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頭子高天淦與林煒琛在押運毒品時突遭警方掃蕩,琛死在亂槍下。淦逃亡外地。琛之遺孀亞瑛則誤會夫之死是淦不重義氣所致,含恨在心。十年后風(fēng)頭已過,淦返港與家人重聚,兒女相繼長大成人。長子繼源好拈花惹草,次子繼華在外國謀生,三女繼敏港大畢業(yè)后任職公關(guān)主任,幼子繼標(biāo)中學(xué)畢業(yè)后則游手好閑。高家祖先在大嶼山有幅農(nóng)地,被日本財團看中,用來發(fā)展為度假村,淦一夜間成為大富翁。淦年紀(jì)老邁,他不喜源虛浮的性格,故急召次子華返港發(fā)展地產(chǎn)公司生意。淦到機場接華,見華竟與煒琛幼女若珊雙雙攜手出機場。原來華與珊并不知道雙方家長不和,兩人在外地相識多年,感情不錯。珊之長兄鏗苦學(xué)而成律師,擅攻心計,父死對他打擊甚大,有強烈的復(fù)仇傾向,誓要將高家人一個一個除去,便鼓勵珊與華來往。華替淦經(jīng)營地產(chǎn)公司生意,源不滿,常用種種不法勾當(dāng)陷害華。鏗利用他們兄弟之相殘刺激淦,以達報仇目的。鏗利用淦幼...
一個好的名字對于電影而言有多重要?這部電影便是一個反面典型。電影英文名叫《the Edge》,中譯名叫《勢不兩立》,edge一詞原意為邊緣,也有尖銳之意,勢不兩立的譯法正是取了針鋒相對之意。這個譯名令人哭笑不得之處在于,它并沒有錯,只是無法對電影的主旨進行提綱挈領(lǐng),甚至與中心思想相去甚遠(yuǎn),更是無法透過這個名字延伸出任何的想象空間。竊以為,電影應(yīng)直譯為《邊緣》,邊緣一詞包羅萬象,既包含生與死的邊緣,又意味著人性的邊緣,希望的邊緣,掙扎的邊緣……不勝枚舉,無限遐想,此乃謂漢字的美妙之處。
之所以要吐槽這個名字,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此非常喜歡這部片子。如今,距離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已經(jīng)過去了10年。這部電影曾一度給予我激勵,它以一種實用主義的方式告訴我,閱讀的意義是什么。甚至在我往后的人生中埋下一種潛意識,像是收集癖一樣饑渴地獲取各種知識,不論類型、不論領(lǐng)域、不論實用,悉數(shù)笑納。當(dāng)然,許多年以后,我也會逐漸明白,知識也有謬誤,全盤接受也許將致使消化不良。但那自是后話,我依然感謝那些不挑食的年代。
電影講了怎樣一個故事?主角查爾斯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億萬富翁(飾演者安東尼·霍普金斯最知名的角色是《沉默的羔羊》里吃人的漢尼拔),即使已經(jīng)年邁,但身邊仍有年輕貌美的妻子。故事發(fā)生在阿拉斯加的大雪山里,富翁攜妻子和工作上的伙伴來此旅行,順便完成一段拍攝工作。在一次工作中,飛機不幸遭遇鳥群,勉強迫降在水面后,幸存的三人開始了一段荒野求生之路。幸存者是哪三個,富翁查爾斯、英俊的攝影師巴尼、一位很快要領(lǐng)盒飯的次要角色黑人小哥。
和其他的許多荒野求生故事一樣,這部電影也充斥著非常多的求生技巧知識。而不太一樣之處在于,掌握這些技巧的是這位年邁的富翁,他看上去羸弱不堪,令人擔(dān)憂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活不過半集。但實際上,他才是最終的幸存者。電影的一開始,借用了一則印第安人的寓言:扇子的一面畫著一只豹子,而另一面則畫著一只兔子正悠閑的叼著煙斗。兔子為什么不害怕,查爾斯說,因為兔子比豹子聰明。這個寓言貫穿電影的始終,透過三人在一路上發(fā)生的故事,我們便會明白,為什么最終的幸存者會是這個老頭,以及為什么他可以擁有成功的人生,因為他是那只聰明的兔子,而世界屬于智者。
作為一名冷知識收集癖重癥患者,我不受控制地將電影通過老頭之口傳達的知識要點大致歸納如下,供諸君參考:
1、如果在野外遇到熊,站著不動,然后再慢慢后退。
2、找一根針,和毛衣摩擦,通過樹葉放置于靜止的水面上,一個簡易的指南針達成。
3、當(dāng)一只熊吃過人之后,會獵殺成性,成為殺人機器。
4、香蕉皮可以擦亮鞋子(不敢嘗試)。
5、荒野迷路的人是怎么死的,大多羞愧而死。
6、熊對血的味道異常敏感。
7、人的力量無法殺死熊,但熊可以。
8、火藥可以腌肉。(不建議嘗試,火藥中除了有硝酸鹽,還有硫磺,后者是毒性物質(zhì))
9、如何用冰塊點火。(凸透鏡原理)
10、如何制作魚鉤?用黃金,因為金子是軟的。(前提是純度高的黃金,合金不行,硬度很高,無法彎曲)
這些生僻的知識幫助三個人找到了生存的方法,然而求生之路僅靠這些就夠了嗎?遠(yuǎn)遠(yuǎn)不夠!這些只是第一步,真正讓他活下去的,是一些可貴的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我愿稱之為富人的品質(zhì)。
