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部喜/戲劇在德國轟轟烈烈上映的時候,在大西洋的另一頭,一出政治鬧劇卻在真實地上演著。Donald Trump,一個以他那簇奇特的劉海聞名的電視紅人,在美國共和黨的票選中遙遙領先。而比他那簇劉海更被人津津樂道的則是他要在美墨邊界建“一堵美麗的墻”把墨西哥人都擋住的論斷。人們稱他的行為為法西斯。
三個月前,和美國朋友聊Trump,的確可以稱為津津樂道,而如今他們會說“What a shame”。
三個月前,經濟學人開始報道大選的時候,對于Trump的報道文章題目是沒事的,反正他也當不了總統(tǒng),而如今的題目是如果他真的當選了,我們應該怎么樣。
三個月前,人人都在笑那堵美麗的墻的荒誕,而如今脫口秀竟然開始認真地采訪起墨西哥前總統(tǒng)問他是否愿意支付建墻費用了。
我和我朋友講說如果我是個美國人,我會投給特朗普,不是因為有多欣賞他,而是因為兩點原因,第一點這將驗證當今世界民粹主義的復興,和最近臺灣大選,歐洲難民一樣,這都是民粹主義的寫照。
來美國讀了兩年的國際關系,待上了將近三年,民粹主義的突然興起讓我著實興奮。
二戰(zhàn)以后,西方社會普遍以“兼濟天下”為豪,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鞏固自己的陣營,歐洲在去殖民化以后依舊試圖通過援助以施加自己的影響力,而德國更是陷入對于之前戰(zhàn)爭的愧疚而試圖獲得寬恕。
當一個人或一個國家選擇“兼濟天下”,他必定堅信一個(自己個體, 國家以外)天下的存在。于是他開始構建這個天下—— 建立Institution(制度,秩序),歌頌“Rule of Law”法治,宣稱自己的覺悟來自于自己民主的訴求。
做出這些決定的是這些西方國家的精英階層——渴望權利的政客,需要市場的企業(yè),和充滿愛心的知識分子,他們也因此在道義和利益上大大獲益。
而對于普通民眾來講,老子不僅過上了好日子,還幫了人,又有什么比這更快樂的。
而這套價值體系卻在近些年慢慢地松動了,精英與民眾的需求出現(xiàn)裂痕。
當你采訪一個Trump支持者,很多人會說“見過太多虛偽的政客,終于有個心直口快的了。”而拆穿皇帝的新裝的不是特朗普,是源自09年金融危機后對金融政體的缺乏信任,以及(我以為)奧巴馬優(yōu)柔寡斷的外交政策而導致的缺乏自信,“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保藗冮_始懷疑自己是否不“達”了,也就不用兼濟天下了。
另外,像中國這些新興國家的崛起——諷刺的是,當西方渲染中國崛起來支持他們更該施加世界影響力理論的同時,這些過度的渲染也在民眾思維里構建了一個強大的中國——也使民眾意識到“兼濟天下”也許根本就不是“達”者的一個義務。沈大偉《China Goes Global:A Partial Power》里一點是說對了,中國走出去純粹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即使那些在國際治理中的參與抑是如此——美國又何嘗不是如此,但至少沒有這么理直氣壯。
這也是美國精英階級最頭疼的,他們如何能夠向鄙陋的民眾解釋中國等國的崛起一方面也是歸功于自己當時建設并完善的世界秩序,而更困難的是如何解釋應該由美國帶頭建立這些秩序。TPP也因此成為了美國智庫屆如今最為關切的,兩位領先的總統(tǒng)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都站在民粹這邊反對這個自由貿易協(xié)定。
