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訴訟

劇情片以色列,法國,德國2014

主演:羅內特·艾爾卡貝茲  西蒙·阿布卡瑞安  Shmil Ben Ari  亞伯拉罕·切萊克塔爾  塞森·加布埃  克倫·莫爾  梅納什·諾伊  杰夫·里凡奇  伊夫林·哈格爾  David Ohayon  Roberto Pollack  Eli Gorenstein  Dalia Beger  Gabi Amrani  Albert Iluz  Rami Danon  

導演:羅內特·艾爾卡貝茲  施洛米·艾爾卡貝茲  

 劇照

訴訟 劇照 NO.1訴訟 劇照 NO.2訴訟 劇照 NO.3訴訟 劇照 NO.4訴訟 劇照 NO.5訴訟 劇照 NO.6訴訟 劇照 NO.13訴訟 劇照 NO.14訴訟 劇照 NO.15訴訟 劇照 NO.16訴訟 劇照 NO.17訴訟 劇照 NO.18訴訟 劇照 NO.19訴訟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05:12

詳細劇情

在以色列并不存在民事婚姻與民事離婚,所有的結婚與離婚必須在猶太教拉比的裁決下才能成為“合法”,然而丈夫一方的權利往往凌駕于第三方的裁決人之上。《訴訟》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所講述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薇薇安·阿姆薩勒姆自三年前已經(jīng)提出結婚,然而她的丈夫伊萊莎并不同意。即使伊萊莎強硬地不肯妥協(xié),薇薇安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爭取自己的自由,然而宗教裁決人的態(tài)度卻是曖昧不清。在三方拉鋸的過程中,一幕幕悲劇與荒謬不斷上演。

 長篇影評

 1 ) 生活中千萬不要和肉頭一樣的人打上干系『訴訟』

110分鐘,基本只有一個場景,一個漫長并且荒唐的訴訟,不停頓的大量對白,卻是從開頭到結束沒有絲毫可以放松的揪心感,女主角自導自演的極為牛逼的故事。

從開場鏡頭完全忽略妻子薇薇安,就把表達男權的基調,直到所呈現(xiàn)的不可理喻的丈夫以利沙到令人崩潰的法庭,讓這種氣氛發(fā)揮到了極致。

而薇薇安的內心變化從受到折磨,充滿怒火,看到希望,感到絕望,在每個證人陳述和劇情的推進,通過穿著服裝(只有一次穿了紅色),頭發(fā)造型的變化襯托出來,直到一個臉部特寫持續(xù)很久,此時情緒的壓抑和對這樣荒唐的政治和宗教制度的無奈,女主角用面部表情演繹出來,真實到位。

影片在抨擊猶太教社會中女性在家庭中不平等地位的同時,也看到對這樣并不解放的思想的妥協(xié)和無奈,對美國那些文明國家的法律公平的向往。

所有人扭曲的尊嚴論形成荒謬的價值觀念,句句臺詞都透露這絕望和憤怒。我曾一度以為薇薇安會自殺,因為我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心跳加速,壓抑的情緒無法釋放的感覺,這也是這部片子抓人的成功,當最后附帶條件的同意的時候,我甚至有種變態(tài)的猜想,但無論如何薇薇安成功了,可是窗外依然是熟悉的街景,電影結束。

但我會覺得薇薇安可以不在這個國家繼續(xù)生活,即使答應了以利沙荒唐的條件,至少自由了,到一個新的社會,忘掉那些過分的要求,重新更好的生活。

這部片子也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和肉頭打上干系,磨磨唧唧的他會死纏爛打直到自己崩潰,更像一口粘痰甩也甩不掉。

 2 ) 猶太婚姻和議論文的寫法

      鑒于我的長評《離婚訴訟和科斯定理》//movie.douban.com/review/7516628/被打入冷宮,我只好破天荒地為一部只看過一遍的電影去寫第二個影評。

    電影名Gett,其實是猶太教法庭的離婚認可書,或者離婚授權書一類的東西。因為太多影評無視以色列和猶太教的婚姻現(xiàn)實又輔以太多臆想和主管判斷。所以,我想先提一下以色列的猶太人的婚姻法和婚內性別情況的現(xiàn)狀。

      猶太民族確實歷經(jīng)男權社會,即便現(xiàn)時現(xiàn)刻說以色列人是男尊女卑的社會也符合現(xiàn)實。然而猶太民族有其特殊性,即便在男權社會的時候,猶太民族也有母系氏族的特點。典型的,只有當你的母親是猶太人時,你才會被認可成為猶太人。反過來僅僅父親一方是猶太人時,子嗣是不被承認為猶太人的。所以,實際上,以色列的女性地位并不如部分影評顯現(xiàn)地那么不堪。而猶太民族又極其地尊重婚姻關系,并且嚴苛地規(guī)定一些雙方義務尤其是強調男方的義務,如下

