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的虛構史詩年代劇《鍍金時代》,由《唐頓莊園》主創(chuàng)Julian Fellowes開發(fā)并撰寫劇本。
劇集背景為美國經(jīng)濟發(fā)生巨大變化的一段時期。故事從1882年開始,講述了年輕的孤兒Marian Brook (Louisa Jacobson飾),她是一名南方將軍的女兒,住進了古板傳統(tǒng)的姑媽Agnes van Rhijn (Christine Baranski飾)和Ada Brook (Cynthia Nixon飾)在紐約的家中。神秘卻頗有才華的非裔美國女人Peggy Scott (Denée Benton飾),喬裝成了Marian的女仆。在Peggy的陪伴下,Marian無意間卷入了一場社會地位戰(zhàn)爭:一邊是自己姑媽所代表的名門望族,靠的是家業(yè)代代傳;一邊是自己腰纏萬貫的大亨鄰居。鄰居家中,心狠手辣的鐵路大亨George Russell (Morgan Spector飾)和他野心勃勃的妻子Bertha Russell (Carrie Coon飾),一心想要被Astor家族和Vanderbilt家族的交際圈接納。
在這個將向現(xiàn)代社會轉(zhuǎn)型、令人激動的新世界中,Marian是會遵循這個社會的既定規(guī)則,還是會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一條道路呢?
很多都拿這部劇和唐頓莊園相比。唐頓莊園更莊重,年代感很足,這部劇是新舊之間的沖突和時代的向前發(fā)展,除了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發(fā)展,還有大格局上的改變。勾心斗角明顯少很多,看起來很輕松,比如9集 Marian Brook 要私奔,編劇留下了很多伏筆,很明顯私奔不成的。讓我沒想到的是對方也很誠實,直接坦言愛情比不了榮華富貴。
羅素夫婦:相愛,一個生意上很有野心,一個在圈子里很有野心。新貴試圖擠進舊貴族的圈子里,舊貴族看不起新貴的錢,又需要他們的錢來做慈善。
Marian的兩個姑姑:哈!一個還是和演律師時一樣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一個和欲望都市里完全不同的性格,演技真的都很好。這是題外話,大姑姑很明顯更排斥新貴,但也并非守舊要極致,她不顧救了Marian的 Peggy Scott 的膚色,雇傭她做秘書,大膽稱贊她,比劇中很多因為膚色排斥她的人要高尚多了。小姑姑明顯被保護的比較好,人還是比較單純和善良的。
本來我以為女主是Marian,發(fā)現(xiàn)大家都很出彩,希望后面她也能有所作為。
看到點燈儀式的時候,忽然感悟我們很多時候把身邊的事物當做理所當然,其實我們也是時代進步的得益者。然而不公和沖突無論哪個時代都有,我們現(xiàn)在看以前的劇,后人也會看我們的戲。
如果說《唐頓莊園》是不溫不火的變革,那么《鍍金時代》絕對算得上如火如荼的對抗。
劇集背景設定在1882年,這是美國經(jīng)濟發(fā)生巨大變化的一段時期。在這個將向現(xiàn)代社會轉(zhuǎn)型、令人激動的新世界中,老牌貴族Old Money與后起新貴New Money之間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
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輕的孤女瑪麗安·布魯克,她是一名南方將軍的女兒。
原本生活優(yōu)渥,是典型的白富美,可一切在父親老布魯克先生去世后,她才意識到父親早就一貧如洗,留給她的遺產(chǎn)僅有30美金。
無奈之下,她只好奔赴紐約,投奔兩位幾乎沒有聯(lián)系的姑媽家。
天不逢時,原本就貧困的瑪麗安在等車時還遇上了小偷,車票與現(xiàn)金全被偷走,悲憤交加的她只好坐在站臺哭泣。
一位黑人女子看到后主動為她付了票錢,巧合的是,兩人的目的地幾乎一致。
攀談中,女子告訴瑪麗安自己名叫佩姬,準備前往布魯克林尋找父母。
瑪麗安很感激佩姬的幫助,在得知布魯克林的渡輪取消后,她主動邀請佩姬在姑姑家留宿一晚。
另一邊,住在紐約市中心東61街第五大道的凡瑞恩夫人滿是煩心事。
