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秀優(yōu)越感,看過幾檔針對低齡觀眾的綜藝,明星嘉賓之間的互動表演痕跡過重,缺少了看真人秀的意義,所以一直以來我對國內(nèi)綜藝節(jié)目真的不抱很高的期望。
之前沒看過李誕的節(jié)目,但是網(wǎng)上的截圖段子一個接一個,李誕這個人忽然就出現(xiàn)在所有人的視線里,就像他自己在第二季開頭說的一樣。
生活里我也是個擅于自嘲的人,這樣的開頭一下子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對脫口秀的認識最開始還是來源于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女主是衣食無憂的家庭主婦,卻熱愛脫口秀,有著極強的天賦,結(jié)合了自身的經(jīng)歷后更加游刃有余,所謂“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
在西方脫口秀其實是很常見的節(jié)目,最初起源就是在咖啡吧的集會上大家討論各種社會問題,后來便衍生出了廣播脫口秀、電視脫口秀。而眼下這檔《脫口秀大會》的看點在于,這是一檔中國本土化的脫口秀節(jié)目,它所要呈現(xiàn)的是每個人都會面臨和接觸的問題,這會讓我們更有共鳴。來參賽的選手來自于各行各業(yè),有曾經(jīng)的國企員工、有高材生,還有工廠女工,這些選手不同的社會角色,對事物的解讀也會有不同的結(jié)論。每個人都大膽輸出觀點,整合自己的經(jīng)歷去描述自己的感受,絕對是件值得尊重的事情。
兩期看下來,第二期的主題“爸媽我就直說了”耐人深思回味,選手們將自己與父母的關(guān)系呈現(xiàn)于觀眾面前,我對女選手思文的表現(xiàn)印象尤其深刻。
原來認為女性在脫口秀的發(fā)揮會不如男性那么開放,但是上一期中關(guān)于女性地位的討論已經(jīng)讓我對她另眼相看,這一期中她笑著講述從小父母離婚這件事帶給她的影響。比如無論做錯什么事,只要說“我父母離婚了”,就會收到同情和歉意。再比如接受了父母分開這件事后,看待媽媽帶著新叔叔回家這件事也變得習(xí)慣。而正是這兩句“習(xí)慣了”,讓笑著笑著的我眼眶忽然發(fā)熱。
我們只看到站在臺上笑著說出這些事的她,卻沒有看到年幼時經(jīng)歷這些躲在被窩里痛哭的她。沒有人是天生堅強且樂觀的,很多人面對不公平的遭遇不去埋怨就已經(jīng)很難得了,更何況去笑著接受,關(guān)于這一點思文也說了,站在這里要清楚自己是來做什么,帶給觀眾的是歡樂而不是負能量,父母離婚或許會對年幼的自己產(chǎn)生一些影響,但相比之下,父母說“我們不離婚是為了你”,才會對孩子身心造成更大的傷害。
另外一位女選手趙曉卉的表現(xiàn)也讓我十分驚喜,作為新人的她,形象靦腆沒有殺傷力,站在臺上仿佛學(xué)生妹妹。斷然想不到,本職工作是車間女工的她還會說脫口秀。
她的講述就十分輕松歡快了,探討了父母幫她選了工科專業(yè),是出于“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的考慮,而自己的追星行為也得到了父母的認同,能和父母沒有代溝地交流自己的喜好,非常值得人羨慕。
除此之外,領(lǐng)笑員李誕也講述了自己與父親的關(guān)系,小時候?qū)ψ约悍浅绤?,但自己長大了之后父親也會想念自己,賣房時在墻上掛滿自己的照片、買電視選了能搜出最多自己信息的不知名品牌電視機。
這一期請到的嘉賓Ella最近剛成為母親,她講述自己來自一個父母子女之間有話直說的家庭,就算是關(guān)于死亡的話題,因為家庭溝通得當(dāng),也能開心地談?wù)?,形成了她開朗積極的性格,與家庭氛圍脫不開干系。
