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由美子(黑木瞳 飾),女,48歲,國立大學畢業(yè),全職家庭主婦。自幼接受“學歷優(yōu)先”的精英教育,以中產階級生活為自豪,極度蔑視低學歷和貧窮族群。然而這個超級自信的媽媽桑卻不得不承受現實社會和生活對她一次又一次殘酷無情的沖擊。在某家電生產企業(yè)擔任部長的丈夫健治(渡邊一系 飾)受公司變動而遭裁員,淪落成受年輕人支使的小職員。兒子翔(窪田正孝 飾)沒有按母親的設想進入醫(yī)學系,高中肄業(yè)后便進入網吧打工,通過網絡游戲認識了來自沖繩的女孩珠緒(美波 飾);受外婆和母親精英意識影響最深的女兒可奈(加藤夏希 飾)與“三高”男性步入婚姻殿堂,可看似美滿的婚后生活危機隨之呈現。一切朝著由美子預期的相反方向發(fā)展……
本片根據林真理子在《每日新聞朝刊》上連載的小說改編。
距離第一次看這部劇已經過去了快兩年,現在在讀原著小說,邊讀邊回憶思考劇里的對應情節(jié)。這一兩年越來越喜歡看日劇,原因在于如今的我國與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是越來越像,這部劇也是如此,其中人物,尤其是福原一家,幾乎都能在我身邊找到對應的例子,且很神奇的是,也都能理解他們。 福原由美子,女主,望子成龍的家庭主婦。由美子這樣的母親在中日韓三國皆非個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努力,進入好小學好中學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出人頭地,找個好伴侶組建幸福的家庭,大部分人看劇后對她的第一感想都是“這樣的媽媽好討厭”??刹坏貌徽f她的價值觀正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假如我的孩子整天惹是生非、考試次次不及格、念不完中學就退學,我也會像她一樣焦躁到神經質吧,畢竟作為父母誰愿意看到自家孩子不學好一事無成呢?她的教育理念其實也沒什么大毛病,適用于大多數人,只是她兒子不是大多數人而已。 福原可奈,由美子的長女。開始幾集我也覺得這個女孩的一些言行很虛榮很惹人厭,直到她在被同伴當眾羞辱之后爆發(fā)說了這么一番話,才對她改觀并理解她。
《東京女子圖鑒》對東京OL們的人生有過精辟的分類:有能力有才干的女性會向著女強人的方向發(fā)展,無才的普通人則走傳統的聯姻相親嫁人做主婦路線??赡物@然屬于后者,大部分女性也屬于后者,畢竟精英和天才總是少數,絕大部分人都是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對于一個能力平平、在事業(yè)上永遠不可能出頭,卻又肖想著過上流社會生活的女性來說,結婚也就真的成了改變她人生的唯一出路了。日本如此,我國亦如此。 福原健治,福原家的父親。劇集里他的戲份不如福原家另外三人多,寥寥幾筆卻也塑造出了一個老實又普通的中老年男性形象:在家既要被喋喋不休的妻子嘮叨又要擺出為父的臉孔,在單位則先是要撐起領導的架子,后來人到中年還要面臨或降職或下崗的風險,所有的壓力導致他在家中越來越沉默,只敢一個人在外面偷偷的玩自己那絕對不敢在熟人面前拿出來說的可憐的興趣愛好。他在女兒婚禮上的發(fā)言荒唐卻也是積蓄已久的壓力的大爆發(fā)。 最后要說說福原家的兒子小翔了。這個孩子那喪喪的三觀絕對不是尋常人所能認同的,我承認我也不太能理解他那無論如何不想上進只想打一輩子短工的奇葩工作觀。但他也不是那種什么工作都不愿做的家里蹲啃老族,相反,他在打工時非常盡職盡責,從這方面來講又不能說他不努力。他只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喜歡的工作上會努力,但是在不喜歡的事上,他就沒有干勁,很多對下流之宴的評價都認為小翔是被母親逼成這個樣子,我倒是覺得與其說這是他母親的責任不如說他本身就是這樣的人。他對社會階層變動也有種獨特的敏感,與他那沾沾自喜于自家社會地位的母親相比,他在潛意識中早已認識到像自家這樣根基其實并沒多牢靠的中產階級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有多么的脆弱。此外,他非常堅強,可以說是全劇所有角色中最堅強的人,畢竟能頂得住那么大壓力堅持自己,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福原翔與我國古典文學中常見的隱士是一類人,隱士嘛,三觀自然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至于宮城家,我個人認為他們一家不管是教育理念還是人格都是比較理想化的,塑造宮城家或許是林真理子對這個社會的一種美好希冀吧。還有,看來對于日本本土人民來講,沖繩大概不是世外桃源就是野人出沒之地= =
大概是因為和翔有很多共鳴,這部作品我看的有點傷,哭了好幾次,中途還跑去看smoky剪輯緩解心情。 所以這是一篇非常主觀、非常個人感受的記錄。涉及劇透注意~
由美子,備受尊敬的醫(yī)生的女兒。年幼時父親因病去世,被迫搬進了殘破的公寓。母親拼命的賣褲襪養(yǎng)活她和妹妹,并強勢的叮囑她們“我們和隔壁的下流人不一樣,我們是因為爸爸去世才暫時住在這里的,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過上好的生活?!?/p>
由美子聽話的好好讀書,考上了國立大學,嫁給了早稻田大學理工部的畢業(yè)生,老公在大公司工作,后來漸漸升為部長。由美子的妹妹著墨不多,但妹妹高三的兒子在為考取東大醫(yī)學部努力著,應該也是過著不錯的生活。由美子母親的教育看起來是成功的。
由美子按照自己媽媽的方法教導自己的女兒和兒子,希望兒子可以考上好大學最好能成為醫(yī)生。然而,女兒看不起她,覺得她的人生是失敗的,一心想嫁給有錢人。兒子高中中途退學,被她言語傷害離家出走之后更是直接和年長的打工族女朋友同居,并決定要結婚。
明明由美子采用了和自己母親一樣的教育方針,為什么結果差這么多呢?
