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一座名為伊奧魯夫的城市中,在這里出生的人們擁有無限的壽命,外表卻會定格在15歲的模樣,瑪奇亞(石見舞菜香 配音)就是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伊奧魯夫少女。一天,為了搶奪永生之血,梅薩蒂軍乘坐著古代神獸對伊奧魯夫發(fā)動了空襲,造成了慘重的損失,瑪奇亞的好友蕾莉亞(茅野愛衣 配音)被掠走了,和蕾莉亞一起失蹤的,還有瑪奇亞暗戀的少年克里姆(梶裕貴 配音)。
在黑暗的森林里,幸存的瑪奇亞撿到了一名男嬰,他的雙親在之前的襲擊中喪生了。瑪奇亞以母親的身份收養(yǎng)了他,給他取名為艾瑞爾(入野自由 配音)。
相信很多人看完片,第一印象都是:畫面,精致到令人窒息;音樂,熟悉的川井憲次,一如既往的恢弘而溫暖;細(xì)節(jié),能想起不少令人動容的點,且前后也做足了呼應(yīng)。可就是說不上哪里怪怪的。我稍微沉淀了一下,說說一介凡人對于神仙的揣度吧。
設(shè)定有些怪:
1.離別一族有些奇怪,為什么都是teenager?400歲的長老也是teenager like??雌膊实?,還是有純血小孩兒,而女主15歲就是15歲的樣子,所以猜測應(yīng)該不是線性生長,只是大家都自然長到teenager的形態(tài)就開始緩慢生長了。
2.離別一族應(yīng)該不用吃飯,畢竟沒人從事狩獵耕種采集,大家都在織布,也不知道絲是哪兒來的。在外界也能織,說明絲不是關(guān)鍵品,那就是技術(shù)咯。不過從母親收留瑪琪雅時的介紹:“這孩子是我親戚的孩子,還會織布?!闭f明技術(shù)也不是關(guān)鍵點。
那就只有承載信息的技術(shù)了,問題是這個技術(shù)像密碼一樣,別人又看不太懂。雖然兒子學(xué)會了怎么織“媽媽”,別人也未必懂吧,這個真的有市場嗎?或許有吧,畢竟之前英語不是很普及的時候,有人喜歡穿引滿了F-word的T恤而不自知,所謂的未知崇拜。
3.其他一些雜糅:其實能看到很多其他作品的影子,比如工廠那段很像大友克洋的《大炮之家》,黃發(fā)loli支身置于人間類似《大都會》,美人與消失殆盡的龍這不就是權(quán)游里的龍媽嗎?
人設(shè)有些怪:濃墨重彩的兩條線分別由離別一族兩位少女展開,如果好好設(shè)計一下,可能會是另一部七月與安生,很可惜,二人都強烈的母愛迸發(fā),又中途突然追求自由。設(shè)計上的重合非常累贅。
雷利亞線有點怪:一切起因在于傻缺王國想永保太平,找離別一族生育?能帶來啥?一個永葆青春的皇孫?三條大龍,除去紅眼一條,結(jié)果離別一族那么多人抓了半天就抓了敏捷值最高的雷利亞?(設(shè)定說是滅了族了,不現(xiàn)實,畢竟克雷姆也攢了仨小兄弟,加上本來就是要抓很多女的挑一下,估計充其量也就是滅村打散了,總不能抓了一堆,除了蕾莉亞,其他人都屠了吧,兩條大龍也不好弄這么干凈)雷利亞不就是想要娃嗎,為啥懷了以后不跟著走?這段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封建禮教式賣身看的人很難受。皇族為什么不讓雷利亞見女兒?雷利亞為啥中途要為虎作倀的讓人抓瑪琪雅?最后,明明之前就嚷嚷著想要孩子,結(jié)果剛見一面,孩子也想著和自己相認(rèn),結(jié)果她卻“飛”了?雷利亞一共就三段大戲,除了最早這段設(shè)定以外,全都不自然。
找補一點:母性的莫名爆發(fā)幾乎是貫穿全片的主旨,如果只根據(jù)劇情其實動機還挺薄弱的,無非就是瑪琪雅孤身一人,其他人都家庭美滿。不過這里長老和商人一直陪在她左右,為了讓自己認(rèn)同這么精致一部作品,勉強把他們仨找補成一家人也未嘗不可。畢竟商人中間說走嘴,直呼了長老名諱,按照《好想告訴你》的風(fēng)格,努力了一季也就能臉紅心跳的勉強用名字稱呼彼此,所以商人長老關(guān)系肯定不一般。
劇情很難令我共情的原因:長生不老的設(shè)定和吸血鬼設(shè)定重得厲害,終物語,月姬,都探討過這個問題,而且談的很深刻,也成功撐起了主要矛盾,相比之下,這一部作品就顯得相當(dāng)淺顯,也處理得比較淡然。
說的是一個事兒,前兩者都是不死之人融入到人類社會,站的是人視角,而這一部作品,最后則是讓我們開啟下一段旅程吧,站的是神視角,雖然瑪琪雅哭的梨花帶雨,但是作為人類觀眾,我只是感覺自己是神仙眼中一條狗,實在無法設(shè)身處地去揣測神仙們長生不老的孤獨。
------------寫在2019.3.1-2--------
當(dāng)初寫這個純粹是一時興起的吐槽,夾雜激動,不解,憤懣以及些許失望。萬萬沒想到這么不嚴(yán)謹(jǐn)且不滿意的影評能成為個人寫過第二熱的帖子。先謝謝各位關(guān)注,包括有用的,也包括點沒用的。
由于大家的關(guān)注,我也看了看其他分析,也看了很多人好心的提醒,大部分解釋得通,只是我提的幾點好心人也沒解答。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也不想一一去探討了,畢竟我對這片子沒有他們那么愛,也是說的各種心累,時間寶貴,直接說心得吧。
突然發(fā)現(xiàn)看這種片非常需要受眾思維回路,類似我去聽別的組組會,人家做組報,自然是會省略intro,在他們看來,那些是常識,多說無益,反倒顯得冗雜,而對我來講,這些都是必要的交待,直接接觸前沿,自然會各種跳。
同理,那些來我這兒說劇情很自然,我沒看仔細(xì)的,大概他們就是岡媽作品受眾,他們具備自動補完岡媽省略的劇情的知識背景和思維回路,而我們沒有。在我看來種種說不通的細(xì)節(jié)甚至有人認(rèn)為引導(dǎo)的好,而我則認(rèn)為很多鋪墊不符合我的邏輯推理,劇情沒有交待出我的預(yù)期。
不管怎么說,經(jīng)歷過戰(zhàn)狼蛆的糞臭滔天,真心感覺該片支持者素質(zhì)很高,既沒有罵街,也舍得時間傳教。只是一部成功的大眾電影必然能夠盡量照顧到更多人,而不會僅僅限于小眾的自嗨,我作為非受眾,只是站在個人角度為兩個小時的隔應(yīng)觀感抒發(fā)一下小情緒,也就請各位擁躉多多包容。也請理解小眾并不等于高級,也許只是口味獨特,爽到就是賺到,解釋冷笑話并沒有必要(單押x3)。
最后皮一下來個真香預(yù)警吧,以后岡媽作品再火再熱,口碑再炸,我也不會追,畢竟最熱不過阿諾哈哪,國民級催淚彈,很多人眼中的經(jīng)典在我看來也不過就是世界奇妙物語里的二十年后同學(xué)會,炒飯不咋香~
上月下旬,2019年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初選名單公布,今年曾在第21屆上海電影節(jié)獲得最佳動畫片、韓國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jié)獲得兒童評委選擇獎的《朝花夕誓》赫然榜上。
《朝花夕誓》由曾經(jīng)創(chuàng)作了《未聞花名》等作品的著名動漫編劇岡田磨里擔(dān)任導(dǎo)演。對于以編劇聞名的岡田磨里而言,這應(yīng)該是首次執(zhí)導(dǎo)動畫長片。
在《朝花夕誓》之前,我對于岡田磨里并沒有更多的印象,被稱為“催淚神作”、評分高達8.2的《未聞花名》,在沒看過TV版的情況下,艱難看完全片的我認(rèn)為毫無疑問是煽情過度的爛片。
所以,對于《朝花夕誓》的質(zhì)量,我并不抱太大希望。
不過2016年憑借《你的名字》聲名大噪的新海誠卻對本片贊譽有加:“新晉導(dǎo)演的才華令人嫉妒,自己也感到壓力十足?!?/p>
至于在東方美學(xué)世界里基本就沒見過世面的西方影評人,對本片更是推崇備至,在爛番茄上打出了一個讓我目瞪口呆的100%的爛番茄指數(shù)。
——不至于吧?一群鄉(xiāng)巴佬。
