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鮮花
萬物眾生都一樣
共生共享
時間空氣與陽光
年輪在流轉(zhuǎn)
薪火代代相傳
今天雖短暫
過去的就是永遠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生老病死命運輪回
年月更替興衰輪回
宇宙永恒青春卻一去不回
去年的太陽今年仍掛在天上
前輩的歌謠后人依然高唱
有限的生命傳遞著無限榮光
變幻的世界總有些不變的信仰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生老病死命運輪回
年月更替興衰輪回
宇宙永恒 青春卻一去不回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生老病死命運輪回
年月更替興衰輪回
宇宙永恒青春卻一去不回
我常常會做一種夢,夢里我不再受物理規(guī)則的制約,飄入云端。天空上釘著一盤金黃耀眼的明月光。天空被月光照耀成深邃透亮的寶石藍色,漫天繁星像是手握千萬鉆石的神明,朝天空中就那么隨手一揮而形成的瑰麗奇觀。
我飛翔在天際,急速且隨心所欲,就那么讓清洌的風毫無阻擋地刺穿我軀殼,把自己完完全全沉醉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感受天地浩然之氣。夢中這種場面頗有些類似獲野千尋最終憶起白龍(賑早見琥珀川)的名字時,二人所處的那片明凈之穹。沐浴其中,且憑風撫,且任月照,且披星輝。身下的大地一片郁郁蔥蔥。周圍是亙古的寧靜,只有透徹心扉的感動。
然而有時,則是如鴻毛一般浮于云端,周遭或是迷霧輕繞,或是鵝毛紛飛。恰如《仙劍奇?zhèn)b傳4》開篇CG的開頭,云霧繚繞的仙境中,撥開云霧,群山展現(xiàn),靈氣襲人。仙山之中,仙鶴群飛,仙人御劍乘風,何其灑脫,快哉!妙哉!
夢中種種,似水無痕,如仙如幻。我自12歲接觸了《仙劍奇?zhèn)b傳》便一直對仙妖神魔、飛升幻滅、御劍乘風之類奇事心馳神往。小時候父母管得嚴,直到我在03年才第一次在地方電視臺上看了電影時段播放的《蜀山傳》,便徹底淪陷在電影那迷彩絢爛的世界中了?!妒裆絺鳌窛M足了我夢想中一切一切的神往:仙境、不死奇人、雄渾壯闊的仙宮神殿,還有令我懵懵懂懂不求甚解的仙道哲學。
多年后的今日再回顧《蜀山傳》,更多了一些感觸。為了更深入地體驗《蜀山傳》,我?guī)е鴮闲欤ㄟ@是我對徐克導演的愛稱)的敬仰心情拜閱了他的另一部作品——于1983年上映的《蜀山:新蜀山群俠傳》。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老徐一定是帶著對83版難以割舍的情懷和些許的遺憾,而再創(chuàng)作了《蜀山傳》,并在此片中,將原作者還珠樓主“荒誕至極”的玄幻武俠風格——淺顯來說就好比“只見他一運掌,啪~~~一道紫光,喜馬拉雅山上的雪都融化了”,又好比“他長劍一揮,嗖~~~一道劍氣,太平洋的海水都沸騰了”這種天馬行空天縱奇才的氣魄——做到了極傳神的體現(xiàn)。
曾經(jīng)的紫郢劍與青索劍,由一真和尚跟西蜀探子耿明奇使用。正所謂日月定陰陽,陰陽相生相克,在片中雙劍宿主均為男性的同時,還融合了第三位宿主,道姑李亦奇的元神,從而達到了陰陽調(diào)和。
要對付血魔,必須雙劍合璧,然而雌雄雙劍不可相碰,輕則宿主死,重則天地崩。這是道姑李亦奇告誡二人的話語。最終,她與白眉參透了“碰不可,不碰亦不可”的悖論背后的答案,即若要雙劍合璧成功,則用劍二人必須心意相通,合璧時在乎靈犀一點。
后來,紫郢劍變成了天擊劍,形態(tài)上更是極富柔美之態(tài),藍粉紫三束互相纏繞的煙云,出劍攻擊的劍勢恰如一道道柔美云霞,美則美矣,卻一擊必殺,劍劍中的,真不愧為一把絕世雌劍。青索劍也變成了雷炎劍,依舊散發(fā)著青綠色的幻彩。在廉刑開竅后重新激發(fā)雷炎劍威力之時,廉刑因幾近無法抑制劍力而將其插入山頭,引得雷炎劍力震出山中群劍,馭萬劍縱橫盤旋于蜀山之巔。萬劍齊飛,巍然壯觀,劍環(huán)劍陣,驚艷絕倫。不禁令我想起《仙劍奇?zhèn)b傳2》中的其中一段CG,已成為蜀山掌門人的1代主角兒李逍遙,施展蜀山絕學萬劍訣,大破妖魔劍陣。一代傳奇宗師的華彩樂章與雷炎劍此時此刻的作為頗為相似,這段場景的安排極盡所能地展示了雄劍的風華與威力。
