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蝦米看到有人對這部電影的OST的評價居然是“我竟然被這部商業(yè)電影的配樂迷住了”(大意)。音樂好便是好,管它出處是文藝片還是商業(yè)片。最近聽的幾部OST都是來自香港老武俠片,《醉拳》《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系列》。各式鮮明有力的鼓點十分賦有感染力,配之以古箏、簫、笛,亦剛亦柔,無比動聽。時而令人想起片中英雄的豪邁情懷,時而又為那些情與愁觸動,心中一片柔軟。這些曲子有黃沾的,有胡偉立的。
這部電影的原聲主要是胡偉立創(chuàng)作的。不知各位是否知道片頭片尾的那首名為《隨緣》的主題曲的國粵兩版的歌詞都是林夕作的詞?我看到時也很意外。個人覺得,粵語的歌詞要好點點,但國粵兩版都很好聽,推薦大家去聽。
這部電影的節(jié)奏真是好,少林寺生活、逃離少林、兄弟分道揚鑣、兄弟情斷、君寶變三豐、惡人終有惡報,可謂結構清晰,不拖拉不趕戲,雖然一看開頭就能把整部劇的情節(jié)猜個透- -//。各角色性格鮮明,演員也都演得十分到位。
你會覺得天寶就該是錢小豪那個樣,君寶就該是李連杰這個樣。有的人說,看一個人是否適合這個角色,一看長相就能曉得八九分。無怪乎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能有如此高的人氣,后來呂頌賢再現(xiàn)銀幕,人人都叫他“大師哥”。李連杰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也飾演令狐沖,可能是編劇的問題,嘻嘻哈哈的情節(jié)太多,使得他的令狐沖令人感覺浪蕩有余,“正經(jīng)”不足(沖哥雖然說話不靠譜,但為人還是很不錯,該正經(jīng)時絕不會嬉皮笑臉,再不羈也不至于傲視一切。)
其實李連杰本人并非偶像派,但那雙晶亮的眼讓他還算得上一個看得很順眼的實力派。
之前讀某本武俠小說,最討厭的就是描述武功招式的內容,覺得無聊至極。但看這部電影時,我卻對他們的一招一式十分著迷。想想,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暴力之美?前陣子邊看小說,邊看港版的電視劇,搞定了《笑傲江湖》。我想要不是港版有認真的演員,還有小說情節(jié)撐著,或許不會有這么高的人氣。因為港版《笑傲》里的武打場面我真看不下去,場景布置就更不用說了(華山派弟子的服裝還有小師妹的衣服我覺得很好看)。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將功夫之美發(fā)揮到了極致。那圓潤如水的招式、隨風飄動的衣袂和發(fā)帶(最后天寶與君寶對打時、天寶戰(zhàn)衣的下擺飛在空中好看極了)、舉手投足間的力道與認真勁兒,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再加上胡偉立的音樂,李連杰的眼神,真是夠味!
剛才說到武俠中的暴力之美,還想到一些東西。除了畫面帶來的美感之外,還有影片中正對邪、民對官在普通人心中引發(fā)的感情參雜其中。武俠中的正義總能戰(zhàn)勝邪惡,英雄俠士總能為民除害,這樣的情節(jié)又怎能不讓我們想起身邊的現(xiàn)實呢?武俠片里純粹的黑白對立讓人們過足了癮,但誰還記得《笑傲江湖》里名門正派不乏奸人,旁門左道亦有好漢,世間豈止有黑白兩色呢?!
