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來說,可以把這部與2008年的《35杯朗姆酒》來當double feature 來觀閱。也有點《白色物質(zhì)》
潮濕多雨的異國,兩人通過肢體觸碰、眼神示意傳達這種曖昧,同時還是流動性的。電影里情欲戲份甚至掩蓋了原應類型驚悚的戲份,總能不自覺地陶醉在這種細膩情調(diào)的節(jié)奏之中。總之就算德尼的片再不討喜,還是要買單。
在今年柏林電影節(jié)拿到最佳導演銀熊獎短短三個月后,法國導演克萊爾·德尼又在戛納榮獲評審團大獎,這個僅次于金棕櫚獎的殊榮無疑是德尼至今為止在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上的最高肯定,但愿這不是對這位得獎運氣欠佳的資深導演的補償。在我看來,評審團贊賞的是德尼捕捉時代感的尖銳觸覺,這兩部改編作品(《雙刃劍》和《正午之星》)都不約而同地凸出疫情時代的標記,而這種特殊的時代感與她的人物與故事產(chǎn)生了意想不到的共振,引出發(fā)人深思的聯(lián)想??梢?,這位馳騁影壇 30 多年的導演一直在追隨著時代的腳步,光沖這一點看來,今年這兩個獎項對她而言絕對是實至名歸的。
克萊爾·德尼對類型片絲毫不陌生,從吸血鬼題材的《日煩夜煩》到復仇驚悚片《混蛋》,再犯科幻類型的《太空生活》,她孜孜不倦地大膽挑戰(zhàn)各種類型的新穎表達,并融入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這部新片《正午之星》絕對是她的拿手好戲:身體、情欲、殖民等主題交錯穿梭。
影片講述一位美國女記者被困在尼加拉瓜,在疫情和軍事管控之下,她在高級酒店靠出賣肉體為生,同時與政府高官及當?shù)鼐炀S持著秘密關系。直至某日,她遇上一名英國石油商人,兩人從一夜情迅速演化為熱戀,卻不知道對方的身份秘密。他們遭到哥斯達黎加警察的追蹤,一路逃往邊境,結(jié)果遇到一個美國特工,情況變得愈發(fā)難測……
關于殖民背景的影片,德尼算是輕車熟路,只因她在非洲喀麥隆度過了她的童年,從處女作《巧克力》到《白色物質(zhì)》,白人外來者視角下的異國故事在她的作品履歷里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墩缰恰防锏闹忻乐迖覍λ苍S新鮮事物,不過其他的元素:語焉不詳?shù)那楣?jié)、人物的特寫鏡頭、曖昧情欲的氛圍,以及音樂人Tindersticks 的醉人配樂,全都打上了德尼的風格化標簽。
創(chuàng)新突破之處在于導演將原著小說 80 年代尼加拉瓜革命的背景搬到了 21 世紀的選舉和疫情時代,散發(fā)出更陰險難測的味道。如果說片名“正午之星”指的是男女主角這兩顆隱沒在白晝里依稀難辯的星星,那么德尼 2009 年的電影片名“白色物質(zhì)”可能更準確地概括了這部新作。兩個出現(xiàn)在不屬于他們土地上的白人,他們早已失去了西方殖民者的優(yōu)越身份:一個要靠出賣肉體籠絡當?shù)貦?quán)勢,另一個從事秘密勾當而遭到追殺,最終走上了命運叵測的逃亡之路。
然而,殖民主義并不是《正午之星》的核心,人與人之間不可預測的情感關系才是德尼最感興趣的部分。隨著兩人的糾纏互動,身份的話題也浮出水面:女主角是記者還是高級妓女,男主角究竟在幫助哪個政府做事,或者片中一句臺詞已透露——我們都是出來賣的。人物身份往往是類型片里情節(jié)推進的關鍵,而在這部情欲驚悚片里卻飄忽不定。