《蜀山傳》中,雌雄雙劍的宿體也進一步變?yōu)榱艘荒幸慌?。雌劍宿主名叫李英奇,與前代同雙劍二位男性宿主合并的女性元神李亦奇姓名相差無幾。影片較83版多了一次雙劍合璧。第一次的合璧失敗了。雙劍相擊導致風云變色,雄劍宿主長空無忌死亡。如此嚴重的后果比起單靠口說更加震撼和有說服力。長空無忌在合璧之際腦海中閃現(xiàn)英奇的臉“一千年,兩千年,我們能不能一直都心靈相通?”正是這句話和那一抹笑顏紛亂了無忌的心智,使其臨陣猶豫導致了災難。曾年少的我,還莫名為這句話黯然感傷良久。也許我是對那一份未來不可知的畏懼,對時間流逝而人事浮塵變遷的悲情感懷,世間變數(shù)太多,此去經(jīng)年,你我都不知人面桃花將會變成什么模樣。
《蜀山傳》的孤月大師仿佛是《新蜀山劍俠傳》中仙堡堡主的重生,而由孤月死后元神再造的李英奇,發(fā)髻的造型又是曾經(jīng)的堡主所梳的另一種發(fā)式?!缎率裆絼b傳》中身中血毒行將墮落的南海劍士丁引,在毒發(fā)前要求其伙伴萬一毒不得解,必需殺死自己,這又在《蜀山傳》中找到了一條平行線:丹辰子與玄天宗相約,一旦誰入了魔,另一方要毫不留情地將對方殺死。丹辰子墮落之后,在片刻的恢復神志之時,斬釘截鐵地要求玄天宗“殺!”。此時,耳畔似乎同時回響著丁引對自己徒兒聲嘶力竭的吼叫“殺!殺!殺!”
為了維護天道綱常,人間正義,英雄俠士甘愿犧牲性命,哪怕落得形神俱滅。更加痛苦的是他們做為行刑者的摯友,原來,行俠仗義、匡扶正義已不再是簡單的降妖伏魔,有時,甚至需要親手毀滅自己心中無法割舍至真至誠的情感。
影片中,有兩次出現(xiàn)了相似的場景設(shè)定。玄天宗孤身一人漂浮于天際,四周無所依傍。鏡頭由大全景迅速拉為遠景,天宗漂浮的身影更顯渺小、孤獨、不安定,仿佛是一片隨風飄零的枯葉,亦或是浮于陰郁汪洋之上的一片羽毛。他在虛空中獨自一人面對蒼茫大地,背影盡是寂寥……
這樣的場景一次出現(xiàn)在他的愛人也是師父孤月大師死時,一次是在摯友丹辰子元神消散的時刻。此情此景,令我重新回味開篇語“山巒迂回起伏,云海飛卷奔騰,天地間的靈氣匯集于川岳之間,相傳山中有不死奇人,能吸取山中靈氣,突破凡人之軀,御劍飛行,追風逐月,星海飛馳。他們在這里修煉仙術(shù),目的是希望能參透天地間永恒的奧秘,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玄天宗此時已然突破了凡人之軀,卻不能參透自己的內(nèi)心,掌握不了感情。他獲得了永恒,但身邊所愛一一離去,唯有自己獨望天地。
驀地想起《仙劍奇?zhèn)b傳4》。結(jié)局中,曾經(jīng)那位“瞳凝秋水劍流星,裁詩為骨玉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為誰一擲輕”的慕容紫英,在百年之后,已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當年隨妖界離去,依舊容顏不改的妖族女子夢璃,在百年之后歸來看望故人,輕聲問候“紫英,這些年來過得可好……”
“…無所謂好不好,人生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zhuǎn)瞬。惟有天道恒在,往復循環(huán),不曾更改……”隨后御劍離去。夢璃隨后伏在早已身故的菱紗之墓前獨自感傷。
那么對于得到了永恒的天宗來說,身邊故人遠去,物是人非,物也盡改……最終是否也會產(chǎn)生“我不過是又做了一場夢”的錯覺?那些愛與痛,情與悲,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一幕幕終將會醒的夢。那么醒來之后呢?無邊無際的虛無。我仿佛曾經(jīng)有過,我仿佛從未有過。
人生已如枕梁一夢,我們所以為的夢境,說不定僅是夢中之夢,生死則是一場更大的夢。
然而人活著,還分什么真的假的?現(xiàn)實夢境?朋友、親人、愛人離去,內(nèi)心的悲痛酸楚,一定是真的,怎么會有假?還有接下來要去做的很多事……如果這些都是夢,為什么還要做?