她是瑪麗安的姑姑之一,年輕時被迫嫁給了一位有錢的貴族,但是并無感情,算得上利益婚姻。
她將此事歸咎于瑪麗安的父親,認為當年是他卷走了家里所有錢財,致使她不得已嫁給不愛的人才得以讓自己和妹妹艾達幸存于世。
如今,哥哥去世,那個未曾謀面的侄女卻要她來養(yǎng)活,心中自然有氣。
同時,她家對面搬進了一戶新鄰居,羅素家族。
羅素家族依靠經(jīng)營鐵路和水上運輸發(fā)家致富,是當時美國新貴之一。
闊氣的羅素一家不僅豪擲千金買下這幢別墅,內(nèi)部裝修更是奢華,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然而,凡瑞恩夫人卻并不待見他們,作為老牌貴族的她格外看不慣新貴族。
在她的認知中,老貴族早在獨立革命之前就已經(jīng)確立了領導地位,直到這些亂世中發(fā)了橫財?shù)谋┌l(fā)戶們出現(xiàn),企圖動搖老貴族們的地位。
像她這樣的老貴族們幾乎抱有同樣的觀念,他們排斥新貴族,同時也忌憚新貴族的財力,便抱團排擠他們。
因此,在瑪麗安剛到家里就給她定下規(guī)矩:永遠不能結交新貴。
對于姑姑的頑固,瑪麗安無法理解,初入社會的她對一切充滿著好奇,特別是對面的羅素家。
羅素夫人在剛搬家時就打定主意要讓美國上等貴族社會接納她們,這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且有助于為女兒謀得好夫婿。
為此,她十分賣力,主動與各個老貴族的夫人示好,還大辦晚宴,邀請她們。
其中,瑪麗安與兩位姑姑也在邀請名單之列。
瑪麗安曾與羅素家的大兒子簡單聊過天,英俊紳士的他也得到了瑪麗安的好感,再加上這幢豪宅的吸引,瑪麗安十分期待前去赴宴。
可是姑姑卻不愿意,無奈之下,她只好偷偷前去待了一會。這一去才注意到,偌大的房子幾乎沒有人。
羅素夫人準備了200位賓客的晚宴,真正來到的人寥寥無幾,唯一一位老貴族夫人前來還只是為了讓羅素家出資慈善拍賣。
被排擠的羅素夫人又氣又恨,她不明白為什么老貴族們要如此排斥他們,自家財富要遠超老貴族,難道他們不應該上趕著巴結?
對于妻子的憂慮,羅素先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他先是從事業(yè)上打擊老貴族,確保霸權地位,接著邀請社交名媛夫人圈中的紅人夫婦前來用餐,示意她們將慈善拍賣會放在羅素家,以此讓社交圈接納羅素夫人。
結果并不奏效,人家寧可把拍賣會放在不入流的小飯店,也不來羅素家。
于是,羅素先生直接在慈善拍賣當天霸氣的演了一出“霸道總裁愛上我”,花大手筆把拍賣產(chǎn)品通通買下,十分鐘內(nèi)解決了整個拍賣會。
這樣令人咋舌的舉動顯然是向老貴族們宣戰(zhàn),Old Money和New Money之間的戰(zhàn)爭想必會愈演愈烈...
《鍍金時代》的劇名引用自馬克吐溫的小說,原文運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大膽揭露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以后,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的腐朽黑暗,而從南北戰(zhàn)爭結束到20世紀初葉的美國歷史時期也就被定名為"鍍金時代"。
該劇也借助于新老貴族地位之爭,還原出當時上流社會紙醉金迷、勾心斗角的奢侈景象,以及展現(xiàn)了工業(yè)進程、城市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真實狀態(tài)等。
同時,劇中的一些橋段還諷刺了貴族奢靡,「底層人民」受苦受難的“貧*富*差*距“”。
當然,最主要的是該劇的整體質(zhì)量很不錯。服化道考究嚴謹,演員顏值和演技也都在線...絕對算得上HBO近期難得的一部作品了。
《鍍金時代》一共9集(目前已經(jīng)放出兩集資源),喜歡這個類型的劇迷可以去下載看看。
侄女人設到底是啥?天天懟她姑?看啥都不順眼?基本全程無表情,咋?美版Angelababy?瞪眼就是全部演技了?
自作多情讓律師別聯(lián)系,為什么看的我這么尷尬。
跟她姑說話,一點兒都不寄人籬下,堂堂正正她侄女呀!
她是不是女主,啊,她要是女主,那……那……選女主就這么草率嗎?
