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很感慨
前天聽片斷時,覺得很有趣。昨晚找來看,看完卻是慨嘆。不明白為何會有人覺得是個致趣故事,分明很悲傷很難過,在搞笑橋段的映襯下變本加厲。
一個女人,要有怎生遭遇怎生動力才會取征婚,又有幾個人會像家珍這般壞運氣。想起張小嫻以前寫的一個女人,一直遇到壞男人。
天下怪人好像都跑了去征婚,愛吃檳榔的,抓著人腳不放的,演員,聲優(yōu),兒子帶著爸爸的,媽媽帶著兒子的,盲人,無奇不有,讓人哭笑不得,唯一一個正常點具賣相的還曾經(jīng)做過牢。
兩個陌生人跑到一起談些私密話題,展現(xiàn)自己,接受盤問,窺視對方。不是不委曲求全的。
甚至羞辱。什么道理,征婚,竟有皮條客找上門問要不要下海,還振振有詞怪人歧視。我也不過是想嫁,想找個人靠,想重新開始,怎么居然要接受這樣的詢問,這樣的遭遇。那一刻,看著家珍傷痛的表情,心中的憤恨悲痛不能自已。
征婚,為著重新開始,卻甩不脫。和人上床后,哭得驚天動地,終于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徒勞,一切不會有結(jié)果。
回到家中,抱著電話絮絮地說,哀哀地哭,接電話接電話接電話,為什么不接電話,接電話吧,求求你,我病了,你到哪兒去了,回到她身邊了嗎?
結(jié)局,有人說是個光明的尾巴??赡?,發(fā)現(xiàn)真相,擺脫糾纏心情,重新開始。然,在我看來卻覺殘忍。原來一直恨錯人,怨錯人,原來并不如自己所想,原來差一點就可以大團圓結(jié)局。
很樸素的拍法,大段大段人物對話。
劉若英剪極短頭發(fā),宜家宜室,溫婉模樣。面對鏡頭仍然是典型的劉若英式無措表情,像做錯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今次,讓人分外心痛憐惜。
2 ) 你不死,我怎么活?
溫和、優(yōu)雅、清秀的她愛上一個人,卻是別人的丈夫。懷孕了,男人決心去和妻子攤牌,卻一去不返。
她等待著,打著他那個只有答錄機在接應的電話,漸漸無望。心血來潮的,她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簡單又醒目的征婚啟事。
人在痛苦的沼澤里沉溺著,會胡亂抓點什么,以期解除那窒息的感覺。一段關系看不到光明的時候,很多女人通過尋找另一段關系來安慰自己、解脫自己。是的,我也是這樣。
登出廣告后,杜家珍辭去醫(yī)院的工作,專心地每日在茶館接待來應征的人。
可是她的運氣是這樣不濟,前來應征的,是這樣那樣奇形怪狀的人,比如明目張膽來搞一夜情的已婚男人、女同性戀者、由母親陪同前來的智障兒、高級皮條客、平時在人行隧道里賣藝的盲人……光怪陸離的面談場面,不禁令人駭笑。有些人因此把這部電影看成一部喜劇,但我看的時候,明白那荒誕下面的苦楚,也失去了輕松的心情。
杜家珍試著和其中的一個交往。那是一個與她有著相似的苦澀笑容的、神情憂郁的青年。雖然也有著慘淡的過往,但也許,受傷的人可以依偎著相互安慰呢?
但她還是辦不到。她心里還滿滿的是那個忽然失去消息的男人,那個她愛得如此入骨如此凄苦的男人。她一遍一遍地對著答錄機說話,她心里始終丟不掉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希望——他會聽到她的說話,并且有一天會重新出現(xiàn)在她面前。
一次,電話的那頭忽然傳來了一把女聲:“喂?”
