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故事講述了一對表兄弟在亞特蘭大這南方說唱之地,為了自己及家人能過更好的生活而打拼。
2022.4.25看完最新的第六集,這六集我是一口氣看完的,看完只感覺Glover是個藝術(shù)家。以前看亞特蘭大這劇就是為了看Glover,可以說是我喜歡的少數(shù)幾個黑人了。
本季顯然和其他幾季并不甚一樣,paper boi的事業(yè)可以說是毫無發(fā)展(截止第六集)除了關(guān)于主角的幾集還有2集和主角毫無關(guān)系的特殊集。尤其是第4集很特殊,很荒誕,但也正因為其荒誕才讓它特殊。
本季有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主題,便是以黑人的角度客觀的看待一些zzzq現(xiàn)象,它不像其他大部分劇的zzzq情節(jié),他充滿了反思,本劇無時無刻不在諷刺某些zzzq的魔怔。這也就是本劇不同于其他劇得一點,它不會大喊著BLM去附和主流zzzq,反之,他諷刺,反思,探討zzzq是否正常,當然答案是否,zzzq早已魔怔。
我認為此劇會成為反zzzq的一絲火苗,他大膽的反潮流批判注定不會沒有意義。十分期待后續(xù)的幾集
電視發(fā)展史在20世紀末到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幾個重大時期 -
1 Broadcast公共臺主導時代,這個時期的劇集是嬰兒配方奶粉,講求的是公式化的制作成分,從角色到設(shè)定都盡量保持固定,并且干凈純良歲月靜好,這樣吃完晚飯打開電視的普羅大眾很容易理解劇集的概念,就算斷了幾集甚至幾季都毫無障礙地繼續(xù)看下去,這個時代的喜劇,如地鐵一般承載無數(shù)情節(jié)撐起動輒22集一季5季6季起跳的巨大體量,但是角色從第一集到第100集慶典都是一模一樣,童叟無欺地實現(xiàn)隨便看過某一集觀眾的期待
2 Cable百花齊放時代,開始撕去糖衣,以先驅(qū)HBO為榜樣,it's not TV,it's HBO,壓縮劇集的體量,找或驚世駭俗或沁人心脾或一鳴驚人的故事,各個都是沖著自家Cable TV的頂梁柱的野心展開制作的細節(jié),懸念的鋪陳,角色的轉(zhuǎn)變,謀求過目不忘周周追蹤的忠實粉絲,一開始就停不下來如果不知道這個角色后來怎么樣了就會抓心撓肝的觀眾群
3 流媒體爆炸時代,劇集變成易耗消費品,概念為王,三兩句話展開就知道好吃好喝在哪,風格為先,要吸到睛抓到feel上到頭才算厲害的作品,給創(chuàng)作者解開束縛,自由揮灑,觀眾點的是這個人的臺,一口氣看完的也是這個人的戲,把標簽最大化
說是三個時代,但是其實面對的觀眾在同個時空一直存在,口味也不斷游移,邊界也越來越模糊
Donald Glover亮相于Broadcast時代,攜手FX在Cable時代成長跨越到流媒體時代,像他這樣的優(yōu)等生,不隨波逐流追逐時代的潮流,而是采每個時代的精華,不斷完成個人和作品的演化:
Broadcast的精髓是什么?是觀眾對于確定性的需求。不同于傳統(tǒng)劇集用永恒不變角色來保證確定性的當年作品,Glover在Atlanta把角色的社會屬性定格,Paper Boi三季走來職業(yè)狀態(tài)一直處于一個cult屆已爆紅主流無人知的狀態(tài),在Paper Boi,Darius和Earn三人組外加Vannessa的身上更顯著不能磨滅的是Atlanta-ness,深刻在皮膚且根植于n代人澆灌出來的南方黑人身份 —— 于是玄妙地構(gòu)造了一個從哪集開始看都不耽誤的一種確定性 —— 就算巡游整個歐洲,仍然可以強烈覺察四個主角的黑人身份和London,和Milan,和Paris的黑人是完全不同的,走到哪里都是Atlanta的,儼然是Atlanta的就是世界的高級感
Cable時代的奧義,是角色的成長,所謂Character Arc,弧光一樣展開的立體角色。這也是Glover在Atlanta里面做得最精妙最玄學的地方,貌似每一季幾個主角都是在掙扎同樣的事情,但是把時間軸拉開到三季就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Arc不僅顯著,而且頗有禪意。最為普世,務(wù)實,面臨雞毛蒜皮卻也認真付出的Earn,第一季學著如何放下自我,融入世界,努力生存而力有不逮,第二季沒有了生存之虞,開始不斷處理價值觀的認知和現(xiàn)實的落差,自己的信仰體系和他人的巨大差異如何共存,落在保住工作失去愛人的不可兼得,到了第三季,貌似終于純熟而靠譜,什么荒謬的危機都能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面解決之后,卻成為了一個旁觀者,Al不要什么嗎?Van真的還好嗎?