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喬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飾)是一名效力于國會制片廠的制片人,表面看來,這是一份光鮮亮麗的職業(yè),艾迪整天出入于高端場所和宴會之中,打交道的都是大明星和各路社會名流,可實際上,艾迪真正在干的,是幫這群整天閑著沒事干盡惹麻煩的巨嬰們“擦屁股”的活計。 導(dǎo)演勞倫斯(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飾)不小心讓知名女明星狄安娜(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飾)懷孕了,艾迪必須想辦法讓這件事成為永遠的秘密。酗酒成性的老演員拜爾德(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飾)在新片即將開機之前竟然遭人綁架,籌得10萬美元贖金的活也落在了艾迪的頭上,除此之外,艾迪還要謹防對明星八卦虎視眈眈的雙胞胎娛記賽克姐妹(蒂爾達·斯文頓 Tilda Swinton 飾)。
兄弟倆的18部作品里評價比較低的一部,但就個人而言真的很喜歡,借古諷今(雖非兄弟倆本意但也做到了由外諷中):有極大話語權(quán)像一部巨大機器一般運轉(zhuǎn)的制作方,被捧在手心里哄著的搖錢樹女明星,男女不拘、私生活混亂、有藝術(shù)追求、卻無力抗拒硬塞進來的小鮮肉演員的劇情片導(dǎo)演,不受重視付出收獲不成比例怨氣沖天的編劇團,靠挖掘各種花邊小料構(gòu)建并維護龐大讀者群的雙胞胎 “記者”... 你方唱罷我登場,搞得為妥善安撫各方的制片人焦頭爛額,盡管如此,這位一身本領(lǐng)愛崗敬業(yè)又顧家的制片人在收到某實業(yè)誠懇拋來的高枝時稍加思索便予以拒絕,初看或覺不解,但想到2015年奧斯卡頒獎禮上Neil Patrick Harris的opening就能明白了 — 通過想象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造夢的過程是有魔力且令人欲罷不能的,這就是 “moving pictures~ why do we care”
除了能看出兄弟倆對于電影行業(yè)那份深入骨髓的熱愛,這部群像影片里每一個角色都被塑造得既鮮活又可愛,這里要特別提一句,那個演技著實不咋地但熱情真誠態(tài)度認真自我認知準確忠誠度極高還很有膽識的小鮮肉動作片演員真的太招人稀罕了 ??
記得2015年,第一支《凱撒萬歲》預(yù)告片公布時,有消息說,科恩兄弟坦言自己拍攝的這部新片,其實不是喜劇片。不過,看到電影的預(yù)告片,我們真心是不相信的。直到2月5日電影公映,觀眾們才真正理解,導(dǎo)演們沒有騙人。
如果這段喜感的預(yù)告片,只是一些支線劇情的橋段拼湊,那電影的主線又是什么,又該以怎樣的方式打開呢?從外媒的評價來看,我們不得不提到兩部科恩兄弟的前作,以做鋪墊。正好也為國內(nèi)大部分的影迷,在等到《凱撒萬歲》的資源之前,可以先用來解解饞。 1991年《巴頓·芬克》 這部電影講述了,1940年代左右,紐約一位優(yōu)秀的劇作家:巴頓·芬克,來到好萊塢創(chuàng)作B級電影劇本。他待在一家氣氛詭異的旅館里,試圖專心寫作。但是總因為一連串怪事的發(fā)生,而無法專心創(chuàng)作…… 影片的主演:約翰·特托羅,是大家熟悉的變形系列中的倒霉警察。這部《巴頓·芬克》是當年,第一部在戛納電影節(jié)同時獲得金棕櫚、最佳導(dǎo)演、最佳演員3項大獎的電影,并且還是評委們一致通過的。你會發(fā)現(xiàn)演員:約翰·特托羅,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參與了很多科恩兄弟的影片《米勒的十字路口》、《謀殺綠腳趾》、《逃獄三王》等等。他的表演風格獨樹一幟,非常適合科恩兄弟筆下那些,怪異且荒誕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那些現(xiàn)實與虛幻無縫連接的劇情故事。