不知如何結尾,就貼那首《隨緣》吧:
刀光劍影不是我門派
天空海闊自有我風采
雙手一推非黑也非白
不好也不壞
沒有勝又何來敗
沒有去哪有來
手中無劍心中無塵
才是我胸懷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
才是我胸懷
PS:這首歌詞也讓我想起《笑傲江湖》了。
PPS:現(xiàn)在的武俠劇有了錢,全花在布景、服飾和電腦特技上,但最基本的東西卻被忽視了。而香港老武俠片恰好在上面三個方面做的不太好,但演員(演技和動作設計)和音樂卻是最得人心的。真是可惜。
PPPS:說到李連杰的眼神,其實《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里,大家都只道青霞最后一眼傾國傾城,但那幾個鏡頭里,李連杰的眼神其實也是很美的。
看到短評和評論覺得很悲哀,感嘆的不是當初這部戲的票房(當初票房很好)、不是劇情和口碑、不是李連杰演技被傳聞所謂的各種碾壓、不是君寶角色太過純良,我感嘆的是人心,是李連杰拍這部戲的初衷。
首先我不能理解想要成為董天寶的人怎么想的,對朋友見利忘義就算了,殺害自己愛的女人、魚肉百姓、對手下刻薄導致眾叛親離、最后殺了劉公公斷了自己的后路,顯然沒有了劉公公別說是御前領賞,他連前進的路都封死了,所以這不是野心,這是莽夫之舉,沒有智慧和能力,且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提到董天寶這個反派不得不讓我想起李連杰的一個角色—龐青云,一樣的出賣朋友、手段殘忍,甚至與弟妻有染,密謀殺害二弟,但龐青云我可以稱他為一代梟雄,他為國征戰(zhàn)沙場、為立威嚴殺觸犯軍紀強暴婦女之人、為戰(zhàn)友的口糧射殺投降之人、為百姓免三年征稅之人。而董天寶是自私的,他只為自己升官發(fā)財,同樣是死最后龐青云死于政治斗爭,而董天寶死于兄弟的仇恨之手。
如果有的選,我選擇做君寶一樣不忘初心、像天寶一樣有野心的人,但凡事都有個度,太過仁善或太過急功近利都不是智者之舉。天寶不是很聰明的,就像當初因為他的不理智最后被趕下山。君寶不傻,就像最后他說的,他只不過不屑于那些小聰明,破棍陣可是君寶指導的天寶。
太極生兩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能同化,但求平衡。我想這是這部電影的初衷。
這本是我很久前發(fā)在新浪博客的文章,一點點感受,這里發(fā)不出圖片,大家有興趣去新浪博客看看《經(jīng)典回憶-----關于《太極張三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e2ef6801014fuo.html關于武俠
武俠者,武者俠也,俠客用自己的武技行俠仗義。武俠,終究是以武犯禁(韓非在《韓非子·五蠹》中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武俠,離不開江湖,江湖之中,俠客們用墨守的道德評價體系,自己解決恩怨,處罰全憑自己判斷。江湖中人,不信官府與朝廷,自己有一套體系,絕不與朝廷為伍。在“封建王朝”中,官府與朝廷統(tǒng)領著一切,人民經(jīng)常受著腐敗官府的欺凌,江湖中人則是不懼,同時也希望有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武俠作品之中,官府多是不作為或是腐敗的。
《太極張三豐》中張君寶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推掉腐敗政府領導,從而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雖知未必能做成,卻也不考慮全身而退的事,武之俠者,俠者為先,自己生命在之后,猶如古代文人“文死諫”,文人的脾氣一上來,生死且不論,俠之大義為先。之中,張君寶對凌道長說:“修道之人不可以只為自己,要普度眾生”“我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了避免更多的人再受到傷害,我一定要想辦法阻止他再作惡”“生死有命”。
關于天數(shù)
