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患上肌肉萎縮癥的高中生高遠,被醫(yī)生告知時日不多,決心在臨死之前完成一個愿望,那就是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得知這個消息的身邊兩位好兄弟徐浩和張正陽,為了兄弟最后的愿望,不惜一切奮戰(zhàn)到底!
因為一些眾所周知跟不為人知的原因,
原定于暑期檔要上映的《偉大的愿望》改名《小小的愿望》改檔中秋節(jié)上映。
我個人挺期待這部電影的,因為之前見過韓國原版,覺得故事創(chuàng)意不錯,但節(jié)奏跟細節(jié)可以更優(yōu)化,
所以我想如果國內(nèi)翻拍可以解決原版存在的問題,那應(yīng)該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但,看完《小小的愿望》,我有些失望,
個人對這部電影的感受是:
《小小的愿望》:對韓版的漢化,延續(xù)了搞笑,放大了尷尬!
先插入時長3分58秒的“蛋蛋秀”
下面關(guān)于《小小的愿望》十句話影評,請查收:
1.中國電影翻拍韓國電影是常態(tài),起初的時候我還吐槽,后來也沒那么較勁了,如果翻拍過程中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本土化做得足夠出色,那翻拍就翻拍吧。可惜,《小小的愿望》翻拍并不算成功,本土化沒看到,臺詞、笑點幾乎照搬韓版,有幾處甚至連分鏡頭都一模一樣…所以,只是換了三個演員,改了三個角色的名字照著原版再拍一遍。。。這樣真的有必要嗎?
2.為什么說延續(xù)了搞笑?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充滿戲劇性,三個好兄弟,高遠身患絕癥即將離世,而他最后的愿望是po處(國內(nèi)改成了談戀愛),于是好兄弟徐浩跟張正陽就絞盡腦汁開始為兄弟謀福利…因為其他倆人都自帶“傻”的屬性,所以圓夢過程必然狀況百出。比如父親會錯意帶兒子長跑,比如兄弟腦袋一熱帶他去海邊,這些都有爆笑橋段,但基本都是照搬原版。
3.為什么說放大了尷尬?你們都知道,韓國電影時常有些夸張的橋段,但是配合韓國演員夸張的表演方式以及放在他們特定的語境里,你會覺得,很傻也挺好笑。但是一旦毫無改動的照搬到中國,你一定覺得很突兀,甚至夸張到讓你覺得尷尬的地步。比如電影后半段,王大陸跟魏大勛找了發(fā)廊女孩去病房看彭昱暢,這時候他媽媽突然出現(xiàn)…為了不讓媽媽破壞兒子好事,爸爸突然被從樓道一側(cè)飛起來對著他老婆就是一記重拳,直接打暈…這個橋段也是照搬韓版,但我看韓版的時候就覺得雖夸張卻可愛,可是《小小的愿望》里,這一段就很突兀很尷尬。
4.韓國版打動人的地方,是其巧妙的通過荒誕跟溫情的反差產(chǎn)生笑中帶淚的效果,可惜《小小的愿望》為了能順利上映,進行了很多修改,而要命的是,這些修改恰恰把電影本該有的笑點跟沖突減弱了。當最后的愿望從po處變成了談戀愛…你們想想,一個青年男人,想談戀愛多正常啊,況且還得了絕癥馬上要死…電影少了一個荒誕的噱頭,而故事還在沿著無厘頭的路子再走,最后反差沒了,只剩下不倫不類。
5.電影里一直號稱三個好兄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那么三個人三種口音,我只能理解他們是各自請了不同地方的方言家教。當然,一開始電影解釋了魏大勛是初中時候從東北轉(zhuǎn)學過來的,還算合理的解決了一個東北口音,那么王大陸的臺灣腔呢?故事沒交代,王大陸的臺詞還最多…我也不想出戲,可是他一張嘴就阻止我入戲。
6.照搬韓版搬到讓我覺得尷尬的另外一點是馮嘉怡飾演的老師。韓國版里哥們?nèi)齻€都是高中在讀生,所以他們出入夜總會碰到老師慘遭毒打也是情理之中…可惜,中國版里三個人的設(shè)定是高中畢業(yè)生,畢竟高中生不該有談戀愛的念頭嘛…而馮嘉怡飾演的老師也早就下海不當老師了…這個時候當老師…前老師碰到前學生去燙頭發(fā),去夜總會的時候,還要臭罵甚至毒打…這個老師是有多閑?如果照搬實在不合適的話可以去掉這個角色嘛,這是何必呢?