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被教育者”的經歷不同。由美子經歷了父親去世后的巨大落差,她對貧窮是有恐懼的,而這份恐懼是她努力的動力之一。翔則從小衣食無憂。
其二,“教育者”的方法不同。由美子的媽媽是個在情緒上非常克制、努力活得優(yōu)雅的人,行動能力很強,并且為了達成目的愿意付出代價(比如打算給翔的一千萬),她這種行動力潛移默化的會感染到自己的孩子。而翔的媽媽,也就是由美子本人很少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嘮叨、發(fā)飆、歇斯底里,容易陷入到自己的幻想中。并且一旦遇到挫折,就四處求助(媽媽、老公、老同學),從來沒有自己自愿的為了達成目的而做些犧牲或讓步。
兩點綜合,由美子的媽媽言傳身教,讓自己的孩子內心中真的希望努力往上;而由美子學到了媽媽糟粕的精神,沒學到精華的手段,沒有去點燃孩子心中想要努力的火花,也似乎絲毫不關心孩子真正想要的樣子,只是強迫的推著拽著用愛脅迫著孩子努力,反而讓孩子對努力這件事徹底失去了興趣。
把視角從教育孩子的局部抽離出來,觀察經營家庭的層面,由美子的問題更清晰,那就是幻想出一個理想家庭的模型,然后強迫家庭成員的每一個人把自己硬生生的擠到模型的相應位置。
而分析她這樣思維方式,大抵起源于她媽媽對于“下流”人的劃分,讓她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她總想活成別人眼里的幸福家庭樣子,反而忽略了最親近的家人們內心真實的感受。她總是在聊未來,卻又沒有看長遠的心境和眼光,反而拘泥于現在……
說白了,就是自私和虛榮啊。
我很佩服翔。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于是他就去過了,并且不為任何所動搖。無論是跟蹤狂似的一直試圖說服他的媽媽、說要給他一千萬讓他去外國玩兒的姥姥還是最終憑借著兩年努力考上醫(yī)科大的女朋友。
我有兩次深刻的感受到翔活得有多清醒。一次是他爸爸在姐姐婚禮上的致辭,當所有人都責備爸爸口不擇言的時候,他知道那是爸爸說給他的話,想著如果自己沒去出席婚禮就好了。還有一次是當女朋友考上醫(yī)科大,和他在教堂說話時,他提出分手的理由。他說“你不是為了我,你是為了自己而努力的”、“今后你會當上醫(yī)生,而我會一直這樣吊兒郎當。這樣你就會看不起我,把我當笨蛋”、“是我想離開你”、“我是不不會好好努力的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痛苦的。而只是你身邊,我就會感覺會被責罵。你進入醫(yī)學院會更加的努力,會交到很多和你一樣的同伴。看到那樣的人我會覺得很厲害,但從來沒有想要成為那樣的人。但和你結婚之后會被那些人同情嘲笑不是嗎?并且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其中的一個人的”。
看他的表情,聽他說的話,就想原來他什么都知道啊。爸爸在想什么,媽媽在想什么,世人在想什么,他全部都知道。他知道他選擇了一條別人看起來多么悲慘的路,他知道走這條路他要付出什么代價,可是他走,也就走了。他愿意付出代價。卻不會拖著其他人和他一起付出代價。
翔是個很溫柔的孩子。雖然他總是一份消極抵抗的樣子,但其實很關心家人,只是覺得自己像是拉低了全家的逼格,所以為了雙方好,索性盡量不要出現。不過對于家人,對于本應保護他給他力量卻只是不斷脅迫他給他壓力的媽媽,他大概多少還是有些傷心又愧疚的吧。所以,對于本無瓜葛只因為愛情在一起的女朋友,他的溫柔更明顯一些。從女朋友受媽媽的刺激決定考醫(yī)大開始,他就是不贊同的,他早早就知道如果女朋友考上、兩個人的結局會變成怎樣,但沒有說出來,而是默默陪著她認真的備考了兩年,也許心里也存著考不上的幻想,直到確定了考上了的消息,他才看著和家人抱成一團熱烈慶祝的女朋友,寂寞的笑了。
看這部作品,真的哭了很多次。因為我大概,知道翔的感受,知道他的“不懂事”背后經歷了什么。雖然不是一樣的路,但選擇世人眼里的小路的時候,就是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嘛。