這是他的妻子。她告訴杜家珍,他決定離婚后于回程中遇到空難,殞命異鄉(xiāng)。杜家珍的電話她一直都在聽。起初她看著杜的痛苦而感到解氣,但漸漸她平靜了,漸漸接受了丈夫何以愛上了這個女子,因為她永遠做不到像杜一樣付出得那么多。
杜家珍終于可以不再對著答錄機說話。愛人死了,這個消息并沒有比他回到妻子身邊更可怕。相反,一個人的死去,能斷絕別人對他的任何期望。這個世界上,擁有希望有時候并不見得讓人快樂。在那些錯位的愛里,擁有微茫的希望,往往等于把痛苦主動地延長下去。
一些人死去,一些人還活著。死亡讓某些事徹底走進歷史,而活著的人因此可以完全轉(zhuǎn)過頭來,面前眼前乃至未來的生活。
我想,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總是離不開死亡。因為只有死亡,才能讓愛情永存,或者讓人從一段堅執(zhí)中脫身出來。
可現(xiàn)實里,死亡不會來得那么巧。正如現(xiàn)實中的劉若英,無望地愛著陳升,一年又一年。正如我,無望地等待著解脫,一天又一天。
3 ) 只有裝作很勇敢
天氣越發(fā)的熱,我也越發(fā)神經(jīng)質(zhì),看每一部奶茶的電影都覺得那就是奶茶自己,她總是和女主人公那么相像。比如這部讓我看了心有戚戚的《征婚啟事》,事實上那個孤單的不知見了多少男人的征婚女醫(yī)師,和奶茶相差十萬八千里吧?
99年的奶茶,皮膚吹彈可破,百里透著粉,小圓臉透著端莊、聰明,一襲短發(fā),清爽又帶著幾分男生的調(diào)皮,因為角色需要,敏感脆弱,分外神經(jīng)質(zhì),最常掛在臉上的是無可奈何的一笑,卻讓我怎么看怎么喜歡。
因為男友是有婦之夫,在她懷孕之后,男友消失不見,她走上手術臺,痛苦不已,之后她決定征婚。她用了男友的姓,她壓根無法忘記男友,她總是一個人時哭泣。她總是撥打已經(jīng)不會有人接聽的男友的電話,絮絮叨叨所有發(fā)生的一切,猶如寫日志般。她總是去她和男友第一次約會的餐廳和那些來應征的男人見面,她告訴他她的想法,她的孤單,她的害怕,她的無奈。但是她得不到任何回應。
來應征的男人幾乎來自三百六十行,有吝嗇的表達不甚清晰的小學老師,卻對她一見鐘情,發(fā)誓自己會為了她不再那么小氣;有曾經(jīng)找她看過醫(yī)生的盲人病人,帶著調(diào)皮的心理前來戳穿她的真實姓名;有自命風流的工廠工人,一把年紀了還當自己超級帥哥,女孩可以大把大把抓,當然人還不至于猥瑣;有父子齊上陣,那老頭子甚至還沒離婚,而妻子只是應該不回來而已;有患有自閉癥的嚴重依賴母親的業(yè)余畫家,眼看著就是無法自理生活,如何給杜家珍安全穩(wěn)定的生活?甚至還有所謂的自由職業(yè)者,居然就是皮條客,他居然當場游說起奶茶充當妓女,讓她受到莫大的侮辱,強忍著沒哭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憤懣。以為這一段表演特別的好,強力壓抑下的平靜,倒是有無窮的爆發(fā)力,我還以為會有奶茶潑他茶水的鏡頭,居然沒有。看來導演始終要讓奶茶成為一名斯文的女生。
也有很可愛的應征者。比如鈕承澤,哈哈,他假裝成跛子去約會,卻被奶茶識破,索性真面目示人,但是杜家珍卻不愿意和有女友的娛樂圈人糾纏不清,于是這段還算有點趣味性的見面無疾而終;再有就是伍佰同學,當年收掇收掇倒也頗有一些風度,他喜歡奇怪的游戲,帶了奶茶去打骷髏游戲,原本以為會安排女醫(yī)生愛上這枚童心未泯的大男人,終于還是未果。杜家珍心里始終住著那個再也聯(lián)系不上的男人,她依舊對著那個號碼絮絮訴說她的一切,她的心像被鎖上,而所有的男人們,無非只是她生活中的調(diào)劑而已。
