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xiàn)在面臨著嚴重的危機。那不是老齡化社會和環(huán)境問題。雖然聽到過,但這是一個不怎么關注的錢的故事。國民過著舒適的生活,為了把未來托付給孩子們,國家財政陷入危機。日本背負著超過1000兆日元的債務,至今仍在不斷積累。當時的總理大臣江島隆盛(草刈正雄飾)召集了周防篤志(溝端 淳平飾)等4位精銳財務官僚,宣布“為了日本的未來,一般會計的歲出減半”,并成立了名為“操作Z”的特命項目。年度支出最多的社會保障關系費,其次是地方交付金。如果這兩個不能接近“零”,“歲出減半”就不可能實現(xiàn)。“操作Z”的成員們的想法能傳達給國民嗎?
5月11日:先擺數(shù)據(jù),看看誰才是火藥庫。百度來的公開數(shù)據(jù):2019年,中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還不含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收入9萬億)19萬億RMB,國債規(guī)模2.27萬億RMB;美國財政總收入3.5萬億美元,國債規(guī)模50萬億美元。
另外,說到地方債,中國地方債是地方政府向國有銀行融資用于本地項目建設,國有銀行本身就是歸國有的,所以地方債本質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借款,根本不是外債。如果投的項目好,能夠回本,那把錢還銀行也就是中央就完事了。如果項目不好,最后打水漂了,那就是把從中央政府借的錢,亂撒到社會上了,基本上就是房地產企業(yè)、鋼鐵企業(yè)、混凝土、沙石這些相關行業(yè)得大頭,小部分惠及其他行業(yè)。這樣的結果就是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讓更多的社會財富沉淀在富豪口袋里,拉大貧富差距。地方債如果違約說穿了就是兒子借老子錢還不上,老子再生氣又能怎么滴?又不能砍死兒子,所以只能一邊給兒子債務展期,一邊好好管教兒子不準再亂來了。
5月8日:
才看了第一集,看了那斑馬計劃和那個C字火藥庫,就忍不住來吐槽了。什么低智政治劇。
首先,短評里面那些精神外國人,連什么是經濟都不知道,就被一部扯淡連續(xù)劇帶著就否定自己的祖國。
作為一個民辦大學畢業(yè)、高中后就沒摸過政治書的工科本科生(當時我們民辦大學不用念馬哲,根本就沒開這門課,就不知道現(xiàn)在是不是一樣),拽什么專業(yè)術語我也不會,但是從中學開始就是喜歡時事政治,所以對經濟軍事國際局勢之類的一直比較關注,所以平時想的會多一點,我就從最基本的元素說說我自己對經濟的看法。
要說經濟,那得拋開什么是經濟,先來說說人的需求。
人生存下去的最基本需求,說到底就是衣食住行加醫(yī)療,教育和精神需求這屬于社會性需求不是必需品。人的需求需要各種各樣的物質來滿足,那么這些物質怎么來?還不是得靠人來勞動生產?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東西自產自足,那么就產生了社會分工,每個人生產一部分商品,然后互通有無。以物易物不方便,就需要錢這個一般等價物來作為橋梁來給每個物品標價。每個人通過勞動賺取錢財,再通過錢來換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錢在每個人生產和消費中流通的過程就叫經濟。
嚴格來說,從一個人生老病死整個過程中,消費在他自己身上的金錢總量,是對于他個人來說真正有效的經濟,他賺取超過他個人消費部分的錢,拋開用在下一代、留給下一代使用不考慮,對于他這個個體來說其實是無效的經濟,只是把別人創(chuàng)造的財富囤積沉淀在那。理論上好的經濟體系,是讓這個體系中的每一個人產生的每一分錢滿足體系中每一個人的需求,而不是全體成員產生的大部分錢囤積在某一部分人的口袋里,而另一部分人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