正當夢璃撫碑長嘆之際,身后一扇木門打開,同樣得到了永恒,卻雙目已盲的天河緩緩走出,在微風輕拂中像夢璃伸出手,面容上的微笑,似乎他已經(jīng)觸摸到了風中傳來夢璃的香氣。二人相對而立,畫面定格,成就傳說……
回望往事,當年夢璃離去之際,曾對天河說“謝謝你…給我留下了那么多開心的回憶…我們一起御劍而飛,一起跋山涉水,一起在即墨看美麗的花燈…這些事情,我永遠、永遠不會忘記…今生有緣無分,若有來生……雖然你我壽命相差甚遠,你比我先入輪回,但是我會努力找到你的轉(zhuǎn)世,我們來生再見,到那時,我們再像以前一樣,跋山涉水,游歷天下……”
孤月大師的來生——李英奇彌留之際,對天宗說“我現(xiàn)在有孤月的感覺了,天宗,我終于找到你了”,隨后離世。英奇前世的記憶剛剛找回,又再度面臨死亡,但是這次影片中并沒有出現(xiàn)天宗前兩次失去身邊之人類似的場景,而是英奇與天宗二人交替浮游于碧藍蒼穹之中的畫面,似乎暗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結(jié)局。
影片結(jié)尾,玄天宗用李英奇所御天擊劍中殘存的元神再造了一個“李英奇”,不知道天宗聽見她說“幾座大山飛來飛去有什么特別?我對這玩意沒興趣!”時是什么感想。他笑了。因為峨眉已經(jīng)度過災劫,正在重建,處處呈現(xiàn)著生機與希望,他知道,逝去的終將會獲得重生,他也準備履行對師父孤月大師的諾言,重建昆侖。
無論是李英奇還是孤月,都會如天雷雙劍一樣,萬劫重生。正如慕容紫英所說“天道恒在,往復循環(huán),不曾更改”,有道是“浩然天地,正氣長存!”
讓我用一首詩,來為此文做個結(jié)尾:
逍遙游
意氣凌霄不知愁,愿上玉京十二樓。
揮劍破云迎星落,舉酒高歌引鳳游。
千載太虛無非夢,一段衷情不肯休。
夢醒人間看微雨,江山還似舊溫柔。
不可否認,徐克是我最認可的拍武俠片的導演。業(yè)界把他當做“新武俠”的代表,只是我這個門外漢對于專業(yè)術(shù)語懶得理會,就像十年前周杰倫是另類創(chuàng)作,十年后周杰倫是主流代表一樣,只要好聽好看,就行了。
1993年徐克的《青蛇》是我記憶中的第一部去影院看的電影(年紀巨?。敃r嚇的不清,印象里除了那條蛇鱗閃閃的尾巴,就是片尾凄涼的大水。而后懂事了些,又看了一遍,開始貪戀青白二蛇的美貌。這幾年倒好,一旦想看徐克的電影,就會拿出來看,看了不下10遍,自己都覺得神奇。
如果《青蛇》用驚艷來形容,那《蜀山》就只是延續(xù)了《青》的流光飛舞,卻乏味到了極致。前兩次看都是在電視上,閹割的閹割,斷續(xù)的斷續(xù),今天倒是靜悄悄看了個完整的。第一次有種看電影浪費時間的感覺。話說看《龍鳳店》的時候,大概就是為了消遣,看下來,反而覺得至少還拍的爛模爛樣。
《蜀山》真是可惜了,題材不消說,是徐克拿手的。從《倩女幽魂》的層層遞進,到《青蛇》的突飛猛進,徐克對于奇幻故事的拿捏不亞于斯皮爾伯格對于科幻題材的把握。絢麗的畫面且不談,徐克對人鬼有著獨到的理解。《青蛇》的情情愛愛,你來我往,講的不是白娘子和許仙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而是演化成一場人與妖的考量。徐克的《青蛇》仿佛不在是白蛇傳的翻拍,更像是《聊齋》式的演繹,人的丑陋,妖的慈善,法海的混亂動蕩,將人性的思考用神魔故事推到了極致,這里有李碧華的功勞,但是徐克用電影放出來了,李碧華的文字我一直覺得華麗,華麗到膩味,華麗到令人毛骨悚然,不忍下讀。
只有直觀的鏡頭才能將她的世界真實起來起來,所以《胭脂扣》、《青蛇》才能沁人心脾,讓人從脂粉的文字里跳躍到艷麗的畫面,喘口氣,方有所悟。
