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由于本人在海外所以電影沒有條件去看,當然即使有條件也不會吃飽了撐的砸錢看。所以,以下就是一些個人感想,無關電影,更不是影評】
本來到去年為止我還恨不得和芒果臺劃清界限活在異次元井水不犯河水,但自從有了《爸爸去哪兒》我也稍稍對此臺略有改觀,也曾天真的以為它要就此從良了。
所以即使綜藝辦的每況欲“水”,廣告變得越來越多,每當《爸爸去哪兒》的主題曲一想起我每每還是很不爭氣地哭成狗——尤其還是在這異國他鄉(xiāng)的潮濕地帶,彼時我還情不自禁仰天長嘯:原來勞資也有成為腦殘粉的一天??!
怎料“爸爸去哪兒大電影”這一盆冷水澆下來,我對湖南臺的感情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從來——沒見過——這么——糟?!约旱墓?jié)目——以及孩子的!
簡直就是把靈魂出賣給了煤老板!
當然,要說這部所謂的“電影”會影響整個華語電影市場那就有點太夸張、太杞人憂天了,就算日后《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超級女聲》《我要上春晚》集體進軍影視圈,當市場趨于飽合再沒人肯買帳,這伙蝦兵蟹將自然也就散了,再鬧騰也鬧騰不了一年半。
但對于這檔節(jié)目本身的影響卻是毀滅性的,起碼足以動搖我這種殘的不是那么徹底的“腦殘粉”,問了問看過的朋友,大都反應現(xiàn)場很活躍,熊孩子熊家長樂作一團??赡阍賳査麄冞@叫電影嗎,和你在電視上看的綜藝有什么不同——紛紛笑而不語——坦白說就是一部加長版綜藝SP省去了中間的插播廣告——因為廣告都改成了隱性植入,這貨從本質上來說和電視上播的毫無差別,你放電視上播說是為了回饋觀眾來個新年特輯肯定一片叫好,可你非把它剪成電影版的長度放到大熒幕上濫竽充數(shù)又讓觀眾花錢憑票觀看,這種行為也實在是太急攻近利、太令人作嘔了。
有一就有二,是不是每年逢年過節(jié)都會有一部《爸爸帶我去動物園》《爸爸帶我去水族館》《爸爸帶我去爬山》《爸爸帶我去迪斯尼》《爸爸帶我去海天盛宴》呢,然后每年趁著大好假期,我們的腦殘粉爸比媽比就帶著自己家的可愛小寶貝躲進電影院去欣賞“別人家的爸比”帶著“別人家的寶貝”一起玩泥巴,數(shù)星星…
不要以為這不現(xiàn)實,憑芒果臺的尿性這大有可能成真,因為被寵溺的總是有恃無恐,典型例子就是五月天的《科幻演唱會》系列,自從幾年前他們喪心病狂的把演唱會搬上了大熒幕,加一點特效就冒充電影,如今一年又一年演變成了保留劇目,這種不要臉的圈錢行為是連腦殘粉也忍受不了的,算一算自從有了這貨以來五月天掉了多少粉?無恥圈錢,遲早是要還的。
我真的受不了孩子們天真笑臉的背后站著的是為眼前利益而無所不為的大人,受不了連小寶貝們喝的牛奶,吃的粉干都別有深意暗流涌動(韓國綜藝節(jié)目會把商標都遮住),這部“電影”賺錢是肯定的,因為成本實在是太低廉了,一共拍攝五天,幾個攝影師,十幾個場記,最后再做做后期加點特效,甚至連個編劇都不需要就可以出片,真是怎么拍怎么賺翻天。
可是會掉粉幾乎也是版上釘丁的,原本討厭的會更加討厭而且也更有討厭的理由,而粉絲中也會有一大波像我一樣憤而倒戈的半吊子“腦殘粉”,剩下的估計就只有百分之百的、與世無爭的、24K純“殘”腦殘粉了。
所以制片方是準備用它來精簡腦殘粉隊伍,看看究竟誰殘的更徹底、更牢靠、更加忠心耿耿嗎?
我就不明白了你們有工夫沒完沒了的重播還珠格格一、二、三,新版還珠四、五、六,就沒工夫給這個特輯排一個檔?