不過前幾天看過本片之后,我還是不得不承認(rèn),這的確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
至少在感官上而言,美,是我對這部影片的第一感覺。
這是影片開始的第一個鏡頭,高透、干凈、清澈,高曝光的畫面明亮而不刺眼,各種顏色的搭配和對比帶著近于完美的、樸素而優(yōu)雅的清新與華麗。
在構(gòu)圖上,青山、碧水、流云,遠(yuǎn)山積雪與水中倒影以及近景的花草,形成了動與靜、簡與繁、冷與暖的絕妙對比,由近而遠(yuǎn),錯落有致,幽深開闊而淡雅從容。
類似這樣的畫面和構(gòu)圖,對于一個近于童話般的故事背景而言,幾乎是開掛一般的存在。甚至于多數(shù)時候,只需要對著這樣的畫面大段大段地留白、反復(fù)循環(huán)地BGM洗腦,也足以讓很多人毫無抵抗力。
對于光線的處理,本片也同樣深得此類題材作品的精髓——大量的側(cè)逆光畫面造成主體與環(huán)境的反差對比,精細(xì)的柔化處理造成明亮而不刺眼的畫面基調(diào),高曝光產(chǎn)生斑駁陸離、溫暖清新的散射光源——沒錯,就是日本小清新題材最擅長的“明媚而憂傷”的風(fēng)格。
另一方面,影片的鏡頭多數(shù)時候也都冷靜而緩慢地移動,以一種近于散文詩般的節(jié)奏,不疾不徐緩緩鋪開。
當(dāng)故事情節(jié)矛盾爆發(fā),影片節(jié)奏加快時,畫面主體的快速移動在這樣內(nèi)斂而克制的鏡頭對比下,更顯得疏離而淡漠,對于情緒的堆積和釋放反而愈見鋒芒和銳利。
詩性的文本語言是類似影片的標(biāo)配,本片也不例外。從故事一開始,文藝氣息極其濃重的旁白與對白就牢牢把控著影片的基調(diào)。
應(yīng)該有不少人在影片一開始就會被這樣極具詩性的旁白所吸引吧。事實上,對文本語言能做到像本片一樣精雕細(xì)琢的,現(xiàn)在的作品確實也并不多見。
當(dāng)然,我疑心字幕組可能未必能把本片在文本上的許多細(xì)膩與優(yōu)美之處翻譯過來。相對于中文,日語在表達上的細(xì)膩大約可以達到分子級別。然而一旦翻譯成中文,如果沒有足夠的日語水平和中文功底,有時難免大而無當(dāng)甚至于生硬突兀。
所以只是簡單地參照語境和看日本電影的經(jīng)驗,本片中一些在我看來略顯生硬的地方都能看到翻譯不當(dāng)?shù)暮圹E,基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這樣的問題可能或多或少無法避免吧。
但無論如何,《朝花夕誓》在文本上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否喜歡這樣的風(fēng)格。
此外,本片讓很多人贊不絕口的音樂制作由川井憲次擔(dān)綱,感覺完全不用廢話了,這位在《攻殼機動隊》中創(chuàng)作了《傀儡謠》、在《七劍》中創(chuàng)作《七劍戰(zhàn)歌》的大神級作曲,在我看來是與久石讓比肩的人物。
很多人把《朝花夕誓》當(dāng)成一部以“母愛”或者“成長”為主題的片子,從中看出來尷尬和矯情。在我看來,本片煽情或有過度的嫌疑,但其他指摘其實未必看懂了這部片子。
《朝花夕誓》所要嘗試思考和表達的,其實是對于人與人的相遇與別離,以及生命的本質(zhì)之于情感的意義——或者情感之于生命的意義。
擁有不老容顏,“以機杼為生,以日月為梭”的妖爾夫一族,被稱為“別離一族”。
這樣的背景設(shè)定,一方面固然是影片對于此類題材和類型的討巧之舉,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從更高遠(yuǎn)的視角俯瞰平凡人一生的情感關(guān)系和脈絡(luò)。
因為被國王覬覦長生不老的血脈,妖爾夫一族被入侵擄掠,帶走了村中所有的女性。主人公瑪琪亞幸運逃脫,并在行將絕望輕生時,遇到了被山賊屠殺的一個普通家庭的遺孤?,旂鱽喚认铝诉@個遺孤,起名為艾利爾,在熱情的單身母親米朵的幫助下,將艾利爾養(yǎng)大。
顯而易見的是,瑪琪亞與艾利爾的關(guān)系并不是普通的、典型的母子關(guān)系。在這段關(guān)系中,艾利爾依靠瑪琪亞對他的感情獲得生存的可能,而瑪琪亞則把艾利爾當(dāng)成自己的“昔日織”、當(dāng)成生命的意義。
這種對于情感羈絆與生命本身的隱喻,在片中其實非常明顯。生命之間的關(guān)系,在這樣的隱喻下也獲得了更直觀更清晰的詮釋。
當(dāng)然,瑪琪亞與艾利爾的關(guān)系與情感并非一成不變。瑪琪亞一直嘗試要做一個“稱職的母親”,嘗試融入這段世俗關(guān)系。但因為她不老的容顏以及艾利爾自身的成長,這種非血緣的情感關(guān)系不斷受到質(zhì)疑和挑戰(zhàn)。
為解決這種因外界和個體成長而帶來的挑戰(zhàn),艾利爾決定參加守城衛(wèi)兵以“保護瑪琪亞”,并在此后遇到了童年的玩伴蒂塔并和她結(jié)婚生子。
相對而言,艾利爾一直在成長并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在與瑪琪亞的關(guān)系中對他而言的束縛,而瑪琪亞卻無法從這段關(guān)系中掙脫。
所以當(dāng)面對敵國入侵時,艾利爾曾經(jīng)“保護瑪琪亞”的參軍初衷變成了保護國家、保護他和蒂塔的家園。
在《朝花夕誓》看來,生命之于情感,終究是會成長、衰老、死去;而情感之于生命,卻可以是意義、價值和存在。
所以妖爾夫一族的長老說:愛,會真正讓你變成孤身一人。
對于習(xí)慣了強調(diào)情感可以“至死不渝”的觀眾,影片嘗試從相反的角度,以無窮無盡的壽命以及不老的容顏反觀情感本身,于是當(dāng)被視為生命之意義的情感失去依托與憑藉,真正的“孤身一人”也就順理成章。
在岡田磨里看來,或許也只有這樣的視角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世俗的情感羈絆與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之間純粹的、未經(jīng)磨蝕和粉飾的關(guān)系。
相對而言,瑪琪亞其實是幸運的。她在妖爾夫村中的玩伴、“自由不羈”的蕾莉雅被擄入宮中,成為延續(xù)王族血脈的生育機器。而蕾莉亞的情侶克里姆,則一直為了救出蕾莉雅而處心積慮四處奔忙。
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關(guān)系并非都是如同瑪琪亞和艾利爾之間一樣簡單而純粹,甚至充滿了欺騙和利用、踐踏和蹂躪、勾心斗角和你死我活。
為了救出被囚禁宮中的蕾莉雅,克里姆帶著族人潛入宮中,但卻被發(fā)現(xiàn)并屠戮殆盡,只剩下克里姆一人逃出。
在種種艱難與不幸中,克里姆綁架了瑪琪亞并要求她一起營救蕾莉雅。理由是:我們一直在體味失去一切的痛苦,而在這段時間,只有你,一直那么幸福。
克里姆說服敵國對綁架蕾莉雅的國家發(fā)動了戰(zhàn)爭,但當(dāng)他成功時,蕾莉雅卻遲疑著不愿意跟他一起離開。最終他被趕來的衛(wèi)兵開槍打傷后死去。
另一方面,被囚禁宮中被當(dāng)成生育機器的蕾莉雅,連見自己的女兒都不被允許,當(dāng)發(fā)現(xiàn)她生下來的女兒并沒有妖爾夫長生不老的能力時,又被斷然遺棄。
在《朝花夕誓》看來,生命與生命之間不幸的、扭曲的、異化的關(guān)系與羈絆,對于生命本身而言,是無法消解的損耗和磨蝕。
在影片一開始,妖爾夫的長老說,數(shù)百年前,像妖爾夫這樣的生物還遍地都是。
但她并沒有說明這些生物離去的原因,而真正理解了這些原因的,只有蕾莉雅一人。
囚禁于宮中的蕾莉雅,經(jīng)常去看與她一樣擁有不老的血脈、并同樣被囚禁起來當(dāng)成戰(zhàn)爭機器、但卻不斷染上“紅眼病”死去的飛龍雷納托。
或許是同病相憐,或許是想嘗試逃跑,蕾莉亞對幸存的雷納托說:你們明明擁有翅膀,為什么不從這里飛走?
