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功能失調的演員被迫回到一起,必須處理他們在今天快速變化的世界未解決的問題。該劇由Keegan-Michael Key, Judy Greer, Johnny Knoxville, Paul Reiser, Rachel Bloom, Calum Worthy和Krista Marie Yu主演。流重啟9月20日,僅在Hulu。
這年頭還能看到情景喜劇,并且還是挺出彩的情景喜劇,真是不容易啊。
情景劇加喜劇,真是debuff疊滿,然而創(chuàng)意無限,懷著自嘲的態(tài)度來娛樂一下行業(yè)和時代,是個取巧又聰明的選擇。
為了不讓自己的影評計劃文件夾吃更多的灰,決定用一集一日一評的方式記錄下來,新年就要全方位和拖延癥告別~
-第一集-
男主的設定還是很傳統(tǒng)的內核,熱心正直善良,想顧好一切。另外三個人和編劇老爺爺有一點點模板化,但是不至于太生硬。女編劇有點新鮮感,編劇們干脆自己寫自己了哈哈哈!
審視近幾年重啟經典劇的潮流也是個有點意思的命中點,戲里戲外都在踐行和強調的“真實感”確實抓住了近幾年觀眾口味乃至世界趨勢的有點累了的味道--quiet quit, 躺平擺爛,簡單點,放松點,就挺好。
-第二集-
AOL同人文的郵箱真的是有把我笑到哈哈哈哈哈~
沒想到最后父女這樣的暗中小心翼翼的道歉還真戳到我內心了,人啊,就是喜歡逃避,放不下面子,還念念不忘真情的一種矛盾生物。
這里亞裔高管的處理是我見過的最自然最真誠的劇本了。雖然這個升職路徑有點理想化,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各個公司數分崗康康我!也撈我一把上岸吧!)而且這里那種模仿的困窘也把握地很精髓,真得不要試圖去融入,做自己就好,適度的真情流露反而才會收獲共鳴,這一點我也有所體會。
最后拉開車門傾瀉而出的爆米花,是我最喜歡美式幽默的最大原因。
-第三集-
在女性意識和多元群體覺醒的又一次浪潮下,我一度感覺關于性別的“玩笑”再也拍不出來了,但還是在這里找到了一種舉重若輕的傳遞方式。人物設定是經過一番考慮的,這集的核心人物其實就是女主和單親媽媽。女主的這條線設定很精妙,因為女主和男主是往日夫妻,所以這里拉出H戲份來討論就讓局面緩和很多,繞開尖銳敏感的矛盾,不至于惹眾怒,也可見如今編劇的小心翼翼(which also should be true). 另外女主在親吻中忽然落淚這個情節(jié),就好像在這個溫暖底色的喜劇里加了一絲明媚的憂傷,肯定也會抓住一些中年女性的心理,不得不說編劇真得太懂了。單親媽媽這條線的設計則是一種補充,這么說是因為現實生活里確實也有很多這樣的女性,性觀念開放,和許多男性一樣。其實兩位男性和這兩位女性在情節(jié)上是對稱的,所以喜劇化學元素的反應就很好看。
這一集父女條線的設計是新老代際交替的經典劇本。圓桌討論的多人對話你來我往,穿插在主線之間調整節(jié)奏,看得一點都不累。最后的跌倒處理有點俗套,圓滿的有點理想,然而我就是吃這套設計,現實里永遠不可調和的群體之間的利益算計和冷酷悲傷,就是要在影劇里面圓滿和療傷。
-第四集- "在科技公司,員工如果要求一張可調整高度的辦公桌,就會被認為很難搞。”啊真的嗎,我不要這樣啊,頸肩和腰背由于當年奮戰(zhàn)高考時沒有好好愛護,導致現在根本經不起久坐,一定不要因為任何事情犧牲健康啊??。
看這一集的時候感覺好溫暖,好像回到了當年看摩登家庭的日子,心里面特別踏實感動。兩個主題,流動的性別和放松自我的亞裔高管,也是我很喜歡的敘述方式,喜劇和表現手法讓人不會感到過于沉重,而且本作品的基調很真誠,讓人會心一笑。
帶入到自己的生活里,騎自行車真得很開心,我覺得自行車簡直就是世界上最棒的發(fā)明;阿美這邊對性別這一點也真的很在意,至少在學校里,整個群體的氛圍都是會鼓勵大家表明自己的代稱,本著入鄉(xiāng)隨俗的原則,我會說My pronouns are she/her/hers, and of course you can call me whatever you want~
-第五集-
這一集有不少梗不太明白,因為編劇的內部笑話比較多。不過我認為對“同事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多遠”這個話題的討論還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沒入職場,所以對同事關系不是很了解,但是感覺演員這個行當的人群關系會相對密切一些,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本身就是很難把握的一件事情,太疏離會造成種種無奈甚至不和睦;太親近又容易感到被冒犯或者冒犯他人,以及種種不大不小的麻煩?,F實生活里這些可能是讓人感到耿耿于懷,甚至極為不爽的事情,然而優(yōu)秀美式喜劇的編劇們簡直個個都是lemonade juice大師,總把生活里的絲絲辛酸變成甜蜜的檸檬水送到觀眾面前,讓人會心一笑,我想看多了的話也會多少形成一點同理心和豁達的人生觀吧~