你放到電視上我們皆大歡喜,來年好相見,放到電影院用來圈錢,拿天真的孩子來套現(xiàn),不心虛、不臉紅嗎?你們就這么缺錢嗎?
更惡心的還有貴臺臺長的一番言論 :
“首日票房9200萬,好多人說是一匹馬年的黑馬駒兒…這符合我的預期。什么票房五要素,什么喜劇的AB線,電影,作為一種最早的長視頻,來到了重新定義的時刻。包括電視劇包括春晚包括選秀季播包括一切視頻,都是變化的終端惹的禍。這一切都只是開始。”@張華立
這就是典型的賺了點錢就不知東西南北中、妄圖改變世界的爆發(fā)戶心理,別人說你這不叫電影,你就說你要重新定義電影,明擺就是在耍流氓嘛,走路還不會就想著要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可笑
不過是利用投機倒把發(fā)了筆橫財,卻大言不慚地對電影市場指手劃腳,就跟煤老板賺了個百八十萬就計劃著要沖擊福布斯500強一樣,馬桶臺下一步是準備把大熒幕也當作自個家的后花園般玩耍嗎?
聽我一句勸,干完這一票,咱就收手吧!這種殺雞取卵的方式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別把大人的罪惡讓孩子來還債。
PS:
我衷心的希望下一季可以換人
第一,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可愛的,而且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大家也是時候走出來,去看一看別處的風景了。
第二,為了五只可愛的小寶貝,請讓他們回到“正常的”環(huán)境,“正常的”成長吧,他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雖然自己的老爸是明星,但自己不是,自己不過是在一檔親子綜藝節(jié)目中當了一把嘉賓。
那些口口聲聲“舍不得這五只”“只愛這五只”的大人們,你們還想把孩子圈養(yǎng)到幾時?
PS:
以前的公號因為不可抗力關了,我的人生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懷孕、生女,以及仍然是未婚,并且親手撕渣男。
兩年前處女膜都要長繭的我,一定想不到自己會經歷這么多潑天的狗血,于是乎,我又砍號重來了。
為了我那“睡遍人間花美男,操盡世上小狼狗”的偉大宏圖,我要做一枚富婆。
為了讓我女兒吃最貴的奶粉,上最壕的幼兒園,我要變成一個富媽媽。
新公號名字叫“老母親渡劫日記”,主要關于養(yǎng)娃,但也會有正經的劇評,和不正經的小黃文流出。
哭著喊著求大家關注了,二維碼在下方。
《小時代》上映時,我壓根沒關注過。對于這種片子,如果注意到它的存在,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打一星吧,噴它吧,顯得很無聊——又沒人強迫你去看。所以于我而言,碰上這種電影,最好就是無視,當不存在。
但是現(xiàn)實中總有一些人,自己掏了幾十塊錢,屁顛屁顛跑到電影院里看完,然后去豆瓣跟小時代的腦殘粉對噴。今天《爸爸去哪兒》上映,這些噴子們又出現(xiàn)了。我向來很困惑,這需要閑得蛋疼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出這種花錢找氣受的事情?
像《致青春》這部片子,我噴它,是因為它裝逼,裝作一副很有藝術內涵的樣子。結果一看之下,發(fā)覺上當了,這片拍的不是一般的爛,我當然要噴它。但《小時代》人家擺明了就是一部物質炫富電影,也沒裝逼,既然有人喜歡看,礙著你什么事了?你非要自己花錢忍受倆小時視覺污染,然后去豆瓣教育腦殘粉,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裝逼精神?今天《爸爸去哪兒》上映后,一幫噴子們又有新的說辭了,“娛樂節(jié)目也能進影院,中國電影完全毀了”,一幅痛心疾首苦大仇深的樣子,仿佛他們是中國電影的救世主,眾人皆醉他獨醒。他有義務來教育腦殘粉,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fā)展指明方向。
我向來覺得這種人比那些腦殘粉更惡心。存在即合理,有人愛看,這就足夠說明一切了。人們自己有用腳投票的自由,有誰規(guī)定娛樂節(jié)目不可以進電影院了?我真是不懂這些噴子們有沒有正常的思維和邏輯,居然還在大言不慚地指責那些打四星五星的粉絲。
換一個更形而上的視角,也可以看出,經濟和文化的繁榮恰恰正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結果。市場經濟的本質,乃至藝術的規(guī)律,核心就是自由。導演有拍電影的自由,觀眾也有看電影的自由。而總有一幫噴子們,指手畫腳,動輒指責這個是文化垃圾,那個是藝術倒退。有人逼你看這些文化垃圾了?
