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結局一散,全盤盡毀
故事的立意很不錯。一個警匪槍戰(zhàn)之后的意外傷人事件,最終引發(fā)了城市中各個盤根錯節(jié)勢力的大洗牌。
但讓人甚感可惜的是,編導們對于影片結局可以稱得上是簡單,粗暴的處理,讓影片最后徹底走向了“無厘頭”。
與黑手黨關系密切的“商業(yè)巨子”自殺之后,沒有人繼續(xù)追究很正常,(一了百了)。大法官辭職后沒有人追查,也很正常。(可以歸咎為簡單的工作失誤之后引起的良心不安)。
但是,作為一市之長的“Big boss”捅了大簍子之后,難道也可以這樣“一辭了之”?(美國政法界多到數(shù)不清的各種“有關部門“都是吃素的嗎?)。
總結:結局一散,全盤盡毀。
2 ) 阿爾的光芒
《市政大廳》是我第一次阿爾帕西羅飾演不那么正面的角色,當然,作為一名政治家,為了爬向更高的位置,所作所為算不得什么齷齪事,最要緊是阿爾帕西羅,他每次出場都有無法回避的光芒。對,我是他的粉絲。
3 ) 過癮
行政、政黨、黑幫、市民、警察、法官、利益集團
政治交易、官商勾結、犯罪、陷害、謀殺、逼宮
地方版《白宮群英》的痕跡
市長企圖說服副市長的一幕:......經過上千次妥協(xié),心中那條線模糊了......,還是堅持演戲。
一部宣傳美國精神的電影。即使你質疑美國精神不過是政客的宣傳面具。一如儒家思想之于中國。
4 ) 美國人的小題大做?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阿爾帕·西諾接連與眾多新生代男演員合作了多部影片,比如與西恩·潘合作了《情梟的黎明》,與拉塞爾·克勞合作了《驚爆內幕》,與基努·里維斯合作了《魔鬼代言人》,與約翰尼·德普合作了《忠奸人》,與科林·法瑞爾合作了《諜海計中計》,以及與杰米·??怂购献髁恕短魬?zhàn)星期天》。如今看來,當初那些事業(yè)初見起色的男演員們已然成為好萊塢驕子,而這些曾經對“教父”崇拜有加的影星們依然對帕西諾十分尊敬,常會出現(xiàn)在各類為老帕舉辦的成就獎典禮上??梢韵胍娢羧张c“教父”的合作,是他們演藝生涯中頗為重要的一個節(jié)點,而老帕從表演上對他們的幫助,也成為這些大明星們日后津津樂道的話題。
和前面提到的那幾部影片相比,這部1996年由約翰·庫薩克和阿爾·帕西諾的《市政廳》無論從名氣還是質量來說,都是相當普通,不覺令人感到有些遺憾。究其原因,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兩人角色的設定都不太討巧,雖然前后都有變化,但都難以令人喜歡,或許政客這一行從來就很難討人喜歡,大概這也是《白宮風云》的與眾不同之處。
以下有劇透
--------------------------------------------
扯遠了,話說回來,本片的故事情節(jié)有一點結尾大反轉的意味,但又并非十分意外,觀眾或許在庫薩克明白之前就能憑借蛛絲馬跡弄明白,但庫薩克在法官辦公室里說的那句“那市長呢”,還是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六年后再次重溫這部影片,竟然在庫薩克說出口之前就想起了這劇臺詞,可見此處的安排與庫薩克的表演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連帶臨近結尾處帕西諾與庫薩克的對話,一起成為全片的兩個亮點。相比之下,帕西諾在教堂那段激情澎湃的演講從劇情安排上倒顯得十分突兀,遠不及他在《聞香識女人》、《驚爆內幕》或是《魔鬼代言人》里的咆哮出彩。
黑老大的侄子要被判刑,通過地方財團向市長求情,市長打個電話,法官減去一些刑期——這在我們看來似乎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在美國,妨礙司法公正乃是重罪,別說一個小小的紐約市長,就是總統(tǒng)尼克松也栽在了這上面。同在一個時代,同為法制社會,兩個國家對法律的理解竟有如此天壤之別:不是我們不正常,就是他們不正常。
5 ) 惡勢力萬歲
如果你從《市政大廳》看到美國民主的虛偽,那你就輸了。正如當有人看完《越獄》后得到“美國也違反人權”這樣的結論,當然他也獲得了一句忠告——你不能通過影視作品來了解美國。其實《市政廳》和蜘蛛俠、阿凡達這類電影在本質上沒有區(qū)別——通過膨脹人的欲望,加速腎上腺素的分泌。只不過政治電影用的不是武力或神跡,而是將傳奇附身在政治上,達到相同的效果。畢竟政治是一種傳奇色彩很強烈但規(guī)則可以無限臆測的過癮游戲。在電影里你能看到政客在無形的框架內拐彎抹角尋找發(fā)跡空間,這是真正的過癮!