相比之下,導演透過高超的美學手段營造出無懈可擊的氛圍:散漫、迷亂、溽熱、潮濕……各種與水有關的意象(雨水、汗液)令人喘不過氣,暗示兩人彼此吸引、欲斷難斷的關系。在汽車旅館里的性愛戲、隨著浪漫爵士樂起舞的畫面,以及在逃亡的車上忘情放縱的時刻,這些刻畫揭示了在這個充滿政治陰謀和疫情的環(huán)境下,唯有情欲能使人沉溺于歡愉,換取暫時的解脫。另一方面,這種情欲關系與詭異莫測的外界環(huán)境又何其相似!兩人之間依然存在著互相利用與欺騙的成分,一時難以猜測對方究竟是真心付出,還是別有目的,這恰好與同屆戛納競賽片《分手的決心》中欲念浮動的兩性角力頗為相似。
盡管德尼成功用風格化的影像,在這片她不熟悉的中美洲圖景上營造出曖昧莫測的氛圍,然而,兩位演員的生澀演技卻難以碰撞出火花。雖說女主角瑪格麗特·庫里的驚艷大膽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男主角喬·阿爾文實在呆板無趣。而最后一部分的潦草處理,并沒有給予類型片中愈加緊張的高潮感,卻意外嵌入一個配角來搶掉男女主角的戲份。敘事肯定不是德尼的首要追求,但是這部飽含各種類型元素的浪漫驚悚片卻沒能調(diào)好配方,嘗起來是一杯味道怪異的雞尾酒,實在對觀感大打折扣,這也許正是影片評價陷入兩極分化的原因。
克萊爾·德尼是2022年最受矚目的導演之一:年初的《雙刃劍》在柏林電影節(jié)斬獲最佳導演獎,而幾個月后的戛納,她又憑《正午之星》攬評審團大獎入懷。與表彰不匹配的是,這兩部電影公開放映之后卻反響平平。
insecurity
我在《雙刃劍》里看到的不是一個狗血的三人愛情故事,相反,影像中流露出的不安、搖擺的情緒是真實可感的。文森特·林頓飾演的男主角就是這種不安情緒的直接載體:出獄后對生活的不信任、與愛人若即若離的關系,以及在家鄉(xiāng)、巴黎之間不斷的反復。
這種感覺毫無疑問地延伸到了女主角薩拉身上。肉體的出軌在弗朗索瓦介入她的生活之后發(fā)生,但精神上她或許早已不屬于枕邊人。電臺主持的人物設置恰好形成對比:表面上她侃侃而談、撫慰聽眾,而現(xiàn)實里的她卻脆弱不堪。
陽臺成了電影里重要的敘事要素。它代表著分割、游離、甚至是窺探的起點。所有這些情感被壓縮進三個角色的行動中,搖搖欲墜卻異常迷人。徳尼這部電影在我看來非常簡單,就是在喚起觀看者的搖擺情緒。甚至都不需要共情,如果感受到了那種不安的情緒環(huán)繞在影像之上,那就是成功的。
imbalance
《正午之星》表面上帶來的是一個“亡命鴛鴦”的故事,然而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男女主角都呈現(xiàn)出反常規(guī)的面貌。潮濕的中美洲叢林里,他們用最為純粹的溝通方式——肉體構(gòu)建了意亂情迷的氛圍。
我喜歡這種背景設置于異國的故事,但毫無疑問,觀感要比米歇爾·弗蘭克的《日落》《新秩序》要好很多。德尼沒有隱藏人物的前史,而是早早就交代出人物的處境。
都這樣了,兩個白人還在第三世界國家翻云覆雨,不太好吧?其實恰恰就是人物前史帶來的脆弱和不平衡使得兩人互相依靠、接觸對方。國家內(nèi)部的政治紛爭對于他們終究不是分內(nèi)事,然而作為局外人他們卻越陷越深,最后無法脫身于雨林的氤氳中。
很難定義二人間的關系。這當然不是“愛情”兩字能解釋的,這是融合了各自經(jīng)歷、環(huán)境、政治等等因素疊加產(chǎn)生的獨特情感關系,因此兩人的互相依賴和肉體的纏綿是能呈現(xiàn)出的唯二特征,其他內(nèi)在的事物或許很難用影像表現(xiàn)出來。
texture
“質(zhì)地”是一個非常好的評價電影的切入點。在《正午之星》中,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略顯慵懶的配樂和上文所述的情感關系都是構(gòu)成電影獨特質(zhì)地的要素。呈現(xiàn)出的這種質(zhì)地使得觀看者被牽引、帶入,最終達成觀看的終極目的。在特寫與非特寫之間的調(diào)度與剪輯也很重要,在這方面德尼可謂不疾不徐,和其他要素一起緩緩地將人物推向他們要去的地方。