-第六集-
哎,原來曾經這么友愛的夫妻之后也會無奈分開啊,好可惜。不過這個游戲的確挺好玩兒的,而且兩個人的想象力也很豐富哈哈,做演員的快樂也在于此吧~ 這集討論的職場戀情也的確是個很值得反思的論題。第一次問屬于正常范疇,之后總是問就被可能被定義為騷擾,雙方都同意就要簽協(xié)議中,規(guī)定真是夠細致呀。當然男女不平等也在這里有所體現,no one would take me seriously真是讓人悲傷啊。
浪子回頭誠懇救贖這條線也讓人感慨不少,沒想到在演藝界也會有被隊友坑的經歷,導演的一番話很受用,告訴人們應該如何正確地道歉;與此同時也沒有漏掉犯錯演員內心艱難感受的表達,做人留一面,日后好相見。同理心和豁達的人生觀又加強了哈哈哈~
最后想說的是,對一個人有好感的話,其實往往對方和別人都會察覺哦~這一集里面的每條線都有暗示這個生活現象:)
-第七集-
這一集的主題是合作,感覺復習了一遍今天學院老師講的合作原則哈哈哈,而且我們也是和編劇一樣采用的圓桌會議形式,外面還有風吹樹梢的沙沙聲,感覺特別舒服~
另外這集男主打球的口哨配樂和最后關于演員的結尾曲也配的很好,總之是很有趣的一集啦~
-第八集-
哇最后一集的劇情好猛啊,一下子挖了這么多坑,不多也是摩登家庭每季結尾的老套路啦。這部劇能不能續(xù)訂,某種意義上還是能作為這個時代對情景喜劇品味的風向標了。編劇也算是假戲真做一路模仿到底,現實和劇本的交叉就很是有宿命感了。
這些新挖的坑里面,夫妻二人的故事線其實比較套路了,感覺生活中離過婚的人們,再見面還能有戀愛一般的心情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所以這純粹是為了故事而服務,有一點俗套,編劇默認愛看家庭喜劇的觀眾,會傾向于看這種懷念舊情的橋段。亞裔和小男主的搭配倒是別有一番新風味,就好像新口味的冰淇淋,兩個人糾結矛盾的心態(tài)拿捏地都挺好。最有玩味意趣的應該是浪子演員了,改過自己以后準備買下人生的第一套房,在猶豫簽合約時冒出那句:“要是我以后過上了普通的日子,我還是那個我嗎”,一下子就哲學起來了哈哈哈。其實也很好地反映了人在走到一個新階段時,對自我的懷疑和拷問,這種傳遞很有普世意義,所以很能引人共情,優(yōu)秀的編劇功底可見一斑。最后說到編劇,感嘆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雖然這樣的劇本設計并不新鮮了,而且喜劇的風格注定會弱化一些斗爭的精密復雜度,可是看到老編劇要離開了,結尾音樂一響起來,還真是越來越不舍了呢。至此提升用戶粘性的目標圓滿完成,情感聯系搭建起來了,這里又多了一個關心劇中朋友家庭,把他們當成朋友的真人喵喵喵~
即使是后時代,本質愛的內核還是永續(xù)不變的,這就是情景喜劇的最大魅力。
近期喜劇片最佳??! 好多行業(yè)內的梗,ZZZQ的梗哈哈哈哈哈。編得好妙! PS 想念大太陽藍天和Studio Lot!
尚導給推薦的。我覺得很一般啊??
bloom真是招人喜歡??!很古典的喜劇,好多熟悉的comedian
6,不算平庸,畢竟至少有reboot的噱頭,偶爾來個眼前一亮的葷段子,hulu original品控還是差口氣,zoe那部確實是近幾年最出色的作品了,其他的也就比abc多了個尺度,離fx還是有差距
【只有一個人】(鏡頭晃得好兇,看起來眼睛好累;
本季情景劇愛好者必看,黑馬之作,各種戲內外的編導演員沖突,有一種老式情景劇融合現在狗血劇的感覺,驚喜連連,雖然毫無大牌卻也尺度彌補,強烈推薦?。?/p>
很能get到梗,希望有下一季。
第一集還不錯
hehehehehehe
Meet Rebecca!
美式情景喜劇結構的精致真的很讓人佩服
雞肋,為了Rachel但還是一集棄,Michael Key就一臉被砍相,果然
這不就是隔壁的Warner嗎
并不是加上新詞匯就可以代表新和舊沖突和解,依舊是老套路老思想刻板性別角色,可口可樂罐裝老白干。 再看了一集,改成一星好了,土到掉渣的?。。。。。?!
純粹找樂子看還行
一部演 拍情景喜劇 的喜劇。貴塢sitcom編劇這活,這么好玩的嗎,那么如何才能入行呢?喜歡看行業(yè)梗和hulu自黑。人物再有趣一點就更好了。
不是很有趣,但也不無聊,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盡管主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但內心都很善良。
居然意外的感人
那個zach老媽跟灰發(fā)男也太搞笑了哈哈哈哈,每個callback都好有趣!
用近來大廠流行的舊劇復活為殼,從writers room創(chuàng)作角度展現boomer、millennials、genz隔代之間的文化差異,每集借用一部經典喜劇做引,各種梗滿天飛,直白又爛俗得恰到好處。這次levitan搞好萊塢幕后故事真的太適合sitcom愛好者口味了,所以想夸張點夸,第一季就能做到這樣爆笑的水準感覺能和curb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