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電影《七月與安生》,在那之前,片方的發(fā)布會找了幾個嘉賓辯論,主題是:你愿意當七月還是安生?遇到閨蜜搶男友,撕還是讓?
這幾個嘉賓里也有我,我選了七月,被搶男友的那個。在我看來,不存在撕或者讓,如果我是七月,我盡量不讓男友見到閨蜜,不讓他們有互留微信和電話的機會;如果我是安生,我會自覺地不提出見閨蜜男友的要求,見了也不會留他任何聯(lián)系方式。這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但是,很多女孩和閨蜜的感情不可能像我說的這樣冷淡而克制,她們恨不能日夜廝混,一張床睡覺,一個浴缸泡澡,一管口紅共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惟有男友,不能共享。
《七月與安生》應該是八零后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安生和七月十三歲就認識了,關系好到可以摸對方的胸部看發(fā)育了沒有。七月高中時交往了一個男朋友,帶給安生看。不羈誘人的安生讓家明恍惚了,三角結(jié)構(gòu)開始崩塌。
男人只是菜上的蘿卜花,兩個姑娘才是主菜,土豆燒牛肉里的土豆與牛肉,少了哪個這菜就上不了席。安生是紅玫瑰,熱烈、脆弱、作天作地,七月是白玫瑰,溫柔、穩(wěn)定、歲月靜好。
按照常理,兩個互補型的女孩交朋友很好,因為她們對男人的審美通常不一樣。但兩個女孩如果朝夕相處,連月經(jīng)周期都會一致,口味也越來越近似。安妮寶貝的小說又總是有一個安生這樣的女主角,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溫暖,對別人擁有的溫暖既淡泊又覬覦,這樣的女孩往往因為脆弱而擁有特殊的魔力,每個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呵護她表現(xiàn)堅強下的孤單,包括七月,也包括七月的男友。
一起看電影的九零后小朋友說,周冬雨演得真是精靈古怪,這么一個很可能招黑的角色居然挺可愛,比起安生,她更理解不了七月的邏輯。是呵,為什么明知安生搶了自己男友,卻不在第一時間撕爛她的臉,而是依舊與她做知心姐妹?為什么明知男友對閨蜜有了蠢動之心,卻不給他一個大嘴巴子,瀟灑地走開,還同意與他結(jié)婚?
20多歲的時候我也會這么想,最喜歡電影里原配、渣男、小三撞個正著的一幕,抽完賤人的耳光或者潑他們一臉紅酒,扭頭就走,連還手的時間都不給他們。到下一個路口立刻撞上真命天子,男女主角的故事這才開啟。
可是,現(xiàn)實是,你還沒抬手就被渣男推開了,哭著跑出去,幾年內(nèi)也沒有再遇到過可心的人,下一個男友,或許老實巴交,但你一點也不愛他。
這么想想,《七月與安生》的改編和原著有很大差異,而這差異恰恰是因為電影是成年人的視角,小說則是少女讀物。電影的監(jiān)制是陳可辛,從《如果愛》、《甜蜜蜜》時,悲觀主義的陳可辛就不停地打碎銀幕上的愛情童話。
《如果愛》,只有金城武是在愛情里的,周迅的野心和真愛永遠是事業(yè)。這是個男女關系對調(diào)的故事,金城武更像是苦苦守候的秦香蓮、王寶釧,只有他的心還停留在初戀那一刻,而周迅早已郎心如鐵。
《甜蜜蜜》,張曼玉和黎明不是不相愛,但他們從沒失去過理智,在面包與愛情面前,兩人的選擇都是前者,因此他們的錯過才特別可惜,但如果他們真是不顧一切,世上不過多了一對為柴米油鹽天天吵架的平庸怨侶,哪還有什么蕩氣回腸?