明白這樣的感覺的,有時候?qū)δ橙四呈碌南矚g,會霸道到讓人鎖緊心扉的地步,再也無法接受其他物事或者人一點點。這樣的人,往往有點強迫癥,最大的本事就是拿錯誤來懲罰自己,不把自己逼死決不罷休。這樣的人,如果不能打開心結(jié),很難得到幸福。
比如那位不太自信的曾經(jīng)坐過牢的先生,大概也是應征的男人里我覺得最靠譜的一位吧,長得比較清楚,談吐清晰,溫和,他總有和奶茶同樣的無奈的尷尬的笑,還驚人的誠實。奶茶和他一起釣魚,之后上床,卻是她撕心裂肺的哭泣,他穿好衣服,默默離開,臉上滿是落寞。登時覺得他很可憐。啊,我真是失心瘋呢。
最后的最后,奶茶決定不再征婚,她繼續(xù)傾訴,電話卻被女人接起。之后她才明白,男友已經(jīng)死于飛機失事,而她打給男友的電話,一直都是男友的老婆在聽,只是她有一種報復性的快感,是以在聽了那么多通奶茶的電話后,終于覺得自己釋然,因為覺得自己付出不及奶茶多,決定告知奶茶真相。
呃,這個結(jié)局實在太戲劇性也太殘忍了??吹窖蹨I滑過奶茶晶瑩剔透的臉時,真的很難過。應該說奶茶同學太適合飾演這樣帶著幾分神經(jīng)質(zhì)的傷心女青年了,她自己呢,是不是也有這樣無法排遣的傷心過往呢?
最后的鏡頭,她笑了,看上去很美很陽光。無論怎樣,生活總是要繼續(xù)的吧?愛人不見了,愛情也不能死而復生,無法迅速埋葬的記憶,內(nèi)心的痛楚,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阻止明天的到來。我喜歡那個勇敢中還是隱藏幾分無奈的她。
正像奶茶的臺詞般,說謊說久了,連自己都會有錯覺,以為謊言就是真的。
那么面對這樣的生活,那就裝作很勇敢吧。征婚或者其他,對于劇中的杜家珍,或者我們來說,無非一個生活突破口而已。
至于結(jié)果,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雖然結(jié)果真的也很重要。
啊,我在說什么呢?變態(tài)的人才如此這般喜歡繞口令的莫名其妙的表達。不管怎樣,我的亂七八糟的文字都不會降低這部電影的好看程度,只是如我這般的大齡女青,看了更有感覺吧?
4 ) 女人,到底要經(jīng)過多少過往,才可以忘掉上一段傷痛……
今天這篇blog,寫給一部電影,叫做《征婚啟事》。
98年的老電影,主演劉若英,當時的她,留著簡單的短發(fā),略施粉黛,穿黑色長裙,淡淡的笑,很干凈。留意到這部片子,是因為看了豆瓣上朋友的影評。那個時候的片子,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在制作方面,可能是略顯粗糙。片中的劉若英,叫做杜家珍,牙科醫(yī)師,三十七歲,已婚男友離開了她,剛剛失戀。于是,彷徨無助的她上報登了一條征婚啟事,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壯舉,一種決絕。可是,杜家珍并不這么想,她,每天做一樣的公車,到一樣的餐廳,和不一樣的男子見面,聊天,然后,回來打男友那再也沒有人接聽的電話,絮絮叨叨,原來,她只是寂寞……