前些年很多惡俗的網(wǎng)絡歌曲廣為流唱時,怎么豆瓣這幫高端藝術逼沒出來叫囂中國音樂已經毀了?我所看到的現(xiàn)實是,聽王菲的還是聽王菲,聽周杰倫還是在周杰倫,聽重金屬的還是在聽重金屬,聽鳳凰傳奇的依舊在聽鳳凰傳奇。
道理其實很簡單,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不同的人,精神需求不同。你不喜歡沒關系,但是你擺著一副高姿態(tài)指手畫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中國電影真的被一部真人秀電影毀了,那說到底也是因為大陸民眾的藝術修養(yǎng)太低了,因為像你們這樣高端優(yōu)雅有內涵的人太少了。你們這幫高端藝術家們,應該做的是發(fā)起一場“新文化運動”,來提高蒙昧大眾的藝術修養(yǎng)?,F(xiàn)在為難一部真人秀電影,這難道不是舍本逐末么?你們高貴的逼格和品味與低下的智商和邏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何況,有你們這幫冷艷脫俗的藝術家們在,中國電影怎么會毀。你們大可以去拍一部牛逼閃閃的杰作,把《小時代》《爸爸去哪兒》的腦殘粉爭取過來。這樣做是不是比只會在那瞎噴效果要更好些?這些電影不好,問題是還有更好的選擇么?中國電影什么時候沒爛過?這時候出現(xiàn)一部大家喜聞樂看的電影,難道不比當年大銀幕皆是空洞大片的時候要好些?
如果一部電影明明拍的很爛,但它打著電影藝術的旗號來忽悠你掏錢包,比如《致青春》《富春山居圖》。你看完之后發(fā)現(xiàn)上當了,當然可以噴。但是《爸爸去哪兒》人家壓根就沒標榜自己多么藝術,人家擺明就是為了圈錢。只要有粉絲愿意貢獻票房,這礙著您什么事了?
你要追求陽春白雪,沒人有意見。我沒見過《小時代》的腦殘粉們去噴《肖申克的救贖》。相反,那些稍微看幾部藝術電影的貨們,倒是很喜歡出來賣弄格調,顯擺品味,教育他眼里的“下里巴人”。
我就納悶了,這些人到底有什么資格去教育別人,干涉別人的自由?這是要幼稚和無腦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出這種“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我絕對不會看《小時代》,但我從來也不會對《小時代》的腦殘粉指手畫腳。
大張偉昨天在采訪里說了一句話深得我心,他說:“有人覺得SM特別不能接受,但有人覺得被抽鞭可爽了,關鍵是你看站在誰的角度上,所以人沒有底線之分,只有角度之分?!边@么簡單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懂,這些人總覺得自己偏好的才是唯一的,正確的。別人跟他不在一個隊伍,就是垃圾,就是低俗。
即使這些電影真的很腦殘、很垃圾,但國外的暮光不也大賣,加拿大吸毒的那個小JB不是照樣粉絲無數(shù),這世界無知的少男少女、無知的腦殘粉多了去了,都需要你去拯救?你特么是不是感覺太良好了。
法國人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寫道,如果沒有女人,這個世界或許就不會有商業(yè)廣告。說白了,這個世界很多人都是非理性的,很多事物都是為了迎合烏合之眾而存在的。你境界這么高,你批判的過來么?是不是干脆所有的廣告和娛樂都要取消,每個人每天都精研佛經、哲學,你這個裝逼貨就滿意了?
