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ghing(謝天華 飾)本認是警方的臥底,但政因為一擇宗販毒案件,被警司潘SIR(黃日華 飾)追捕。
其實Laughing加入警隊之前,本就是個黑幫成員,一直跟隨其老大一哥(黃秋生 飾)在道上打拼。一哥對Laughing照顧有加,Laughing視一哥有如親兄。一哥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盤及非法生意,竟要求Laughing投考警隊,讓他可以掌握警方行動。
Laughing在警校成績優(yōu)異,可惜天意弄人,他根本沒機會待在警隊,因為反黑警司冼SIR(元彪 飾)被Laughing的黑道氣味所吸引,竟指派他做臥底探員。就這樣,Laughing竟成了"雙重臥底",一哥也樂得Laughing被送進社團去對付自己的同門座頭(吳鎮(zhèn)宇 飾)。在這已經(jīng)復雜的狀況下,一件事情令Laughing的處境更復雜,他竟愛上了座頭的妹妹Karen(陳法拉 飾)。
面對法治、恩義、感情的抉擇,Laughing將如何自處?無論選擇哪一邊,都是一場變節(jié),Laughing最后將投向哪一方?
一
1997年之后,香港出品的具有純正港味的電影越來越少,大部分港片(其實是合拍片)因為要打入內(nèi)地市場,不得不作出調(diào)整甚至妥協(xié)。“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波德維爾語)的港片日漸式微,堅持制作純正港片的導演越來越少,杜琪峰無疑是其中最難得者,他有時候為了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不惜放棄內(nèi)地市場。邱禮濤是另外一位堅持者,他近10余年導演的《性工作者十日談》、《我不賣身,我賣子宮》、《頭七》、《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雛妓》、《選老頂》、《失眠》等片,都港味十足。下面主要以《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為例來談談香港電影的“茶餐廳之味”。
邱禮濤是個快槍手,一般短短幾個月就能夠拿出一部作品來。邱禮濤也是一個“雜食”的導演,各種類型的電影都拍過。許多人竟然因此罵邱禮濤為“爛片導演”,似乎數(shù)年磨一劍并且把一種電影類型堅持到底就能夠不拍爛片,這是什么狗屁邏輯!其實,影片的好壞,跟制作的時間和歸屬的類型沒有必然的關系。我看過邱禮濤導演的十余部電影,平心而論,經(jīng)典之作確實少見,但這些作品大都在及格線以上,離“爛片”還有很大距離!我反而很佩服邱禮濤導演,他的工作效率在當今的香港影壇鮮有人能夠望其項背,而他操刀的電影若論性價比,也是非常高的。
二
總的來說,《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不能說是一部出色的影片,劇情布局、人物塑造都有很多漏洞,這部影片在制作上也略顯寒磣,讓人記憶深刻的場面欠奉?!禠aughing Gor之變節(jié)》的優(yōu)異之處在于其純正的港片特色。
影片的節(jié)奏很快,每場戲之間幾乎沒有過渡,讓觀眾完全沒有放松的時間。邱禮濤還通過大量的閃回鏡頭省略了很多交待性的戲,這在加速電影節(jié)奏的同時,也跟觀眾玩了一下懸念。
影片的劇情其實是非常過火的,各路人馬聚焦在Laughing Gor身上,各有打算,于是,規(guī)則、利益、情義、愛情等因素交匯在一起,熱鬧非常,盡皆癲狂。仔細追究,我們自然發(fā)現(xiàn)劇情有很多交待不清楚的地方,比如Karen為什么會愛Laughing Gor愛得那么死心塌地?又比如一哥離開警隊之后是怎么成為大哥級人物的?這些內(nèi)情,都會讓觀眾十分費解,但港片就是這樣,不求完善,但求過癮。《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正是無視所謂的劇情合理性,才能夠做得那么盡,拍得那么好看——若面面俱到,很容易落得畫蛇添足、敗事有余。
如今的很多港片,都能夠看到內(nèi)地電影人的參與,而《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之為純正港片,還在于它是一部完全由港人制作的電影。影片中追車戲、打斗戲、槍戰(zhàn)戲,幾乎都是典型港片的類似場面的再現(xiàn),這些戲雖然沒有什么突破,但讓我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從而無限緬懷那個港片紛呈的時代。而演員的表演,因為沒有內(nèi)地演員的參與,不存在表演方式的互動,也就不會有變味的感覺,完全是自然而又夸張的表演方式。黃秋生、吳鎮(zhèn)宇和他們的小弟們更是把我們又帶回到那個“古惑江湖”的時代。