七月這樣窩囊的女主就是會在論壇里發(fā)貼《我的男友被閨蜜搶了,我該怎么辦》,網(wǎng)友勸她分手,她痛苦地說我放不下,我的心知道但身體不聽話,然后被網(wǎng)友痛罵到不敢再露頭的“包子”、“圣母”,人們罵這種女孩特別酣暢淋漓,仿佛搶別人男友的是七月,其實不過是路人的代入感,因為大多數(shù)人是七月,根本成不了安生——作,也是需要天賦的。
年紀大了之后,慢慢能理解七月為什么不放手,既不和男友分手,也不和安生決裂,裝聾作啞地把平靜的日子能延長一天是一天,直到再也裝不下去。
她為什么不分手?
從現(xiàn)實角度看,與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手的沉沒成本都太高了。安生是13歲認識的,男朋友是高中認識的,這種十幾年的關系在成年之后再也沒法遇到了,因為成年人有防備心,不能再完全不計較地去愛一個人。
這些已經(jīng)付出的巨大的愛,就像是你借出去的債,沒撕破臉還指望著債務人有天能還上款,撕破了對方真就耍賴不還了。
從情感角度看,同時失去男朋友和閨蜜比得知他倆勾搭還要撕心裂肺,一個交際圈狹窄的宅女,可以交流的只有這么兩個人,維持表面安穩(wěn)的三角關系,總比那兩個人交匯,自己成為一個孤零零的小點要好過些。
閱歷豐富的編劇是明白只有極少極少的女性可以悍然離開,普通人的分手永遠是反反復復,說過無數(shù)蠢話,自打無數(shù)耳光,才能分得掉。最后分掉也不是因為豁然開朗,而是之前累積的痛苦比分手的痛苦還龐大,人性本能的趨利避害會用一個小一點的痛苦來替代大的痛苦。
你不是愛那個人,你愛的是你付出的愛情。
我很喜歡劉若英演的《征婚啟事》里的一句臺詞,她愛上一個有婦之夫又不能說出口,總是遮遮掩掩地去請教她的教授,教授說:選擇你所能承受的。
這句話真是適用任何情境,如果分手和裝死前者更痛苦,那就暫時裝死吧;如果渣男和好人偏偏喜歡前者,就先喜歡著吧。
這不是軟弱無能,而是自我保護,時間是最好的治愈,曾經(jīng)刻骨銘心的愛情和傷痛,十年之后再看,還要努力回想那個人到底長什么樣。不信那些為粉絲到處去撕對家的中學生,等他們參加工作后,只會惦記眼前能睡到的,睡不到的不會再花一毛錢。
如果身邊有七月和安生這樣的兩個女孩,我會選擇七月做朋友,或許她不是那么有趣,但她善良無害。善良在今天,成了最不被看重的品質(zhì),等到了關鍵時刻,你才懂得善良的重要。
我是和閨蜜愛上過一個人的過來人,雖然前后時間相隔若干年,但內(nèi)心里相愛相殺的戲碼我懂。
我是和閨蜜一起洗澡比胸的熟練工,所以臂彎里的小溫暖,離別時的小擁抱,自覺世界有她就夠了,男人算個屁的獨白我懂。
我的交閨蜜屬性是寫長長的情書,寫短短的字條,寫定時發(fā)送的郵件,也打漫長的電話,所以文藝圈里一作一世界的模式我懂。
但,多得是我不懂的事情。
比如,安生死活帶著玉佩這是故意給七月吞蒼蠅的節(jié)奏嗎?人七月戀愛在先,你們情投意合有種就挑明著說,帶著個玉佩流浪四方,天天問候家明,然后吵架的時候指責七月:“你這個人就是算得太清楚?!焙谌藛柼柲榿硪淮?!這哪門子委屈你了,3P才是算得不清楚?