回到《蜀山》,蜀山其實復雜的多,用《火影》里常用的詞,蜀山里,羈絆太多,網(wǎng)絡(luò)話就是坑太多。許多臺詞說出來,讓人覺得很荒謬和費解。丹辰子很高傲,很崇拜力量,但是他怎么就突然入魔了,雖然我們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但是還是難以說圓。李英奇和長空無忌加上玄天宗,感覺更像第三者插足。還有大BOSS到底有幾個。那幾個青城弟子怎么看怎么打醬油。更別提章子怡了,好像就是贊助商為了捧她徐克無奈加了這么個角色一樣。還有五臺山的和尚們,是《青蛇》里面的金山寺拆遷了吧。
蜀山是一個架空的世界,架空的世界需要的其實不僅僅畫面,不是高超的奇術(shù),而是一個邏輯,這個邏輯不需要像三權(quán)分立那樣非要弄出什么政治基礎(chǔ)和體制結(jié)構(gòu),也不單單是一個正邪對抗的主旋律能夠大而化之的——不然這個就不是電影,不是”傳“,就只是一個奧特曼打小怪獸的武俠版而已。盧卡斯早年拍了三部《星球大戰(zhàn)》,大家只要對號入座,用奧特曼的邏輯即可,因為那時候這樣的題材很少,畫面的追求和英雄主義代入感已經(jīng)能夠滿足需求了,故事和特技夠吸引眼球就行。但是為什么后來盧卡斯要拍《前傳》,很多人認為前傳沒有”后傳“精彩,我認為那是先入為主,舍本逐末了。正邪之爭我們不感冒,我們關(guān)注的是代表正邪的人物,安納金和盧克起先都一樣,為什么父與子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結(jié)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就像人總是會死,世界也總會末日,那么我們是如何殊途同歸的呢?
《蜀山傳》需要前傳,需要一個梳理羈絆的過程,不要拍的和《建國大業(yè)》一樣,明星四處開花,卻不知道花兒為啥要這樣紅。
《蜀山傳》根據(jù)古今第一奇書《蜀山劍俠傳》改編而來,《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的驚天巨著,洋洋500萬言,給后來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中國后現(xiàn)代神怪,仙俠等類型的小說,游戲(如仙劍奇?zhèn)b傳等)以及諸多作品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妒裆絼b傳》開始寫于上世紀三十代,至四十年代末仍沒有完成?,F(xiàn)在看到的這本小說,是四百余萬字的鴻篇巨構(gòu),近六本《紅樓夢》的厚度,亦可抵得上金庸的五部長篇武俠。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拍早了10年甚至更多,因為它是一部按照商業(yè)片模式來拍攝的非商業(yè)電影,通俗的說,它是大制作高投資的“文藝片”,一般這樣的電影會產(chǎn)生于電影商業(yè)化的鼎盛時期,例如說2001年的香港。它寄托導演的個人理想多于電影帶來的眼前物質(zhì)收益。這部電影在當年的票房慘淡,和《大話西游》一樣。
電影敘事十分抽象,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情節(jié),故事在哪里開始在哪結(jié)束并不清晰??梢钥匆姷耐暾骶€是邪惡力量侵犯正派,最后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簡單故事,但是徐克想講的東西卻遠遠比這個要多。一般的好萊塢英雄電影,會講一個完整的關(guān)于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故事,但是《蜀山傳》講的更多的是人而不是英雄,人如何打敗自己,得到重生以及升華,這個邪惡的來源,是自己而不是外部力量,只有自己是自己唯一的敵人。
情與修仙
電影中關(guān)于情感講述的比較多,因為情感是修仙的障礙。昆侖山的傳統(tǒng)是日月定陰陽,昆侖就是一日一月,所以一直都是一師一徒。陰陽理論來自道家太極:無極(道)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