1.與妻子同居,不可分開。
2.履行婚約中所規(guī)定的經(jīng)濟義務。
3.具有保障妻子生存的能力,給妻子提供住所和衣物。
4.妻子生病,保證送其就醫(yī),并精心護理。
5.如妻子在戰(zhàn)爭中被俘,有義務將其救出。
6.妻子先去世,要給以厚葬并建立墓碑。
7.如妻子先去世,要保障后代的繼承權。
8.如丈夫先去世,只要妻子守寡,她就有在原住宅居住和從丈夫遺產(chǎn)中獲得生活來源的權利。
9.如丈夫先去世,其身后遺產(chǎn)將保障妻子把他們的子女撫養(yǎng)好,直到子女長大成人。

      《塔木德》中也有很多描述夫妻關系的名句,選其一二來顯示猶太家庭的性別歧視情況。

1.神不用男人的頭創(chuàng)造女人,因為女人不可支配男人;但也不用男人的腳創(chuàng)造女人,因為女人不可成為男人的奴隸;而以男人的肋骨創(chuàng)造女人,是要叫她永遠貼近他的心。

2.婦女必須保證在她和丈夫之間有一種平和的氣氛,她應該愛戴她的丈夫。誠然,離婚可以被視作是家庭私事,但也應該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來保證婚姻的完整。

      不錯的,以上種種可以發(fā)現(xiàn)猶太人對于婚姻的重視和婚內夫妻的地位相仿,外加上離婚之困難,才使得以色列成為世界上離婚率最低的地區(qū)之一。

      來說說猶太人怎么個離婚法。如果一對夫妻感情不合需要離婚,尤其是在妻子失節(jié)的情況下,猶太人認為可以離婚。但必須在雙方長時間冷靜思考之后,以及地方社團的調解未果的基礎上。當為家庭恢復和睦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失敗后,經(jīng)雙方同意,猶太宗教法庭將發(fā)布一份離婚書“Gett”,在拉比主持下,由兩個見證人簽字,再由丈夫交到妻子手中。以上這一程序毫無疑問也成為了導演的抨擊對象。

  現(xiàn)在的以色列,如果雙方僅僅在政府當局辦了離婚手續(xù),猶太教會也不予承認。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離婚雙方需要先進行一次民事離婚,再由猶太宗教法庭發(fā)布一份離婚書,作為宗教機構對這一離婚的確認。

      如果看到這里,你還覺得猶太婚姻中對女性一方有諸多不公的話,不妨接著看看以色列的新的婚姻法是如何處理如果男方堅持不愿離婚給予對方自由的情況的。

      根據(jù)最新的以色列婚姻法,如果調解失敗,女方因為合理原因提出離婚,而男方一味堅持不離婚,便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最初女方提出離婚,如果男方不同意,法院會沒收男方的駕駛執(zhí)照。之后則是吊銷他的護照。在此之后如果男方仍不同意,法院會一步步取消男方的學歷證書和證明文件,不承認他的專業(yè)資格,取消他的行醫(yī)執(zhí)照和律師證明等等。最終,長期堅持不離婚的男子,最終可能會落得財產(chǎn)和銀行帳戶都被凍結,甚至會被投入監(jiān)獄,直到他同意為止。本片中,導演也對男主因為新婚姻法的境遇做了輕描淡寫。
      
      說以色列新婚姻法是令當?shù)鬲q太男性憤怒的婚姻法這絕不為過。

      讓我們反過來想一個問題。誠然,片中的婚姻狀況和婚姻的存續(xù)對女主而言是枷鎖桎梏不假,但是離婚和婚姻存續(xù)的結束對于男主又意味著什么呢,居然讓男主可以丟下學歷、名聲、工作和積蓄,甚至為此忍受牢獄。這即便不是意味著煉獄,怕是也差不太多。然而電影完全沒有就此展開,并暗示男方的咎由自取。

      所以,猶太法庭上的問題,非A即B。就像把一份產(chǎn)權,判給誰或是不判給誰并不容易。我想簡簡單單判決離婚的執(zhí)行才是藐視猶太民族傳統(tǒng)智慧。

      順便講講議論文。經(jīng)歷過天朝各種考試的我們,早已習慣議了議論文的寫作。通常是這樣的,根據(jù)一則材料,就XXXX情況,給出你的論點,輔以足夠的論據(jù)支撐該論點。

      有兩個關鍵
1 “根據(jù)”所給材料,“就“XXXX情況 意在你的論點要有關原材料
2 論據(jù)“支撐”論點

      不是說議論文不能有華麗的辭藻,夸張的比喻,清新的小詩或者恢弘的排比,只是關鍵的2點都不能少。拍電影,尤其是電影條件則寬松很多,不是命題作文,不存在原材料一說?;旧贤ㄟ^劇本來達成“支撐”電影傳遞的精神就行,就像論據(jù)支撐論點一樣。然而這正是本片的問題。

