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艾琳(蔣雯麗 飾)、黎明朗(那英 飾)、毛納(梁靜 飾)、陶春(羅海瓊 飾)總是相約在譚艾琳的小書吧談論男人,各種各樣的男人。譚艾琳是個女人中的女人,平日偶有寫作,深明愛情技巧的她在遇上伍岳峰后卻徹底栽了。經歷過離婚的伍岳峰不想再次踏入婚姻旅途,譚艾琳在幾次掙扎往復后幾乎要絕望了。黎明朗是個大大咧咧的女權主義者,已經身為電視臺高層的她叱咤風云,卻總是吸引來一些小男生,不屈服強權的她卻不得不遷就小男友的所有喜好。毛納是個獨立時尚的服裝設計師,是四個人中最灑脫不羈的一個,與不同男人分分合合從不帶一絲離傷,最后卻仍毫無疑問地選擇了婚姻。陶春是傳統(tǒng)溫柔漂亮的好女人,她是四個人中目標最明確的:好男人、好婚姻、好寶寶,她的所有戀愛都沖著這一個目標前進,但是命運從來不會給你你所想要的。 這四個死黨,互相分享著彼此的愛戀,安慰著彼此的傷痛,她們能得到屬于自己的那份...
欲望都市是調侃的喜劇,整個基調是輕松的,因為當時美國人特別是女人的獨立和自我意識覺醒,愛情和婚姻不再是她們生活的主旋律,女人可以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質生活,更好的友情世界。
但這部劇從主題曲開始就有沉重感,讓人感覺到一種壓抑和沉重。前面的劇情其實本土化的很不錯,結果結局大敗筆,本來欲望都市就是女權意味很強的作品,毛納這個角色也是四個人中女性意識最強的,原版里到最后都是獨身一人,瀟灑人間,結果這里變成了男權的擁護者,聯想起現在女權在我國的處境,多出了幾絲諷刺意味,放佛一個女人人生所有的意義都是結婚,我看不懂編劇這樣的安排意義何在。
我并不是田園女權一味反對婚姻,單身和結婚都是一個人自己的選擇而已,自己為自己負責,不后悔,不埋怨,自食其力,我覺得就可以了,就是平權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世界,不管人數多少。不傷害別人,不凌駕控制別人,就是值得尊重的。如果周海嘯是毛吶的真愛,那我無話可說,但是總覺得毛吶是想安定才找他,這點讓我不能接受,這樣一個在中國電視劇里顯得尤為珍貴的角色還是被結局給毀了。
這部劇最令人閉嘴精咽的是劇中超級前衛(wèi)的女性主義思想與關懷了,放在如今也是吊打一眾思想過氣的國產劇。然而結局編劇突然否決掉前面所有的女權思想,對大男子主義投懷送抱,俗不可耐。就讓我勉強相信是為了過審而編出的連篇鬼話吧。
我在準備2018年的總結報告,細數下來,像是走進了一處玄境,鐘靈毓秀又滿目瘡痍。迫不及待得在周末的大晚上刷完了這部2004年的都市愛情片,像Sex and the City一樣描述了四個30多歲女人的單身生活。
結尾,譚艾琳說:
太無聊了!一個女人這一生憤怒的是愛情,謾罵的是愛情,得意的是愛情,沮喪是還是愛情,一輩子就忙活愛情么?
詹青云在《奇葩說》娓娓道來:戀愛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因為你在戀愛的狀態(tài),會經歷在其他情況完全不會經歷的劇烈的情緒起伏。最初可能是劇烈的快樂,再之后可能是痛苦、憤怒、爭吵。
老一輩的人對于沖突,總是抱著吵吵鬧鬧,日子才過得好的自娛精神。對于年輕人,爭吵幾乎是Dead Ending的前奏。也許是精神潔癖太過于厚重,我們無法安于人性的暗面。
這部歷經了我短暫人生1/2時長的片子,時至今日保持著豆瓣8.1的高分。看完會很累,很喪,很透徹,很通達。
我在舞蹈教室見過許多已婚女性,她們也不約而同過著類似單身的生活。她們變成了形式上的譚艾琳、黎明朗、毛納、陶春,于無望的繁瑣中仰望愛情。
單身,意味著你將成為時間的拓荒者,活動場景穿梭于話劇、展覽、擊劍、健身、游泳、書店、酒吧。她們很容易一見傾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每一個自以為命定的戀人,然而一點點挫折又將輕易擊穿她們的底線,逃離那個令人作嘔的約會現場。
于是有一天黎明朗說,
我們四個在流行單身。我們不約而同地處在感情蕭條期,沒有男人問津。
而毛納的態(tài)度則是,
享受男人,但不要指望他們讓你脫離苦海。
選擇付出型人格的伴侶,幾乎成了所有長輩對子女的希冀。如果女人都能如此經濟和物質,這個世界就會太平。
黎明朗面對一個能為自己做飯的居家男人,表達了自己的困惑。譚艾琳寬慰她:
如果你愛一個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那如果有人提前把這個目的給了你,你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計你愛不愛他?你總不至于樣樣都占吧。
- 你只是在有限的范圍內做選擇。
- 那我的愛呢?