一師一徒也就是一陰一陽,陰陽相成天地生。修陰陽也就是修道,道的特點是獨立而成,道可以生成萬物但萬物不可改變道,因為它孤獨懸于世,“獨立而不改”。老子《道德經(jīng)》對道的定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徒弟玄天宗愛上掌門孤月大師,就像孤月大師愛上前任掌門,這樣的感情糾葛使他們無法得道。為什么有感情就無法得道?因為道是孤獨的,不能受外物影響,人受到另一個人感情的影響,自然無法成道,一陰一陽的配置看似陰陽相交雌雄相配,但是道的陰陽是不摻雜感情的,陰與陽互相配合卻又互不干涉,互相轉(zhuǎn)化卻又互相獨立,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但陰陽只是客觀賦予的特征,陰陽之所以可以互相轉(zhuǎn)化,在于他們“沒有性別”,就像太陽和月亮,看似夫妻,實則是孤立的,只有孤立才能絕對存在,一旦有了情感,日不成日,月不成月。
孤月大師:我怎么都過不了感情這關(guān),所以我的境界停滯不前。天宗,我不能讓你步我后塵,你一定要離開我。
邪魔入侵昆侖山,玄天宗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師傅死去,肉身化成碎片飄散融入空中。過了兩百年,他依然無法忘情。
你如何能過自己這一關(guān)
邪魔再次入侵,玄天宗與峨眉派大弟子丹辰子一起對抗血魔,血魔給他們設(shè)置了兩個對手:分別是和他們一模一樣的兩個人,他們打在敵人身上其實傷的是自己。此處暗示他們的弱點就是自己的心魔,邪魔即心魔。兩個人遍體鱗傷僵持不下,最后峨嵋真人用皓天鏡救了他們。開篇的這場打斗就已經(jīng)暗示全片的重點:你如何能過自己這一關(guān)?打碎自己獲得超越。
儒釋道合一救世
峨眉山是最后一關(guān),一旦被邪魔攻破,人世間必遭荼毒,峨眉真人說拯救世人必須三種力量合一:精神的力量(儒),宇宙的力量(道),重生的力量(釋)。
精神的力量指的是儒家(山下),從程樂天的凡人角度講述,人間混亂昏聵,連年戰(zhàn)亂,天降神兵拯救世人,程樂天勇攀峨眉追尋天道,峨眉弟子帶她游覽仙境之后,她看到仙境邪魔入侵,與人間戰(zhàn)亂并無二樣,決定下山,峨眉弟子送她寶劍,說可以引領(lǐng)她下山的方向,程樂天回到人間,拔出自己的佩劍,此時她的劍已光芒萬丈,高喊道:“浩然天地,正氣長存!”。這一段隱喻的是儒家的入世觀,要用正道來匡正人間世道,而不是去修仙去獲得個人超越。道是中國哲學的根,不是只有道家講道,儒家也講道,只是用法和理解不一樣而已,一個是天道一個是人道。
宇宙的力量指的是道家(山上),峨眉真人飛升上天閉關(guān)修道,成仙之道,修得宇宙力量。
重生的力量指的是佛家(山中),肉身輪回與精神不滅,在死去與重生中打碎自己,才能獲得超越的力量。這部分是影片的重點內(nèi)容。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只在一念之間。
一念成魔,丹辰子的心魔:丹辰子守血口,卻對邪魔幻化的蝴蝶精動情,導致邪魔入侵,精神被邪惡力量控制。邪魔即心魔,他最終沒有過自己這關(guān),被自我吞噬。
一念成魔,玄天宗的心魔:玄天宗看到自己師傅孤月轉(zhuǎn)世的李英奇,兩人長相一樣,他動了情,但此時的孤月已經(jīng)失去對前世的記憶,玄天宗的回憶會激起李英奇的一個閃念,導致她與廉邢練雙劍合璧時險些喪命,因為雙劍合璧必須人劍合一,心無雜念,才能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以達到無窮的力量。玄天宗救下李英奇,告訴她前塵往事,卻因拿天雷劍時無法心靈相通而被燒死,他無法忘掉過去,無法成為另一個人來擁有新的武器。李英奇并不是孤月,玄天宗也不是廉邢。李英奇在玄天宗的尸體旁痛哭:我怎樣能成為孤月?我怎樣才能救你!