這一期的主題,可謂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會面對的問題。無論來自于什么樣的家庭,有著什么樣的父母,如何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直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聽了這么多選手的觀點,個人認為“有話直說”是一個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我的個人經(jīng)驗來說,對待父母要有耐心,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行為和想法要循序漸進,與父母及時溝通,直面溝通行不通就換個角度換個方式,不要因為一時的執(zhí)拗去誤會傷害最愛自己的人。
與父母溝通如此,面對生活中的問題,也該如此。若是大家遭遇問題都能像表演脫口秀一樣,跳脫出來,換個角度,輕松看待,聊以自嘲,也許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1.冷戰(zhàn)的實質(zhì)是比誰更不在乎誰。——皮球 2.生活是殘酷的,喜劇只不過是展示這些殘酷,甚至化解一下?!跛嘉?3.自信是對于自身境遇的不糾結(jié)?!獜埐┭?4.以頹廢為美,以不友善為酷。——王健國 5.更好的自己,太難了?!猂ock 6.騙過自己才能活著?!踅?7.人越年輕,越熱淚盈眶。——龐博 8.社交軟件讓我們越來越?jīng)]有耐性?!猂ock 9.相對與這樣的表面繁榮,我更喜歡孤獨?!洗?10.在我心里,我一直是那個守墓的人,這個世界是我看的墳?!踅?11.在火光中我看見過我的愛情,我看見過我的事業(yè),我看見過我的理想,但全部都幻滅在現(xiàn)實里?!汉T?12.你必須真正努力過,才有資格佛系?!跛嘉?13.很多時候我們努力,就是為了放棄?!跛嘉?14.干你自己喜歡的事就不叫努力。——李誕 15.很多問題放一放就沒有了。——Rock 16.APP,拍照……摧毀我們對事情的感受?!嫴?17.放下負擔(dān)的同時,又撿起新的負擔(dān)。——王健國 18.我很享受快樂,但是我又無法承受快樂的代價。所以我就只能這么不快樂著?!踅?19.既然聽這么多道理,都過不好這一生,還不如笑著就來過這一生。——呼蘭
20. 拍照的意義由留住美好變成了制造美好,活在制造的美好并信以為真?!猂ock
21. 人就是這樣,只要在金錢上有糾結(jié),就根本酷不起來。——張博洋 后記:喜歡博洋,喜歡呼蘭,健國,也喜歡思文,曉卉,楊笠……每一位脫口秀演員在這一季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哪怕那些只出現(xiàn)了一期的演員。幽默是一種素養(yǎng),感謝你們帶給我的每一次快樂。
過去一年里不斷在各大綜藝里看到誕總身影,還是被圈了不少好感度的,挺喜歡他對生活里一些沉重東西的解構(gòu)方式,還有張紹剛老師和誕總池子三人之間的奇妙火花,可能嚴肅與解嘲本就是難以分離的兩面。所以,想認真看看誕總一直力推的《脫口秀大會》,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能吸引這么多古怪而又有才華的人類。
其實最早聽說脫口秀Talk Show這個詞,是在大學(xué)時期的專業(yè)課上。廣義上的脫口秀作為一種節(jié)目形式,在英美國家發(fā)展的歷史比較長,含義也更廣泛,一群人討論主持人提出的話題類的節(jié)目,都屬于脫口秀的范疇,更接近我們平時說的談話類節(jié)目。這類節(jié)目當(dāng)然也對幽默感有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表達的內(nèi)容符合主題,并且有自己的觀點,比如當(dāng)年的《實話實說》和《康熙來了》。