自我還重要嗎?心安理得接下同名同姓的人的包裹,是擴寬了自我的認知,還是徹底放棄了自我呢?很妙的地方是,出場時間不長的Vannessa,是Earn的三季心路歷程的一體兩面,從生存的掙扎,到與親密關(guān)系的相處,到第三季夢游一般尋找自我到高潮,貌似是成長路程上的另一種選擇,與Earn之路松散而細密地互文。Paper Boi Al也從第一季的面臨自己的沮喪,第二季面臨自己的恐懼,到這季無意識間發(fā)掘出潛意識里的自己。參不透的,起點出奇的高的Darius小哥,也在三季的過程中越來越入世,每一季都會提到自己的Nigia身份,抑或奇妙的哲理,是從第一季的毫不在乎,到第二季的個人愛好,再到這一季的民族瑰寶和族群利益,越來越具像化
而流媒體給到Donald Glover的自由,更是揮灑得如同第三季第二集的黑人假藝術(shù)家,顏色甩滿畫布,組合放肆隨機。進入第三季的Atlanta真的已經(jīng)擺脫了FX Cable的身份,而是重新以一個流媒體時代HULU/FX最亮的星般閃耀來存在。完全打破傳統(tǒng)的劇集排布,穿插若有似無主線劇情中的黑人社會小作文之外,只要定格下來的鏡頭和配樂都有種質(zhì)問觀眾“不飛一個嗎”的迷幻感。筆者未能飛起來看這一季非常遺憾
Atlanta看似草根的背景設(shè)定,其實灌注的是Donald Glover NYU正統(tǒng)劇本寫作訓練的精華 —— 最典型的呈現(xiàn)是我個人本季最愛的第八集Alfred夢母,從拍攝的復(fù)雜度上相比流媒體時代的美劇,堪稱極簡,但是層層細節(jié)鋪墊和展開的節(jié)奏堪稱筆上的特技,以最尋常的門與門,燈與滅,夜與日的日常切換,傳遞迷幻與現(xiàn)實的落差,但距離卻如同鋼索一般遠觀一眨眼就錯過但近看卻是不容忽視的存在,讓觀眾也有微微眩暈的體感,用一個名字喚醒回到現(xiàn)實,實在是寫作功力非常扎實
Donald Glover在Atlanta里面真的完全展現(xiàn)了他別人家孩子的功力,眼看貌似和大街上任何一個兄弟一樣廢柴,但是舉手投足之間就四兩撥千斤地談普通人只能用臟話表達的議題,在作品之外,還完全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不留痕跡——別人家的孩子,自由生長,但廢柴的我們,學不會
覺得失望的話確實不適合看第三季
說不如前兩季那么搞笑那么幽默的我支持,確實沒那么直白的搞笑了,這因為Donald本身并不需要頂級的喜劇來證明自己的演技和編劇能力(有那功夫不如回顧廢柴聯(lián)盟)
有看到部分黑人群體對他的評價是black god(不是我要吹捧的意思),他現(xiàn)在處于一個有影響力的身份上,需要做的是群體啟發(fā)和反省,就像男人在劇里借earn和al之口說的 要回饋community。說白了就是拍給黑人和白人看的,兩個人種都有被他諷刺的錯誤行徑,也有他幫忙發(fā)聲的需求,和咱們沒啥關(guān)系。就憑我們那最基本層面上對眉國文化知識的了解還不夠深刻的看懂這季到底在講什么,看懂一些雙關(guān)和淺喻是相當不錯了
他和弟弟寫劇本的時候估計擺明了基調(diào)就是要落回到人群中 而且劇里也有不少隱晦的喜劇內(nèi)核(比如吃雞腿)。覺得這季太zz化不好看 想要純粹的幽默還是去看stand-up comedy(我也愛看 不是在拉踩
1.all you can do is choose from a bad and a worse world, nobody can get you out of it;2.peace and cruelty can be happening in the same place;3.richer, meaner; too much race-sensitive do harm;4.shall men paid back for what their ancestors have done? ;5.don’t suspect others easily, or cause harm to them;6. No power of money, no status. 7.absence;8.who own your masters?;9.what is justice, race first?;10.do you know who you are?