往往這些貨們,連基本的辨理邏輯都沒有,數(shù)學考30分,世界觀價值觀尚處于構架期,看一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就能把他洗腦。這些貨們大概就是看了幾部諾蘭的片子或者基耶斯洛夫斯基之類的文藝片,便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指手畫腳,要指摘超度那些他看不起的腦殘粉。
但其實就如馮小剛在微薄上說的,這些人中的大多數(shù)連什么是蒙太奇都搞不懂,就出來大談特談什么電影藝術。你丫有數(shù)千部的閱片量沒?是否對各國電影各種類型的杰作都了如指掌?你了解電影史嗎?你丫看過幾本電影理論書籍?你知不知道有相當部分的“CULT”類型片,在當時是很爛的片子。
什么是藝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逼格很高、遠離世俗的東西才是藝術的唯一形式?你怎么不說現(xiàn)代的大部分藝術形式都是垃圾?二十世紀的流行音樂和之前的古典音樂相比,還有什么逼格可言。我相信,當上個世紀古典音樂式微,流行音樂取而代之時,肯定有相當部分的人在哀嘆真正的音樂已經毀了。
費里尼曾經對斯皮爾伯格說,你是幸運的,因為你所喜歡的東西是大眾喜歡的。這些噴子們如果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恐怕也要噴斯皮爾伯格低俗吧。不過是稍微看過幾部不錯的片子,就不可一世了,覺得自己懂得了什么是電影什么是藝術。《少年凱歌》里有句話說的好,“當你覺得你開始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才剛剛原諒你的幼稚”。
一瓶不滿,半瓶晃蕩。依我看,當初叫囂著《盜夢空間》《黑暗騎士崛起》改寫影史的人,也是這幫裝逼裝清高、秀優(yōu)越感的貨們。因為真正懂電影的都知道,諾蘭的片子給當年的《黑客帝國》提鞋都不配。而《小時代》《暮光》之類電影的腦殘粉顯然又不會對這種電影表示這么高的評價。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最惡心的不是那些一無所知的人,當一頭豬也有豬的幸福,《小時代》《爸爸去哪兒》的腦殘粉自有自己的幸福。最惡心的其實是這種人,稍微知道一點東西,就覺得自己理解了全宇宙,覺得自己高貴典雅,高人一等。
就像一句話說的,你永遠無法戰(zhàn)勝一個純傻逼,因為他會把你拉到和他一個層次,然后用他豐富的經驗戰(zhàn)勝你。上述的這種人就是這句話里的純傻逼。
今日《爸爸去哪兒》上映,又有一幫貨們在豆瓣狂噴。吾為二貨們的那幅大言炎炎的正義精神所感動,故作此文。文字里出現(xiàn)了一些不雅詞匯,那是因為——這些詞匯再怎么不雅,也是對這幫貨們的真實寫照。
----------------------------------------------------------------------------------------------------
PS:本文的重點不在于討論《爸爸去哪兒》究竟算不算電影。只是看不慣那些裝腔作勢的人。這些感想也不單單是因《爸爸去哪兒》被噴而起的,里面說的一些東西,也是長久以來,豆瓣這些裝逼貨們給我的印象。
有些說辭可能有點拔高這部片子的嫌疑,那只是因為過于反感這幫拿著大棒到處傾軋的貨們。你當然有評論的自由,所以我也有罵你的自由。
話說回來,電影美學理論一直在發(fā)展,當代的電影美學觀念和五十年前完全不一樣。就我個人的感悟,不管什么學科,當一個人知道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入,他下結論反而越謹慎。很多問題到頭來,其實是哲學問題。為什么要說“一瓶不滿,半瓶晃蕩”,我始終覺得,亂下結論、亂扣帽子是種很淺薄很無知的表現(xiàn)。
批評一部片子劇本空洞,演技有瑕疵,鏡頭語言不純熟,這些當然都可以。只是當討論層面上升到“什么是電影”這么深刻的本原性的話題時,這個連新浪潮大師們都不能窮其究竟的話題,這些貨們居然能洋洋自得地談個不休,還拿著他自認為的所謂的“電影藝術”的定義來壓人,我覺得這實在太不能忍受了。這也是我為什么覺得這幫高端藝術逼們惡心的原因之在。