- 愛和孤獨比起來,孤獨更可怕。
有些人用被愛來打發(fā)孤獨,卻無法獲得滿足。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時候收到青睞,對女人來說都是受用的。
終其一生,女人都在尋找能讓自己精神愉悅,只消看一眼就能感到滿足的男人。盡管你未必能分得清,這愉悅感的到來,多少是由物質來堆砌。好的修養(yǎng),好的學識,好的品味,無一不是物質的產物。
而現實中,我們愛上的男人都是用光環(huán)點綴過的。
黎明朗與馬小冬,電視欄目制作人與出租車司機。
他們的矛盾,始于作息,終于階級。
黎明朗住在工業(yè)風的挑高復式LOFT家里,占地面積約莫1000平。馬小冬則是無法保障日常水電的合租房,全部家當是大褲衩、啞鈴和跑步機。
深夜熟睡的黎明朗,總會被出車歸來的馬小冬喊醒起來吃夜宵。周末賴床的馬小冬也會被晨跑健身的黎明朗鄙視懶散不上進。
時差,讓兩個階級不歡而散。直到有一天,馬小冬又開車來找她,捧著一大束玫瑰花。
- 干嘛?你怎么也這么肉麻?
- 工人階級就不能表達愛情么?
請注意,馬小冬是廖凡,黎明朗是那英。
馬小冬說,我換成白班了。我和哥們合伙開了個餐廳,咱們每天都有好吃的。
他們有過一段和諧相處的靜謐時光,直到馬小冬十歲的侄子豆豆來訪,徹底打破了既定的寧靜。
在黎明朗心里,馬小冬像個孩子,卻信口雌黃得說要和她生個孩子,跟中了邪一樣。
馬小冬搬走的那天,黎明朗望著煙灰色的客廳恢復成往日的整潔寧靜,她感到住所里徹底失去了煙火氣。她不禁悲從中來,痛哭流涕,她同情馬小冬,也同情自己。
我們能和前男友成為朋友么?不能。
愛情始于愛情,既是最熱烈的友誼,也無法轉化成最冷淡的友情。
在面對新舊戀人的問題上,男女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譚艾琳有了鄒亦凡,還是禁不住和伍岳峰的見面。這個最文藝優(yōu)雅的女子面對摯愛常常表現得最歇斯底里,毫無尊嚴。
在其他人面前的談笑風生,到了伍岳峰跟前卻是永恒的多思敏感,卸下了一切成年人該有的理智,取而代之的是小女孩兒一般的放肆。
這世上只有兩種男人,一種是能和你攙扶著過日子的,另一種是搞定你就拍屁股走人的。
譚同時遇到了兩種人,并且只對后一種著迷。
在毛納看來,男人都是游牧民族,到處尋找女人。你必須有隨機應變的心理素質才能去愛,愛就像光線變化。
擁有太多的愛人之后,最大的戲謔就是不經意間碰上前任,并且對方攜帶新歡登場。黎明朗就在泳池里再次遇見了馬小冬,回來后對譚艾琳感慨:
這男人放棄喜歡的女人怎么跟扔煙頭一樣容易?他們隨手就可以拎出一群女友,穿著泳衣,挺著小胸,跟出水芙蓉似的,還一起玩潑水節(jié)。
當譚艾琳任由自己被已婚的伍岳峰傳見時,她開始徹夜難眠。
我像是時間河流上盲目漂流的孤舟,回去的航路斷了,而彼岸還很遙遠。
她覺得他們儼然像兩個在逃犯,惶惶不安。但她一次次隨波逐流地回應,飲鴆止渴,不知悔改。
女友勸她:你必須懸崖勒馬,否則會摔死的。
譚艾琳沒有摔死,只是在失去鄒亦凡的那天晚上,又一次成為愛情的遺孀。
編劇給了最大的善意便是,那個令譚艾琳散失抵抗的伍岳峰在決定赴美定居前,等在她的公寓樓下,希望重新開始。
譚拒絕了。
她一時無法斷定,自己的最終選擇是不是錯誤,但她已然明白,犯錯是一個人的命運。
有人在你生命中出現,有人在你生命中消失,不管怎么說,在你生命中有人愛過你,那還是幸運的。
所以不要奇怪那些愛去了哪里,不要奇怪為什么你做錯了一件事情他會突然那么生氣。這世上哪有什么突然,所有的突然都伴隨著漫長的伏筆。而那些突然到來之前,你的任何一句關心和傾聽,都能把那些伏筆清零。
沒有誰天生屬于誰,任何人來到你的身邊愿意為你停下腳步,都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
這世上什么東西都有保質期,沒有比心存感激更好的保質方法。
看這部劇的觀眾,很多都被伍岳峰吸引,他迷人的桃花眼,寬厚的肩膀,高大的外形,無一不讓女性觀眾心里蕩起漣漪。孫淳演戲的特點是很有激情,有很多肢體語言。兩個人的感情好不好,不在于說,而在于做。一個突然的擁抱,一個寬厚的胸膛,一個意外的親親,一個自然的摟抱才讓人感受到兩人感情的親昵??戳怂谋砬?,覺得其他平常不親親抱抱舉高高,只是在推動情節(jié)的場面里儀式感的牽手、擁抱、親吻,就沒有戲劇張力,無法把劇中人愛情的喜悅興奮傳遞給觀眾,沒有CP感,完全是一男一女在對臺詞。
伍岳峰一直不愿付出,吃飯AA,家里不留女友的任何私人物品,對女友的生活習慣毫不包容,不像自己朋友介紹女友。做他的女友,簡直是隱形的存在。如果不是因為他一雙電眼,一張俊臉,這樣的男人早就被女生踢到十萬八千里遠了吧?