《雙刃劍》則略遜一籌,攝影機位置的選取偶爾顯得廉價,而特寫與非特寫鏡頭也沒有達到完全平衡。但有一點確實是要說明的:配樂絕不是濫用。抽離配樂,這部電影將成為一部驚悚片、懸疑片甚至是犯罪片。配樂在此處真正牽引著故事,牽引著人物的情感波動,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文本的缺陷。
(本文發(fā)表于《環(huán)球銀幕》2022年7月刊,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
在柏林電影節(jié)拿到最佳導演銀熊獎短短三個月后,克萊爾·德尼又在戛納電影節(jié)獲得評委會大獎。這位在過去三十年間憑借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極為細膩的身體美學表達而被影迷掛念著的“遺珠”,終于在古稀之年轉(zhuǎn)了運,開始收割那些曾經(jīng)擦肩而過的贊譽。只不過,她的獲獎新作《正午之星》評價很兩極,總不免讓人揣測其中是否包含著她的老搭檔、本屆評審團主席文森特·林頓的私心。
克萊爾·德尼今年在柏林獲獎的《雙刃劍》就是文森特·林頓主演的,他扮演的讓發(fā)現(xiàn)愛人薩拉已經(jīng)精神出軌,愛上了自己的好友弗朗索瓦,因而被推向萬劫不復的情感深淵。《雙刃劍》中野火一般迅猛而激烈的情欲被延續(xù)到了《正午之星》之中,德尼這次依然緊緊聚焦于一對情人失控的關系。
特蕾西(瑪格麗特·庫里飾)是一位被困在尼加拉瓜的美國女人,她自稱是記者,身上卻沒有任何文書為她作證。在疫情和軍事管制的真空環(huán)境中,她在酒店靠出賣肉體營生,卻也因此備受當?shù)匦」倭诺恼勰ァD橙?,她遇見了丹尼爾(喬·阿爾文飾),后者自稱是來自英國的石油商人,卻好像背負著許多秘密,做著破壞地區(qū)穩(wěn)定的生意。兩人在小酒館中陷入熱戀,他們本計劃要在逃出迷亂動蕩的中美洲,不料丹尼爾和當?shù)氐母缢惯_黎加人發(fā)生激烈的爭執(zhí),讓他們舉步維艱。隨后,一位美國中情局特工追上了他們,他向特蕾西施壓,要她出賣丹尼爾換得自己的平安……
這個在愛與存亡邊緣游走的故事,改編于丹尼斯·約翰遜出版于1986年的同名小說。原作的背景設定在1984年桑地諾統(tǒng)治時期的尼加拉瓜,女主曾是一位反戰(zhàn)組織的通訊員。導演德尼在片中保留了這一角色身份和關系的模糊性,卻又把這個革命時期的愛情故事現(xiàn)代化——空蕩的街道和鬼城般的氣氛是新冠疫情大隔離后的產(chǎn)物,灰暗的雨林并非完全源自中美地區(qū)復雜的政治圖景,而是被口罩、核酸檢測這些大流行病時代的獨有的符號所填充。盡管地緣政治的背景不再相似,德尼卻十分聰明地讓過去和如今在文本中呼應交織——“請出示你的證件”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
“我們在彼此之中尋找的,就是彼此/正午之星,當光崇拜著它盲目的神明?!弊骷业つ釥枴ぜs翰遜很欣賞威廉·斯坦利·默溫的詩《現(xiàn)在》,詩中最后兩句成為其小說《正午之星》的創(chuàng)作靈感。約翰遜表示:“暴力和貧窮使尼加拉瓜沒有未來,剩下的只有現(xiàn)在。一個只有現(xiàn)在的地方,它就是地獄?!痹谛≌f《正午之星》中,作為背景的尼加拉瓜更像是一個宗教隱喻,所有人物姓名不詳,也沒有過去和未來。這種模糊感也被克萊爾·德尼的電影所繼承。
干柴和烈火如和在悶熱潮濕的雨林中焚化你我?德尼有且始終擁有的,只有“身體”這唯一的武器罷了?!墩缰恰纷鳛楸緦藐┘{主競賽單元中床戲最多的電影,刻意抽離掉了所有危急時局中的政治謊言與陰謀,也默默移走了導演一直以來對于殖民主義議題的批判性視角,只剩下汗涔涔的肉體,在特寫景別中壓迫著我們的瞳孔。在以輕快爵士樂為主調(diào)的背景音樂中,兩位主人公不斷沉溺于令人窒息的環(huán)境,愛是他們唯一能抱住的浮木。明天可能不會再來,他們只能逃避現(xiàn)實、活在焦灼之中,用肉欲耗盡擔憂。
