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來一次真的會不一樣嗎
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會感到后悔,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后悔當初專業(yè)沒選對,反思如果我不那么做事情會不會不一樣,現(xiàn)在的情況會不會好一點。這些大多數都是不滿現(xiàn)在的遭遇所空想出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沒有改變,脾性沒有改變,價值觀念沒有改變,周遭的環(huán)境沒有改變,你覺得重來一次會不一樣嗎?不是說重來一次就可以了,就變了一個樣子了。一個好吃懶做的人重來多少次,如果自身沒有覺悟也是徒勞無功的。像電影里的女主角,經歷過一次 車禍,喪失了記憶,這算是重開的基礎條件有了吧,可她依舊選擇當初的那個戒指款式,當初的一模一樣的禮服,一切和原來沒有什么不同,照著這個情況發(fā)展,你覺得她之后不會第二次背判自己的丈夫嗎?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相信你也是。
重來看似簡單,其實很難。
2 ) 放不下才是人之常情
沖著李乃文和惹人遐想(瞎想)的海報看的。李乃文真的是一個魔性的人,他可以把老實本分和痞了痞氣完美融合。從「動什么別動感情」開始喜歡他,很愛看他在輕喜劇里耍賤搞笑。
這次的「重來」,內心沉重積極活動復雜的角色李乃文表現(xiàn)的游刃有余??此驹谝鹿襁吥弥鞯娜棺虞p舞,讓人心酸。想到了《一個人的朝圣》,情感同樣細膩真摯。
觀影過程內心其實沒有跌宕的波瀾,只是平靜的看了一段很真實的故事。除了女主失去記憶,其他都很貼近生活。男女主有可能是我們自己,是身邊的人。我們平靜的生活日復一日,跟朋友聚會,學些感興趣的課程,工作生活中潤物無聲的被人吸引也吸引著別人。
很多評論說男主犯賤之類。這些話說說旁人是多么信手拈來。出了車禍,人都會因為慣性繼續(xù)向前沖個頭破血流。更何況是男主可以舍命相救的感情。這時候的確痛苦難熬,但是放不下難道不是人之常情?
久久不能忘記的一句話是:你必須想起來,我可以忘。
很難歸納中心思想,總結對錯,但是惹人深思。
懂得珍惜的人一定會更幸福。
PS:說句題外話,李乃文的身材挺好的,裸露的上半身看起來結實Q彈,皮膚在昏暗里發(fā)著幽光,很是性感。
3 ) 假若真的可以重來,愛情依然如謎
很長時間沒有在豆瓣寫影評了。倒不是電影看得少了,而是看到短評功能使用得多了。確切地說,是越來越懶了。不過看到短評不能歸類保留,想想還是來評一下吧。
這個片子也是去年買的。這兩年關于婚外情的片子不少,像《二次曝光》之類的。此片肯定是較早的。王超導演不熟悉,但《安陽嬰兒》聽說過。
此片是中法投資的,總體風格上也有點偏西化。景致選擇的是風景秀麗的杭州,內景也偏藝術化。關于婚外戀的失憶以及恢復,丈夫因責任與愛參與痛心的恢復也不是太新的題材。不過看起來還是引起了很多思考。顏丙燕的演技還是比較出色的,另外這種文藝片的風格也符合我的偏好。