但當(dāng)下中國的脫口秀節(jié)目形式,更多時候是指一種單人喜劇的表演形式Stand-up Comedy,看過《麥瑟爾夫人》和《柯南秀》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脫口秀并不是段子集錦,它首先要求的也是有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而包袱和笑點,是為了表達觀點來服務(wù)的。從單純地搞笑,到對某個人或某種社會現(xiàn)象吐槽,再上升到有犀利的個人觀點同時炸場,是隨著觀眾認知水平不斷遞進而逐層產(chǎn)生的要求,也是這類節(jié)目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同樣的,也是我對各個選手觀感的基礎(chǔ)。
從早期的《吐槽大會》開始,我一直覺得在國內(nèi)做脫口秀其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探討親子關(guān)系這個主題更是如此,說得太淺了沒意思,說得太深了又有故作姿態(tài)的嫌疑。這一季《脫口秀大會》第二期能把這兩個事情放一起做,我還挺佩服制作方的勇氣。
#爸媽,我就直說了#名義上是對父母喊話,實際上作為舞臺競技,選手們PK的還是觀眾的共鳴感,也就是能不能講出更多人的心聲,同時還要把握好節(jié)奏感和包袱。七個選手破題的方式各不相同,我自己特別喜歡的TOP3是思文,呼蘭和建國。
思文選擇了單親家庭的主題,把父母離婚這個事情提煉出這么多梗,是真的有生活經(jīng)歷才寫得出,最難得的是一點都不顯得沉重,鋪陳的脈絡(luò)一層層也很清晰。印象特別深的是“叫爸爸”“習(xí)慣了”,和“每到過年的時候給父母帶來對方的壞消息”,還有“離婚是慶祝高考的一個儀式”的“雙喜臨門”梗,有種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感覺。從小孩子的角度,童年時候就需要把察言觀色當(dāng)成生存需要,把陌生人當(dāng)成親人來討好這件事,其實真的挺殘忍。我父母即使離婚20年多了,也時不時會打探對方的生活狀況,對方過得好固然會放心,但也有種“憑什么過得比我好”的意難平;對方過得不好,就會瞬間轉(zhuǎn)化成“誰讓TA當(dāng)年如何如何”的輪回終有報型感慨。沒有單親家庭的經(jīng)歷,可能不見得完全懂思文自嘲背后的成長過程里的辛酸。不過我覺得這也是脫口秀最大的魅力之一,用喜劇的方式化解生活本身的殘酷。我心里的本期TOP1。
呼蘭聊的是普遍性的親子矛盾點,所以引起了最大面積的共鳴,其實去掉“領(lǐng)笑員”和飛行嘉賓票數(shù)的話,呼蘭應(yīng)該是現(xiàn)場票數(shù)第一。給家里電視降溫和藏遙控器,可能是80、90后非常有代表性的回憶了;還有《哈佛女孩劉亦婷》,無數(shù)80后家長眼里的“別人家孩子”,和無數(shù)80、90后的噩夢;以及“你是不是頂嘴?”“你是不是翅膀硬了?”,完全是我媽的復(fù)刻版了,跟中國式家長是完全不能講邏輯的,“別人都關(guān)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你媽關(guān)心你翅膀硬不硬”,是我看到的本期最精辟總結(jié)。更有普遍共鳴的是110%回報率理財產(chǎn)品的討論,也是每一代人“智商稅”需要面臨的新問題。唯一缺點是結(jié)尾有些突然,完全沒啥預(yù)兆,幾乎是臨時停車的感覺了。
建國第二期的發(fā)揮我覺得是超出第一期的,與其他選手不同的是,他選擇了從家長的角度反向立論,讓觀眾能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親子關(guān)系之間的問題。不過把孩子玩具送給別人這件事情,稍顯偷換概念了,如果事先說明是玩具是家里的公共財產(chǎn),那么家長當(dāng)然有權(quán)利處理,但往往中國式家長表達的都是“這是給你買的玩具”,那么孩子就理解成了個人物品,再由家長單方面決定送給其他人,或者強行引導(dǎo)送給其他人,當(dāng)然孩子就很難接受,孩子即使年齡很小,也是有私有物的概念的。整體來說,建國本期是立論角度獨特,技巧用得好,但輸出的觀點的合理性和完整度上其實不如前兩者。
個人觀感來說,第二期《脫口秀大會》有種漸入佳境的感覺,新加入的領(lǐng)笑員于謙老師和昕昕也逐漸融入了節(jié)目,能結(jié)合他們做相聲演員和主持人的經(jīng)歷,從不同角度給出專業(yè)的點評意見。新一期的預(yù)告里看到了吸煙梗,再次佩服節(jié)目組選題的大膽和勇氣,期待選手們的新表現(xiàn)~