比如,七月號稱自己會扮豬吃老虎,有大聰明,我也是大寫的懵逼。早早看見人家兩人眉來眼去,信物都送了,只字不提,與雙方均保持良好互動也是完美詮釋忍字心頭一把刀,但抓奸在床,吵架的臺詞竟然有:“你不是不穿內(nèi)衣的嗎?不是愛自由嗎?怎么穿了?”同學,13歲和23歲是兩個概念好嗎,這話放在這隆重的場合是搞笑的嗎?和閨蜜比胸之后,出門左轉(zhuǎn)對男友冷靜來一句:“一個月內(nèi)回來我們就結(jié)婚?!眹K嘖嘖,為這胸襟點贊。好了,人真回去了,銀行柜臺上班都不管微型攝像機對著,哭死哭活的答應求婚的人,在婚禮前一天,竟然要求新郎逃婚,這種搖擺程度讓人稱奇!七月你高中裝聾作啞到婚禮前,突然爆發(fā),是存心給自己找不痛快是嗎?
比如,蘇家明這樣的人渣,怎么成為香餑餑那么久的。因為長得或整得像彭于晏嗎?
比如,七月一消失,慈祥的父母是撒花歡呼的斷絕關系了嗎?人死了,安生可以作為家屬簽字,孩子可以養(yǎng)起來,問過人外婆樂意不樂意了嗎?我們真不能,拍個青春片,就把非青春的人類只當?shù)谰卟钋埠脝幔?
我不接受的是為了結(jié)果來篡改過程,也不接受為了青春殘酷來污蔑生活的邏輯,簡單點,就是不接受包裝痛苦,柔光風景來呈現(xiàn)所謂情深。
我們可以一起長大,可以愛上同一個人,可以有欺騙和背叛,可以二十七歲一定要去死,可以寫長文懷念憑吊,但我們要記得,我們愛著的是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個真實的人。這個人,不是你精彩人生的衍生物,她是浮動的島嶼,是霧中的燈塔,是曾經(jīng)或者一直努力靠近的一條平行線。
意外喜歡的一部片子,每年都會選擇幾部青春片去看,那年喜歡左耳的生澀,當時馬思純在左耳里能壓的住戲,但在再這一部里周冬雨的安生氣場太強,戲上控制的也確實要更好一些,有時候也會想如果兩個人的扮演選擇的角色互換一下也許挺好玩的,但隨即又好像瞬間明白了導演分配角色的意圖,有些骨子里流露出的東西不單單是外露表達那個在的那個樣子吧,看的時候有那么一陣子總想到《花與愛麗絲》。
那本深藍色的,封底印有幾朵繁花的書,是我高中買的。紙張已經(jīng)泛黃,頁邊也已卷曲,帶著時光的印記,卻依舊執(zhí)拗地泛著墨香。安妮寶貝的《告別薇安》,我是為了這部電影特意把它從櫥柜里翻出來,看了一遍。
我想我準備好面對這個故事了。而這部電影《七月與安生》,給我展示了完完全全不同的讓人深陷的驚喜一面。
七月與安生,性格完全不同,一個溫柔如水,一個熱烈如火。她們于十三歲相識,宿命般的互相吸引。她們黏在一起膩在一塊,親密到互相看胸泡澡睡覺。直到18歲愛上了同一個男生——蘇家明。難道在一起久了的兩人連喜歡男人的口味都相似了?有人把它簡單歸于三角戀,但它絕不僅僅是一個閨蜜搶男友的無聊狗血故事。
一. 想要自由人生還是現(xiàn)世安穩(wěn)?