在這部老片子略顯粗糙的畫質(zhì)里,你可以看見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男人,好似一個眾生相的展覽館。這之中,有推銷員,有樂師,有小學教員,有演員,甚至還有皮條客和中性人。杜家珍在面對她們的時候,或是無可奈何,或是覺得可笑,有的時候也會覺得有趣,但是,她始終落寞……那嘴角牽出的一抹淡淡的笑,始終隱忍,看得人心中隱隱生疼。那些男人,各式各樣的在這個社會上摸爬滾打生存著的男人們,撇去想要找人做愛的或是皮條客不談,他們還是可愛的,當然相貌有好有壞,但他們始終誠懇,心存對婚姻的向往,在城市的陌生一角,和一個陌生的女人交談,試圖和她一起勾畫出未來的美麗小世界??墒?,可是,他們不知道,面前的這個女人,是遠不肯打開自己的心門接受他們的,因為,她的心里面,還住著那樣的一個人,那樣的一個曾帶給她溫暖和快樂的男人,他還住在她的回憶里面,很深很深……只是,他消失了,消失在她的世界里,她所呼吸的空氣里面,所以,在一瞬間,她的心,空了。所以,出于本能,她需要填補。甚至在遇到一個頗有好感的男人,她喜歡他的坦誠,喜歡他的笑,心甘情愿的和他上床的時候,她依然不能自制的大哭起來,那么悲傷。因為,他讓她想起曾經(jīng)的那個男人,想起他們共有的孩子,她那么想生下他,最后還是打掉了,她委屈,傷感,難過得一塌糊涂。
最終,那個久久無人接聽的電話終于響起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是他的妻子。她告訴她,一段時間以來,她都在偷聽她打給他的電話,每天每天。而他,早已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去世了。那個時候,他是要去告訴自己的妻子,他打算和她一起生活,可是……命運和他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于是,萬劫不復……
可是,杜家珍哪杜家珍,你怎么就那么傻,那么傻……就算你不知道那次事故,你也應該明白,他不在了,已經(jīng)不在了啊,不在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之中,不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了,那么,你為什么還要這樣不斷不斷的見不同的男人,在每一次相親的過程中懷念他呢?找尋每一個男人身上和他相同或是相異的地方,找到了,你就會幸福嗎?不會的,不會的,這樣的你,永遠只是那段回憶的俘虜而已。那個單薄的小學教師,愿意為你不再那么吝嗇;那個羞澀的樂師,打電動的樣子,那么單純;那個坐過牢的男人,笑起來那么坦誠。我相信,他們,是可以給你帶來幸福的??赡?,卻注定不會去接受他們,接受他們可能帶給你的美好。你永遠只愿意活在那段回憶里面,讓回憶把自己一點點掩埋,無聲無息。你說:“有的時候,謊言說多了,自己都覺得那是真的?!辈皇堑?,不是的,謊言終究是謊言,騙不了人的,歸根結(jié)底,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就像那個心理醫(yī)師所說:“人這一輩子,如果都很平順,哪來的成長呢?”是啊,杜家珍,請你成長起來,成長起來……不要在孤單的夜里,一個人默默的抹眼淚,女人,可以活得更好一點的,真的……
喜歡片中的那段插曲,老式的情歌,卻帶給人踏實的溫暖,歌里是這樣唱的:“心上的人兒,你不要悲傷;愿你的笑容,永遠那樣。”呵,你看,多么美好……
女人,到底要經(jīng)過多少過往,才可以忘掉上一段傷痛……
5 ) 《征婚啟事》視覺語言分析
一、影片內(nèi)容介紹