思考一,愛情是否存在?容貌(性)、經濟、面子(身份)往往是左右婚姻最主要的現(xiàn)實因素。愛是什么?應當是感情(來自于情感共鳴與異性相吸)為主的情感,但性在中間充當什么角色呢?至少是基礎吧!按此邏輯,愛應當是情愛與性愛的綜合體,情愛可能不太容易變化,尤其是日積月累甚至會演化為親情;但性愛是容易變化的,因為見異思遷是人的本性。那么,愛是否存在呢?很早形成的觀點至今未變,一見鐘情可能是一種最純粹的愛情,其余的都夾雜了其他的因素。
思考二,愛情為什么容易失去?首先來自于性愛的動搖,尤其是很少有不花心的男人,環(huán)肥燕瘦,總是想嘗一下的,所以婚姻是一種約束的形式,但當前的社會中誘惑實在是太多,包括女人在內的所有人的好奇心也在提升,因而不穩(wěn)定因素在增多。在中國還有一層特殊因素,性技巧的缺乏也是導致性愛容易很快產生疲勞的原因,所以普及性文化很有必要。其次是生活的沖突,非真空的世界中,經濟壓力、生活瑣事,都會使此前的風花雪月變得遙遠。人的資源無非是金錢、時間和人際,金錢與時間具有替代作用,金錢可以買到時間,例如請保姆;時間可以減弱金錢壓力,例如有時間可以別人工作的時候購買打折機票去旅游,此外在很多事上具有可靠的人的支持也可以緩解時間的沖突,例如信不過外人時可以請父母帶孩子。但資源總是稀缺的,因而生活沖突總是存在的,這就需要生活的智慧和技巧。最后,也是根本的,情趣相投可能會因地位、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丈夫當了市長妻子還是小學教師,原來的情趣相投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這里靠的要么是都與時俱進,要么還是婚姻、道德或習俗的約束。假如沒有經濟壓力和生活沖突,沒有情趣相投的徹底終結,是否愛就不容易失去?應當不是的。性愛的動搖危險性也相當大,那么在婚姻的約束下,怎么保持家庭和社會的穩(wěn)定?既然見異思遷是一種常態(tài),所以設立紅燈區(qū)是必要的,畢竟性愛的滿足還是容易的,同時也是短暫的。某種程度上看,娼妓的合法存在,會更有利于人們把愛情中追求感情的共鳴看得更重。
思考三,愛情是否可以重來?本片中男主人公的參與記憶恢復,我想一是出于醫(yī)生或者說人的責任感;二是感情(不一定是愛情)并未逝去。但是破鏡能夠重圓嗎?能無怨無悔無恨無妒地長久下去嗎?我不太相信。即使將來會持續(xù)下去,可能更是一種習慣。如同謝霆鋒離開張柏芝,從艷照門事件出現(xiàn)起,我就認為沒有男人能夠容忍自己老婆與他人性愛的視頻流傳于世,所以當時的應對只是一種策略而已。唯一的一種重來的可能,就是男人深愛、女人懺悔,時間來把過去消磨掉。
在中國,上述三個問題有更好的答案嗎?我想,實際上更復雜、更不確定。我的總體態(tài)度是悲觀的。婚前,經濟性等因素作為基本約束條件使真正的情感蒼白無力,很多所謂的相愛是因為“初戀時不懂愛情”,更多的是男女的本能沖動和感情空白的需要?;楹螅约记傻娜狈κ剐詯刍A并不牢固或者說并不持久,很多婚后的中國女人竟然沒有幾次性高潮而能生活很多年,這很可憐;而中國男人有錢就變壞成了普遍現(xiàn)象,這也很可悲。
但是,國外就好一點嗎?我不確定。我想,即使真正能夠使時光倒轉重新體驗,愛情依然如謎。
借用瓣友的一些評論,來結束吧,其中杭州的美景也喚起了一些回憶,歲月如梭呀!
