群眾演員。。。。
理倒是那個理,就是表達太粗糲
外星隕石激發(fā)熱情,烏合羽毛球隊對決村霸隊。戚冠軍很搶戲,其他人物就太沒有存在感了,曬鮑魚麥克風之類的還挺搞笑,但大部分時間都挺難笑,最后的體育精神居然有點感人是怎么回事?
5個字,十分期待十分失望。完~~~~
近幾年的港片,看到有鄭中基就不要看了,妥妥的爛片??赐暌院?,我恨不得摔耳機,明明我知道會爛我為什么還要看!好好的勵志片偏偏要用屎尿屁隕石這種元素,夸張低俗,不忍直視 。Emond基本沒拍過什么好片我就不說了,謝生你這些年是有多缺錢啊摔!
怪雞片就不要走通俗路子嘛
大師話齋:"沒火?做人點可以冇火啊?" 將一套本土港產(chǎn)片以日本熱血電影手法拍攝.郭子健同黃智亨兩個熱血佬果然做得到.搞笑得離又非常認真.熱血得離又非常感動.大師下屆金像獎絕對有能力問鼎最佳男配角.
打擂臺、僵尸等懷舊類型流亞,林敏驄玩了把多年不見的屎尿屁,難得這么老神在在自玩自high。鄭伊健和郭富城可以拼一下中年顏值了,伊面下半截臉,有點戴立忍
今年真是見識了若干一丁點狗屁都不通的電影??從頭到尾都是胡來,打羽毛球和打劫有什麼關係都有個打字嗎!為什麼要搞羽毛球呢!羽毛球招你惹你了?。∨魉缈赡苁亲钫5慕巧说x生和Ronald那土到掉渣的圍頭話喲??(不過客串的車婉婉和谷祖琳出來的時候突然想站一秒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