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時間線全面解讀《Hello!樹先生》
以前看中國的所謂“大片”時,時常感嘆為什么沒有導演來關注我們當下的社會。這是一個急速發(fā)展、變化中的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在對物質的追逐中發(fā)生著扭曲,而貧富的兩極分化則讓這個社會每天都在產生著新的矛盾。矛盾,從來是影視乃至文學最好的素材,中國的導演們不來開發(fā)這片“寶藏”,可惜了。
直到我看到了《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我開始相信這片“寶藏”正在開始被發(fā)掘。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超現實主義,更有人冠以魔幻、荒誕的標簽,而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是真正的現實主義,甚至現實得近乎殘酷。
很多人看完之后說看不懂——這很正常,因為導演并沒有采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而如果你再看第二遍,第三遍,就會發(fā)現很多你之前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通過這些細節(jié)或許可以讓你豁然開朗。
影片的開始,樹哥出現在樹上。很多人以此為由認為整部電影都是樹哥的幻想,這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接下來出現片名后,影片才正式開始。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導演刻畫了一個有些邋遢、墮落的農村青年形象,雖然與村里的“有為青年”們相比差了不只一個檔次,但畢竟還算正常。他想保住修車工這個生計,無奈老板因為他眼睛受傷兩千塊錢就把他打發(fā)了;自家的地被村長的小舅子二豬占了,他也不敢吭聲,甚至幻想到對方的公司去上班;好友小莊把二豬的車蹭了,本來想當個和事佬,沒想到這最后一點自尊也沒留下……雖然都叫他“樹哥”,但他知道自己在別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他的生活在遇到小梅之后發(fā)生了變化。最開始,小梅的美貌讓他心動,在得知她是聾啞人之后,樹哥內心很糾結,但他很快下定了決心,追向面包車和車上的小梅……
為了第一次與小梅的正式見面,樹哥特意去配了一副眼鏡,這幅眼鏡與他雞窩一樣的頭發(fā)和邋遢的衣著搭配在一起,看起來很是滑稽——自然,這樣的形象在小梅看來也沒什么好感。他們之間的感情一時沒了下文。
高朋的婚禮。新郎新娘從車上下來還不忘拿樹哥開涮,二豬因為樹哥踩了他的鞋還狠狠推了樹哥兩下,樹哥只能裝作無所謂。酒過三巡,樹哥仗著酒壯膽,終于和二豬提出了占地的問題,誰成想二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幾句口角過后,雙方起了激烈地沖突!因為二豬的步步緊逼,樹哥終于敗下陣來,他自知自己根本不是二豬的對手,如果繼續(xù)硬撐,自己只能吃更大的虧,于是,樹哥給二豬跪下了……雖然有陳藝馨在一旁安慰,但樹哥說出了“活著沒意思”這樣的話。
