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經春秋戰(zhàn)國數百年的征伐兼并,崛起西方的強秦終于在秦始皇嬴政的統(tǒng)領下橫掃六國,一統(tǒng)江山。怎奈秦王朝不知偃旗息鼓,休養(yǎng)生息,反而以苛法暴政徭役天下,最終令秦王朝二世而亡。以陳涉、吳廣為發(fā)端,四夷強梁揭竿而起。出生于沛的劉季在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人的擁戴下成為割據一方的小霸主。他帶領兵馬投靠楚國貴族之后項梁帳下,和孔武勇猛的項羽分路大戰(zhàn)秦兵。當秦王朝土崩瓦解之際,一代豪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雄霸天下。不甘挫敗的劉邦在張良、陳平、韓信、英布、彭越等名臣良將的輔佐下,與楚軍展開最終的慘烈對決。
楚漢之爭,千古流傳……
我們熟悉的劉邦是40歲之后的樣子,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心理十分健康而強大:
1.人格內核極其穩(wěn)定。
飄了容易覺醒(咸陽享樂被喚醒),敗了不會崩潰,所以百折不撓,可以順應變化,跟常見的勝驕敗餒不同。對比頹廢的公孫瓚、優(yōu)柔寡斷的袁紹,喪志的劉表,多疑的曹操,感性的劉備。
讀劉邦事跡,可以看到他驚人的理性,很少有情緒化崩潰的時候。對比張耳陳余反目成仇,劉邦對于韓信要封王的憤怒,張良踩一下腳就轉變過來了。
以前寫過:《漢書·劉邦之慷慨》
2.不自卑,不自負
所以能屈能伸?!痘搓幒铐n信》里有句名臺詞,劉邦現在正像我一樣,鉆項大將軍的褲襠呢。有自知之明,是健康的自信。
韓信則表現出一種自卑-自負氣質,有衣錦還鄉(xiāng)情結,后面對于胯下之辱的回報有點刻意為之。不像劉邦,路過故鄉(xiāng),置酒,高歌,擊筑,大風起兮云飛揚。
3.志存高遠,胸懷寬廣,個人魅力極強。
4.健康的人格,帶來仁義長者之風,是終結亂世之主。
信陵君之風,不贅述。張良這種人杰能一直追隨就可以見一斑。
這種強大健康的人格,讓他能不斷進化而卷土重來,一直是滾雪球的核心。至于臉皮厚,不合禮法,在那個苛刻的貴族時代,應該更多的是世家對寒門的傲慢評價。
劉邦對人性有深刻的認知,對政治有高度的智慧。重用各種出身人物和陳平之類名聲不好的人物,在講究出身的戰(zhàn)國秦朝時期,很出眾,比曹操的《求賢令》做的更極致??梢宰屓苓@一層次的人得以發(fā)揮。
好奇40歲前的劉邦是什么樣子。
那個以信陵君為偶像,多次拜訪漲耳,仗劍四處游歷的游俠兒劉邦。這個劉邦絕不是目前那種臉譜化的小流氓形象。
(就像《明朝的那些事》對朱元璋:如果說,在出來討飯前,他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經過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覺寺時,他已經是一個有自信戰(zhàn)勝一切的人。這是一個偉大的轉變,很多人可能究其一輩子也無法完成。轉變的關鍵在于心。)
在秦末那個四處醞釀著不滿的火焰的大火爐,天下豪杰蠢蠢欲動。豪強呂家躲避至沛縣,或許正是當時的沛縣地下組織活躍,有豪強躲避和作為的空間。而貴族界可能小覷劉邦,豪強界應該是重視劉邦能夠嘯聚豪杰的人物。按蕭何的格局,應該非常熟悉和交好劉邦。呂公善于相人,也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看劉邦之氣相。從呂父又把另一個女兒嫁給樊噲,更可見呂父的思路。
一個50多歲豪強對36歲豪杰的欣賞和投資。
而解散囚徒“上山”嘯聚綠林,應該也像安源運動、太平金田起事一樣,是歷史關頭的謀劃,而非恰好為之。
希望能有一部講青年劉邦的電視劇20-40歲,秦朝時期的時代劇,小說也行,可以串聯之前和之后的歷史主角們當年的故事。彌補人們認知的一個空檔。女主呂后也是大女主定位。想著應該很精彩。
本片從頭至尾的主體故事情節(jié)都忠于《史記》,個別之處略做演繹,這樣的好不言自明。