——事實上,洞悉人心的楊德昌早已在《一一》里借簡南俊之口給出答案——他在異地與舊情人相逢,卻什么都沒發(fā)生:“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會有什么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保ㄟ@點在婁燁的《圓明園》中也有體現(xiàn),很多時候,相見不如懷念)
——《重來》里的杭州,是愛情之都,人間天堂。濱江和錢塘江大橋,城站和西湖隧道,北山路和曲院風荷,干凈的馬路和大聲喊話的公交車……即便影響有限兼有做作之嫌,《重來》選擇這座充滿韻味的城市,我還是覺得彌足珍貴——— 畢竟光是這城市的氣質,本身就說明了好些問題。
——導演說結尾是開放的。但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們在一起了,因為他們找到了新的結點那就是山頂。正如影片的前端所展示的一樣,夫妻在同一輛車里,謊言讓他們心隔千里;而結尾即使不在同一個車里,但心卻拴在了一起。那個俯拍的長鏡頭,那個曲折的盤山路,那個意味深長的鏡頭喜歡的要死。路被分成了三段,代表了前男友,老公和情人。雖然情人的路伸向遠方,但丈夫的那條路與情人的路交匯處充滿了代表生命的綠樹,于是乎在重新來過的時候,他們一起伸向了另一個遠方……
4 )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點類似于被偷走的那五年。車禍,失憶,出軌。但被偷走的那五年是小清新電影,而這個色調偏于沉重一些。
導演借鑒金基德,對白很少很少,但,功力還是差點嘛。
在愛中的男女,最怕的就是我還情深,你卻出軌。情深一方最大的傷害不是出軌本身,而是,我心中明明是完美的愛情卻只是一個謊言。如果沒法走出不甘的心態(tài),基本人就毀了。好在女主失憶了,男主還可以自欺欺人的陪她恢復記憶,還可以以愛的名義留在女主身邊。
顏丙燕在文藝片屆越演越好了,演技噌噌的見長。她好可惜,沒有遇到一個好導演。譬如趙濤之于賈樟柯,冰冰之于李玉,只要讓她對一次,拿個國際影展影后不在話下。還是機緣啊。一聲嘆息。
5 ) 如果愛可以重來,如果愛如此無力——王超新片《重來》點映觀感
2010 2 11
題外話:點映是在一家正規(guī)的電影院進行的,第一次在這樣的大型熒幕上看到開頭不飛出小金龍的電影,那種第一手接觸最新鮮的、最真摯的藝術電影的心情難以言表,前排坐著的是《三秦都市報》的記者,后排就是名揚法國的王超導演和他的工作人員,因此大家應該能夠體會筆者這種第一次參加點映的激動心情,雖然電影放映時前幾分鐘因為讀碟問題而影響了觀影質量,雖然沒有辦法看到高清的膠片或者數字影像而看到的只是差強人意的DVD。
焦點一:如果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情感不是游戲,不是好萊塢大片都市情景劇,不是測試,時間不能倒流,逝去的終究會逝去。
一只平靜的小木舟載著貌無聲息的人們拉開了電影的序幕,四周長廊的支柱提供了一個畫框的功能,音樂響起,有的只是平靜,然后那個船頭的女人倒下,跌入湖中。
一片遠處的燈光,鏡頭舒緩的劃過,無聲的永遠是這深沉的、似乎略帶些醉意的夜,有聲的是帶有歐式色彩的配樂和一種情感的奠基。
然后進入了相對封閉的空間,一個中國小資的朋友聚會,王超導演用嫻熟的調度交待了整部電影中最重要的幾個人物,絲竹和她的女友在討論訂婚的事情,然后通過房屋設計的提問介紹了絲竹的身份并將她的老公推到中心,一個玩笑之后立即轉接一個重要的訂婚喜訊,激動的主人在炫耀過轎車和獻過最殷勤的一跪后,場景再次變換為衛(wèi)生間內,絲竹與陌生男人的電話為我們暗示了故事未來可能的走向,緊接著是車內絲竹和老公的對話,回家,停。
醫(yī)院里的絲竹老公和昨天聚會的主人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大夫的身份。窗外響起的急救車聲和絲竹老公的推測帶來了故事發(fā)展的動力。然后是一男一女的病人和那句目前為止全片最充滿力量的一句對白“那女的是絲竹?!?