讓這個國家束手無策的雷納托“紅眼病”,在蕾莉亞看來原因再簡單不過:
對于被踐踏、被蹂躪,失去自由與尊嚴(yán)的生命而言,長生不老不過是煉獄一般的折磨:
當(dāng)然,作為故事主線的瑪琪亞在影片最后,“找到了并不悲傷的別離”,成功地把影片的基調(diào)拉回了積極正面的方向。
從而瑪琪亞、蕾莉雅、克里姆三個人以自身的遭遇和這種遭遇之下不同的反應(yīng)和變化,分別詮釋了生命之間不同的羈絆關(guān)系以及對于生命本身的影響、價值與意義。
這段母子情,對雙方也是相互救贖,尤其是對于母親 – 瑪琪亞來說,在因為滅村而陷入絕望、喪失人生目標(biāo)的時刻,孩子 – 艾里亞爾進入了她的生命,成了她人生中的太陽。
只有十五歲的瑪琪亞,在一邊摸索中照顧著嬰兒,一步步地教他走路、讓艾里亞爾第一次叫她媽媽,她漸漸成為稱職的母親;但六歲的艾里亞爾在寵物狗死掉后、第一次面對死亡,他向母親發(fā)問:“媽媽總有一天也會像這樣先死掉嗎? ”瑪琪亞卻說不出話,她也害怕、害怕她異于常人的壽命會讓艾里亞爾先離她而去,是艾里亞爾的出現(xiàn)給不懂愛跟沒有家人的她帶來了有著羈絆的溫暖,所以她恐懼著所有她深愛的人、都會早一步離她而去、她又會是被拋下的孤身一人。 所以在大雨中遍尋不著因為負(fù)氣離家的艾里亞爾時,瑪琪亞焦急萬分,深怕失去她唯一珍視的寶貝,當(dāng)瑪琪亞眼見艾里亞爾是為了討生氣且失意的母親歡心時、并說出他要趕緊長大來保護媽媽,瑪琪亞感嘆著:“要是你永遠(yuǎn)不會長大就好了呢”這樣一來她就不會看著艾里亞爾老去了。 瑪奇亞也立了誓言,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她作為母親,再也不會在艾里亞爾面前哭泣了。
———
成長至十五歲的艾里亞爾不解著、迷惘了,看著不會老去的母親、而自己卻慢慢高過了母親的肩頭,旁人對他們的觀感也從母子、姐弟、甚至是私奔的愛侶,所以他動搖了、質(zhì)疑起來他對母親的感情、既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那心里的這種感情是什么?是單純對母親的愛、還是男女之間的愛慕?
一方面他也害怕,當(dāng)他逐漸成長、乃至老去,母親卻仍然是那個當(dāng)年在荒野中撿到他的少女、當(dāng)年那個缺乏經(jīng)驗卻努力撫養(yǎng)他的慈母,他們的關(guān)系在旁人看來會變成什么?是父女?抑或是爺孫?而終究一天、他將先于母親而去,所以少年害怕了。
對艾里亞爾而言、母親救了嬰兒的他、溫柔的講他撫養(yǎng)長大、縱使在他離開母親而去仍依舊溫柔的送他上路,母親是他生命中的一切,所以他早早就許下了快點長大來保護因為敏感身分受排擠的媽媽,但少年卻彷徨的什么都做不到;在無法壓抑這種感情的情況下、他選擇離開,少年希望自己成了家、做了父親后,能了解母親是怎么看他的、而他當(dāng)年對母親的情感是“親情”嗎?
———
當(dāng)少年成了青年、并與童年的玩伴共結(jié)連理,他第一次除了母親、有了說什么也要付出一切守護的事務(wù),他的妻子、他即將降生的孩子。
當(dāng)他從戰(zhàn)場的生死關(guān)頭中醒來、他再次見到了母親,母親仍然如當(dāng)年一樣,依舊溫暖的笑容對他說著“歡迎回來”、就如同幼時以來一般,他才體悟到:“這份感情,是對母親的愛啊”,所以他哭喊著、祈求著希望母親不要離開,是母親教會了她溫柔、教會了她堅強、教會了他怎么愛人,他哭得聲嘶力竭、道出了長大后再也沒對母親說過的“母さん”。
當(dāng)他拖著傷痕從戰(zhàn)場返回,抱著他剛出生的孩子、他也說出了當(dāng)年他母親也對他說過的:“真是奇怪的味道呢、像太陽公公一樣溫暖”,生命的邂逅、在此又循環(huán)了一次。
———
青年搬回了他成長的小鎮(zhèn),在這邊養(yǎng)育子女、并逐漸老去,最終,母親來伴隨兒子邁入死亡,當(dāng)垂垂老矣的兒子顫抖的說出:“媽媽”、女主跟如同當(dāng)年一樣對著他笑:“歡迎回來”,當(dāng)年那個孩子玩耍成長的小屋、卻也是孩子逝去的同一個地方,同樣的場所、相同的母子,卻易地而處,時間流逝的無情與殘酷令人無比感嘆、加諸在母親身上的長壽如此的悲哀 。
“我是母親,我不能在艾里亞爾面前哭泣的”,但她還是哭出來了、伴隨著她跟兒子從相見、拉拔他長大、與他生活的種種回憶,她哭得不成人形。 純白的蒲公英,在山坡上綻放、如同當(dāng)年孩子第一次叫瑪琪亞媽媽的那天。
“與外人相愛就意味著別離”,但母子的相遇非但沒有給少女帶來傷害、反倒給予她救贖、豐富了她的生命,縱使時間阻礙了母子,但是對彼此的愛永遠(yuǎn)不會改變、就跟希比歐的布的織痕一樣。
———
附注:不知是否是有意安排,當(dāng)少女發(fā)現(xiàn)嬰孩、而將嬰孩抱在懷中,說出了:“真是奇怪的味道呢、像太陽公公一樣溫暖”是在黎明破曉;當(dāng)青年呼喊著母親、返家抱著剛出生的孩子,也是在黎明到清晨;當(dāng)兒子逝去,母親在當(dāng)年教會孩子走路的山坡上哭泣,也是在清晨。生命的開始與結(jié)束,都是在清晨、羈絆的邂逅與別離,也是在清晨。
生命易逝唯有愛永恒
時間能抹去生命 抹不掉的卻是那份最真摯的愛 作品中的“別離一族”其實是一種象征他們擁有小孩的模樣 永恒的生命 前者是導(dǎo)演對小孩的純真的向往 后者則是將“愛”這一抽象的事物具現(xiàn)化的表達 生命的盡頭及是一段新的開始 “愛”充當(dāng)一種媒介延續(xù)著每一段生命 它是最平凡的 但它卻是最美好的存在 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等待著人們?nèi)ふ?去發(fā)現(xiàn) 去領(lǐng)悟它存在的意義
現(xiàn)實就是如此殘酷
“別離一族”平靜美好的生活被一場意外所打破 族人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 國王的貪婪 大臣們的軟弱無能自私 士兵隊長雖正直但依然受小人的擺布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欲望” 或者說是“利益” 雖然這并不是影片主要想表達的 但這未嘗不代表一種無聲的諷刺
愛與被愛 或是母愛或是愛情
瑪奇亞與艾瑞爾的感情是電影中的一大亮點 在我看來兩者都有 母愛向內(nèi) 愛情向外 在艾瑞爾小時候時 瑪奇亞也只有較小的年紀(jì) 她孤獨需要一個人來陪伴 但她懦弱 不敢表達自己的感情 于是就將這種愛寄托在孩子身上 但隨年齡的增長 她漸漸的有了一種責(zé)任感 于是這種愛慢慢變成了母愛 而艾瑞爾的愛其實一直都是一種對母親的愛 只是他誤認(rèn)為那是愛情 青春懵懂少年看見漂亮女孩所產(chǎn)生的一種懵懂感情
邏輯
悲劇的開始預(yù)示著美好的結(jié)局
生命的消亡預(yù)示著新生命的開始
極端的愛造就極端的人
不足
公主為什么想要 王子(從頭到尾沒出現(xiàn)過??)的愛?
