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世界里,以希特為首的一群毫無環(huán)保意識的人,為滿足自己的貪欲,過度地使用高科技和自然資源,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導致無數(shù)動物陷入瀕臨滅絕的境地,甚至危機到人類的生存安全。 勇敢機智的孩子延羽在科學家父親的指引和幫助下,和好伙伴林嘉靜一起,從故鄉(xiāng)金波城出發(fā),在世界各地旅游,努力地改變著誤入歧途的人類思想,在路途中,延羽結識了凌義、基洛等很多立志于保護環(huán)境的伙伴。在延羽與伙伴們的共同努力下,讓大量植物碳化的綠蔭市擁有了往日的綠意,使水之都的海水恢復了純凈,熄滅了炎部落的山林野火…… 最后,返回故鄉(xiāng)的延羽與伙伴們努力抗爭,感動了故鄉(xiāng)的人民,終于阻止了希特只要科技不要環(huán)保的破壞行為,
顯然,烏爾善是被最低估的中國導演,在我看來,他是中國的彼得·杰克遜,我的閱歷有限。也只能找到一個這樣的人物來形容他,也因為他對標?指環(huán)王三部曲?,其實。說他是扎克·施耐德也不為過,因為他很會用鏡頭語言講故事,這點在?尋龍訣?中就有體現(xiàn)了,鏡頭語言優(yōu)美,尤其是在美術方面,在各大導演中,唯獨烏爾善最過耀眼。
我對這個導演并不了解,我是陳坤的粉絲。還記得多年前在手機上看?畫皮2?,本來是沖陳坤看的。結果中后期之后被影片深深吸引,記得2015年左右,烏爾善攜帶力作?尋龍訣?登上春節(jié)檔的舞臺,我對盜墓題材的電影并不感冒,因此沒有貢獻票房,多年后我了解到他啟動?封神?項目,說是要拍我們自己的史詩電影。讓我不由得佩服。而這之后?封神?卻遲遲沒有動靜,大概是2019年左右,?封神三部曲?官宣了第一批人物海報,黑白水墨的電影海報。襯托人物悲壯凄慘。封神大戰(zhàn)的壯觀,史詩。而這之后便沒有了動靜,時至今日,又開啟了新一輪的節(jié)氣,定檔預告也遙遙無期。只是知道定檔了21年的暑假。
封神的人物之多,但是各個都是血氣方剛的少年。沒有油膩矯情,有的只是戰(zhàn)場上男人真實的血性。其中殷郊是最悲壯,最復雜。最立體的人物沒有之一。他是商紂王殷受的兒子。在母親慘死之后,便背棄了父子親情,選擇沖出朝歌,只可惜獲得神力之后。卻又投靠也可以說洗腦,重新回到了商紂王麾下,這樣的人物悲壯凄慘,亦正亦邪,重回商紂王陣營,也是最諷刺的橋段。
姜王后在書中只有寥寥數(shù)字便交代了人物的經(jīng)歷下場,未免太過草率,相信在電影中,姜王后這個人物將更加的立體,飽滿。同時也是電影中最賺人眼淚的人物。同時也是悲慘一詞的代表。相信袁泉的實力。一定會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凄慘美人。
?封神?的改編重中之重,為了劇情的合理發(fā)展,姜子牙必定是貫穿三部曲的最重要的人物。帶動劇情的發(fā)展,可以說是?指環(huán)王?中的甘道夫。
至于紂王妲己。感覺會大量改編,他倆到最后。會呈現(xiàn)一段凄美的愛情。
姬發(fā)就不說了。讀原著的時候就不喜歡??赡苁撬母绺绮乜继^耀眼,不知道電影中會不會有吐子這一橋段,電影中的姬昌為了大業(yè),可能在忍痛吃下自己親兒子后,還說著“大王圣明”一類恭維紂王的話。相信電影上映時,觀眾會為他的遭遇心痛,因紂王殘暴而憤怒。
每次都是看著外國的超級英雄,史詩大片一邊被特效劇情場面吸引。一邊為我們自己沒有史詩大片而感覺空缺,這次?封神三部曲?的全球上映。一定讓老外感嘆自己沒有如此豐厚可以改編的歷史。一邊感嘆中國故事的立體復雜,中國古代傳說生物的魅力多樣性。
相信?封神?一定會成功,相信烏爾善,會創(chuàng)造一段神話~這樣完美的工藝品。一定會載入影史……
《封神》第一部快上了,本來不抱期望。直到看到以妲己為賣點的最新預告片,一絲訝異和暗喜浮上心頭。
開始的臺詞就很值得注意:
妲己說:“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能幫你成為全天下的王?!?/p>
紂王說:“你們都說白狐是妖孽,她明明是祥瑞。只有她,知道我要什么。”
有意思......看來烏爾善真抓到了《封神》背后武王伐紂、殷周劇變的一些關鍵信息。他是有表達的。
(1)
讓我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紂王為什么會愛上妲己?