吳昕身上有很多標簽,但大多不討喜,比如不說話的主持人、演技黑洞、低情商等等,她似乎有一種能力,幾乎每參加一檔節(jié)目,就會收獲一波新“黑”。
脫口秀大會沒播的時候,知道有她,那真是相當(dāng)擔(dān)心了。
她給我的感受一直是比較緊繃,不大方,眼神發(fā)賊、用力,看她說話心總是揪著,不敢放心呼吸。
但看完第一期,覺得還行,及格的。作為低笑點擔(dān)當(dāng),很配合節(jié)目效果,即便有時候仍然覺得她不太自在,但是好在不特別難受。
等到第二期,漸漸熟悉節(jié)目流程了,她明顯放松一些了,于是開始傳達自己的觀點。
比如她評價皮球。
她先說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對的,然后說,她沒爆燈的原因在于總覺得他這一點要說完了,結(jié)果還沒完,下一點仍舊如此,以為又要完了,結(jié)果又沒完。
建國他們在后臺說,吳昕說得是對的。
李誕也直接說,這是本子沒有一個明確的底的問題。
再比如評價雙胞胎。
他們兩個表演的時候會明確地在等觀眾笑,但有時候觀眾get不到笑點就有空拍,這時候另一個應(yīng)該馬上接走還是繼續(xù)等著。
她在每段表演后的點評,幾乎都是這種風(fēng)格,不端著,不說冠冕堂皇的話,直給自己的感受,講真,這樣就完成了她在節(jié)目中的初級“功能”,類似于一個替觀眾發(fā)言的角色,提最普通的問題,總結(jié)最普通的看法,最后經(jīng)由于謙和李誕講解,整個流程得以圓滿。
第三期里,吳昕有一處很打動我。
她評價張博洋,一針見血地指出,他有些動作是不自信的體現(xiàn),比如長時間的看地。
如果觀眾很開心,他就越講越好,如果這個包袱沒響,他的狀態(tài)也會比較差。
吳昕說,她自己也是這樣,典型的自卑型人格。
她從張博洋身上很明確地看到了自己,所以這一次她沒有猶豫。
那一刻突然get到了她一絲真心。
開頭我說過吳昕總是很緊繃,連笑都很使勁兒,甚至轉(zhuǎn)身轉(zhuǎn)到一半都仿佛能聽到她脊背的咔咔聲,一直搞不清楚原因,直到今天才明白,原來她不自信。
她也中肯地說:不見得每個人都要自信,但真的不能討好別人,一討好就輸,一輸氣場就不對,氣場一不對什么都不對。
相信聽完她這段話,很多人都像我一樣,隔著屏幕,恍然大悟。
她那些小動作都源于此。
原來我們都一樣,小心翼翼地伸出雷達探測周圍人對我們的看法和反應(yīng),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立刻收回觸角,隔很久不出聲。
一次又一次的試探背后,是很多次的受傷和重新鼓起的勇氣。
我甚至覺得第四期里她沒給龐博爆燈,都是一種進步,堅持自己也算是一種自信的表達嘛。
但話說回來,她這個過程走得太久了些。
在這檔節(jié)目里,李誕是串場主持人加“大家長”的角色,像老母雞一樣把演員介紹出來,優(yōu)缺點都抖落一遍。
于謙是導(dǎo)師,老鷹一樣負責(zé)高觀點的輸出以及指出演員的表演及文本問題。
而吳昕則更像一個趨于中間的人類,作為調(diào)和劑存在。
但仍然不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代替她甚至比她完成得更好的人實在太多了。
這也是她這些年在娛樂圈地位尷尬的原因吧,缺少“不可替代性”。
提到她,感覺沒什么讓人記得住的優(yōu)點,槽點倒是很多,雖然藝人需要記憶點,有黑點也算記憶點,可是那需要建立在業(yè)務(wù)能力特別能打的基礎(chǔ)上。
她在脫口秀大會里的那點兒好,是進步,可是這一點兒進步, 她真的走得太久了……沒有人會花這么長時間等你適應(yīng)和成熟。
孫燕姿就曾經(jīng)提到過,現(xiàn)在的時代對明星來說太殘酷了,給每個人的時間只有一點點,在這有限的幾分鐘里,你拿不出最亮的東西,人家就要把你過掉了。
很多人可能會說,年輕人要出頭是比較麻煩嘛,有了年紀和資歷會好一些。
會嗎?
不會的!