在高朋婚禮上受到的屈辱給樹哥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如果說之前樹哥在村里還有一絲自尊的話,這次當眾受辱已經讓他在村里顏面盡失。他選擇了逃避,同時也為了找口飯吃,他去省城投奔陳藝馨。開辦補習學校的陳校長生活很是滋潤,還在外面沾花惹草,但終究紙包不住火,她老婆與他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在陳校長家庭不和的時候,樹哥卻收獲了他的愛情。“你知道嗎?當我們相視的一刻,就是這世界最美的瞬間,就算給我個村長我也不當”——這是樹哥發(fā)給小梅的第一條短信。短信雖然不長,卻透露出很多信息:首先能寫出這樣的文字,說明樹哥也受過教育而且小有文采,其次,“給我個村長我也不當”又顯出他調皮的一面。小梅在知道是樹哥發(fā)給她的短信后,回了一個“哈嘍!樹先生”——雖然只有短短只有五個字,卻讓樹哥心里樂開了花,他知道,看來有戲!小梅叫他“樹先生”,有調侃的成分在里面,而小梅愿意與他交往,樹哥的第一條小有文采而且俏皮的短信功不可沒。請注意,這是片中唯一一次出現“哈嘍!樹先生”這句話,而這句話也是影片的名字。我覺得電影叫這個名字也是有深意在里面的,畢竟看到這句話是樹哥在片中為數不多的發(fā)自內心微笑的時刻。
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更重要的是愛情的召喚,樹哥打道回府了。第一次約會的氣氛比第一次見面時輕松多了(注意這一段女主角的表演細膩而到位,讓人佩服)。雙方為數不多的交流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了小梅這個人?!敖Y婚是我的事,為啥要先跟我爸媽談”,“讓別人決定你的命運,那不可悲嗎?”——小梅雖然是聾啞人,但作為衣食無憂的城里孩子,她同樣有著獨立的個性。雙方的結合固然有互相遷就的成分在里面,但小梅愿意嫁給窮困潦倒的樹哥,更重要的是看重他真誠的一面。有人說小梅熟練地點煙說明她以前有不良嗜好,而在我看來,最起碼她拿煙的姿勢就是不熟練的。更有甚者,有人說小梅在盲人按摩店里可能做過“小姐”,這更是無稽之談了。按摩店是小梅的父親開的,應該是在家里拿出了一部分空間對外營業(yè),而且注意看的話,樹哥第一次去拜訪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按摩師(看動作也是盲人)從后面衛(wèi)生間里出來——這一切都說明這無非是一家養(yǎng)家糊口的按摩店罷了,絕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樣。
“就把你的命運交給我吧”,不是豪言壯語,卻讓我們看到了樹哥男人的一面。小梅的一句“傻樣兒”,宣告兩人將開始新的生活!
樹哥的婚禮籌備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樹哥讓三弟把他老板的“皇冠”借來當婚車。這里需要分析一下樹哥與弟弟的微妙關系。弟弟在城里打工,養(yǎng)活自己完全沒有問題,需要時還有能力接濟一下家人。但通過片中為數不多的幾個鏡頭可以感受到弟弟對家人尤其是樹哥并沒有太多感情,樹哥住院時弟弟給過一千塊錢,后來樹哥相親又給過他一些。弟弟對樹哥不能掙錢卻總向他要錢已經有些反感,但礙于兄弟情面卻也不好撕破臉皮,這次只借來帕薩特當婚車也算是一種無聲地抗議吧。樹哥得知弟弟沒借來皇冠,有些醉意的他罵了人。是啊,在這個世界上,樹哥能依靠、能罵的恐怕也只有這個弟弟了。誰料想弟弟也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竟罵樹哥“吃屎了吧你”。樹哥的自尊心再次受到嚴重打擊,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先打了弟弟。火光在家中熊熊燃起,兄弟二人廝打起來……
肉體上的傷是次要的,連弟弟也與自己撕破臉皮,樹哥剛因愛情滋潤稍稍好起來的心理防線終于徹底崩潰。樹哥神智恍惚中仿佛又看到父親燃起了篝火,他悄悄接近,將父親按倒在地死死掐住。父親的形象在樹哥的心里被徹底撕碎,但樹哥的人格也因此徹底地分裂!