說回這部,由約翰·特托羅出演的《巴頓·芬克》。光是一個劇作家,向好萊塢編劇的轉(zhuǎn)型,無論是從藝術(shù)向商業(yè)的轉(zhuǎn)變,從取悅觀眾走向取悅制片公司老板,一位編劇的內(nèi)心掙扎與糾結(jié),就充滿了戲劇色彩。然而,科恩兄弟總是在他們最擅長表現(xiàn)的離奇故事中,添加社會與宗教的諷刺和暗喻,從而使得他們的影片,在架構(gòu)上充滿了黑色幽默的劇情,在主題上又可以從多方面來解讀,滿足了廣泛大眾的口味,還能讓影迷們不斷的找尋解讀的方式,從而充滿了觀影的快感。 這部《巴頓·芬克》就有這從圣經(jīng)解讀,以及從社會現(xiàn)狀與個人意識角度,兩方面解讀的可能性。這聽起來就令人興奮,就像當人們發(fā)現(xiàn),喬治·克魯尼領(lǐng)銜主演的《逃獄三王》,其實故事架構(gòu)與荷馬史詩的《奧德賽》巧妙重合,而其中又充滿了醉人的鄉(xiāng)村音樂。趣味地展現(xiàn)了小人物一連串的遭遇,游吟詩人、最后的審判,以及最后眾人被洪水沖走,都可以用史詩來解讀,影片在好看之余,又滿足了作者與觀者之間,創(chuàng)作與解讀的樂趣。
科恩兄弟,這一對電影+哲學的組合,往往有著很高的概括能力,他們能用一個典型的人物,去代表一個群體的力量。用一個個體的意識與行為的矛盾,去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在主流意識與自由意志之間的思維困境。一些有意思的名字作為符號,暗示人物的立場和狀態(tài)。當然,還有他們最擅長的夢境,虛幻與現(xiàn)實的切換,讓他們的影片充滿了驚悚與懸疑的特質(zhì)。 有人說《巴頓·芬克》是晦澀難懂的影片之一。不過,如果僅以一個編劇的故事角度切入,你會看到一連串辛辣有趣的橋段,詼諧的諷刺好萊塢體制、著名作家的窘迫。還有主角人物巴頓·芬克,即懦弱又自大的兩面性。之后,對這樣的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離奇的兇殺、火災(zāi)等橋段的不解,會引領(lǐng)觀者進入更深一個層次的解讀,關(guān)于社會癥結(jié)、反主流的自由意志覺醒,讓影片變成了,人物與自己的靈魂摔跤,不斷在現(xiàn)實與想象之間穿梭的深刻作品。
更甚者,如果對宗教與圣經(jīng)略知一二的人們,當然如果是西方的觀眾,將更加直接的拿到,科恩兄弟在劇情中,加入的那些圣經(jīng)故事,讓一切離奇的橋段,劇情的轉(zhuǎn)變,都得以解釋的通。有人說科恩兄弟的宗教情結(jié),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往往是他們拍攝影片的出發(fā)點。而他們總能讓影片充滿了黑色幽默的同時,又令人覺得劇情另有深意。 這部《巴頓·芬克》,對好萊塢體制的自嘲,更多的關(guān)聯(lián)了1940年前后,戰(zhàn)爭年代的集體意識。而到了最新的這部《凱撒萬歲》中,更多的表現(xiàn)了1950年代,戰(zhàn)后盛極一時的好萊塢制片公司,在繁榮的表現(xiàn)下,內(nèi)里的一團爛帳。并且,其中更多的展現(xiàn)了,50年代那些令人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劇作,可以說也算的上是一種情懷的追憶。而片中的一眾卡司,每個人都代表了那個年代最受人歡迎的類型片主角,讓我們在懷舊的同時,還可以輪番享受帥哥美女的愉悅。