相較美國而言,歐洲難民問題對于他們曾經支持的“兼濟天下”精神的影響則是大的多。上周土耳其總統(tǒng)來華盛頓的做公開演講,Amnesty International組織了大批示威抗議者,其中有標語把Erdogan比作希特勒的。而Erdogan的演講里卻氣定神閑的說土耳其是世界上按人頭比例算提供人道救援最多的國家, 他還調侃了其他西方國家說他們知道反正有個國家(土耳其)會收這些難民,所以就不管他們的事了。
上個月歐洲諸國與土耳其達成協(xié)議,把難民送往土耳其,條件之一是放松對于土耳其人權和專政問題的批判。 這對于歐洲各國把持的道德高地簡直是摧毀性的,更諷刺的是如今的這些難民,很大程度也是源于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化運動。
之前說支持特朗普獲選有兩個原因,這第二個原因是如果他成為了美國總統(tǒng)絕對有場好戲看,特朗普是不會成為希特勒的,因為,與希特勒不同,他即使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卻無法得到絲毫的精英屆支持,黨內和美國軍隊早已經多人聯(lián)名上書說特朗普如果當選,絕不效忠。學國際關系的人都是好事的,尤其是這種人畜無害的,這個再精彩不過。
德國對于歷史從來不缺乏自省,這一論點尤其在遙遠的東方被廣為流傳,大抵是為了讓東瀛島國害臊,也讓七十年后的怒吼仍然師出有名。于是由《Er ist wieder da》這本德國本土暢銷書改編的電影,再次鼓動了國內觀影人一本正經煞有介事地討論起法西斯復辟的話題,一切都是套路。這年頭,談民主時不談民粹二字一定顯得人很沒文化,這兩個字同時也是增進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自豪感的有利武器,因為君不見民粹啊粹出了大魔頭希特勒,粹出了那些丟人現(xiàn)眼的議會鞋子飛舞,粹出了空有草根運動的對岸愚蠢人類,竟然不知道我方茶葉蛋的價格,圖森破。
關于套路,卻有必要來潑潑冷水。
電影故事省略了原書許多細節(jié),也做了不少修改添加。穿越時空的希特勒不甘寂寞,經過短暫迷茫游離后重新找回自身定位,對德國諸多現(xiàn)狀的不滿和天性的狂妄野心讓他自覺肩負起繼續(xù)復興民族的崇高使命,于是開始在小記者的幫助下施展牛逼的宣傳才華,與大眾重新建立聯(lián)系,傾聽平民訴求,于電視媒體上散發(fā)光彩,煽動能力與當年相比有增無減。全片諷刺意味層層推進,許多片段是對庸眾心理的刻畫,從頭至尾貫穿的非群眾演員們也真的特別爭氣,競相與希特勒拍照say hello很容易被上綱上線成遺忘的“麻木”。最終在傳媒大佬利益驅動的包裝下,希特勒被擁為明星,廣收名利廣受追捧,知道他真實身份的小記者卻被關入精神病院。結局在許多觀者的眼中已經是毛骨悚然,而這顆德國藥丸如果搭配希特勒在天臺和小記者的點題對話則食用效果更佳:“我是你的一部分,我在你們心中。”
一個貌似沒有立場卻仍然立場鮮明的電影,毫無懸念,陳詞濫調。幽默諷刺外殼包裹的實則是老生常談的做作憂愁,人類啊你將向何處去。于是電影散場了圍觀群眾不意外地再度拉出美利堅紅人川普開始捶胸頓足明踩暗諷大批特批,依著這個完美的邏輯,不知好歹的美國共和黨紅脖選民儼然與電影里那些煞筆的德國觀眾一樣,是不如地球另一端的朝陽區(qū)群眾火眼金睛的,輕易就能被一個嘴炮老頭噴的暈頭轉向失去了判斷力,怎么能行。
那么問題來了,真正應該擔憂的到底是什么?
