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伙伴》是我過去幾年看得最投入的美?。]有之一),眼瞅著人家都S06,我覺得怎么都應該寫兩句。各位權當吐槽吧~
新一季的開篇明顯主要目的在鋪陳線索,因為全集沒有主要線索,基本都是由多條散線拼在一起完成,這一集的前提是Vince已經(jīng)拍完Martin同學的《偉大的蓋茨比》,重回a list行列,而且顯然賺到不少片酬,四人也重新搬回了久違的第一季開始的那套大房子,這一集的主要敘事線索如下:
1、Vince因為拍戲需要開車,所以要考駕照,車技很爛,但僥幸過關,中間穿插參加了一場Jay Leno秀,然后跟E去見Sloan的好友,順道獻出處女車震。
2、E因為Sloan的再次出現(xiàn),面對是否搬出四兄弟大家庭的選擇。
3、Lloyd要求加薪,跟Ari玩硬的(不要想歪了),Ari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4、Ari在上季力挺老搭檔Andrew進MGA,Andrew果然干得出色,但整集Ari焦點在如何對付發(fā)飆的Lloyd,其他戲份不多。
5、Turtle和Drama都戲份不多,點到Turtle開始跟女友交往頻繁,Drama繼續(xù)拍各種不入流的肥皂劇的小角色。
總之,這一集無明顯主線,Drive也只是點題而已,潛在的主線反倒是一直在暗示“四兄弟”在S06可能面臨各自的人生道路,分崩離析似乎近在咫尺,再加上Lloyd公然跟Ari玩硬的,似乎這季后面會火藥味十足。
這種拆伙的鋪墊幾乎隨處都是,比如為什么要讓Vince學開車?拍戲需要只是劇中的理由,從劇作上就同時達到了未來讓Vince獨處的功能,所以這集Turtle以往司機的作用也在淡化。
而E面臨的選擇是最致命的,因為四人組里E才是核心,是關鍵,甚至無庸諱言,這部劇真正的男一號一直就是E,而不是Vince,所以他的變化還是相當關鍵的。但如果后面E真的搬出大house,Entourage還怎么能叫Entourage呢?Doug同學要考慮這個問題。
因為Entourage這個詞本意就是指吃住都在一起的哥們兒們,分開了可還怎么算?
Sloan的回歸,讓我沒想到,我很喜歡這個角色,演員很有魅力,估計是男性劇迷強烈呼吁的結果,哈~E這集居然開始在感情層面變得老道,的確好萊塢都混了五年了,如果還是原來那個E,也實在……即使如此,E相對還是太單純了~
這集最酷的就是Lloyd跟打了雞血般跟Ari要求升職,過去三年,這位同志助理在Ari淫威下埋頭苦干,贏得了不少劇迷的心,這次丫終于爆發(fā)了,很來勁。
這條線再次強調了以前討論過的主題,在好萊塢,你提拔了一個男助理,就是給未來的自己增加了一個競爭對手,Ari很早就說過,你雇傭了一個女助理,十年后只是多了一個媽媽,如果你雇傭了一個男助理,十年后他就是你的競爭對手。
我讀書時候曾經(jīng)在國圖借過一本書The Mailroom, Hollywood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內容就是近百年來好萊塢經(jīng)紀人掙扎救生的口述實錄(沒錯,agent這個行當是有了近百年歷史了)。當然之前在Entourage里有大量關于 mailroom的相關段子,好萊塢幾乎所有大牌經(jīng)紀人入行時候都需要經(jīng)歷mailroom這個階段的磨練,大家應該都還記得Ari如何對付自己以前助理的挑釁──當眾抽丫的,罵個狗血噴頭,丫還不敢還手和還嘴。
當然,Ari是一個被偽裝過看上去像混蛋的好人,甚至傳統(tǒng)價值觀方面,他甚至還是個完人(比如婚后從來沒有真正騙過老婆,基本都是過嘴癮,唯一一次動手還是為了自己老婆,基本是灰太郎翻版,所以當然能抓住人心,贏得眾多好感和艾美獎,扯遠了~)。
Ari這次對Lloyd的猶豫不絕的態(tài)度,再次印證了他就是上面說的那樣一個人。而且雖然嘴臉丑惡,但說出來的道理卻無法讓人辯駁:想要成為真正的男人,想得到安全感,就得在嚴苛的磨練中生存下去,然后變成話事人,你就可以去折磨你的手下了。
當然有興趣的可以讀讀Mailroom那本書,里面才是好萊塢的基本生存法則,特別是助理這個玩意兒該怎么干,很值得借鑒。