為什么不給女兒一個擁抱什么的
總的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電影 值得觀影人細(xì)細(xì)回味
這部電影里有意思的細(xì)節(jié)很多,想到什么就說一下,純觀后感。
先說一下不太滿意的地方,整部電影過多使用同一種推動故事的方法,即某某在某地遇到熟人。這個手法里全片一共用了這么些次:
①瑪奇亞在盜匪光顧過后的營地里遇到巴羅;②瑪奇亞和艾瑞爾坐船時遇上克里姆;③瑪奇亞在營救蕾莉亞行動失敗后再次遇上巴羅;④瑪奇亞和艾瑞爾在鋼鐵蒸汽城遇上蘭格;⑤艾瑞爾遇上蒂塔并結(jié)成家室;⑥瑪奇亞在戰(zhàn)場上遇上艾瑞爾;⑦瑪奇亞遇上艾瑞爾的妻子蒂塔。
這些遇見基本是都合的,而且遇見這個情節(jié)前后劇情或多或少有些斷層,可能是有被刪去的前因后果。但劇里過多的使用這一手法,就導(dǎo)致觀感上覺得故事有些立不住腳。如果時長再給個半小時來解釋一下可能會好很多,不過這樣一來總時長就有兩小時半了另外一個不太滿意的地方是后期劇情速度有如跑火車,又多靠人物獨白來表達人物想法,就顯得不太精致,尤其是艾瑞爾突然宣言要當(dāng)一個父親的劇情,實在唐突感滿載。
看完全片最關(guān)注的是作為副線的蕾莉亞線,她說自己因為懷有身孕而走不了這一段很有意思,有些觀眾覺得這是在物化女性,不過我覺得這段其實是展現(xiàn)社會和女性自身對自己設(shè)下的枷鎖。蕾莉亞說自己有身孕而無法離開,又說自己已經(jīng)無顏面對克里姆,這里雖然沒有詳細(xì)解釋無顏的原因,但觀眾都能理解,是因為蕾莉亞已經(jīng)懷有敵人的身孕,“背叛”了自己的戀人克里姆,因此無顏面對。
對于屏幕外的觀眾來說,蕾莉亞的行為是有些無法理解的,因為在我們看來即使她已經(jīng)懷有身孕也可以逃走,沒有那么多道義和“婦道”的束縛。但局外人雖然看得清楚事態(tài)發(fā)展,卻也往往無法和局內(nèi)人共情。套用俗氣的比喻來說,此時的蕾莉亞確實是籠里的鳥兒,被關(guān)久了,面對打開的籠門也不會選擇自由。
而蕾莉亞的蛻變和飛翔,就是整部電影劇情的最高潮,她和自己素未謀面的女兒相認(rèn)后,縱身一躍跳下了高樓。蕾莉亞說:“我是伊歐夫人蕾莉亞,是個淘氣鬼,瘋丫頭,假小子。而且……是自由身?!边@個場景確實是極度有力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為何蕾莉亞在和求而不得的女兒會面之后不是選擇愛女兒而是選擇自殺,殊不知母親不是一定要愛女兒。
覺得蕾莉亞要無條件的愛自己女兒,無論是被當(dāng)成貨物一般擄去,還是被強奸,還是被囚禁,還是被強制無法和女兒見面——都必須愛自己的女兒——這才是“婦道”。蕾莉亞的臺詞里,說自己是伊歐夫人,說自己是自由身,但從沒有說自己是梅德梅爾的母親。她的縱身一躍,是對自己母親身份的告別,是對自己自由身身份的肯定。鳥兒終究要飛出籠子。
是的,這是蕾莉亞對母親這一身份給出的答案。
故事里一共有三位母親,分別是瑪奇亞、蕾莉亞和米多。 三個母親的角色都很有意思,瑪奇亞對艾瑞爾的愛確實是母愛,也確實超越了血緣關(guān)系,蕾莉亞對梅德梅爾的愛則全靠自己維持,最后告別的場景可以說是異常爽快,米多收養(yǎng)蕾莉亞的行為,雖然沒有明確表現(xiàn)但其實也是母愛。
但反觀故事里的男性,不得不說除了少數(shù)幾個男性角色外全都是大豬蹄子,艾瑞爾則是尤其的大豬蹄子。艾瑞爾和蒂塔變成了家室,還成為了父親,全劇除了三個母親角色,就只有艾瑞爾這一個父親角色。而他的表現(xiàn)又如何呢?當(dāng)?shù)偎R盆,而艾瑞爾先是逃避瑪奇亞,隨后又拋下臨盆的妻子去趕赴戰(zhàn)場,并且留了這么一句告別的話:“你保護好肚子里的孩子!”
孩子比妻子更重要。
唉,男人啊。
當(dāng)艾瑞爾在戰(zhàn)場上拼殺,而瑪奇亞幫助蒂塔分娩時,我是真的看笑了。 男人覺得自己保家衛(wèi)國就是為自己營造一個家,但當(dāng)母親和妻子需要他時他都不在身邊。他當(dāng)初信誓旦旦說自己要保護瑪奇亞,但最后離開自己的母親去參軍;后來又信誓旦旦說要保護自己和蒂塔的家,但卻拋下了臨盆的妻子去保衛(wèi)王都——而他的加入對于戰(zhàn)局可以說是毫無影響。
無論戰(zhàn)場是輸是贏,他都在妻子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離開了她。
如果艾瑞爾選擇護著蒂塔到安全的地方,我還真的能敬重他是一個好的丈夫,但他選擇了戰(zhàn)斗,這在我看來,他依然是沒有長大的孩子。有戲言曰男人至死是少年,但這真的不是一種褒揚,我們需要的是成人,而不是囿于成人身軀的孩子。說白了就兩個字,巨嬰。
竹馬克里姆就是純粹的巨嬰了。當(dāng)蕾莉亞說自己無顏面對克里姆時我心想,如果克里姆真的愛蕾莉亞,他就不會去計較蕾莉亞是否“被玷污”了,因為這并非蕾莉亞的主觀意愿。當(dāng)戀人被強奸,如果你真的愛她,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去安慰她,而不是發(fā)泄自己的精神潔癖??纯死锬泛髞淼谋憩F(xiàn),顯然他救蕾莉亞的行為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執(zhí)念,也絕不愿意承認(rèn)蕾莉亞的孩子梅德梅爾。最后克里姆的精神潔癖甚至發(fā)展到了瑪奇亞身上,先是綁架了她(和梅薩蒂干的事情并沒有什么不同),又剪掉她染了色的頭發(fā),因為這頭發(fā)是梅薩蒂人的顏色。
最后克里姆要單方面和蕾莉亞殉情的行為也幼稚至極,伊索爾射傷克里姆后,原本要單方面殉情的克里姆選擇了逃跑,他要是給蕾莉亞一個血的擁抱我還敬他是條漢子,但他就這么逃走了。
至于梅薩蒂國軍團長伊索爾這個角色,感覺是沒有寫完,最后被俘虜?shù)膱鼍半m然是一個結(jié)局,但并不是人物弧光的收束。巨嬰這個詞我已經(jīng)使用了兩次,而第三次很適合給伊索爾用。一邊綁架蕾莉亞,一邊覺得愧疚,一邊殺了蕾莉亞的同伴,又一邊覺得愧疚,但并不見他做了什么事情。最后他放蕾莉亞自由,與其說是做了什么,不如說是什么都沒做。
最后討論一下結(jié)局。對于這個結(jié)局其實我是不太滿意的,對我個人來說,如果故事就斷在蕾莉亞和瑪奇亞乘著巨龍飛向天邊,感受是最好的。后面瑪奇亞去看望暮年的艾瑞爾,感覺上實在是有點怪怪的。顯然這個故事的核心是母子關(guān)系,后半段也告訴我們子女終究要告別父母,而父母也終究要告別子女。蕾莉亞已經(jīng)和梅德梅爾告別,瑪奇亞和艾瑞爾其實已經(jīng)告別了兩次,她是沒有必要也真的……不應(yīng)該去見證兒子最后的結(jié)局,只要知道彼此都活在自己的人生里就夠了。
而讓故事顯得怪怪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我不自覺的把艾瑞爾的臨終場景和故事前半段、眾人向老狗告別的場景聯(lián)系起來。伊歐夫人作為生物來說實在太過優(yōu)越,不會變動的相貌,長久的壽命,傳說的種族,伊歐夫人是可以和神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存在。黑白老狗對于鄉(xiāng)下這個小家庭來說是寵物,也是同伴;瑪奇亞和艾瑞爾的關(guān)系原本沒什么問題,但在人類垂垂老矣滿身老人斑的時候,伊歐夫人依然常駐青春,這種對比太過殘酷,但殘酷點不在人類的死亡,而在人類和狗、伊歐夫人和人類的關(guān)系對比上。
再說的直白一點,瑪奇亞向暮年的艾瑞爾告別,顯得艾瑞爾像瑪奇亞的寵物。
這其實是一層不必被捅破的窗戶紙,但岡田磨里選擇了創(chuàng)作這個結(jié)局。
整個電影看下來槽點實在是太多了我真的忍不住專門上了常年不用的豆瓣來寫一篇吐槽。
這部電影前半觀影體驗還是很不錯的,畫面很美,妖爾夫很美,整個西幻和養(yǎng)成的設(shè)定很戳我。但是從女主帶著孩子離開小鎮(zhèn)去救蕾莉亞失敗以后就開始瘋狂向迷的趨勢一去不復(fù)返??吹胶竺嬖絹碓睫?,真實如坐針氈不明白電影怎么還沒結(jié)束。
一開始我就明白,在這種煽情感性為主的片子里是不能去尋求什么嚴(yán)密的邏輯的,但這部片子它連自圓其說都做不到??!讓我一個一個列舉好了:
1、妖爾夫這個種族一點自保能力都沒有,居然也能存在這么久?看他們也不是與世隔絕躲起來,那么這么一群長生不老而且都是美人的族群以前沒被人覬覦過?以至于那啥帝國派個軍隊去,連抵抗都沒有就全滅了?