有人說,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人人都幻想成為一個女流氓,轟轟烈烈,闖蕩四方。抽煙喝酒,瀟灑不羈。
如果說溫柔安寧的七月是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女孩,順利的上高中,考大學,偷偷暗戀一個成績好的男生。然后找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穩(wěn)定男友,結(jié)婚生子一輩子。那么安生,是無數(shù)人心中向往的女子。有那股子沖動,那股子牛勁,敢愛敢恨走四方。自古紅藍出cp,劇組特別貼心地給她們安排了那貫穿始終的衣服顏色。藍色,代表安靜憂郁的七月,紅色,代表熱烈奔放的安生。
物極必反。七月骨子里是向往自由的安生,而安生確是渴望安定的七月。憋在一個象牙塔許久的女生,心底里對自由對狂放不羈的極度熱愛。七月那么的羨慕安生,可以到外面闖世界。我特別理解七月,因為我就是那樣的女孩。
我一直是有些軟弱有些怯弱的,曾經(jīng)面對這個世界想要干點什么卻什么都不敢做。但見到那種可以背包旅行敢愛敢恨的女子,甚至看到她們喝酒狂飲她們的刺青,心中都有隱隱的羨慕和快感。有時候,我覺得性格憋久了只差一個爆發(fā)一個點。好女孩的內(nèi)心都住著一個隱藏的魔鬼。
而安生卻從小缺乏愛,她是多么想要有個家,有個安穩(wěn)的可以棲息的港灣。她想窩著,和她親愛的七月一起,有父母有人愛,有個家。而她,卻不得不離開,七年,去闖蕩。壞女孩的心中也許有一個軟弱的天使。
只因為她們愛上了同一個男人。這個叫蘇家明的男人個性軟弱的讓人想掐死他。就是個渣男典范,或許他也分不清他愛上了誰,誰又多一點。如果說他第一眼就被“壞女孩”安生吸引,那么請你出軌的快一點。這是我第一次想對著一對意圖出軌的男女說,你們?yōu)楹坞[忍這么久?十八歲那年就該英勇果斷。優(yōu)柔寡斷的愛,永遠會把雙方都傷到很深。
二. 男朋友和女朋友
七月的個性,只有安生最了解。安生默默離開,以為一切就可以結(jié)束。這是她以為的“讓“”,可這所謂的讓,能讓愛情隨之而去嗎?
當愛情遭遇友誼,該怎樣選擇?廁所那場戲。是注定了的閨蜜撕逼大戰(zhàn),可編劇卻安排的真實一點都沒感到矯情。馬思純的獅吼功大爆發(fā),周冬雨楚楚可憐,一句“我們什么時候變成這樣了?”淚流滿面。
這部影片的男主自始至終仿佛只是一個符號,一個牽絆。他伴隨著或者說迫使了七月與安生的成長。這是一部有關女性內(nèi)心感情的戲。
成長是什么?你終于認清了自己內(nèi)心想要什么,愛誰,去哪里。
家明喜歡問:你還好嗎?安生總說,你不要問我這么哲學性的問題。
可她們確確實實在一路上尋找到了這個哲學性的答案。七月挺著孕肚來找安生,她說我終于想明白了,什么對我重要,什么不重要,她們都恨過彼此。但重要的是,我只有你。
人生在世,路很短。我們開始不以為然,但是從13歲開始糾纏的朋友,愛人、真的沒有那么容易放棄。七月,安生都是如此。不禁覺得這部戲有點女同戲的曖昧,也許除了男主角,她們更愛彼此。她們之間的情感糾結(jié),可能讓那個男人都有點無法觸摸。女人心底的秘密是柔軟細膩的,無法想象它詭異的曖昧。我們可以去愛你,可以選擇不愛你。
閨蜜和男人,女朋友和男朋友。是每個女生成長過程中過不去的坎。也許一開始,三個人就不該在一起。這樣就不會有后面的亂七八糟。安生對家明說,你搶了我的七月。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女人,愛起來也許不都是愛情,卻都是愛。