《市政大廳》和蜘蛛俠不一樣的地方是,最后boss沒被打死。我們看到——黑手黨-議員-市長-法官-人民-義工組織-副市長——這樣的一個食物鏈條。注意到黑手黨一直高高在上,操縱一切,絕對是食物鏈的頂端。這樣操縱劇情的確是高妙之舉,它有效的將政治傳奇予以夸張,除了過癮,又加入了深度—— 《市政廳》準確的隱喻了美國的政治——無奈、權謀、制衡、灰色、中庸、原則——核心是“外圓內方”。
你要承認惡勢力的永存,否則還要民主干什么?
所以,對于偉光正的國家而言,民主的確是不必存在的。
6 ) 市政廳的立體謊言
這種類型的電影很多,警察、政府、黑幫和各種被利益驅使的心懷不軌的人員。這部電影倒是把想講的都講清楚了,內容也算豐富,可是覺得很中規(guī)中矩,沒有什么亮點。也許是因為這類電影很多,自己之前也看過不少,所以也不知道誰是先誰是后了。就像阿爾帕西諾的另一部電影《午夜驚情》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演員的陣容不錯,阿爾帕西諾和約翰庫薩克,約翰庫薩克年輕時真是可愛。但阿爾帕西諾的表演真的就是那么回事,一開始看評論說阿爾帕西諾的表演不好,我以為我能看到亮點,但看完后我就認同了評論。而且我一直不太欣賞阿爾帕西諾總是充滿爆發(fā)力的演講,這種爆破性在有的電影很適合,如《疤面煞星》,可并不是別的也適合,《聞香識女人》最后的演講,我就覺得有些過,但還算可以??墒堑搅诉@部電影,真的是把他的這種表演的缺點暴露了出來。在小男孩的葬禮上的演講,不管他所講的內容是多么激動人心,但是在葬禮上還是不應該這么喊吧,覺得這一幕阿爾帕西諾沒有掌握好度,感覺他就是要在每一部電影里都喊幾嗓子才能表現(xiàn)他的特色。其實在《盜火線》里,他和羅伯特德尼羅在咖啡館的對手戲中,我還是非常喜歡他的表演的,沉穩(wěn)、內斂,他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看電影最忌諱的就是完成任務式的看電影,電影是沖著阿爾帕西諾的,也許是題材原因,看電影時真像是完成任務,所以有可能對電影的分析不到位。
7 ) 大部分都是灰色,你和我……
HBO播了好幾次,我都未留意,直到今晚。很難理解,為什么這樣的卡司,電影卻如此低調,可能大部分觀眾都像我一樣,未曾料想到這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因此每一次都低空掠過大家的雷達。
電影基本可以算作是Al Pacino的獨角戲,把一個正派、講兄弟情義,但又懂得妥協(xié)和圓滑的政治人物刻畫得絲絲入扣,1996年的好萊塢恐怕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勝任此角。據(jù)說他為了準備這個角色,曾經專門向時任以及兩位前任紐約市長討教。
很多影迷都說,小男孩葬禮的那場戲最出彩。我同意那段激情澎湃的演說,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但卻有另一個場景,雖然只是靜靜的幾句臺詞,更讓我震撼,而且直揭影片主旨,讓人久久難忘。
片尾的時候,年輕的副市長找到市長對峙,市長的回答(憑印象):
“這是黑色,這是白色,這中間大部分都是灰色,你和我……
跟人周旋交易,但總是出于正當?shù)睦碛?,內心深處知道,有一條底線不能跨越,然后幾千樁交易之后,太多了,那條底線漸漸模糊……
但奇怪的是,我的心里仍有夢想,真的,那夢想一直都未離開……”
編劇是寫政治故事的老手,所以有關政治人物的描寫掌握得非常準確。但雖然有兇殺、陰謀和背叛,整個情節(jié)仍然太過美好和圓滿。每個政治人物的內心居然都還有良知,最后的解決方式也簡單到近乎理想主義,說到底終歸還是部典型的好萊塢制作。
8 ) 撕掉面具就好