7.有種電影叫性喜劇,當這種電影沒了性,那么剩下的喜劇也就變得不倫不類,因為很多笑點都建立在“性”上。就好比尖椒炒肉,沒了尖椒,干吃肉,膩不膩?而《小小的愿望》就是一盤沒有尖椒的炒肉。
8. 電影里三個演員的演技,彭昱暢從頭趟到尾,而且能看出來被剪了不少戲份,但他憑借神態(tài)跟面部表情很好詮釋了角色的情緒變化,發(fā)揮很穩(wěn)定;魏大勛算是本片搞笑擔當,他對于笑點節(jié)奏的把握的確很出彩,我挺喜歡;王大陸略顯尷尬,戲份最多,表現(xiàn)最差…他真是從《少女時代》之后,幾乎再也沒有值得一提的代表作…替他捏把汗。
9. 電影最后出字幕,高遠(1983-2002),讓很多人以為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其實不是。。這只是創(chuàng)作者在告訴觀眾,這孩子死的時候19歲了,成人可以談戀愛的哦。但隨即而來又放了很多真人去世的照片,一群好友合影,把去世的那個人慢慢變成黑白色…這個真的沒必要,這些去世的素人跟電影完全沒有關(guān)系,導演也不認識他們。。又何必拿著他們的照片強行煽情呢?
10.最后我想說一下電影劇情之外的事情,彭昱暢跟片方解約。。。這事我支持彭昱暢。我覺得這不能簡單的理解成演員為了爭番位而撕扯,這是白紙黑字寫在合同里的演員正當權(quán)益,你簽了合同不履約,我當然有權(quán)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只是這樣做給很多人造成一種錯覺:戲外撕番位,片中兄弟情…諷刺不諷刺?
以上就是個人對《小小的愿望》觀影感受,
整體挺失望,如果你看過韓版可能會更失望,
中秋放假,能出去就多出去走走看看玩玩吧,
這期視頻木有彩蛋,祝大家早日富可敵國,拜拜!
文|王大根
作者簡介:作家,著有《我必須戀愛的理由》。你不難在豆瓣看到她的評論,并想“難道除了看電影、追劇她就無事可做了嗎?”是的,沒有了。
1
說起來已經(jīng)是六月份的事情了,不過現(xiàn)在想來還是一樣可笑:電影《偉大的愿望》被要求改名,成了《小小的愿望》;前后不差幾天,電視劇《悲傷逆流成河》也換了個名字,高中生墮胎傷痛青春,七改八改后愣是成了《流淌的美好時光》。
我們不能偉大也不能悲傷——這聽起來真像是一首民謠歌曲的標題?!秱ゴ蟮脑竿氛f的是得了肌肉萎縮癥的少年想在死前破處的故事,這樣的愿望當然算不上偉大,甚至可以說是玷污了偉大,等于是對著金鑄的“偉大”二字打了手槍,肯定是不行的嘛。于是就改了,改成了謹小慎微的、畏畏縮縮的《小小的愿望》。
但偉大們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形容詞的僭越,而是這愿望本身。破處?這也太不健康了吧?未成年人看了要爭相效仿怎么辦?趕緊打回去,別上了,改完再說!
到這時候我就覺得這部電影是沒什么上映的希望了,畢竟故事主線就是破處,再怎么重新配音重新剪輯,你也不可能把主角的愿望改成去天安門廣場上看升囯旗吧?結(jié)果人還真成功改完重新上映了,我簡直睜大了我的狗眼,就想看看他們是怎么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wù)的。
2
《小小的愿望》翻拍自2016年上映的韓囯電影《偉大的愿望》,結(jié)合改動后的正片與改動前發(fā)布的定檔預(yù)告片來看,與其稱它為翻拍片,可能叫“漢化片”還更合適些。
因為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真的沒有任何原創(chuàng)情節(jié),就直接是把原版的臺詞翻譯成了中文,所有笑點的拍攝手法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很疑惑這部電影為什么還要用大字寫上誰誰誰編劇,應(yīng)該給予最隆重署名的難道不是翻譯嗎?