但實際上,每個人的生產能力有差異,這就造成個體間財富差異必然存在,有的人可能窮的到要活不下去了,這種人就很可能通過搶奪他人財物來活下去,而其他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物資就需要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對抗中,這就造成了人類社會的內耗。為了消除內耗,就要讓那些活不下去的人得到扶助,同時需要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暴力機構來執(zhí)行內部公平判決和對外保護,這就是政府。政府按照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從每個人身上收取不等的錢財一方面維持自身運轉,一方面來重新分配,既來降低財富積累沉淀,又滿足能力不足的人的基本需求,維持社會穩(wěn)定,這就是稅收和社會保障。而按照制定規(guī)則的話事人利益所在,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前提就叫社會制度。(說個題外話,政府除社會保障以外的其他消費支出,可以理解成把政府看成一個人、這個名叫政府的人自身存在需要消費的財富。)
好的社會制度就應該保證富的人不能富過頭、窮的人不能活不下去。但是資本主義講究弱肉強食,社會資源向精英群體集中。這種制度短時間看似快速促進社會進步,但是社會進步需要人口群體作為基數(shù),占百分之一的社會精英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超過百分九十九的普通人的共同進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就是這個道理。
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初期,貧富差距不大,社會資源分配尚不懸殊,資產階級尚未完成對下層階級的利益封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級流動性較強,且資產階級本身基本上都是深入一線、直接參與科技的研發(fā),所以那階段發(fā)展很快。
而到了現(xiàn)在托拉斯集團,上層少數(shù)人占據(jù)了大部分的社會資源,且為了自身群體的利,人為制定規(guī)則封鎖下層階級的上升通道。上層階級就算人人都是精英,但是精力有限、人數(shù)有限,對社會發(fā)展總得推動力就有限,更何況上層階級并不是人人都是精英,而且這些所謂的精英更多是把精力放在勾心斗角上,而不是放在技術上。而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下層階級卻因為享受不到應有的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受教育不足、就算是小愛因斯坦也會因為受教育不足而成長為一個鉗工,社會發(fā)展反而減速。舉個例子,如果說把每一個人看做是一臺發(fā)動機,精英的功率是10,普通人的功率是1;一樣受教育程度下,10個精英產生的總功是100,但是990個普通人實際能產生的總功是990;而精英階層為了不讓下層階級中的精英上升到他們那個階層,通過經濟手段限制了下層的受教育程度,讓精英的功率保持在10的同時,使得普通人的功率下降到0.01甚至更低,那么990個普通人就玩不過精英了,這就是西方公立學??鞓穼W習的核心內容。這樣,精英脫離了技術,普通人又被限制教育,也就是限制向技術發(fā)展的可能性,社會發(fā)展自然就放緩了。教育這段跑題了,就當PS吧。
現(xiàn)在的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西方發(fā)達國家,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財團(歐美)、財閥(日本)手中;政府收入每年都是收多少用多少,甚至為了刺激經濟發(fā)展,現(xiàn)在都是按照凱恩斯理論,多發(fā)債、寅吃卯糧;平民手中的錢實際在溫飽之后,只是略有盈余,但被現(xiàn)代消費主義一洗腦,也是超前消費,口袋里面一分存款都沒有,根本沒有能力應付突發(fā)事件。資本主義說穿了就是大財團、小政府、小平民。所以要說火藥庫,西方發(fā)達國家各個都是火藥庫。這次疫情其實就顯露端倪了,為什么特朗普巴西總統(tǒng)那些西方總統(tǒng)、乃至普通民眾會為了救經濟、為了所謂自由而放棄防疫、搞群體免疫?不是政客蠢,而是他們沒有其他的辦法。因為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大財團的錢不可能充公拿出來用;而政府的稅收早就每年排預算花光光了、甚至每年都還在繼續(xù)發(fā)債,根本無力承擔全面隔離和全面醫(yī)療保障產生的費用;老百姓習慣提前消費,不但口袋里面沒有存款、不工作還沒錢還卡賬、而國家又不救濟,那么要么馬上餓死、要么只能頂著疫情出門上班,祈禱不會中招或是中招卻能扛過去,這樣才有一線生機。