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看了第一季過來的。字數(shù)限制,把看第一季的想法搬過來了。
董說中餐沒法做到食物火候的量化,中餐憑廚師的經驗和感覺來做,做到標準還有很深的學問要去琢磨,很長的路要走。馬說那琢磨出來了就是標準啦。董又說中國沒有美食評論家,因為大陸吃飽飯才十幾年,另外當美食家要熟悉太多地方的食物,馬說一輩子不走出廣東,也可以是粵菜的美食家。
1.2
海膽(吃性腺和副性腺),相當于螃蟹膏
北海道海膽飯 蝦夷馬糞海膽 深海
最甜的海鮮,牡丹蝦(甜蝦),第一天不是最甜,要放一天釋放出來,動物甘糖,氨基酸
明朝 糖作為和銀兩一樣的賞賜
美國 每人每年100kg糖
烤豬 禮記 八珍 炮 麻皮 麥芽糖比蔗糖結構穩(wěn)定 防止皮烤焦
清末 鴨皮沾白糖 全聚德史話
Baklava 檸檬汁 把蔗糖變成果糖和葡萄糖 甜度升高 粘度降低 不會結晶
如果能吃到ankang魚肝,就是另外一種境界了——蔡瀾
羅西尼,處理法國鵝肝。羅西尼牛排,鵝肝配牛里脊。
鳳眼豬肝,四川。豬肝打開,放豬肉。
蘇格蘭黑布丁,hagis,雜碎餡
哈薩克族生羊尾油
9.10
馬來西亞炸雞 南乳雞
隨園食單 生炮雞 不裹面
二戰(zhàn)后,為了防止豬肉牛肉取消配合配額造成搶占雞肉市場,美國海選明日之雞優(yōu)選優(yōu)質雞肉。優(yōu)勝者雜交,白羽雞。
<植物的欲望>
梵蒂岡沒有雞?
錦雞蠔 馬奧倫 紫蘇醬
雞,南方起源,3000年擴散北方
文昌雞 鹽焗雞 沙姜
饕餮 商王摘取各個部落的一部分組成 饕餮紋
環(huán)太平洋文化帶
教堂公雞風向標,公元9世紀教皇下令,紀念耶穌,被捕前,雞叫前,大門徒彼得三次不承認是他的信徒
15.16
姜母,姜的種子,最靠近根部,最辣
雞是鮮的,鴨是香的
姜不屬于葷,蔥蒜屬于
南姜,沙姜,白姜,黃姜,陽荷花,四川泡仔姜
黃酒 烏衣紅曲 苦
米酒 依賴米的種類
暫時不打分,因為本人喜歡全部看完了(或者決定棄劇時)才打分,覺著這樣才是真正的中肯的評分,而非情感發(fā)泄。
此外,本人土生土長廣東人,90%的廣東人都是吃貨,我絕不是那剩余的10%。說不上對吃有多深研究,就是愛吃,愛討論怎么吃更美味、更能對得住這美好的食材。
以下正式開始
——————
第1/2集:對于食貨來說,實驗室比人間好看。都說夢瑤不行,但我覺得夢瑤沒大問題啊,要不你們說說哪個主持人合適?另外,實驗室一定要找真正食貨來做嘉賓,第一集的組隊就非常好。張鐵林就是個純食貨,啥都不懂,但看到食物眼睛放光。曉卿就不說了,是靈魂。大董是行家,最喜歡就是他前5分鐘都不說話,一直在吃。 第3集:太喜歡黑叔叔了,真的滿腹經綸。這就是當代袁枚、當代陸羽! 另外也很喜歡皇阿瑪,真真乃一普通吃貨,不懂評論不懂曬有料,但就是喜歡吃。最后吃魚腐喝雞湯,直接跟主持人說我很忙,太搞笑了。 到目前為止,真的喜歡本季嘉賓的選擇,除了第2集那個三聯(lián)編輯(這個就是第1季的典型嘉賓,不愛吃,不是食貨,就算很有學識很優(yōu)雅,但在美食節(jié)目里就是三字:沒胃口)。
另外,建議大家關了彈幕,不要看。太沒營養(yǎng),一整天懟主持人,能看的出來,這些人其實都不愛吃,因此根本不關心節(jié)目的內容。到現(xiàn)在為止,僅有少數(shù)彈幕會提及某某菜在我家鄉(xiāng)叫什么名字、怎么做。我更喜歡后面的這類評論,這才有營養(yǎng)有意義。