說說本劇的不足之處吧
首先是劇組窮,以至于演員陣容太弱,不論主配、不論男女都是清一色的路人,唯有劉邦和呂后的飾演者稍有些名氣,這可能也是本片籍籍無名的原因之一。并非是素人不可以擔當重要角色,而是成名成腕的演員可以根據自身演繹經驗和條件去塑造合適的角色,更容易成功,也會讓觀眾迅速對劇情有所期待,而不需花費精力去認識陌生演員,本劇韓信,張良,蕭何,項羽,項梁,范增,虞姬,戚夫人,陳平,樊噲,彭越,英布,宋義,章邯,李斯等重要演員,幾乎全是素人,出場如同路人,很難讓觀眾對其飾演的角色產生認同感,不過話雖如此,但一眾演員的演技是過硬的。
再一個,本片重敘事,輕人物塑造,本來演員就都是路人,這樣片子看起來就單薄了些,個別演員塑造的很好,比如劉邦,呂后,范增,項羽,但對于楚漢戰(zhàn)爭這樣宏大背景下的出場眾多歷史名人而言這些是遠遠不足的。
最后還是經費不足的原因,本片的制作過于粗糙,完全不似世紀末的電視制作水準。而同期的《雍正王朝》相比之下,制作就極其精良,名導+名編劇+大牌云集的演員,服化道配樂攝影剪輯無處不體現了匠心和燃燒的經費。
本片實在是可惜了,但相比于后來的若干楚漢戰(zhàn)爭題材的電視劇,本片依然有很高的可看性,忠于《史記》,節(jié)奏明快,服化道布景還原歷史,不艷不俗,臺詞古韻十足,非常過癮。
轉自://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1918319589439.html
劉邦善用人,作為一個領導,劉邦知人善用,就比如韓信,可以說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一半的功勞要歸韓信,但這樣一個軍事人才一開始是在項羽那工作的,但他之前沒名氣啊,項羽怎么會重用他,但他投奔劉邦后,一下子就被提及為大將軍,而且因為劉邦出身卑微,他懂得認錯,在別人指出他錯誤時,他能認,要是項羽,指錯的那個人可能就要被砍頭了,試想,這樣的領導是不是值得你去追隨呢?
楚漢精彩歷史中看的最舒服的一部,還有一部就是大風歌了,然那部TVB的楚漢驕雄雖不是歷史正劇,也可一看,雖然略顯夸張但展現的還是蠻精彩,后面什么楚漢創(chuàng)奇耗資2.4億,什么東西,簡直就是爛片,人物根本就沒刻畫,這么精彩的歷史竟然能拍成那樣,我的是真服很服強忍著別扭看完全集免得他人說沒看過不能瞎評論,真希望后繼有人能把這段精彩的歷史展現給后人
垃圾太多,只能看看這些正劇洗洗眼睛,那時候的演員臺詞服化道都很尊重歷史。
下面分集說下主要劇情:
第一集:泗水亭長
劉邦年近30還沒成家,整天游手好閑。雖說沒成家,但是身邊不缺女人,酒館的老板娘是他固定的炮友,還能在她家賒酒喝,說是賒,但是劉邦從來沒給過酒錢,等于白送。
還有,據說,村東頭曹氏的兒子,就是劉邦的種。這么看,劉邦對女人還是有一套的。
雖說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是個混混,但劉邦還是有管理才能的,有領袖氣質:上到官府公務員蕭何,曹參,周勃,下到殺狗的樊噲,都是他的老鐵,他吼一嗓子,他們都會出來陪他一起喝酒。
這天,蕭何對劉邦說,呂公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劉邦動了心。當晚,劉邦頭戴新式發(fā)冠,參加呂公夜宴。他沒錢是怎么賀禮的?上空禮,說白了就是打欠條。別人三百五百,他直接一萬,一下就把眾人驚呆了。呂公看了劉邦就覺得這人以后肯定不得了,決定把呂雉嫁給劉邦。別的不說,單從呂公看人這一點,簡直火眼金睛。呂雉也寧愿嫁給亭長也不嫁沛令,足見其眼光高遠?;楹螅瑓物暨€不時勸告劉邦,大丈夫要干一番大事,心思不能只放在老婆孩子身上。
韓公子張良,刺殺秦始皇未遂,躲在了下邳。秦始皇昭告天下,張榜捉拿。劉邦看到張良的畫像,便心里記下了這個人。劉邦去始皇陵墓,認識了英布,英布說:好人還為暴秦做事?我是為暴秦掘墳墓,怕死就不當男人。始皇第五次出行,返程途中行至河北沙丘,接近彌留。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扶公子亥繼位。