回爐重造后,《小小的愿望》終于有了一些原創(chuàng)的設(shè)計,比如開頭男主(男主當然是彭昱暢了,這個根本不需要討論)做春夢遺精的一段,春夢的畫面完全沒有了,只剩黑色背景的出品人名單和一點微弱的音樂,看著就像男主對著王〇軍、王〇磊的名字那啥了……
跟性稍微打點擦邊球的臺詞都重新配音了,預(yù)告片里的彭昱暢還在高喊著“我要破處”,電影里全變成了“我想談戀愛”、“我要找女朋友”;“姐,你是處女嗎”變成了“姐,你會不會做保健”;就連“我喜歡胸大的”這樣的臺詞也沒了。這么一來我們女性觀眾是完全被冒犯,不免要叉起手翻出白眼來問:“所以在你眼中女朋友就是個【嗶——】嘍?”
死前想破處和死前想戀愛是一個概念嗎?死前想戀愛那是催淚純愛片好不好,那是得發(fā)病以后努力瞞著喜歡的女生,跟對方說些狠話逼她和自己分手,女生半路從朋友口中得知真相,冒著大雪沖進醫(yī)院,看著躺在病床上無法動彈的男孩,含著淚說些“笨蛋”啦、“八嘎”啦、“爬不”啦,從此以后每天在醫(yī)院給男孩削蘋果,一直削到男孩變成一張遺像的好不好!
韓版《偉大的愿望》里我覺得最好笑的一段,是兩個朋友實在找不到愿意跟男主搞的女生,只能狠狠心準備親自為兄弟擼一把,然后擼到一半時男主爸爸出現(xiàn)了……中囯版把這一段改成了“通過點穴讓他體會戀愛的感覺”,變得非常莫名其妙。
不過所有臺詞方面的改動加起來,也沒有全片最后一段改動的殺傷力大:想想看,一部講述絕癥少年死前最后的心愿就是想破處的喜劇片,最后主角竟然沒——有——破——處,這他媽也太慘了吧!死不瞑目啊,真正是死不瞑目??!
男主不僅是沒破處,還得站出來聲明,他其實并不想破處,只是不希望臨死前身邊的朋友都愁眉苦臉的,于是想給大家找點事做。雖然他自己就快死了,但還是希望在最后的時光里,家人和朋友都能開開心心的。
——這是《感動中囯》發(fā)言詞嗎?這他媽是《感動中囯》發(fā)言詞嗎?我真的快哭了,這人都要死了,還不能擁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愿望嗎……
不止如此,男主還要解釋,自己并沒有遺精,是病得太重已經(jīng)小便失禁了;他根本不能和女性發(fā)生關(guān)系,因為他已經(jīng)病到無法勃起了。我的腦海中瞬間飄過了一句非常鏗鏘的臺詞:“偌大的中囯,竟容不下一個少年的勃起!”