三季追起來停不下來,很喜歡敘述的風格,每一個角色也都很有意思,最喜歡無比chilled的Darius。Drake假趴那次他突然出現(xiàn)太驚喜了。他的“尼泊爾蛋糕” 哈哈哈哈哈
第五集布達佩斯演出的小孩,答非所問很搞笑,結(jié)果唱的歌我覺得還莫名好聽。
paperboi的曲子也真的好洗腦,連著好幾天腦子里都是paer boy paper boy...
“它是一個提供有意義問題的劇,而不是提供簡單的答案?!?/p>
surreal...get above reality...
解析里還提到了我一直很好奇的海報概念,推薦。
ps Earn演員Glover的this ia American的解析也有意思,真的是有才華
這一集主要講的是Darius帶領(lǐng)Al服用迷幻藥的一段“旅程”。Al在跟Darius走失之後,正式進入內(nèi)在(內(nèi)心深處)的旅程。因為迷幻藥物會把你內(nèi)心平時習以為常的潛意識和安全機制全都放大並能讓你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面對它:1,基本從跟Darius走失之後Al所經(jīng)歷的事情都是他平時潛意識深處心理機制運作模式的映射,比如Al看到哭泣的女人會想著過去安慰並提供幫助,這說明Al本性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比如一個叫洛林的女人會不斷提醒和告誡Al一些事情,例如母帶的歸屬權(quán),這個女人其實代表了Al內(nèi)心的安全機制。在平時正常的情況下大家不會意識到自己內(nèi)心活動的運轉(zhuǎn)模式,但是迷幻藥能把你內(nèi)心的所有東西無限放大,並讓你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去面對它,包括你內(nèi)心的安全機制,以及恐懼。旅程的結(jié)尾Al變成流浪漢也揭露了Al內(nèi)心深層次的恐懼是什麼??偠灾?,編劇通過這一集,非常立體地闡述和剖解了Al的內(nèi)心世界。2,在西方占星學和心理學的領(lǐng)域裡,一個人的心理安全感機制和情緒表達是由這個人生命中的“母親”的角色來建立的,後來我們得知洛林就是Al的母親的名字,所以該集中洛林這個女人代表的是Al的心理安全感機制,而這個機制就是由Al的媽媽從小在Al的心理深處種下的。3,洛林和Al在離開俱樂部後的那場對話戲很有意思,你可以看到Al是怎麼跟自己的心理安全感機制對話的(平時的內(nèi)心活動),甚至可以聯(lián)想到在Al的童年他的媽媽是怎麼嘮叨(教育)他的。當Al開始質(zhì)疑和推開洛林(內(nèi)心的安全感機制)時,Al的心就被恐懼吞噬了(變成了流浪漢)。4,關(guān)於Al在“旅程”中失去對時間感知概念,這也是迷幻藥物的作用之一,因為迷幻體驗的邏輯是建立在對三維的思維方式的突破上(突破了時間感知的界線)。最後提一點,Darius這個角色絕對是迷幻藥“老行家”,因為他會在吃迷幻藥之前不喝咖啡來保持身體的“乾淨”,並認為迷幻藥是一種精神探索工具。在北美印地安人的傳統(tǒng)裡,每次服用迷幻藥都是一次儀式,一個精神探索和認識、療癒自我的旅程,在開啟儀式之前,都會禁止肉食,酒精,咖啡和性生活這類活動來淨化自己。
首播集就能給五星的地步,Glover可謂通讀??思{和鮑德溫,諷刺鞭辟入里一針見血。非裔兩難困境能被四兩撥千斤地如此呈現(xiàn),對得起多年的苦等。
我愿稱之為,美國圣經(jīng)
E1從白左女老師的善意招來兒童福利機構(gòu)的白左女官員,一路送到白左女同寄養(yǎng)之家,除了黑人社工沒人覺得這有問題,你以為黑人家庭不正常,但另一邊是更加魔幻……/E4 打土豪分田地的另一種詮釋
真正的神劇。黑人題材里最優(yōu)秀的。每一季都再上一個臺階。
不只是一部黑人電影,它屬于所有的陌生人
Darius潮男百科全書,Earn永遠在擔心未來,Van不知道想要什么,Paper boi Paper boi
第一集現(xiàn)實原型的小孩們并沒有存活下來
