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其實我覺得, 如果砍掉失戀男和自殺女的這2條線會更好.
4條線一直交錯, 感覺不能突出重點, 如果只保留David 和 他父親的互動 (即Meanwhile City 和 London)會有趣的多, 節(jié)奏感也會快很多.
專心講述關(guān)于一個精神病人的幻想世界(或做平行世界) 和現(xiàn)實世界的沖撞與互動會更有看頭.
這個idea不算新鮮, 我記得上初中時, 在科幻世界里面就讀到過一篇文章是講類似的(標題應(yīng)該是叫做<黃藥片>), 不過這個idea搬上大熒幕倒是第一次.
我個人很喜歡meanwhile city的風格~
2 ) 虛擬世界
看名字,還以為是一部傳記片。
三個人物,三段故事。
圍繞一個主題,心靈殘缺的人如果在自己的世界里構(gòu)筑安全的城堡。
幻象、保護自己、對抗世界。
如David失去妹妹,虛擬了一個Meanwhile City試圖向父親復(fù)仇;
如Milo每次受傷后,imaginary friend就會出現(xiàn)緩解他的傷痛;
而Emilia一再企圖自殺,和鏡頭中的自己對話。
For every soul of this deluded population who believed in fate's comic clockwork, they neglect to see the wear and tear beneath the surface, the teeth that grind into the cogs, the damage that fate causes so many in its selfish journey towards just one favourable consequence.
最后,大家在Franklyn公寓有了交集。
混沌的變得清晰,彼此交融,相互理解。
至少沉悶中看到希望。
3 ) 我只是看看
人類真是只是一種依靠感情才能活的真實的動物
一旦某些人失去了自我所能依靠的感情寄托
生活中的一切皆有可能變成虛幻
meanwhile city也許真的有時候會存在我們的臆想之中
當感情遭受了缺失或者背叛
誰又能夠保證自己不對逝去的抱有留戀呢?
sally和meanwhile city的出現(xiàn),只是變相填補他們內(nèi)心的空洞
這個空洞有時會越來越大,有時會助人看清事實
溝通和關(guān)懷,總是治愈傷口的不二法門
Emilia成功走出了陰影,因為她有勇氣,再嘗試過極端方式以后,才
知道原來和她母親之間最缺乏的只是溝通而已
david走不出meanwhile city,也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和自我的毀滅
善解人意的sally終于從milo的幻影中消失,milo終于能夠看清世界和遇見自己真的想要遇見的人,最后的那一瞥,說不定是另一個愛情故事的開始。
整部片子好像籠罩在時刻陰霾的倫敦的霧天,總像暴雨之前會讓人煩悶,凄洌的顏色和詭異的眼神,總是體現(xiàn)著浮躁和不安。可是,畢竟人有能動性,改變,也是我們所需求的。走出去,擁抱自己愛的人,珍惜那可能難以維系的感情。
4 ) 差點放棄掉的好片子
前半個小時讓人很郁悶 差點放棄掉。。堅持看下去后才看到導演所希望表達的東西
讓人想靜下來再慢慢回味一遍的片子
5 ) 看不懂瞎說