影片中的希特勒愿意將德國綠黨作為合作對象,對基民盟和社民黨大加抨擊,本就是個很有趣的點。要知道那些綠黨的老娘們平時可是最愛在電視政論節(jié)目里比比叨叨,每每為難民背書時必會宣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話估計希特勒聽到了也會嗤之以鼻,很難想象,一個反共產主義反女權的納粹領袖會容得下左翼綠黨這種奇葩物種。顯然,這個假定本就是在反常理侮辱智商。
在電影里描畫出的那個不知危險降臨不知獨裁者正在逼近的德國社會里,“病源”無非是因為社會矛盾激化而滋生的不寬容不和諧不圣母,這些都成為想象中的元首得以再度出發(fā)的天然土壤。于是底層人民拉著希特勒的手念叨外國人太多了的鏡頭,大概也更能讓大銀幕前的圣母們?yōu)樽约旱纳屏几械綉c幸,瞧吧,德國沒有我們這些左逼,早就天下大亂了,國家恐怕又要重回第三帝國了好伐。
歷史上所有災難性的決定,都來自錯覺。而這一次的最大錯覺便是,左逼怎么樣也要比希特勒對這個世界更好些。
以這個價值序列的錯覺為信仰根基,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便驕傲地昂起了俯視庸眾的頭顱,瞧吧你們這些烏合之眾,骨子里還是抖M的。
對法西斯的控訴,除去種族主義和國家主義,還有秘密警察。而企圖否認一切國家、民族、宗教、文化、性別和少數(shù)群體的角色天然差異,將共同體的邊界打破,主張世界大同,就是歐美主流社會在上溯三十年愈演愈熱的政治正確。從高校到媒體,因為政治正確的超意識形態(tài)地位產生的自我言論審查無所不在,思想鉗制,理性倒退,更是深度影響著移民、福利和外交等領域的法律政策導向。
因恐懼或自我感動可以臣服于納粹德國的口號,因恐懼或自我感動也可以無原則地為政治正確站街。
所以電影《希特勒回來了》最大的問題,或者說陰謀,就是用民主政體下個人崇拜復辟這一遙遠隱性危險,為民主政體下顯性的正在發(fā)生的政治正確搖旗吶喊。用虛渺的懺悔心態(tài)為當下的愚蠢買單,這種小清新招數(shù),在本質上和這地球許多制造恐怖氛圍從而維護極權統(tǒng)治的路子一樣邪惡,殊途同歸。
更為可笑的是,德國媒體和政府在科隆大規(guī)模性侵事件中的畏首畏尾裝聾作啞已經顯明了一個道理,當希特勒真的穿越回來,恐怕沒等踏進直播室就已經被記者的吐沫星子淹死了被默大媽的禁令封聲了。因為罵希特勒是政治正確,罵土耳其總統(tǒng)不是。罵天主教虐童是政治正確,罵伊斯蘭教不是。諷刺白人作惡太多是政治正確,諷刺黑人不是。
用謊言證明謊言,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偽善。真正在電視機前麻痹大眾思維的,不是那個假想的希特勒,是所有正在選擇性發(fā)聲的主流媒體。真正被媒體操縱思維被意識形態(tài)機器玩傻的,不是電影里面的,而是電影院里在看這部電影的觀眾。
在可以預見的屬于這塊大陸的明天,是恐懼彌漫私權倒退文化衰敗,是一切為時已晚。大愛孕育仇恨,寬容造就極端,荒漠吞噬綠洲。希特勒上臺尚是在民主政體下的套路,是制度底線。沒有底線,是斯大林,是伊斯蘭國,是XXX,是未來的德匹下。從極右到極左,從法西斯到政治正確,政治光譜的一環(huán)完美對接,邪惡更進一層,無恥更深一寸。
沒有共同體的邊界,就不會有進步價值的被保護。多元化就是讓好與壞形同虛設,打開家門就是讓小偷登堂入室。沉浸在自我感動里的文化精英們,大可以繼續(xù)用諷刺,用幽默,用圣母的光環(huán)籠罩大地,用文藝手段敲打民眾的神經。
高喊著警惕重蹈覆轍舊夢的人,早已經身在新夢中。
本文首發(fā)鏈接
//movie.douban.com/review/7888574/人性的黑暗---利己主義的孽。
'希特勒'可不止出現(xiàn)在德國,他在所有人心中。(世界所有人…包括猶太人。如果換作是猶太人當權……?如若不是他們人少,如若不是歐洲一向排猶…高智商猶太人一個民族也會滅了世界所有也說不定……當然這是假設)
【相互利用的獨裁者和屈從者】
曾經希特勒被人民公投選舉了出來,是為完成人民的'愿望',做他們想做而沒膽做的事。
如今他回來了,人們又利用他,賺得收視率,為自己的私欲牟利。
而希特勒本身,是明白的。他清楚'人'是什么樣的動物。唯一知道希特勒身份的人被視為瘋子收監(jiān),并不是因為人們傻,只是他們選擇了'裝傻',最原始的還是因為他們想通過希特勒之手去完成'自己的私欲'。
他利用了'人性的黑暗'登上了高位,釋放了所有人的“欲望”。
槍打出頭鳥,不知道該說跟風的大部分'聰明'還是'狡詐',事敗之后還能全身而退。
然后所有人都在等著下一個'希特勒'的來臨,再一次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謀取利益。
別把自己抬到高處,‘人就是動物,有原始的欲望’
可怕的不是希特勒,而是人類自己。就算沒有希特勒,也會有西特楽,系忒勒,希特樂。
你當真以為文革時期的人傻?他們也只是裝著傻把責任全推給了毛澤東而已。
【權威主義人格對權力的追求】
到底這樣高度可怕的社會是怎樣形成的?