影片中父親和大哥的形象始終是一條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的暗線。影片一開始就說明了哥哥是因為86年被派出所當流氓抓起來,被父親吊在樹上失手勒死了。這一童年的陰影一直伴隨著樹哥的成長,也可以看作是樹哥最后人格分裂的基礎。影片開始時樹哥眼睛花了,遠遠看到仿佛父親在點起篝火;在陳藝馨學校的黑板上亂畫,父親板著臉的面孔也會忽然出現;現在,樹哥與父親正面交鋒了,并把父親的形象撕碎。
接下來樹哥腦子中出現了大哥和“嫂子”的形象??h文工團,那個年代特有的名詞;大哥的發(fā)型和喇叭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冬天里的一把火》更是八十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這是樹哥的幻覺,卻也是小時候他的親眼所見。
樹哥已經瘋了,但婚禮還要繼續(xù)辦下去。這里可能也是對影片理解有巨大爭議的地方。從此處開始如果全部理解為樹哥的幻覺也并非毫無根據,但筆者更傾向于認為接下來仍是現實中的事情。片中的每個人,除了樹哥都沒有什么明顯的異常。其間穿插著大哥和嫂子的“出現”,大哥對他吹了一口氣,樹哥仿佛就又來了精神背起小梅就走,這恰恰說明樹哥處于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的狀態(tài)。雪地里背新娘那段,緩慢的鏡頭和厚重的呼吸聲更是一個“迷糊”中的人的狀態(tài)。新婚之夜,樹哥繼續(xù)“迷糊”著,小梅主動上來才完成了交合,但樹哥卻是在本能地進行著排斥,父親、大哥的形象反復出現,樹哥仍然沒有擺脫兒時的陰影。
樹哥漫無目的地在村里游蕩,他的言談舉止已經完全是一個瘋子的形象了。小莊遇到礦難,村里因采礦而停水,其實都是確實發(fā)生過的事情,樹哥能“預測”這些事情的發(fā)生,不過都是樹哥的回憶與想象,親身的經歷與回憶糾纏在一起,他將自己放入到過去的情景中,想象著自己成了能預測未來的“大仙”?,F實中小梅不堪忍受這樣的生活回了娘家,弟弟也帶著母親搬到城里去住了,只剩下了樹哥一人還留在家里。村長,二豬,瑞陽礦業(yè)的秘書先后來找樹哥算卦,這是樹哥的進一步想象,因為他要在自己的夢里獲得從未有過的自尊。13月18日早8點準時開業(yè),參加開業(yè)典禮,煤矸石造原子彈,搶先登陸月球,這些都是樹哥的囈語,影片中樹哥在樹上的傻笑更是明確無誤的告訴了觀眾。樹哥與人們隨波逐流地奔向“太陽新城”,但紅色的畫面卻更像是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
影片最后,小梅回來了,肚子里還懷著他的孩子,他們手牽手走向他們的新家。但這仍然還是樹哥美好的想象,也許,活在自己想象的美好生活中是他最好的歸宿了……
2 ) Thank U!樹先生
上映的時候,之所以沒有看,是因為不喜歡王寶強。裝瘋賣傻,是我認為的他的本尊,不算是表演。
因為無聊,剛剛看過,卻在一字不落地讀完片尾字幕后,流下淚來。
那么困窘的生活,潦倒的生活,骯臟的生活,窮歡樂的生活;
那么抽風的樹,好事兒的樹,神叨叨的樹,給人樂子卻也被人鄙視遭人恨的樹;
晦暗的村落遠景,打起架來的流水席,Kappa金鏈子的東北范兒,路口小面包里趴活兒的青年,膀大腰圓高分貝的高朋媽,借皇冠做頭車的虛榮心,冬春之際化不干凈的薄雪……
這些就是我看見過,聽說過,親歷過的活生生的存在。
樹的哥哥在八六年因為流氓罪被派出所判刑——時隔二十五年,再看看這個罪,中學生都得進監(jiān)獄——樹的爸爸想要教訓兒子,卻失手勒死了他,這件事是樹瘋癲的誘因。
樹聯(lián)系工作,娶媳婦兒,卻在亦真亦假越來越頻繁的幻像里徹底瘋掉。
瘋癲前,低三下四,
瘋癲后,登堂入室。
所以估計,他也愿意自己瘋。
沒有誰活得不累——
二十歲的小莊下井丟了性命;