這個片子我第一次看了不到20分鐘就睡著了,可能是因為我把它當類似《V字仇殺隊》的片子來想了,后來去查了一下影評,原來完全不是這個類型的,遂接著看。果然是不同反響,很有意思的片子。主角有4位或者說5位,女主amlia是007女郎愛娃·格林出演的,我覺得這次她找對了自己的角色,這個角色非常適合她的氣質(zhì),她的發(fā)揮也很不錯,除了主角外,她還出演了一個小配角SALLY,這個sally就是本片另外一位主角moli的幻想女友,回頭還是來說amlia,她與母親不合,是一位藝術(shù)系女大學生,她的畢業(yè)作品是死亡,為了完成畢業(yè)作品,她一次一次親身嘗試死亡。moli則顯然有些人格分裂,不斷幻想自己的親梅竹馬的女友sally,直到影片最后他遇到了amilia;第三位主角是peter老頭,他在四處尋找失蹤的兒子,兒子自伊拉克戰(zhàn)場歸來之后就出現(xiàn)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他的兒子名叫david,也是本片的第四位主角,他們都生活在倫敦,影片開頭都是分開敘述,完全沒有聯(lián)系,只是隨著劇情的深入,到結(jié)局的時候這四位主角在聚在了一起。當然,最后一位主角名叫john,但是david分裂出來的,他生活在另外一個叫其時城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david所幻想出來的,他在這個世界為一個11歲小孩的死耿耿于懷,而這個小孩在我看來就是現(xiàn)實世界他的妹妹,而妹妹的死似乎與父親peter有關(guān)系。我理解的人物關(guān)系大致如此,除了主角外,還有配角需要關(guān)注,比如盲蛇和女記錄員,都在現(xiàn)實和虛幻世界出現(xiàn)過,而身份是完全不同的,再比如拖地大叔,似乎就是這個劇情的推動著。老實說這個片子我還是看的似懂非懂,影評也是理解的五花八門的,有人評價這個片子如十年前的《搏擊俱樂部》難以理解,也許再過幾年我們回頭看這個片子,當有不一樣的感覺,至少在我看來這個片子需要看幾遍來細細體會,尤其是人物的關(guān)系和很多畫面上的細節(jié)。
6 ) 我只是心情不好的時候來吐個槽~
心情郁悶,也就能不快進看個片。幸運的是,遇到這部橫掃一切郁悶的好電影,所以來吐槽下。真的,看完就樂了。
這片名讓我以為是說啥歷史任務(wù)傳記似的,正放起來我還以為是和吸血鬼林肯似的創(chuàng)意,后來一看,其實毛邊都沒有。。。。。。。
這貨,開頭弄了個奇幻的宗教信仰濃厚的城市,里面一個想當獨立英雄被通緝的頭套大哥尋找自己的客戶,一個小女孩,可惜從他的眼線處得知小女孩被大反派弄死了,這時幾個巡邏員來逮他,他輕松把幾個人弄倒,我想這家伙了得啊,估計有好戲看。
接著又來個幾個巡邏員,慢鏡頭給這個娃擺了好幾個功夫架式,看著就要大干一場的樣子,哪知道突然就被幾個人像逮小雞一樣輕松撂倒。。。壞人還神秘兮兮地說,讓我們來看看著頭套后面是什么。。。又是故弄玄念。。。
"啪"頭套被揭開,這貨平凡得就像是滿大街得醉漢似的。。。迷離的眼神中還有些許柔情似水啊。。。。
so,實在不懂頭套的深意,難道是表達:darling們,其實我很溫柔的啦,但是呢,我的柔情你們永遠不懂的啦。。。。
然后現(xiàn)實中的是兩三個場景穿插著,一個是脆弱的小男孩,不知道在干嘛,我覺得他是來打醬油的。。。從小一孤獨無助就意淫一個正妹陪自己耍,長大了受了打擊正妹又出現(xiàn)了。
然后是一個變態(tài)渴求母愛,缺失父愛的搞自殺行為藝術(shù)的小女孩,這個比較搞笑,一個月自殺一次,就為了讓母親來罵她,然后報以藝術(shù)之名。然后呢,為了故事有關(guān)聯(lián),就說這姑娘巧合拍到上面那脆弱男孩,跟蹤著男孩,拍他拍他~多緣分啊~如果你覺得是這個姑娘單相思就錯了,要知道緣份妙不可言??!那男孩意淫的女孩其實跟著姑娘長的是一樣一樣一樣地~
另一個人物呢,是一可憐兮兮得懇求見前妻和兒子的忠于上帝的父親,他兒子是誰呢?哈哈哈,排列組合一下,上面已經(jīng)成功配對出一小情侶,那理所當然,這慈祥感人得尋兒老人就是之前那位生活在自己英雄世界里面得頭套大哥的老爹了。
結(jié)局呢,老爹找到了住在藝術(shù)妞家樓上的頭套大哥,約他在對街餐廳對飲一杯。其實呢,在這頭套大哥的幻想世界中終極大boss就是他老爹,由于大哥住的地方風水不好,不利于爆頭老爹,于是他破門而進藝術(shù)妞家。