張君寶與董天寶同是少時入少林寺,雖然張君寶進入少林寺早一些。當時兩人的性格差異并不大,同觀入少林寺修行更早的人,卻似乎并沒有受到多大的陶冶,比如那個欺負弱小的師兄、以及非常護短的師伯。之后兩人的行為迥異,恐怕并不能單純的說是環(huán)境的影響。自從董天寶進入少林寺,他們便在同意環(huán)境之中十幾年,董天寶依舊喜歡爭名奪利,以至于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張君寶一直善良忠厚,“上天有好生之德”。董天寶的武功天賦比張君寶高,也更精明。但最后卻是張君寶打敗董天寶,雖是編輯及我們社會道德體系的要求,卻也是天道運行必然結局。天道,陰陽均衡、物極必反。并非單從正義與邪惡來講,天道不以多論少,也不以少論多,亦無甚善惡之說,終究是以平衡論之。況且邪惡從來沒有也不會消失,甚至占強的時刻卻是不少。最后,劉瑾已是氣數(shù)已盡,或許自身的氣數(shù)已盡,或許也是董天寶爭了劉瑾的氣數(shù),但依舊逃不了一個滅亡的下場,陰陽循環(huán)失衡之下,決然不能長久。每個朝代都是如此,盛極而衰,有如黃炎培的“周期律”依舊是誰也逃不了,無論是明不明白那個道理。另外,天數(shù),不要看成迷信,萬事萬物,自有各自的生命軌跡,誰也掙脫不了,也別以為科技是萬能的,迷信科技亦是不行。比如那個轉基因技術,那是違反“道”的,違反生命貴了的??汕f別以為我們什么都能做了,就我們掌握的這點科技!遠古及上古的人們,雖然生產(chǎn)力低下,但對宇宙的理解很透徹?,F(xiàn)代人自以為有了那點科技就能無所不能了,殊不知,這正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生命軌跡是從出生前就注定了的,且不說其他,就說出生前,你的父母、家庭環(huán)境、父母受教育程度、你能接觸的人、你的人際關系、你的能上的學校、能吃的蔬菜、甚至能穿的衣服。。。。。等等都是注定的了。那問了,我們還努力什么、努力為何?有天數(shù),卻也有氣數(shù)之說,人不謀氣數(shù),空有天數(shù)。另外來講,人一生即便有億萬財產(chǎn),一天只知縱欲吃喝,雖然也是一種活法,卻也沒有滋味。人生也不甚豐富。
關于官員的跋扈
“土皇帝”鎮(zhèn)守太監(jiān)劉瑾要去大廟上香,于是用官兵把整個道路清了,只為自己走,頗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氣勢?;蛟S,這個場景有點眼熟,不僅封建朝代里有,現(xiàn)在不也有嗎?某官員下來巡視,先是封路,再是警車開道,怕是別人不知道他來似地,頗的不可一世。當然,劉瑾可比現(xiàn)在的那些官大的多了,關鍵是“他”有兵?。▽τ趧㈣姆Q呼,“他”不合適,“她”也不合適,就用帶冒號的“他”吧)。在一個官本位的朝代里,百姓的生命只是暫存在自己這里,那個官員一腐敗,就會直接間接死多少人。就連孔子老先生都說:學而優(yōu)則仕。雖然當官的目的不一樣,但終究是鼓勵大家當官去,孔子也不贊成做隱士,還給隱士分級。做官的自然覺得高人一等,重要的是手里有權,行事自然顧忌就少。可是,少數(shù)的這樣的官員倒還好,要是多數(shù)的都這樣,說明上位者也相當腐敗,整個政府系統(tǒng)都僵化腐朽了,那離分崩離析就不遠了。好比一間房子,有一根或是幾根椽子壞了,還好辦,要是椽子、梁都壞了,那就別修了,推了,重新蓋吧。整個朝廷都不行了,那就大家一拍兩散,都別干了。反正江山代有才人出,皇帝輪流做。
這一段有關稅吏的,更能說明官員跋扈。尤其是那一句“誰身上有刀,誰就能大聲說話”,真是經(jīng)典!何謂“刀”,就是權力!讓人直感嘆,權力真厲害!這部93年拍的電影,快二十年過去了,卻更符合現(xiàn)在的社會了。還有那一句“你是不是在搞反朝廷活動”依舊適合,只要你反抗,就可以扣上一個“反朝廷”或是“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讓你不死都難。權力不會造孽,權力是個中性詞,只有人被異化了之后,濫用權力,還有就是權力不被約束,才是最危險的。
關于反抗--“革命”
有壓迫就有反抗,不過,也是在壓迫到一定程度之后。反抗者一般也是在客觀上被逼無奈,“窮則變”,古今的“窮”不同意,古時的窮是窮盡,今時的窮是貧窮的貧,就是沒錢。當你被逼無奈的時候就會想辦法改變,好比劉邦,站著也是死,跪著也是死,那就放抗一下,雖然他也想當皇帝,可剛開始反抗的時候不會就朝著做皇帝的目標去,一是前途渺渺,再者會成為公敵。做皇帝是到極致的副產(chǎn)品。反抗也不一定是革命,之所以帶上革命,是因為它們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要改變現(xiàn)狀,不同的是,革命,就要推翻整個現(xiàn)行系統(tǒng)重整一個新系統(tǒng)。在本片中,張君寶是可以再躲的,不過,俠義之所向,雖知不敵,吾往矣!這也正是武俠的內核所在!