當年,全世界最大Agency在北京創(chuàng)建辦公室,我有位師姐在猶豫是否去工作,我就把這本書的復印本給她,告訴她可能面臨的是什么,雖然本土化之后會有很大差別,但大概意思了解一下沒壞處。牛掰的是,熬了三年后,這位師姐終于轉正成了agent,命運看來比Lloyd好多了。
這集對白依然都狠,夠sharp,閃光點遍地都是,比如拿第四季的Mad Men開涮,比如我們知道了Gatsby的trailer已經(jīng)完成,比如Ari身上的脂肪率只有6%(好吧,十年前的我也是這個水平,md),Drama還拿過一次酸梅獎……
所有一切的鋪墊,到這一集的結尾,Vince面對空落落的大房子,孤家寡人,想必他一定懷念Turtle和Drama大白天就在屋里吸大麻看A片的日子了~
看來這季注定兄弟四人組要面臨各自不同的選擇,期待S06E02ing……
--------------------
附:《Mailroom》一書開篇節(jié)選(來自老友Talich,如轉載,請務必注明──翻譯:Talich)
The Mailroom, Hollywood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 by David Rensin, Ballantine Books, 2003
你大學畢業(yè),你不知道娛樂圈到底是啥樣子,有人跟你說去當agent吧,于是你就去面試,人家跟你說,想當agent啊,我們有個training program,就從mailroom做起吧。
于是你進了mailroom,你穿著西服打著領帶,一般都得是那種600塊的armarni量級的,光鮮的像個人樣,早上五點起床,去給agent們買水果。你要分揀信件,準備各個會議室的餐桌,清理各個會議室的餐桌,包括洗盤子。分撿信件,送信,到電話交換機那里做接線員,復印劇本,給廁所換手紙,到洗手臺子上添液體肥皂,陪agent太太逛街,給agent遛狗。一天一般要出去送三次包裹,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晚上回家的時候順便做一次,當然,交通自己解決。有的時候Agent會給做出租車(早些年就是地鐵)的錢,當然大部分都把這筆錢省下來。回到家,12點,可以吃吃室友的剩飯,如果你有精力,一般是必須要有的,拿出從某個agent那里(通常是自告奮勇)領來的劇本,讀上一兩個本子,寫下故事大綱,人物分析,算是cover了個本子。然后,睡覺,新的一天開始。新的一天不要忘記換新皮鞋,不然舊的皮鞋里的汗還沒干,幾天就能得腳氣的。
這大約是一個典型的在mailroom做Training的人一天的工作。大部分時候是一周工作六到七天的。工資呢,按照最近的標準,大約是周薪400美元。
Mailroom恐怕是最恐怖的訓練場,據(jù)說能從這里出來,達到中等級別的人只占進來人的3%。按照NYT的統(tǒng)計,雖然篩選率如此之高,報名的人依然如潮水,報名人數(shù)和錄取者的比例大約也是30:1,就是說,從進到出,900個人里能有一個擠進中層的。支持這些人的,據(jù)說,這就是所謂的美國夢。
是的,在mailroom里,生存下來的都是那些能做夢的人。他們的夢,遠遠超過了普通人。這也難怪,當你還是整個金字塔的最底下一層的墊腳的時候,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揣著7位數(shù)以上的支票在紐約或者好萊塢的大街小巷里奔來跑去,把這些票子親手交給那些大明星手里,說不定還能有幾次眼福,幾次艷遇,這種感覺,恐怕不難激發(fā)出天大的野心吧。
說了半天,agent到底是干啥的呢,其實agent就是代理人嘛,把自己的client介紹出去,從中撈取一筆手續(xù)費,一般是10%吧。這區(qū)區(qū)百分之十,已經(jīng)讓人用最險惡的詞語來咒罵這個職業(yè)了。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錢。Budd
Schulberg當初寫過一本W(wǎng)hat Makes Sammy
Run,把這些agent寫成為達目的,不惜代價,不顧廉恥,不講道德的人。書一出版,就拿到NYT暢銷書版的頭名。MGM的大老板Mayer憤怒的說,該把這個家伙給驅逐出去。他爸爸,Paramount的大老板B.P.Schulberg,就跟Mayer說,這可是好萊塢土生土長的唯一的作家,你還要把他驅逐到哪里呢。