根據(jù)著名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法則”來分析其實十分妥當。
極端民族主義的病態(tài),體現(xiàn)在對“權力”的極度推崇。統(tǒng)治者(希特勒)其實也是一個心理上的弱者,典型的將精神注入到權力之中,以此來建立自己的第二性紐帶,從而生存。而他的追隨者們則是推崇權力并對權力有屈從傾向的人群。這樣兩種 “權威主義人格” 就構成了法西斯主義的人格基礎,從而展開了極端民族主義的排異暴力活動。一個因為“弱”,所以想征服。一個因為“弱”,所以通過別人去征服。
本片和大多政治寓言片一樣讓人壓抑了許久,人性的黑暗是個永恒的話題,自由和權力也是同樣。說這解藥吧,其實也是十分簡單,“做一個心理上的強者”。話雖如此,就跟這 “共產主義” 的湯藥一般,你吃還是不吃?
*文章原標題:做個心理上的強者。(ps:其實也不能算是文章,十分隨意的小隨筆吧…想想一年前寫的,還是想改個標題…所以…嘻嘻)
小時候就喜歡看二戰(zhàn),但一開始對于希特勒的個人魅力深感奇怪。因為從小接受的反納粹教育讓我對于納粹,對于德國的認知就停留在惡魔、戰(zhàn)爭狂人、屠殺八百萬猶太人上。后來,懷著對德意志的興趣,開始了解那段歷史,也對于當時的德國有了相對的認知。德國在一戰(zhàn)后滿目瘡痍又受凡爾賽體系制約。最重要的是德國的經濟命脈被許多猶太人所把持。一個龐大的國家經濟命脈被異族所把持,后來的結局,大家都心知肚明。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初衷沒錯,但是處理問題的方式太過極端。影片中始終都在穿插著希特勒的種族主義論調,只不過還換了一種叫法而已。
電影雖然有一些荒誕,但是重在拍攝手法真實,代入感強。突然間感覺他真的活著,走在德國的街頭巷尾,問長問短。找尋社會問題,言辭犀利,從不在意別人鄙視的眼光,他的眼里只有軍隊、政治、國家、人民、種族主義。他注重輿論宣傳、強調紀律、充滿激情和熱忱。他很會把握聽眾心里,他從沒有把簡單的電視節(jié)目當成表演,對于他來說每一次都是啤酒館政變。他有著極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面對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他更依靠我們常人的工具做到了更好,接受海量的知識。通過報紙就能及時的分析問題。他是希特勒么?第一次 參加節(jié)目,面對現(xiàn)場民眾的懷疑,他長時間的沉默和應變能力,讓人們對此不屑一顧。
劇情的推進讓人們開始對他有所相信,無論他是扮演的還是真實的。因為,他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曾經,希特勒就是憑借這個成功的。電影的最后,希特勒對男主說你無法擺脫我,因為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我就來自你們。
我相信任何一個曾經懦弱的國家,他的人民都希望有一天能有一個人站出來,帶領他們前進。辯證的看希特勒在此之前沒有做錯什么。因為,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鐵托等等他們都是一類人?;仨鴼v史,我們可以說希特勒是魔鬼,只是因為他失敗了。但是,他所創(chuàng)造出的這種精神和理念其實就是人類社會的本身而已。因為,人們都需要犧牲和奉獻精神,社會才能進步。只不過,那個時代,他們只是為一個人犧牲奉獻而已。想起曾經看過的浪潮,納粹其實一直都在。因為那就是集體和紀律,同樣的口號,同樣的行禮方式,同樣的衣服,一天沒有什么,兩天沒有什么,但是時間長了,這個集體就很難拆散了。納粹代表了什么?希特勒又代表了什么?正如我們所說自由是殺不死的一樣,精神也是殺不死的。
剛剛在b站看完《希特勒回來了》,這次元首真的從河北省回來了。作為一個在b站看過元首鬼畜視頻無數(shù)的人來說得知這部電影我的內心是激動的,托b站up主的福這么快就能看到高清版,雖然說那些黃納彈幕著實讓人無語,看來德國的肥皂業(yè)形式一片大好。
原著小說寫于2012年,那時被公知一直吹到現(xiàn)在的阿拉伯之春剛剛結束,讓歐洲領導人頭痛不已的難民問題還不算突出,因此電影反映的更多是穆斯林移民在德國定居后對原有德國文化的影響,電影也通過一種偽紀錄片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一般德國國民在被各種政治正確包圍后不吐不快的心情,這時候蹦出來一個留著小胡子的人正好成了傾訴對象,