接著就是一些關于手術救治的云云,然后就介紹了絲竹因為腦部海馬區(qū)某處受損會喪失最近3年的記憶,而3年前正是絲竹拋棄舊情人昨天聚會的主人投向新情人之時。而絲竹的第三任情人,那個仍住著院的陳默的突然拄著拐杖沖進絲竹的病房更是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高潮,之后監(jiān)護大夫的那句“你應該跟主治醫(yī)生聊聊,他是絲竹的老公”更是將這種矛盾的氣氛營造到了頂峰。
隨后呢,就是比較常見的恢復記憶的套路了,先是第一次絲竹最初情人(昨晚聚會主人)帶她的旅行,影片只做了示意性的交代,然后是絲竹現(xiàn)任老公的執(zhí)著,執(zhí)著重新拾起著往日的熱戀和激情,往日的盤山公路和穿山隧道,往日的禮物和細致入微的關心,往日的完全投入身心注入全部情感的交合;到最后,甚至連往日的背叛,往日的拉丁舞課程和第三任拉丁舞教練,往日的錄影,往日的痛苦也不得不重新拾起,缺失的記憶以其不可避免的巨大慣性在絲竹的大腦向每一個曾經損壞的神經元彌漫。
直到最后,到最后,依然是那片永遠都是那個調調的夜色,永遠都在不斷向后緩緩流走的公路和各式各樣的交通線,就像是永遠都無法挽回的時光。她和他,約在山頂見面,是悲劇還是喜劇,導言早已不懈于言說。
語境問題
這是一部剝離了其本身中國新興白領(或者成為中產階級)社會語境的電影,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發(fā)生在法國或者美國對其故事的展開都不構成太大的障礙。在電影中,沒有過多的關于中國小資們的普遍的嘮叨和抱怨,沒有對現(xiàn)實的切入或者對角色的社會化解讀。導演的姿態(tài)其實很明了,我就是要拍純情感電影,我更多重視的是一種普適性的現(xiàn)代人的情感的探討,以及個人對于愛情的自我表達,我既沒有什么書寫社會的野心也不想被人拿來作什么關于醫(yī)生行業(yè)職業(yè)道德的解讀。簡言之,一部作者電影,請我們鼓掌。
情感基調
絲竹老公幾乎永遠不變的表情,始終是那副充滿學究氣的黑框眼鏡和那下面那堅毅、沉穩(wěn)而又睿智的雙眸,很少起伏跌宕的語氣帶來的是平靜與沉穩(wěn),就像是影片第一個畫面中的湖面。而帶著一些靈性又偶爾會撒嬌耍孩子氣的絲竹則正是那打破湖片平靜的女人,她會突然在電梯里給你一個熱吻,她會對著一個手鏈大發(fā)議論,她也會在高潮時用嘶啞的熱烈的叫聲撕破夜晚的孤獨和冰冷。而關于剩下的幾位劇中角色,影片都沒有作過多交代,那個聚會主人的確是絲竹老公的鐵桿兄弟,甘心自己女人跟了別人,他知道第一個跳下水的人永遠是最愛她的男人,他和她的現(xiàn)任未婚妻的關系則略顯復雜,不過在這里導演并沒有任何其他的暗示。至于那個最為關鍵的小三陳默,我們知道的僅僅是他是一個欣賞絲竹的拉丁舞教練,是一個同樣愛著她的男人。
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調可以說基本是由絲竹和她的現(xiàn)任老公托起。那段他的獨人舞,手里的過去的藍綠色舞衣,那段動聽的旋律,那在記憶中的美妙沉醉,終于回應了前面的那句“也許你覺得我有點變態(tài),但是她現(xiàn)在對我比什么都重要,我愛她”。
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橋段是他和小三陳默的唯一一次見面,無比緩慢的洗茶具和沏茶過程也正烘托出了此時他的糾結矛盾的心理狀況,究竟是壯大了膽子直接說讓你離開絲竹還是從你那里更多的了解我的愛人,究竟是直入主題還是先迂回客套上那么一陣。結果,沏完茶后是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拉丁舞難學嗎?”一如往常的平靜,一如往常的軟弱,一如往常的深沉和憂郁。
如果愛可以重來,就讓他一如往常的來,我只是抱著最美的結果的愿景,站在一旁靜靜的幫助你記憶的馬車,重新經過那些美麗的山山水水,縱使有太多的苦澀和怨恨,我也只會在一旁靜靜守候。
焦點二:如果愛如此無力
如果愛如此無力,如果愛如此無力…….