40年代的幾個重要的判決出臺后,時代變遷,agent逐漸成為了整個好萊塢的統(tǒng)治力量。第一波大概算MCA大老板Lee
Wasserman入主Universal。第二波革命,應該十Michael
Ovitz的CAA了。Agent往往能夠一手搭起從劇本到演員到投資的整個Deal,然后推銷給某個片場。不過外人卻很少意識到agent的權勢。大約是因為好萊塢害怕agent直接參與制作會有損Client的利益,所以規(guī)定了禁止agent掛名電影制作。所以agent不容易出頭露面,只在后臺運籌帷幄,雖是真正的權勢人物,卻不用擔心在名利場里,鎂光燈下犧牲的個人生活。
代價呢?代價當然是有的。所謂agent,就是為client服務的,就是料理他人的生活,代價當然是犧牲自己的生活。主要的工作,就是推銷,把自己的client推銷出去,為人做嫁衣。
想要成就如此的霸業(yè),基本上你要從mailroom做起,這簡直成了鐵打的規(guī)矩,所以起名叫做training,說得好聽一點,就類似于娛樂圈里的研究生,還是付錢的。這個研究院的第一任研究生,就是William
Morris Agency的傳奇老板Abe Lastfogel。他老人家就是從給William
Morris跑腿干起的,直到最后接手整個Agency,成就一代帝國。其后的畢業(yè)生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Lou Weiss,David
Geffen,Ron Mayer,Irvin Winkler,Michael Ovitz,Barry Diller,Jeremy
Zimmer……
想進mailroom,說來也奇怪,面試的時候,對方往往要千方百計的打擊你,給你一種門檻很高的感覺。說來很簡單,工作很累很惡心,堅持不下去的人基本上幾天就走了,這樣還不若上來就制造恐怖氣氛,把那些意志薄弱者消除在外。但是就算這樣,還是有很多人混進來。沒辦法,雖然知道工作很無趣,大量娛樂圈里的名人還都把孩子往里送,因為,mailroom就是一個大熔爐,想知道圈子是什么樣的,這里是最好的學習場。所以,才有了書名里的Hollywood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這里對他們,是寬進嚴出的地方,很多人自然將來另有入行之道,但這里殘酷現(xiàn)實卻是最好的開場。當然,有些篩選也是必要,比如如果你已經(jīng)有家有室,那一般agency會勸你打住,畢竟以mailroom的收入,自己吃住都成問題,再別說養(yǎng)家糊口了。還有女同志,最早也是要排除在外的,不是種族歧視,干 mailroom少不了抱著成堆的膠片跑來跑去,出門送膠片也是常事,這種體力活,還是男生來干最好。
這樣說來,進mailroom,其實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沒有relationship,那就創(chuàng)造一個出來,對方需要什么樣的人,你就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樣的人。Agent就是一個推銷員,想當agent,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給推銷進mailroom。聰明絕頂者如David
Geffen,第一次沒過,第二次換家agency就拿出了對方欣賞的簡歷。當然,事后人家向UCLA要他那不存在的學歷證明,結果他每天早起一個小時去郵箱站崗一個月把信截下來,換成自己偽作的信,已經(jīng)成為佳話。Lou
Weiss說,這般聰明的人,我說什么也不會放走的。學歷算個屁,只是為了先卡掉無數(shù)申請者的無奈辦法吧。再比如Gary
Randall,其實是賣保險的,跑去面試,被人不屑。他說agent不就是推銷么,我賣保險也是推銷,為啥不行。他跟面試的人打個了賭,如果能買他們agency一個保險,就進mailroom。結果他發(fā)現(xiàn)William
Morris居然沒有key-man policy,就成功做成一筆買賣。光這買賣的提成,就夠他mailroom呆五年的工資。