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自私。兩個女人都想得到一個男人的愛,卻又還想要愛彼此,維持像小時候那般純真的友誼。這簡直就是開玩笑。一般三角戀劇情之所以低智商在于,女二作為綠茶婊搶了白蓮花女主的男朋友,這樣的純撕逼就只是一個無所謂的狗血,綠茶婊是沒什么道德底線的生搶。而七月與安生的故事之所以動人不矯情,因為兩個女人都還想著對方的好,隱忍地想要維持下去。
我不喜歡最后反轉(zhuǎn)的死亡結(jié)局,盡管安妮寶貝的書中也安排了不同的人死亡??墒蔷褪窍胍粗齻兊纳篮孟氯ィ皇顷┤欢乖诙邭q。所以電影里,最喜歡隱約中巖井俊二的影子,把七月拍的那么美。她走在路上,仰頭望著雪景,低頭吃著漢堡,走過千山,走過大海。一直活在安生的記憶里,一本永不磨滅的小說中。
三. 時而七月,時而安生
看電影之前,我總覺得選角錯了吧,應該互換才是對的性格。
因為周冬雨給我的印象還停留在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清純的瞇眼一笑,連牽個手都要臉紅的女子。而令馬思純崛起的那部電影《左耳》,里面的黎吧啦正是一個如安生一樣小太妹似的女生。
演員們演繹出了完全不同任何時刻的自己。特別是周冬雨,完全是她演藝生涯最強的爆發(fā),最好的一次。她夾著煙,喝著酒,紅腫的眼睛,想要哭卻硬生生地咽下去。她就是那個闖蕩江湖的豪女子,卻又無數(shù)次想要停下來,找到一個家?!耙苍S是老了吧,沒有想和陌生人瞎聊的欲望了。”周冬雨在一言一語中構(gòu)建了那個安生。
她們是多變的,或許某部電影只是她們生活中的一面。周冬雨也會成長,她不可能永遠只是個高中生,連親個臉頰都會嚇哭。馬思純很文藝,也許涂綠眼影的黎吧啦不過是她性格中的潛在小人格。
其實,七月和安生不過是一個人的矛盾體。人有許多種想法,如果外表是偽裝吧,每個人卸掉偽裝的真心又是什么呢?七月最終變成了流浪著的安生,安生卻變成了安穩(wěn)的七月。就像我時刻想要奔向遠方,也許有一天我會真正背起背包走在路上,卻會不斷地想要回家。人就是賤骨頭。必須將想象著的多彩多姿的世界通通過一遍,才肯罷休。
首映的時候主持人問大家,喜歡七月還是安生。更多的人舉手喜歡安生。為什么呢?陳可辛說,因為我們大家都是七月,七月都喜歡安生。因為我們都想成為我們所不能夠成為的那種人。
時而七月,時而安生。
這大概才是人的一生。
Bottom line: 看得下去,還不用翻白眼。
拍得真好,各種人生的細微、瑣碎、隨機和注定積攢成一種力量。導演沒有放肆情緒的濃烈,反而中和出一種很日常的動人感。周冬雨交出了人生最驚艷的一次表演,再次證明了張藝謀是全中國最好的選角導演。必然年度華語十佳。
看完電影出來,雨下得更大了,很久沒有一個人看電影,哭得很暢快。兩位奉獻了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特別好,被驚艷到了,預感周會拿獎。有些鏡頭離演員的眼睛很近,想到阿黛爾的生活。最后一個鏡頭,美得像詩。
曾經(jīng)分不清,誰砸了消防鈴、誰喝了雪梨湯,年少讓我們不分彼此;后來分太清,誰掛了玉觀音、誰寫了問候信,愛情讓我們分崩離析;終于你和我再無分別,誰生的小姑娘古靈精怪,誰寫的故事叫人唏噓,雙生花開在二七,我們對鏡映照出了彼此。愛情能否謙讓能否分享,愛一個人能否勝過自己,我們還是分不清。
我是一個渴望安定的女孩,但強行偽裝成追求自由,逼迫自己漂泊流浪。你是一個渴望漂泊的女孩,但強行偽裝成乖巧善良,逼迫自己結(jié)婚生子。于是。我看誰誰是歸宿,給我一點安定就好,卻仍無家可言。你能飛的時候,卻已枷鎖深固,勒痕太深,再也無力展翅。人生的許多錯過,大抵源于裝逼裝過。
小鎮(zhèn)青年將在27歲靈魂死去,不甘心后半生行尸走肉地活著。安穩(wěn)和自由,這是當下中國大多數(shù)年輕人必須面對的二選一,在結(jié)構(gòu)和風格氣質(zhì)上它明確地給出了答案,努力擺脫窠臼,整體把控得當,生動而洋氣,預感會掀起票房小高潮。