伍岳峰的自私,不付出,這種渣的做法,實際源于他自己心理缺失,源于他自己的不安全感。這種性格的形成有幾種可能,一是從小要求就不被滿足,不是在充滿愛與溫情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又或者家長從小對他要求太高,求全苛責,導致他反感,徹底放飛自己,開始不負責的浪蕩生活;三也可能是渣男基因的遺傳。
在很多女性眼中,伍岳峰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情人,電眼,寬肩,柔唇,希望自己有喜歡邂逅這樣一個男人,愛一場,然后走開。其實真正遇到了他,受到的傷害會比得到的溫柔要多。伍岳峰說,兩個人即使結婚后也各有自己的住處,各有自己的圈子,互補干涉。如果這樣生活,表明他根本就沒那么愛譚愛琳。深愛一個女人,應該是一下班就想見到她,想讓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好,就想和她膩在一起三天下不了床吧 (?????)
深愛一個人,就會無條件對她好,她的生活你都照顧周全,她不好意思開口的事,都幫她想到做好,兩個人的未來都好好規(guī)劃,時時刻刻讓她感受到你的愛,讓她有無與倫比的安全感。真正被全身心愛過的人,就會體會到渣男的無恥可笑。真正全身心去愛別人的人,也會感受到給予的幸福。在感情上斤斤計較,計算生活費用怎么AA,計算我送他的禮物比他送我的禮物貴,我虧了的人,是體會不到深愛帶來的快樂與安全感的。
很多人覺得伍岳峰有一種成熟的魅力,而我認為,他的行為恰恰十分幼稚。一個人成熟與否,不在于年齡帶給他的厚重感與風度,而在于他是否能承擔責任。只有三歲的孩童才會不斷去要漂亮的新玩具,玩過就棄,成熟的人會因為愛而愿意體會對方的心情而相互適應。一份穩(wěn)定的感情才會讓你有精力去開拓更大的疆土。
To live and let live,to love and been loved.
時隔多年,這幾天又刷了一遍劇。這遍看到譚艾琳和張芊芊最后的對話后,細品竟有以往幾遍未曾發(fā)現的點,編劇沒有用狗血劇情,而是用平靜的對話道出了出軌的本質。
以下有劇情透露,角色分析基于個人理解,全劇看完后食用為佳。
譚張二人最后的對話發(fā)生在張伍離婚后,譚陷入無限自責,把二人婚姻破裂的原因歸結于自己。此后譚遭遇“報應”。其實就是恰好遇上了倒霉事,只是她無法放下自責的心結,所以她去找張芊芊表達歉意。
在她們最后的對話中,張芊芊說譚不應該來找她,也不應該說道歉的這番話。這是為何?初次看,以為張是:“已經是婚姻破裂的事實,無需多說什么,都有各自的新生活” 這樣的意思,其實還有一層意思。
前序劇情中,我們和譚是一樣的視角,默認張芊芊不僅知道譚和伍曾為戀人,而且早已發(fā)現了二人出軌的事實。劇中有多個場景暗示:張邀請譚做電視節(jié)目,譚盛裝出席卻被放了鴿子,我們和譚一樣認為這是來自張的挑釁;伍和譚電話時,張懷疑的眼神;伍和譚深夜在車中幽會,被另一輛車中的張目睹;伍駕車,載著譚最后談判時,張開車超車示意他們停下,最終釀成張的車禍。
大多數姐妹幫一樣,把張芊芊當作公敵。當然也有觀眾認為張對譚伍前緣并不知情,她才是最無辜的;也有觀眾認為張是明知道譚是伍的前女友還邀請她“把關”。無論怎樣,自從譚得知張伍即將結婚后,她感覺到她的生活中處處都有兩人的身影。其實不是城市太小,而是自己始終放不下前男友伍岳峰,還在較勁。因此,不是她自己被針對,而是她一直針對張伍二人。她和伍雙雙出軌后,她一邊怨恨自己,一邊出軌。