同時,通過病毒,來一次現(xiàn)實版的人類清除計劃,讓老人早點死去,讓他們囤積的財富可以早進入社會流通、也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對政府來說也算是另類的開源節(jié)流。那些州長市長支持隔離抗疫,雖然做了對的事,但是你以為他們的出發(fā)點真的是為民請命?不過是黨爭而已,為了在野黨反對執(zhí)政黨故意唱對臺戲而已。何況如果隔離抗疫沒效果也可以甩鍋給執(zhí)政黨,說是中央政府不作為才失敗??纯疵绹切┛挂咧蓍L市長,不都是民主黨的嘛。如果特朗普是民主黨,那么抗疫的就該是共和黨,高喊救經濟的就該是民主黨了。說穿了,屁股決定腦袋。而平民既然平時少交錢給政府,那么有事時政府也沒能力管你們這些平民。
所以說到底,只要資本主義國家不從財團財閥手中將大部分社會財富解放出來,歐美的經濟運行最后只能走向通過戰(zhàn)爭來消耗人口,降低需求的老路。只不過現(xiàn)在五大流氓加幾個小流氓手里都有核武器,所以大規(guī)模全面戰(zhàn)爭打不起來而已。
現(xiàn)在說說我們自己,我們實際上基本生活消費負擔并不重,就是最普通的民工也都不會消費不起。真正最大頭、最有壓力的消費是房子、車子、教育、醫(yī)療。這幾個行業(yè)實際上最大的獲利者是政府。政府獲利其實并不可怕,政府有錢才能用來發(fā)展沒什么利潤可言但又不可或缺的行業(yè),比如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科技。同時,政府支出本身就是在消費,就在為市場提供需求,這本身就是在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當然,政府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中,是否做的合理,這里不討論。經有沒有被和尚念歪,這個屬于和尚的個人技術問題,或者說寺廟的管理問題,而不是說經書講的是歪理)。
社會主義制度乃至共產主義說到底就是大政府、小國民,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商人再牛逼對政府來說也只是個強壯一些的國民,要對付這些商人,簡單的很。這才是資本主義國家最害怕的地方,因為資本主義國家真正的掌權人就是背后的財團、商人。
而正因為社會主義的大政府,才能在社會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比如這次疫情,有能力做出強有力的干涉。當然,現(xiàn)在的我們不是沒有問題,一方面是制度也就是法律不全面、有漏洞、另一方面吏治方面還有有法不依、人治代替法治;但是我們畢竟才發(fā)展70年,人家發(fā)展了一兩百年(不是說歐美資本主義法制發(fā)展一兩百年就很公平了,事實上是通過一兩百年的發(fā)展,已經在法制上為資產階級筑上了一層高高的保護墻,要在資本主義法律制度內通過法律手段來對付資產階級,那會被他們的法律制度和;程序拖死玩死);70年前人家航母上百、戰(zhàn)機坦克上萬,我們連步槍都造不了;而現(xiàn)在我們雖然還有差距,但已經可以威脅到人家,人家已經視我們?yōu)樽畲蟮膶κ?,這樣的成就不夠牛!?這樣的制度不夠好?改革總是需要時間的。我堅信,只要我們自己不犯錯,我們幾乎就是不可戰(zhàn)勝的!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所以人家才天天忙著詆毀我們、在我們內部培養(yǎng)代言人。
5月10日:
看到第四集了,從頭到尾都只在說如何砍普通人的福利支出、增加普通人的稅負,有關企業(yè)的稅負、有關企業(yè)的政府支出連提都不敢提,就好像這些都不存在似得。
事實上,我特地搜了下日本的稅制結構。對于企業(yè),是以企業(yè)當年純利潤計征不超過30%的法人稅,也就是我們國內的企業(yè)所得稅。企業(yè)當年虧損額可以結轉五年用于抵扣以后年度利潤。而企業(yè)股東只要不將企業(yè)利潤分紅或計提個人收入,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買房買車這些用公司名義買,可以算為企業(yè)固定資產投入;個人消費用企業(yè)接待費支來入賬可以算作企業(yè)運營抵成本,這些都可以抵扣利潤。這還不算做假賬壓低利潤。而個人所得稅最高征收40%,還不算增值稅、消費稅。也就是說,個人稅負比企業(yè)都高。那么得利更多的資產階級的蛋糕不敢碰,只敢砍普通人的福利待遇、加普通人的稅,這政府是為誰說話,還需要說什么嗎?事實上,19年10月后,日本調增消費稅率和增值稅率,又調減企業(yè)稅率就可見一斑了。