關于人性
“怎么殺那么多人啊”!聽起來那些被殺的死的很冤枉。可是看之前,稅吏身后那倆人看熱鬧時笑得多開心啊,還說“看他那傻樣”?;蛟S他們的笑只是恭迎稅吏的笑,可是接下來下手可是狠著呢。那些官可惡,那些狐假虎威的“兵”一樣可惡??戳谐写摹笆勘薄把米洹?,一說他們是被逼的,也說他們很無辜,都是“炮灰”??墒牵挥小皠㈣钡脑?,“他”什么也干不成,這些士兵也是幫兇,是他們親自動手打砸搶燒。他們的死也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所以,一個朝代的覆滅,絕不僅僅是那些專橫跋扈的官員、昏庸的皇帝造成的。“縣太爺是我表哥”這句話是不是挺耳熟,“李剛是我爸”、“XX是爸”“我XX是XX”,拼爹拼爸拼表哥,拼關系,古來有之。權力會世襲、集團化,以期望保證他們永享富貴。
在少林寺里呢,大家都是同門師兄弟,可是下手的時候也未必手軟,那少林寺的磚都打碎了。而之后,君寶二人打翻了七寶琉璃燈,踩扁眾人,他們則說:“大家都是同門師兄弟,不要再踩了!”可見少林寺里不也一樣嗎?
少林寺自是久負盛名,它與佛教相互依托,所謂“禪武雙修”。自佛教傳入中國之日起,便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作為“外來戶”,能做到這個程度,必是依附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與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相適應,援儒入佛,設法通過儒士傳播其教義,才快速流行起來的。道教則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中國不缺少智慧,自然也不缺少偉大的宗教。先不談儒教,單說佛道,以為人熟知程度、教眾多少來論,絕然是佛教傳播的廣,這與它們的宗旨是有關系的,佛教講究“入世“”雅俗共賞“,道教則是”出世“”曲高和寡“。道教的神秘感始終未退過,這幾年佛教屢屢出丑聞,道教一直無事。
本片中的和尚則是魚龍混雜,一如那覺遠的悟性、修行程度,同樣有覺遠師兄那樣世俗之人,更有那,為劉瑾請長壽佛的和尚,說他們被逼迫也好(反正我是看不出逼迫)、自愿也好,他們都是披著和尚皮的世俗人,他們和那些打老百姓的打手沒什么區(qū)別。不一樣的是,打手打百姓的身體,這些和尚則玷污人們的信念,你會相信他們宣揚的教義、禪語嗎?和尚與世俗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若不能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純潔,他們就比那些腐敗官員更可惡。
關于太極
太極,始見于《周易系辭傳》,用來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tài),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拳是“太極”的一種派生事物,雖然如此,可有這么高深的哲學基礎,運用到武術之中,即可造就一個蘊含哲學、技擊、養(yǎng)生、悟道的拳種。太極拳的厲害之處不在于它的攻擊多么犀利,而是蘊含著”道",此拳法雖然老少皆可修習,卻講究悟性。
關于影片瑕疵
這部影片的投資不大,其中又有著名演員、著名導演,對于拍攝本身的投資力度就沒有那么大了。其中有不少吊威亞的鏡頭漏了出來,場面也不宏大,但不妨礙它的高質量、不妨礙它成為一部經(jīng)典影片。近來,那些所謂的大片,投資是夠大、演員陣容也宏大、營銷也宏大,依舊改變不了是一部“爛片”的口碑。
關于結局
經(jīng)典回憶-----關于《太極張三豐》
本片的結局,劉瑾和董天寶自然是斃命了,張君寶把董天寶的骨灰?guī)Щ亓松倭炙?,自己悟道、自?chuàng)太極拳,創(chuàng)立武當派。佛本是道,也不必計較甚些門派之別了。需要思考的是,劉瑾、董天寶死了,張君寶歸隱。軍隊自然群龍無首,依舊會出現(xiàn)第二個乃至第三個劉瑾、董天寶。這就好比身上癢了,用手撓一下,過后依舊還是會癢。雖然我們明知不可能治本,可是我們仍愿意思考怎么讓“劉瑾”不在出現(xiàn)?雖然電影只是一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可是我們仍可暫且將其看做是“歷史”,一種“偽歷史”,姑且稱之為“電影歷史”以反思當下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不然單說哪個朝代的得失沒什么意義的。對真實的歷史反思也好,對電影的反思也好,只不過是一種手段,關鍵是我們能從中悟出什么。
對于如何防止“劉瑾”再次危害社會,我們一般歸于法律制度之上,但從今天社會的現(xiàn)象來看,執(zhí)行與司法同樣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果是影片中那個社會狀態(tài),那就是整個社會各方面都出大問題了。究竟是何時出的、怎么出的,太過追究已然無甚大用處。但病還是要治的,藥方究竟怎么開,我們這些既非法律專家、社會學家,更非改革家的平民,徒留感慨而已。但是,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有責任、有義務為我們的民族未來!我們希望我們的民族能繁榮昌盛(卻是不想去縱橫四海、雄霸五洲,只愿世界各民族都能繁榮,大家和睦相處)。這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不要為了那一點點利益而去損害整個民族的利益,給子孫留點東西吧!