即便灑脫鬼馬如小S也時常流露出迷茫,一面怕被定性想轉(zhuǎn)型,一面還拿老招式適應(yīng)新土壤以至捉襟見肘,時常深夜哭泣覺得自己何德何能被這么多人喜愛,特別撕裂。
但其實這種現(xiàn)象不止發(fā)生在娛樂圈,無論哪個圈子里,到了一定年紀,拼得其實都是“唯一性”。
要么你業(yè)務(wù)最夯實,要么你最能解決突發(fā)問題,要么你最能調(diào)節(jié)氣氛,總之需要至少一個閃光點,不然,觀眾無情,社會無情,誰記得你?
這是所有人到中年,必須面臨的問題。
吳昕真的足夠幸運了,在這個圈子里這么久,業(yè)務(wù)能力這么不出挑,卻仍然有曝光度,時常上熱搜,多少人求都求不來。
可是看她在別的節(jié)目中哭訴自己的項目被拿掉,也是真情實感地迷茫,感覺似乎沒有努力的余地了,不知道從哪里使勁兒才能變好。
你看到這里,又一秒能帶入自己,但不同的是,我們還在尋找去羅馬的交通工具,她已經(jīng)在羅馬了,還是沒有可比性。
就像小s深夜感嘆自己總不被理解,為什么不能有個演戲的代表作一樣,在我們平凡人看來,這都是得了東又想西。
過了半輩子,她們?nèi)匀粺o法接受自己是平凡人這件事,最是平凡人的表現(xiàn)。
但是不服輸總是好的,服了,就真的老了。
其實我一直不喜歡寫評價別人的文章,因為我們并不真正了解誰,而貿(mào)貿(mào)然去寫人家,多多少少都是冒犯,所以我叨逼完這就退下了。
只希望我們這些依然奮斗著的平凡的80后、90后,所有付出均能有收獲吧。
反正,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誰知道呢!
“作為講故事的人,我不為自己作為女人占據(jù)這個世界的空間感到抱歉,這一點感受很重要。”——奇馬曼達.阿迪契
前一段時間和一個導(dǎo)演溝通劇本,他提到女主與男主的一場戲時說:男主喜歡女主就不必說出來了,女主是一定早知道了……嗯?這個判斷是怎么來的?難不成相反的局面,男人的自信已經(jīng)爆棚如此了么?
我問導(dǎo)演為什么覺著不用說,女主就一定知道這男的是喜歡她的?導(dǎo)演說,那還用說么,她漂亮,這男的每天和她在一起,對她與眾不同的關(guān)心昭然若揭啊……
趨近于愛的一切美好情感,都是不可言說的。可女人這種生物活得太清楚了,活著思路可以比男人岔出幾個維度,男人叫苦,明明愛,卻怎么表達都欠火候,又難又累。
不用說語言真摯示出來的愛,無論多么自信的女人也都會從語句、眼神、行為、環(huán)境、近況,好好梳理一番,在一定的時間長度里去度量這份說辭的真實性,不說?是想讓女人猜死的么?
比起女人,男人在世上生存要不顧忌得多,也成就了他們的自由和保留自我更多的部分,灑脫在情感之間的得到與失去。
對于絕對的女權(quán)主義并不熱衷,只是原本也同樣不認同情感中女人是弱勢的那一方。拋棄的詞干嘛總定義在女性身上?至于單身,是常為優(yōu)秀的女性占去更多的比例的,我們對陪伴一生的人事物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標準,或許在這件事情上對長久的必須性追求,滋生了大于實際的恐懼。
直到有了孩子,一下子知道了作為女性的圓滿,一切的感受都不一樣了。女人攜帶著承載一個小生命的歡愉和仰賴的天職,去面對兩性的情感時,注定是弱勢的,那種辯白“你就是得更讓我知道是被愛”的任性都是氣力不足。
時代的向前推進還是給了女人更多的選擇,對這種境況的現(xiàn)實有清醒認識,反而開始支撐起一部分女性對獨立和平權(quán)的追尋,開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行動。
所以在《脫口秀大會2》第六期的段子里,當(dāng)我從楊笠——一個很久沒談過戀愛,更沒有步入婚姻,也沒有孩子的,未婚不算大齡的女青年那兒,聽出“愛一個人好難”的主題,表達出對這個層面立體又深刻的思考和觀點,是相當(dāng)動容的。
哈哈哈哈哈……
她的段子真的太有意思了,可惜她是超越脫口秀這個行業(yè)未來而存在的,卻浸于現(xiàn)實的無奈,現(xiàn)場的觀眾沒有買賬,分數(shù)是本場的最低。
她的心下也是一聲嘆息的吧,讓觀眾從欣賞“慫萌”晉升到接受犀利嘲諷,甚至愛上殘酷黑色的脫口秀風(fēng),是任重道遠的。
想想,其實也不全然,這一場更像是輸在女性弱勢的兩性關(guān)系里。這一場也有人在朝著楊笠追求的未來努力。呼蘭的段子,也一樣是在反諷,介紹那些從青春期就開始不正常索愛,自殺式襲擊的男人們。不知道是因為寬容度施給了內(nèi)容里的男性,還是給了作為男性的呼蘭,還是二者兼而有之,總之觀眾是全部接到了。
私下里臆想了一下,舞臺上依照呼蘭的口吻重新講了一遍楊笠的段子,嗯?!不要說想象別人的反應(yīng),如自己這樣私愛楊笠和她的段子,都覺得換一個同追求的男人,一切的效果好像都在了。
難不成這種對待上的差異,在價值觀里都根深蒂固了嗎?