男主甚至已經(jīng)不算是少年,原版的高中校園背景在中囯版里早已被悉數(shù)刪除,想破處的男主已經(jīng)年滿十八周歲,時間設(shè)定在高中畢業(yè)的暑假,甚至連老師也是已經(jīng)辭職下海了的。這是三個成年人的故事,但這三個成年人卻只能像學齡前兒童一樣“找朋友”。
但說實話,對于《小小的愿望》的撤檔修改再上映,絕大部分觀眾的第一反應(yīng)都不是“為什么”,而是“果然”和“這個題材一開始居然能過審”。
我們已經(jīng)越來越習慣于絕口不提“性”字的影視劇和不能描寫脖子以下器官的網(wǎng)絡(luò)小說,連蠟筆小新的屁股都會被打上馬賽克的這一天早已到來。大熊貓配種還需要靠p*rn助力呢,無性囯度的生育率難道要靠有絲分裂來救???有絲分裂也行,別《使女的故事》就行……
總而言之,《小小的愿望》這部電影,完全就是把韓囯的《偉大的愿望》翻譯了一下并貼心地閹割了一下。而且現(xiàn)在韓囯原版已經(jīng)很難下到了,用迅雷下會顯示“應(yīng)版權(quán)方要求,文件無法下載”,用百度網(wǎng)盤下會顯示“文件包含違規(guī)內(nèi)容”,反正正版哪兒也沒得看,盜版下起來比遇見真愛還難,只能看漢化閹割版了。
3
話說韓囯電影不再在囯內(nèi)上映的這幾年里,我慢慢培養(yǎng)出了一個興趣——在囯產(chǎn)的韓囯電影翻拍片字幕表中,尋找那一行小得不能再小的“本片翻拍自XXX”,這游戲難度可不亞于Where's Wally??!缎⌒〉脑竿肪褪前堰@行字留到了字幕滾動了五分鐘、全場觀眾都走完了、清潔阿姨拄著拖把目光灼灼地盯牢我的時候。
我總覺得這種行為有點那啥,雞賊吧……比如說,田羽生導演的另一部作品《前任2:備胎反擊戰(zhàn)》也是翻拍的韓囯電影《男人使用說明書》,但你說有幾個人知道?有幾個人知道?所以這樣的電影會在男主番位上搞三搞四也是不太意外了。
一碼歸一碼,我們之前總說,每一部韓囯商業(yè)片后面都能找到一部對應(yīng)的好萊塢作品,《偉大的愿望》也不例外。我簡直可以說,它10000%是抄了澳大利亞喜劇人Jim Jefferies 脫口秀段子改的美劇?!膊缓谜f是抄,只能說是模仿了他的概念或者是主要的靈感來源吧,但是你看了就會點點頭說:HE DID IT!
Jim Jefferies 在2010年的專場《酒精末世錄》(Alcoholocaust)里曾講過一段帶自己肌肉萎縮癥的朋友去嫖娼的經(jīng)歷,然后在2013年把這個段子改編成了美劇《做個好人》。不過段子有趣劇一般,所以拍了兩季就被砍了。劇里面也是三個主角,把肌肉萎縮癥朋友偷出醫(yī)院、給朋友打手槍被朋友父母撞見的情節(jié)都有,不能直接說是抄但是 He Definitely DID it!
我的朋友@螞蟻沒問題老師由衷地發(fā)出了感嘆:“涉獵廣還是有必要的,涉獵廣才有的抄?!蔽掖罅c頭。但你說韓囯人能抄嫖娼喜劇,咱敢抄嗎?咱不敢,咱是人體蜈蚣最末端,只能在韓囯人產(chǎn)出的那啥里揀沒消化的金針菇和黃豆芽吃,肉是萬萬沒得剩了。習慣了,吃素,也能活,性欲和生育率都奔著囯寶去唄……
編輯|浪浪
排版|透納
THE END
工作事宜請聯(lián)絡(luò)微信:paperbullet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 禁止轉(zhuǎn)載
“死亡是什么?”面對病床上的兄弟高遠,徐浩在心底對自己發(fā)出疑問,或許就像他說的那樣,也許是因為我們接受不了死亡就是消失的事實,才會欺騙自己那是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吧?!缎⌒〉脑竿饭适碌慕Y(jié)尾,高遠走了,徐浩和張正陽坐在花壇邊,看著徐浩留給他們的照片和那句話“小屁孩們,你們也快長大吧”。高遠走了,徐浩卻再也沒有追問“死亡是什么”,而是去找了“司馬缸”。也許這就是少年,也許是編劇不想讓觀眾過分悲傷,總之,最后這一筆,在我看來,沒那么獨特,也配不上中間部分的深刻。