由美子一直和翔說“努力一點,勇敢的踏出你改變的第一步”,她以為翔只是懶或者害怕失敗,她認為現在的翔是錯誤的是無價值的,她認為她給翔指出的道路終點是光芒萬丈充滿吸引力的,但那只是她擅自的想法而已。她完全搞錯了,她所謂的成功在翔的眼里是毫無意義的,而沒有任何人會拼盡全力去爭取一個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東西。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們生活的世界不一樣?!?/p>
也許由美子這句話并沒有說錯。
p.s.在整部劇中,翔和螞蟻聯袂出現了很多次:開篇年幼的翔在博物館里看著被媽媽不在意間踩死的螞蟻、翔玩著的人物形象是螞蟻的游戲、翔和女友玩游戲開寶箱時人物形象從螞蟻變成人、翔某次壓抑到極點憤怒的想要踩死螞蟻之后看到螞蟻從自己鞋底溜出來、翔看看螞蟻在自己手上爬和它講“你也很努力啊”等等。也許螞蟻的寓意就是“下流”吧。
又p.s.由美子對于翔七老八十時怎么生活的擔心是非常真實有道理的,但為了人生最后的幾年老有所依就痛苦的度過前面的幾十年這件事,怎么想也是太不劃算了。何況所謂的康莊大道也可能遇上塌方嘛~不過話是這么說,準備還是要準備啦~希望翔和父母和解之后,也認真考慮下養(yǎng)老的事吧,笑。
用一種啼笑皆非的方式述說一件可悲的事。
可不可以表那么現實。。廢柴還等著勵志呢。。。
開頭看會覺得無論是故事還是演員的表演都過于夸張過于漫畫化,但再熬那么幾集的話,就會發(fā)現這其實是個不錯的故事
這樣的好劇,居然沒人追……
中產階級堅持的所謂主流價值觀,刻板現實的思維模式,挺反諷的。黑木瞳演繹得有些過火,這樣的女人讓人退避三舍。剛聽到“下等人”三個字時有點發(fā)愣,少少不置信。。。
福原一家塑造得很現實,反倒是珠緒一家略理想化了些。小翔看似軟弱廢柴,實際上大概是全劇最堅強的人,畢竟了解自己內心、頂住外界壓力跟隨自己內心所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兩年后再看此劇,感悟更深,提半顆星,四星半。
美波小姐為了似沖繩笨女,被逼丑化,搞到我呢種顔值控認唔到……算是象那部歐洲經典-中產階級的審慎……片名改成虛偽及脆弱. 對大和來說,泡沫爆破就一下子……說回黑木小姐,美人就是美人,演一個不討好的角色,還是淹不住她的魅力!渡邊先生似這類角色専業(yè)戶,他就算演差人也是出事撞板多……遠藤先生戲內外的奮斗是一樣的?。?/p>
看似光鮮的中產家庭女主人拼盡全力希望全家人都步入上流社會,自己搞的疲憊不堪同時無形中把兒子、女兒、老公都逼入不快樂的氛圍中。劇情很有趣,出發(fā)點很好的媽咪怎么也不愿意承認全家的不幸福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家庭畢竟不是軍營,也許比起拼命擠入上流社會,全家人的幸福安寧才是更重要的
愛情啊 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 女孩子那么拼命的努力,男孩子還游手好閑還提出分手什么的。。。去死吧。。。。
微妙
鄉(xiāng)巴佬服務員戰(zhàn)勝高學歷愛面子阿姨的奮斗故事。結局倒是有點意外。
【人生可以無限次重來】。。。原來此劇是勵志??!
超愛這樣子的美波>////////////<
1氣
喜歡那對年輕的戀人
雖然是我喜歡的黑木瞳主演的,但不好看啊,說實在我不太喜歡美波演的這種傻大姐類型的,一集棄
日劇的三觀真是一如既往地正啊!努力了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不努力星人也應該被尊重、就算努力出了成果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比起不平等的愛情還是做自己更好
看masa和老戲骨飚戲很爽 終于不再一個人違和了(
很真實的生活
難得啊~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