以往所有的改編作品,不論電影、電視劇,甚至《封神演義》原著,都回避了這一問題。就連歷史學家司馬遷也只說:紂王“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至于堂堂一國之君為什么會對一個女人情有獨鐘,沒有解釋。
感覺紂王就是個天生“色情狂”,妲己“狐媚偏能惑主”,于是在狐貍精的慫恿下,什么炮烙剜心、敲骨驗髓等人神共憤的獸行便一件接著一件、樂此不疲地干下去了。廣受好評的90版《封神榜》電視劇,延續(xù)的也是這一思路。
這太小兒科了。
“君王腦殘,女人亂國”的思想莫說現(xiàn)在,100年前就過時了,魯迅在《阿Q正傳》、《阿金》等文章中不止一次批判過“紅顏禍水論”:“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p>
在女性主義方興未艾的今天,如果還把“亡國之罪”甩鍋到“狐貍精”頭上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須解釋紂王何以對妲己言聽計從的問題。烏爾善給出的解釋是:妲己是紂王的知己,是他事業(yè)上的堅定伙伴。
——這就對了。于情于理乃至于歷史真相,都說得通。
紂王的事業(yè)是什么?——“王天下”。當一個女人能幫他“成為全天下的王”,那這個男人因為愛情的種種倒行逆施、“迷了心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別覺著這是什么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
“后宮不得干政”的說法來自儒教確立以后。殷商時期,“后宮”本來就可以“干政”,因為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很高,與后世被套上“三綱五常”枷鎖的女性處境不可同日而已。商朝女人擁有自己的土地、奴隸,還能擔任官職。以商王武丁妻婦好為例:她不僅是王后,更是一位杰出的女將軍,生前能率兵打仗,死后還有奴隸殉葬,甲骨卜辭記載道:“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婦好征集三千戰(zhàn)車、軍隊一萬人征伐羌人)
了解到紂王“聽信婦人之言”在當時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后,若想真正理解預告片中一些臺詞,比如“小子殷受,從無稱王之心,只是國不可一日無主”,就必須了解殷商是個怎樣的國家和紂王到底是什么人。
(2)
其實“商朝”的叫法并不準確,商不是朝代,而是王國。所謂“朝代”,指自秦以降的中央集權的大一統(tǒng)皇朝。先秦的夏商周,都不算朝代,因為彼時并沒有統(tǒng)一的帝國存在。
商的政體也與推翻它的西周不同,西周是封建制:用封邦建國、裂土封侯的辦法將天下的治理權層層轉(zhuǎn)包,因為周天子無力也無權獨自管理偌大一個天下?!疤熳印敝凰恪疤煜隆钡拇?,而不能代理整個“天下”。
而商,甚至都不能算天下的代表,而只是天下的“老大”。因為西周的諸侯國,大部分是周武王封的,諸侯國的合法性,來自周王室的授權。而殷商時期的諸方國,不是商王冊封的,而是自然形成的。當時華夏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國家都擁有獨立的治權和主權,在法理上與商平起平坐。只不過因為商王國最大、最先進,“四夷”尊其聲“老大”,僅此而已。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一文中說得好:“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也就是說:商王國與其它王國,不存在君臣隸屬關系。你也可以這么理解:把當時的“中國”看作聯(lián)合國,把“商”看成美國。
而當紂王繼位的時候,盛極一時的“老大”已是內(nèi)憂外患、每況愈下,國內(nèi)各方勢力勾心斗角、爭權奪利;國外四夷不服,戰(zhàn)爭頻仍,“老大”的位子和面子都行將不保。
國外好說,東夷擴張,西岐坐大,國內(nèi)又有哪幾方勢力呢?