三
《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是一部前傳。謝天華在TVB劇集《學警狙擊》中出演Laughing Gor一角,該角色火爆熒屏與網(wǎng)絡,Laughing Gor一時成為網(wǎng)民景仰之真心英雄。TVB看到這樣的盛況,自然知道有利可圖,于是,《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提上日程。網(wǎng)民的熱情是有時限的,要在他們的熱情降溫之前撈一票,自然得讓快槍手來搶拍(邵氏公司當年常在與別的電影公司打擂臺的時候以此招制勝)這部前傳,于是,邱禮濤在《學警狙擊》落幕僅半年,就拿出了這部《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順利地幫邵氏公司撈了一票。
由于制作《學警狙擊》的時候,是沒有想到要拍前傳的,所以,《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的劇本并不容易寫。Laughing Gor盛名在外,他的前世今生要是講不好,很可能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票房慘敗,罵聲震天。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部電影,對Laughing Gor的身世的敘述雖然勉強,但貌似還說得通。而且,我們從電影中可以看到,Laughing Gor實在是命運多舛,女朋友死了,在警察局和黑社會兩頭不是人,最后只能在臥底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他作為悲劇英雄的結(jié)局在此已經(jīng)埋下伏筆。
對臥底的悲劇命運的描述,邱禮濤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2006年,邱禮濤導演的《黑白道》講的是一個重返警局的臥底最后被逼死的故事?!禠aughing Gor之變節(jié)》的整個故事的概念可以說跟《黑白道》是一脈相承的。在對臥底的內(nèi)心掙扎的描述方面,《黑白道》要更為詳盡一些,但說到臥底這份工作的殘酷性,冼Sir最后給Laughing Gor兩條路走的那場戲,Laughing Gor一語就道破了。
作為一部沒有先兆的前傳,《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勉為其難地完成了對Laughing Gor的前世今生的闡釋。這個闡釋當然是不盡人意的,但也已經(jīng)差強人意。
四
這部影片的名字叫“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而“變節(jié)”在這部影片中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
黃秋生的履歷是:警察-臥底-警察-古惑仔,他最后從警察“變節(jié)”為古惑仔。而Laughing Gor的履歷是:古惑仔-警察-臥底(雙重臥底)-臥底(警察),他最后成功洗底“變節(jié)”為警察,他雖然身在黑社會,卻是一名真警察。最后的“變節(jié)”者是通過槍殺原先的“變節(jié)”者而成功實現(xiàn)“變節(jié)”的。從道義上來說,Laughing Gor射殺自己的“大佬”,是要遭到唾棄的,但他別無選擇,唯有如此他才能拯救自己。Laughing Gor最后成為一名悲劇英雄,說明他在“變節(jié)”之后,成了一名忠誠的警察,而他作為雙面間諜的那段往事,變成了他的做出人生抉擇的成長過程。我個人覺得,這也是《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這部影片的一個出色之處,它沒有美化一名悲劇英雄的前世今生,而是真實再現(xiàn)了人性的復雜。
五
在豐富繁雜的香港的飲食里面,山珍海味固然誘人,但最能夠體現(xiàn)香港特色的卻是無處不在的茶餐廳。茶餐廳的美食不及酒樓豐盛,也不像西餐那么講究品位,但它卻是每一個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味道深入每一個香港人的腸胃。我以為,純正的港片,如茶餐廳之美食,盡是茶餐廳之味!