很想知道后面的楊笠還會否堅持得住,走過市場的成長過程,一直堅定自己的風(fēng)格,獨特地存在下去,遇到真愛她的男人和觀眾。
還是認為一個人只享用愛里溫暖那部分的作用力,去打開自己心里另一個因為愛上的人而得到的另一個世界,不對這份情感做任何的回流的期待,本身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楊笠是個非常值得愛上的女孩子,當(dāng)我去了解她的時候,看到她的生命里一直都有光。
她會畫很獨屬自己風(fēng)格的畫,喜歡孤獨,卻講笑話,這份矛盾用溫柔的聲音表達出來,很有魅力。
《流浪歌手》故事里的孤獨,該就是她在城市里的孤獨吧,只是楊笠的孤獨遇見了脫口秀,有了救贖。一生里遇見對的人和可以愛上做一件事,都是需要不小的運氣,總有幸運會降臨,至少得有這個相信。
她的好玩與思索,也都在她的文字和欣賞的有趣里。
//mp.weixin.qq.com/s/5sJuZp_QgGpMugDYejtQeQ
“貪吃羊”看完是笑到飆淚,好玩人的世界必然是好玩的,一點也不孤獨。
不只是我們觀眾,而是在脫口秀演員覺得好玩的內(nèi)容里,現(xiàn)行也依然是“慫萌”的天下。像于謙老師在節(jié)目里說過,觀眾覺得好笑,需要演員的姿態(tài)是低的,是有九分的道理,只是仍舊希望有一分,可以留給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在全世界的文化里,很多女孩從小就被教育如何得到男性都青睞,不僅僅靠外表還有行為,比如你不能太強勢,不能表露憤怒,不能太聰明或者太有野心,你可能會把男人嚇跑……
女人被規(guī)范的價值觀,在愛情里左右著女性的心理獨立,在脫口秀里左右著女演員和觀眾對女演員表演的定義,能夠看到生活各類崛起的努力,幽默進化也終將讓大眾分出不同的群落,去欣賞如楊笠這樣的女演員在犀利這個角度里闡釋出的精彩。
**************************************
文/夏麗檸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開播了!這一季,我是沖謙兒哥來的。當(dāng)然,李誕他們都管于謙叫謙兒大爺。
于謙算是當(dāng)今相聲界的第一蔫哏了吧?他的加盟為節(jié)目增色不少。畢竟,在國內(nèi)脫口秀與相聲的界限不明顯。但脫口秀是一種喜劇表演的藝術(shù)形式,這一點業(yè)界都認可。脫口秀必須搞笑。如果脫口秀的現(xiàn)場,只有掌聲,沒有笑聲,那你一定是走錯了場子,你看的是一場羅振宇的演講!