打一星是純?yōu)檫@部電影,不,確切的說,它連被稱之為電影的資格都沒有。電影是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征——————————————而這部DV親子紀錄秀跟這一點也不搭邊。
作為一個普通喜歡電影的觀眾,一直覺得電影是生活的最高藝術,它應是將一切事物動用成為感情的載體的結晶??墒侵袊碾娪埃瑓s由于特殊的條件背景誕生了一種“綜藝放大版”的DV式電影,唱歌的記錄下來,拍個電影;走臺步的記錄下來,拍個電影。。。照這個節(jié)奏,大廚做個飯,拍個電影;剩人相個親,拍個電影;喵醬賣個萌,拍個電影。。。。攝影師統(tǒng)統(tǒng)改行拍電影,反正各位大腕們覺得老百姓人傻錢多,是吧?(說的就是你,那個把段子當電影拍的!延參法師的微博都比你的電影有深度)
但是拋開它作為電影的身份來看,我還是會看的,畢竟孩子們的純真無邪的賣萌秀要比名為文藝實則洗錢的那一大批和它同期上映的愛情喜劇片好多了。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愛情喜劇片?因為《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大賣,讓什么火就拍什么的電影圈子笑了,成本低,劇本快,帥哥美女談戀愛,傻瓜送錢滾滾來。反正拍不了政治拍不了科幻魔幻也拍不了恐怖懸疑更毋談人文劇情就拍時下最廉價最無恥的愛情吧。反正什么火又能拍就拍什么,多拍沒壞處。
再說《爸爸去哪兒》,前些時黑小胖妹的事件終于讓王導爆發(fā)了,間接揭示了我國娛樂圈對兒童保護的缺失。在韓國的同樣的節(jié)目,人家用中國最擅長的方式:敏感詞封鎖,屏蔽,過濾讓孩子父母上網(wǎng)都查不到差評。拍攝中也不讓孩子知道那是為了在電視上播的,而是父母給孩子記錄的寫真。
中國防火墻這么完美,敢說大人物細碎小事的帖子沒幾個還頻頻刪除,肆意辱罵一個4歲孩子的帖子卻瘋狂轉載上頭條一開電腦就看到,這,就是“舍小家,保大家”的中華民族精神。
說到孩子自身,當拍完這個節(jié)目之后,他們就不再是父母的孩子星二代了,而是童星。童星,意味著他們已不能,或是短時間都不能領會真正的孩童生活。他們上學,會有喪心病狂的粉絲借著母愛泛濫的名義要求媒體報道他們的近況從而讓媒體拍他們吃飯游玩睡覺上廁所挖鼻孔--------------而眼前,他們的爸爸和媽媽,正馬不停蹄的帶著他們飛奔在一條又一條撈錢的康莊大道上。
再偉大的父愛,都會因為金錢的扭曲而變的荒誕可笑。
接下來,商家將源源不斷的涌入這五個家庭。
手機電商及車行將與林志穎洽談關于開發(fā)他兒子周邊產品的事。
郭濤將接下大量片約,制片方要求他兒子出演或是片花里出現(xiàn)他兒子。
張亮將收到卡爾大帝的邀請作春季開秀,條件是他要帶著他兒子。
田亮將繼續(xù)之前的代言并拿到新的代言,他女兒將向好萊塢進軍。
王岳倫將制作幾檔新的節(jié)目,他女兒做主持并成為快樂大本營第2個常駐嘉賓。
《爸爸去哪兒》此后每季都會請這五組原班人馬來個“溫情鼓勵”。
如果觀眾喜歡,電影版明年還有第二部(名字取為《爸爸又去哪兒》第三部《爸爸再去哪兒》第四部《爸爸還去哪兒》)
覺得我寫太長了嗎?好,以上全是碎碎念的廢話,你可以直接看這一句:
能別去電影院就別去電影院。
我覺得喜歡這群孩子們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發(fā)行商賠的血本無歸。
(我知道就算這么說了你們還是會去看的)
--------------------------------------------------------------------------------------
鑒于某些熱血粉絲不理解我隱晦的說話方式,我再強調一遍好了。(我特么真的寫的讓你們想不透嗎?)
我們喜歡五個孩子,有很多種支持方式,不一定非要去電影院花這個錢。你把這筆錢留著給你自己的孩子買個禮物不是更好嗎?
你不去電影院看在家里看不是一樣嗎?不還有家庭影院嗎?
