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倒霉的特工貝肯熊,為了重獲認可,偷偷混入火星任務,不料卻闖進了火星里的神秘世界,和要抓捕的火星怪物成為了朋友。在特工榮譽和友情之間,他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很久沒看動畫片了,怕動畫片的思維太成人,也怕自己的固化思維看不懂天真的語言邏輯。
但鬼使神差的趕了個早場,一個人看完這部《貝肯熊:火星任務》。
并不意外的情節(jié),還是看得到溫暖的味道。
一個簡單,也可以說老套的故事線。
“好人”變“壞人”,“壞人”變朋友,保衛(wèi)家園,守護朋友的倒霉“狗熊”變“英雄”故事。
倒霉蛋特工貝肯為了表現證明自己實力混進了精英團隊的火星計劃,對火星怪物進行抓捕,意外地和怪物進行了遭遇戰(zhàn),怪物實力太強,刀槍不入,自己節(jié)節(jié)敗退,偶然間發(fā)現怪物在見到心動的小藍怪物時會暴露自己的軟肋,為了誘捕怪物,決定幫助怪物追求小藍,在他疏于防范的時候趁機下手。在準備表白儀式的過程中漸漸與怪物建立了信任和友誼,成為朋友,還給怪物起了個可愛的名字“大橘子”。表白成功的時候,地球人找到怪物,把他們抓走,然后是貝肯熊和怪物的絕地反擊。最后火星生物得以保留原樣不受打擾,貝肯熊跟著特工局回到地球,一切都好像沒發(fā)生過的樣子。
整個過程幾乎都可以提前預料,但還是有被感動到,想說說令我感動的瞬間,如果不能免俗地用成年人視角去審視和評判了,在這里先請大家包涵。
本來刀槍不入的大橘子看到了小藍就暴露了自己的弱點,一個小樹枝就可以傷到他。
原來,愛是所有人的軟肋。
是【愛】,但未必是愛情。
想起前兩天看《堅如磐石》里面有一句對白是“是人就會有弱點。”
可令人難過的是,似乎所有的弱點都與愛有關,而當去攻擊別人弱點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去攻擊愛,也是在去殺死和消滅自己心中的愛。
一旦一個人真的毫無破綻,那【愛】也就從這個人身體中剝離了。
為什么大橘子會被算計,因為他愛小藍,他相信貝肯,他心中有愛,有別人。為什么貝肯能算計到大橘子,就是看破了這些。
其實看破【愛】并不難,難的是,在計謀成功動手之前的那一瞬間,那個決定意味著是保留住自己心中的愛,還是殺死它。
比如《堅如磐石》中的鄭剛最后的那個決定,當兒子發(fā)現了自己的秘密,掌握了犯罪證據的時候,他要不要動手除掉他……他不是輸給了任何人,而是輸給了自己。
但是貝肯,看到大橘子和小藍在一起那一刻,本來應該趁火打劫的他,早就把任務拋諸腦后。
如果換個角度,貝肯就真的對嗎?
作為特工放棄任務與敵人打成一片是對的嗎?
當然這其中摻雜著萬物有靈,眾生平等,生態(tài)共融的大背景。
如果換一個前提,可能就是另一番邏輯了吧。
另一個讓我感動的瞬間是故事的結尾,貝肯熊要和人類大部隊離開火星回到地球,在跟大橘子道別。大橘子不懂貝肯在說什么,不懂什么是再也見不到,不懂什么是不會再來火星,還笑嘻嘻地去舔貝肯,興沖沖跑去和小藍玩鬧。
看著懵懂的大橘子,本來陷在離別之中的貝肯忽然像是被什么沖淡了情緒,自己轉身離開了。
那一刻,我好像也被什么東西擊中了似的,或許可以換一種角度看待【離別】。
用最平常的方式講永別。
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
很多人不是在驚濤駭浪里走散的,是在日常每一天中漸漸消失的。
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在眾多選擇的分岔路口,一剎那一輩子。
你也許想象不到,《貝肯熊:火星任務》這部動畫片,是我和好友小林一起去看的。
我和她認識十多年了,最開始是網友,我是業(yè)余書評人,她是初出茅廬的編輯,因為書開始結緣,后來我來了北京,我們開始面基,她帶我各種逛吃逛吃。
再后來差不多前后腳的,我們又都升級當了媽。
要是擱以前,我倆約電影應該不會選動畫片。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新出了動畫片,我們總是想第一時間審判一下,看看適不適合給崽看。
更何況,小林對我說,貝肯熊也算是我們共同的青春記憶了,誰當年還沒用過幾個它的表情包啊?