一念成佛:重生的廉邢已不會用天雷劍,神兵器只認主人,他的重生是要記起自己才能救世,但是修行需要長時間的參悟,短時間內(nèi)很難完成,氣急之下的峨眉子弟用劍打他,當頭棒喝,頓悟成佛。竺道生首倡“闡提有性,頓悟成佛”,到唐代禪宗六祖慧能闡揚“明心見性,即心即佛”,頓悟成佛成了中國佛教修養(yǎng)學說的主流。
重生:打碎自己獲得超越
峨眉真人修得宇宙力量,將玄天宗起死回生,玄天宗去血穴找到入魔的丹辰子,將他的魔念逼出體外,可是丹辰子卻求玄天宗殺死自己,因為肉身被困,靈魂已經(jīng)無法超脫: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無論是誰入了魔,我們都要把他殺死,絕不留情。丹辰子靈魂幻滅。
廉邢與李英奇雙劍合璧打敗血魔,李英奇也與邪魔一起犧牲,死前她終于擁有了孤月大師的回憶,在回憶中她死去,肉身化成碎片飄散融入空中。
影片開頭孤月對玄天宗說:我的命運就在于你的成敗。
玄天宗看著再次轉(zhuǎn)世,失去記憶的孤月大師,飛走了,因為他明白只有忘情才能讓她重生,讓她擁有自己的命運,面對愛人一次又一次的轉(zhuǎn)世,忘情才能超越。我的命運就在于你的成敗,只有孤月才能修得正道。
玄天宗的有情,無情,忘情,這是《東邪西毒》,玄天宗對孤月超越千年的愛戀,戴上緊箍咒走上西游路,這是《大話西游》的愛你一萬年。
轉(zhuǎn)世后的孤月:山后面還是山,一點都不好玩!
轉(zhuǎn)世后的紫霞:你看那個人,像不像一條狗啊!
孤月的月金輪。當孤月佇立在昆侖之巔,月精輪環(huán)在她身邊,背影中群山默然,那份孤傲,那份執(zhí)著,那份似水柔情,不得不讓人感嘆,好一枚傾國傾城的女子。
在三元宮前,玄天宗想要洗凈自己的前身再造元神時,他緩緩走過,身后揚起長長的塵土,千言萬語,欲言又止,都讓他們隨風而去吧。大敵當前,或許將兒女情長留在三元宮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太過執(zhí)著,只會使自己不斷地心傷。
玄天宗和丹辰子對立在山之巔準備攜手共進退時。皓月當空,百年的兄弟情誼,卻只是淡淡幾句,輕輕的表露出來,這份厚重,卻讓人無法釋懷。
孤月和英奇在最后魂飛魄散的時候,嬌嫩的面容卻一片片碎去,如花瓣一般飄起來,她安然離去了,卻留下天宗無奈而深情的凝望。
御劍飛行的世界里的仙人們,可以劍氣長空,縱橫萬里,卻仍然糾結(jié)于自己的內(nèi)心。經(jīng)歷過了一切之后,李英奇又被元神再造,自然不用再糾結(jié)于前世的情思。但是失去了師父和朋友,經(jīng)歷了這浩蕩天劫卻又生還的天宗,在孤獨的昆侖上對望月空回想這一切時,不知又該如何?他是否也會選擇飛升進入天界?抑或如孤月一樣,再等兩百年,然后對著自己的徒弟說,“又一個兩百年,我還是無法忘記孤月師父......”?