這部電影本來應(yīng)該是一部好電影的,就算不能封神,他也應(yīng)該是“以小博大”的典型,在小成本高質(zhì)量電影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如果沒有片方的騷操作的話。 電影翻拍自別國,主要講了以為絕癥的青春期少年想在自己去世之前當一次“真正的男人”的美好愿望,這不僅僅是所謂的“青春期男性的躁動”,還是在抗爭疾病過程中最美好的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熱愛的表現(xiàn)【第一亮點】;兩個小兄弟被主角的意志感動,出于兄弟情【第二亮點】為主角披荊斬棘幫助他完成愿望。 立意新,題材新,主題討巧,又有新生代演技擔當彭昱暢擔任主角和電影的靈魂,基礎(chǔ)質(zhì)量能夠得到保證,【第一亮點】能夠順利爆發(fā);魏大勛和wdl負責承擔其中大部分為了兄弟而做的一系列蠢萌事,保證【第二亮點】的同時自帶搞笑加成,兩位都是綜藝咖,自帶笑點,三個人關(guān)系不錯,【第二亮點】也能夠真情流露,就算略顯青澀,也大可因現(xiàn)實中的關(guān)系不錯劃水過去。 這部電影,本來是被寄予厚望,所有人都應(yīng)該是贏家的一部電影。 現(xiàn)在因為片方騷操作,毀約,詐騙,強行給某人抬轎,搶“兄弟”的勞動果實,遭到了全民抵制?!靶⌒〉脑竿弊兂伞澳迷竿?,所有演職人員的辛苦被大打折扣甚至付諸東流,可笑嗎? 感謝彭昱暢和工作室在上映之后沒有被資本的力量嚇到,選擇了曬違約合同硬剛,才沒有讓觀眾為“彭昱暢”3個字去買單后發(fā)現(xiàn)自己被愚弄了,謝謝你們。
至于票房,既然wdl才是一番男一,那就別彭昱暢背鍋了,是誰的鍋,找誰去。 回到電影本身,由于強抬番,只能把彭昱暢的戲份生剪,雖然彭彭的演技毋庸置疑,但100的完成度他一共只給了你30分的展示空間,根本不足以把電影中的【第一亮點】即對疾病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完整的,深入的展示出來,這本來應(yīng)該是電影中最重要的立意,就這么被一筆帶過了?!镜谝涣咙c】深入失敗。片方強行抬至“第一亮點”的【第二亮點】兄弟情,完成度本來就一般,是需要觀眾放水才能勉強合格的水準,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wdl強抬一番,生搶彭昱暢的成果,看電影的時候不會出戲嗎?不會覺得他很假嗎?他的每一個表現(xiàn)你都覺得假,還談什么完成度?捫心自問,誰真的能做到看電影不受場外影響???魏大勛的搞笑部分其實完成的很好,幾個眼神和表情都很到位,這個角色真的很適合他,他做的很好能明顯的看到進步,但是他一個人的完成度,真的能做到的太少了,何況大勛本身也不能算演技精湛,根本不足以幫助電影另尋出路。 【第一亮點】完成度不足,【第二亮點】完成失敗,輔料雖完成尚可但深入不足,這部電影撲街,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椋上Я伺黻艜车难菁己臀捍髣椎倪M步。 我不知道資本是怎么想的,好好一部電影折騰成這樣,或許是覺得明年的“司馬獎”需要一個上的了臺面的“影帝”掙扎一下?想來彭昱暢這種根正苗紅的優(yōu)秀青年是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干違背原則的事的,所以強抬某人番位預(yù)定獎項?但我更傾向于另一種事實——從一開始,片方就是打定主意,“掛彭昱暢賣wdl”,咬定彭昱暢一個沒資本沒背景的青年演員不敢跟他們硬剛,就像以往許多咬著牙認了的大花小生們一樣。沒想到這個少年面對這種碾壓真的敢像他一貫以來表現(xiàn)的那樣“不惹事,也不怕事”。 這幾年國產(chǎn)電影爆的不少,就說票榜前三的《戰(zhàn)狼2》、《哪吒》和《流浪地球》,無一不是前期不被看好,絕地逆襲,成為票房大戶,三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真誠】,對觀眾真誠,努力+天氣地利人和+真誠,觀眾也都愿意為電影買單,n刷票房。而《莫得愿望》片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觀眾不真誠。明明白白的把羊肉湯換成羊雜塞給你,你這次忍了,下次指不定還給你換成什么,或許是屎也不一定?反正你也會買單的,不是嗎? 業(yè)內(nèi)很多電影人如黃渤,徐崢,吳京等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觀眾們把好的飯菜端上來,把屎換下去,偏偏有些資方、片方不,非要打著飯菜的名義把你吸引來以后把屎塞給你,你吃嗎?吃了下次還有哦! 綜上,《小小的愿望》撲的一點都不冤,冤的是彭昱暢,魏大勛,真正為這部電影付出心血的臺前幕后演職人員,其他為他倆而來以及對電影有期許的觀眾們。