猖狂的二豬,被村長帶著求樹消災——那一跪,保不齊是樹的報復;
賈總客氣、耐心地聽著村里有名的樹大師讓他用煤矸石煉原子彈的胡言亂語;
表面風光的藝馨婚外情不斷,家庭失和;
三弟為了五萬拆遷款和新房接走母親,扔下哥哥;
樹握著藝馨的手說——“干著沒意思,活著沒意思”的時候,作為一個大家眼中的“彪子”,其實什么都清楚。
和媳婦在一起,讓孩子生在新房里,連哥嫂都帶著——活在自己的幻像里,也許比活在《新聞聯(lián)播》里差點兒,但比活在現實里幸福。
樹的瘋,是對時代和現實的投降。
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無計可施,我們無可奈何。
那么多人說不喜歡,那么多人說沒看懂,可能吧。因為東北,你們不了解,不會試圖去了解,不會客觀去了解,也永遠不會了解。
除了小姐,除了黑社會,更多的人們在東北的土地上像“樹”一樣盡力地活著,活下去,也許活得更好,也許永遠不會……
3 ) 最全的故事時間線梳理,婚禮和洞房是真實的
真實的現實(根據電影內容推理)——
1.80年代,樹先生的哥哥因為被懷疑流氓罪,被父親吊在樹上打,不小心勒死了。
2.父親把哥哥的遺體火化了,遠處的樹先生看到了這一幕,后來父親也死了(忘記有沒有交代原因)
3.長大后的樹先生成為了一名汽車修理工,干活不認真,平時吊兒郎當,在街上見誰都裝熟。
4.村長的小舅子開廠子,把樹先生家的地占了,樹先生母親讓樹先生去交涉,樹先生無動于衷。
5.一天,樹先生干活電焊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的眼睛弄傷了,住進了醫(yī)院。
6.醫(yī)院里發(fā)生了3件事,他弟弟從城里回來給他1000,老板給了他3000順便炒了他的魷魚,護士是何潔,順便調戲一下。
7.出院后樹先生失業(yè)了,被村長小舅子拉著一起喝酒,自己的礦工朋友摩托車撞到了村長小舅子的汽車,樹先生調停,被鄙視。
8.樹先生上了朋友的面包車,認識了聾啞人小梅,他一見鐘情,配眼鏡相親,未果。
9.樹先生發(fā)小結婚,酒桌上質疑村長的小舅子占自己地,反被逼下跪。
從9往后有個爭議,有些人認為往后都是幻想,我認為不對,后面會詳細說。
10.樹先生去城里投奔開培訓班的好友,發(fā)現好友出軌,相親成功,和小梅一起回家結婚。
11.籌備婚禮,弟弟沒開皇冠車回來,哥倆打了一架。
12.婚禮到洞房,樹先生一直看見自己的哥嫂和父親,精神開始不正常。
13.發(fā)生礦難,礦工朋友遇難。(樹先生并沒有提前預知)
14.21號村里停水了,小梅受不了收拾東西回娘家了。(樹先生并沒有提前預知)
15.村里拆遷了,弟弟帶著5萬塊錢和母親進城了,樹先生自己拿著錢留在老家(并沒有村長小舅子下跪情節(jié))。
16.村里的礦廠開業(yè)了,舉行了剪彩儀式,很盛大(和樹先生沒有關系)。
17.就剩樹先生自己一個人在村里,每天做3件事,一是在樹上幻想傻笑,二是在田間發(fā)瘋行走,三是在街上被小孩欺負被其他人鄙視。
以上17條,就是外人看起來的正常時間線。
對于樹先生,從12條精神不正常開始,就進入了傻笑意淫的人生,在幻想世界里,自己更牛逼更強大,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樹先生的幻想(根據電影內容推理)——
13.幻想自己提前預言礦難,讓別人認為自己通神靈,然后詛咒村長小舅子說有難。
14.幻想自己提前預言了21號停水,兩次預言讓自己成為大家心里的神。
15.幻想村長的小舅子來求自己,接神靈之名,讓其對自己下跪,報一箭之仇。
16.幻想礦廠找自己算開業(yè)日期,自己被邀請剪彩。
17.幻想自己的老婆懷孕了,回來找自己,甚至都會說話了。
幻想也是需要素材的,樹先生的幻想也是基于真實的人生,離開了素材,他無從幻想。他沒有去過城市,怎么能幻想城市里培訓班上的抽屜原理講課呢?