最后對話里,張說她本來想開車撞向伍的車,看到副駕坐的是譚,她才示意伍停車。初次看以為是張克制住了一時沖動。再看發(fā)現可以理解為,張并不知道和伍出軌的是譚。或許在張心中,譚作為獨立、知性的才女,不是會當三的人設。示意伍停車,在這里只是想讓他停下,問清楚是怎么回事,當然在隱喻上則是讓出軌二人及時剎車的意思。
張的車禍撞醒了譚,之后譚順利成章地認為因為張撞破了譚伍出軌的事實才選擇離婚。其實譚最后去找張,向她道歉反而坐實了出軌的事實。這里譚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道歉是放下自己的心結也是對張有個交代。而張選擇和伍離婚,并不是伍出軌了譚這個人?;璋档囊股?,張或許根本沒看清和伍偷情的是譚,她是無法忍受出軌而及時從婚姻中抽身。譚從來不是這段婚姻的加害者,甚至伍的出軌對象不止譚一人,或者說沒有譚,伍也會出軌他人。譚的自責并不重要,因此到最后張也沒有接受譚的道歉。這個場景或許也在說,張離婚的同時快刀斬亂麻向前看了,而譚還陷在過去的情感糾葛中。
在此劇中,出軌不是狗血劇情。借由譚張二人最后平靜的對話,可以看到出軌的本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是對感情的約束,如果一方破壞了協(xié)議,就是需要抽身的時候,這與第三者是誰無關。劇中伍的兩個前妻都做出了非常果斷的選擇。所以女性一定要獨立自主堅強,要有從一段婚姻中及時抽身的資本和勇氣。
雖說是欲望都市的中國版,但是劇本確實不錯,臺詞經典,女人必看
劇中對愛情對婚姻對男女等問題研究得十分透徹,所得結論也是異常精辟。可是我們也只是簡單看看就好,你別告訴我你能全部照做???
第一次看時我還在讀大一,憧憬某天自己也可以有一幫好友在燈火闌珊的大都市夜幕中瀟灑的暢談理想和愛情,這部劇里的一些觀念至今還影響著我,比如絕對不能勸你的朋友分手,因為如果他們沒有分手你就是挑唆他們分開的元兇,如果他們真的分手了,你就是他失敗感情的見證者,他也不想再見到你。
還是有假灑脫之嫌,當然,更多地可能是折射出自己內心的障礙~
雖然是抄襲。。。但還是我大愛的佳作
模仿滴很差勁
里面不堪入目的男銀太多??吹臅r候我一直想一個問題,她們要有多幸運才可以單身陪伴對方,而且不缺男人戀愛。四個女朋友都不結婚,這個概率,在生活中簡直不可能把。。
十六年過去了。國產劇再也沒有能拍出一部女人真實的欲望的戲了。只能天天在清宮,大明宮里宮斗,在各種古時候的宅子里宅斗了。。
名字的傻逼指數和內容成反比
x
成年后的我們,總是輕而易舉地發(fā)生一場又一場心動,并假想與對方如何發(fā)展至天長地久的可能,可當看不到一點利潤時,又等不及地急匆匆地掉轉頭轉身離去。
sex and the city
放他媽個屁 這簡直是危言聳聽!
我實在喜歡這電視劇,也可以說是大齡圣斗士的自欺欺人吧。
雖然山寨 但我喜歡
李檣完全照抄《sex and the city》攢的一個片子。竟然不算難看。
非常像話劇,高度集中的沖突和書面化的對白,很先鋒,當時恐怕遭受了不少指責,今天的話……算了,今天再也拍不出來。
特惡心
重看一遍,抄襲也能抄成經典,當年的批評都是浮云啊~。欲罷不能,51假期就泡在這兒了。翻職員表,編劇有李檣,音樂還有竇唯。這片的配角現在也都是腕兒了。
這兩天又把這部老劇拿出來重溫了一遍,雖然是抄襲《欲望都市》的,但不得不說這樣一改,文藝了不少,也更適合中國的觀眾了。而且這應該是目前來講,中國唯一一部講述獨身主義的30歲以上大齡女青年的電視劇了,里面所討論的觀點到現在來看也都是值得被討論了,但最后的理論偏移還是讓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