感謝豆瓣,剛住了資本的壓力,讓我們可以自由的說自己想說的話,有的平臺被強行提分簡直笑掉大牙。
對了,你們聽說了嗎?因為票房,口碑和評分斷崖式下跌,片方居然舔著臉把“首映日”硬改成“點映日”了,就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我都被氣笑了,真的好久都沒見過茍的這么白蓮的傻叉了。 PS.片方逼著彭昱暢中秋節(jié)一清早發(fā)道歉微博的行為簡直是惡心他媽給惡心開門。實名詛咒他們賠掉褲衩。 以上
轉(zhuǎn)載處已征得原作者同意。
電影《小小的愿望》上映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影片最初在4月22日定檔8月9日,隨后又在5月31日提檔到7月18日。
6月25日,又因為所謂的“市場原因”(具體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得不更改影片名。(此前為《偉大的愿望》)
7月5日,繼《少年的你》《八佰》之后,《小小的愿望》也被迫撤檔。
8月29日,官方宣布定檔在中秋檔9月12日。
臨近上映,影片又因為番位之爭上了熱搜,彭昱暢、王大陸兩位主演各自發(fā)表聲明,隨后演員彭昱暢宣布與片方解除合約。
9月12日,影片正式在全國公映,豆瓣開畫5.9分(目前已降到5.2分)。
接下來重點來了,12日晚上片方真的是一頓騷操作,玩各種花樣,行為令人作嘔。
9月12日首映日變?yōu)辄c映場,改為9月13日才正式上映。貓眼、淘票票上映日期從12日改為13日,只有豆瓣仍然顯示為9月12日。
上映一天后晚上突然變成點映,請問你見過8.4萬場次的大點映嗎?
12日的單日票房3000萬全部計入零點場,這是要載入中國電影史冊啊,這愿望一點都不小。
12日晚,在兩大購票平臺貓眼、淘票票開啟鎖分模式,不能評分。
12日晚,有網(wǎng)友見到這一系列不要臉的騷操作之后,于是到官方微博底下留言評論。官方選擇無視,據(jù)說還刪除了大量評論。
13日早上10點之前的場次,大量進行鎖場、滿座。不要跟我說什么這場次票賣光了,大清早的電影院有這么多人?這不就是相當于“幽靈場”嗎?用票房造假手段制造場場火爆、上座率高的假象,從而刺激其他觀眾的觀影欲望。
影片《小小的愿望》在公映一天后,口碑撲了。為了保住第二天的排片,公然作假搶排片,想靠數(shù)據(jù)吸引更多人去影院觀看。
我可去你媽的垃圾影片!
文/夢里詩書
低俗蒼白的改編,使本自美好的情愫變得暗淡無光,在《小小的愿望》中低俗的其實并不是源于人性本能的欲望,而是電影將這一欲望表現(xiàn)的既尷尬又狗血,其蒼白的也并不是電影預(yù)想建立的少年友誼,而是荒誕做作的劇情,根本無力描繪出一段淳樸動人的友誼。
根據(jù)韓國電影《偉大的愿望》改編,原片雖然是一部不錯講述少年友情的電影,但也僅只限于“不錯”而已,其最為明顯的問題便是敘事沒有重心,劇情在前段過于拖沓,而時隔3年之后的改編,從成片來看我并沒有發(fā)現(xiàn)電影針對這些明顯的問題做出了哪怕一絲一毫的改進,反而自以為搞笑的融入了更多爛俗的笑點,使尚且不錯的故事變得更為糟糕,照葫蘆畫瓢,卻連一個瓢都沒能畫好。
《小小的愿望》講述的是一位高中生高遠身患肌肉萎縮癥,面對不久于人世的事實,韓版中的愿望是“做愛”,《小小》里礙于審查制度改成了“戀愛”,但其本質(zhì)上所做的都如出一轍,從這一點其實也能看出電影的改編并不用心,其雖然對行為作出了改動,卻根本沒有針對這一改變做出任何實質(zhì)性的改動,仍舊只是遵照前作既定的路線照搬照套,電影劇情也因此變得割裂。