第二集:芒碭起事
胡亥繼位,寵信趙高,朝政被趙高把持。因劉邦娶了呂雉,沛令心里不得勁,就派劉邦押送犯人去驪山。押送途中,有犯人逃跑,劉邦也不追。還說,前面有驛站,到了驛站他請大家喝酒。到了驛站,他解開犯人綁的繩索,酒至半酣,做了一番深情動人的演講,言稱自己也不滿暴秦很久了,愿意放了大家,一起躲到芒碭山,犯人們聽得熱淚盈眶,大都愿意跟劉邦闖天下。話到這里,我們停一下,從后面結果看,劉邦開創(chuàng)漢朝三百年,就是從這個驛站、這番演講開始的。
沛令聽說劉邦放了犯人,就抓走了呂雉。在獄中,呂雉差點被獄卒強暴,幸被蕭何曹參救下。咸陽宮中,秦二世聽說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不信,斬了報信的。
第三集
第二十七集:誘擒韓信
韓信密謀造反,他老婆聽到了,結果跑到岳父那告狀。蕭何更不信韓信能成事,最終和呂后合謀誘殺韓信。這里其實仔細想想很有意思。蕭何什么人?。磕强墒莿畹呢┫?,劉邦曾經點評過蕭何,說蕭何看人很準,而張良則看事很準。蕭何聽聞韓信造反沒心動過嗎?肯定心動過。要是韓信造反成功他作為皇上的岳父,身份肯定更加尊貴。但若失敗,就是滅頂之災。但是韓信造反自己老婆都胳膊肘往外拐,手底下的人就更說不準哪個會賣他。何況韓信這個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會來事,不會籠絡人心,以蕭何看人之準早看出來了。權衡一下,假如我是蕭何,現在已經是漢朝丞相,冒著滅族的風險投資一個看起來收益并不高的項目,我也不會干,相反,為了保全自己,還要劃清界限。韓信無知,不懂人心,怎配做王?
一部挺耐看的電視劇,拍攝於1998年,但看著像80年代拍的。此劇在史實方面中規(guī)中矩,如果對那段歷史不瞭解,可以當作教育片來看。
劇中對劉邦的人物刻劃很有意思:在他還是泗水亭長的時候,重點表現他的優(yōu)點,就像是個君子,鏡頭也多以仰拍為主。隨著此人地位的提高,自立沛公、入咸陽、封漢王,最終成為大漢天子,其流氓無賴的一面逐漸顯露,越往後越禿出,現在的電視劇是無法作道如此細膩地刻劃人物了。
此劇共35集,項羽烏江字刎是第25集,但後面10集的分量並不比前25集輕。表現那段歷史的電視劇,這好像是唯一一部。
但本劇的缺點也很明顯,主要表現在唯一的一個虛構角色,蕭何的養(yǎng)女、韓信的妻子,玉蘭身上。如果放在今天,這部劇肯定會被女權主義者噴成渣渣。此女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就是把“愚蠢”二字給實體化了,並且擁有一項很另人討厭的愛好:喜歡站在窗外聽人說話。由於當初被劉邦所救,被蕭何收養(yǎng),所以她眼裏、心裏只有漢王、丞相,客觀上成了放在韓信身邊的一個間諜,而且是死間。蒯徹教韓信與楚漢鼎足而三,她在門外偷聽,並不合時宜地闖入,嚇得這位蒯徹先生只能裝瘋避禍;韓信窩藏鍾離昧,是她嘮嘮叨叨干擾韓信,使其作出了錯誤的決定;最終韓信謀反,又是她在外偷聽,並告訢了蕭何,導致韓信死在了未央宮,並夷三族?,F實中有這麼蠢的女人嗎?如果有,躲遠一點兒,千萬不能娶回家,不管多漂亮都不可以,喫裏爬外,這受不了。
劇組可能是太窮了,戰(zhàn)征戲大多略過,主要以人物對話推進劇情。另有一些臺詞錯誤:開篇劉邦把焚書坑儒的死亡人數說成了640人;後來劉邦登基,旁白說開創(chuàng)了漢朝460多年的基業(yè),他們好像把劉備的蜀漢也算進去了;項羽還沒稱王之前,和虞姬的對話就自稱“本王”。還有一些臺詞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時代,比如:“僧多粥少”、“上西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準備用這個把硬盤裏的《楚漢傳奇》換掉,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當年高希希是如何作道,把一個線索清悉、精彩紛呈的故事,拍成一鍋亂燉的呢?
