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project x + hangover
我記得這應(yīng)該是我第一次在bar里搭訕姑娘,朋友對我說 it's your turn, no one knows you, so now or never.
出奇地順利,談笑風(fēng)生,她似乎還笑到拍我的腿。然后我問姑娘, where do you live?
她說 i live with my boyfriend, near the university.
我笑著抿了口啤酒,再寒暄了幾句,說 i think it's time i gotta go,really nice meeting you. 然后拉著朋友走了。
還有音樂節(jié),早上4,5點在停車場的party,所有人喝多的情況下,我作為亞洲人很受矚目。好多姑娘向我搭訕,一個白俄姑娘問我來自哪里,
我說i'm from Poland!
no you're from Singapore!
我當(dāng)然說no i'm from Shanghai!
i love Singapore! i love you!
后來她再問我有水么,我把裝著伏特加的礦泉水瓶遞給了她,她噴我一身,其他朋友起哄過來,說kiss kiss kiss!
然后,
然后就kiss了。
想想erasmus的時候真開心。
回來之后又在上海去了兩三個月的酒吧,然后就再也不去了,因為,在上?;炀瓢傻呐巳巧当萍訛E發(fā)。
這也是因為文化差異,舶來品變了味了。
----------------------------------------------------------------
其實國內(nèi)有些酒吧還不錯啦
這次5月份從巴西回來 很認(rèn)真地又去了幾個月的酒吧
只是在上海多是和朋友一起玩,在國外都是一起和朋友去打獵。
never stop drinking!!!!!!!
14.11.12
————————————————
一晃又是幾年,我都25歲了,都他媽老逼了。
21歲時 出山
22歲時 摸索前進
23歲時 打遍天下無敵手,泡遍天下各種妞
24歲時 沉淀
25歲時 為下一個目標(biāo)奮斗,2016是我的元年。
2016.2.2
————————————————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去酒吧了,認(rèn)為去酒吧的機會成本已經(jīng)大于去酒吧的快樂。
21歲末的時候開始去酒吧,現(xiàn)在是26歲末了。人生確實如此變化著。
有時也會回想起以前的風(fēng)光事跡,那時候不賺錢、不讀書、不彈琴,一心只想著認(rèn)識姑娘。
現(xiàn)在想法多了,反而難以達(dá)成了。
2017.12.16
2 ) ……往事不堪回首
謔頭蠻多的,但終究也免不了流俗,我一向?qū)@類青春題材的屎尿屁喜劇不來電,我都快記不得自己21歲時做過些什么了,絕對不可能象片中的哥們那么瘋癲?!伴_放”這個萬能標(biāo)簽似乎已成為美國人的專利了。相比之下,我們東方人顯得更含蓄和低調(diào)。無論如何,我懶得去想我21歲那年發(fā)生的一切,當(dāng)然,往事不堪回首這種說法在我身上絕對難以應(yīng)驗。我只是覺得回憶像一張張色彩各異、風(fēng)格特殊的繪畫鋪在我身上,漸漸地,那些奇異的畫布竟變成我身上的衣裳,但是往昔的鮮艷色彩也黯淡下去,變成一件素色的中山裝。
3 ) 青春的宿醉
文/夢里詩書
這是一出頗為糟糕的喜劇,《21歲派對》有著太過明顯對《宿醉》的仿效,可其不論是笑料還是劇情皆遠(yuǎn)非一個級別,電影看似喧鬧的搞怪下預(yù)以呈現(xiàn)對青春夢想的追尋,但卻如被灌醉了酒的自嗨,不僅難見青春夢的真諦,還得看著那手舞足蹈的醉態(tài)。
作為一部有標(biāo)榜中國元素的美片,其首先華人角色就可謂全然未有參照性,僅是博人眼球的噱頭,一個土生土長于美國的韓裔卻硬要演著一個中國學(xué)生,除了一張老美眼中典型的亞州臉外,再難有何共鳴,當(dāng)然電影中的這位除了喝的酩酊大醉,被人如沙包扛了一晚還外帶裝瘋賣傻。早起便叫囂著要不聽家里安排追求夢想外,在無何劇情可言,兩位美國好基友一夜幫著找家的冒險歷程才是該片的正題,電影劇情之失也就是于此,沒有一個能真正一如《宿醉》般引人入勝的引子,僅是造著過往的成功仿效了些許搞怪的的皮毛,電影開篇便以讓人猜透了結(jié)尾,未料想的或也就就僅是那些秀盡下線又泛善可陳的低俗笑料。