電影里徐浩與張正陽是高遠的好友,面對高遠這一看似荒誕卻又真實的愿望,兩人所做出的努力是其借以一展羈絆的所在,也是電影預(yù)想構(gòu)建內(nèi)核的奠基,而電影較之韓版更為不如的問題就在于這里,刻意加入的爛俗笑點既無從使電影情感變得真摯,敘事上又仍舊冗長拖沓,可以說電影的所作所為,只是在繼承前作問題的同時,將缺陷更為放大了。
其實不單是這部從“偉大”變成“小小”的改編電影,很多放在別國優(yōu)秀的作品,我們買來版權(quán)后的改編都變得面目全非,改編電影的水土不服,其根本在于奉行“拿來主義”的創(chuàng)作者既把原作剝離了原有環(huán)境,又沒有為電影找到新的土壤。這就例如《小小》里“做愛”到“戀愛”的改變,戀愛有問題嗎?這何嘗不是一種淳樸美好的情愫,但不假思索,硬是要以“戀”為名,行“做”之實的暗渡陳倉,根本不會帶來同原作對等的幽默。
固然原版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至少《偉大的愿望》將一個少年源于本能的愿望在友誼羈絆中變得偉大,而這部《小小》則在沒有態(tài)度也沒有想法的復(fù)刻中,名副其實的將偉大的愿望變得渺小。
不打分是我對彭昱暢最后的溫柔。
你知道那兩個字是啥,他知道那兩個字是啥,他知道你知道那兩個字是啥,但是他就是不讓你說那兩個字是啥。用化妝制造笑點,剪球鞋制造燃點,寫留言制造淚點,炒話題制造賣點。兄弟感情只有一張合照,既無敘事動力也無法感同身受。愿性不再代表骯臟,女人不再拿來消費,不要用合照黑白化去冒犯逝去的人。
韓國原版好好的性喜劇,啥都可以說啥都可以談。你拿過來,也不敢拍也不能拍也不敢說也不能說,你說你圖個啥。圖你就有勇氣?圖你不洗澡?
相比價值觀混亂,刻意潦草,笑點低俗,演員裝嫩,惡意煽情等等來說。導演的審美低廉和謎之濾鏡調(diào)色更勝一籌!
為什么給了五顆星,一部分源于我對彭彭的好感。真的是一個太乖的孩子了,不說片方到底多過分,一直努力宣傳,首映禮結(jié)束大家都走了,他一個人喊希望大家喜歡電影的話可以向朋友安利,然后可以在社交網(wǎng)站上給個好評,據(jù)說最后一場首映,大家都走了,他還一個人蹲著給大家簽名。被降番,被宣傳黑幕除名。這個乖孩子除了一紙聲明其他工作照樣努力配合完成。對彭彭真的太有好感了,但是這五顆星不僅僅是因為好感,電影里,演員們的表現(xiàn)都很不錯,雖然一開始有點兒不習慣感覺好像用力了,但是看著看著真的是笑到肚子疼,這就是他們的風格啊。雖然是翻拍,還被刪減。故事還是完整的,笑點在,感動也在,推薦大家去看。當然也尊重為了彭彭果斷放棄貢獻票房的朋友。這個愿望,上映之路并不平坦,臨近國慶,沖刺的時間不多,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不要猶豫,去看彭彭吧
挺好的,彭彭演的好,干裂嘴唇讓人心疼。
片子最大的問題是非常明顯的撕裂感,因各種原因,青春性喜劇已經(jīng)變成了青春喜劇。不過,倒不特別討厭這部影片?;蛟S還是因為演員的關(guān)系,相比田羽生之前的作品,這一部在選角其實是很不錯的,彭昱暢有點賤賤的躺式表演很好玩。而魏大勛新的驚喜,一個特別萌的天然呆,我還挺吃這種呆萌的。
韓版“我想做愛”變成了中國版“我想談戀愛”,很可惜。唯一進步的是“愿望”提升到了三重意義,第一層是表面的“我想談戀(做)愛”,第二層是他人視角的“想幫我完成愿望的愿望”,第三層是成全他人“想幫我完成愿望的愿望”的愿望。
其實,國產(chǎn)版在故事架構(gòu)及敘事情節(jié)上,基本忠實地按照韓國原版翻拍。但由“偉大”變成“小小”,由“做愛”變成“戀愛”,價值觀是更正確了,正能量也更突出了,但“青春性喜劇”也變成了普通的青春成長片,觀賞娛樂性大打折扣,就像做菜少放了鹽,而且,在邏輯上也很有些別扭了。。。
彭昱暢演技是真的好,生無可戀的狀態(tài)演出來了,哭起來真的是要人命。大勛花真的好可愛好好笑啊。王大陸張大嘴巴真的感覺要吃人啊,太尬了。(大勛花可以是男一的)結(jié)局強行雞湯煽情,太無聊了,想看未刪減版。
作為導演的技巧為0,根本不配這些演員和這個劇本。更別提把“性喜劇”這個根本點改成了“談戀愛”,國產(chǎn)電影新時代黑話..........片尾又上素人素材,惡心誰啊?