2、滅了之后,看樣子是只有瑪琪雅被龍拖著逃走了,那其他妖爾夫的女性應(yīng)該都被抓走了才對,怎么最后就剩蕾莉亞一個人在皇宮里要被強娶?而且時間已經(jīng)是艾利爾從嬰兒長到6歲了,那么之前6年就這么好好的把她養(yǎng)在皇宮里啥也不做?其他妖爾夫的男性6年就吃干飯,硬要人家都生米煮成熟飯了要結(jié)婚了才去救?甚至王子的大婚游行守衛(wèi)那么松懈,簡單就被得手了………不知道該說啥。
3、蕾莉亞懷孕了就不能走是什么邏輯??又不愛那個王子,自己扶養(yǎng)孩子不行嗎?還自愿回去,那不是必定就是被當(dāng)做生育母豬嗎?虧她還是向往自由的假小子人設(shè),連這點勇氣都沒有?后來那么多年她被軟禁,見不到孩子,說句難聽的都是自己太傻吧。
4、竹馬把瑪琪雅抓到別的國家軟禁,要她斬斷過去,看著好像很黑化,結(jié)果上了戰(zhàn)場也不管軟禁了這么久的瑪琪雅,隨便她亂跑,然后男女主就重逢了——心疼竹馬君這么多年毫無意義的軟禁。
然后——全劇最雷的部分開始了!這段全是雷點所以我不分點了,一口氣說完吧。竹馬找到了心愛的蕾莉亞,要她一起走,但蕾莉亞表示雖然我從沒見過我女兒但她是支撐我活下來的動力我不能走,竹馬大受打擊,點燃了地毯表示那我們一起死吧,結(jié)果被突然殺出來的侍衛(wèi)長射中,拖著傷口從自己點燃的一圈火的缺口處走了出去——你不是想跟蕾莉亞一起死嗎,現(xiàn)在又要逃生?
——不,他只是拖著換了個地方死。
而侍衛(wèi)長射死了竹馬,你以為他帶走蕾莉亞王子妃了嗎?不,他的醬油就結(jié)束了,王子妃還是可以自己亂走。而蕾莉亞寧愿竹馬死也要見自己女兒,你以為她要去找女兒了嗎?不,她走到頂樓要去自殺。
然而命運還是讓她在頂樓與女兒相遇,你以為她要與女兒相擁而泣嗎?不,她還是要自殺。
你生命的支撐的女兒就在眼前,而你不抱一抱她摸一摸她,而是要在她眼前跳樓,也不在乎這是不是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我給編劇的邏輯鼓啪啪啪三個響掌。
這里當(dāng)然不能讓她死,所以不會飛的龍突然毫無理由會飛了,膽小的瑪琪雅突然毫無理由會騎龍了,二者突然毫無理由的就把蕾莉亞救了,然后蕾莉亞突然不想死了,叫女兒忘了自己就和瑪琪雅飛走了。
……我是真的心疼竹馬??!你到底是為了什么汲汲營營了這么多年!為了什么而死!為什么要讓kaji的角色領(lǐng)這種意義不明黑暗料理便當(dāng)!我心好痛!!
其實上面的我都還可以忍受,接下來的幾點才是我真正受不了的。
首先整部片子看下來,明顯想說的就是母愛的事情。但是卻又要在男女主之間摻雜微妙的曖昧成分——本來一個不會變老的美麗“媽媽”和沒血緣的“兒子”這種關(guān)系就肯定會有桃色氛圍,劇組還要進一步渲染,比如艾利爾的朋友以為他們是私奔的情侶,艾利爾喝醉酒說“歡迎回來的吻呢”之類的,聽到他說“我從來沒把瑪琪雅當(dāng)母親看”的時候我?guī)缀跻呀?jīng)覺得鎖了,這對絕對是要母子變戀人的節(jié)奏,結(jié)果??突然鏡頭一轉(zhuǎn),艾利爾結(jié)婚了,孩子都要有了,抱歉,你離開不是為了守護瑪琪雅嗎?說的守護呢?守護到哪里去了?瑪琪雅消失這么多年了你不知道,原來你忙著和別人談戀愛啊。
既然是想塑造兩人之間的親情,為什么要摻雜那些讓人誤會的曖昧成分?對這種吊人胃口結(jié)果強行ntr的行為我只能表示呵呵。
其實我懂,劇組是想表達那種生命的傳承,孩子要離開母親,組建新的家庭,并且有一天也會成為父母。但是毫無渲染突然就讓艾利爾做父親,不僅沒能處理好艾利爾和他妻子的感情線,更把他和女主的感情線也弄得亂七八糟。最后表達出來的與本來想表達的完全就不是一個東西,實在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然后是我最想吐槽的,全劇的核心:母愛。
不會老的軟弱少女學(xué)著怎么做母親堅強起來,和孩子互相成就成為更完整的人;蕾莉亞因為母愛留在不愛的人身邊,因為母愛在孤獨的軟禁中堅持活下去;而竹馬到最后都不能理解愛,永遠(yuǎn)不能幸福,悲慘的死去。哪怕和重要的人終會分離,但曾經(jīng)的記憶和對彼此的影響會永遠(yuǎn)持續(xù)下去。母親和孩子,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編劇想表達的東西,簡單來說大概是這些吧。
這個設(shè)定還是很有張力的,母愛是一個格外容易打動人讓人落淚的題材,但很不巧全劇唯一一處騙了我眼淚的是狗死了挖墳?zāi)抢锏膶υ?。感情的題材講究一個真實,需要你喚起觀者的同理心,然而這部劇全程盲目渲染母愛的無私奉獻偉大,作為一個女性,與其說讓我有同感,不如說讓我不舒服。某些情感是不能夠這樣大白話的故事敘述出來的,母愛根本就不是像女主對男主那種主動熱情得仿佛情侶一樣,一刻都不想分開的情感,而是體現(xiàn)在平時一點一滴的小事里面;母親也不是腦子里只有自己的孩子,母親也是一個有自己獨立生活和追求的人。然而這部電影里的母親(蕾莉亞就是個典型)完全就只是腦子里除了孩子什么都沒有的傻子。說實話,會被這種展開感動哭的,大概都是不可能成為母親,只是想有個人這么無私的愛你的男性吧。不是我女權(quán)警察,但實在是有點物化女性。
其實最后在艾利爾死的時候最后去見他一面的強行煽情橋段我也覺得十分搞笑,你怎么知道他要死了?你為什么之前要跟他分開,這么多年一次都不去找他?……算了懶得吐槽了。
總之這部電影,我的一星給入野自由,一星給cast的其他聲優(yōu)以及優(yōu)秀的作畫,完畢。
———19.11.16補充——
不常玩豆瓣,上來看到這個影評突然火了很驚訝。針對某些人的評論做出一些回應(yīng):
首先,這部片子我的確沒有多認(rèn)真看,寫的也是最直接的第一觀感,說我“太無腦”的,這部片子我看得靈魂都顫抖了我真的沒法像你們一樣強行挖“深度”強行辯白。要是我能我也不會打二星了。
當(dāng)然所說的東西全是個人觀點,我從來沒想代表任何人,“強行代表大眾”的帽子我不認(rèn)謝謝。
其次,我二十出頭,上海某985高校在讀,自認(rèn)有相當(dāng)程度分析辨別能力。會覺得我太幼稚的人我只想說你們陳腐的思想大概讓你們根本無法想象新女性的心理。
我是半個女權(quán)主義者,并且堅定不婚不生育(家庭已經(jīng)認(rèn)可),在我看來生育是種殘忍不公正的剝奪,我絕對拒絕承擔(dān)生育將會導(dǎo)致的職場歧視和身體負(fù)擔(dān),我這個層次的圈子里和我有相似想法的女生多得出乎你們想象。生育是女人的權(quán)利而不是義務(wù),直接下定義“她還年紀(jì)太小,等以后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會有新的體會”,對此容我一哂而過。
當(dāng)然不能否認(rèn)現(xiàn)實中有女人想做電影里那種媽媽,那是她的權(quán)利,我尊重而不茍同,這篇影評講的是就是這種“我的想法”。