這就是預(yù)告片里,我們看到的,美好的上個世紀50年代的好萊塢,令人捧腹不止,欲罷不能。不過科恩兄弟從來都不會,只是給我們講一連串的笑話,在享受得以看到攝影機背后故事的同時,科恩兄弟繼續(xù)通過宗教的元素,帶領(lǐng)我們探討,一位在好萊塢制作公司風生水起的高管,是如何在工作與信仰之間,求得平衡與救贖的。如果要體會,一個男人在生活與宗教之間的矛盾,我們繞不開另一部科恩兄弟的作品《嚴肅的男人》。 2009年《嚴肅的男人》 科恩兄弟多年來的作品,全部都是男性主題,用一個男人,廣泛的代表人。而這部《嚴肅的男人》中,體現(xiàn)了一個普通的大學教員:拉里·戈普尼克,遇到了生活中的重擊,妻子的外遇、工作的轉(zhuǎn)正、財務(wù)的危機,這一切的一切,另焦頭爛額的拉里,只能求助于猶太教的拉比,來幫助他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這部影片中,科恩兄弟選擇了從猶太人和猶太教的角度出發(fā),探討生活與宗教之間的關(guān)系和矛盾。
影片同樣充滿了冷幽默,一個男人煞有介事地站在屋頂之上,這也是他唯一能夠到達的,生活的制高點了。隨著拉里的困境不斷加劇,他從低到高的拜見了三位拉比,卻都無法改變生活的命運。而他又作為無辜大眾的代表,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毫無頭緒與應(yīng)對之策。小人物的無力感和逆來順受的心里,令觀眾們深感同情。而影片所要說的一切,科恩兄弟都放在了影片開頭的寓言故事里。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位不速之客來訪,到底是好心人還是惡魔,你永遠都無從知道。 影片中提到的“薛定諤的貓”理論也是一樣,一切都存在著不確定性,而男主角拉里卻無法理解這種不確定性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脫離了單純的因果關(guān)系,太多的問題沒有答案。無論是,第一個拉比讓他換個角度看問題——問題繼續(xù)惡化;還是第二個拉比讓他無視問題的存在——能做的只有等待;最高級別的拉比干脆不語。經(jīng)過一番生活的洗禮之后,面對比自己遭遇更慘的哥哥,拉里終于說出了那句,有時候,生活的艱難,你只能自己幫自己。
一個人,是天使還是惡魔。一件事的發(fā)生,是命運還是隨機。都在于你自己,究竟是用推理演算、等待結(jié)果,還是接受隨機的事實。影片中,很多事情,都是只交代了結(jié)果,妻子要與外遇對象結(jié)婚了,唱片店無故寄來驚人賬單,哥哥被警察抓住,這一切都沒有交代確切的原因,很多事情都沒有答案。而當男主角拉里,為了金錢改動了學生的成績,影片結(jié)尾卻黑云壓城,龍卷風欲來,而拉里接到了醫(yī)院的來電,讓他面談。這一次,似乎又是交代了原因,沒有交代結(jié)果。 影片的好看,還在于雙重的男主角,父親拉里和兒子丹尼。這一點從電影的開篇就可以看出,父親在接受體檢,兒子上課偷聽隨身聽,準備還錢給一個小胖子。這兩條線到了影片結(jié)尾,兒子面對著龍卷風的襲來,沒有說出還錢那句話,父親則接到了醫(yī)院的來電,從而影片結(jié)束,嚴謹?shù)膶?yīng)。一輩子信仰猶太教的父親,從低到高的拜見拉比求助,卻沒能走出困境,反而被生活玩了一把。而兒子正在經(jīng)歷猶太教的成年禮,從一個孩子邁入了一個男人的旅程,見到了父親都沒有機會拜見的最高拉比,卻沒得到什么高深的啟示,而是找回了內(nèi)心最想要的隨身聽,被告知了幾句歌詞,令人深思,就像影片的主題一樣,這一切可能有意義,也可能毫無意義。