熾熱猛烈的愛情在哪,在那輛訂婚的轎車內嗎,在那兩張一模一樣的婚紗照里嗎,在曾經我們共同走過的那每一短路上嗎,在那美麗的千島湖風光中嗎,在最迷人的夜色里嗎,在你的熱吻和我的關照里嗎,在那聽起來文弱溫和的對白中嗎?
小三是怎么進來的,他為什么就打動了絲竹,難道僅僅是那蘊藏著滾滾情欲和熱浪的拉丁舞姿嗎?他的那毫不顧忌的一躍,他的近乎于完美和無私的守護,他的稱得上偉大的妥協(xié)和包容,難道還抵不上那區(qū)區(qū)幾節(jié)拉丁舞課?
現(xiàn)代人究竟怎么了,是愛情的錯嗎,那曾經的甜蜜歲月又何以言說?我們的愛情為什么如此無力,如此不堪一擊,如此反復易變,如此脆弱?還有他的朋友呢,絲竹的前任男友,從他的口中我們?yōu)槭裁匆稽c點,一點點更多的關于絲竹的解都沒有,絲竹究竟面對這重新來過的記憶是悔恨,是矛盾,是不解還是欣然自得?
還有絲竹的現(xiàn)任老公呢?他有的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緩緩如溪水的關愛嗎?那恨呢?他不恨嗎?他如此的愛絲竹,如此得甘于犧牲,那面對那個原版故事結尾處的第三者他只有“拉丁舞難學嗎”這樣的語句,靜靜沏茶的舉止嗎?即使他克制著不去表達恨,那愛與恨的糾纏和沖突呢?為什么,他說話永遠是那幾乎不變的語氣,為什么他說“我愛她”的時候我從聲音并不能感覺到他內心深處激起的無盡的波瀾和蘊含著的無盡的愛與希望?
難道節(jié)省了本可以看恐怖片看槍戰(zhàn)片的時間觀看這樣一部不溫不火的情感片最后你反倒告訴我,看吧,他是自作多情,他放任自流,那曾經感天動地的感情只不過是一場游戲,一個狡猾的謊言,甚至只是他自己的意淫?絲竹究竟有多愛他?為什么,就是因為那縱身一躍么,我不懂,我困惑,我悶的近乎發(fā)瘋隨后就轉入遲鈍和麻木。
是的,在這樣一個什么都以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時代,我,一個普普通通屁顛屁顛跟著大師的影像世界找尋自我,為文藝搖旗吶喊的影迷,我要看的不是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景,不是愛情可不可以重來這樣一個反反復復的探討,不是導演的個人言說,我要看的是最真實、最新鮮、最純粹的愛,是那早已被人隱藏在生活面具下面的真摯和誠懇,是那讓人整夜不能寐的豐滿的人物和讓人陶醉或者是觸到心底的對白!!
整部電影在身處其外的觀眾看來只是導演的喃喃自語,也許整個故事不只有的是華語影片中很少有過的題材,更有的是導演自身的急欲訴說的沖動和體會。只是,在一些情節(jié)的過簡單化處理,在絲竹和那三個情人的性格塑造的不完滿下,我只好走出影院時心里自然的生發(fā)出另外一個想法:“如果愛如此無力,如果生活如此蒼老和干癟,那么,我寧可不再去面對…..”