進mailroom的人,當年可以說千奇百怪。不像今天,充斥了從法學院,MBA畢業(yè)的人。有人是想當演員,當導演,卻苦于沒有天賦,有些人只是別人提起,覺得有興趣,有些人就是要進娛樂圈看看,不一而論。有人窮困潦倒,有人已經(jīng)掙到6位數(shù)的工資。不管是哪種人,能夠迅速面對現(xiàn)實擺正態(tài)度,知道自己該怎么做的人,才能迅速從mailroom里爬上去。
因為整個mailroom就是一個將你的全部自尊徹底洗掉的地方。整個過程,就是用羞辱來形容。將你的ego從你身上完全抹去,你就可以為你的 Client服務了,在mailroom里,你的client就是Agency里的agent。就算你是名門之后,也不會有啥特殊待遇,或許,是更多的羞辱吧。Mike
Medavoy的兒子Brian上班第一天,有一個agent就高興的大聲召呼:嘿,瞧啊,誰在給咱們送信呢。
在mailroom,你需要有勁兒。沒力氣的人是沒法一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的。
在mailroom,你需要絕頂聰明。最快的時間解決最難的問題,才能贏得最重要的客戶。當初Elvis
Presley的manager跟William Morris
Agency,萬事談妥,突然橫生枝節(jié),提出要一個跑腿的,外加一間辦公室。大老板Lastfogel馬上說,跑腿的沒問題,這辦公室,我們這里實在沒有配得上你的,要有,也就是我自己的這間,要不這樣,你那天來了如果要用屋子,我馬上讓出來請你用。這種Solve
problem on your feet的本事,是需要在mailroom里開練的。Jeremy Zimmer去Fred
Milstein那里面試,注意到Fred
Milstein凳子不轉了,就下樓去從mailroom里卸了一個軸承給Milstein換了。當然了,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是不會有出頭之日的,所以他留了個條子"我修好了你的凳子――Zimmer",于是他升遷了。Ron
Mayer在選assistant的時候,會讓你去給他倒杯水。駑鈍的人會去倒一杯水。聰明人就去開一瓶新的礦泉水,加上冰塊,倒上水,把杯子邊上殘留的水滴擦去,下面墊上幾張紙巾,一并端過來。
在mailroom,你需要信息。如果你夠聰明,這點難不倒你。不是讓你送支票么,7位數(shù)的支票不是為了讓你咂舌用的,數(shù)字就是信息。每個送信的人都知道很多信沒封口,都會打開來看看里面寫了啥。信息就是power。在mailroom就是收集信息的地方。David
Geffen說他什么都想知道,結果練就了讀倒著的東西的本事。他還帶頭用熨斗燙開封口的信封來看。而Barry
Diller主動要求去復印劇本,因為他想把所有能讀的都讀掉。除了讀信,還可以聽電話。Agent打電話的時候,assistant什么的都可以聽的,事實上他們更喜歡這種被聽的感覺,而assistant也是這么學習的,沒人教你,都是你自己聽。
在mailroom,你需要關系。David Geffen說他每周六都去上班,中午就去坐在agency里的權勢人物Nat
Lefkowitz旁邊吃午飯。當然,飯桌很大,吃飯的人很多,都是想要跟Nat套上關系的人。后來Geffen跟他的老板鬧翻的時候,就是Nat給他又找了一個老板。把握住中意的老板的習慣,經(jīng)常在關鍵時刻出現(xiàn),非常重要。
Mailroom是個競技場,進來的人按照先來后到排好隊。想要早出去,就要把前面的人排擠掉。有能力的就非常喜歡跟別人聊天,把排在前面的人能嚇唬的嚇唬走,能哄的給哄走。反正只要是不犯法的,不違背良心的招,能使的都使了。有人曾經(jīng)在電梯里說有人要招他做assistant,結果事情料理完過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職位已經(jīng)被電梯里那位搶了。這還不算狠的,有個老板要招assistant,有人正在過去的路上,結果聽到有人叫他,一轉頭,發(fā)現(xiàn)被那人從另一側超過,搶先進去面試,搞走了職位。
當然,當上assistant并不是就出師了,你不過是從大家的跑腿的變成了一個人的跑腿的,shit還是那么多,夢想,當然還是一樣的大。Michael
Menchel腹瀉不止,一上午都蹲在家里馬桶上。老板Bill
Harber打電話過來:"Agency里一樣有廁所。你給我穿上西服帶上領帶,兩點以前報道!"