茶餐廳的消費是非常大眾化的,而純正的港片也大多走快餐路線,如果港片偶爾讓你有吃上大餐的感覺,那是因為料好、廚師好,而不是因為檔次有了多大的提高。《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說到底也不過是一道電影快餐,好在用料還過得去,而邱禮濤的廚藝也不失水準。
像《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這樣的純正港片,本該如茶餐廳那樣在香港遍地開花,如今卻幾乎成了不合時宜的品種了。這實在是港片的悲哀!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稱,港式茶餐廳在內(nèi)地的市場是不斷萎縮的,這是內(nèi)地餐飲業(yè)越來越豐富和多元之下的必然結(jié)果。隨著年輕一代成為娛樂消費的主力軍,所謂純正港片的粉絲也在不斷流失,香港電影中的“茶餐廳之味”恐怕也會逐漸消失。
一黑到底的劇情,臥底在黑白之間的掙扎,很有幾分港片黃金時代警匪片的感覺。謝天華的laughing哥初具氣場,黃秋生吳鎮(zhèn)宇兩個老大壞得特別有魅力。 熟悉的鏡頭感及敘事節(jié)奏,再加一幫TVB熟面孔,全片就是一縮短版的TVB劇啊!
看完了覺得是惡搞無間道。。。。每一個人倒下的時候我都懷疑他們要說-我是差人。。。
每個人的品位不同吧,只是覺得單純的喜歡,很精彩的說
tvb自家聯(lián)歡,黃吳二人真是仙啊。好老土的橋,無間道害得差佬和古惑仔都沒了安全感。邱禮濤老師是一朵奇葩
真慶幸我是在香港看這部電影。我居然看到了我心中的吳鎮(zhèn)宇近幾年來最好的角色,一個哥哥。
我還是好喜歡這個陣容,我也好喜歡無間道的感覺。
邱禮濤跟風古惑仔的作品是96年的《江湖大風暴》,想不到十多年后還能看到這樣的作品,古惑+臥底類型片大集合,和劇集串聯(lián)起來也算是能說得通啦。其實還可以啦,邱禮濤最近就算是拍B級制作都制作得很認真。。。
完全是一場時裝秀嘛
導演手法幼稚,基本上是電視電影的質(zhì)量,不過多了幾個明星,多了一點暴力。不把這種題材拍到殘,香港電影圈是不會罷休的。無間道害得差佬和古惑仔都沒了安全感。陳法拉完全淪為花瓶。
港味很純的一部電影,可惜里面一件顯出了香港本土片在遭遇了內(nèi)地和海外市場雙重打擊后的乏力,邱禮濤對于港片的堅持讓人動容
邱禮濤很清楚所謂 "Laughing 哥熱潮" 只是噱頭,謝天華還沒有能力撐起整齣電影,以一記避重就輕用兩大影帝之間的角力為主線骨幹再穿插與Laughing 的週旋,於之前從沒看過其相關電視劇集而又完全純粹為了秋生鎮(zhèn)宇才入場的我來說,結(jié)果沒令人失望,絕對過足戲癮
邱禮濤被<無間道>整的頭疼了才拍出這部戲,邵氏和tvb淪落到這種地步我沒話說,還有里面的一個<大唐雙龍傳>男主角吳卓羲在那里跑大龍?zhí)?不好看也不敢說好看.
你他媽還是邱禮濤么????黃秋生你頭上就是一坨屎!
如果沒有老黃老吳,這個片子只值半星……
完全是無線電視自己人的電影制作,見不到一個圈內(nèi)電影人,邵氏特色吧~~!不過總體感覺吳鎮(zhèn)宇確實演得好,比秋生演得自然好多。片中充滿香港古惑仔元素,如果你是看住古惑仔系列成長的80后,應該會更加明白片中的表達,哈哈~~!總體感覺,中上啦~
表演不錯
開始的字幕中看到動作指導是錢嘉樂,我就有點擔心,果然打的夠差勁
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建國大業(yè)版的無間道,tvb精英薈萃灑
雙重臥底叫十四哥?這個稱呼不錯。
黃秋生的造型真B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