現(xiàn)在對于這種類型的影片已經免疫。Al Pacino照樣光芒四射,不用力風頭就能蓋過所有人,喜歡歌劇院大堂里他和Danny Aiello的對手戲,兩個老狐貍斗智,到底Al Pacino技高一籌,小James葬禮上那段講演反而顯得太過,盡管煽動力十足(單純的美國人民,英雄主義的講話百試不爽。呃,你見過哪個和政治牽扯的美國片缺少演講鏡頭的嗎?沒有吧。美國人喜歡演講就像中國人喜歡開會一樣)如果我是臺下的死者親屬非但不會感動反倒會扔西紅柿。原本可能會被灰頭土臉打出來的市長利用人格魅力輕輕松松為自己撈到了群眾資本。
“你會被趕出來的。”
“不會。我一定要上臺講演?!?br>“還是從后門出來吧?!?br>“我會出來的,當然,從前門?!?br>只是影片才過三分之一已經了然于心,輝煌正義為民牟利的市長就是槍殺案慘劇的肇事者之一。不能怪導演小兒科,實在是觀眾已經被訓練成精了。
為了正確的目的可以不計較手段嗎?暗箱操作幕后黑手,審判臺前正義的使者總是振振有詞,但是很早以前就有人說過每當我要為大眾做什么事情的時候總會有好人跳出來阻撓。法官助手提到一句“只有卡夫卡是最好的法官,可惜他總是太忙了。”如醍醐灌頂劇終以后翻出《審判》和《在法的門前》重溫看完以后似有所悟但于大節(jié)之處仍滿頭霧水,越發(fā)肯定當年沒有進法學院是明智之舉。
John Cusack片頭的獨白讓我以為全片是他年老時對當年的懺悔,原來他只不過是一顆棋子,很懷疑他怎么會知道真相的,在我看來如果不是Pacino故意放水他恐怕永遠也沒法了解,那么Pacino是否有意在培養(yǎng)這小子呢?不然的話以Pacino的手腕想要瞞天過海再簡單不過。政治是可怕的,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如果說Anthony Franciosa(Paul Zapatti)靠的是鐵腕(誰說現(xiàn)代黑社會不靠暴力,一樣,而且更可怕。以前是明火執(zhí)仗,現(xiàn)在殺人于無形),那么Pacino則是假手于人。
依然弄出一個女人來主持正義,不是記者就是律師,她們平時心細冷靜,但是男人一出現(xiàn)馬上變的心浮氣躁了,不得不懷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時也不一定正確。還好兩人沒有弄出全武行,不過是有點惺惺相惜的意思。
回到市長繼續(xù)討論,我不覺得Pacino有何不妥,黑手黨、大富翁、競選、政客,就這么簡單,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就看劇中Pacino和Danny Aiello(Frank Anselmo)關于修建交易所和地鐵的爭論(那一段真是妙語連珠),在大眾利益和貪婪富豪之間找平衡,你想清者自清,ok,那么錢一分沒有,等著失業(yè)率狂漲,政府門前天天示威,任期滿了灰溜溜下臺吧。oh~~當然將一個危險的毒品販子假釋出獄是他的重大失誤所以他自己會說我很內疚這兒永遠不會安寧,但是那也只是因為小男孩的死。(試想一下,如果死的只是毒品販子和警察,那么事件就可以簡單的定為一般刑事追緝,假釋的事情也會追查但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大張旗鼓。不過還是很羨慕美國,媒體的無孔不入讓大眾可以不那么糊涂,對于普通個體生命的重視也是我等不可想象的。我知道的就有我們那兒死了一個人過了一陣子就不了了之,拖到現(xiàn)在還沒有明確說法,寒。)你要么默認這個法則和它一起游戲要么不撞南墻不回頭。Pacino說自己的南墻是Cusack,我很懷疑Cusack強烈的正義感會持續(xù)多久,既然他要競選參議員那就意味著必須把自己過多的良心收起來,當然他沒有當選,片尾的獨白說明了,至于原因么,不僅僅是他南方佬的身份吧。也好,省得他以后站在天平的兩端心里沒有答案。另:John Cusack也是一個目光如水的人,很多時候會有一種小男生般無辜的眼神,受不了。
值得注意的還有黑手黨員的名字,有明顯的特征,一聽就能聽出來。是不是從拉丁語系衍化過來的?畢竟龍頭還是在意大利。
10/11/2004
為約翰 科薩克當時的美貌,加一星。
老帕說的比演的還好的五部電影之一,另外四部是<女人香><挑戰(zhàn)星期天><魔鬼代言人><威尼斯商人>。
老帕和小庫一起很過癮 不過看的國語配音就不那么過癮 結果還得重看!