Adriana Alberghetti放棄了Smith Barney的部門經(jīng)理工作,去了Endeavor。她被分給Ari
Emanuel(雅荻注:就是Entourage里面的Ari的原型,Endeavor就是劇中MGA的原型)做assistant,星期一開始。她前一個周五去見Ari,"We're starting this partnership, we can make it work."Ari的回答是"你他媽的滾出去。"然后Ari跑到他那里說,我跟別人打賭了,你三個月肯定滾蛋,看我今天花多少時間把你給弄哭。那天老板贏了,但是哭了一個周末的Adriana沒有再輸。后來她又跟了Tom
Strickler。Tom是編劇的Agent,成天讓Adriana讀劇本,然后一大早還沒時間準備就向他匯報。基本上是三分鐘,把故事和人物說清楚。三分鐘一過,Tom就會說,不行,重來,這次兩分鐘。后來Tom跟她說,你不成啊,連劇本都不能讀,還做什么agent。Adriana大怒,說自己天天都讀,怎么不能。Tom就說,好,過去的不算,然后他伸長了胳膊在墻上劃了道線,說,你現(xiàn)在讀吧,全部咱們client的劇本,讀一本壘一本,十月份讀不到這里,就別想著升職了。五個月過去了。劇本慢慢壘起來,中間有時候Tom還會突然從已經(jīng)壘起來的劇本里隨便抽出一本,讓Adriana來馬上總結。到九月十五號的時候,還有快三十本。Tom貼了個信封在線上,說里面是獎品。然后很認真的跟Adriana說,我跟其他agent打賭你能不能讀完,我是唯一一個賭你贏的人,不要讓我失望。嘴上這么說,Tom手下卻不軟,眼看快到了,他還偷偷的不時從劇本堆里偷走幾本,給Adariana一種Sisyphus 推石上山的感覺。結果adariana終于讀完了,那天Tom招大家開會,落了淚,Adariana也落了淚。獎品嘛,是跟其他agent一起去紐約電影節(jié)的機票,和到自己家度周末。
Tom Strickler自己很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當agent就是要為client服務,可是娛樂圈里的client實在是千奇百怪,所以他們這些 Agent也常想出最邪門,最不講道理的要求。作為agent,你有責任為你的assistant制造這些讓他們終生難忘的瘋狂回憶。他有一次跟一個 assistant說,你的手表太難看了,不要戴了。過了一個月,那個assistant又把手表戴上了。他把那人拉到廁所,當著他的面把表給沖了,跟他說,"我跟你說的事,你就去照做。"然后又給那人買了一塊表。
當然,不是人人能這么熬過來,熬過來的人,也有千奇百怪的辦法發(fā)泄。David
Geffen曾經(jīng)往自己老板的花盆里撒尿。跑到會議室去跟女友做愛是很多人覺得比較痛快的發(fā)泄辦法。古怪的agent們要求早上會議室的糖塊碼成乳房狀,就有人在旁邊的果盤上放上一根香蕉和兩個獼猴桃。Barry
Diller還曾經(jīng)把自己討厭的人的鞋子沾在地板上。
不過,也許最快活的回憶,還是那些成長的過程。有人回憶自己到處推銷Marilyn
Monroe的時代,那時候她一天50美元。還有人回憶自己如何成為了Marlon
Brandon的第一個agent,有人說他如何簽到了沒人認識的Barbara Streisand,還有人說自己剛出道是給Saturday
Night Live拍節(jié)目,親手簽下Chris Rock,Adam Sandler,Ben Stiller……如何跟著Jim
Carry成為大腕,如何250萬把沒人讀得懂的six sense劇本賣給了Sony……
(配圖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f3ea30100e42h.html)
(大量劇透,慎入)
好吧,標題是我改成了too many cars,因為原標題太搞笑了,先賣個關子吧
這集主線相當清晰,兩條:
1、Turtle本來應該開心的30歲生日,反而讓Turtle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問題。
2、Charlie的Pilot首播報告出來,E面臨一次痛苦選擇。
如果沒有記錯,這是Entourage第一次正面表現(xiàn)E跟女孩上床的戲,所以雖然上集結尾已經(jīng)知道要發(fā)生什么,但這一集緊接上集結尾,還是讓我有點小意外。
Turtle老媽的瘋狂來電其實依然是在為Turtle考慮自己的為來做鋪墊,Turtle應該是這個戲里最生活無憂的人,但現(xiàn)在他也終于開始思考未來了,因為怎么說也30歲了。
Charlie因為Pilot首播緊張的要命,看上去相當眼熟,因為很多人應該還記得Drama的Pilot首播時緊張的樣子,比Charlie夸張多了,當然Drama的結局是好的,可是Charlie相反。