      電影的技法方面沒問題,感染力也足夠。所以導演想傳達的情感或者觀點相信可以充分明白地感知到。導演關注猶太人不同性別的公平問題,想用一起猶太婦女的離婚訴訟來抨擊以色列的婚姻制度。但是這個論據(jù)恰恰出了問題。更不可思議的是,其實論據(jù)可以有很多,導演卻找了一個很不合適的點。

      從議論文角度來說,這電影是很難合格的。作為一個士兵,敢于沖鋒是勇猛。作為一個統(tǒng)帥,妄圖以己之短攻人之長,以卵擊石就不簡簡單單是魯莽了。不幸的是,統(tǒng)領和指揮正是一部電影中導演的職責。

 3 ) 訴訟

非常精彩的庭審,不是美式巧舌如簧的辯論,而是在一出看似荒誕的離婚訴訟案反應以色列的女權現(xiàn)狀。根據(jù)當?shù)胤苫蛘邞撜f是風俗,離婚訴訟只有在男方同意的前提下法庭才能夠裁決,在影片中因為男方的頑固堅持而使訴訟持續(xù)了5年,進出法庭10余次并且最后是在女方接受不得再交往異性的條件下才勉強促成,取得了難堪的“勝利”,影片最后那個只拍女主雙腳進入法庭的鏡頭,也是暗示著真正取得平等權利才剛剛上路。同時也看到了多個人物的情感、社會狀態(tài),群像的刻畫顯得富有個性而豐滿不做作,對當?shù)氐娜宋娘L俗都做了側面描寫。影片中還同時點到了美國法律的優(yōu)勢,沒那么拖沓,這在阿拉伯國家應該是比較大的禁忌,同時也說明導演(也就是女主)已經(jīng)受到了相當多的西式思想影響,在同時抨擊以色列仍以風俗作為判決依據(jù)的落后同時,也指出了現(xiàn)代化的司法建設對特別是女權平等的必要性。

 4 ) 女人應該用什么來標注自己

      以色列和伊朗總是時不時會有驚喜,我多少覺得那是因為這兩個宗教文化和現(xiàn)代理念有著極強沖突的地域會有很多故事要說吧??赡芤惨驗檫@個緣由,很多年前就看過一些這兩個地區(qū)產(chǎn)的同志電影,不得不說我發(fā)現(xiàn)這兩種文化基本就是一對傲嬌雙胞胎,我知道我的理解還蠻淺薄的,但是鑒于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對女性高度相似的禁錮,我能做的基本就是翻白眼了,任性~~~~
       電影只有一個場景,一間很局促的宗教法庭所在的房間,一起持續(xù)了五年的離婚訴訟就在這件房間展開,電影也就是用兩個小時展現(xiàn)了這五年里庭審。五年的庭審沒有任何關于財產(chǎn)分配和孩子撫養(yǎng)權的爭議,他們這一次又一次的庭審只為了研究這兩個人是不是可以為了性格不合而離婚。作為非猶太教徒的局外之局外人,我們沒有權利去指責這種在宗教信仰下形成了生活理念,但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類,也實在為還依然存在的可謂荒謬的理論而扶額。我突然想到了最近很盛行的婚姻討論,這世界還是很大,還有很多我們不能想當然的存在。
      最讓我不爽其實不是猶太教義下的婚姻理念,而是對女性的禁錮,我知道這不是第一次了,可每每看到還是忍不住扔十二萬個草泥馬過去。雖然我們天朝沒有那么明顯的禁錮,但這犄角旮旯里依然存活的殘念依然猖獗,很多女性自己都沒意識到吧,我們應該用什么來標注自己~請想一想。