《征婚啟事》是臺灣新電影代表之一陳國富早期成名作,講述一個眼科醫(yī)師杜家珍愛上已婚男人,因為情人消失多日并失去聯(lián)系,她無以擺脫內(nèi)心的空虛寂寞甚至絕望的心情,于是決定征婚以改變之前的生活狀態(tài)。杜家珍化名吳小姐在報紙上登出征婚啟事,從此,每天要和應征男人見面,聽他們訴說各自的欲求。這段征婚經(jīng)歷以鬧劇結(jié)尾,杜家珍最終意識到通過這種方式她無法找到真愛,因為她時時刻刻都掛念著戀人吳先生。而就在此時,吳太太接起了久無接聽的電話答錄機,告訴杜家珍吳先生因飛機失事去世的消息。在心痛過后,杜家珍必須開始新的生活。
電影的一大特點就是拍攝得自然,生活化,導演對人物性格和情緒刻畫的非常細膩。征婚的題材的片子這幾年在大陸中也有呈現(xiàn),《愛情呼叫轉(zhuǎn)移》、《非誠勿擾》等片中都有相似的情節(jié),然而拍攝得過于喧囂、嘩眾取寵,沒有《征婚啟事》中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順暢、自然。導演在整部影片中幾乎是用“寫實”地拍攝手法完成,故事平實卻也富有張力,盡顯生活本色,讓觀眾獲得認同,感受導演的誠意。
二、影片的視覺表達
1、利用空間描述人物的心理情感。
《征婚啟事》的場景多為內(nèi)景拍攝,外景一般作為過場戲的場景出現(xiàn)。為了讓前來征婚的人都能在一個相對放松的環(huán)境下流露自己的真性情,《征婚啟事》將主要場景設計在茶館,這種都市生活中常見的放松休閑的場所,人們可以在此暢所欲言。于是那些光怪陸離的應征者的形象也變得切近。他們在這個場所可以毫無顧忌地向杜家珍敘說自己的欲求,如有人坦言自己喜歡AV,而有人表達想直接約她做愛的欲望。在這種人們來去自由的環(huán)境中,也為偽裝創(chuàng)造了可能。杜家珍變成吳家珍和各位來此相親的人交談,而她也遇到了像桃一郎這種偽裝自己有輝煌經(jīng)歷的應征男子。
影片中另一個重要場景是杜家珍的家。家里場景設置和茶館不同。白色的蚊帳與被罩都籠罩在青白色的燈光里,充分表現(xiàn)了杜家珍的孤單。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杜家珍每天給戀人報告自己一天的行蹤,有溫柔地獨語,更有歇斯里地求助。在這個封閉的個人空間中,杜家珍的孤寂暴露無遺。在俯拍鏡頭下,籠罩在青白色環(huán)境里的杜家珍盡顯內(nèi)心的空寂與無助。
2、利用光線、色彩豐滿人物的性格、調(diào)動觀眾情緒。
《征婚啟事》中冷色調(diào)偏多。導演有意制造一種類似照片曝光不足而造成的色調(diào)偏冷的效果,來記敘整個故事。影片剛開始切入城市的外景時,就是天蒙蒙亮,一切籠罩在青白色的曙光中,讓一種憂郁的情緒感染觀眾。茶館中,墻壁的顏色為藍色,窗外的盎然綠意終被隔在遠景中,始終無法成為鏡頭的主體。這中冷色調(diào)與征婚本該有的熱烈氣氛很不符。一方面展示女主人公杜家珍封閉的內(nèi)心沒有打開,無可不可地接待著形形色色的應征人,另一方面也仿佛預示了沒有結(jié)局的征婚結(jié)果。直到影片的最后,在杜家珍得知吳先生的死訊后,傷痛過后卻也有一種解脫,色彩和光線中的灰度減少,光的明暗對比增強,導演有意加入一些暖色調(diào),使得影調(diào)漸漸變得柔和明朗,給觀眾一種期許的心態(tài)