E面臨了重大難題,本質是如何面對自己的判斷失誤。Charlie的確不夠出眾,但這一劇集是E親自一手挖掘和開發(fā),其實表面是要面對如何面對Charlie,其實本質是要面對自己最初的眼光失誤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Ashley起到了點醒作用,這也是E為什么對Ashley的印象快速扭轉的本質原因。我實在對Ashley這個角色沒任何感覺,演員不錯,把尷尬地假扮成熟的討人嫌扮演得很到位,對我來說,她成功了。
賽車場面就相當于這一集的“大場面”,以往如果不是大Party,就是是一個首映啥的,這次也算來個小創(chuàng)新。
Lloyd還在受折磨,但看來他還是樂此不疲,這集Ari在教訓Turtle時順道讓Lloyd展示了一下一個努力的agent assistant的普通功力──就想上一集報告里我提到的Mailroom那本書一樣,劇本的Coverage每天都少不了,而且隨時隨地都能一兩句話把一個劇本故事pitch清楚。其實我現(xiàn)在平時工作,也已經(jīng)達到了每周工作日每天精讀一個電影劇本的數(shù)量。如果你做agent估計這個數(shù)量只會不停翻番。
這集的Ari依然光芒依舊,特別是Turtle突然出現(xiàn)在辦公室的敏感,以及在E面對困局前來求救時,他也敏感的對形勢進行了準確的預判──無論E走還是留,他是保不住Charlie的。
在這個情節(jié)點上,我萬分理解E。我在實際工作中,幾乎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況,只是換成了制片人、導演和投資人的三角關系,我做的選擇跟E一模一樣,奮力爭取不成,我撤,我寧可推出這個項目。這跟行業(yè)無關,跟性格有關。
Turtle打算重回學校充電,我也希望能早日看到他真的有機會再次面對Ari,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
這集結尾Vince一句話再次點醒本季的主題──每個人都想走自己的路。
沒錯,在第一集其實就已經(jīng)暗示的很明確了,這季四個人正在逐漸獨立,四兄弟分別將面對的是什么還尚未可知。
總體評價:
這集敘事相當流暢,但問題就是過于流暢,沒有什么興奮點,比前兩集整體有提高,但有限。
八卦:
如果想了解更多美國電視劇Pilot試映內部游戲規(guī)則,推薦一部電影,看完就不用多解釋了,或者也就明白為什么E對著電視網(wǎng)的人大聲喊40個老棒槌云云。
試映體系在中國還完全不存在呢,因為美國電視劇都是電視網(wǎng)定制劇,中國的定制劇才剛剛開始,差異太大。而且中國的電視劇行業(yè)可比電影規(guī)范對了,所以Ari 對E說的電影比電視高一個檔次的事,只是在美國,在中國從受眾和整體影響力來說,依然是電視劇占絕對優(yōu)勢。這是當下的國情──做電視劇不丟人,不比電影人矮一頭,特別是我看完《潛伏》后,我更加堅信這一點。
提到的那部電影:《電視》(The TV Set),片子不錯噢,特別是對喜歡看美劇的朋友,有普及美劇行業(yè)ABC的作用。
http://www.verycd.com/topics/183278/
最后的最后,說出心里的實話,就會感覺好了。
ARI GOLD ARI GOLD ARI GOLD ARI GOLD
不可不看的美劇哈
補登記
好基友們要分道揚鑣了。。。
85演演戲、泡泡妞,第5季的陰霾一掃而光
I love season 6. Back to happy lives.
喔~我也想去意大利。604:david schwimmer??吹匠宋殷@了!他是DeanCain,懷念電視上還有美劇看的年代!ari拿槍掃射仇人很爽。還有導演本人。
6星!!
Lloyd回來吧!
無論如何都會給它五星的 這是感情!
蒸蒸日上的事業(yè)生活愛情,最后一集Ari拿著漆彈槍掃射老東家同事簡直是大快人心。
一群豐滿的男人
我不能再愛Ari Gold更多了!!
真好看
客串各種屌 Ari真是不錯其實 哎 老婆傻逼 女人總是complain about everything 沒錢的時候罵你不上進 賺錢了嫌你不顧家
一個好男人必須要有一個穩(wěn)固的家庭。這個劇12集是正好的,每一季有個完整的主題圍繞vince,每一集有小高潮多發(fā)生在Drama、Ari身上,每一個配角極度出彩,最后馬特達蒙那一段笑死我了。Sloan太過完美以至于不真實。
這季各種愛情家庭感情戲比重好大可是對這部分毫無興趣... 各種工作上的敵友關係才最為有趣,Ari和Lloyd尤其。
ari gold fucking awesome
最后兩集過癮呃 有點失落啊快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