我和她都覺得,對孩子來說,一個想象力豐富、情節(jié)簡單易懂、色彩鮮艷悅目、音樂旋律朗朗上口、重要角色可愛有趣的故事,就已經足夠打動他們了。至于更加復雜精巧、討論更深層次人性或社會問題的故事,顯然不是這個年齡段的他們所需要的作品。
帶著這樣的標準去觀影,我認為《貝肯熊:火星任務》的完成度很高。
它用無拘無束的想象力和多巴胺配色的畫面,為孩子們構建了一個多種神奇生物和諧生存的火星地下世界。貝肯熊以外來者的身份偶然闖入這里,本來想要執(zhí)行抓捕“怪物”任務的它,被這里的美好單純所打動,被怪物“大橘子”的純摯友情所感染,毅然決然地站在了原住民的這一邊,為保護美麗的地下世界而與反派斗智斗勇。
有一說一,絢麗多彩的地下世界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確實是個很大的驚喜,無論在動畫場景還是色彩想象力上都可與國外一流動畫作品一較高下,在大銀幕觀看有足夠震撼的視覺效果。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審美教育,《貝肯熊:火星任務》算是一部不錯的教材,制作組設計制作的1600多種火星生物,既可以啟發(fā)孩子的繪畫靈感,又可以開啟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可謂一舉兩得。
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懂,孩子理解起來沒有難度,而且在影片中傳遞了兩個我認為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價值的觀念:
一是貝肯熊永遠樂觀向上的精神。
遙想當年最早看貝肯熊的動畫短片時,我還在上大學,因為在故事里總是不斷地倒霉,它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倒霉熊”,當時倒霉熊那種無厘頭搞笑的風格可能更受成年人的歡迎,在2014年貝肯熊這個IP被奧飛動畫收購,經歷了之前幾部作品的打磨之后,貝肯熊成為了更純粹的子供向作品,在孩子們的心中,他總在倒霉的特質,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他們可以在電影里看到,無論貝肯怎么被輕視,怎么倒霉,怎么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遇到困難,他總能像打不倒的不倒翁那樣,給自己加油鼓勁,想辦法努力解決問題,因此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朋友的力挺。
在貝肯熊的世界里,emo總是短暫的,調整心態(tài)打起精神加油干的狀態(tài)才是常態(tài),這種快速適應環(huán)境的樂觀精神,不僅是孩子,也是我們所有大人需要學習的。
二是友情之于人生、之于成長的重要意義。
有人說,愛是賦予某人摧毀你的力量,你卻堅信對方不會這么做。
友情其實也是如此,在《貝肯熊:火星任務》里用貝肯熊與怪獸大橘子、機器人G13的友誼生發(fā)過程,詮釋了這一道理,讓人看得心瞬間柔軟起來。
大橘子對貝肯的絕對信任和保護,使得一心想要成為超強特工的貝肯認識到熊生中還有更多比出人頭地更重要的東西。
一個人想要走得更高更遠,他一定需要在親情、愛情和友情里汲取能量和情感。
這也是貝肯熊在這次任務里上的最重要的一課。
貝肯和大橘子的相識相知放在現實生活中很具有代表性,雙方一開始都看對方不順眼,但是一旦給他們時間去相處和了解對方,那就很有可能消除誤解,就此誕生一段新的友誼。
這其實對我們這些習慣了封閉自己心門的成年人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我們常常抱怨長大了就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認為這都是成年人的世界太功利造成的,現在想想,這和我們太過保護自己,以致于很難向新朋友打開自己有很大的關系。
就像小林在觀影后和我感嘆的,現在經常聯系的朋友,幾乎都是學生時代和初入職場時認識的。如果我們是現在才認識,很可能只會是工作關系上的點頭之交,不會深入交流,也就不會知道其實我們可以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那該是多么遺憾的一件事啊。