第三,很多人說這個電影的核心是離別不是母愛。我不是專業(yè)人士,寫這篇影評的時候也沒參考任何其他專業(yè)言論,完全就是照著自己的想法一口氣寫完,的確水平有限,有些地方偏頗實屬難免,另一方面我認(rèn)為編劇的傳達能力肯定也有一定問題,所以才會這么多人也跟我想法相同啊??傊疅o論如何,有不同意見歡迎好好的評論交流,能不能別張口就人身攻擊?先不說素質(zhì)和涵養(yǎng)問題,半句道理講不出口或者自己根本沒有判斷力,看了吹這部電影的評價就過來罵我淺薄無知,我覺得您這種人才是真的無知愚民呢。
本片是《我們?nèi)晕粗滥翘焖匆姷幕ǖ拿帧肪巹稂O里的第一部導(dǎo)演編劇的動畫長篇電影,入圍2019年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的初選名單。作為一個永遠(yuǎn)長不大的動漫粉,我當(dāng)然第一時間去影院看了這部《朝花夕誓》的點映,之前在日本看過電影的朋友評論說本片畫面很唯美,故事很復(fù)雜宏大,結(jié)尾極其催淚,果不其然,影片結(jié)束時我看見前排很多女生,甚至是男生都哭了,都拿出紙巾偷偷抹鼻涕。
看了下大家評價,此片爭議頗大,大家爭論的焦點無非是作為普通人類的艾瑞爾和作為離別一族永生不死,永葆青春面容的瑪奇亞之間的關(guān)系究竟是母子,是姐弟,還是情人?我覺得大家沒必要過于片面的糾結(jié)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用一個多元的,包容的眼光看待影片中所細(xì)膩刻畫的這兩者的關(guān)系,因為本片的看點就是一個普通人與一個永生不死永遠(yuǎn)年輕之人在彼此不同的時間維度上所造成的成長差異,兩個人應(yīng)該如何面對最終的離別,如何過這樣不能為外人道的離奇生活,這樣非凡的邂逅究竟帶個兩個人什么樣的意義?
先說說影片的名字,這部電影叫——《朝花夕誓》,注意最后一個字是誓言的誓,那些在黑暗里閃著熒光的花朵生長在離別一族王國伊奧爾夫的河岸旁,這些花朵盛開的夜晚是長生不死的伊奧爾夫族人被襲擊的夜晚,也是瑪奇亞遇見還是嬰兒的艾瑞爾的那個夜晚,原本是一個愛哭鬼的瑪奇亞在遇見艾瑞爾后,發(fā)誓自己會作為一個15歲的母親撫養(yǎng)這個孩子,自己會堅強起來,不再哭泣,所以這些花朵是誓言之花,約定之花,原本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盛開的花朵到傍晚拾起來看仍會帶給人意義,這里朝花夕誓的意思是,盛開的花朵雖然會凋謝(凋謝也預(yù)示著人的死亡和別離),但每當(dāng)想起誓言,想起曾經(jīng)在一起度過的刻在生命長河里那段最美好時光,仍會覺得兩個人的相遇邂逅意義非凡,這些時光是幸福的,并不是痛苦的,因為正是這些別樣的幸福時光才支撐著瑪奇亞在永生的痛苦中日復(fù)一日的活下去。
15歲的瑪奇亞遇見艾瑞爾的時候,艾瑞爾是1歲。等艾瑞爾成長到10歲時,瑪奇亞是25歲。因為瑪奇亞是永葆青春,永生不死的傳說中的離別一族,所以等艾瑞爾長到18歲時,瑪奇亞身體看上去的年齡依舊是25歲,等艾瑞爾度過漫長的一生,結(jié)婚生子,甚至有了孫女,滿臉皺紋和白發(fā),垂垂老去之時,瑪利亞仍舊是25歲,這樣特別的設(shè)定是影片的最大看點,電影也以最多的時間,最多的細(xì)節(jié)交代艾瑞爾的童年,青年,壯年的成長,在艾瑞爾成長的同時,瑪奇亞也在成長,從一個15歲的愛哭弱小的少女成長成一個負(fù)責(zé)任的,為了自己孩子不顧一切要活下去的偉大母親。
一個15歲的母親帶著一個孩子生活會面對怎么樣的流言蜚語,怎樣世俗的看法瑪奇亞不是不知道,但當(dāng)嬰兒時期的艾瑞爾小手緊緊握住她的一根手指時,瑪奇亞也明白了,她們的命運從此被編織在了一起,艾瑞爾編織的那塊呼喚自己母親的布就是身為編織一族,離別一族的瑪奇亞生命中最重要的布棉,生命里最特別的邂逅,也是最要的那塊永世留存的希比歐。
當(dāng)艾瑞爾慢慢一點點長大,開始知道艾瑞爾不是自己親身的母親后,他們之間沒有血緣的羈絆也面對了世俗的爭議和考驗。
首先是艾瑞爾童年的玩伴蒂塔嘲說他喜歡自己的母親,等艾瑞爾長大參軍后,軍隊?wèi)?zhàn)友又說他和瑪奇亞不像姐弟,反而像一對私奔的情侶,這些世俗的爭議加上處在成長叛逆期的困惑和焦慮讓艾瑞爾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永遠(yuǎn)不會變老的自己的“母親”瑪奇亞,所以他選擇了參軍,這是一種逃避,也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歷練,因為艾瑞爾起誓說要保護自己的母親,所以去軍隊鍛煉,讓自己強大起來。
這一段分離描寫的比較克制,瑪奇亞和艾瑞爾兩個人都沒有哭泣,艾瑞爾離去的時候雖然想回首,但馬上壓抑住自己的難過,讓自己頭也不回的大步奔向遠(yuǎn)方,離開自己的母親瑪奇亞。而瑪奇亞也只是依依不舍的目送著艾瑞爾下樓梯離開,然后淡淡的說一句一路小心,這一切都是為了最后的情緒大爆發(fā)做鋪墊。
參軍后慢慢長大成人的艾瑞爾選擇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童年的玩伴再次相遇然后結(jié)婚生子,瑪奇亞也沒有怪他,她知道這是最適合艾瑞爾作為普通人的歸宿,但最后在戰(zhàn)爭中艾瑞爾和瑪奇亞重逢時還是忍不住叫了聲她媽媽,別走。因為他明白,和瑪奇亞的相遇和邂逅注定是要分離,他沒法和瑪奇亞一直生活下去,但這段相遇是刻在自己骨子里和生命里的,是自己一生不會忘記的,再次遇見母親瑪奇亞又怎么舍得她再次離去。
瑪奇亞在被克里姆囚禁時一直偷偷摸著那塊艾瑞爾編織的布,布上面?zhèn)鬟f的是母親的意思。克里姆幫瑪奇亞隔斷長發(fā)時說,沒有生育過孩子的族人是不允許留齊腰的長發(fā)的,但他不知道瑪奇亞已經(jīng)有過一段做母親的珍貴的回憶,嫉妒瑪奇亞的克里姆想要斬掉瑪奇亞這段過去,營救出蕾莉亞,然后回到之前的三個人的生活,但這只會讓瑪奇亞更加懷念和記起自己和艾瑞爾那段讓彼此溫柔,堅強,努力活著的時光。
艾瑞爾從襁褓中的嬰兒到年邁躺在床上死去,身邊都是瑪其亞在陪伴他,守護他。
瑪奇亞見證了作為普通人的艾瑞爾的一生,瑪奇亞最后陪著艾瑞爾說的是,艾瑞爾好厲害,你也努力的度過了美好而又漫長的一生呢。這是作為艾瑞爾的母親給他踏上死亡之路前鼓勵的臨別箴言,而艾瑞爾說的讓人淚目,雖然已經(jīng)幾十年沒再見瑪奇亞,但他用盡最后一口氣說了句,歡迎回家。
艾瑞爾無論和瑪奇亞分離的多少年,自己結(jié)婚生子,甚至有了孫女,成了一個老者,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年輕時和瑪奇亞在一起的那些歲月,這些歲月作為他的西比歐已經(jīng)編織進了他短暫的一輩子。
為什么瑪奇亞要在而瑞爾快死了才來看他?因為瑪奇亞知道自己作為傳說中的神一般的永生之族是無法與普通人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她不想打擾到作為正常人類的艾瑞爾的生活,所以她克制了自己對他的思念,在他快離開人世時才來和他告別。