補前兩季時其實看得有點著急所以不太仔細,第三季一集一集細看下來發(fā)現(xiàn)這劇真是對種族問題的最頂級表達:它不是把目光輕輕地落在單純的種族歧視上,而是從不同視角去深入挖掘種族議題,例如矯枉過正的政治正確,例如根深蒂固的文化歧視,例如借反種族歧視的政治正確謀私利,這已經(jīng)不單單是種族問題而是人性問題了,而最偉大的文藝作品經(jīng)常直指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性問題。另外本劇的表達方式也頗為出彩,比如夢境和幻想的引入。//S03E08驚現(xiàn)Liam Neeson。//S03E09:用黑白攝影模糊黑白膚色之間的界限是神來之筆,黑人大審判兼具儀式感和荒誕感。//季終集:編劇已玩瘋,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鏡頭會拍出啥東西來,我無話可說,太NB了。
看完第七集 諷刺的手法更犀利了 但是我還是想要看到主角們天天游手好閑打屁搞事情比較快樂
第一集看完直起雞皮疙瘩,systemic racism造成的非裔美國人生存困境落到一個寄養(yǎng)家庭系統(tǒng)內(nèi)的孩子頭上,反抗不能又逃脫不得。啟發(fā)這集的真實案件結(jié)局太讓人絕望,編劇給出的結(jié)尾則要溫情許多(btw這集的編劇并不是Donald,而是他弟弟Stephen,只能說兄弟倆都好有才)
你知道的。時不時,在某些生活遭遇里,我們都會生出一些怪想法。不足以怪到成為科幻懸疑情節(jié),只是一些走神的間隙。又或是對一些文化差異、刻板印象、特殊癖好,有一些說出口會嚇到人的壞觀點?!秮喬靥m大》拍的就是這么一些細枝末節(jié),很怪很美。讓人覺得原來大家都有不少腦袋壞掉的想法。這是我認為的最hiphop精神,也最像詩的美劇。如果要選個私人美劇TOP3,那么毫不猶豫就是《百年酒館》《難以伺候》《亞特蘭大》?;旧?,它們就是我對于人生的看法。無論如何喪氣,始終要對生活保持一點悲觀的惡趣味。
第一集漁夫的話點出本季的主題是whiteness,它既是privilege也是blindness:“血和錢到位了,任何人都能成為白人,一直如此。但是成為白人的問題在于,你會變得盲目。很容易看出來黑人是被詛咒的,因為你將自己與他們區(qū)分開來。但沒看出來的是,你和他們一樣都被奴役著?!北炯竞芏嗉锒加羞@樣的角色:保持著與受壓迫者的距離,同時又自得于自己“勇于”擺出一副堅持社會正義的表演姿態(tài)??梢砸谬R澤克講剩余快感那段:“無論何時,當有人似乎要自貶時,當他擺出那副‘我瞧不起自己的國族、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別)’的姿態(tài)時,要格外留意,尋找其中隱含的特權(quán)。拉康主義者把它稱作剩余快感?!?//更加零碎的劇情,有些情節(jié)略顯刻意,但借喜劇揭開傷疤的功力不減。最喜歡第九集對黑人文化再生產(chǎn)的諷刺。
必須五星 感覺有點high maintenance 的趕腳 高明
三巴掌換Woke蕾絲家庭集體自殺事件,2Pac荷蘭恐怖安樂死,富豪之樹配電鋸,崩壞亂世之歷史賠償合理性,審訊粉絲吉他曲,品牌剝削公益基金,當代親子教育他人之母,who owns your master,黑人膚色論火焰噴射對決,法式面包殺人棍之吮指炸排讓-皮埃爾·熱內(nèi)電影大致敬……一半本土種族大寓言,一半怪奇癲狂歐洲行,果然是玩出花了。最后相片里出現(xiàn)的白男好像是在泳池爆頭那位?
第一集看得很難受,尤其孩子抱住警察的一幕。就覺得這要是編造出來的劇情太天才,同時惡意也太大了。越琢磨越不對勁,去搜了下,果然源自真實事件,對比現(xiàn)實中the hart family的結(jié)局,更難受了
我感覺到了全都回來了.jpg
問了一下荷蘭的朋友,這兩年這個“圣彼得”活動已經(jīng)在改變了,會涂成其他顏色了。LMAO
期待DL能像JP一樣去拍長片。前兩季有時候還在拍段子,但視線從三人移開后開始怪談式揭露社會全景。對于邊緣人來講,主流文化對他們的期待,構(gòu)成了他們的荒誕日常。(原來DL想把Atlanta打造成Twin Peaks with rappers
這一季再不是亞特蘭大了,而是Donald Glover的瘋狂multi-universe
好是好的,但感覺是《This is America》而不是《Atlant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