更何況婚禮和洞房是樹先生變瘋的轉折,就是在這個場景,樹先生開始分不清現實和幻想,頻繁的看到自己的父親和哥哥,導演直接給出了樹先生在兩個世界間掙扎的描述,一會兒想放下新娘,去看自己的哥哥嫂子(幻想),一會兒又回來抱起新娘(現實)。
所以,結婚、洞房、老婆懷孕都是真實發(fā)生的,甚至停水、搬遷、剪彩都是真的,只是后三者和樹先生毫無關系,只有他在意淫的時候,才把自己變成了故事的主角。
之所以我這么清楚,因為我小時候看電視劇也曾有過相同的幻想,把自己作為一個主角放到故事里,讓原有的故事全面變得以自己為中心,獲得YY的滿足感。(逃了)
4 ) 樹先生的瘋癲與真實
繼《鋼的琴》之后,這部《hello!樹先生》讓我一掃看過《楊門女將》、《鴻門宴》后的惡心感,我再次看到中國電影中的迥異于商業(yè)爛片的聲音。我相信在《楊》、《鴻》等最終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里去的時候,這部電影將是一座豐碑。
感謝優(yōu)酷,感興趣的人可以直接看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Mjg3NjI4.html說點自己的思考。
一、樹先生的瘋癲史。
樹先生瘋沒瘋是個仁者見仁的話題,但我們“天真式”地把樹先生解讀為瘋了,則會為我們帶來理解電影的一層境界,就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境界,即通過一位農村底層青年變瘋的歷史來揭示當下中國現實的丑惡及對于人性的泯滅。這和《狂人日記》中的狂人、祥林嫂的變瘋都是一路套數,而樹先生的譫妄則更多地令人想起阿Q。
樹先生的原本狀態(tài):聰明、純潔、善良、敏感、感情細膩豐富。會去勸解一群孩子打架;喜歡善良的礦工小莊,覺得他像自己死去的哥哥;在放學后的黑板上畫一些幼稚的話,借以找回童年的夢;直接而熱烈地向聾啞女小梅表達自己的愛意。
變瘋的心理基礎:童年的創(chuàng)傷。樹先生的大哥出去闖蕩犯了事被勞改,嚴厲的父親大怒之下失手勒死了大哥,父親也因此可能被判了死刑。樹先生因此堅信父親的鬼魂一直跟著他,監(jiān)督著她的一舉一動,而自己喜歡的大哥卻一直未出現在自己的夢中,使他頗為困惑。
變瘋的第一步:同伴的侮辱。在村里那些稱呼他為“樹哥”的青年們沒有人能真正看得起他,無非是拿他打打趣,找點樂子。在同村青年高朋的婚禮上,樹先生和村里惡霸“二豬”因為“二豬”開廠占了他家的地而產生不快,“二豬”仗勢欺人,要求樹先生給他當場下跪。樹先生真的跪了下來,遭受侮辱后,樹先生說了“活著沒意思”的話,開始對世界失去希望。
變瘋的第二步:弟弟的毆打。弟弟在城里開出租車,生活應該富裕些。弟弟其實是個好人,接濟家里生活,給樹先生錢花,實屬不易。但結婚那天樹先生堅持要弟弟向老板借那輛“皇冠”給自己娶親用,弟弟只開來了一輛帕薩特,因此樹先生罵弟弟無用,兩人因此扭打起來,樹先生被打暈,醒來后開始精神恍惚。
變瘋的第三步:小莊的死。小莊礦難中遇難,樹先生在救護車前看到小莊的鬼魂對自己笑。
變瘋的第四步:婚姻的失敗。聾啞女小梅受不了婚后生活的貧困和樹先生的冷淡,離他而去。
變瘋的第五步:成為算命“大師”。樹先生因成功預測村里會停水而被人們視為“大師”,他通過滑稽的表演使“二豬”給自己下跪,還竟然在礦開業(yè)典禮上剪了彩。他或許深深感受到了世界的荒誕和人們的愚蠢,對世界更加失望。
最終變瘋:世界變成了紅色——他失明了,在村口的大樹邊徘徊,在日益工業(yè)化的鄉(xiāng)村周圍游蕩,自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鬼魂。
在其瘋癲的背后我們看到種種中國社會令人沮喪的現狀:農村人口、土地大量流失,管理散亂、村容破敗,城市里婚姻破裂,人們道德墮落、冷漠無知。這些狀況我們在《新聞聯(lián)播》《人民日報》里看不到,而在電影的鏡頭里卻極其深刻而真實,這就是藝術的力量。當看到電影里農民土地被征用,牽著豬羊搬到政府補償的樓房里去住的時候,我們感到深深的無奈和憤怒。
二、樹先生存在的意義。
扯點假大空的。在人類歷史中,曾經所謂的“瘋子”和舉止怪異的人被認為是神靈的代言人,被人們尊崇。而視他們?yōu)椤隘偘d”、“傻”,要把他們隔離起來,給予非人的待遇,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俄羅斯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中的“圣愚”,即認為愚人是圣人的現象則是很典型的。(本觀點感謝我俄語系的室友。)不得不提到??略凇动偘d與文明》中的研究,正是我們社會中存在這些被我們斥之為“瘋子”“傻子”的人使我們的社會得以穩(wěn)固,使我們所謂的“正常人”活得心安理得。
然而問題是,這些“瘋子”、“傻子”真的是精神錯亂,毫無人格可言嗎?他們或許就是真正的預言家和我們不理解的圣人呢?他們對于我們社會的感受和評價是最為真實的呢?