而且你以后還有很多機會看到他們。
(好吧我知道就算這么補充了你們還是會去看的臥槽)
PS:原話其實不是這樣,但是鑒于太多熱血青年和無腦噴和水軍借題發(fā)揮我支持盜版我不愛國我缺乏民族精神我內心黑暗思想骯臟平時生活中一定是個厭世的人blablabla,玻璃心臉皮薄受不了媽蛋我改了看你們怎么噴哼哼
吐槽恒久遠,一星永流傳
(預計還會有更多的臟水潑在我身上,哎其實我更想寫《論一個混豆瓣的普通青年如何被水軍腦殘訓練出強大的身心》。拿好小雨傘,勇敢向前看:就不改分就不去電影院看氣死水軍)
2014年1月30號
——————————————————————————
第二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31226/-----------------------------------------------------------------------------
到今天為止,我已經見識了一大幫的人,帶著五四運動的激情,留著偉大使命的熱血,散發(fā)嫉惡如仇的精神————來告訴我《爸爸去哪兒》票房大賣,仿佛它成功的不僅僅是它的票房,還有它的表現(xiàn)形式。接著他們認定我一定會吃驚,憤怒,瘋狂,抑郁,接著在氣死,吊死,跳死,溺死中選一個結束我逼格過高的可恥生命。
可惜我決定老死。
一部娛樂節(jié)目的放大版,我說了它的不是,于是我觸犯某些人的軟肋,在他們眼里,看它不是單純的低俗的只是消遣和娛樂,而是帶著見證與審視的眼光在看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新觀念與舊觀念的對峙,一種新的藝術品形式的,誕生!
你妹啊!創(chuàng)新兩字度娘還有呢!你把乞丐裝硬說成人類服裝學的飛躍進步洪幫主知道嗎?!
而且這對世界對中國來說都不是創(chuàng)新,它又不是第一部。以后每部綜藝上映你們都要說一遍創(chuàng)新嗎?
再有者,說這就是一部電影,我無權決定什么叫做電影,電影的概念誰都不能定。
什么是哲學,這才是哲學。
怎樣才叫做衣服?有人用塑料泡泡做出衣服,且有著超越濕身和透視的朦朧美。
怎么樣才叫食物?貝爺吃了一條活蟲子,雞肉味,嘎嘣脆,營養(yǎng)還是牛肉的五倍。
那么怎樣才叫電影?管它呢,VIDEO=MOVIE。這是哲學,不懂的都是裝逼犯。
我突然想到一種可能。
假如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偶像(比如李敏鎬吧),他拍了一部互動片,沒有劇本沒有劇情,全是即興發(fā)揮,內容就是他的一天生活,只不過他會一直假想一個女友在他身邊(女友不露臉,鏡頭就代表她的視角)。他會對著女友說早安,煮早飯,帶她去玩,陪她逛街,甜蜜約會,浪漫告白,最后一起安然入眠。這種新型手法,叫做互動電影,是女粉絲們純愛版的A片。
這樣一部電影只用1天完成,但是算上李敏鎬的造型團隊經紀人等等整個劇組超過600人。然后鋪天蓋地的宣傳。
上映后,全國的女性都瘋了,票房一片大好。
評價卻是兩極,有人認為這根本不算一部電影,有人說這是在圈錢。但是有人說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有人說電影本就不分形式,有人說賺錢才是電影的根本。
最關鍵的是批評這部電影的任何一個觀點都額可以被一句話反駁:《爸爸去哪兒》還不是一部電影,主演還是小孩子呢。
我能想到別人也能想到,這種形式也早晚會出現(xiàn)的。
想到結束還是覺得一星是對的。
原本是給兩星的短評,結果被刪;怒改一星,又被刪。寫長評,辱罵一堆,真能推翻我理論的沒幾個還被我反推了。電影上映了,還是圍繞著它的快樂說事,沒有人說,我看了,它具有電影的畫質。沒有人說,我看了,它確實用心做成了電影。沒有人說,我看了,我將會永遠記得它,它將會成為一部經典,以后的以后,不斷被人提起。
只有一群認為我逼格夠高自己才是最聰明的看透了一種新物種誕生似的
我原本只算是鐵了心的打一星,現(xiàn)在則變成金剛石都切不動的打一星了。
最后再次感謝支持我的人,也許我自己不算夠冷靜夠客觀,但我會感激你們帶給我的溫暖。
另外給“確實不是電影,但我看得很開心”的普通群眾表一記,承認事實,不優(yōu)越不裝逼,遵從自己的本心,才是最難得。
2014年2月2日
已經成為現(xiàn)象級電影了。第三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39094/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發(fā)現(xiàn)很多人連看完一篇文章然后思考的耐心都沒有卻可以花很多時間來反駁別人。不管你是正方還是反方,這樣都不是我的目的。作為影迷,你應該冷靜反思它的意義。作為觀眾,你應該多學會理解電影。
另外,我還會再寫第四篇專門針對《爸爸去哪兒》的內容來評價。
2014年2月8日
“玩不重要,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影廳里好久沒這么歡樂了,就像去年的《泰囧》《西游》一樣,從頭笑到尾…Kimi萌點、石頭笑點,森碟酷點,天天嗨點,Angela治愈點,真實的生活與情感交織,既搞笑又溫暖,結尾觀眾竟跟著合唱起主題曲…這雖不是一部嚴格電影,卻是一頓適合老百姓的美餐。
我為什么要花錢去電影院看你們逛動物園?