關于人生
摘取本片富含人生感悟的幾個片段:對對錯錯又有誰能分得清呢?過去的一切只是人生的點綴,而不是一種的負擔。放下負擔,奔向新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名利只是過眼云煙。這些富含哲理的話語,我也就不畫蛇添足了。
關于交稅
看看都有什么稅吧,個人所得稅,擅用官地稅,娛樂事業(yè)稅,軍人服裝稅,出入平安稅,安居樂業(yè)稅,連抓人還要手續(xù)費。
稅收,是一個國家政權良好運行的保證,是一個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古代,以糧食稅為主,現(xiàn)代則以工商業(yè)稅為主,這是經(jīng)濟結構不同的差異。所以今天取消糧食稅不是什么偉大的事情,是理所應當?shù)氖?,如果古代取消了,那才是大事呢,當然,也有可能出大事!如何征稅則是一個大問題,亂征稅會弄得民不聊生。古代失掉政權的朝代,不僅僅是朝政腐敗、皇帝昏庸,還有就是亂征稅,本來就民不聊生了,這下更是給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雪上加霜。有些稅是皇帝征收的,有些則是官員私自征收的,有些是官員拿著雞毛當令箭多征收的?!? 娛樂事業(yè)稅、擅用官地稅、軍人服裝稅、出入平安稅、安居樂業(yè)稅”,即便要被抓還要收手續(xù)費。我擦,這樣的政權不垮掉,還有天理嗎?不管是怎樣個情況,人民的怨氣在產(chǎn)生與增加、積聚,終究是算在這個政權上的,如若再給人民封口,只會加速政權滅亡,那是很愚蠢的做法,歷史上教訓很多了。還有就是,征多少稅,人家掙了一百塊,你想都拿走,還不能有怨氣,這誰辦得到?“前幾天你也吃飯了,那你今天還吃?”聽聽,多霸道啊,想什么時候收、收多少,他們說了算,前幾天交的稅是過去的事,今天是今天的,這哲學學得多好啊,這與“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有異曲同工之妙哦!還有那些“公務員”,他們也是很開心啊,多征稅,他們也能撈很多油嘛,還能享受“成就感”,欺負別人在他們眼里是最有成就感的了,別人死活他們才是不管呢!
關于權力
人說權力可怕,怎么個可怕法,(無限制的)權力能釋放一個人心中的心魔,把一個好好的人異化成“魔鬼”。之前,董天寶雖然好勝,卻也不至于好殺、極端殘忍,擁有權力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因為可以做心中想做的事了,再也沒有那么多限制了,之前積壓的怨氣一股腦的全發(fā)泄出來了。把別人踩在腳下會享受到無比的成就感,如果有可能,他恐怕會去把以前欺負過他的人教訓一遍。無論怎樣,都永遠有人前赴后繼踩著別人朝上爬,這是權力得不到應有的約束所致?,F(xiàn)代社會不也是如此么?
