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快掉了,當我聽到chief誦出那句“there must be someway out of here"的時候
偉大的dylan的偉大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被用作了BATTLESTAR GALACTICA第三季finale的線索,以對歌的形式引出了神秘的cylon final five中的四位,成就了又一部精華美劇的super twisting,super suspense & of course fracking high season ending.
而之前l(fā)ee在法庭上的那段慷慨陳詞在質(zhì)疑了所謂道德,所謂公正的同時再一次證明BSG絕對不是一出單純的科幻劇,而是一出近年來最偉大的drama美劇。
焦急等待明年一月的第四季首演,而這季很可能會是BSG的終結篇,從第一季開始我就覺得主創(chuàng)人員野心太大,不斷懷疑故事能否講圓,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對Ronald Moore充滿了信心。
http://www.post-gazette.com/pg/07085/770732-352.stm這篇moore在finale播出后第二天接受的訪談爆料多多,很值得一看
十一月份會有一部名為Razor的電視電影亮相,作為第四季的熱身,內(nèi)容是關于Lee統(tǒng)率Pegasus號那段日子里發(fā)生的故事,同時會用閃回的方式回顧當年Pegasus號是如何在十二個殖民地淪陷后逃過Cylon追擊的; 另外很可能09年會有一部BSG的衍生劇Caprica再登小銀幕,時間設定在Cylon入侵Caprica的五十年前,內(nèi)容還是關于Adama這一家子,看起來Ronald Moore是鐵心要構筑一個完整的BSG宇宙了。
很久沒看電視劇了. 自覺得都二十出頭,斷沒有被陰險的編劇們左右的道理了,可是沒想到無意間在電視上看了一集Battlestar Galactica就上了癮,連著看了兩季,中間落下不少,還有兩季沒有看,在這兒就先胡扯一堆。
開頭一兩集看得斷斷續(xù)續(xù)的,大概意思是在哪個far far away的人類殖民星系爆發(fā)了一場機器人叛亂,Cylon們用核武器將十二個殖民地幾乎徹底摧毀,僅剩下一艘即將退役的“太空堡壘”Battlestar Galactica和幾十艘民用飛船總共不到五萬人組成的艦隊。到我看的第二季結束為止,整個就是這只艦隊滿世界逃命的故事。
剩下的五萬人,也就是內(nèi)地一個小縣城的人口,作為人類最后的種子,在茫茫宇宙中跟無處不在的死敵跳來跳去的周旋,還要面對物資的短缺,敵人的滲透,派系的猜疑,絕望,無力,孤獨,無援,但是在一群精明神勇到非人類(后來發(fā)現(xiàn)不少的確是非人類)的主角也能湊活的闖過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看才不到五萬人,卻有一個mini的美國社會隱含在其中。十二個殖民地(美國人很喜歡在太空類的劇情里把人類文明描述成一個殖民社會,不言而喻,說自己呢 )各有一名法人組成十二法人團,類似于美國國會;(又有一點像聯(lián)合國安理會,因為十二個殖民地本是獨立的國家,cylons叛亂之后才組成了這樣的機構)文官主政的總統(tǒng)制政府,女總統(tǒng)原來是教育部長,去參加Galactica的退役儀式結果殖民地正好被炸,整個艦隊里就她官最大了,這樣繼任了總統(tǒng);龐大的媒體機構(每次總統(tǒng)開媒體會我都納悶,五萬人里怎么找出那滿滿一屋子記者的?)最后,當然還有那只過于龐大的軍隊。
在被cylons瘋狂截堵的亡命路上,正常的話這樣的一群人幾乎百分之百會被外部壓力斯巴達化,變成一個高度軍事化組織化的集權結構,但是如果是這樣的劇情,也就不值得我費時間寫這玩意兒了,編劇將民主脆弱如游絲般的存在維系在Galactica與cylon們驚心動魄的軍事決斗之間,巧妙的對人類社會結構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解構。
Roslin總統(tǒng)
這位被反對她的人謔稱為小學老師的原教育部長幾乎可以說是美國文化里幾近完美的總統(tǒng)形象。她有弱點,別的不說,晚期乳腺癌這一條就夠厲害的,一個知道自己死期的總統(tǒng)!有噱頭。然而她又是有堅持,有取舍,有主見的,不惜跟艦隊指揮官鬧翻,逃到鳥不拉屎的星球上因為相信自己的夢是真的。最可愛的是面對競選對手幾乎會毀掉人類的議案不惜篡改選票,最后卻還是抵不過自己的良心又把總統(tǒng)的位子讓了出來。這是美國人對自己領導人的一個很古怪的幻想,那就是他或者她一定要是一個人,一個美國人,有各種毛病,會犯各種錯誤,但他是我們中的一個。這可能與對被神話的獨裁統(tǒng)治者的恐懼有關系,在這部電視劇里還有了一個新的意思:你要是一點毛病都沒有,肯定是cylon.