一、神權勢力。
估計很多人不知道,貌似缺乏宗教土壤的中國歷史上,商是唯一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神職人員的權力很大,一度壓倒王權(如伊尹放逐商王太甲的典故,伊尹既是當時的宰相,同時也是宗教大祭司)
嚴格說:在商王武丁以前(約公元前13世紀),神權與王權分庭抗禮、彼此爭斗;武丁以后,王權逐漸占了上風,所以商王武乙才敢公然“射天”,挑釁神權。但是,神權雖然日漸式微,卻沒有在商的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場,還是能影響甚至左右商王的行動。
二、王室勢力。
嫡長子繼承制,是西周才正式開始的。商的王位繼承是“父死子繼”輔以“兄終弟及”,在殷商30次王位傳遞中,“兄終弟及”的情況高達14次,接近一半。
這一原始且隨機的繼承制度曾引發(fā)過很大的混亂,“九世之亂”和盤庚遷都都與此有關。直到最后四位商朝君王,才均由父親而非哥哥手里繼承王位——包括紂王。而且他也不是嫡長子,而是“小子”。
所以:紂王的統(tǒng)治合法性在他那些野心勃勃的叔叔(比干)、哥哥(微子啟)眼里是很成問題的:憑什么是你繼位而不是我呢?后來,微子果然成了武王伐紂時里應外合的“商奸”,被武王封為宋國的開國君主,自己做把“大王”的癮。
了解了商的國家形態(tài)和政治體制后,我們再來看看紂王是個什么人、他的目標是什么。
(3)
《荀子·非相篇》說紂王“長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也贊美他:“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就是說這個人天資聰慧,口才很好,行為果敢,見多識廣,而且力大無窮,能徒手與猛獸格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絕臣下的勸諫,他能說會道足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在大臣面前夸耀自己的才能,在全天下抬高自己的聲望,認為沒人比得上自己。
一個英俊風流、聰明絕頂、武功蓋世卻又心胸褊狹、剛愎自用、狂傲驕橫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所以,紂王絕對不可能長這樣:
而更應該接近這種:
可作為統(tǒng)治者,擁有這種“瞅誰都是傻B”的性格是危險的,哪怕你有勇有謀、志存高遠。因為你不諳人性,必然疏忽大意,難防陰謀詭計;行為極端,就很容易過火,把好事變成壞事。紂王想做什么事?
對內(nèi):紂王要靠打擊異己來鞏固王權,這就是他“濫殺大臣”的真相。預告片中有處細節(jié)也挺有意思,紂王(費翔)對比干(王洛勇)說:“有勞王叔,敬問國運!”——作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商人無事不占卜,電影把我剛提到的神權勢力和以比干為代表的王族勢力合二為一了,結果比干說了通什么“殺伐太重,招致天譴。心懷惡念,妖孽自至”。
請站在紂王的角度想一想:我“殺伐太重”,還不是為了“振興大商”,難道任憑國家一蹶不振、繼續(xù)沉淪?你說這是“惡念”?只有妲己理解我,支持我,你又說她是“妖孽”?你個“王位競爭失敗者”,非但一點兒忙幫不上,還總說風涼話、使絆子。讓你占卜,是給神權最后一點顏面,意思意思就行了,還蹬鼻子上臉了是吧?
對外:紂王想靠武力征服拿到“天下”的代表權。當然,沒有證據(jù)表明紂王也像姬發(fā)、周公那樣深謀遠慮,想出以家族分封的辦法將“公天下”變?yōu)椤凹姨煜隆钡年幹\,他單純的像個孩子:只想著通過武力將對方徹底揍服,心悅誠服地再尊他為“老大”。紂王要的,其實是個“面子”。
正所謂“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如今的山東、蘇州一帶在3000年前不屬于“中國”,是紂王興舉國之兵給打下來的。然而,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場戰(zhàn)爭耗盡了殷商的國力,將士疲于奔命、百姓怨聲載道,所有人都對紂王幾十年來開疆拓土、窮兵黷武的復興大業(yè)“受夠了”。正值人心思變的危急關頭,武王發(fā)動諸侯揮師東進,紂王的前線大軍根本不及回調(diào),倉促間只能釋放本就活的生不如死的奴隸御敵,結果來了個“陣前倒戈”、“血流漂杵”,商王國就此覆滅。