 5 ) 訴訟

無自由即無快樂——電影《訴訟》所展示的人性主題
本片名為“訴訟”,其實沒有多少訴訟程序值得我們關注,吸引我們注意的是猶太教世界的男女平等問題,無論是在平時的夫妻關系中,還是在離婚案件的訴訟中,男性權力是至高無上的,那種尊重男權,壓制女性的行為在本片中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確讓我們瞠目結舌。
即使我們對壓制女權的行為咬牙切齒,也無法對夫妻間的是非給個公正評斷,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人家夫妻間的事,即我們沒有必要從薇薇安和以利沙這對夫妻之間的言詞,來判斷他們到底誰是誰非;而且,從所有證人證言,以及雙方律師(或代理人)的辯論也無法判斷到底誰對誰錯,雙方都是在各自立場上來自證有理或攻訐對方。在猶太教規(guī)下、在猶太教思維主導的法律下,只要證明丈夫是一個正派的人,沒有家暴,沒有生理缺陷,那么他就是無過錯方,占有離婚的主導權,無論薇薇安方如何論證她過得不幸福,只要她丈夫不同意離婚,法官也不會支持她的離婚訴求。
整體來看,本片反映的是以薇薇安為代表的女性如何反抗男權,如何爭取她們的權利,尤其作為一名妻子應有的權利,而最大的權利莫過于脫離其丈夫的權利——離婚自由。根據(jù)我們對薇薇安的面部表情的觀察,在離婚有望達成的幾個場合,她都會面露微笑,可見,自由已成她快樂的來源。然而,她想獲得這種自由的訴求幾乎得不到什么支持。法官只關注她有沒有守婦道,所以他們幾次詢問她有沒有與人通奸。似乎沒有與人通奸就沒有什么大錯,就可以回歸家庭,根本無視她回歸家庭是否幸福,因為這三名男性法官根本就沒想到一位女性的權利覺醒,不理解一位妻子可以違背丈夫的意志。法官是完全站在男權立場上的。薇薇安哥哥的妻妹支持她離婚,被男方代理人羞辱為“妒忌”,法官也不對這不恰當言論予以制止,甚至不公正地支持男方代理人對女方律師的人身攻擊。
以利沙對妻子實施冷暴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要對抗妻子的權利要求。那么,薇薇安具體的權利要求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我們可以從相關證人證言中略窺一斑。首先,她需要獨立自主權,不要做一個順從丈夫的奴隸。這從她哥哥的證言中可以看出。她哥哥雖然認為他妹妹與妹夫的婚姻是個“災難”,但他仍然鼓動其妹夫來對付其妹妹:“有時候男人得有點兒手腕女人才肯聽話,不能總是那么放任她”。顯然,她哥哥也看不慣她那種獨立自主,不愿意為男人而改變自己的倔強個性,因為他就是這樣認為的:“男人改變女人有什么奇怪的”。其次,對等尊重的權利。她不想在家庭中完全處于屈從的地位。尊重不對等就一定有屈從。薇薇安的友鄰,阿布卡斯太太,在她提供證言時,說到尊重這點時就開始哭了起來,這無緣無故嗎?她說的可是發(fā)自肺腑的話呀!“一個聰明的女人,應該知道什么時候說話,什么時候該住口。男人們想要的,無非就是女人對他們的尊重,再無其他,何況他還是一個如此寬容的男人,你要尊重他在先,你才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要尊重你的男人,然后你自然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彪m像肺腑良言,但卻道出了女人的辛酸,阿布卡斯太太其實為自己哭泣,為自己完全屈從于丈夫而委屈。顯然,薇薇安經(jīng)常在家里爭取對等的尊重權,才引來友鄰的規(guī)勸,才引起丈夫的冷遇。第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她想自由去旅行,她想自由出入咖啡廳,她想自由交朋友,她不想像猶太教徒一樣地生活,不想在周三就準備安息日的食物,她不想依附于一個人,他想擁有“不想跟一個人一起生活”的權利,但這一切都是她丈夫不能容忍的,因為她丈夫從此就失去了一個猶太教男人的尊嚴。在她丈夫還愛著她的情況下,要想改變妻子的生活方式,家庭冷戰(zhàn)就不可避免了。
對于薇薇安來說,無自由即無快樂,而對于以利沙而言,無尊嚴即無快樂。糾纏許久的訴訟其實就因以利沙的不合作,說到底是因為他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尊嚴。無論薇薇安的不順從、還是她的自主意識,這些都讓他不能跟其他猶太教徒一樣,享有對自己女人絕對的控制權。其實,直到影片結束,我們才發(fā)現(xiàn),橫在以利沙心中的結就是他害怕自己曾經(jīng)的女人再跟其他男人交往,即使已決定放她自由,他仍然需要妻子答應,不再跟其他男人交往,這似乎就是他用這么多年的訴訟的用意所在,無非就是為了他那點可憐的尊嚴和臉面。薇薇安以獨身的承諾來換取自由,反映了猶太教婦女爭取權利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

 6 ) 婚姻是人類復雜關系的總和

婚姻也許是世界上最為復雜之事,婚姻雙方的是非曲直,更是讓人難以弄清楚。各種的利益與情感,如亂麻式地糾纏在一起,所涉及到的各方人員,更是浩大,讓人看著都頭疼。所以中國有句老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這話恐怕擱哪個國家,也許都是如此吧。

2014年的以色列影片《訴訟》,講的就是三位老法官斷家務事的故事。這部影片曾經(jīng)獲得去年的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是以色列才女羅內特·艾爾卡貝茲與其兄弟共同編導,并且由她自己主演的。這是一起夫妻離婚案,一訴就是五年,開庭無數(shù)次,就在那間小小的法庭里,雙方爭吵不休,還請來了各自的律師及證人,相繼登臺訴說,仍是剪不斷,理還亂。在這五年不斷提請的離婚訴求中,經(jīng)歷著其中一方因拒不出庭而入獄,另一方則因辱罵法官而被拒入法庭,因案件而讓哥倆反目,一方的律師也差點被拖入這潭混水之中,其中的主審法官因生氣而病倒……影片很生動地映證著家務事之難斷與婚姻之復雜。