電影廣告捆綁十幾條,票價和3d電影一個價,綜藝節(jié)目剪輯版就成電影了?這部電影和私人訂制一樣沒上映光廣告費就翻利了,靠人氣圈錢之作,孩子成了圈錢的工具,呵呵。中國已經忘卻了電影的含義,簡直是侮辱電影,估計這電影票房不會低,總是有不差錢的人,拿著3d的票價在電影院看著腦殘綜藝節(jié)目。
完全符合對這個節(jié)目的所有期待~
作為綜藝節(jié)目五星妥妥的 但是電影 呵呵 一星都嫌多 好意思這么圈錢么
年初一影院人山人海,一大家子湊數(shù)看了場免費;因一萬年不看電視,萌點笑點掐不到,只能昏昏然;如果所有綜藝節(jié)目都能拍成“電影”,那中國無疑是第一電影大國了!負分滾粗!
我想為之前罵過小時代像MV或者貼吧動態(tài)簽名說句對不起
為了錢,下限永遠能比你的想象力再低一點
粉絲向的產物,人家圈錢觀眾買單買的high,影院里歡聲笑語都挺開心的就夠了,用影評人的深度來評論大眾趣味就不太講究了。天天給張亮洗腳真的看淚目了,我淚點果然奇低。
我已經分不清自己的智商 是不是適合在這個時代生存了!
沖著觀眾的感情看的吧,真人秀和電影結合不是一般人能弄好的吧
應該能大賣,雖然這不是一部電影。
大銀幕看“爸爸”的心情是:片頭剛出來的那一刻,就像第一聲音樂響起時的偶像演唱會現(xiàn)場,心跳加速。片子太短沒看夠,也許是腦殘粉兒的心理作用。
忘評論了!真的笑點很足?。?!我鎖的美貌值在大熒幕上又up了!天兒永遠那么美不說了!恬鎖大血紅?。?/p>
想著“能從一大堆素材中剪輯出有開端沖突結局的電影來應該還是挺膩害的吧”所以去看了,看完才知道人家根本就沒把它當做電影來做!完全是綜藝節(jié)目的大屏幕版而已??!
看完點映還有大長腿本尊可以擼誠意十足啊!從頭笑到尾整個影院洋溢著一派歡樂祥和的逗逼氣氛!心情好你們還可以在最后來一次全影院卡拉OK!為他們13億票房的目標出一份力吧!
不知道在影院看的話,會不會有種在看1000吋大電視的感覺?
救救孩子。——魯迅
很久沒在電影院里看全場觀眾一起笑作一團的片了??丛陔娪鞍娴姆错懙姆輧荷系诙揪驮嗳笋R吧,找得著比Kimi還萌的嗎,找得著比天天還暖心的嗎,找得著比Cindy還可愛的嗎,找得著比石頭還懂事的嗎,找得著比angela還甜的嗎?就算找得著,不是他們幾個我也不看╭(╯^╰)╮
我是腦殘粉 掏點錢從頭笑到尾總比看笑不出來的電影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