(4)
武王伐紂,絕不是什么替天行道的正義戰(zhàn)爭,只是場趁人之危的以暴易暴。而且,“以禮治國”的后來者更暴。這件事其實是個悲劇:
對紂王個人來說,這是個“俄狄浦斯式”越努力越不幸、怕啥來啥的悲劇。一個追逐權力的人最終失掉了權力;一個想要國家強大的君主,最終身死國滅;一個被野心和欲望吞噬的英雄,他的野心和欲望被更糟糕的人繼承。
而放進更大的歷史維度看,也是個悲劇。
首先,這是當時尚處蠻荒之地、位于“西岐”(今陜西)的落后農(nóng)耕文明、小農(nóng)經(jīng)濟對中原先進的城市文明、商業(yè)文明的入侵(稱做生意的為“商人”,就因為殷商貿(mào)易發(fā)達)。一舉中斷了華夏早期的文明形態(tài)。
其次,雖然殷商也是專制王國,但如前所述:集權程度并不高,神權、貴族、女性甚至百姓代表(有甲骨卜辭證明)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力,殘存著原始社會的民主遺風。而商也并不以天下共主自居,商王不是“天子”而是“帝”,因為其時“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西周則不然,西周依靠封建制度“以潘屏周”,將整個天下視為一家一姓的私產(chǎn)(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自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的初次嘗試首告完成——雖然只是名義上的,實際做不到??纯创呵飸?zhàn)國500多年的動亂不休就明白了。
說到這兒,回頭想想預告片中妲己伸舌幫紂王舔舐傷口(可讓傷口痊愈)的鏡頭,我還有點感動。雖然廣大網(wǎng)民表示這很“惡心”、“色情”,但我挺喜歡:就該這么拍。
一來,狐貍本來就愛舔。
二來,她舔的是傷口。如前所述:紂王是個不被理解、一意孤行、心比天高、想要逆天改命的戰(zhàn)爭英雄(史書上),但他身邊所有人都覺得他在“瞎折騰”、“勞民傷財”,他四周所有人都在覬覦他的王位。這個時候,若有一個女人——哪怕是妖能懂他的雄心壯志,甚至幫他撫慰保家衛(wèi)國帶來的“戰(zhàn)斗勛章”,紂王當然愛她愛到言聽計從......
紂王的人格特征除了狂野、驕矜、偏激,應該還有:孤獨、敏感、脆弱。這個角色真不好找,費翔的身高體魄氣質(zhì)在外形上比較接近,但演技實在令人擔心。
還一點也很有趣:費翔(中美混血)和扮演妲己的娜然(蒙俄混血)都是外國人。這也引發(fā)了很多熱愛“中國文化”的網(wǎng)民不滿。然而,他們實在不太了解商朝文化......
人類早期諸文明不是孤立發(fā)展的,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名作《全球通史》中提出過一個觀點:商朝文明因中東文明的傳入而發(fā)展起來,不論冶煉青銅還是制造戰(zhàn)車,都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
殷商本是個多民族社會,在殷墟的墓葬中,發(fā)現(xiàn)過蒙古種人、白人和黑人的遺骨。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迄今搞不太清楚。而且你以為:歷經(jīng)五胡亂華后的中國,血統(tǒng)和秦漢時期一樣么?
既想打造國際IP,用點國際面孔當然無妨。總比固步自封、盲目排外的好。
說了這么多,大都與電影無關,我就是想講一下被耳熟能詳?shù)膰裆裨捤蜎]、改造過的真實歷史圖景。
不論從歷史還是原著看,“封神”的故事都不止一出懲惡揚善的正劇,哪怕小說仍沿襲邪惡暴君+紅顏禍水的老調(diào),但“三教共簽封神榜”完全是“圣人的游戲”,什么改朝換代、人間正道,所有事情發(fā)生前,一切就都注定。一個圣人就有能力毀天滅世(通天教主欲再立地水火風),凡人再“掙扎奮斗”也毫無意義。一樣透出濃厚的宿命與悲劇色彩。
從烏爾善七年磨一劍的堅持和片花透露的個別信息來看,我覺得《封神》有意在紂王和妲己的愛情悲劇乃至更大的歷史悲劇層面做點文章,能走多遠,我不知道。
但愿屆時別讓人大跌眼鏡吧。
不知何年,第一次在電影院看貼片預告的時候,是很期待的,雷震子的形象和聞太師的火麒麟令我印象深刻,于是今天的這場點映也是沒放過,帶著一點兒小期待看完了……