與Roslin總統(tǒng)相對的,Adama是維系人類種族生存的軍事雄性至上主義的代表。體格強壯,少言寡語,冷靜,果斷,細致周密卻也不乏冒險的勇氣,是國家機器創(chuàng)造出的完美的軍事領袖(他的人格形象借鑒了許多西方歷史上著名的將領,大家可以比較比較)。在劇中Cylons壓倒性的軍事威脅面前,他幾乎成為了人類生存唯一的希望,是整個艦隊的靈魂。就像前沿的社會學理念一樣,編劇把傳統(tǒng)的軍事雄性至上主義修改成了軍事暴力至上主義,去掉了男性對暴力的壟斷(starbuck就是個例子, 原來的劇集里是個男的)。但是社會學中,包括國際關系當中都認為男性至上主義是植根于國家對男性戰(zhàn)斗人員的需要而人為塑造出來的意識形態(tài),因為高強度的暴力對抗,特別是人類社會之間的暴力對抗根本上是反人性的,只有扭曲的人造意識形態(tài)才能保證這樣的社會活動被有效的組織,所以雄性——暴力——對抗——榮譽——征服——果決——勇敢等等被我們當作是常識的贊美男性的關聯(lián)概念其實是被扭曲的軍事化了,而Adama就是這種被扭曲的軍事雄性沙文主義所推崇的完美的男性形象,就像上面說的,是面對暴力威脅時人類種族生存的依靠。但是我個人覺得Adama太過完美了,職業(yè)軍隊實質(zhì)上是剔除人性的機器,像他那么又俠骨又柔情的,只能是美國英雄。
到此這一男一女作為整個艦隊的最高權力核心形成了一個兩性平衡的最基本的社會結構。
生存本身大于生存的形式,這條存在主義斷語是很多人的真理。沒有存在的前提就無所謂以何種形式存在的差別。但是以非人的形式存在的人還有意義么?以滅絕人性為基礎存在的社會還是人類社會么?這個問題可能是一個永恒的哲學矛盾,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無法給什么使我們自命為人,什么是我們自居的人性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劇中卻給出了一個很巧妙的plot,那就是Cylon.劇中的人物不斷的試圖通過對自己與Cylon們進行比較以維持他們所剩無幾的human heritage,而編劇們就就借由這些自己創(chuàng)造的“客觀”的人與人性維系出一個模糊的值得存在的人類社會概念(而這個概念又會隨著人物們于Cylon的交流而變化,從而不會落入一成不變的“設定”硬傷)
有限的生命,脆弱,多疑,感情用事可以說是劇中給“人”營造的最直接的形象。面對可以不斷借尸還魂的Cylon們,人類個體生命經(jīng)驗的獨一性就成了人與Cylon最扎眼的差別。而建立在這樣寶貴生命上的對死亡的恐懼所引發(fā)的各種“人性”也變成了人類引以為傲的heritage.現(xiàn)代解構主義意義下的人類社會就是由無數(shù)充滿了獨立生命經(jīng)驗,充滿了“人性”的人們所組成的,這是現(xiàn)代西方自由主義的根基——個人獨立與自由的前提。陰險的編劇們繞了一個大圈,把這些概念淺顯易懂的導入了故事,進而展開了社會結構的解構。
Galactica和她身后的整只艦隊雖然被放在了巨大的外部暴力壓力之下,但內(nèi)部的政治結構卻是在一個基本平衡的起點上出發(fā)的,最突出的就是上面提到的Roslin和Adama的結構。作為維系種族生存的代表的Adama和作為個人獨立自由代表的Roslin經(jīng)過前幾集的舉案齊眉之后矛盾一點一點的激化,Roslin和整個政府變成了遏制不斷向民間伸手的軍界的制衡力量。 雖然Adama被戲劇化的處理成強硬但是充滿“正義”的軍事領袖形象而非大眾文化里典型的軍事獨裁者,但依然不能掩飾他所代表的軍事獨裁主義。經(jīng)過長期的 “斗爭”,軍界和政府終于和好了,看似是總統(tǒng)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成功了,民主像涅磐的鳳凰一樣重生,但實際上依靠的是作為軍界領袖的Adama對Roslin和她的“神話”的支持。雖然邏輯并不相同,但可以看出編劇隱喻了西方世界內(nèi)部的民主和繁榮強烈依賴于其軍事經(jīng)濟“暴力”的現(xiàn)狀,但是并沒有對其進行否定的價值判斷,他沒有把這種實質(zhì)上的政軍勾結下的民主當作是軍閥的施舍,而把他整個作為一種內(nèi)部穩(wěn)定的社會結構(自由民主社會)在故事中繼續(xù)了下去,這就是為什么當Pegasus突然出現(xiàn)時,Roslin 這個總統(tǒng)居然攛掇Adama把他的上司Cain作掉。