其實,影片的故事再簡單不過,即是妻子提訴法庭,要求判她與丈夫離婚,而丈夫則堅決不同意;電影的場景亦不復雜,差不多均是在一間小小的法庭里展開,沒有多余的表演余地,全靠著臺詞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出場人物不算很多,都給觀眾留下足夠鮮明的印象,特別是幾個證人,出場只有一次,但每個角色都很出彩。他們的出場,把故事的外延擴大了,從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到法庭外面的情況。

一般離婚案件中,女性一方無疑更會得到人們的同情,在此劇中,觀眾打一開始,就對女主角薇薇安表現(xiàn)出同情。她一次次地跟隨著律師來到法庭,每次均以失敗告終。她丈夫伊萊沙就只有一句話,不愿意離婚,要求她回到家里,盡到妻子的責任。伊萊沙在法庭上認為,薇薇安作為妻子是合格的,她對于家庭很負責任,亦未有出軌的情形。在外人的眼里,他們夫妻之間也是和諧的,連薇薇安也認為,她丈夫從未對她動過一個指頭。他們育有四個子女,丈夫亦辛勤勞作,撫養(yǎng)著整個家庭。

在法官及很多證人的眼里,覺得薇薇安要求離婚有些不可思議。在常人看來,他們還算是一對合格的夫妻。畢竟男女雙方對對方的行為,并未有過多的不滿,換句話來說,基本上還都是盡到了為夫為妻的責任。用中國通俗的話來說,是女守了婦道,而男亦是不抽不嫖。因此,在法官的心里,自然早已將心傾向了不愿離婚那一方。幾次法庭上的反反復復,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這一點。

這場曠日持久的離婚戰(zhàn),既讓影片中的人物,也讓觀眾都精疲力竭,感覺到非常的累。電影不僅是把婚姻中的各方行為,掰開捏碎細細地展現(xiàn)出來,既給別人看,也讓自己看到自己的婚姻在別人的眼中是什么模樣。同時,電影還從更高的角度來俯視婚姻,審視著婚姻中的社會關系。

因此,電影所描述的并非一件純粹的離婚,宗教的介入又讓這樁案件益顯復雜。有許多觀眾在看了《訴訟》一片后很感慨,覺得原以為以色列是個相當開明的國家,竟未想到如此的保守,宗教如此深地介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確實如此。以色列,是一個沒有婚姻法例的國家,涉及結婚與離婚之類的民事案件,一般皆是由猶太教的拉比組成的法庭來判決。據(jù)相關資料,全以色列有十三種類的宗教法庭,處理著相對應教派中的婚姻事宜。普通法庭是沒有辦法涉入婚姻糾紛的,而且跨教派的婚姻也無法得到仲裁。而且各個宗教其實也是把信眾的婚姻大事,視為自己當仁不讓的責任。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文化的婚姻禮俗,都有著一種完整的宗教儀軌。

可以更進一步地說,其實法律本身的起源,亦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中也說,法律的公正與權威來源于宗教,源于上帝的授予,因此法律天然就高于王權的。君權神授,國王也得遵守上帝制訂的法律。至少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皆是如此,上帝或者真主才是人間公正的最后裁決者,而神職人員則代表著上帝秉公執(zhí)法。作為前二種宗教源頭的猶太教,就更是如此。

看《訴訟》這樣一部以色列影片,會聯(lián)想起前兩年曾經(jīng)看過的伊朗影片《一次別離》與《過往》,總覺得盡管他們的宗教有著很大的差別,但在處理婚姻之事竟有著極其相似之處。原因也就在此。

薇薇安在電影中所面臨的法庭,就是這樣一個宗教法庭。我們在電影中,也可將這個法庭做一番打量。從偶爾掃向法庭之外的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到這樣的法庭中處理婚姻的夫妻還不少,很多都在外面排隊,等待著宗教法官的召喚。而法庭則設于一間小小的房間之內,三位年齡頗大的拉比作為法官高居其中,而原告與被告席則列于旁邊,坐著原被告及他們的律師。證人席只是一個小小的桌子,位于原被告席之前。法庭內沒有旁聽席,無關人員不準入庭,而作完證的證人也得馬上離開法庭。

這樣的法庭其實與現(xiàn)代法庭在很多方面并無二致,原被告雙方的陳詞,雙方律師的互辯,對證人的詰問,法官的時時干預……看此劇猶如看美國的法庭劇一樣,你能欣賞到控辯雙方的唇槍舌劍,看到案情的層層剝離,甚而能細致入微地看到人性。但在這樣的宗教法庭里,你還能看到更多的東西,看到婚姻之中所摻雜的復雜文化,看到宗教對于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甚至可以看到中東地區(qū)的歷史與現(xiàn)狀。