此外,影片中服裝色彩也成為展現(xiàn)人物性格與情緒的重要手段。杜家珍的衣服顏色多以黑、白、灰等素色為主,這迎合了家珍彼時郁郁寡歡的性格,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內(nèi)心的壓抑,如她無法坦誠相待地接待每個應征者,而需要掩飾自己的身份。直到見到最后一個應征者,杜家珍換上一條暗紅色的裙子,她被眼前的這位盲人應征者識別出了真實身份,于是決定結(jié)束這場自欺欺人的征婚經(jīng)歷。影片中,有鮮艷著裝的典型代表是羅教授。他是杜家珍的心靈開導者,圍著鮮艷的紅頭巾。這種亮色調(diào)在影片中給人一絲慰藉,正如他在影片中講給家珍聽的那些釋懷的話語一樣,給她前進的勇氣。
3、鏡頭處理
《征婚啟事》大量運用近景和特寫鏡頭展現(xiàn)女主角杜家珍的心靈景觀。如在影片的開始,杜家珍做出征婚的決定時,鏡頭特寫杜家珍面無表情的臉,表現(xiàn)戀人消失后,她現(xiàn)在生活猶如一潭死水,讓她感到內(nèi)心極度空虛無助甚至絕望。在杜家珍遇到一個詢問她是否想從事高級性貿(mào)易的人時,導演在人物情緒飽滿時,通過特寫杜家珍的表情,展現(xiàn)杜家珍為保持禮貌而努力克制憤怒的神情。影片的最后,在杜家珍從吳太太口中得知吳先生的死訊后,杜家珍在電話中努力壓抑自己的悲痛,死灰般的心情溢于言表。一個個特寫鏡頭將觀眾逐漸帶入到女主角的情緒當中,讓我們了解其內(nèi)心景觀,并獲得情感上的認同。
對不同性格的應征對象,導演在運用鏡頭方面也十分講究。對自我感覺良好的導游吳定遠,導演給了較多的正面鏡頭的近景拍攝,而對缺乏安全感的配音演員,導演只用兩個全景鏡頭拍取其背影和側(cè)影,終未展現(xiàn)其面容,以體現(xiàn)配音演員因為恐懼現(xiàn)實生活而造成的某種性格障礙。在拍攝自閉畫家林南時,多為特寫鏡頭,通過攫取其眼神讓人們了解他的形象。
在拍攝角度方面,導演運用大量的平視鏡頭拍攝對話場面,塑造影片自然、生活化的風格。有人評價說,《征婚啟事》拍攝得非常生活化,平易到讓觀景者“恍惚得覺得那就是隔壁鄰居不久前發(fā)生的事,如今不過是慵懶的午后與若干友人和著茶點一起咀嚼的聊資而已”[1]獲得這種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平視鏡頭的運用。在對話中,運用平視鏡頭,讓對話顯得真切自然。在拍攝一些應征者時,導演在臨近的位置做直接拍攝,讓觀眾獲得女主角目光下的主觀鏡頭,從而仿佛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那份荒誕帶來的無可奈何的心情。
導演也運用拍攝角度塑造女主人公孤單形象。俯拍鏡頭展現(xiàn)杜家珍的孤單與脆弱。如她在茶館的洗漱間蹲在地上的瘦小身軀,獨自坐在車站的寂寞的身影,及其裹在被子里,歇斯里地地哭喊,卻終得不到吳先生回復的鏡頭都采用俯拍以凸顯了杜家珍內(nèi)心的無助與寂寞。
4、構(gòu)圖富有寫意特點
導演在構(gòu)圖上可謂挖空心思,隔景、借景、引景的手法都有運用。導演運用借景的構(gòu)圖手段給人以新鮮的視覺享受。由于征婚地點固定在茶館,而談話過程中鏡頭組接方式就是鏡頭正反打,于是導演通常把談話的地點選擇在窗邊或吧臺前的位置,人物安排在中景,后景色通過借窗外或吧臺的景色展現(xiàn),給人新鮮的視覺享受。
此外,導演通過運用隔景和借景的效果,在有限的室內(nèi)空間里安排較多景物層次。如杜家珍給吳先生打電話,作者巧妙運用隔景的效果,加強畫面的縱深感,在燈影下的女主人公的身影顯得更加孤單與寂寞。而在吳太太回復杜家珍電話時,導演功過鏡頭平移,從杜家珍的床拍攝到鏡子里她的影像,巧妙解決直接拍攝光線太亮,也會造成情節(jié)重復的麻煩。同時鏡像將其他環(huán)境隱藏在黑暗中,更能凸顯杜家珍,表現(xiàn)她獲得這一消息后的悲痛心情。
5.鏡頭組接