從嚴格意義上說,脫口秀是舶來品。它起源于十八世紀的英格蘭咖啡館。那時,人們的業(yè)余生活不怎么豐富,可以找的樂兒不多。最簡單直接獲取樂趣的方式,就是扎人堆里聊大天兒。但是,七嘴八舌地聊不行,環(huán)境太亂,聽不清楚,又引不起共鳴。因此,就出現(xiàn)了一個“領(lǐng)聊”的,類似于一個現(xiàn)代文明詞匯:“主持人”。
這個“主持人”,就會把閑散的聊天主題聚焦到一個大家都關(guān)心的事情上來。那就不可能再嘮家長里短了。漸漸地便開始關(guān)注社會話題。等到二十世紀,脫口秀傳到了美國,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通過公共媒介傳播觀點的重要形式。各類脫口秀明星主持人脫穎而出,比如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莉,擅長引導(dǎo)討論與家庭相關(guān)的主題,深受廣大女性觀眾喜愛。
隨著脫口秀的發(fā)展,表現(xiàn)形式變得多種多樣。有現(xiàn)場觀眾參與的談話節(jié)目,也有聘請嘉賓主持的節(jié)目。有單人表演,也有雙人表演。就拿本季《脫口秀大會》的第二場來說,表現(xiàn)形式真是太豐富了。有王建國、呼蘭和趙曉卉這類單口秀,也有像顏怡顏悅這樣的雙胞胎脫口秀,還有昌叔、江梓浩的漫才表演。漫才是日本的一種搞笑藝術(shù)形式,接近于我們的對口相聲。日本著名導(dǎo)演北野武就是以漫才藝人出道的。
無論是相聲,漫才,每個優(yōu)秀的喜劇演員都要會自己寫本子,尤其是脫口秀這樣的喜劇形式。
我就舉一個例子,本場力壓思文取得第一名的趙曉卉,上場前機會沒有人認識這個無名的工廠女工。思文是名聲遠揚的“脫口秀女王”有顏值又有實力,可初出茅廬的斜杠青年趙曉卉更好!為什么?因為曉卉往臺上一站,你就覺得這個姑娘很透明,她要跟你說的都是真的。她的身上散發(fā)著一股青年女工的簡單純真,這跟知性精靈的思文是不一樣的。
果然,曉卉一開口,就都是大實話。張嘴那叫一個“愣”。有人說,曉卉的本子不太好,跟爸爸論哥們兒,還什么喝酒喝一宿,一看就是瞎編的。不不,觀眾朋友們,這就是工廠,這就是車間的交流語境。真的,小時候,我的叔叔、阿姨都在東北的大廠礦,他們工友之間聊天的尺度是驚人的。現(xiàn)在,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廠里應(yīng)該文明多了。但是,根植于他們內(nèi)心的無論是隆隆機器聲,還是揮汗如雨的身體,都讓他們在語言里少了那些畏忌。曉卉的好,不是出污泥而不染,而是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工人里的一員。所以,我覺得她的第一名當(dāng)之無愧。她用自嘲的方式,將自己與父母的人生困境都說清楚了。而且,他們世界的打開方式就是四門大敞,真的好棒!
還有一個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演員就是呼蘭。李誕吐槽他一直在“哮喘”。“哮喘”好啊,一個演員最難得的就是有自己的特色。你們看過伍迪.艾倫表演的單人喜劇小品嗎?那大段的臺詞,那超級的語速,你總是擔(dān)心他一口氣上不來,他就能昏倒在臺上。但就是這種感覺很好玩,引著你想著老伍迪下面要說啥,快說??!急死了。呼蘭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因此,謙兒大爺讓呼蘭練大貫口時,李誕一個勁兒替呼蘭求饒。其實,李誕知道,呼蘭根本不用改。就是這么一通喘,也完全能壓得住臺。
仔細聽呼蘭的脫口秀,他的劇本里透露著一種睿智,不愧為哥大的畢業(yè)生。他說的哈佛女孩劉亦婷抓冰的梗、自己跟母親頂嘴的梗,以及巴菲特不及自己母親理財好的梗,一個接著一個,都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芒。這些蔫包袱連續(xù)噼里啪啦地響了,觀眾都接收了。原因只有一個,我們都遇見過這么邏輯混亂的爸媽呀,但我們都不知道如何跟他們交流?呼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輕松的解決方案。
聽脫口秀不僅讓我們可以樂一樂,也讓我們見識了聊天的藝術(shù)。生活里的苦,我們都過過,但是這次我們知道了,如何以苦為樂!