全片之前的鋪墊和克制都在艾瑞爾死去后瑪奇亞忍不住哭泣那段大爆發(fā),她和艾瑞爾幸福的時光記憶是那句天黑前要回來吃晚飯的叮囑,是母子兩人用撓癢癢化解矛盾的特別暗號,是不要弄哭我媽媽,我要保護媽媽的約定,是我不會再哭了的誓言,是編織在布上媽媽的呼喚,是和狗狗一起在田野間嬉鬧的悠悠歲月,是互相想見卻又互相成全彼此生活的心。
蕾莉亞總說自己會飛,她面對被囚禁的巨龍說,你為什么不飛呢,這其實也是對她自己說,要割舍掉和普通人之間的羈絆,回到自己從前的自由生活中,最后瑪奇亞真的駕著巨龍來接蕾莉亞了,她們和飛揚的蒲公英一起沖上了云霄,回到了真正屬于她們神之一族的平淡而又不被外界打擾的生活。
我想,她永遠(yuǎn)會記得艾瑞爾推門進來那句溫柔的“我回來了”。
因為艾瑞爾已經(jīng)永遠(yuǎn)的住在了她的心里。這不是一段錯誤的編織,而恰恰是一段最重要的希比歐。
聽說上海電影節(jié)金爵獎最佳動畫《朝花夕誓》上院線了,在眾賀歲檔影片中也算獨樹一幟,又是我比較喜歡的日本少女漫,所以決定去看一下點映。像我這樣80年代生人,對日本漫畫是有情結(jié)的,我們小時候基本都是看日本動漫長大,比如《圣斗士星矢》、《魔神壇斗士》等等,但因為我是個女孩,其實更偏愛少女漫的類型,比如《花仙子》這樣的。
記得在我高中時代,那時候很流行漫畫屋,可以看漫畫又可以喝飲料,還有一個個小包房,在那里呆一整天都不會覺得膩,看不完還可以借回家繼續(xù)看,日本漫畫幾乎成了我四年高中生涯中惟一聊以慰藉的東西,可惜,這樣的漫畫屋在上海幾乎絕跡了,究其原因,可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吧!2014年的時候我去臺灣,發(fā)現(xiàn)臺北還有好多這樣的漫畫屋,已經(jīng)發(fā)展到還可以上網(wǎng)打游戲了,看著書架上整排整排的漫畫,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懷舊感。
如今,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但少女漫依然是我心中不變的“初戀”。少女漫的設(shè)定要放在大陸來說,其實都有點狗血,但是在日漫里,這種“狗血”可以變的順理成章,甚至欲罷不能。就拿《朝花夕誓》的設(shè)定來講吧,一個永遠(yuǎn)不老的種族受到外來者的侵略,稀里糊涂下?lián)斓揭粋€孩子并養(yǎng)育了他,孩子一天天長大,但“媽媽”卻永葆青春。終于,這種關(guān)系無法再維系下去,因為在凡人的世界里有生老病死,而在永遠(yuǎn)不老的種族里,面臨的卻是不斷失去和一次次的離別。
《朝花夕誓》想講的東西很多,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是“學(xué)會長大”,就像生性膽小的瑪奇亞得學(xué)會做一個母親;熱愛自由的雷莉亞得學(xué)會放手;深愛著雷莉亞的克里姆得學(xué)會如何去愛;艾瑞爾得學(xué)會如何獨立生活并且做一個父親。這幾個主要人物都面臨著人生的難題和選擇。我們這一生都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但是在失去的同時你也在得到,而這些得到也成就了今天的你,就像瑪奇亞對雷莉亞說的:“沒關(guān)系,你是絕對不會忘記的?!薄笆澜缒敲疵?,叫我如何能夠忘懷。”而所有這些美好的回憶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因為這就是愛的力量,而永遠(yuǎn)不老的“離別一族”也會找到并不悲傷的離別。這些與一個個個體之間產(chǎn)生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會被寫進他們的“昔日織”里面。
《朝花夕誓》中的“離別一族”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能力,他們不但可以長生不老,容顏不改,就像金庸筆下的“天山童姥”,還能織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布,而這種“昔日織”就像摩斯密碼一樣,可以將心事與密語寫在上面,只有“離別一族”可以讀懂,他們通過織布來溝通,也通過織布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所以在瑪奇亞收養(yǎng)艾瑞爾之后,就教給他這種獨一無二的本領(lǐng),而年幼的艾瑞爾在一塊布上織出了“媽媽”的意思,這份禮物瑪奇亞一直珍藏著,哪怕在艾瑞爾成年之后離家出走、當(dāng)兵成家,她也沒有舍得丟掉這份回憶。對瑪奇亞來說,這塊布承載著母子二人的愛和情意。看到這里,不僅淚奔,因為我想到我的外婆,小時候我是外婆帶我長大的,一直到幼兒園我才跟媽媽來到城里生活,而在我臨走的時候,外婆拿著一籃子玩具讓我?;貋砜纯矗婢咚龝恢北A糁?。這塊“昔日織”讓我想到了外婆給我做的玩具,想到了我自己的童年。
雖然這部電影里的設(shè)定是“母親永遠(yuǎn)不老,兒子逐漸老去,但是孩子一天天長大,擁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再是自己唯一牽掛的人”這個普世情感卻是很打動人的,相信做過母親的人都深有體會。雖然我自己還未做母親,但是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全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會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當(dāng)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意識到外面的世界,母親便不再是他的全部,而作為一個母親,要學(xué)會的一件事就是“放手”,這何嘗不是一種“別離”,不是一種痛。孩子長大了,不再抱你也不再和你親昵,轉(zhuǎn)而替代的是疏離和叛逆,作為母親,何嘗不在心里流淚。而“母親,是不可以流淚的”,電影中的這句臺詞寫得太一針見血,我就從未見過我媽媽哭,哪怕生活再艱辛再難,她都不會在孩子面前哭泣。
“離別一族”雖然擁有了世人羨慕的“長生不老”的基因,但事實上,他們很孤獨,就像被詛咒了一樣,一旦愛上一個人,就將孤身一人,其實說的是“如何面對失去”,當(dāng)自己永遠(yuǎn)不老,身邊的人都慢慢老去甚至死亡,如何笑著說“再見”。這部電影的時間線拉的很長,涵蓋了艾瑞爾的一生,當(dāng)看上去依舊是少女的瑪奇亞去看望即將離世的艾瑞爾的時候,她在他額頭上親親一吻,就像小時候那樣,他還是她的孩子,而她依舊是他的母親,他會照例說一句“你回來啦!”而她會說“路上當(dāng)心哦,記得回來吃飯?!逼鋵?,他們都沒有老,回憶永遠(yuǎn)停留在那一刻。
作為女性編導(dǎo),我很能理解女性的節(jié)奏和邏輯性,女性相較于男性更注重細(xì)節(jié)和感覺,所以在那些跳躍的段落里和長長的時間線里,唯一不變的是兩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朝花夕誓》唯美的畫風(fēng),精良的制作以及所傳遞出的人世間的“愛”值得在大熒幕上感受一回。