不要糟蹋我們戴安的演技好不好,這么重量級嘉賓給你當綠葉,能不能支棱起來。
追了半集忍不住來吐槽。
最近發(fā)生太多事了,我覺得自己心里都是荒涼。
最近開兩會,提案有允許單身30歲女性生一胎,有允許妻子查驗丈夫財產(chǎn)情況的。
我心里好難過。這兩條在我心里都是成立的,但是推進都好難。
就像這個劇里,那個黑色女孩想發(fā)表文章,報紙想影藏她的膚色。
一切都是觀念,我們在任何時代都有需要奮斗努力的東西。
因為不被這些東西束縛住的人是不會懂被這些東西束縛住是有多么痛的。
幸好,痛的不止我一個。
要發(fā)聲,要進步。
以后,當兩個黑人在街上說話,再也不用給白人讓路了。
《鍍金時代》,像讀閑書一樣慢慢看完了,人物塑造秉承編劇一貫風格,情節(jié)點線面結合,織成內(nèi)容豐富的風情畫,像一塊精工掛毯,匠人手藝嫻熟,與顧客也達成了默契,你大概知道他如何走針布線,哪些地方必定放上珍珠鉆石、哪些地方又肯定會做些好玩的小細節(jié)、哪些地方又故意留白,因為匠人和顧客彼此都太熟悉,所以驚喜談不上,肯定也不會失望,會心一笑的地方也不少。
大姑媽二姑媽雖然是美國人,但卻像奧斯汀或薩克雷小說里的人物,大姑媽是犀利冷淡的寡婦,二姑媽是老實呆板的老小姐,演員本身是個人色彩極強的,但到了角色中仍然盡力和角色融為一體,盡管看到大姑媽仍然不免想這是中古版的戴安,但二姑媽隨著劇情推進讓我慢慢忘記了《欲望都市》里的米蘭達,不容易的。
羅素夫婦像一對趾高氣揚旗鼓相當毛色油亮的大洋馬,新錢代表的設定,演員和劇情都很貼合。這樣的夫婦,風光強勢表面下隱藏的不屈不服、捉襟見肘、自卑、寬和,以及他們乖乖的一對兒女,很立體地被呈現(xiàn)出來。片中許多我喜歡的情節(jié)都出自這一家。編劇擅長的底層仆人線為此加分不少。比如作為新錢看來上流標配的英式管家、法國廚子這個梗,被“陰損”的編劇玩得很溜,首先是讓鄰居的管家來自家干私活兒教授英式禮儀、招待貴客,最后被氣壞的原主人登門拆臺。再是一直像模像樣的“法國”大廚,干了幾年臨到最關鍵時刻發(fā)現(xiàn)是來自肯薩斯的土老帽,裝自以為正確的法國口音好幾年,到被拆穿的時候還捏著口音不放,直到周圍人看不下去了,最后無奈用肯薩斯腔感嘆:“好吧?!蹦且惶幙吹帽Α?/p>
劇中各色擁有缺陷的人物是有意思的,幾乎每個人都有缺陷。有缺陷的人物對于會講故事的老手一向是好道具,從莎士比亞到上世紀的電影,直面人性的不完美、展露這些不完美,而不是粉飾、忽略、刻意美顏,這才能得以呈現(xiàn)五光十色的戲劇景觀,就像陽光照向色彩斑斕的湖水,透出湖底各色的石頭。倒不是說這部劇在這方面做的有多好,而是這種扎實本份的技巧已漸漸被遺忘與拋棄。
回到這部劇。對于這些有缺陷的人物,如同現(xiàn)實生活中你會面臨共存、拒絕、接受、包容等各種選擇,劇中人也有各色現(xiàn)實選擇,比如大姑媽雖然反感喜歡告密、挑撥、使壞的貼身女仆,但還是沒有辭退她,畢竟多年相處,暫時找不到更合適的人。
還有假法國廚子,以羅素夫人要強要面的個性,最后還是因為權衡再三也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所以沒有辭退,面帶痛苦地說:“說肯薩斯的也實在太那個什么,好歹就說是從中西部地區(qū)來的吧?!?/p>
暗地里溫情的線,從開篇到結尾,繞了一圈回來打了個小小蝴蝶結。
第一季結束。
倒是有了不少懷舊的興趣,想重讀亨利詹姆斯(大姑媽大概會冷嘲)、伊迪絲沃頓。再看一遍電影《純真年代》也好,米歇爾菲佛和薇諾娜賴德真美。
這是發(fā)生在140年前美國鍍金時代的故事,在美國東海岸的紐約縣(現(xiàn)在的曼哈頓)所發(fā)生的關于新秀資本與上流傳統(tǒng)對抗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們所發(fā)生的事情聚焦于曼哈頓第五大道與東61街交叉口相對而望的兩棟別墅中展開...