盡管導演成功用影像構(gòu)筑出了一個低氣壓的、帶有絕望感的末日空間,卻沒能讓這對在邊緣行走多時的男女變得血肉豐滿,庫里和阿爾文疲憊木訥的表演也并未給電影增色太多。做了太多減法的德尼,妄圖靠意亂情迷的氣氛誘捕和麻痹我們,過載的情感卻讓這個本身充滿了懸疑感的故事變得軟糯乏味?!墩缰恰菲礈惓隽艘粋€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浪漫驚悚片的框架,卻沒有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明明徘徊在愛與存亡的邊緣,它卻夢幻得不合時宜,這實在令人遺憾。
(編輯 曹锎)
異鄉(xiāng)迷失的廣島之戀,邦尼與和克萊德的愛與背叛。意識流的黑色電影?;ハ嗳∨ハ嗬?。覺得口罩很妙,不只是時代印記,還將兩人與尼加拉瓜的本地人隔絕開外。他們是兩只寄居于此的幽靈,附著在土地的表面卻從不屬于這里。
不知道原著里的革命與政治背景是以怎樣的形式存在,但就本片來說,被各種原因困在某地想逃離但無法逃離的狀態(tài),不正是疫情下最常見的困境么(甚至還專門有一場做核酸的戲),面對這種不確定的焦慮轉(zhuǎn)而訴諸肉體來解決就很順理成章了。另外德尼應該很喜歡《好萊塢往事》,也給Qualley拍了那么多光腳丫子鏡頭
【3.5】還是比《雙刃劍》好的,恍惚間看到早期的影子,但纏綿的身體并未得到充分的關注,亦缺少往日德尼電影標志性的觸感。人物內(nèi)部沒有激情與強度,外部的危險也就失去了張力,自然-社會環(huán)境只作為背景板。雨水和汗水從未停止,我們卻看不見他們濕濡的模樣。(另外Joe差點意思,腦補了下如果是原定的五方,也許大概可能會再好看一點。
B+. 如果是五方演男主,估計還能再加一星。當世界從四面八方崩塌成虛無,你的身體是我最后可以緊握的稻草,也是確認自己仍有感覺的證據(jù)。德尼依舊把自己的角色逼到崩潰的邊緣,用最誠實的肢體反應,檢驗絕望中不顧一切的渴望。還有什么比末日的亡命鴛鴦更適合她的呢?2022.5.25 Debussy
#Cannes2022# 全程問號,畫面美感一般,鏡頭給得也奇奇怪怪,靠大篇幅臺詞推進劇情。剛開始酒吧那一段我以為穿到迷失東京了,然而倆人眼神毫無化學反應,女主看男主像在看一瓶礦泉水,下一個鏡頭突然就睡了,還睡得高潮迭起。之后他們就反復睡,但我實在睡不著了,于是我走了
??5.26 cannes salle lumière女主和男主睡,我看著他們和兩千人在影院睡
不是滿分作品,可要為德尼正名,今年戛納最喜歡的一部,從未在西方導演手上看到如此具有東方氣韻的影像,像「傾城之戀」其實更像「花樣年華」,盡管后者中從未釋放的情欲似與本片背道而馳,但關鍵還是在人與空間的互動關系,人物和環(huán)境陷入了一種互相決定的迷境:沖突突然發(fā)展得有了亡命之力、汽車突然起火、正午明晃晃閃星。表面看來主角二人的情欲壓倒傾覆了周遭一切,可歸根結(jié)底空間才是真正主角,德尼在片中放置疫情背景早就雙向取消了疫情和尼加拉瓜革命兩邊的歷史意義,這件事如此顯見以至批判其歐洲中心視角的聲音顯得那么可笑,所有軍政和閘口都不過是空間布景,是參與作者整體環(huán)境設計的影像元素,德尼用全然物質(zhì)的電影語言造出了一個只被個人情感蒙蔽的世界,那場場雨好像都來自杜拉斯,來自夏夜十點半鐘,只是比起文學,這迷失還要來得清醒。
消費中美洲當?shù)厝说目嚯y 成全白人男女的高光 (這倆人一個是尼加拉瓜軍閥和政府高官的情婦另一個是石油公司的攪屎棍) 屬實是青春疼痛愛情片了(但sex scene還是不錯??)