導演利用鏡頭組接進一步描述人物情感,渲染氣氛讓觀眾獲得認同。在《征婚啟事》中,對切鏡頭被大量應用在談話的情景中。導演運用“三鏡頭組接法”,一個交代兩人位置關系的鏡頭,然后鏡頭反復在杜家珍和應征者身上切換,呈現(xiàn)出杜家珍眼中的應征者及應征者眼中的杜家珍。通過這種鏡頭正反打的方式,導演很巧妙傳達兩個訊息,這種略帶有沖突性的鏡頭變化方式表現(xiàn)出杜家珍在內(nèi)心是抗拒與應征者的關系,比如在對話內(nèi)容相對敏感激烈的時候,正反打鏡頭被更加頻繁得使用,在杜家珍見女同性戀王小姐的時候,隨著對話沖突的出現(xiàn),鏡頭頻繁在兩個人物中往返,而在杜家珍與其導師羅教授交談時,導演則是通過運用鏡頭平移來遞進談話內(nèi)容。另一方面,在鏡頭正反打的過程中,導演賦予觀眾以杜家珍的眼神光,看應征者各種表演,同時讓觀眾得以捕捉杜家珍的表情。這種組接方式解釋杜家珍在這一場景中的位置,揭示她的內(nèi)心活動,容易讓觀眾得以認同杜家珍的心理感受。
6.影片掌握節(jié)奏以渲染情緒。
對征婚的過程處理要求導演對影片節(jié)奏有良好把握。馮小剛把《非誠勿擾》的征婚對象限制為4個,四個有代表性應征者過后,馮先生便遇到真命天女梁笑笑。而《征婚啟事》中,出場的應征者30多個,而且都是安排在茶館這一場景中見面。除了在人物性格設置上需要給觀眾新鮮感外,還需要利用節(jié)奏把握影片的進程。在開場兩個歷時較長的面試過后,插入兩個節(jié)選的征婚片段,有慢又快,讓觀眾不會有過分壓抑的感覺。
在情節(jié)的設置上,導演也講究節(jié)奏。影片調(diào)子相對緩慢,約人到茶館,或長或短的談話內(nèi)容伴隨著一個個近景與面部特寫,愛情卻毫無進展,容易讓人覺得沉悶。這種劇情在杜家珍碰到陳武雄后,有了一個轉(zhuǎn)變的契機。導演用六個鏡頭表現(xiàn)情節(jié)的大起大落:杜家珍與陳武雄交談的近景,描述兩個人在一起釣蝦的長鏡頭,兩人結(jié)合的近景描寫,一扇半掩著的門的近景,陳武雄穿好衣服走出門,長長的昏暗的走廊里充斥著杜家珍的哭聲。這一情節(jié)與之前緩慢甚至瑣碎的情節(jié)構(gòu)成反差。至此,杜家珍一直壓抑的情緒終于獲得一次徹底的宣泄,觀眾也從一種相對壓抑觀影氣氛中獲得解救。
《征婚啟事》通過多種視覺方式讓觀眾走進杜家珍的世界,與其同喜同悲。影片拍攝得自然、真切,讓人百腸寸斷。
6 ) 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么倔強……
我說過,看《征婚啟事》的結(jié)果,就是讓我更加確信自己以后就只有這么一條路。一點都不夸張,也許里面奶茶對面坐著的形形色色的人,將是我也會遇到的人。
看的時候很恐慌,因為不停地拿奶茶這個角色和自己比較,越比越覺得無望。
自己其實一直很清楚心結(jié)在哪里,但是避而不談,更多的時候,是羞于承認吧。其實像奶茶飾演的這個角色,甚至說是像奶茶自己一樣,不是沒有想過要試著改變,但是,結(jié)果卻還是一如既往。
我就知道,沒那么簡單。
今天,送別外教的踐行飯,我沒怎么喝酒。我知道讓自己撒酒瘋很不好。這倒不是為了朋友同學考慮,我指的是,我自己。我會很難過。我會在癲狂與迷糊之后,更清醒地意識到你還在那里。這種感覺真的不好。
突然想起來,喜歡一個人出去走走,是老早就有的習慣。怎么養(yǎng)成的,我沒有忘記。
記得那時候的暑假,經(jīng)常4點就起床,趁著太陽沒出來,騎著自行車,呼吸新鮮空氣。去奉化江邊看老人們釣魚下棋,去琴橋公園聽戲。
然后在六點半之前買好一家人的早飯回家?;丶业穆飞希梢越?jīng)過你家。