回到歷史上看一看,多少預言家曾經被認為是瘋子的事實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而文藝作品中的眾多“瘋子”形象,都給我們以啟示。賈寶玉就被外界視為瘋傻。《平凡的世界》中那個總是叫著“世道要變了”的瘋漢大家還記得嗎?
這就是一個瘋瘋癲癲的“樹先生”存在的意義。他才是我們世界上的圣人,他或許比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著更為完整的人格。通過他,我們要看到自己。
三、超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
這是個偽命題。超現實主義只是個標簽而已。超現實主義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現實,超現實主義是更真切的現實主義。然而所謂超現實主義的存在是有意義的,電影中超現實主義文本的存在讓我們觀影者有更多的想象,受到更猛烈的刺激。
關于樹先生的“通靈”。首先說的一點是:你相信鬼神的存在嗎?我個人相信。鬼神為什么沒有理由存在呢?相信鬼神存在就是愚昧了嗎?相信“科學”就使我們的世界美好了嗎?沒有,反而把我們的世界帶入了另一種黑暗。所以,相信鬼魂沒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鬼神。起碼鬼神能讓我們更加敬畏自然,尊重他人,知道自己的渺小。樹先生就成功地利用了這一點。
所以在觀這部電影的時候,相信鬼神的人把它當做現實主義,可以理解;不相信鬼神的人則可以把它看做超現實的文本,認為這種超現實是通過和現實之間的反差突出現實的無奈和失落感,以此具有表現力。
在電影中,穿過山西的原野,透過那蕭條的村落,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荒誕的生存邏輯,這套邏輯,最終會摧毀樹先生這樣的人。然而我相信編劇加導演韓杰是抱有希望的,希望即在于樹先生本身。樹先生,Mr. Tree,大樹就是生命力的象征。雖然在鏡頭中大樹只有枯枝和滄桑的樹皮,但來年春天這樹還會郁郁蔥蔥的。
最后狂贊一下王寶強的演技,看著他我老是會想起我們村那位“樹先生”。
5 ) 超現實主義電影在中國
下面是我所知道的故事。
2002年,來自山西孝義的韓杰從北師大畢業(yè)了。某日,在一個地下電影的映后交流會上,他和那位導演一見如故,并在臨走時留下了自己拍攝的學生作業(yè)。不多久,他便成了那位導演的助理,并在日后的電影拍攝中擔任起副導演來。那位導演也是山西人,名叫賈樟柯,而他們那天看的電影《站臺》講述的也是一個和山西有關的故事。
在為賈樟柯做副導演期間,韓杰寫了好幾個劇本,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流產。直到他把目光對準故鄉(xiāng),對準礦難、大仙、游蕩的青年等自己熟悉的對象,才終于有了處女作《賴小子》問世和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部《Hello!樹先生》。固然《Hello!樹先生》在東北取的景,但它所展現出來的環(huán)境風貌其實和之前賈樟柯用一系列電影所構建的“山西想象”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qū)別。
隨著該片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上一舉獲得了三個含金量很高的獎項,年輕的韓杰也就此浮出水面,進入到主流媒體的視野當中。這無疑是一個有關“電影夢想”的勵志故事,而巧合的是,“夢”的元素恰恰也是構成《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的關鍵性零件。
這無疑是一部很奇特的影片,主人公“樹先生”是小村子里一個游手好閑又不著調的小人物。在經歷了現實生活中一系列肉體上的打擊和精神上的摧殘之外,他開始進入到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卻也因此陰差陽錯的成為了鄉(xiāng)里的預言家,受人尊敬。