人越長大,就越難以交付信任,很難主動去開啟一段新的親密關系,總想等對方先付出,先證明自己,才會考慮要不要繼續(xù)發(fā)展。
久而久之,誰都不主動,都待在自己的安全區(qū)里,讓人與人之間成為了一座座孤島。
大橘子在他睡覺時大戰(zhàn)怪獸的默默守護、超萌的機器人G13為了他們的犧牲和付出不僅在教育孩子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也在告訴我們,不要封閉自己,想要交到朋友,就不要太過計較得失,關心他人、為他人付出,用真心去換真心。
這些情感的羈絆不是我們的軟肋,反而會是我們的鎧甲,激勵我們成長,讓我們?yōu)榱吮Wo我們心愛的人和事,變得強大起來。
寫到這里我才發(fā)現,本來是抱著審判這部片適不適合孩子觀看的我,也在觀影過程中獲得了不少收獲,因為,成人世界里的很多問題,都能在童年找到答案,只不過我們往往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才會困擾自己很久而找不到出路。
只要你相信,那么那些在動畫片里看到的淺顯的道理,其實也是解決我們成年人問題的標準答案。
相信愛和勇氣能戰(zhàn)勝一切,那么,它就能給你成長的力量。
電影非常好看,貝肯熊可愛極了,而且很憨。友情很珍貴,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那個愿意為你拼命努力的好朋友!
電影非常好看,貝肯熊可愛極了,而且很憨。友情很珍貴,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那個愿意為你拼命努力的好朋友!
電影非常好看,貝肯熊可愛極了,而且很憨。友情很珍貴,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那個愿意為你拼命努力的好朋友!
電影非常好看,貝肯熊可愛極了,而且很憨。友情很珍貴,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那個愿意為你拼命努力的好朋友!
個人很喜歡蠢蠢萌萌但真誠勇敢的貝肯熊,呆萌可愛卻無敵強大的大橘子,腦袋直線條的G13。雖然主要是面對孩子的動畫,但貝肯熊拯救火星的勇氣和與大橘子,G13之間跨物種的友誼也不禁讓成年人感到動容,希望小朋友們在看完電影后,能對友誼產生些新看法,與朋友相互尊重,欣賞彼此。個人此片非常適合十一的親子檔觀看。
算是臨時起意去看的,預期不高,但看完深受感動。本身劇情算不上出色,甚至有些套路化,不過子供向動畫,無可厚非。真正帶給我驚喜的是影片中對于“友情”的細膩刻畫。貝肯熊(倒霉熊)、大橘子、G13皆有不同刻畫:不論是大橘子為保護貝肯熊安睡與其他怪獸激戰(zhàn),還是G13犧牲自己詮釋“朋友”的情誼,亦或是貝肯熊與大橘子道別時的“小動作”“微表情”,都相當動人心弦。 不僅如此,本片的伏筆及收回也是極其巧妙,在這里說一個埋伏筆的經典橋段,相信大家都見過類似的:主人公前期得到一個道具,在奔跑或是什么過程中道具掉了,但是主人公并沒有發(fā)覺,但此時鏡頭給了那個掉落的道具一兩秒的特寫,隨后鏡頭再切回主人公。這向觀眾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這個道具后面必有大用。我認為這種手法并不高明,因為太明顯了,后面回收伏筆的時候不會給我“恍然大悟”的感覺。本片前半段中G13“跟著貝肯熊”的指令,以及貝肯熊無意中射偏的麻醉彈。看的時候并沒有給任何提示,但在影片后半段里會發(fā)現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完善了人物的行事邏輯和提供了劇情反轉所必要的條件,如此安排在動畫電影中絕對是上乘的。 其他一些優(yōu)缺點我就不一一說了??傊?,在我看來,作為一部子供向的動畫電影,《貝肯熊:火星任務》無疑是過關乃至優(yōu)秀的,是今年爛片扎堆的國慶檔中,一抹別致清新的亮色。
意料之外的好看~
場景做得很好看,劇情也有點跌宕起伏,沒想到大笨熊能干出大事情啊,(干大事情的可能更需要專注,簡單的思維,想法太多反而過于內耗了……)
結局居然有點被感動到淚目了,哈哈哈~??????