科恩兄弟這部《嚴肅的男人》,雖然少了犯罪喜劇的橋段,但是卻同樣充滿令人意外的支線劇情,還有離奇的夢境。夢境的穿插,是科恩兄弟用來揭示人物內(nèi)心的慣用表現(xiàn)手法。從《米勒的十字路口》、《撫養(yǎng)亞歷桑納》到《老無所依》中,夢境的插入與自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筆。而在《嚴肅的男人》中,更是接二連三的用夢境插入,表現(xiàn)了主角拉里對異教徒的恐懼,對于情敵的懼怕、對于鄰居女人的情欲,等等。如果單獨把科恩兄弟每部電影的夢境橋段拿出來說,一定也是一篇雄文。 2016年《凱撒萬歲》 而除了夢境之外,綁架則是科恩兄弟最喜歡的劇情設(shè)置,對于綁架的戲碼熱衷,從他們的《冰血暴》、《撫養(yǎng)亞里桑達》、《謀殺綠腳趾》等等作品,被綁架的對象,從女人到孩童,這次的《凱撒萬歲》也是同樣。這樣使得影片,同時擁有犯罪和喜劇的類型片色彩,成為標準的黑色幽默混合體。而其中的戲劇性,關(guān)于綁架的原因和結(jié)果的探究,對于觀眾極具吸引力,屢試不爽。同時,對于劇作者,綁架橋段中的懸念,包含著人質(zhì)與綁架者之間、綁架者與犯罪目的之間的雙重沖突。 《凱撒萬歲》要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科恩兄弟的編劇技巧和犯罪喜劇的類型片市場,當然還有一眾卡司的加盟亮相。影片在經(jīng)典懷舊、辛辣自嘲的同時,主線卻更神似《嚴肅的男人》。前者講述了“Hard Life”的困境,而《凱撒萬歲》講述了“Hard Job”的抉擇。 <圖片10> 故事以電影公司主管:艾迪·曼尼克斯,在一個雨夜的凌晨5點,在教堂的告解室向神父懺悔開始。到第二天早晨的7點,艾迪·曼尼克斯在時隔27小時后,第二次出現(xiàn)在告解室結(jié)束。影片圍繞這位Capital Picture的主管,從他的工作中,看到電影明星的幕后生活,電影制作的各種環(huán)節(jié),游走在放映廳、剪輯室、各大攝影棚之間,揭示熒幕背后的囧事與趣事。 影片的內(nèi)容,用了大量的經(jīng)典懷舊橋段來填充,其中明星們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從西部片、史詩片、嚴肅戲劇、芭蕾音樂劇,到雨中曲舞蹈劇,這些早期類型片的穿插重現(xiàn),是另影片豐富又好看。而影片的懸疑劇情,來自喬治.克魯尼飾演的Baird Whitlock的被綁架。中間對于綁架者的面目揭露和他神奇的再次回到片場的經(jīng)歷,只能用他名字的諧音來解釋,Baird “With luck”——幸運的Baird。
影片的大主角,Capital Picture制作公司主管Eddie Mannix,其實名字更像是 Eddie Man Fix,就是麻煩的解決者——一個Fixer。影片的故事發(fā)生在他兩次懺悔之間,27小時之內(nèi),他接二連三的處理棘手事件,同時糾結(jié)在是否跳槽的選擇之中。他的工作狀態(tài),更像是那個裝不下贖金箱子,怎么都扣不上,但是艾迪還在努力的嘗試,就像他常常覺得自己無法負荷的工作,不過當別人問他,需不需要換一個箱子時,頓時箱子完好的合上了。 影片中有很多人物設(shè)置的亮點,比如把女八卦雜志的主編,變成雙胞胎的姐妹。拍攝劇情影片的嚴肅導(dǎo)演:勞倫斯,由拉爾夫·費因斯飾演,被大老板硬塞進去的動作片男演員害慘。還有滑稽的共產(chǎn)黨員的學習小組,關(guān)于歷史與經(jīng)濟的一體化論調(diào)。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女演員:DeeAnna Moran,未婚先孕,導(dǎo)演又拒不負責,還得艾迪出馬,找人幫忙擺平。深夜的蘇聯(lián)潛艇現(xiàn)身,黨員的秘密接頭,竟然還帶著狗前去,最后更是為了這只狗損失慘重。