拋棄所有給這部電影打上的標榜“令人自豪”的標簽,來說說鄙人的觀感。在我看來,屬于是那種不爛,但是也夸不出來的。先從開頭說,雪花飄落,凜冬將至,慢慢升格的死人堆鏡頭,緊接著是冰雪城墻的仰拍和軍隊陣列的俯拍鏡頭,強烈的權游即視感,全片最大場面,視覺效果最好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但是也暴露的幾個基本問題:剛開始的音效雖然很震,但是很亂很刺耳,極其嘈雜。青年演員的情緒投入太差,臺詞設計有紕漏,再配上話劇式的口音,聽起來很端很出戲。一開始不太習慣費翔的口音,但是到后面幾段口號,喊出來之后感覺就好多了(殷郊及眾質(zhì)子的嘶吼同理)。
然后就是中間的劇情部分,可能是由于原著的文本過多,這一部作為后面大戰(zhàn)的鋪墊,故事劇情很散,缺少一條明顯的主線。節(jié)奏也有問題,時快時慢,哪怕是戲份最足的殷壽,也只是在父權制裹挾下建立新的權力王朝,重復的弒父,自己弒父,引導質(zhì)子弒父……和蘇妲己之間的合作關系,加之被迷惑后牽引出來的野心,殺心以及權利系統(tǒng)自身的向內(nèi)壓迫。
然后最直觀要說的就是特效了,可以看出來場景搭的很好很用心,但是特效太沒有質(zhì)感了,一眼CG感(例如深林里的背景和掉下來的木樁以及結尾的懸崖河流),雷震子那如同“傳奇”游戲一般的建模和那雷電特效,太雷人了。各大尊者以及姜子牙領榜那段更是堪稱災難,被框在彩虹泡泡的白衣天尊和昆侖山的透明棧橋,簡直毫無想象力…
電影的戰(zhàn)爭戲份同樣拍的毫無表現(xiàn)力,尤其是結尾的那場大戰(zhàn),除了疊人頭之外,看起來就像是幾場組合在一起的單人格斗,場面很分裂。
演員可能是唯一讓我有感到驚喜的地方了,黃渤演繹的那份幽默感我很喜歡,袁泉被假魅惑的眼神變化好厲害,費翔那呼之欲出的胸肌和極具男人味的帥臉,比妲己還媚。李雪健老師的聲音在電影中感覺要比預告里聽的舒服的多…手術完還是多保養(yǎng)。
雖然說了這么多我眼里感覺到的不足,但還是想看第二部的。尤其是看完結尾三個彩蛋,四大天王,火麒麟,三眼聞太師的登場,真的很想看到把特效做好,把大場面拍好,把故事講好,把臺詞設計好,把演員調(diào)教好的封神·第二部。
剛剛瀏覽了一遍《封神三部曲》的先導預告、制作花絮和導演訪談,十分震撼,個人感覺一定會火,隨性暢言些許硁硁之見。
以前電影要火基本是靠幾個散點,演員、演技、劇本等,而這回的《封神三部曲》強大在一個體系。2300人,拍個電影簡直建成了一個有條不紊的公司,從道具制作、演員管理、拍攝到后期等等,都成建制在進行。食堂、安監(jiān)、交通24小時待命,大部門底下分小部門,道具制作部門里面細分到皮革制作、金屬雕刻、木柄裝配、紋飾設計一直到自動化道具、特殊道具制作,可謂一應俱全包羅萬象。這種情況下別說拍好電影,能有條不紊管理好所有部門就已經(jīng)可以奠定一座豐碑。
這里不再全組眼盯著某一個名演員,不再僅靠導演一聲令喝,現(xiàn)場極其龐大,導演身處一隅而無需聯(lián)絡,全盤自然而然在運行。其恐怕就是成熟的工業(yè)化電影,和國產(chǎn)電影歷來的拍攝形式相比簡直改天換地,對于國人來說如同天山雪蓮,搖曳動人卻鳳毛麟角。
除了幾個主要演員是老戲骨之外,群演都不是尋?;燠E娛樂圈的路人甲乙,而是萬人海選出來的“辛巴達三百勇士”,他們在兩年的培訓時間里學馬術、練武技、探藝極、磨毅力,用導演烏爾善的話說,“我的演員,就要具備純粹的男子漢氣概?!边@是成名演員永遠不能做到的,從零開始的新演員不知而無畏,在時間的磨礪中,演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梢哉f《封神三部曲》這部恢宏巨制,不單純成為他們上升的階梯,更是其一生中難忘的回憶,在其他劇組囿于成本和時間難以體驗到。
藝術方面,宣傳片里所展示新制古典服飾就有幾十種。每一塊壁面的刻畫,都有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畢業(yè)的工匠對老祖宗智慧的傳承;每一支寶劍的紋路,均經(jīng)歷了難以勝數(shù)的流程工藝??罢f玲瑯滿目、美不自勝。
四年籌備、一年拍攝、三年后期,沉淀著晝夜經(jīng)年對劇本的推敲、對人性的思索、對價值觀的斟酌。如果說這樣的作品不能成功,還有什么創(chuàng)意堪當“電影”二字?