偶爾還會在炎熱的夏天,坐在12路里,終點到起點,起點到終點,幾個來回。12路沿途,可以經(jīng)過你家。
可能是我喜歡看風景。
可能是我喜歡看你。
一場毫無懸念的奔赴,輸家是我,可贏家未必是你。
正因為我不想將《征婚啟事》里的奶茶變作我自己;正因為我想你在回憶我或者我在回憶你時,是帶著笑,而不是很沉默;正因為我希望你還能做我朋友……我會在這個假期聯(lián)系你,即使,永不再見。
真的,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么倔強,現(xiàn)在也,不那么遺憾。
3.5;其實編劇很強了,把一個個段落式的觀察串聯(lián)到一起卻并無散漫之意,或許稱之為渣男集合有點過分——畢竟相親者替代觀眾看到的僅是極其表象化的反應,只是這些最終淪為背景板的模糊面目被集中到一起,竟也呈現(xiàn)出如此真實的痛切,在被擺弄被操控的生活中,誰都不是贏家,也沒有永恒的輸家。奶茶的表演很穩(wěn),能在這么多奇奇怪怪的人面前還能控制住自己,還能溫柔禮貌地終止談話,可能正是因為頂著所愛之人的姓,才給自己罩了一層保護膜,讓自己短暫迷失于另一個身份。結(jié)尾“反轉(zhuǎn)”是雙刃劍,成也戲劇化——一個故事的有力終結(jié),敗也戲劇化——反倒削弱了平靜絕望的力量。
早年陳國富尚有一顆沉得住的心,相比之下非誠勿擾的表現(xiàn)欲就過強了。攝影機承擔著觀影者的凝視與審判,白描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形色人物。集中場景機械重復,最終暗線水落石出,人無非是在尋找堅強的偽裝。那年奶茶很清純,豆導演豆導很可愛。
馮小剛也就東施效顰吧,喜歡劉若英坐在茶樓里的那段獨白:但是,不管我坐在哪里,我都可以感覺很安全,我可以變成另外一個人,把自己藏起來,我唯一害怕的是,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走進來,我要怎么辦?
一部可以給5星的片子。。簡單卻豐富。。最后可以逃脫自己的命運么?我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正常,所以我就盡力過正常的生活。(結(jié)果卻背道而馳)。。
再看時有種非誠勿擾的電影版的感覺……
集丑陋男之大成作品
想起~~~
這世間丑陋的男子??!
尋找一份永遠也不屬于自己的愛情。
征婚這件事可以干上一次,見識各色各樣的人?!狙劬φ婧每?!
征婚真的有好讓人絕望的感覺。
總算是補過課了,臺三中影數(shù)位修復的畫質(zhì)真驚艷!不合適的不能愛,合適的不該愛,征婚的目的簡單明了,一直碰壁也是在所難免。臺灣演員比內(nèi)地演員鮮活多了,金世杰真像王志文。
第N位征婚對象,臺灣配音演員魏伯勤,以本人真實身份出演,配音代表人物小丸子爺爺,金田一,早期韓劇安在旭的專職配音。
怎么?十年前大家就預料到奶茶有朝一日會成為剩女了么……
《非誠勿擾》應該是模仿這個的吧
眾生矬相,臺詞萬象
朋友半夜打電話過來說你要看看這部電影,我說好。拍得真好,“我知道怎么做是對的,可是我做不到”。
形形色色的人展現(xiàn)在你面前,或可笑,或荒謬,或氣憤。喜歡奶茶的表演,很自然,很生活化~~
馮小剛真是撿了個大便宜
一則征婚啟事所以出的臺灣眾生相,不過要是征婚真的遇見的都是這種人,那估計奶茶要昏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