這檔《風味人間》的衍生節(jié)目邀請了全中國最懂吃、最會聊的一撥人作為嘉賓,一邊品嘗美味,一邊陪你聊聊關于吃的故事、吃的學問。不管你是《風味人間》的粉絲,還是對食物有好奇心,這個節(jié)目都值得一看。
挑了前兩季中比較感興趣的幾期看了一下,粗略構思了一個不太靠譜的“嘉賓評價體系”,以下要素排名不分先后。
見識:吃過很多地方的美食,開拓你的眼界,增加你的選擇。
知識:懂得食物的成分,營養(yǎng),歷史。
抽象:不但聊現(xiàn)象,還能點出本質,或用其他領域的事物作類比,加深你的理解。
表達:不但肚里有貨,還會講故事、開玩笑、會生動表達。
情商:觀點不偏激,懂得補臺,對其他嘉賓友好、謙讓。
本人最欣賞的嘉賓是陳曉卿導演,作為本片主角,當之無愧。
下面要說說主持人遙大哥,這是我第一次看她主持的節(jié)目。她對吃有熱情,嘗過很多美食、也比較懂行,這種懂行程度超出我對一名主持人的預期,后來得知她在北京臺主持過幾檔美食節(jié)目,難怪。
慢慢發(fā)現(xiàn),她不但懂吃,也挺能照顧到在場每一名嘉賓的感受,輪番cue人,讓誰都不冷場。面對大咖不怯場,平等交流。對大廚也很重視,經常cue,經常表達感謝。而她自身的狀態(tài)也是自然、松弛的,偶爾開玩笑調節(jié)氣氛??偠灾矣X得她挺適合主持這個節(jié)目的。
我不太同意短評里一部分觀眾對她的評價。如果我是制片人的話,讓我再找一個業(yè)務能力、形象氣質相當?shù)闹鞒秩?,一下子還真想不出來該找誰。當然,我還沒仔細看過第三季。
求開頭bgm
和正片有不一樣的意思。很多彈幕說主持人喜歡插話,我看是被剪輯帶跑了,主持人不主動cue人,光聽一個嘉賓從頭嘮到尾?
主持人真的好煩
我覺得我和評論里的大部分人不太一樣。我很喜歡夢瑤,各方各面都非常對我的胃口。就是有一種小姑娘的可愛和小偏好。至于陳立老師我是尊敬的,可是我就是有點欣賞不了,可能是節(jié)奏吧,但我總覺得他老人家有時候聊不到點上,又或者……算了吧,總之老人家,尊重最重要。
聽美食家聊文化,看文化人吃美食。
這次好,真的有正片里的食物了!
我真的是沒辦法不吐槽這個女主持人啊,喧賓奪主覺得自己賣萌特有意思是么,什么黑叔叔搓手手,無不無聊,給嘉賓盛菜遞碗不懂得用雙手,這是起碼的對長輩的禮數(shù)吧?真的是有她這個節(jié)目倒扣十分……太招人煩了……真的是要看嘉賓,嘉賓質量直接影響節(jié)目質量。
因為女主持扣兩星。光那個吃垮陳曉卿的?!敖裉焓巢暮苜F吧”每期都值得聊十分鐘么?老打斷嘉賓自己強行背課文是什么操作?管張鐵林叫皇阿瑪也是莫名其妙啊
因為主持人扣一分
主持人扣一分!控場能力很差!第八集:肥腸的逆襲,我還特地去充了VIP提前看,結果完全被嘉賓帶跑了,一直在那邊聊音樂聊樂隊,后面直接連主持人的鏡頭也沒有了,嘉賓真的不知道自己上的是美食節(jié)目嗎?關鍵是我在彈幕里吐槽,竟然被空瓶了!真的太敗壞好感了!為什么不請一個能力好一點的主持人呢!
主持人有點吵
陳立真通透,大董真有范,趙胤胤真愛秀,蔣方舟啥的真不該來…
為啥不一天一集哪,每天拿來下飯我還挺喜歡這個主持人的
女主持人話不落地的風格弊大于利,經常用毫無營養(yǎng)的串場兇狠打斷別人馬上鋪墊已久的有趣的點令人費解。hold住全場能做到適當引導就好吧,不是總要不懂裝懂,打腫臉充胖子來捍衛(wèi)自己內心的虛榮。
誰有東西誰沒東西一說話就看出來了。
風味實驗室 因為主持人··呵呵呵··
有陳曉卿果然不同
還不錯
好討厭女主持
吃吃聊聊,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