義氣是什么?是狗屎?!ぁぁふ垓v來折騰去的老男人alpacino還真是個子矮啊~~
點到即止,不過癮,給了我們一點希望——也就是延長的痛苦
這是黑色,這是白色,黑白之間是灰色,那就是我們。噢,灰色很復雜,因為不像黑白那么單純,對媒體來說不像黑白那么吸引人,但是我們就是灰色。
AL典型的片子就是教導年輕人反過來整自己
AlPacino活脫脫加了一星。片子的現(xiàn)實感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政治家的哲學部分,很有點意思
政界版訓練日,一開篇氣場就對上我的喜好了。Al Pacino如果不在哪部影片里來番演講就好像少了什么,果然又飚上去了。90年代的政治敘事懸疑片里,這絕對是穩(wěn)穩(wěn)的氣質型。
結局一幕十分有意思--敗局既定的市長淡定謝幕,溫情安慰一手摧毀自己、情緒幾近崩潰的昔日門生。
干預裁判,多大點事?。颗牡媚敲茨剡€連殺一串人掩蓋瀆職問題,殺雞用牛刀吧。越發(fā)懷疑美帝把小墨滴拍出一團漆黑的效果是反證宣傳自己政治干凈,你看你看這類你們的小事我們都當成天塌了來整改…可明人都知道美帝并沒這白蓮花片隱喻的干凈,這種鬼論調只能去蒙丁丫。另紐約市長的交際圈好像我們縣長。
沒有功放,所以播放效果比較差,以至于沒十分的看明白。當然阿爾帕仙奴的演說總是最牛逼的。
“這邊是黑,那邊是白。中間部分幾乎都是灰。那就是我們?;沂菑娪驳模驗樗幌窈诎啄菢雍唵?。對于大眾媒體確實不算有趣。但那就是我們?!薄~約市長的的灰色地帶生存哲學在一起充滿意外的街頭槍擊事件后無以為繼。但這片太像坐而論道的情景話劇,學徒冒險求真形同兒戲,芳達的角色毫無功能性可言。
民主既是透明的 也是灰色的 你以為你看穿了他 其實你什么也沒看到
搞到最后是個主旋律…… 阿爾這幾年的角色主要是協(xié)助青年演員接受社會的毒打,全劇節(jié)奏有點趕,劇情有點淺,演技還是很在線的,不過這對阿爾來說應該不太難,依然覺得他最贊的人物是忠奸人的Lefty
“這是黑色,這是白色,黑白之間是灰色,那就是我們。噢,灰色很復雜,因為不像黑白那么單純,對媒體來說不像黑白那么吸引人,但是我們就是灰色?!薄傲x氣是狗屎,是長期的貪贓枉法腐敗墮落官商勾結官官相護紅包內線好處,是權利和利益的分贓,這就是你的義氣?!?/p>
校長:何長工(前身瑞金紅軍大學);學生:彭雪楓、宋任窮、程子華、韋國清、鄧華、周子昆(紅軍大學)、王建安、許世友、黃克功;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長林彪;教育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二十多個分校,二十多萬學員。
百度了一下之后,我立刻翻出教父那堆DVD無視馬龍白蘭度死盯著Michael...
what else can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a movie ?
帕西諾適合理查三世那樣的暴君,乖戾,陰鷙,極具張力,現(xiàn)代政治家對他來說太圓滑了,怎么看都覺得用力過猛。庫薩克招牌式的溫吞水瞎著急,一招鮮還真就吃遍天??催^紙牌屋再來這個只能說編劇是有點過時老套了,何況敘事還是云里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