大橘喊旁油,旁油,上海話的發(fā)音嘛,既搞笑又溫馨~
值得一看,推薦帶上小朋友一起走進電影院啊~~~??????
前些日子受邀參加《貝肯熊:火星任務》首映禮,作為“倒霉熊”的路人粉,對這個童年ip的影視化一直留了幾分心思。比起貝肯熊,可能“倒霉熊”這個形象更深入人心。這個經典動漫ip,算是一代人青春印象中鮮活有趣的回憶。《倒霉熊》的劇集確實是一種平面的、純粹包袱式的搞怪、滑稽、調笑,又因為其每集時長精煉短小。這種碎片化的接收方式,讓它火爆出圈,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超高的熱度與點擊量?!敦惪闲埽夯鹦侨蝿铡肥窍盗械谌?,經過前兩部的試水,讓第三部有了新的進步。
“全年齡向”動畫作為近些年國漫制作的大趨勢,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如何做到老少咸宜?如何調和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的口味?帶著這些問題進入影院,《貝肯熊》給出的答案讓人欣慰。
置身觀影現場,能充分感受到孩子們與這部電影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氣場”。他們因為貝肯熊的各種滑稽和蠢萌而拍手大笑,在朦朧夢幻、色彩瑰麗的火星秘境出現時“哇”聲一片,也為貝肯和大橘子、G13之間真摯純粹、彼此付出的友情而感動落淚。孩子們的反應不會作偽,在這一點上這部電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同時,它在宏觀主題上具有的反思性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人類對于未知事物和異己者的態(tài)度究竟應該如何。很顯然,這部電影并沒有按照傳統套路走,貝肯作為主角,總是在出錯、在受傷,搞砸一個又一個任務,也因此被他所期待的“集體”——人類所排斥。它被視作一個只會帶來很多麻煩和負擔的角色,所以期待自己能完美完成一次任務,讓所有人類都真心接受自己,而不是個隨時會被掃地出局的“吉祥物”。
電影在開篇給出了貝肯的行動目的,就是完成捕捉火星怪物的任務,證明自己的優(yōu)秀,但所有人類都把它的宏圖偉志看作笑談,杰西卡也不例外,博士甚至還為它配備了保姆型機器人——看似保護、實為監(jiān)護的G13。而“怪物”的意外闖入,讓駐守基地的貝肯和G13,和“怪物”一起跌跌撞撞地踏上了火星冒險之路。貝肯一直想盡辦法完成它作為特工抓捕怪物任務,但卻由于大橙子戰(zhàn)力超強而遲遲無法動手。
然而,隨著他們一同出謀劃策、冒險逃生、嬉笑打鬧的朝夕相處后,在某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夜晚,群星閃爍,微風習習,大家互相袒露著肚皮,毫無戒備地打盹……有某些東西悄然發(fā)生了改變。
因此,當捉捕大橙子的機會真的來臨時,心境早已變化的貝肯無法下手,G13困惑地問他,為什么不執(zhí)行任務,貝肯說,我覺得我們已經是朋友了。是的,朋友。G13和貝肯突然被大橘子毛茸茸的尾巴裹住,還來不及思考朋友與友情到底意味著什么,但卻在這一刻真切地感受到了它。
人類已經潛入了火星地下,雙方陣營的正面相對第一次到來,大橘子看著裝備和標志一模一樣的貝肯和人類,明白了什么,貝肯無從解釋,只能無力地站在人類和大橘子中間,企圖阻止人類,只不過人類無法聽懂它在說什么。
說起來,貝肯熊ip被電影化后存在的爭議點,就是“倒霉熊說話了”。但看完整部電影之后,反而覺得這種處理其實很不錯,因為我們能從貝肯說的話中感受到他的成長。而且作為90+分鐘的院線電影,主角不說話也無法承擔劇情那么豐富的設計。另外,語言這個點也被設計成為了一個暗線,貝肯雖然從地球出發(fā)、跟隨人類而來,但基本上只能和“非人類”進行無障礙交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甚至天然地更偏向火星生物們。
說回電影,雖然貝肯一心想要遏制這場沖突,但事與愿違的是,它為了保護大橘子而射的麻醉槍成為了捉捕大橘子關鍵一擊:貝肯陰差陽錯地完成了最開始的任務。它也因此獲得了進入人類集體的入場券,大家認可它,稱呼它為優(yōu)秀的特工貝肯,在慶功宴上將它圍在中心,而它卻滿心滿眼都在想著大橘子,它成為了所謂的“英雄”,但卻失去了朋友,這真的是它想要的嗎?