婚姻從來就不單純,一直就是人類最為復雜關系的總和。而在中東,在以色列,婚姻則尤為復雜。

在世界其他的國家,離婚官司也會打得曠日持久,一樁離婚案如本片中持續(xù)五年的,雖不算多,但亦不鮮見。但一般情況之下,離婚官司的糾纏不清,主要在于子女的歸屬與財產(chǎn)的分割,利益主導著婚姻之中的糾紛。只要兩方在利益方面能夠厘清,那么離婚的糾纏也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在《訴訟》一片中,這起離婚案久拖不決,則在于離婚的本身,并不涉及利益的牽扯。薇薇安與丈夫伊萊沙共同育有四個子女,皆已成人,所以子女的歸屬已不成問題。薇薇安有著自己的工作,能夠掙錢養(yǎng)活自己,且在訴訟之中,雙方也一直未涉及到財產(chǎn)的分割。問題的焦點在于,雙方對于婚姻的幸福與否存在著根本性的歧義。

在這樁案件中,其實是不存在過錯方的。一般情況下,在世界各國的離婚案中,有過錯的一方天然理虧,在離婚過程中會失去相當大的發(fā)言權。薇薇安與伊萊沙都不認為對方有過錯,也未就此指責對方。男方認為,他已為家庭提供了必要的責任,并且盡心盡力讓全家幸福。女方則認為,她在婚姻之中,并未得到對方的愛,而且對方還限制著自己的自由,即使對方對于自己沒有家暴,而且自己生活無虞,不過感覺這樣的婚姻卻并不幸福。從薇薇安的敘述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伊萊沙是個非常固執(zhí)的男人,有著很嚴格的宗教感,并對薇薇安有著冷暴力。薇薇安抱怨,結婚這么多年,伊萊沙未送過她一朵花,未與她一起看過一場電影,并且禁止她與任何朋友來往。

薇薇安應該出生在一個比較自由的家庭,從她作為美容師的職業(yè)及其穿著來看,她也有著自由的思想,自然與恪守著傳統(tǒng)的丈夫有著很大的差距。在電影中我們也可看出,她請的是一位并不嚴格信教、經(jīng)常忘帶小圓帽的律師,而她丈夫伊萊沙的辯護人則是他的哥哥,一位很有成就的猶太教拉比。他的出場,又讓本來很受宗教影響的離婚案,更加重其宗教的色彩。離婚雙方的陣容,顯然相當?shù)膶α?,一方傾向自由而世俗,另一方則是傳統(tǒng)與宗教,倒算是勢均力敵。

但天平明顯地偏向于傳統(tǒng)的一方,也即是丈夫伊萊沙一方。如前所述,這是個猶太教法庭,法官皆是德高望重的拉比。更為重要的是,離婚與否,最重要的是得丈夫同意,如果丈夫不同意離婚,那么這案件無論如何判,婚是肯定離不成的。由此,影片中的訴訟,其實也變成了一個邏輯怪圈。薇薇安訴訟的目的,是想讓自己與丈夫離婚;法庭判決的基礎,是她的丈夫同意她的離婚請求;她丈夫應訴的目的,則是堅決不同意離婚。因此,這樣一件簡單的離婚案,就一審再審,一拖再拖,審了無數(shù)次,也無數(shù)次審而不決。

電影至此,矛頭自然是指向了以色列社會的男權至上。導演也通過鏡頭,不露聲色地把問題擺在觀眾面前,展現(xiàn)出她的批判鋒芒。確實,影片所展示的問題也正在困擾著以色列社會,特別是其婚姻法案也飽受詬病。導演正是通過此部影片,在呼應著其國內民眾要求改革宗教法庭、引入世俗婚姻的呼聲。不過,電影并未止于此。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于導演并不只是從高處來俯視婚姻,來觀察婚姻的文化基因與社會關系,而且也從細處著眼,以更多的頗有意思的細節(jié),給予更多角度的探討,表現(xiàn)出此問題的復雜性。這也使影片有了更為寬廣的視域。影片用俯視來建構了一種婚姻的邏輯,而以鞭策入里的觀察又來解構婚姻。

薇薇安與伊萊沙的婚姻究竟是怎么樣的?從前述可知,在普通人的眼里,他們也許并不相愛,平淡相處,但還算相敬如賓,與以色列甚至全世界大多數(shù)夫妻一樣,沒有更大的矛盾與沖突,尚處于一種可維持狀態(tài)。但導演卻用鏡頭,化解著觀眾的這種看法。兩人法庭相遇,曾經(jīng)有著幾次對視,導演毫不留情地將他們的神態(tài)細致而不厭其煩地展現(xiàn)出來。他們互視的眼神卻表明了雙方的相互憎恨,那是一種帶著仇怨的冷漠。而他們的鄰居作為證人出場,則又揭開了這個看似平靜家庭的面紗。盡管這位由男方請來的證人鄰居囿于種種情況,仍在稱贊著這對夫妻的和平相處。但在對方律師的節(jié)節(jié)逼問之下,卻抖摟出他們之間的爭吵如同家常飯。