另一部分人則是年輕人,對于希特勒只是一個符號化的印象,或者說覺得很酷,當年的那段歷史并沒有深入了解,在看到這位留小胡子的人后馬上自拍合約留念,發(fā)到推特上炫耀一番,時間長了也許會對這位元首有一個盲目崇拜,可惜電影在這方面沒有細拍,不過可以看看類似的電影《浪潮》。作為一個政治諷刺電影來說《希特勒回來了》還是漫成功的,黒完左派黑右派黒完綠綠黑新納粹,對德國現(xiàn)有的制度也批判一番,就像那位電視臺老板說的那樣“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是老板?!彼矠槲覀儙硪欢紊秸嬖椎膽嵟?,不得不說氣場沒有岡茨老爺子強啊。作為這部電影的真正男主角這位小哥無奈被元首的氣場所壓基本上全程醬油,但他也算是整部電影的起源之一,就是他把希特勒帶上了段子手之路,亦是本片少有的三觀正的人,最后就是他發(fā)現(xiàn)了這個元首是真正的希特勒,在向女老板報告后卻被當成精神病關了起來,而希特勒恐怕早就把這個當初的苦兄弟拋之腦后,就像希特勒在上臺后為了迎合國防軍和容克貴族對昔日的沖鋒隊進行長刀之夜的清洗,小哥就像是被干掉的羅姆,女上司則象征希特勒上臺的幕后推手容克資本家。這位女上司在最后恐怕也已經知道這個希特勒是真的,但她卻依舊選擇與希特勒談笑風生,其一恐怕是就像當年那樣希特勒能維護住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并蒙騙底層人民其二就像之前她的下屬說的那樣“戈培爾夫人”,也許她被希特勒所迷住愿在這條路上走到黑,就像71年前殺死孩子為小胡子陪葬的小黃夫人一樣。萌萌噠的猶太人秘書是片子里為數(shù)不多的治愈點,看著她提高元首的姿勢水平那一段著實有趣,在希特勒還不知道她是猶太人時對她贊賞一番直到見了女秘書的祖母才知道她是猶太人瞬間懵逼,把種族主義的可笑與荒繆諷刺的淋漓盡致,作為經歷過那段恐怖時期的祖母顯然身經百戰(zhàn)見得多了,對于希特勒那些蠱惑人心的把心歷歷在目“一開始所有人都把你當小丑,沒有人相信你會殺掉那么多人?!庇械臅r候不是說要記住仇恨但不能忘記歷史。最后我想說看來不光是中國全世界對元首的憤怒都充滿了愛,電影不光來了一段元首的憤怒(鋼鐵蒼穹也有這么一段)甚至還有來自官方的元首鬼畜,一瞬間我以為來到了b站的鬼畜區(qū),歪果仁也挺會玩?!断L乩栈貋砹恕纷鳛檎沃S刺電影無疑很成功,比老美的《大獨裁者》和《刺殺金正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對于不過是德國整個西歐都很頭疼的穆斯林難民問題和極右翼勢力的抬頭確實要好好想想別再白左圣母心到底了,朋友們還是趕快去b站看看吧,說不定過幾天就被和諧了。<圖片1>
希特勒在現(xiàn)代依舊可以煽動人心
很好看啊!各種陰差陽錯導致我首映當天才知道有這個片子,而就在首映當天就跑去看了。很久之前就買了書,但并沒有看下去。在難民大量涌入的時候放這個片子,明顯是目的不純。整體是搞笑風格,但結尾讓人深思,中間狗狗那段也嚇死本寶寶了,也充分暴露了元首兇殘的本質
看這部電影就能理解美國人為什么喜歡唐川普,因為他說出了當代美國人不敢表露的部分。。
希特勒,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Hi-t-ler:舌尖向上,分三步,從牙齒往上輕輕抵住上顎。Hi。t。ler。
其實是用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嚴肅的故事??此聘阈Φ耐鈿?,那些移民歧視、新納粹運動以及傲慢與偏見等仍舊無處不在。而那個酷似麗芬斯塔爾的影視編導,在30年代很可能就是麗芬斯塔爾。只有真正在集中營里受過苦難的猶太老奶奶,才能對元首發(fā)出真正意義上的切膚之恨。希特勒在哪?說遠還真不遠。
一部讓人毛骨悚然的喜劇,歷史就像一個圓,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向前走,其實只是在徒勞地轉圈。
充滿黑色幽默的政治諷喻,官方投稿B站鬼畜區(qū)。不算新梗,但直面問題古今互見的真誠仍值得尊重。反對將民眾被同樣的套路煽動簡單歸因為日耳曼的劣根性;反對將影片中充滿戾氣的右翼與鼓吹“政治正確”的左翼人為分割。無視弊端一味要求國家接收難民者、與宣稱殺光難民的極右翼,都值得警惕。
德語版的 電影院里德國人笑的橫七豎八,奈何德語不夠好,以及理解不了德國人的邏輯
8,結合現(xiàn)在德國的現(xiàn)實,這都已經不是高級黑,已經到了明的說德國藥丸的地步了,難道真的會有下一個元首?