物競天擇,政治實體的較量本質(zhì)上是物種內(nèi)部的較量,社會權力結構的不同猶如個體間基因的差別,Galactica和Pegasus, 你可以說他們分別代表了雅典和斯巴達,或者美國和蘇聯(lián),但歸根到底是一個民權自由社會和軍事獨裁社會的對立。某之前也說了,面對那樣規(guī)模的外敵威脅,任何社會結構幾乎都會自動歸位到整合一切資源對抗暴力威脅的軍事獨裁結構,如果Galactica上面沒有前面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政治糾纏,她和她的艦隊幾乎會變得跟Pegasus一樣,將身邊的民用艦隊慢慢的吃掉,只剩下一艘“完美”的軍艦在茫茫宇宙中為生存而生存。而Pegasus只所以到Galactica艦隊中的軍方和政府好的跟啥似的時候才突然出現(xiàn),正是他作為那一條Galactica沒有走上的殘酷結局的警世象征。
作好了意識形態(tài)對立的包袱,編劇讓Galactica和Pegasus的矛盾很快的爆發(fā)了。作為上級軍官的Admiral Cain跟Adama的個人對抗并不是主要的,作為職業(yè)軍人的Adama不會主動的挑戰(zhàn)Cain的權威,對立被順理成章的導向了基本價值的判斷。引起兩方劍拔弩張的是對cylon俘虜?shù)膽B(tài)度。
對立的兩方立場差別非常明顯。Galactica上苦苦維持的多元和包容使那個微型社會對Cylon的仇恨和恐懼沒有變成足以扭曲基本善惡價值的洪流,雖然sharon還是被當作機器,但還沒有到了成為政治矛盾轉(zhuǎn)嫁和發(fā)泄的對象,而Pegasus上的那個cylon就沒那么好命了。雖然劇中對Peasus艦員們的心理扭曲做了一些大眾化的處理,但是用性暴力這樣原始的方式宣泄就已經(jīng)可以說明問題了。Pegasus上的主要人物充滿了俄式特征,這是從喬治奧威爾的1984以來西方世界對集權社會的刻板印象,dehumanization.雖然Pegasus的出現(xiàn)并不只是為了給Galactica艦隊的人們創(chuàng)造優(yōu)越感的,但編劇們對集權反感的表達已經(jīng)是赤裸裸的了,看到那兒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劇中所表達的并不是一個受盡磨難最后浴火重生的民主傳奇,而是一場已經(jīng)設好的民主神話,編劇們自己也知道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民主能夠存活太不可思議了,但是依然讓它盡可能不太離奇的存在了下去,到第二季結束的時候,已經(jīng)篡改了選舉結果當選的Roslin總統(tǒng)和Adama最后還是決定讓出總統(tǒng)的職位,接受那個他們認為可能會毀掉人類的議案,只因為民主。有人說那根本狗屁不通,Roslin 和Adama是罪人等等,某不敢茍同,我個人把它理解成一種西方世界的宗教情節(jié),對他們而言,民主的目的并不是我之前所說的作為社會結構與其他的社會實體進行對抗的工具,而是為了實現(xiàn)個人獨立與自由。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決定自己前途和命運的權力,我的利益即是這個社會的利益,沒有虛幻的“集體利益”可以被用來操作,因此民主結果是神圣的,即使最后被證明是錯的,它依然是一個個獨立的人對自己命運的選擇。
民主是一派宗教,信的越深,它就越靈驗。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
時間線應該是這樣:三千五百年前,十三個殖民星球之一地球上的人類造出了塞昂武士然后研發(fā)了人型塞昂,之后人形塞昂可以自然生育,因此廢棄了下載復活技術,千年之后人與機器間爆發(fā)了戰(zhàn)爭,五個塞昂人活下來,想去另外十二個殖民地通知上面的人類不要進行有關塞昂機器的研究,途中在科波上留下來尋找地球的線索。但是由于那時星際旅行技術的限制,以亞光速旅行的五人到達十二殖民地的時候已經(jīng)是兩千年之后,然而這時正好趕上塞昂武士與人類的戰(zhàn)爭,塞昂戰(zhàn)敗,五人于是加入塞昂武士幫他們研究人形塞昂以及復活技術(此時塞昂武士自身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到半人形也就是混合體)。