關于薇薇安作為妻子的貞潔,那是原被告雙方都在竭力維護的。他們都認為薇薇安恪守婦道,即使與丈夫分居期間也未與男人有交往。但導演卻以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鏡頭,定格于薇薇安頗具風韻的穿著打扮,特別是她那雙涂著紅指甲的腳,或者暗示著她與律師之間若有若無的親密。而最具爆炸性的指證,則來自于一位看似老眼昏花的證人。他說他看到在分居期間的薇薇安,在咖啡館里與一個男人密談。此言一出,如同扔出一枚炸彈,立即在法庭引起轟動。丈夫伊萊沙首先讓證人別胡說,而后妻子薇薇安堅決予以否認,說與她交談的是律師。但導演不動聲色地將鏡頭轉向了律師,將律師一副驚愕的樣子展現(xiàn)于觀眾面前。薇薇安與伊萊沙之間的婚姻真相,也許真的只有他們自己才了解。婚姻亦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從法庭上,是得不到任何公正的,得到的只是讓自己再次受傷。

在影片中,類似這樣的細節(jié)還有不少,導演在故事邏輯框架之外,又用細節(jié)構架了另外一個框架,這個框架是獨立于故事框架之外的,這些細節(jié)零碎而不成片斷,既無法證實也無法否認,她以這樣的框架來說明婚姻的復雜性。前一個框架是架構于猶太文化與宗教之上的婚姻關系,有著鮮明的以色列的特色。而后一框架建構于這對夫妻之間,它具有世界的普適性。純粹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婚姻不僅只是基于雙方的愛情,還得加上雙方的各種文化背景,以及此時彼刻的各自的心理狀態(tài)。薇薇安為了爭取婚姻的自由,想擺脫她并不情愿的婚姻,她就得如電影中一樣,將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隱私,都擺在眾人面前細細地展現(xiàn),讓相關不相關的一眾人,來述說你的婚姻在他們眼里的樣子。而別人眼里的你的婚姻,也許與你自己的看法并不一致。不過,這也是婚姻復雜性的一個方面。

影片的結尾,留給觀眾的其實更是絕望。薇薇安最后終于等來了丈夫伊萊沙的同意,她可以離婚了。不過她也不得不接受丈夫提出的條件,即她離婚后也不能與其他男人交往。這又陷入了另外一個怪圈之中。她想擺脫自己的婚姻,謀得自己生活上的自由;不過離婚的結果,卻是她得到了身份的自由,卻得不到人身的自由。她無須對婚姻做出承諾,卻得守住那個與她再無關系的前夫的承諾??傊?,她變得更加不自由了??峙略谶@個時候,薇薇安已經(jīng)是心如死灰了。影片同樣以著細節(jié)來展現(xiàn)著這一變化:薇薇安的穿著打扮不再時髦,變得傳統(tǒng)而保守起來。

 短評

丈夫的哥哥說了一句矛盾的話,影片沒有使用特寫或者其他方式強調,但我偏偏覺得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幾乎是電影的核心:離婚是你的權利,可是行使這個權利不由你一個人說了算。

6分鐘前
  • Léa
  • 推薦

4.5;單一封閉空間內竟醞釀出如許火花,劇情層層推進,演技靈動精湛,細節(jié)鋪設點到為止不刻意,利落剪輯甚妙,一氣呵成,全程緊繃,甚而有幾分懸疑,「真相」并無止境,婚姻冷暖自知,且看諸位證人之「羅生門」證詞,畫框外的信息之豐富足見編導功力,可嘆導演英年早逝。

9分鐘前
  • 歡樂分裂
  • 推薦

開年到現(xiàn)在,觀感目前最棒的片子,節(jié)奏上一氣呵成,整個過程全是法庭上的撕逼,攝影很平和,表演卻很贊。和很多演員出身的導演一樣,這位女導演除了在讓表演變得張力十足,還極富煽動力,片子站在女性的視角,用這些人物展示一個宗教社會的荒誕和離奇,到最后你甚至可以理解所有這一切荒謬?!铩铩铩?/p>

10分鐘前
  • 褻瀆電影
  • 推薦

通過室內法庭的一場離婚訴訟折射出以色列社會的性別壓迫、婚姻制度的保守和不平等等現(xiàn)狀,小視角大格局,極簡的風格卻發(fā)人深省。

13分鐘前
  • 秋熙
  • 力薦

氣炸了。這兩個小時,雖然一直看下來了,是女主角的命運牽著我向前走。但一次次庭審,看著法庭上除了那個男律師還散發(fā)出一些清新之氣,其他男人都那么渾濁,執(zhí)拗,蠻不講理,愚蠢,愚昧。只有女主每次都那么漂亮、平靜,講究。男人啊,還是以色列男人,怎么是這個樣子!

