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另類題材離婚影片
最近的法國喜劇電影質(zhì)量真的很高,papa ou maman要爹還是媽,看名字大家應(yīng)該能猜出來電影的起因是場離婚風(fēng)波,問題的重點在于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可是這次不同的是由于這對夫妻各自工作的原因他們都希望對方去照顧三個不省心的孩子,為了能讓孩子"不喜歡自己",他們想盡各種方法"膩外"他們的孩子,爭作"壞爸爸""壞媽媽",老爸老媽的戰(zhàn)爭就此開始,像什么煮面加洗碗液,扮演蕩婦,找假奶奶,觀摩手術(shù),住爛房子,破壞生日party啥的還都算小兒科。最后在小兒子生日聚會上追著追著然后做上了是呼應(yīng)了片頭兩人大學(xué)的跨年時光。光看預(yù)告片的話,之前提到的un village presque parfait(與歡迎來北方一個尿性)以及bis(法國版的穿越喜劇)將于11號同時上映的,還是很推薦大家去看的
2 ) 孩子樣的大人
父母要離婚,孩子何去何從?這個話題在中國就是《愛情麻辣燙》里面濮存晰和呂麗萍一對兒的沉重壓抑,而在法國人的銀幕上,變成了一場中產(chǎn)階級樂活秀。究竟是國人太嚴肅,還是法蘭西更會玩兒,只有看過片子的人才能評價。
父母雙方從一開始的相互禮讓,彼此尊重遷就,到后來的你我較勁兒,表面看起來是為了懲罰對方,實際展示的卻是多么相愛。夫妻相處各不相讓,為了讓對方就范不惜讓孩子遭殃,在傳統(tǒng)觀念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如我一樣的中國人,很難理解這種自在灑脫。五口之家在一起,看起來全是雞毛蒜皮,但是樂在其中,每天做早點,送孩子上學(xué),干家務(wù),和孩子斗智斗勇,或許是人到中年難以逃脫的宿命,就看以什么心態(tài)來面對了。文森夫婦性格非常接近,都是那樣的敬業(yè),自尊,帶著那么一點點小執(zhí)拗,一絲絲輕叛逆。按說只有彼此互補的兩個人才適合做夫妻,而這兩口子卻體現(xiàn)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樂趣。
開篇的追逐,以及爭執(zhí)高峰的云雨,形成呼應(yīng)效果,也有力的塑造了一對歡喜冤家笑料迭出的家庭輕喜劇。如果說文森劈腿是導(dǎo)火索,那么妻子在女兒同學(xué)會上的表演也足夠勁爆。一家人行為舉止很登對,就像剛起床就問母親自己何時胸才長大的女兒,見識了母親的狂放之后也承認“你們贏了”。簡單來說,如果社會上孩子們說大人的話,那多半意味著大人們正像孩子一樣玩過家家。
《美國麗人》中的中產(chǎn)階級婚姻危機起于夫妻經(jīng)濟地位不對等,夾雜同性戀、情色誘惑、出軌,最后走向毀滅。就像天空飄動的白色塑料袋空虛,不知去向何處;而法國人的家庭危機從起初的開誠布公到接下來的憋氣斗法,以及最后的含蓄收場,一定程度上有《愛情麻辣燙》徐帆郭濤兩口子擁有了“最好的玩具”那種意思。喜劇不見得就一定開懷大笑,會心莞爾也不錯。離婚事件中最受傷的一定是孩子,而法國人用自己的幽默把本應(yīng)傷感的故事演繹的其樂融融。離婚不僅沒有成為家庭的煩擾,更像是平淡生活中一杯有滋味的卡普奇諾,很快讓夫妻倆人重新變得生機勃勃。從跨年夜的追逐到兒子生日宴會上道德出洋相,兩個大孩子任性又不失趣味的讓夫妻之間重新煥發(fā)活力。大團圓雖然俗套,然而隨著入戲感的增強,瑕不掩瑜的特征還是非常鮮明的。
3 ) 孩子樣的大人
父母要離婚,孩子何去何從?這個話題在中國就是《愛情麻辣燙》里面濮存晰和呂麗萍一對兒的沉重壓抑,而在法國人的銀幕上,變成了一場中產(chǎn)階級樂活秀。究竟是國人太嚴肅,還是法蘭西更會玩兒,只有看過片子的人才能評價。