一、歷史背景梗概
二、城市沿革與地圖
三、人物分類梳理
四、劇情細節(jié)精解
五、影片賞析
1800-1883,政黨分贓制的開始到彭德爾頓法案的簽訂。【標志著美國政府持續(xù)了大半個世紀腐敗的終結】 政黨分贓制_百度百科 (baidu.com) 彭德爾頓法案_百度百科 (baidu.com)
1820-1920,美國自由移民時代?!緩?920年后實行有配額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第一波移民潮發(fā)生于1820-1860,約500萬人。主要為:愛爾蘭人、德國人、非洲黑奴及少數(shù)淘金的亞洲人。
第二波移民潮發(fā)生于1861-1880,約500萬人。主要為:歐洲移民。其中1864年林肯頒發(fā)了《鼓勵外來移民法》。而此鍍金時代的美國,工業(yè)革命的進程如火如荼,也急需大量人口,不僅僅是官方更多來自民間企業(yè)的優(yōu)厚移民待遇也層出不窮。
第三波移民潮發(fā)生于1881-1920,約2350萬人。此階段導致人口爆發(fā)式增長,使得當局不得不使用各種手段限制有色人口入境,最臭名昭著的是于1882年頒布的《排華法案》。
移民后果:以上各種無限制移民政策大大推進了工業(yè)革命的進程,促進了東西部的開發(fā)與建設。但同時也導致了美國內(nèi)部人種繁多、語言產(chǎn)生地域性分異,19世紀各大城市幫派林立、貧富差據(jù)極大的局面。【2018年的美國鍍金時代紀錄片中說道:全國最富有的4000個家庭不到百分之一的美國人擁有的財富幾乎和剩下的1160萬戶家庭加起來相當。】
1851-至今,《紐約時報》(英語:TheNewYorkTimes,縮寫NYT)是一個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于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chuàng)辦和持續(xù)出版。它是美國嚴肅報刊的代表,有相當?shù)挠绊懥Α?/p>
1863-1869,太平洋鐵路(又:陸上路線)——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修建并通車,開啟了全美鐵路建設的熱潮。
1870-1900,【鍍金時代:(英語:Gilded Age),美國的財富突飛猛進的時期。這段時間中,數(shù)百萬的移民從歐洲來到了美國,同時大量的重工業(yè),包括鐵路、工廠、采礦等都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大部分的財富都聚集到了美國的北部和西部;而南部,作為南北戰(zhàn)爭的戰(zhàn)敗方,在經(jīng)濟上始終低迷,越來越依賴于棉花和煙草的種植,同時這兩種作物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價格。這個時期對美國南部的黑人來說是最糟糕的時期,他們?nèi)员粍儕Z政治權利和選舉權。此外,美國政治在這個時期之中也有了很大的階段性進步?!板兘饡r代”這個名字取自馬克·吐溫第一部長篇小說。1873年,馬克·吐溫與華納(Charles Dudley Warner)一同創(chuàng)作了這部作品。這部作品的主題是諷刺南北戰(zhàn)爭之后的充滿貪婪和政治腐敗的美國政府。之后,美國人用“鍍金時代”一詞來稱呼這段時期。這個詞組實際上出自莎士比亞1595年的作品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俊匀珰v史
1、故事兩家房屋坐標
曼哈頓街道大抵以數(shù)字來命名,南北走向稱大道,東西走向稱街,街又以第五大道為分界點再分東街、西街。 故事中兩家處于第五大道與東61街的交叉口處。
2、關于紐約沿革
◎ 紐約合并(1898年)
1898年,布魯克林(當時為一個獨立城市)、紐約縣(包括布朗克斯的一部分)、里士滿縣和皇后縣的西部合并,正式成為了現(xiàn)代的紐約市。
所以,當時1882年時所說的紐約其實就是指曼哈頓區(qū)。
◎ 幫派林立
移民也導致了西歐各大黑幫對紐約的滲透。近一百年來,這些臭名昭著的犯罪團伙——統(tǒng)稱為五分幫派,幾乎遍布了紐約城及周圍地區(qū),他們一度也被視為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團伙之一。
電影《 紐約黑幫 》描繪的如今紐約市曼哈頓下城地區(qū)的五點區(qū)(Five Points)曾幾何時被視為美國的初代大熔爐,這里是最貧窮和最不幸的移民聚集地。