彭彭躺著(某個帥的角度想起了權(quán)游布蘭手動捂臉表情)僅靠眼神和脖子的演出就值兩顆星,即使聽說被刪減了很多戲份,怪不得感覺好怪笑完好空虛…聽到彭彭絕望地被拼出一句我想…談戀愛…觀眾都軟了,已經(jīng)發(fā)出去的一半笑聲另一半落下去,有種被當傻仔受騙的感覺手動捂臉表情。是談戀愛,聽到了知道了,一點也沒想歪,無欲無求,阿彌陀佛,善你個哉,中國孩子太難了,中國青年好演員太難了。年輕就應(yīng)該想做多做,以少做其他沒必要的無能為力的,當然姿勢千萬種,安全第一條,事前做好措施最重要,可別亂生孩子別作孽。那個惡心的田羽生怎么還不死呢。
還不錯的~凈化版的性喜劇,橋段都是套路,但也很好笑。沙雕二人組負責賣傻,彭彭躺床上示范演技。結(jié)尾很明顯的一頓猛煽情,哭不哭就就見仁見智了
兄弟想談戀愛,所以就叫老同學、叫親姐幫他完成心愿;司馬缸什么都愿意為你做,所以你就叫她去做兄弟的女朋友。徐浩利用別人對他的喜歡,張正陽居然還說他太帥了。對對對,只有你們的兄弟是人,其它人就不是人。為了兄弟,他們什么都可以做,甚至可以是不道德的事。你們對“兄弟”是不是有什么誤解?他是病人,所以什么都要順著他,你弱你有理?殊不知,最不歧視病人的行為,就是不把他當成病人,讓他覺得自己和其它人是一樣的。以前司馬缸胖的時候,徐浩各種嘲笑她;司馬缸變瘦了,他又要她做自己的女朋友了。哪有電影拿胖瘦、外貌做笑點的?(司馬缸這個名字也充滿了歧視)這不叫幽默,這叫人身攻擊。作為一部反歧視的電影,卻存在著另一種歧視。你拍的就是邊緣人群,你還去嘲笑邊緣人群,還把它作為一個笑點,真是又當又立。
奔著輕性喜劇來看的,結(jié)果有點失望。中秋公映版基本是“學好”歸來,臺詞破處都改成了談戀愛,還有一段重拍的。整體中規(guī)中矩,節(jié)奏溫吞,毫無興奮點。最重要的還是劇本不落地這個問題依然沒解決,地基沒打好,人物就立不住,人物立不住,就沒法產(chǎn)生共情。以及導演慣常的偷懶和幾乎沒有進步的小聰明就不吐槽了。就目前的語境下來講,這個片子做為暑期檔種子選手就有點差強人意了。4.7/10
9012年了王大陸還在用嘴演戲
彭彭很真誠,但電影很不好看,翻拍把原版優(yōu)點都擯棄掉,加入的改編又畫蛇添足,那翻拍還有什么意義?
浪費時間的電影,梗老,笑點都意料之中。就這片番位也沒必要撕了,不嫌磕磣嗎?
這片和前任3之間,也就差了一個上海堡壘...到流浪地球之間的距離
無論破處還是談戀愛,本質(zhì)上還是一部性喜劇,性別、有色笑話和直男視角撐起了全片。只能說因為主角是對情欲懵懵懂懂的少年,相比于《前任》也就沒有那么油膩。彭昱暢和魏大勛救了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