現(xiàn)實比電影更諷刺,更令人膽寒:早前電影主角Oliver Masucci扮成希特勒的樣子在柏林街頭行走,引來大批德國民眾和他自拍,擁抱。甚至有人懇求他將集中營帶回德國。德國《柏林早報》評論道,“一個假扮的希特勒,一個小胡子,就很容易讓人們不再壓抑自己……極右勢力潛伏到了今天,并找到了新形式?!?/p>
以一種戲謔的方式冷靜的反省。歷史課本里的大魔王和獨裁者,已經蓋棺定論,需要警惕的是人民的狂熱,是制度的弱點,是歷史的重現(xiàn)。很難說究竟是希特勒選擇了德國還是德國選擇了希特勒,但至少德國人沒有把責任推卸給個人,這種反思和自省的精神和勇氣相當寶貴,是直面歷史和現(xiàn)實的正確方式。
里面戲仿元首的憤怒那段真的笑到瘋
算半個恐怖片 政治非常不正確 但很好笑 好多梗 好多不明真相的路人 看著更是心驚 西方記者 總想搞個大新聞 落榜美術生窮游 喵星人統(tǒng)治世界 一千萬人比不上一條狗 帝國的毀滅來得毫無預兆全劇最好笑 德國藥丸
全世界的元首都一樣、沒有對錯、只有成敗、而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元首...
電影院里德國人的笑點是最恐怖的 看完我還在安慰旁邊的德國朋友當娛樂看看吧 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過馬路時腿都軟了
西方納粹的產生甚至再興起是有土壤的,如果不根除這個土壤,那么元首肯定會回來,而且只要不追問事件的根源而只看現(xiàn)象甚至在現(xiàn)象的解決層面,元首他都是“對的”,正如我國無數(shù)對著穆斯林說元首曾經對猶太人的那些話一樣,他們感受到了威脅,自詡正義。這才是最要命的一件事情。
這不是一部喜劇,這是一部非常嚴肅的電影。
“不是希特勒選擇了德國,而是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而悲慘的是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獨裁者的影子,滿滿的嘲諷喜劇片用寫實鏡頭類似紀錄片一樣暗諷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看著沒頭沒腦沒營養(yǎng)的電視,在難民涌入和希特勒種族論里歷史如此相似又重復悲哀,當權者用著冠冕堂皇的話就能同樣煽動人心。
我最喜歡的細節(jié)是,老百姓可以容忍希特勒的政治態(tài)度,但是一旦得知他曾經殺掉一只狗,就背棄了他。這看上去有點可笑,主次不分,但是公眾決策的機制就是這樣:理性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不需要復雜的操縱。
(7/10)一個人有否犯罪意識,并不在他是否犯中二崇拜張子強、葉繼歡等“傳奇大盜”,而在他是否認同這樣的暴力價值觀。這部影片能夠上映恰恰是德國人勇于自省的體現(xiàn)。從來不缺反納粹的納粹。想研究法西斯思想,不必跑到歐洲對德國人上綱上線的,在百度明朝貼吧里,你就可以找到大量新納粹的活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