18分鐘前
  • Sabrina
  • 力薦

看到最后我只想替女主角去死

19分鐘前
  • 麻繩
  • 推薦

重復的力量。難得的是,導演沒有刻意放大對體制的控訴,而是將沖突的重心始終放置在人性的維度。沒有因,也沒有果,有的只是一團捋不清的亂麻,而如此的混沌之中,想要辟出生路才真可謂是困難重重。

22分鐘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薦

單一的室內場景,上演著一幕幕荒謬與絕望。漫長的離婚拉鋸戰(zhàn),痛擊著以色列保守的法律體制以及男權至上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一系列辯論場面營造強烈的戲劇沖突,暴露出這個國家在人文、教育、體制各個方面的缺陷。女主角同時也是本片的導演和編劇,室內調度精彩,演技也很精湛~

24分鐘前
  • zzy花崗巖
  • 推薦

讓人對以色列的宗教婚姻有所了解。

27分鐘前
  • 多看電影愛電影
  • 還行

婚姻恒久遠,撕逼永流傳。 并沒有傳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力量,方方面面差火候,無論再多佐料如果只是簡單添加堆砌是達不到好的效果的,怎么看都是步前人步伐的平庸之作。

30分鐘前
  • 昆汀的影子
  • 還行

千萬不要嫁給摩羯男。

32分鐘前
  • 把噗
  • 推薦

一個小小的法庭,一件簡單的離婚訴訟,卻兜兜轉轉成為始終無法解開的結,這就是猶太婚姻中失衡的兩性關系,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導致女性權利被徹底無視,太壓抑了。

36分鐘前
  • Captain_C
  • 推薦

SIFF@又一城。小小宗教法庭里,證人與律師如走馬燈在一對離婚夫妻之間拉鋸,螺獅殼里做足道場,完美展現(xiàn)了以色列當代社會的演進與傳統(tǒng)價值的斷層,亦有兩性各自處境思考和對自由的懷疑。劇作與表演都無可挑剔,齊喜樂與思辨,堪為室內劇范本。插片側面特寫亦足調整節(jié)奏,動靜之間人物生態(tài)盡現(xiàn)。擊節(jié)。

41分鐘前
  • mecca
  • 力薦

一起簡單的離婚訴訟竟然持續(xù)了五年,單一場景下的對峙極具張力,漫長的審判揭露出男權至上的社會環(huán)境與宗教法庭制度的荒謬。最難得的是導演沒有把女主設定成傳統(tǒng)的弱者形象,從服裝到舉手投足她是具有反叛性的,自編自導自演也值得肯定。

46分鐘前
  • 翻滾吧!蛋堡
  • 力薦

只需要一個房間再加一個過道,也可以講出一個好的故事。

50分鐘前
  • 有心打擾
  • 推薦

女方要離,男方不肯,別人說這個男人不打你賺錢回來又沒外遇你有什么不滿意的,女方一再堅持男方一再不肯,于是一場離婚官司打了五年,最后男方提出要求(為了不劇透就不講了)終于肯了,這國家的女人沒地位得可怕。女主角自編自導自演,確實是很有魅力的女性。

53分鐘前
  • nikki
  • 力薦

【3.5】Gett.The.Trial.of.Viviane.Amsalem.2014.DVD.XviD-Roman Bellic.mp4

58分鐘前
  • Eden's Curve
  • 還行

觀感上會聯(lián)想起《一次別離》,都是揪心的無解的難題。一場漫長的離婚官司不僅可以管窺以色列的法律制度,也似乎暴露了這個國家的政教體系、人文人權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影片最令人心驚的是這個國家的男權主義,離婚還得男方將休書賜予女方。總體來講導演的著力點還是對男權社會的批判,煽動功力十足。

1小時前
  • 帕拉
  • 推薦

最近幾年看過的最絕望的電影,沒有之一。比死還慘。

1小時前
  • 陳哈
  • 力薦

全法庭戲,在布景上下了點心思,視聽過于寡淡,在與一系列證人的出席抗辯中猶太教國家的婚姻狀況逐漸顯出全貌,作者意圖正在于此,但情節(jié)自身始終缺乏遞進的推動力,除了當妻子的忠誠被丈夫的辯護人用作對其展開攻擊的依據(jù)時丈夫態(tài)度的激憤倒轉,和結尾他被要求說出妻子和其他男人交往的許可時臨場反悔,所有人物的狀態(tài)、立場、價值幾乎沒有任何擺動,觀感上有些吃力。

1小時前
  • ????
  • 還行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