說到底,日本現(xiàn)在的這個狀況就是,廣場協(xié)定前日本經濟飛速發(fā)展,出口利潤極大,從國外賺回來的錢不但讓資產階級吃的滿身流油,還有余錢來個平民搞高福利。而失去的十年后,再加上中國經濟崛起,海外市場被奪取,日本從國外賺回的錢少了很多,根本撐不起來高福利了。主要還是錢賺少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砍高福利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但是只砍居民的福利,卻不動資產階級的蛋糕,那就說明了資產階級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全局的局限性了。
政府支出既包括了居民的福利支出,也包括政府本身向社會購買商品的需求支出。如果直接砍居民個人福利支出,那就是砍居民的個人資產,沒有養(yǎng)老和醫(yī)保,居民就得把自己已有的資產拿出來消費,這些被消費的資產一部分進入社會流通,一部分又會成為企業(yè)主的利潤被留存起來,這只會加大貧富差距。另外,因為通貨膨脹,老年人手中退休前賺取積累下來的資產絕對數(shù)不變但購買力已經下降很多,這個時候取消福利,這不但契約精神,更對老人不公平,因此即便要砍福利也是砍年輕人的福利。
而政府砍其本身向社會購買商品的支出,那么就減少了社會商品需求,會造成社會開工下降,居民和企業(yè)主收入都下降,這就動了資產階級的蛋糕了。雖然會進一步降低社會經濟流動性,但是至少不會讓社會一下子進入動蕩。
這部劇,其實的導演,就是現(xiàn)實版的的桃地,這部劇就是給日本普通人打預防針了吧。
把吉永小百合這樣的左派大物女優(yōu)拉來給自民黨站臺甚至出馬競選眾議院議員,這種事一百年以后都不會發(fā)生吧..w
好吧,我無法理解一個個打五星的和這么高的評分,大概我太淺薄編劇對于經濟政策的理解整體翻車。劇情上也漏洞百出,不合邏輯的點一個接一個幸好劇集短,沒浪費太多時間
宮城教授這個角色挺有意思的。
作為火藥庫的一員表示,現(xiàn)在正步入毀滅。。。
最后改革不成功,反而顯得更加真實,這也足以給世人敲響警鐘了
一開始很有危機感,力排眾議、勢在必革,最后卻十分平靜地接受了失敗。還帶著樂觀地說什么“未來的種子”?難道危機還能再緩和?改革還能再拖延嗎?這真很令人困惑。wowow的劇集很多都這樣,題材很嚴肅、很吸引人,開頭也很緊張,但逐漸就有拖拉和注水,最終又不了了之,一切恢復正常。
這部劇的中心矛盾基本可以看第一集的前十分鐘來理解完
國籍一換評論過萬
雖然是必敗的結局,但看得揚眉吐氣,特別痛快。感覺應該看掉枝枝蔓蔓的副線,做成《大空頭》那樣的電影。作品本身沒啥值得說的,爆點也只是爆點罷了。可是,真的也想在作品里試一把說自己國家已經到了國破家亡邊緣的感覺啊。|光看這標題就值得看了好嗎!開局就是日本瀕臨破產,繼任總理私通境外勢力,美國公然干涉日本內政,炸彈一個接一個。雖然從劇作層面沒啥出彩的,但日本編劇真是敢想敢寫?。?/p>
好看!1973年日本的末世幻想是《日本沉沒》,50年后,末世幻想是金融導致的社會崩潰的末日。整個劇的敘事手法很高明,但估計是疫情期間大家也不想看這樣的故事,最后還是被砍了。也是因為主題太大了,宏觀的政策和抽象的概念也難以用敘事的手法呈現(xiàn),導致劇中的角色太過尷尬,太臉譜化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等了六集
扯淡YY片
爽文或以陰謀論為基礎的寫法,一體兩面,正面是做得非常自洽,反面是每條路都寫得太死了,而且一旦用爽文的眼光去看,就覺得演員的表演極其拿腔拿調
加油啊,奮斗的種子,悲觀的未來等著埋葬你。
不行使監(jiān)督權的歲靜黨,國家崩塌有他們一份
櫻井武晴真的是毀完柯南還準備毀窩窩?編劇對于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和福利社會制度的形成的理解基本屬于地攤文學的水平。盡管不斷甩出專業(yè)名詞來掩蓋自己的心虛,但水準還是肉眼可見的差。連資本主義的本質矛盾以及日本財閥制都理解不了,就不要幻想著靠網絡段子去拯救日本了
被社會保障福利拖垮的國家太多了,現(xiàn)在手里一定要有足夠的存款。一但以后出了問題,即使惡性通貨膨脹,也還有飯吃,能活下去。劇里挺幸運,有一個愿意背負罵名、成為犧牲品的總理并極度弱化了趴在國家上吸血的資本財閥和官僚體制。現(xiàn)實就很無奈了,未來只有崩潰。
安倍加一星
牛逼,唯一的火藥庫已經開始見明火了
在極好與極爛之間瘋狂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