依偎的動作過于緩慢,像在注視某個人,視線停留得長久或短促??赡茉诘却粋€眼神的默許,撥弄微卷的發(fā)梢、親吻紅潤的唇角,以及把手輕輕地搭在對方的手上,希望時間過得再慢點。
3.5, a crazy elopement. ?Nous voulons, tant ce feu nous br?le le cerveau.? 德尼快帶著Rob Pattinson轉(zhuǎn)行拍porn吧……………………
怎么說呢,在電影節(jié)當志愿者,收集觀眾投票的時候,80%以上的一星…
白女必須和白男才能性高潮是這個意思吧?第三世界就是你們做愛的背景板是這個意思吧?好久沒看這么拉的電影了??
克萊爾·德尼終于斬獲戛納評審團大獎的新作,盡管算不上質(zhì)量最高或最有新意的德尼作品,但依然相當迷人、曖昧和神秘。延續(xù)了德尼標志性的對流動情欲與身體感知的探討、語焉不詳?shù)臄⑹?、大量留白的人物前史、局部特?迷離配樂,還有后殖民話題&跨族裔空間——白人(前?)殖民者的主視角亦在女主那句“你們就等著美國的坦克來碾過你們這個糟糕透頂?shù)膰野伞敝翞橹卑椎赝脯F(xiàn)出來。疫情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無限延宕的election及英美之間似敵亦友的復雜關系也都成了這場羅曼史的背景板。在危機四伏與“四海為家”的混沌境遇中,在悶熱潮濕的中美洲叢林里,這場引得兩人莫名身陷其中的愛情歷險,或許顯得過于慵懶與隨性了一點,但正因有了魅力非凡又演技出色(機敏、自卑/自傲、堅定、脆弱與動情兼有)的瑪格麗特·庫里,本片才有了靈魂。(8.3/10)
Film noir, erotica, melodrama, the tropics 返璞歸真
“你是出來賣的嗎?”“不,我是記者。”“我也是記者?!薄澳俏覀兙投际浅鰜碣u的。”
一對露水鴛鴦在尼加拉瓜的逃亡,背后是美國對中美洲的滲透、控制與吸髓,正所謂天堂太遠而美國太近。在我看來這是最純粹的克萊爾·德尼電影,不但有作者一貫的反美情緒,鏡頭更充分展現(xiàn)了身體即故事的美學,幾段情欲戲拍得淋漓酣暢。最大問題還是選錯了男主,根本接不住女主的戲啊...(做時才知五方好)
踏上中美洲焦熱的土地,尼加拉瓜突然大雨傾盆,在溫熱潮濕的空氣中穿越國境線,和你走一趟不顧一切的逃亡。
德尼厲害的地方,在于可以把一切話題、主題、類型都德尼化,最后落在人與人的關系上。
德尼精彩的篇章都是關于身體在空間中的張力表達,但她又會常常不滿足于此,焦慮意義的制造,造成意義與影像的脫節(jié)。本片只要敘述一啟動就很無聊,一停滯專心拍二人之間的身體互動,就有能量。
這本是德尼最熟悉最擅長的題材和語境啊,真沒想到會是這樣,橫向?qū)Ρ取栋咨镔|(zhì)》差距懸殊,時常呈現(xiàn)出一種脫節(jié)和斷裂,但這部又無需分解時序,線性時間是被拖垮的,德尼的碎剪不再充分,素材間的連詞成句就存在問題,不再能說因為它是風格主義的,這更像是氣力耗盡了,無法穩(wěn)定作為情感影像的面孔,也無法創(chuàng)造情緒張力,疫情背景又是可有可無的。喬阿爾文是個災難,選角的嚴重失誤,前半部分他就穿個白西裝使勁扮酷耍帥裝神秘,后半部分更是找不到北了一樣,臉上寫滿了不清楚不明朗等疑問,從頭至尾他沒有自己的氣場,更無法塑造自己的銀幕人格,他和瑪格麗特庫里二人毫無化學反應,一丁點都沒有!我無不幻想著假如男主還是五方的話又會是怎樣。Tindersticks倒是再度貢獻了金曲。@Cannes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