富人品質(zhì)的第一要義是恪守理性。也許,我們做理性的判斷并不困難,真正困難之處在于恪守,也即無論面臨何種情境,都應(yīng)該冷靜地做出最優(yōu)的決策,尤其是在極端情況下。試想一下,如果你在荒野中遇到灰熊,你會怎么做?雖然你知道正確的做法是盯著它,然后慢慢后退。然而,在生死的邊緣,誰能保持冷靜的頭腦。電影中的查爾斯可以,而他的兩位同伴卻是選擇第一時間撒腿就跑。除了在極端情況下保持理性,也許更麻煩的問題在于如何面對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一個經(jīng)濟學(xué)名詞,指代那些已經(jīng)發(fā)生的,但是與當(dāng)前決策無關(guān)的支出。譬如你花了50塊錢看電影,看了半小時發(fā)現(xiàn)是一部非常無聊的電影。理性的選擇應(yīng)當(dāng)是忘記這已經(jīng)支出的50元和已經(jīng)浪費的半小時,然后選擇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可是一般人的想法是什么:來都來了,錢都花了,不如勉強看完吧。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查爾斯在面臨決策時,和他的同伴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譬如,他們制作的指南針因為被消磁導(dǎo)致走錯了方向,同伴的第一反應(yīng)是破口大罵,原地擺爛,不停地抱怨??墒遣闋査箯牟槐г?,他似乎是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無論成功與失敗,他未曾流露出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沮喪,他只是在每一個時點做正確的事情。
富人品質(zhì)的第二要義是信念感。在流亡荒野的開始,查爾斯便說道:“荒野行走的人是怎么死的?They die of shame.”如何理解?為何死于羞愧?電影中,查爾斯的同伴屢次陷入絕望,查爾斯就像一個畫餅的老板一樣給他們打雞血。當(dāng)同伴質(zhì)疑自制指南針的可靠性時,他說地球磁場不會迷路。當(dāng)灰熊兵臨城下,而他們彈盡糧絕,查爾斯指出,唯一的辦法便是殺了它。人可以殺死熊嗎?同伴不相信,查爾斯給他勇氣,讓他相信。事實上,人確實不能殺死熊,但在危急關(guān)頭,查爾斯借助了熊的重力勢能,也即讓熊殺了熊。當(dāng)巴尼落入捕熊陷阱時,他以為自己要死掉了,可查爾斯告訴他,我會帶你回去。沒錯,查爾斯是一個極度理智的人,但恪守理性不代表永遠(yuǎn)正確,不代表避開失敗。他第一次自制的指南針是失敗的,他制作的釣魚工具是失敗的,他設(shè)計的捕熊陷阱是失敗的。但這些沒有成為查爾斯喪失信念的負(fù)能量,他不僅總是做正確的事情,而是總是傳達正確的事情。對于生存的信念感,是維系他走出去的力量。They die of shame,如何理解shame?如果要活著,就必須有活著的信念,而Shame是信念的螺絲釘出現(xiàn)了松動,繼而導(dǎo)致維持運作的系統(tǒng)開始崩塌。
對于這部電影,還有更多細(xì)節(jié)可以解讀。但就我關(guān)心的事情而言,我已傳達完畢。我并不能說這部電影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它更像是夜空繁星中的一顆,曾給予我以微弱的光亮,成為潛移默化地影響我行為習(xí)慣的一粒種子。時至今日,我依然也不清楚,習(xí)得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識點或技能點到底有什么用。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用,也許是我總是可以買到甜的水果,或是遇到小毛病總是知道該吃什么藥,或是可以阻止類似于在微波爐中熱雞蛋這樣的危險行為,又或是在生活中時常可以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小念頭和小辦法。除此之外,大多知識無用且無聊。沒有人會關(guān)心蒼蠅用餐前為何要搓手,也沒有人會關(guān)心蝸牛的牙齒到底有幾萬顆,我知道的這些知識,并不意味著給我的生活增添什么。何況,人類幾千年的知識寶庫浩繁卷帙,人的天性又是如此懶惰懈怠,普通人窮極一生恐怕也只能習(xí)得人類智慧的那一隅光輝。當(dāng)我們對知識保持好奇心時,我們追求的是什么呢?