第一個造出來卡維爾,然后又造了其余七個,其中一個因為卡維爾的嫉妒被他殺死了,然后卡維爾因為不滿五人造物者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原話差不多是本可以利用高技術創(chuàng)造更高端的身體,感受更寬廣的光譜射線,而不是再以人類為模板,被束縛在這個脆弱的皮囊里,卡維爾把五人囚禁然后植入記憶扔到了人類群體里,想讓他們感受作為人類的痛苦,以便于回歸的時候意識到他們造物時候的錯誤。之后爆發(fā)了塞昂人對人類的屠殺。這時候第一季開始,當然上面一切的的揭曉都是第四季劇終季時。(后面有更新)
卡維爾一直都知道終極五人的事,但是對其他六人封鎖了這段記憶,并且設為禁止談論。卡維爾對艾倫有點類似于孩子對母親的叛逆,之后在新卡布蘭卡上折磨索爾睡艾倫,有點虐父戀母的情節(jié)。
1、內(nèi)線:很深刻,四五萬人幾十艘船相當于一個小型的國家,劇中討論了很多方面的問題,政治、人性、愛情、宗教、媒體、輿論……
關于政治,貌似導演想表達關于在極端條件下扔堅持民主人權的重要性,但是我看到的更是在相對理智相對信息掌握更多的情況下領導者專治獨裁的重要性。被煽動情緒的愚民不配擁有權利,并且在不掌握一手信息以及無法或者不愿考慮全局情況下,議會代表投票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代表制度容易著重于小團體利益而非集體利益并且容易因為權利爭奪而造成極大的政治內(nèi)耗,因此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先天優(yōu)勢就在于盡可能讓統(tǒng)治階級忽略自身利益。而且菩薩手段救一人一世,雷霆手段救萬人萬世。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服眾又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很佩服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行的體制機制,此前提是我相信最高領導層是絕對英明與信息掌握的),劇中就很巧妙的讓勞拉與上將結合在了一起,利用阿達瑪?shù)能娛铝α亢蛣诶淖诮绦叛鰧⑽迦f人的艦隊凝聚在一起。
國外科幻很容易牽扯到宗教,這讓我很理解不了,不是說高等教育人才已經(jīng)大部分不信教了么。雖然說科學發(fā)展到最后會靠攏宗教,但是對宗教的盲目迷信實在無法理喻。當然,極端痛苦極端無望的條件下,宗教是最容易抓住人心的東西,最初的宗教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條件下,勞拉在一開始以及蓋亞斯在最后號召信徒,都是利用了(在我看來完全是無病呻吟的廢話)宗教說教。宗教和愛,是西方科幻完全無法理解的兩個要素,舉例海伯利安,最終女主穿越空間的原因竟然是領會了愛的真諦……
劇中處理很無力的一個點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在資本消失后社會秩序的維持缺乏合理性,或者說在現(xiàn)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維持,舉例說像鈦靈船上的礦工,資本消失后他們找不到工作的理由,劇中最終處理結果是找人輪換,強行結束罷工??赡芫巹≈皇窍氡憩F(xiàn)在艦隊中存在的內(nèi)部矛盾,但是不涉及體制改革,這個問題無法解決,于是只能草草了事。但是編劇或者說總統(tǒng)跟上將出彩的地方在于給予人類以目標,類似于訴諸宗教,即找尋地球的希望,這一點在整個航程中維護了艦隊的安穩(wěn)。但是也在發(fā)現(xiàn)地球是個垃圾場之后直接導致艦隊叛變,劇中對群體心理的把握很到位,群體無意識,群體低智商,愚民暴亂等等,當然根本還是在于群體性的恐慌與無希望。
因此我想說明現(xiàn)行中國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中國掌握這些艦隊,絕對不會出現(xiàn)罷工叛亂現(xiàn)象,中國現(xiàn)行制度優(yōu)點就在于可以讓普通人找到自身或自身工作的價值,而不是簡單訴諸于資本。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本源上的優(yōu)越性,物質(zhì)夠用的前提下追求精神上的財富與滿足,但是現(xiàn)在好多人卻反之羨慕西方…堅定堅持四個自信?。?!