謝絕轉(zhuǎn)載
第一季在一片噓聲中落幕,導(dǎo)致我對第二季期待并不高。不過看完一期,建立在“不高的預(yù)期”上的平常心反而能看到一些細微的閃光點。比較看好思文和張博洋的表現(xiàn),思文抓住“獨立女性”這個立腳點,可以發(fā)展出很多東西來。張博洋對舞臺有追求,笑點自然,就和于謙臉是老師評價的那樣,返璞歸真,在其他選手的襯托下,看起來真的很優(yōu)秀了。保持住
可能是國內(nèi)最野蠻生長又最必要的一款綜藝。卡姆很好,但他真的不是脫口秀。負責(zé)流量就好,拿冠軍我跟王建國一樣是不服氣的。這季的冠軍應(yīng)該是呼蘭。最后,希望明年繼續(xù),希望一直存在,希望越做越好。
馬東為啥要來?為啥?是因為奇葩說李誕沒要錢嘛???
楊笠真是個寶藏啊!?不過節(jié)目形式真的是……節(jié)目組下季還是再想想吧
真的要把卡姆一頓爆夸!夸得他烏漆麻黑锃光瓦亮!
我居然是奔著馬東東來看,追了那么久的奇葩說,最喜歡的就是他了,幽默有才又有人格魅力,這次奉獻了首次脫口秀,依舊有梗機智優(yōu)秀的馬東東
卡姆可以,很少見的“我贏得理所當(dāng)然!誰跟你們扭扭捏捏!”那種,喜歡!快去那寶座躺下別起來!
尬
真的覺得卡姆好神奇 從特別反感他的表演到好期待他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第四期龐博cut
上一季有不少爭議,這一季真正開始有了李誕口中“以內(nèi)容帶人”的沉淀感。第一期“存在感”的話題,沒吸引人眼球的噱頭,爆笑卻引發(fā)出不少社會現(xiàn)實。獨立女性斯文“女性有錢才有存在感”的段子既有邏輯又令人思考。最后一個出場的張博洋段子戳心,反映當(dāng)下年輕人的狀態(tài),毫無意外后來居上。于謙的坐鎮(zhèn)讓現(xiàn)場氣氛專業(yè)很多,與李誕的評委搭配非常互補。聯(lián)想到李誕一個剛?cè)摹袄先恕币呀?jīng)說起了希望能打造國內(nèi)脫口秀文化生態(tài)讓更多新人被看到,不得不感慨,脫口秀笑中有淚,年輕人在當(dāng)代刷個存在感是真不容易,刷著刷著便老嘍。
哈哈哈哈,要不要眾籌幫池子買帽子,一頂帽子從冰箱到向往到現(xiàn)在。奔著于謙大爺來,發(fā)現(xiàn)了張博洋這個寶藏,整場最佳。最后,想念張老師的第一天
感覺比第一季貼近生活一點,于謙老前輩坐鎮(zhèn),相聲的果然深諳段子之道,能指點。居然馬東也來了,還有李誕一如既往一針見血。最后張博洋很亮眼。
卡姆王炸!
喜歡 卡姆 張博洋 趙曉卉不喜歡 Rock 思文 王建國這一季竟然一集不落一頓暴看卡姆
有點快樂就會笑,太幸福了卻想哭。Banjitino為啥不上清華是因為不喜歡嗎?互聯(lián)網(wǎng)?啥意思呀?不如跳舞。我流下兩行獨立的淚水,世界是我守的墳。這里怎么會有一本這么好笑的書,阿信讓你交頭接耳了嗎?你笑的像朵花兒一樣,答應(yīng)我,讓我們做彼此的最好的蘇格拉底。
卡姆簡直是個表演界的奇才,學(xué)習(xí)委員就是那個樣子!?。?/p>
必須應(yīng)該是卡姆第一呀,想什么呢。大家的水平就這種程度就別比誰更高級了吧。。。
真的太慘了,尤其是賽制完全看齊樂隊的夏天以后,像一個要倒閉的公司最后的年會。為Rock打電話!如果是直的話和吳昕炒炒CP也行啊!三星全給新人女孩子們,不錯??!
卡姆是個驚喜。是賽制的問題嗎,這一季自我放棄的選手有點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