屬于主角打贏了但你怎么都高興不起來。覺遠老和尚懂養(yǎng)不懂教,明明手下君寶天寶一對天之驕子,卻偏偏任由羅漢堂主事做大,搞得權力傾斜驅逐人才。天寶夠聰明夠野心夠狠,堪為將才不能為帥才,壞就壞在自己沒有明師領上正道——正道不僅僅是指做什么事情,還包括怎么做事情,結果練兵搞得人心離德怨聲載道,就屬于典型的剛愎自用眼光不能長遠。君寶看似懦弱卻外圓內方——賣藝挨打可以,但是官兵勒索不可以;打地鋪吃白飯可以,旁人受欺負卻不可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連內心的底線都沒有能力守住,有什么資格講我命由我不由天?
雙手一推,非黑也非白,不好也不壞,沒有勝又何來敗。
大愛,每次中央六播出都必看,差不多是我看過遍數(shù)最多的電影,打戲很精彩,配音很經(jīng)典,錢小豪的反派也非常帶感,我覺得這個分數(shù)低了
一日三瘋,就叫他張三瘋吧
錢小豪演的反角很出彩~
打斗功夫很精彩,不過劇情一般,帶點狗血的感覺,總體還行。
李連杰的太極拳很瀟灑,盡管我知道那可能很假。
武術冠軍不是吹出來的,一招兒一式那絕對是有功底在的,尤其是片尾一套太極拳打的真是行云流水,讓人看得酣暢淋漓。
這服裝穿越多少朝代啊,董天寶的刀統(tǒng)服真他媽帥,董天寶一個pure evil的人物,我命由我不由天;故事前半段有點弱,但天寶從軍后急轉直下非常好看;李連杰的形而上式的皮球水缸悟太極,袁潔瑩打的一手好醬油
反派天寶很出彩,我命由我不由天,很正能量很樂觀的一句話。
香港新武俠電影最高潮時期出現(xiàn)的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李連杰最高產(chǎn)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講述張三豐青年時期的人生,除了功夫皇帝以外,錢小豪和楊紫瓊的加盟也讓這部片子如虎添翼,導演大師袁和平,在動作設計方面堪稱教科書一般,片子本身的故事也相當精彩,音樂極贊,境界發(fā)人深思,袁潔瑩不可方物
刀光劍影不是我門派 天高海闊自有我風采
當年李連杰很迷人,反派董天寶&錢小豪邪氣滿滿。
如是真正的現(xiàn)實題材,覺遠大師的臨別教誨是要反過來說的,“君寶,你天性善良,我很擔心?!薄瓊€中道理,世人皆知,無需贅言,想想肖申克的老布。但在本片的武俠自設語境中它又是成立的:張君寶的善良助力武學天才悟出太極拳法懲奸除惡匡扶正義。一切的關鍵是:武學天才!沒這四個字,本性善良只能換來餐館老板一家被殺血濺當場;有這四個字,擒下劉瑾如捉雞,對決小董當球踢!武俠故事中,無論角色的天性善惡官階大小,最后都要轉歸到武功為尊??蓡栴}卻在,這個在本門類型之中居于絕對統(tǒng)轄地位的邏輯體系,它的社會現(xiàn)實權重非常之低,所以我們才會覺得覺遠“善良無需擔憂”的觀點不可思議好像童話故事。而童話故事對于現(xiàn)實而言,只能遙諷,無法對接。
這部戲的時代意義遠勝于劇情
法國二區(qū)前幾年重新發(fā)了修復版DVD,又一次重溫,畫面的確比當年香港三區(qū)版DVD的進步不少。袁和平這部作品劇情很簡單,但節(jié)奏很緊湊。沒浪費一個鏡頭。這部戲的時代意義遠勝于劇情。該有的元素一應俱全,武打設計和音樂一直非常欣賞。主題歌絕對牛逼?。?/p>
3星半 江湖義士,俠義宗師。雖然是徐克帶動的武俠熱潮里較中等的作品,但卻是袁和平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無論是武俠還是格局上,都很受徐克影響,尤其動作上直接采取了徐克典型的漫畫式夸張決斗,也再次證明了其風格的影響力,但表現(xiàn)形式上仍有明顯差距。當然陣容是很出色的,錢小豪演的反派,當年就很讓我印象深刻,唯獨可憐我那太過花瓶的潔瑩姐
個人所得稅,50文
中國健美操第一人~
帥哥也是需要綠葉配的,比如李連杰把錢小豪襯托得高大英勇有追求。。另一亮點就是ost了。嗯。女人角色太單薄了。我們要看的是兩個男豬之間的愛恨情仇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