《復(fù)仇者聯(lián)盟》里滅霸對鋼鐵俠說:史塔克,你不是唯一被知識所累之人。何為被知識所累?從人的情欲來說,對于知識的渴求是否也是貪婪的一種體現(xiàn)呢?在《玫瑰的名字》一書中,中世紀(jì)的僧侶甚至因為一本書而去殺某個人。假設(shè)我們對知識的欲望,無異于對財富、對情色的欲望,是不是也可以認(rèn)為并非是我們在攫取知識,而是知識在占領(lǐng)我們。王強(就是新東方的那位)曾經(jīng)寫過一本書叫《讀書毀了我》,他藏有六萬本書,家中根本無處插腳,愛書成了一種物欲。那么是否,我們就可以輕易得出結(jié)論,人類可能成為知識的奴隸?萬幸的是,雖然書籍培養(yǎng)的教條主義者不可避免,但我們?nèi)匀豢梢郧宄目吹?,那些渴望知識的杰出人類始終散發(fā)著自古以來的智慧光芒。史塔克為知識所累,但他也拯救世界。王強說讀書毀了他,可他也獲得了財富和追隨者。或許,功利主義的說法也可以稍放一放,世上仍有大量的讀書人,他們甚至未曾想過在知識的海洋中謀求世俗的成功,獲取知識本身就成為了人生的意義。在前面的分析中我說到,支持富翁查爾斯走出荒野的要素是知識、恪守理性和信念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在獲取知識的道路上,使得我們也獲得了理性和信念感。
查爾斯不僅富有到可以買得起飛機,而且心態(tài)超然、知識淵博、無畏勇氣、理性冷靜。
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他已經(jīng)超越大眾,不再是一個人了。
電影當(dāng)中有一些很小的細(xì)節(jié),比如秘書小姐給查爾斯的荒野求生的書,查爾斯反復(fù)對妻子說,為什么她要送給我這本書,為什么她要送給我這本書。
這個問題查爾斯或許想不明白,但是慢慢也明白了,我相信秘書小姐也是一個聰明的人。
我相信最合理的解釋是攝影師準(zhǔn)備在荒野里面謀殺他,秘書小姐用這種方式來以防萬一。
在電影當(dāng)中,查爾斯突然說到,你什么時候殺我?
查爾斯無疑是極其優(yōu)秀的,他卻很孤獨,孤獨到他只能用冷漠來對待世人,他或許唯一愛過的人就是他美麗的妻子,但是他的妻子卻背叛他,為什么背叛,我相信不是因為他不好,而是因為攝影師跟查爾斯是兩種人,攝影師在電影當(dāng)中是一個情緒化的人,懦弱的人,沖動的人,而這樣的人帶有男性原始的野蠻,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他吸引查爾斯美麗的妻子。
查爾斯幾乎是我所見過電影當(dāng)中所塑造最完美的男人,毫無缺點,如果有的話,就是他太強大了,強大到了孤獨。
他沒有朋友,甚至連唯一摯愛的妻子也背叛他,然而這一切并不是他愿意的。
也許是大眾太愚蠢,還是讓某些人進化太強大?
這是很有意義的一部影片,逆境(野外求生)是面照妖鏡,你有幾斤幾兩藏不住,騙不了別人、更騙不了自己。永遠(yuǎn)不要嫉妒那些活在金字塔尖的人,因為他們擁有的絕不僅僅是你看得見的財富,更是你看不到的智慧、勇氣和格局……世間唯一公平的是,不幸和災(zāi)難不僅僅會發(fā)生在窮人身上,但不公平的是,領(lǐng)袖人物(富人)擁有常人所不具備的膽識,面對困難,他們會先面對現(xiàn)實而不是啟動“情緒系統(tǒng)”,他們會聚焦在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怨天尤人、發(fā)泄情緒。這大概就是心理學(xué)上所謂“成熟”的概念。PS:“聰明”絕不是唯一值得稱贊的特質(zhì),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優(yōu)秀的人總會記得別人的好,即便對方曾經(jīng)做過傷害你的事。”????[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