場景和對話風格
我還看過王超導演的另一部影片是《江城夏日》,對比來看,前者是現(xiàn)實題材,里面有著對社會轉型、城鄉(xiāng)差異的探討,雖然并沒有特別地深入,但至少部分意義上提供了這樣一個背景和平臺。
而《重來》則可以稱得上是較為純粹的電影,舉個例子,這兩個主人公以大夫形象出現(xiàn)后,接著接昨天晚上聚會時的充滿金錢味的訂婚和奢華的室內裝潢,然后再組接一組重病病人因付不起高昂的住院費而被轟出醫(yī)院的鏡頭,那么你會想到什么?當然了,導演沒有給我們這么一個發(fā)揮的空間,他只是希望僅僅把這些身份等社會層面的東西作為一個看上去不失體統(tǒng)的背景而已。對于這樣的一類情感書寫類的電影,節(jié)奏的把握,畫面的拿捏,氣氛的營造,形式的構建應該更為重要才對,稍有不對,便很難打動觀眾。而我們應該注意到的一個特點是,影片中大部分重要的對話都發(fā)生在車里,或者是鏡頭的切換節(jié)奏和構圖讓人感覺到的一種狹小的空間內,《江》中同樣也有這個特點,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某種無力感。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對話風格,王超的電影中人物的對話其實還會略微帶點表演的腔調,《重來》中有的時候會突然有絲竹是演出來的感覺;當然了,如果是表演腔,那對白的安排和設置似乎還可以做一些變換和修改,比如王家衛(wèi)的電影,大家從來不去批評那里面的人物不真實,因為大量的風格化的對白本身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巨大的感染力。
6 ) 黑乎乎
《重來》由中國內地、香港和法國聯(lián)合投資攝制,一直以關注中國底層和邊緣人著稱、曾執(zhí)導過《安陽嬰兒》、《江城夏日》等片的王超,此次在題材上有了根本轉變,第一次將鏡頭對準了在大銀幕上鮮有深入刻畫的中產階層的生活和愛情?!?br>
我豎起中指還要呸一下,恁么就中產了?
爛故事爛導演,王超你好好的關注你的邊緣人不是挺好?不瞎編胡造不舒服是吧?見不得人家馮小剛迎合市場你要來湊熱鬧?《安陽嬰兒》還是可以的,《江城夏日》田園也湊合,這個《重來》拍的那叫一個爛……慢節(jié)奏,大黑臉,所有演員都是在黑暗里演戲……演給瞎子看……
花絮導演訪談王超還做感觸巨多,誨人不倦狀……別演了,現(xiàn)眼
以為會跳躍觀看
恢復記憶就是重走人生路么
演員表演極其做作,劇情極其無聊,導演不知道在干嗎~
三線而非三流演員出演出口片是一直以來國產小片的一種生存方式。
看一點點
顏丙燕是一個被低估了的好的內地女演員,特別是在《愛情的牙齒》里。
善于發(fā)現(xiàn),才知道中國有沒有好電影
這也好意思稱之為電影?
提出了一個還算是好的假設,但回答都不讓人滿意。導演設計和調度明顯有問題,導致表演程度經常不對。有噪點紫邊各種抖各種亂晃亂繞瞎逼拍!??!現(xiàn)實感不代表照搬現(xiàn)實不做畫面!低成本也不代表可以沒有質量底線!我用無敵兔都能比這個拍得好!??!學生作業(yè)都比這個強喔親!你怎么上院線!
如果一切能重來,我們還會像輪回一樣去做同樣的事情,去愛同樣的人,去同樣的喜新厭舊和心痛嗎?
忘記想忘記的......
比《江城夏日》那屎片要好多了,起碼開頭和結尾的鏡頭挺美的...
你看人家自己不都說了是一廂情愿嘛
今年看過讓我后最感觸的電影 有波蘭電影的影子 視覺元素上已經充滿了欲望和冷漠的世界 狹小的空間,總是被以兩個人物擠得滿滿. 擁擠的內景卻在視覺上被拉的很長. 嬌柔 暴露的欲望 .但這, 只是這個世界外部元素.導演要說的 是不是如何在這樣的外部環(huán)境中 尋找和守衛(wèi)那個恒久的幸福
導演的命題不錯~在拍攝手法上或許出于轉型期~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他們說:腦袋掉了,還能接上去么?
《萬有引力》的擴容版。
擦一萬遍
跳舞沒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