顯然不是,貝肯踏上了拯救朋友之路,影片也進入了最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當G13在貝肯與大橘子被博士扔進太空艙發(fā)射進宇宙中漂流而走投無路時突然出現,將自己作為動力的“燃料”能夠讓貝肯他們重返火星,友情的峰值也達到了最頂點。它冷靜地對貝肯作了遙遠的告別:“再見,朋友”。這個總是臨危逃難的小機器人,在最后關頭用行動詮釋它對“友情”的意義注解。
小朋友或許會被三人間的歡鬧逗得捧腹大笑,喜歡上這對歡喜冤家。但對成年人來說,又會很自然地在這對朋友身上,想起自己那些曾經最好的朋友。就像貝肯熊和大橘子的分別,只要我們的心連在一起,就算是火星到地球,都沒有關系。年紀越大,遇到了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我也已經不是那個純良的、小心翼翼呵護每份心意的小孩子,但那些為我點燈的人,為我的檔案寫上表頭的人,為我定義友情、關懷、愛與青春的人,一定永遠是我的白名單——不是等價交換,是無盡慷慨。
坐在影院,突然有一種長大了,青春來跟我赴約的感覺。從這個角度而言,《貝肯熊:火星任務》不只是給孩子看的動畫,大人也能從中看到自己一路走來的況味。
剛才講的大多都是這部影片帶來的欣慰,而下面的“閑言碎語”,則更多的是一些失落。失落在于我發(fā)現時隔多年后,再次觀看倒霉熊的心境和感受已截然不同:小時候看倒霉熊只因為滑稽而發(fā)笑,長大后才發(fā)現倒霉熊竟是我自己。
在現在的“反內卷”口號的風氣下,年輕人已不流行給自己貼上成功標簽,反而將自己的笨拙、失誤、無能的各種丟臉行徑分享出來,來自我調侃。
為什么現在年輕人都對精英化的敘事祛魅,因為整個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原本我們認知中精密運轉的社會,實則處處充滿混亂的糊涂蛋,各種表面上光鮮亮麗的組織和他人,實則各有各的問題,大家都是東拼西湊的草臺班子…“不懂裝懂還要硬著頭皮上”是常態(tài)。人人都笑倒霉熊,人人都是倒霉熊,那個永遠會摔倒,永遠再爬起來,積極樂觀、但也永遠有勇氣繼續(xù)往前走的倒霉熊。
人生是無限的曠野,平庸也好,笨拙也好,一切都好,因為我們并不是為了成為怎樣的人而存活著的,而是為了生活本身,是所有所有具象的愛、陪伴、付出、關切,是所有鮮活的經歷本身。
今天陪孩子一起看了《貝肯熊-火影任務》,孩子愛看,我也覺得很不錯!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畫面效果逼真,比預想的好看太多了,帶閨女看的,孩子說比艾莎好看,場景很美,動物的細節(jié)刻畫的也很好,搞笑幽默。貝肯熊機智,勇敢,善良,重感情,知道分辨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面對問題知道想辦法如何去解決。面對困難勇往直前,我喜歡我的她長大以后也能成為這樣的人,很適合全家一起看的電影。
好喜歡里面那個機器人??,他長得好有趣?。?/p>
孩子不愛看,大人也不愛看,制作很精良,配音、動畫都很好,但劇本真的是太爛了,笑點滑稽點太少太少,浪費了倒霉熊這么個經典角色。而且詭異的是大部分電影院不給這個電影排期,只有很少幾個電影院能看,而且看的人寥寥。場里一共只有四個孩子看,其中一個實在不喜歡中途還走了。跟馬里奧比,差了一個層次。