《21歲派對》并非一出山寨的仿效,而就是當(dāng)年那場《宿醉》編劇的電影首秀,這次故事雖然更為年輕化,也多了青春當(dāng)追夢的立意,但在執(zhí)導(dǎo)演繹上卻全然未有當(dāng)年的精彩,被隱于暗線,中國學(xué)生難違家庭之命的從醫(yī)路,倍感壓抑導(dǎo)致生活絕望的命題,僅是寥寥數(shù)筆便被帶過,這個本因為其沉淀的主要人物,電影從頭至尾僅是大醉了一場后便極為突兀“我不怕大伯”了的頓悟,讓人很難在最后接受導(dǎo)演這碗所謂追夢的雞湯,而另一條明線兩位好友帶其找家的故事,本就難有說服力和劇情的張力性,安插的女主一夜數(shù)次偶然性的邂逅,更倍顯劇情安排的草草,電影整體架構(gòu)并未有一個合理明晰的主線,一切都如同爛醉后胡言亂語的隨意,使本因有其深意又不乏喜點的藍(lán)本化作了一場場碌碌的庸作。
一場青春的宿醉,電影有著青春年華應(yīng)有的激情,也有著追求理想,自由至上的美式精神,但卻是一場連復(fù)制粘貼都不曾做好的電影,即便是未有《宿醉》的珠玉在前,那自顧自樂的嗨勁亦也惹人神煩。(轉(zhuǎn)載須注明:原作者夢里詩書)
4 ) 夠味兒
忽然覺得四分低了,應(yīng)該給五分的。因為實在是太tm好笑了!即使已經(jīng)過去幾周了,但一旦想起還是忍俊不禁。如果網(wǎng)上出了高清字幕版,一定要再看一遍。除了泰囧,這大概是我在電影院笑的最厲害的一次了。
美國學(xué)生實在是歡樂爆了,這在中國學(xué)生看來簡直是天堂啊天堂有沒有。當(dāng)然,我們看到了他們在酒吧的狂歡,沒有看到他們念書時的苦逼。
我最愛的那個場景是他們徘徊在各個酒吧時,Jeff Chang直接把ID甩在保安大叔的臉上,做手勢大叫u mother f*cker...
誰說英語罵人不夠味兒的?!
結(jié)局也很歡樂,看著他那老爹抽抽的臉,忽然想到一句很喜歡的話。
Do what u want, and F*ck the rest!!
Because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anything but happy.
5 ) 140個說不下的抽風(fēng)的絮絮叨叨
因為前兩天又看到完美音調(diào),以及完美音調(diào)2 快上映了,所以突然想起其中我印象很不錯的男主, 除了長得還挺萌以外,相貌也挺像吉米肥倫的……總之就是突發(fā)奇想看看他有什么其他的電影作品(話說剛剛發(fā)現(xiàn)他還演了GLEE第五季?第四季開頭之后好久沒看了,有空補上),于是看了這個。說是看了其實還是找來未刪減版然后在115網(wǎng)盤里面云播跳著看完的……導(dǎo)演是宿醉的編劇,一方面我對宿醉類的幽默并不感冒,一方面這劇情確實也和宿醉有差距吧,何況還是導(dǎo)演處女作,所以其實個人想給一星,看在Skylar的身材及大尺度演出的份兒上再加兩星(所以我這人真是……)。說起來里面的吻戲還提名了最佳吻戲,看到短評里有人接受不了所以扣星,本想再加一星找回來(多管閑事),但是和Skylar對手戲的少年從長相到身材以及劇中的性格都差評,看了他和我喜歡的男演員演吻戲簡直火大= =所以這一星還是算咯……
不過巧合的是,看完這部片子之后接著去B站看了奧斯卡頒獎典禮,才發(fā)現(xiàn)這位讓我火大的演員是爆裂鼓手(我還沒看……)里面的男主,奧斯卡頒獎禮上面還算周正,雖然依舊不帥,但是覺得挺巧合的。
啊,還有個亞裔的演員,露了那里應(yīng)該是電腦特效做的吧……然后印象就是總覺得長得像某個老港片的反派,正好里面他老爸也很像老日本電影里的黑幫……然后沒了。
總之這類的片子也就是那么回事……期待下完美音調(diào)2,看美美噠百老匯出來的Anna和Skylar對手戲,真是強過看他和那么火大的男演員基情好的多,就算我再腐也一樣……