但是劇中提出的一個觀點很現(xiàn)實,在那種條件下,階級固化成為定局,礦工可能一輩子就當?shù)V工了,被誤會的勤工儉學的學生可能也一輩子當?shù)V工了,這是任何制度都無法解決的無奈,再崇高的精神價值也無法抗拒沒有希望的未來或者是物質(zhì)羨慕。
關于愛情,勞拉,本身即善人又是將死之人,以一腔熱忱打動了一開始不屑于小學教師當總統(tǒng)的上將,到最終愛情的產(chǎn)生,劇中相當感人的一條線。這是我看過這么多劇加電影中對愛情處理的最為豐滿的一部,李跟星巴跟sam跟小杜,xo跟妻子,chief跟妻子和布瑪,雅典娜跟西洛……尤以上將跟勞拉最感人至深,與年齡閱歷相符的深沉的愛,前者則有熱烈激情的、家庭瑣事的,總之很豐滿。其中第三季第十集吧,有一集加長版的把一場拳擊晚宴將李和星巴的感情糾葛穿插在一起,印象深刻。艦隊上人的感情混亂搖擺,估計與心中空虛無依有關,人們需要一種情感去替代恐懼,最廉價最方便的就是性與愛情。但是最終各色感情都有了定性,可見危機狀況下建立的關系穩(wěn)定性還是有的。
2、外線:對于人類與塞昂人戰(zhàn)爭,吐槽宗教,之后再寫,現(xiàn)在看到s04e10還沒有定性 繼續(xù)
從第二季(應該是)赫拉的出現(xiàn),劇中就不斷在暗示她是關鍵,她作為人與塞昂混血的身份直接導致我以為劇情會朝著人與塞昂結合的方向發(fā)展,結果竟然只是她作為神的棋子為人類引路。
這一切都發(fā)生過,也將繼續(xù)發(fā)生,當卡拉狄加完成最后一次跳躍身下顯示出月球的隕石坑,鏡頭抬起出現(xiàn)非洲的大陸輪廓時,我才恍然認識到劇情如何,我前面寫的時間線竟然遲了十五萬年??