節(jié)奏很有問題。在我以為劇情只剩一半的時候發(fā)現(xiàn)時間才過了三十分鐘。各種價值觀被糅合得一塌糊涂,完全看不出各個人物內(nèi)心的矜持與堅持。強行煽情的場面過多,缺乏細(xì)膩的過渡。唯一的亮點大概就是音樂了。
哇我真的好喜歡瑪琪雅和艾利爾中間顛沛流離的時期,瑪琪雅說我不會再哭了,然后用力拍了拍自己,小艾利爾站在石墻上學(xué)著她的模樣也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艾利爾漸漸長成少年模樣,周圍人誤會他們是私奔出來的小夫妻,那種曖昧迷離和少年的懵懂真的令人心動。她說是艾利爾織出了今天的我,他對妻子說是她所養(yǎng)育的我愛上了你。她說不論你如何呼喚我,哪怕不是媽媽也好,那都將會成為我的名字。明明是臨終前的告別,她卻說的是“我回來了?!蓖码S著被風(fēng)吹散的蒲公英散去,然后依然是少女面龐的她上了馬車,「為了與新的別離相會?!埂竞昧松壳榻Y(jié)束,扣掉的那一星對不起我就是三觀不正喜歡瑪琪雅和艾利爾這對,突然給我來一個已孕妻子我整個人在屏幕前嗔目結(jié)舌wtf?!還有女二因為女兒害死了竹馬,之后又不要女兒我整個人也??】
整個離別一族的設(shè)定也太蠢了吧,以女主來說,明明已經(jīng)是個大媽了,雖說長得像個小孩,但是心智怎么也這么不成熟。他兒子六歲的時候就比她優(yōu)秀了。母子情是重點吧,結(jié)果整部電影就靠結(jié)尾那一下拼命煽,中間花很多篇幅聊別的。哦,為啥要讓他們?nèi)タ棽?,有啥用?/p>
結(jié)束了吧?還沒有結(jié)束???真的結(jié)束了吧?啊,竟然還有回憶殺,我的天!后半程如坐針氈,矯情堪比瑪麗蘇愛情小說,故事四分五裂,大部分人物不知道意義何在,這樣的“最佳動畫片”也是很厲害了。
日本動畫真是有一種能把所有矯情都化為最美好柔軟情感的力量,開始還覺得造作,越往后越打動人(不過中間段的偽骨科還是接受無能)政治背景加深了故事厚度,最后更將母子情升華為站在俯視立場,對人類生命意義的頌歌。你的一生是我的一瞬,而你的一瞬又化為我的永恒。
本來是部可看可不看的片子,但我定睛一看居然是小媽題材,當(dāng)即興沖沖地買了早場票(除此之外還有什么題材值得我早起)??上Вó?dāng)然)它在演到最危險(來勁)的階段就及時(遺憾)剎車了,最后這條母子線還沒將軍和王妃線帶感。不過真的有人能把這片當(dāng)母愛片看嗎?只要稍微有一點點想象力就能腦補得超級エロ啊……
年度最佳。岡田摩理式的《紅樓夢》,瑪琪亞在開場接連仰望布束(私密記憶)、跳入瀑布(活入集體)而後目睹血劍(他者惡意),三道束狀物便是屬於她族的的十二釵冊,諭示了這趟紅塵旅的悲歡──「愛上他人便是孤獨的開始」──及離合。完全想不到細(xì)田守能怎麼贏,恐怕今年唯一能與岡田較勁這一次的超水準(zhǔn)發(fā)揮的,只有茅野愛衣又一次的角色演技爆發(fā)淋漓吧。
我發(fā)現(xiàn)了,我和這里確實格格不入。年紀(jì)越大越喜歡看所謂瞎編的,矯情的,煽情的東西了。沒有患上煽情反胃癥和抽離欣賞病,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希望我一輩子都能喜歡這樣的作品。
瞎扯淡。每個人物都讓人討厭。但是說人家智障也不好。主線:神族少女收養(yǎng)的人族嬰兒長大后愛上養(yǎng)母,但是卻壓抑自我跑去跟人族結(jié)婚生子,直到他老死前養(yǎng)母來看他才知道其實兩人是互相愛。人都死球了一生遺憾有屁用。支線:神女被滅國仇人搶走強奸生下女兒,卻天天糾結(jié)于自己得不到強奸犯的愛、人家只拿她當(dāng)配種母豬用;口口聲聲要見女兒,但強奸犯死后她能自由見到女兒時,卻選擇丟下女兒一走了之。純粹斯德哥爾摩是不是,神經(jīng)病。
中文版譯名已經(jīng)想好了:媽媽再愛我一次
這是岡媽在試圖拯救日本生育率嗎
這不就是最近推上流行的魔女收養(yǎng)小男孩的故事么……節(jié)奏很不好,感情鋪墊不到位就拼命強煽,臺詞老套催眠,戰(zhàn)爭部分也講得莫名其妙。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作為一個圍繞時間的故事沒有做好時間上的跨越感。
本來氣憤得想給三分最后想了想還是四分。就沖小自由的お帰りのキスは?就可以蘇到滿地打滾,雖然心中三觀不正難得還這么期待bghe,最后竟然給我來一個ntr?強行圓滿大結(jié)局?一句媽媽讓黑暗的小算盤完全粉碎。要是bl絕對是養(yǎng)成攻的定番,難道真的是因為影院正劇攜家?guī)Э谂卤煌对V強行改愛情線?
有一個星星是打給音樂和制作的…不是岡媽片子差評專業(yè)戶,客觀的說整體沒有劇毒但是岡媽這人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實在是心理陰影太大了她是逃不出來了所以不停地寫“家族”元素,總之是岡媽喜歡的成長、人與人之間纖細(xì)的關(guān)系、青春、回憶這些元素的堆砌,重要角色思維方式我跟不上所以這片的煽情點沒get到
周圍好多日本大叔哭了…仿佛只有我滿臉wtf和黑人問號 再可愛也不能掩蓋角色毫無邏輯 感覺作者只想讓他們說些酷酷的臺詞
“你能守護自己最珍視的人嗎?”以為是二次元動畫,沒想到如此的大愛大格局。如果不是中間一度拖沓,可以給到4星?!敖^對不能愛上一個人,愛上了,你就會變得孤獨無依” 離別之族一生都在跟別人離別,卻教會了別人更多的愛與被愛。用織布交流的情感、亦母亦情人的曖昧、“我希望你給我添麻煩”的告白、希比奧爾的信念與傳承…有一些驚艷細(xì)節(jié),而最打動我的,是蒂塔那條線,從小一直嫉妒甚至歧視艾瑞爾,最后能和他成為愛人廝守終身,微不足道卻道盡一生的懺悔和回報?!澳銗鄣娜丝椌土爽F(xiàn)在的你” 電影最后,縱身而躍的雷莉亞,騰飛的古龍越過城堡,過去一切的付出和等待不管結(jié)果怎樣都已值得。時光流淌,奔騰不息,還有新的邂逅,編織出新的故事…
哭成淚人,第一次看劇場版動畫哭的這么累。主題圍繞愛與孤獨,看的過程中有一種特別寂寞的傷感揪在心頭。可惜宣傳太少,很多人會錯過的佳作。
她們像母子、她們像戀人、她們像姐弟,亦或者…都是。絲來線去,織出的何止是精美的布料,還有細(xì)膩如綿綢的情感。愛上一個人也就注定了分離后的孤獨,光陰于她不過是記憶的承載,于你卻是生命的沙漏。片子還是很感人的,缺點則是故事線太多,沒能更好地糅合。 #21st SIFF#
我知道岡媽想表達什么,但節(jié)奏敘事太成問題了,我完全看不出男主的成長,就是剛剛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下個分鏡就“反正不是親生的可不可以”……最后滅族的少女,被賣給別國的首領(lǐng),特殊的發(fā)色,癲狂的不知道是不是兄妹的角色,最后還喚醒了祖?zhèn)鞯木摭垺枚彀 ?/p>
太虐了,影院總共兩人,我前排一個女生泣不成聲,把我都搞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