電影的前半段,鏡頭直抵社會生活的最底層,聚焦的可以說都是微博上的熱點話題,將礦難、陋習等陰暗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風格上被公認為“有著很深的賈樟柯印記”。但在對待人物最終命運的問題上,韓杰背叛了他的師傅,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又格外有趣的答案,讓“樹先生”擺出一副超現實主義的姿態(tài)將所有現實的苦難在笑聲中化解于無形。
雖然韓杰本人說這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是受了楊爭光的小說《老旦是一棵樹》的影響,但從視聽語言、故事表現的角度來看,這個諷世的寓言卻在形態(tài)上更接近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在那部小說里,男爵正是經歷了人世間種種挫折,帶著一肚子怨恨爬上了樹并發(fā)誓永不下來。電影里的“樹先生”也是在看盡世態(tài)炎涼后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另一個國度,成了在中國的“男爵”。用超現實主義的方式表現對現實的無奈和悲哀,兩部作品可謂是不謀而合。
不過超現實主義在西方有著根深蒂固的悠久歷史,從繪畫引申到文學,作為文學潮流雖然很快消退,但這股思潮形成的美學影響力卻波及到了藝術的各個領域,當然也包括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電影之父”路易斯?布努艾爾,而這家伙最近也在伍迪?艾倫的新片《午夜巴黎》里再度“現身”。他標榜“超現實主義是一場充滿詩意的革命性和倫理性的運動”,可惜這場“革命性的運動”在萬里之外的中國沒有發(fā)展起來。
中國文化長期以來“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經驗和左翼電影從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灌輸的現實教育意義,令超現實主義電影長期缺失于中國電影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在網上看到有位北師大學生在論文《法國超現實主義電影和中國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比較分析》中竟然堂而皇之的把武俠片作為“中國超現實主義電影”唯一可以提供的例證,在感嘆荒謬的同時,也不得不發(fā)出對“樹先生”命運的類似的感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能在事事都講究“源于生活”的中國電影里出現這樣“先鋒”(其實并不先鋒)的表現手法,《hello!樹先生》可以稱得上難能可貴。(在這里還要強調的一點是,超現實主義并非完全脫離現實,而是要在超現實中發(fā)現更真實的現實,掌握此原則就可以將超現實主義電影同《太陽照常升起》之類超現實電影區(qū)別開來。)
6 ) 《Hello!樹先生》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1.朋友蹭到二豬的車,二豬耍橫。樹先生說“給哥個面子”,二豬看都沒看他一眼,縮回去默默抽煙...“在一堆熟人中,自己像一個外人或者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2.朋友婚禮上因為一點兒口角被逼下跪?!盀榱耸吕^續(xù)拋棄尊嚴”
3.幻想中拾回尊嚴后的大笑?!爸S刺地真正的開懷大笑”
最深刻的還是王寶強那無處安放的手,格格不入的姿態(tài)
真真切切的無奈和悲涼
我看過最有人文情懷的影片,王寶強精湛的演技把這樣一個小人物演活了。
導演設計多處伏筆,細節(jié)也使得這部影片有更多面可解讀推敲,每個觀眾都看到不一樣的“樹先生”。
一部高質量佳作!