整部劇的外線主題就是人類與機器人的糾葛,機器人對人類就像前面類似于卡維爾對待艾倫,造物對造物者的反叛,按照我一開始的理解,如前面所說,我以為在神的指引下機器人與人類會和諧共存,沒想到最后還是分道揚鑣。人類歷史相當于關機重啟,然后再次走向與塞昂人的糾葛,劇情設定很出乎意料,果然歷史都是輪回的。
對于神這一存在,科幻離不開高級存在這一假說,可以理解。我們?nèi)祟愡@一物種,在宇宙中遨游追逐,可能只是在魚缸里來回穿梭,偶爾神看累了看不下去了,就讓幾條魚發(fā)出神的聲音做出神的指示。按劇中所示,神讓一切如此循環(huán),是想得到一個人與塞昂和諧的畫面,或者說不會走向毀滅的人類種群,而塞昂就像是人類造出來的進行自我毀滅的機器,愿我們不負神意。
塞昂人存在缺陷,之一就是一開始存在的復活技術,可以復活就意味著不會珍惜,同時伴隨著痛苦的累加。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害怕失去而來的珍惜,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身邊的人,但是這需要強大的理性才能舍棄復活這一誘人的技術,卡維爾顯然不能,他追求的是物理感觸上的享受,感受暗物質(zhì)感受x射線,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人與人或者塞昂與塞昂之間的感情,其他塞昂人可以看出一直在追求愛這一概念,比如六號一直追問蓋亞斯是不是愛她,以及蓋亞斯在允許她訪問安全代碼后對她說我愛你的時候六號的表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才是人存在的價值所在。
3、幾點不合理:
星巴最后按赫拉的音符輸入坐標,成功跟艦隊匯合,說明艦隊之前定好的坐標就是現(xiàn)在的地球,也就是地球2在之前的可居住星球探測中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也就是說在上將決定營救赫拉之前人類就決定移民地球2,而后來塞昂飛船毀滅卡拉狄加逃脫這純屬偶然,所以說計劃制定純屬創(chuàng)造第二個新卡布里卡?還有上將決定營救赫拉這一點不太符合形象設定,我沒看出赫拉的重要性在哪,我唯一覺得重要就是其混血的身份讓塞昂與人類悟到協(xié)同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結果最后還分道揚鑣…
還有就是塞昂的戰(zhàn)力實在是弱雞,劇情強行削弱,無可厚非吧。再一個是布瑪?shù)娜嗽O,翻臉真快,劇情需要隨時翻臉,同樣是翻臉李的變化顯得還稍微合理,算是堅持正義卻沒有鑒定立場。
3、幾點細節(jié):劇里邊布景道具蠻用心,卡拉狄加上的內(nèi)景;空戰(zhàn)沙盤上的飛船模型;塞昂武士的裝甲,外勤的表面是亞光質(zhì)感,飛船內(nèi)部的是鏡面效果
真好看
如果一個世界剩下4萬多的人,還要搞小圈子選舉,還要為了愛恨情仇困擾,最重要的是還要面對無盡的賽昂人...那麼這個世界就實在是太完美了
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看過BSG的,另一種是沒看過BSG的。神作,不管是字面還是劇情上來說,因為所有人都被神耍了。最后BSG當然如它的鳳凰徽志一樣地沖向太陽,鳳凰涅磐了。
情節(jié)不如迷你劇緊湊, 推進得太慢了
第一季確實不錯
能如此協(xié)調(diào)地把西方政治、宗教、倫理的重大命題融入劇情當中,本片遠不是一部科幻劇集那么簡單。
但愿不要重復美劇不過一的傳統(tǒng),剪輯的功力還得加強。
即使要滅絕了,也不忘了政治,權利,真的是沒前途的種族。最后總是古老的神話寓言人類的未來,宗教是救命稻草??偨y(tǒng)讓人抓狂。
真的是神作?。?!
第一季看下來,其實這劇在很多科幻細節(jié)上不是很嚴謹,而且有些關于賽昂人的劇情不知是否有意還是無意安排得如此不確定感和不真實感,不過此劇精彩之處就是在封閉空間里存亡之秋下的人類以及類人化的賽昂人對于信仰對于社會性方方面面的考慮和爭端,不得不說這劇肯定對質(zhì)量效應編劇有著巨大影響
這一季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美劇,沒有之一
的確名不虛傳
an overwhelming, spiritual, complicated, dark, twisted, sexy, bizzare epic
17.2.17知道結局后重新看一遍 之前不懂的臺詞全都有意義了
神作!雖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神作!
重看之後仍驚為天作
面對屠殺以屠殺的方式回擊,就已經(jīng)失掉了戰(zhàn)爭
最后的表白最為動人
迷你劇完善的閉塞小團體模型在這一整季中繼續(xù)得到完善,從不眠逃亡到內(nèi)斗互耗,從民主質(zhì)疑到和平演變,從既視幻覺到宗教神棍,從“人”工智能到“這太他媽多感情戲了……”兩方,三地,四萬人的架構在分出數(shù)方(細分到人)的前提下搭載了封閉模型所能試驗的相當多玩法。
簡直就是民主頌歌,雖然我并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