父母雙方從一開始的相互禮讓,彼此尊重遷就,到后來的你我較勁兒,表面看起來是為了懲罰對方,實際展示的卻是多么相愛。夫妻相處各不相讓,為了讓對方就范不惜讓孩子遭殃,在傳統(tǒng)觀念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如我一樣的中國人,很難理解這種自在灑脫。五口之家在一起,看起來全是雞毛蒜皮,但是樂在其中,每天做早點,送孩子上學(xué),干家務(wù),和孩子斗智斗勇,或許是人到中年難以逃脫的宿命,就看以什么心態(tài)來面對了。文森夫婦性格非常接近,都是那樣的敬業(yè),自尊,帶著那么一點點小執(zhí)拗,一絲絲輕叛逆。按說只有彼此互補的兩個人才適合做夫妻,而這兩口子卻體現(xiàn)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樂趣。
開篇的追逐,以及爭執(zhí)高峰的云雨,形成呼應(yīng)效果,也有力的塑造了一對歡喜冤家笑料迭出的家庭輕喜劇。如果說文森劈腿是導(dǎo)火索,那么妻子在女兒同學(xué)會上的表演也足夠勁爆。一家人行為舉止很登對,就像剛起床就問母親自己何時胸才長大的女兒,見識了母親的狂放之后也承認“你們贏了”。簡單來說,如果社會上孩子們說大人的話,那多半意味著大人們正像孩子一樣玩過家家。
《美國麗人》中的中產(chǎn)階級婚姻危機起于夫妻經(jīng)濟地位不對等,夾雜同性戀、情色誘惑、出軌,最后走向毀滅。就像天空飄動的白色塑料袋空虛,不知去向何處;而法國人的家庭危機從起初的開誠布公到接下來的憋氣斗法,以及最后的含蓄收場,一定程度上有《愛情麻辣燙》徐帆郭濤兩口子擁有了“最好的玩具”那種意思。喜劇不見得就一定開懷大笑,會心莞爾也不錯。離婚事件中最受傷的一定是孩子,而法國人用自己的幽默把本應(yīng)傷感的故事演繹的其樂融融。離婚不僅沒有成為家庭的煩擾,更像是平淡生活中一杯有滋味的卡普奇諾,很快讓夫妻倆人重新變得生機勃勃。從跨年夜的追逐到兒子生日宴會上道德出洋相,兩個大孩子任性又不失趣味的讓夫妻之間重新煥發(fā)活力。大團圓雖然俗套,然而隨著入戲感的增強,瑕不掩瑜的特征還是非常鮮明的。
quelle vie pourrie...je les pardonnerai jamais, si les deux connards égo?stes sont mes parents...
離譜!!! 但是笑到停不下來哈哈哈哈
Nul
想讓孩子討厭自己但又不能過火……拍不好也沒得拍不夠積極向上正能量
應(yīng)了片中的一句話:弄得我也想離婚鳥。
知名度太低 字幕都找不到 全程聽不懂看完了爸爸好帥??!
以整蠱和傷害孩子來達成離婚孩子不選擇各自的目的,要是換成趙本山尚的小品估計早就被吐沫星子淹死了
個人覺得非常棒非常理性的一個法國喜劇,可能半數(shù)國人還是無法理解他們這種親子觀 以及婚姻觀,非常希望以后自己的老公也是這樣一個好朋友吵吵鬧鬧生活的跌宕起伏,酸甜苦辣的才是真實人生,拒絕泛濫的玻璃心和毒雞湯??!整孩子的這幾招也真的是太有才了!
你們看看你們自己有多荒謬!但也挺好笑的。
雖然全片很輕松有趣,劇情和表演也逗樂,但不是很喜歡他的設(shè)定,父母為了離婚各種作踐孩子
離婚都如此優(yōu)雅,撕逼都如此歡樂。
畢竟笑了幾次,給四星吧。這個故事又一次告訴我們,夫妻間沒有什么事是不能通過來一發(fā)解決的,如果有,那就來兩發(fā)
爸爸是賤男,完。
原來那部“Schatz, nimm du sie!-2017”是翻拍自這部的,難怪德國人可以這么蠢。大兒子蠻可愛。
本片教導(dǎo)觀眾:兩個戰(zhàn)斗型人格結(jié)婚,經(jīng)濟損失會很慘重。夫妻以「我們現(xiàn)在相敬如賓」為由決定離婚,因為各自工作的關(guān)系,都想在前幾個月內(nèi)把仨娃扔給對方。為此損招盡出,把長子的手打斷,把次女的心傷壞,毀掉老幺的生日趴……這種片居然好些父母帶著孩子看,孩子們看完還都覺得很好笑。真是厲害的民族
一般般,拍攝手法一開始就顯示出比較低的水準。劇情倒是不錯,雙方為了不要孩子也是蠻拼的,這是值得收藏的原因。所有角色幾乎都不好看,不討人喜歡。第二部實在沒興趣再看了。
法國喜劇
熊家長可比熊孩子可怕多了。
愛可以是撕咬毀滅暴打投飛刀扔倉鼠砸蛋糕撒面粉,最后把你摁在椅子還是愛你;愛也可以是平淡如水地與智力退化的老伴日復(fù)一日地守候,多晚都不會忘了把她帶回家。逆向地展示一對夫妻為了擺脫撫養(yǎng)權(quán)通過折磨兒女來給對方以顏色,或許三觀離奇,但跳出常規(guī)思維更加令人珍惜相守的不易。野性無比笑點十足。
真的很難get法式家庭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