劇情不多說,接著說說影片里的宗教情節(jié)。影片中的一個橋段,破天荒的聚齊了四位神職人員,一起討論關(guān)于正在拍攝的影片中,耶穌誕生的故事。以確保這個橋段沒有冒犯到任何一個教派,于是四位神職人員:東正教、新教、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以及猶太拉比,關(guān)于“The Nature of Christ. ”的大辯論就開始了。有時覺得,這樣的橋段也就科恩兄弟敢放,還能駕馭。其中關(guān)于:耶穌是不是上帝兒子?上帝是個單身漢?上帝愛耶穌、上帝愛每個人、上帝就是上帝,等等一系列的爭論,令人聽得無言以對,拍案叫絕。 影片的最后,喬治.克魯尼飾演的Baird Whitlock,回到片場,在老板艾迪的一頓教訓后,完成耶穌的誕生最后一組鏡頭,當他激情的念著臺詞,講述耶穌的眼神里充滿光芒,這是來自一個神,一個真相的光芒。莊嚴的瞬間,感動了拍攝現(xiàn)場的每一個人,不過很快,他就忘詞了,然后悻悻的罵了一句:“Son of bich.”,這樣的橋段,總會令你覺得,太科恩了。 <圖片13> 深夜里,艾迪獨自走向片場,默默的站在三個十字架前面。經(jīng)歷的27小時的工作,回到告解室的艾迪,向神父訴說著與昨天相同的懺悔,自己欺騙了妻子,沒有戒煙成功,這太難了。不過最后他又問神父:“做簡單的事,會不會是錯的?現(xiàn)在的工作很難,非常難,有時覺得自己做不下去了,但是感覺上是對的?!?,神父回答:“上帝希望我們做對的事,內(nèi)心的感覺是來自上帝的旨意,這是上帝說話的方式?!薄? 于是,艾迪瞬間從告解室的凳子上彈了起來,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對于另一份工作的邀請,其結(jié)果不言而喻。影片中,對于艾迪的故事,一共給了三段話外音的講述,最后旁白說:“故事就這樣開始,故事也是這樣結(jié)束,如此而已。艾迪的工作永不會完結(jié),將是一道永恒的光芒。這段關(guān)于Hard Job,But Right 的故事也隨之完結(jié)了。50年代的好萊塢盛事,就是這樣被一代人被創(chuàng)造的。
影片用討喜的上個世紀好萊塢情節(jié),五部類型片的穿插,在混亂的工作中,跟隨男主角一起,經(jīng)歷懺悔與抉擇,這一次,科恩兄弟,給了我們情懷與笑話,給了我們懸疑的劇情,還有深意的宗教探討。這27小時在好萊塢發(fā)生故事,令人們紛紛感覺意猶未盡??贫魈匾馐褂昧伺c《巴頓.芬克》中,相同的電影公司名稱,就好像虛構(gòu)世界中,一直存在著Capital Picture公司一樣。據(jù)說男主角:艾迪.曼尼克斯,更是有著人物原型,一位早期效力于米高梅的著名人士,專門幫公司和巨星們解決各種問題。
影片中,眾神職人員說,上帝是分裂的。而共產(chǎn)黨說,人體是分裂。也許科恩兄弟在闡述,每個人也都是充滿矛盾的分裂體。在工作與生活中,難免面對難題,而哪一個是對的,只有自己知道。
2016年2月8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在 B 站或 Youtube 關(guān)注「小玄兒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觀看
#日本電影大師藍光套裝系列
#臺灣電影大師藍光收藏系列
#新老電影混剪系列
未來還有更多CC必收藍光套裝系列
感謝小伙伴們的支持!你們的每一個關(guān)注對我來說都彌足珍貴!