這絕對是8.5分以上的片子啊,能寫出這樣故事的嚴肅文學作者,國內沒幾個。
王寶強真牛逼,演得跟我們村一個人一模一樣。
樹,本應寓意著綠色的生命、勃發(fā)的生機,可電影里的這個樹先生,正如東北冬天的樹一樣,孤零零、光禿禿地佇立在沉默的黑土地上,生活就像雪,看似光明純潔,卻不容分說地把一切都覆蓋在寒冷和絕望里。王寶強貢獻了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絕對是影帝級的,當之無愧。
豆瓣什么時候能站直了看待中國電影,這種巨作7分多,是真的跪久了,
不倫不類混亂不堪的東北亂燉。想講的太多融在一起一件也沒表達清,在院線和地下的糾結下選擇了類似魔幻現實帶有黑色幽默的風格使之成為先天的殘疾。敘事和表演的天真甚至做作,讓我在看到王寶強被一姑娘給辦了時也如某人一樣出戲地笑了。不過較之什么國產大片,這起碼有心在。
神啊,給王寶強一個影帝吧
導演有誠意,但看著很難受?!綧OMA】
@MOMA。一部天真的電影。沒準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幻想電影,男主角從一開始就是瘋的。從哪兒瘋的也無所謂。但無論如何我反對把精神病詩意化。表演、劇作都顯得過度天真,但天真無法作為遺漏和殘缺的理由。btw我說這么多是因為這是一部還值得說點兒什么的中國電影。
雖然用了一些超現實的手法,卻是一部極現實的作品??赐曛?,只覺無比荒涼,親人之間相互仇恨,朋友之間相互利用,夫妻之間相互欺騙,唯一的溫暖是樹先生和小梅的愛情,但在冰冷的現實面前不堪一擊。而正常人的出路只有兩條,要么變成傻子,要么變成瘋子。
模糊拆遷、礦難這類超敏感主題的,是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后半程超現實部分;要是一條道跑到黑,本片也恐難公映。影片前后轉換得太過突兀,會讓很多觀眾摸不著頭腦。但仔細琢磨,在現實和電影同樣殘酷無解的情況下,讓觀眾跟隨主人公一道崩潰了之,恐怕是最好的選擇了。
《Hello,樹先生》是一部神奇的電影,在中國只有莫言早期小說曾帶給我這樣的體驗,每個有著鄉(xiāng)村經驗的人,都會被帶進一種微妙的現實哀愁里,想起身后一個個神奇無用善良無害的樹先生,一身泥星子、酒沫子、火星子味道。所有鄉(xiāng)土、人情都在失守,我們這些混跡城市的人在分裂成一個個無所適從的樹先生。
“神呀,給王寶強一個影帝吧?!薄惹耙詾檫@是一句玩笑話,看完電影之后發(fā)現這個人是認真的。
我哥耍流氓,我爸吊死他,我掐死我爸,我爸變神話。生活雖悲催,幸遇聾小梅,她即我天下,老弟罵我傻。華麗麗打一架,我也變神話,說風就是雨,老婆回娘家。凄凄復凄凄,你們都瀟灑,活該我瘋癲,人格也崩塌。難道我最初,該愛的是他?
王寶強演農民真是像,以至于發(fā)布會上他穿的正式些我怎么看怎么不習慣。ps,之后交流會為毛沒人提有段他新婚之夜被女上位的劇情,我差點就想舉手了都==
如果不是中國電影,在我看來就這樣一個邏輯混亂、藝術形態(tài)不倫不類的文藝片肯定及格不了。片長不是借口,全半段大量日常生活看似閑筆浪費了太多時間,后來的發(fā)瘋線含糊不清,愛情線更是說來就來,就連演員表演都顯得用力過度。導演想說的太多了,結果都沒說清楚,好在一切言之有物,值得一看!★★★
看得難受 仿佛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小丑
父親失手勒死哥哥是你無法擺脫的夢魘,村霸二豬逼迫你跪去了殘存的尊嚴,新婚前弟弟毆打掉了你希冀的親情,你們所有人都朝著城市而去,就讓我留在鄉(xiāng)村的雪地里孤獨而瘋癲。
他尷尬的生活就如同他那怎么擺也擺不對地方的手……
絕對是年度驚喜之作!
這是一部很難用語言說明白的電影,妄想癥?農村農民?劣根性?封閉意義?導演都說了,能明白我用意的不會有幾個。大贊的是寶強的表演,我完全忘記了傻根和許三多,他就是活脫脫的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