“如果踩住一個人的影子,就一輩子離不開” 前半部分的青春戲好過后半部分的苦情戲,音樂略滿但細節(jié)情緒做得足。國產(chǎn)青春片最怕不痛不癢、無病呻吟,這一部算是驚喜。周冬雨的勁兒到位了,可能是最好的一次表演。馬思純高圓圓附體、李程彬低配版任泉+彭于晏化身??三角最穩(wěn)定,除了三個人。
彭浩翔想當王家衛(wèi),曾國祥想當彭浩翔。整體偏矯情,細節(jié)很曖昧,第二次反轉(zhuǎn)毫無必要。始終沒想明白三個人撕逼的動機何在。安妮寶貝阿姨還是比其他網(wǎng)絡寫手多兩把刷子,懂得從青春期/性的角度切入女性關系。周冬雨本色演出,馬思純(蒼老師?)有點驚艷。
女生間的感情就是很妙,互相嫉妒互相愛護,有些東西可以分享但有的東西連碰都別想碰。
最后半小時的反轉(zhuǎn)提半星,把矯情單薄的那幾頁原著,改成人生觀/世界觀對稱并互換的“雙生花”概念,真的太不容易了。內(nèi)地院線難得一見的生動通透的女性電影,細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之間的震動效應,她們生命的差異、交疊與輪轉(zhuǎn)。雖然MV過多,情節(jié)也有俗套,但對情緒和氛圍的掌控非常滿意。周冬雨、馬思純雙雙貢獻生涯最佳表演。
1:劇本扎實,結(jié)構(gòu)完整,女性向,那種相愛相殺互生互滅的一體感,表達得很細致;2:周冬雨演得不錯啊,馬思純跟高圓圓我有點分不清了,浴室對戲很打動人;3:女性向電影,都感覺男人真是個可有可無的物種,這種蠢物不要也罷!
道理我都懂,然而就是喜歡不來。
謝謝編劇 謝謝原作 謝謝導演 謝謝演員 謝謝一切
在大陸青春片里看到七月與安生,就如同在屎堆里掏出了一塊銀子,對,還不是金子,但是終于不再是夏有喬木,不再是微微一笑,不再是原來你還在這里,不再是左耳,不再是……更不再是tnnd同桌的你
撕逼不見(狗)血,[作]出新境界。有點超出預期了。王菀之和袁詠儀兩位演員相當驚艷。影像感和剪輯都好漂亮!
從問候家明開始,變得有趣了。比較有趣意外的是把作者身份也寫到電影里,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還挺好看。性格與身份角色的互換,真是一出人生最好戲。當七月與安生在一起,再怎么親密膩味你都不好察覺這份情誼的特殊與可貴。只有七月與安生被拆散,被時空阻隔,你才會發(fā)現(xiàn)電影要做的是逾越中國內(nèi)地青春片這一類型
《賢者之愛》前傳
插一句,我小時候是安妮寶貝鐵桿級讀者,我初二開始在周記本里寫絕望小說,一頁死三個人那種?,F(xiàn)在想想,還是那時候文筆好。啊,果然悲傷是文學的春藥??
1、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不尷尬,如果算作青春愛情題材,應該是近些年最好的一部;2、不敢想象周冬雨會有這樣驚艷的表演,就像不敢想象曾志偉老師的兒子會把兩個妞的墨跡事拍得如此到位;3、恭喜李媛和許伊萌同學,你們一直以來對寫故事這件事的態(tài)度,得到了回饋;4、推薦去看,希望好片能賺錢。
其實可以將兩個女孩的螺旋狀人生,看作一個女孩精神世界的兩面。安穩(wěn)生活時艷羨流浪,流浪時想念媽媽做的面和舒服的床,不斷挪步試探男孩的愛,敏感又疏離,輾轉(zhuǎn)幾萬里,發(fā)現(xiàn)只能做到愛自己。這么一來,所有的反轉(zhuǎn)都是內(nèi)心投下的毒藥與餌食,殺哪個留哪個,任隨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