拍了那么久,投資那么大,結果確這樣。感覺特效還是非??梢裕催@申公豹不是豹子成精么,雖然身材高大但沒有細得聲音么。希望夏雨可以出神。姜子牙也是高大威猛之像,希望黃渤老師可以威武一點。紂王看著倒是相差無幾,再霸氣側漏就更好了,畢竟最后一代人王還豐功偉績。李雪健老師老來出戲別強撐。元始天尊倒是個中年模樣但不夠仙氣不夠威嚴。三清六圣,氣場不夠強大。
感覺劇情應該是穩(wěn)的,不會特別崩。
先導預告里有句話這么說:小子殷壽,從未想過當大王。就沖這句話的信息量,我可能會去買票了。
歷史上的‘殷壽’叫做子受,子是姓,受是名。子受是最小的王子,他有三個哥哥分別是:微子啟,微仲和子期。
按照傳統(tǒng),為了防止王位之爭,儲君繼位的時候,其他王子被封爵的同時需要前往封地。為了進一步減少爭議,大多嫡子毋庸置疑地成為儲君。
子受甚至可能只被封為小小的子爵,他從未想過成為大王,如果他父親帝乙沒有封他為儲君的話,他會在自己的封地度過余生,或許他生下來注定只能做二把交椅,要盡心輔助國王的。
子受力大無比,有領袖的個人魅力,征戰(zhàn)沙場時候說的致師詞更是為將士們提高信仰加成。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子受最終被帝乙封為儲君。
因為帝乙知道商國早已積弊難反,急需一個猛人來扭轉(zhuǎn)乾坤!
子受也不負所望,登基后成為一個戰(zhàn)功斐然的戰(zhàn)神,在東境戰(zhàn)場上大敗東夷人。
至于子受如何有了反社會人格,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國產(chǎn)奇幻片我只盲信烏爾善
希望能拍出中國的指環(huán)王
封神榜里所有的人物選角都不難,唯獨妲己,別再是范爺了,雖然她真的像狐貍,可也只是長得像而已
講道理,我不希望這部電影僅僅只是“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而已,我真正希望的是,在以后人們談到它時,可以大大方方的稱呼它為“封神”。
什么鬼“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老子有老子的名字,老子叫封神……2019.12.30更新一下:看了預告想說上來標記一下,發(fā)現(xiàn)原來一年多前出概念海報的時候已經(jīng)標記過了,還寫了這么中二的留言,明年見啊!要對得起我當年的這份中二哇!
不求媲美指環(huán)王三部曲,但求無小鮮肉當主角
烏爾善算是最近幾年最靠譜的魔幻題材導演了,期待三年后的成片!
黃渤演的我一下子期待著,希望妲己不要讓fbb演了
省錢出名的烏爾善聯(lián)姻最燒錢的IP,祝福他吧
看到李云中做人物設定,冉平寫劇本,感覺找的人靠譜,應該不至于弄成捉妖記或者說中國話的指環(huán)王那種東西。期待
2012年我就評論過這個電影條目,沒想到一晃眼5年過去了!還以為這片子泡湯了,烏爾善竟然真的還在拍著,等到上映八年都要過去了,這樣的堅持,是現(xiàn)在中國電影缺少的精神。
哇塞。。。真心期待冉氏父女編劇能編出豆瓣過6分的魔幻電影,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很期待,劇情別再把觀眾當弱智了好嗎?
整體陣容:高水平導演、有遠見的投資人,看看了。
值得期待他開創(chuàng)出一個屬于中國的《指環(huán)王》系列。
發(fā)布會很酷,制作團隊很豪華,態(tài)度也很用心,野心非常大。但是從頭到尾都沒聽到最核心的故事,持保留態(tài)度的期待
只希望一點,千萬不要拍成《指環(huán)王》。別搞那些中國沒有的神魔,矮人,精靈什么的,否則肯定撲街。盡量按老版《封神榜》拍就好。
北京文化主投,烏爾善導演,我預測此片將會填補中國魔幻大片的空白,必將留名中國電影史,2020年將會是中國大片元年。
看到網(wǎng)上一些陰陽怪氣的嘲諷聲音很不開心,如果我們都期待更豐富更多元的東西,那就應該積極肯定所有敢于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僅僅因為無知和偏見冷嘲熱諷、置身事外的全盤否認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才是阻礙中國電影發(fā)展最大的障礙,我非常期待《封神》系列
中國的類型片指你了
烏爾善不會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