后續(xù):原來最佳吻戲不是這個= =看到兩個男主都得了最佳吻戲的提名還以為就是這部,結(jié)果一個2013的完美音調(diào)一個2014的好景當(dāng)前……果然啊我還以為這么冷門的片子這么奇葩的吻戲也能提名米國人真厲害的
再續(xù)……那人除了爆裂鼓手還演過兔子洞和分歧者…………我居然完全沒印象,莫非也是演技派路線的……
6 ) 亂七八糟,支離破碎,一部拙劣的《宿醉》模仿片
有朋友看過之后,盛贊此片有《宿醉》水準(zhǔn),強烈推薦我看。
首先,我不覺得《宿醉》有什么“水準(zhǔn)”,無非是高端一點的屎尿屁而已,看過此片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宿醉》原來真的挺不錯,至少里面的屎尿屁段子還能逗觀眾笑一笑。
下面是對本片一些小吐槽:
1.情節(jié)設(shè)置上完敗?!端拮怼分辽儆幸粋€噱頭十足的開頭,然后勾引好奇的觀眾跟著主角們在維加斯尋找真相?!?1》一開場,觀眾就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以及將會發(fā)生什么。幾個爛仔兄弟帶著乖乖優(yōu)質(zhì)男一夜瘋狂后的成長教育,實在是太俗套太爛了。
2.亞洲面孔已經(jīng)成了這類喜劇的標(biāo)配了嗎?弄進一個亞洲角色,然后不痛不癢地糅進幾個“新種族笑話”。關(guān)于黑人的種族笑話已經(jīng)過時,以后請在電影盡情中嘲弄亞洲人吧。
3.陳的成長太牽強,沒有說服力。那一整晚上,陳都處于爛醉狀態(tài),被人像豬一樣扛來扛去,然后第二天早上酒醒了,就跳起來大呼“我長大了,我不怕我爸了,我要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操,誰信啊。
4.陳的自殺、持槍等細(xì)節(jié)處理不當(dāng)。前面給了那么多戲份交代陳有些不正常,持槍、自殺,還被逮捕過,還專門找了個華裔咪咪眼群眾演員來交待此時。結(jié)果結(jié)尾就用一句“是誤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這是個大敗筆,也是硬傷之一。
5.狂歡場景不夠,妹子不多不熱辣。女主不算很撩人,狂歡場景也不夠多,而且沒有大批裸露妹子出鏡,除了牛撞人時出現(xiàn)了一個露兩點的大胸妹子以外。但是導(dǎo)演無疑沒有領(lǐng)會青春電影的精髓,裸妹子不是重點,重點是鶯歌燕舞、酒池肉林。
總之,這片真的很普通。論三俗不及《美國派》,論巧妙不及《宿醉》,思想解放了,但步子沒跟上,所以不倫不類,成了悲劇。
2——絕對是一種生產(chǎn)力!不信你看看美國的青春片,到處流竄著的二逼腦殘青年、每每突破你的生理下限之舉,但是你再瞧瞧人家米國的勢力 →_→
大學(xué)嗨爆生活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發(fā)生的。
這部宣揚“即時行樂、找回自我、自由至上”思想的校園青春性喜劇基本照搬了“宿醉”的模式,給人只是似曾相識的山寨復(fù)刻版之感,如果不計較片中人物各種犯二與大秀智商下限的話,其實還算一部不錯的體驗美式校園風(fēng)情的獵奇片?!铩铩?/p>
雖然用腳丫子都能想到結(jié)局,但還是笑得挺開心的
中規(guī)中矩,比一般的同類型要好
大學(xué)生版的宿醉
炸天
和宿醉一個橋段,全劇有些喜感,但是并不搞笑。
泰迪熊那段略過頭了吧。。。其他就還 蠻好笑的。。。
還可以,Sarah Wright笑起來挺誘人。有時間要看看《宿醉》。
考完試看超級減壓
看著玩還行
價值觀混亂的蠢電影。力量之塔一路喝上去的幾個小游戲可以借鑒下,其余無甚可觀。
亞洲人在美國電影的典型表現(xiàn)
大膽的成分比有趣的成分多好多
Teller是個話嘮嗎。名字起的這樣也沒辦法了。
比較差的青春胡亂劇 不夠亂不夠瘋應(yīng)該是NC16 不是R級吧。尺度不夠精彩。
糟糕的翻譯,類型片
青春版的宿醉.PS,外國的春假都差不多...
可以給4星的,但是結(jié)尾段兩男主熱吻,直接扣到2星。太惡心,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