國慶檔值得帶孩子看得科幻動畫片。長得像狗狗的貝肯熊和超級無敵萌的怪獸“大橘子”。一起探索火星。畫面精致,想象力豐富。大人看都非常有趣。
貝肯熊雖然總是搞砸事情,但好運氣依不忘砸到他的頭頂,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能做不好一些事情,單從某些角度來看,我們的存在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貝肯熊結交的好朋友,在即將離開火星,和朋友告別后的不舍,感人。
動畫片版《獨行月球》
就沖G13幫助貝肯回到火星那一幕就足以擊中我的心巴。
大貓超萌。。但故事就真的是中國人整的故事的水平
上小學的小朋友就能看。大人能看出很多梗。返回火星那段,我看那場的孩子們哇哇哭。伽利略13太正了,想起B(yǎng)B8,想起安多,我們太老了已經不愿為友誼犧牲少許。
這么多年過去了倒霉熊成了英雄我變成了倒霉熊
建模也太丑了吧
友情、背叛、拯救、犧牲、陰謀、反轉!作為兒童片還挺不錯。
能感受到導演的用心 是尊重小朋友的,而且有很多迷影情結穿插其中,我能看出致敬的橋段有<阿凡達><瘋狂原始人><火星救援><地心引力><功夫><蜘蛛俠2>的章魚博士、<殺手萊昂>的加里奧德曼、甚至還有蓋-里奇的新片<盟約>
@華聯萬柳
貝肯熊從棒子那改入中國籍算是來對了,以前在韓國以犯傻賣萌為生,現在在咱這兒當特工出任務交朋友,生活活出新高度。
#宇宙首映+主創(chuàng)映后#據導演和主持人說今天是全國第一場公開放映,在場的觀眾也是全宇宙第一批看到電影原片的觀眾。電影《貝肯熊》導演王超是清華美院畢業(yè)的,電影的質感和畫面確實無話可說都是十分精美的,無論是火星地底下五彩斑斕的神秘地方、還是正義對抗的畫面。故事在劇本上還需要打磨的地方太多了,在現場家長們的呼嚕聲比小朋友的歡笑聲還多。電影故事實在是太平淡,沒有什么波瀾起伏的劇情。電影最后的小小彩蛋在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結尾彩蛋G13看來真的受小朋友們喜歡。
致敬太多了,小朋友們能發(fā)現么
電影主角采用了又萌又慫又賤的貝肯熊,同時選取了當下比較流行智能機器人一起表達了愛與勇氣 這一永恒的主題。電影充斥著絢麗多彩的畫面,仿佛進入了奇幻世界。伴隨著主角們勇氣與冒險的經歷,老少咸宜。中間人類像是侵略者,運用高科技對環(huán)境進行破壞,對動物進行捕殺。而我們的主角貝肯做了特工,失去了朋友。而人工智能也有自我意識,也擁有了屬于愛的選擇。果然 電影的劇情有反轉 瘋狂的研究員才是反派。同時敬告人們要愛護地球。博士為一己私欲,毀滅火星,榨取火星生物的價值。博士想要回到地球的想法可以理解 但不代表他可以稱王稱霸,毀滅火星,最后自取滅亡。人類肆意破壞環(huán)境,雷蒙德的貪功貪欲,造成了這一切。最后 科研想要發(fā)展與對環(huán)境破壞的矛盾是永遠值得人們考慮的問題。
用淘票票積分兌換了免費票,對于外星生物的想象力不錯,有一些橋段也很感人。作為子供向的話算很優(yōu)秀的了。四星鼓勵一下
原來韓籍貝肯熊已經歸為中國籍了,怪不得越看越有國味。所以這部片子算是正宗的國漫了,支持奧飛。
大橘子好可愛,雖然所有劇情都能提前想到,但友情還是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