呵呵,浩然天地,正氣長存,可我看,除了正氣,這蕩氣回腸的情誼也是永恒的。
ps:嘿嘿,看完這部電影覺得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不要搞師生戀,二是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嘿嘿嘿。
奇技淫巧、光怪炫奇、胡掄八砍、看不下去
與1983版的蜀山比較起來,覺得導演已太醉心于技術(shù)了,當然是跟導演自己比。張柏芝形象上的致敬也很好,破碎時讓人心驚。只是我實在不能適應(yīng)這次新技術(shù)的刷刷刷,與心中的武俠修仙不太貼合。
本來覺得是大爛片,今天重看才發(fā)現(xiàn) 萬里長空,劍氣縱橫。
換個劇本,或許可以接近神作
又名: Shu shan zheng zhuan導演: 徐克 (Hark Tsui)主演: 鄭伊健 / 張柏芝 / 古天樂 / 林熙蕾上映年度: 2001制片國家/地區(qū): 中國 / 香港語言: 粵語imdb鏈接: tt0286098
這是中國我覺得唯一還能看的科幻電影
特效太牛逼,中國電影的視覺效果唯徐克才能超越徐克。故事在同款電影里,竟也不顯得太幼稚。
有魔幻大片的氣質(zhì),很喜歡這種充滿東方神幻色彩的構(gòu)架設(shè)定,雖然特技還略顯粗糙,但十多年之前能拍出這樣的作品真的很讓人贊嘆了…對于徐克的電影美學總是懷著很矛盾的心理,有的細節(jié)巧思總是美倫美幻別出心裁,但有些地方卻異??鋸?,太過了!顯得傻里傻氣…不過不管怎樣他的鏡頭剪接節(jié)奏絕對沒話說…
近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特技最高峰...
敘事不流暢,比較差。但也不至于那么差的口碑吧?比現(xiàn)在大多的所謂大片要好!畫面美輪美奐,01年就出現(xiàn)了哈雷路亞山。還有絕色佳人張柏芝。徐克鏡頭下的女子非常脫俗??!
不明白為什么至今還沒有看到更華麗的。
賣特技視效的片子何必把人物關(guān)系和主題(重生)搞的如此復雜,顯得過分機械冰冷而失去了人味與趣味,當然某些段落里體現(xiàn)出的徐氏想象力還是值得一看的蜀山傳 徐克 國粵雙語The.Legend.of.Zu.2001 2g
華語電影唯一的玄幻大片。
舊影遲觀。新蜀山拍在1983,新希望反而歸星戰(zhàn)后傳?本片與指環(huán)王1同年上映,某些關(guān)鍵元素確也很像:白袍師尊離場搬兵、一號男主起死回生或王者歸來、奇襲蜀山血滴子造型像強獸兵;視覺上特技遠遠壓倒動作。不過蜀山飛仙本該如此,老版在當年就算武俠異類;表演稍差人意。鄭伊健可以再熱情點,古天樂缺乏邪派因子,譚耀文更據(jù)黑化特質(zhì),張柏芝很像李賽鳳,吳京頑皮較違和,章子怡的角色純屬硬塞掛名,毫無功能性可言;師尊塑像臉皮剝落與滿山群僧木魚念經(jīng),屬于徐氏視覺母題復用。差別在于,八年前青蛇借它表達佛道傳統(tǒng)勢力之迂腐保守,罔顧人情公理,于是臉面無存偶像坍塌。而本片卻急轉(zhuǎn)升騰在強敵入侵威脅下的信仰堅貞忘我犧牲(舍身救徒與捍衛(wèi)肉身)??梢娨曈X母題與故事題材組合調(diào)配之后可構(gòu)成宏觀敘事層面的“庫里肖夫效應(yīng)”:景象依舊,含義迥然。
其中的特效成分讓偶敬重 因為在中國這是很珍惜的 尤其在2001年甚至魔戒都還未開始 只是其中的故事結(jié)構(gòu)不太合理 角色層次不夠鮮明
瘋了瘋了...從武俠到仙俠,徐克從此掉進技術(shù)坑里無法自拔
劇情真是稀爛.....咦,有劇情么???但是特效實在太棒了,老怪太強了?。?!嗯,柏芝那時候真是美艷不可方物,還有章娘娘您是來......打醬油的???
也是特效先河了……
多看很多遍之后才發(fā)現(xiàn)當年完全沒有看懂,但的確不是青壯年時期的片子那樣鋒芒畢露了。這部電影至少還要看10年。
重看一遍,覺得好很多,可能是因為現(xiàn)在的古裝片都太爛了,對比一下,這部簡直堪稱經(jīng)典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