電影遇到電視產(chǎn)生困境,電視遇到電腦產(chǎn)生困境,電腦遇到智能手機產(chǎn)生困境。但它們至今都仍未消亡。
除了回顧5060年代的好萊塢 這片子到底在干嘛啊
對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戲仿非常到位,細節(jié)比較出彩,黑和幽默都在,可惜分量太輕。
6/10。科恩兄弟寫給好萊塢的和解書,這部飽含信息量作品每個段落都混入了影史秘聞的內(nèi)行梗,致敬了不可褻瀆宗教、片場懷孕、文人灌輸共產(chǎn)思想、gay導(dǎo)演潛規(guī)則的時代萬象,拍成一場無腦喜劇的大馬戲,戲劇沖突嚴重被分散,但刻畫角色行為的功力仍然很強,比如扇巴掌令明星學乖和剪輯師領(lǐng)帶卡住回放等。
【B-】故事無聊拍的不錯,說讓伍迪艾倫拍的,交給他估計沒三小時下不來。
逃獄三王的續(xù)集。資本主義大勝共產(chǎn)主義。
對資深觀眾來說,猜謎的樂趣是有的,只是劇作太松弛。
科恩兄弟賀歲大電影,明星多,段子多,好笑就行~
又不好好敘事又不好好玩諷刺,最后變成四不像。關(guān)鍵是連喜劇也算不上吧。
質(zhì)感與趣味是真沒的說,可惜是個無核心事件、無核心人物甚至無核心主題的三無產(chǎn)品;要是再碎一點沒準還能產(chǎn)生奧特曼式的無序,然而幾大段的致敬棱角分明,讓電影更像是果盤而不是雜碎湯。
科恩兄弟的喜劇玩票大亂燉,講一個基本不用睡覺的好萊塢制片人。劇情沒想到跟預(yù)告片不太一樣,雖然和巴頓芬克有對照,但本片主要還是搞笑。借本片還可以抒發(fā)自己對許多經(jīng)典好萊塢的喜愛并致敬,也不錯。錢老板一展歌喉,舞技沒話講,并且那首歌翻譯成中文大概是“沒有妞就攪基”吧。。??
失去了精巧的劇本結(jié)構(gòu),東拼西湊,為了湊梗而拼劇情,完全多余的斯嘉麗那條線。失去了原本的思想性,橫下心全民娛樂及向老時代致敬。整體質(zhì)量全線下降,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余暉即使這樣看來依舊充滿魅力,劇情意外地流暢,觀影體驗尚屬上乘。不過政治部分的諷刺實在有點過了,不知道老白會不會來玩命。
三星半。奇異觀感類似《美國騙局》和《一步之遙》,明星數(shù)臉年代喜劇,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視聽語言,整體風格上致敬50年代,美術(shù)布景精致華麗。但各種揶揄反諷卻尷尬失水準。問題出在之前科恩最厲害的劇本和剪輯上,結(jié)構(gòu)松散,離最佳效果還挺遠的,回爐可能還有救。
二叔和錢老板這倆配角戲份不多卻出奇精彩,Hail Caesar的最后一場戲也莫名洗腦,看似粘性很差的架構(gòu)執(zhí)行起來竟無比順暢,但幾乎不見科恩兄弟招牌的深刻氣息,歸根結(jié)底還是部充滿玩票性質(zhì)與對黃金年代一份情懷的娛樂片罷了。
實在不敢相信這是科恩兄弟導(dǎo)演的,這是好萊塢版的建國大業(yè)嗎
迷影與信仰
國師有三槍,科恩兄弟有凱撒萬歲。躺平任嘲的好萊塢黃金時代,靠明星打醬油、一鍋亂燉出奇葩。連科恩兄弟都開始拍春晚了,真叫我傷悲...
7.3 還是科恩兄弟擅長的黑色喜劇,不過這次有些堆砌元素的傾向,核心是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副線敘事元素又多又支離破碎,沖突的解決跟主角沒多大關(guān)系,不過用到的制片廠體系梗實在太多了,其中黑名單編劇綁架明星一起學習共產(chǎn)主義最后還要對著蘇聯(lián)潛艇致敬也真是黑到不行了。
Coen兄弟又拍喜劇……饒了我吧。
3.5 群星閃耀的卡司都只是露個臉而已,對好萊塢黃金時代各色人物的致敬模仿,以及所引出美國娛樂產(chǎn)業(yè)之外的政治背景,可惜科恩兄弟拿手的劇本結(jié)構(gòu)游戲卻沒有成功在人性回歸上觸動到觀眾。而且剪輯也略尷尬,故事線與場景之間的聯(lián)系和對應(yīng),特別是主線故事與致敬橋段的喜劇效果,都沒有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