而這時的藝術(shù)妞剛擁抱老媽和解回家,就被暴力弄花臉,非常不爽,就放燃氣想威逼頭套大哥。
而大哥卻依然沉浸于自己世界中,可惜槍法太差,一槍沒射中boss,反到射到了和自己意淫中女神分手約會的脆弱小男孩的手臂。
這時,大boss發(fā)現(xiàn)了頭套大哥,一個摘下眼鏡的動作就毀滅了大哥一直以來構(gòu)建的魔幻世界。最終,他自殺了,點燃了打火機,"嘣"~
最后的最后呢,大難不死的藝術(shù)女孩和意淫小男孩,相遇了,壓抑著彼此內(nèi)心的欲火,故作矜持,慢慢靠攏著。
而大boss呢,果然是大boss,自己兒子死了不要緊,為人民服務(wù)才是正經(jīng)事,于是乎,像個路邊來見義勇為的街坊大叔似的指揮救護人員~又戳中笑點。。。。。。
這個電影真的很新銳,花小錢但高素質(zhì)
這類...搞不來啊.好像不夠完美
怨念。。。我是怎么看完的啊。。。
最后公寓一場戲,一下子覺得前面漫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天使化作拖地大叔出現(xiàn),引導冥冥之中注定的相遇。
天使其實都是糟老頭。你所經(jīng)歷均是魔方中的一塊,時候未到而已。
又是平行敘事,又是最后交叉在一起,又是一部以精神病做噱頭故弄玄虛的電影;高中時看過宣傳片,今天看過全片后感覺被深深的欺騙了!
一件事就能改變?nèi)说囊簧械娜藦拇司蜕钤诹俗约旱幕孟胧澜缰小?/p>
For someone,it's the end, for someone is the begining,for me, it's just the middle of story...
如果能堅持啃完“無意識鋪墊”的前三十分鐘,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部不錯的電影
想在再想這部電影,感覺其實是文藝片的意味大于科幻片的……Ryan雖然依舊美的不可方物,不過這個角色帶來的戾氣大大的沖散了這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病------對于孩子,父親就是他們的世界
和Mulholland Dr.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既然重點是人性,卻是刻畫最弱的環(huán)節(jié),以至于給人不過三個神經(jīng)病的感覺.不過依然是不錯的片,在這樣浮躁的年代.
很深邃的一部電影,在結(jié)尾的時候才稍許看懂,通過平行的兩個世界,四個人物,向我們詮釋了在人痛苦時的三種表現(xiàn)
歐美人愛心理片兒有點兒多 都是神經(jīng)病。
現(xiàn)在電影是不是非要搞個懸疑的噱頭?其實這個電影就是那種各線故事平行又交錯的故事~好好的拍不也挺好嗎?非得弄成個懸疑驚悚片,叫人看了4/3還是摸不著頭腦?何苦來?何必來?
喜歡自殺秀和最后的相遇~
119 電影的后半部分感覺不錯 前面卻不太好 會讓人望而卻步。。。
拍電影玩形式玩到這種地步,真的有夠無聊
幸好看了2遍,否則差點把一諸多小細節(jié)都值得回味且四條線索清晰的片給打成2星= =!片子剪的不錯,沒一個多余的鏡頭和一點拖沓的感覺;另外導演編劇功利不俗,結(jié)尾不僅給人感覺釋放了所有之前喘不過氣來的壓抑感和困惑,而且還感到心中一絲徹骨的暖意,適合一個人靜下心細細品味
開頭的復(fù)雜程度超過了《高斯福莊園》,然而結(jié)尾一切揭曉后的快感要少很多,這就是多線索纏繞的難度了。掃地的老頭兒的線索沒看明白,也許還有驚喜?關(guān)于故事最想說的是,哪怕是在自己的弄出來的幻境里,那還是要往前走,那就還有走出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