拍得真好啊,連周昌的“期期艾艾”都拍進去了,贊
毫無疑問劉文治演出了最好的劉邦
當皇帝,就是當領導,要會收買人心,駕馭群臣?;蛘哌@么說,你可以啥都不會干,但是要知道你手下的人都能干啥。知道了手下的長處短處才能知人善任。劉邦點評張良蕭何韓信三人的那句話流傳這么久,足以說明劉邦很能識人。而楚漢相爭劉邦勝,也就勝在了這點上,可以說項羽完全是吃了年輕的虧,劉邦大項羽24歲,兩輪,兩個人的社會生存智慧就是老油條吊打初入職場的小白。這部劇,年輕時看只能學點歷史,大了才能看出點門道。
早期的歷史劇遠勝于當今的歷史劇,當今歷史劇已成了帥哥倩女的秀場,劇情狗血浮夸且多情色野史,打斗場面堪比好萊塢大片,漢劉邦的各演員雖不名揚天下,但其角色扮演入木三分,相當好看。
真的好經典
如此好劇居然被埋沒,可惜可惜?。≈辽?0%接近歷史!
歷史劇還是以前的拍得好
片尾曲激贊。
大風歌真的很好聽?。?/p>
《楚漢傳奇》被炒的翻天覆地的時候,想起了這部片子……
在楚漢題材歷史劇當中,這一部毫無疑問是最好的一部,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還有眾多老演員們用心的演繹,讓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部是我看過最嚴謹的關于楚漢歷史的電視劇,雖然也有一些虛構的成分,但主體是依據《史記》的記載,嚴格按照歷史的原貌,但同時也有藝術性的創(chuàng)造。比起許多胡亂改編的電視劇,劉文治老師所飾演的漢高祖無疑是極為符合史實,既有大英雄的豪氣,也有狡黠的智慧。在形象和氣質上都十分符合漢高祖。
忠于《史記》的一部電視劇,對于了解這個時代的歷史事實是很好的一部片子,35集,并不拖沓。但是人物刻畫可以更豐滿些,戰(zhàn)爭場面由于經費緊張吧,都拍的過于簡單。
拍的最好的一部楚漢題材,沒有之一 電視劇 歷史片
這是拍得最好的楚漢電視劇。劉文治演的劉邦是最好的一版。完爆后來的陳道明版劉邦。
劉邦該是這個樣子,片尾曲好聽
非常好!
三星半,若拿老版《三國》作比較肯定有一定差距,不過過去的劇本還算認真負責,起碼從大處看沒出問題,小錯就不管它了。該劇主演在挑選上不算太理想,除呂雉一角能具陰損狠辣的神髓外,其余人等鮮少能稱得上形神具備,像劉文治這正主寬厚有余,但痞氣不足,可能演劉秀、劉備一類角色還好。
經典正劇。劉邦市井小民出身,缺點多多,但從諫如流,知錯能改,善用人才,實在難得。韓信腦子是被槍打過?情商簡直了。呂后厲害。
非常平實的電視劇,沒有各種華麗和撒狗血的亂七八糟感情故事。大體符合歷史。這里展現的劉邦各種缺點,貪財好色,得意忘形,人之常情,但是他最難得的是知道什么話該聽知道什么話不該聽,知道錯了給個臺階就下,知錯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