◎ 紐約公共交通沿革
【1825年,一個名為George Shillibeer的馬車制造商被委托制造了一種新型的更大的用于城市間交通的馬車,omnibus(公共馬車),能夠乘坐16名乘客,由三匹馬拉動。如下圖:
1831年,這種公共馬車被引入到紐約,到1835年,紐約就已經(jīng)有超過100輛這樣的馬車運營。費城、波士頓和巴爾的摩分別在1831年、1835年和1844年引入了類似服務。1856年,最早的公交公司——London General Omnibus Company成立了,成立初年就收購了580輛公共馬車和6400匹馬。這種馬車的發(fā)明使得乘坐費用大大降低了。19世紀中期的紐約,乘坐一次公共馬車平均只需12.5美分(合今天2.5美元),而當時普通美國工人的工資是50美分每天,只占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因此雖然公共馬車的速度相比出租馬車并沒有提高,甚至因為乘客增多并且要中途上下客,反而更慢,但因為相對價格的下降,乘客數(shù)量大幅上升。1850年代,紐約平均每天有12萬人次乘坐公共馬車,合平均每人每天乘坐0.25次。雖然此時公共馬車的主要乘客依然是相對富裕的新興中產(chǎn)階層,但普通人也會偶爾乘坐。
1830年,第一條城際火車線路在利物浦與曼徹斯特之間開通。然而,蒸汽機因為其巨大的體積,危險的高溫蒸汽,巨大的能耗和噪音,并沒有被應用到城市內(nèi)部交通中,但鐵路卻被引入到城市交通來。1832年,在紐約曼哈頓島上的哈勒姆區(qū),鋪設了第一條城市交通用的鐵軌運行公共馬車。這條鐵路本來是暫時的,計劃未來會被蒸汽火車取代,但實際馬車的運行非常良好,被認為相比蒸汽機更適合城市內(nèi)的交通環(huán)境。于是這種形式就被保留下來,被稱為horsecar(軌道馬車),并在比較繁忙的線路上慢慢取代了傳統(tǒng)的omnibus。
因為鐵軌大幅減少了阻力并增加了穩(wěn)定性,horsecar在不增加馬匹的情況下,可以很輕易的以兩倍于omnibus的速度,拉動兩倍的乘客量,同時事故率也降低為omnibus的八分之一。隨著承載量和速度都上升,單位運營成本的運量也大幅上升,價格進一步下降,加上速度終于超出了步行,達到了10-12公里每小時,舒適性也大幅提高,使得公共交通對于普通工薪階層的吸引力大大加強。到19世紀末期,這種軌道馬車的票價大概是10美分,雖然高于同時期公共馬車的6.25美分的票價,但運營距離也一般遠較后者為長。而同時期男性工人1-2美元的日薪,已經(jīng)可以負擔每天通勤乘坐的費用。當時,紐約平均每個居民每天乘坐0.8次軌道馬車(美國城市平均水平為0.5次)。同一個車廂里,有中產(chǎn)階層的女性,也有愛爾蘭的男性移民工人,公共交通的普及為各種社會階層的人提供一個了嶄新而有挑戰(zhàn)的公共空間。
弊端:交通堵塞,馬糞污染城市環(huán)境。 1880年,紐約市政從街道上清除了15000匹死馬。】 轉(zhuǎn)自-近代西方城市交通簡史(一)馬車時代1600-1880 - 知乎 (zhihu.com)
【19世紀下半葉,高架鐵路開啟了郊區(qū)城市化進程。中產(chǎn)階級可以住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遠離噪音和異味——但仍可以趕過去上班。私營鐵路公司架起了曼哈頓主要街道到郊區(qū)(之前為保留農(nóng)田)的鐵路線。但是市區(qū)到郊區(qū)之間10美分一趟的交通費用,對于當時在市中心上班的普通勞動者來說還是極其昂貴的。
1883年5月24日,連接著紐約的布魯克林區(qū)和曼哈頓島的布魯克林大橋正式交付使用。
1898年,5個行政區(qū)的整合使紐約市的行政面積增加了13倍,這成為了當時地鐵系統(tǒng)建設的良好契機。包括地鐵的票價結構設計在內(nèi)的眾多因素,意味著更大比例的曼哈頓勞動者可以住在地鐵延伸到的郊區(qū)?!哭D(zhuǎn)自- 城市史記︱曼哈頓城市密度之興衰 (qq.com)
◎ 道路照明
【19世紀前,美國紐約和其他城市的大街,以掛在柱上的鯨油燈來照明。雖然市內(nèi)到處都有鯨油燈,但許多人仍舊埋怨光線不足,夜間很難看清東西。
19世紀發(fā)明了煤氣燈,煤氣燈亮度增大,市民夜間外出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因此,盡管有人批評煤氣燈會驚擾馬匹,但紐約和歐洲的主要城市均大量使用煤氣燈作為路燈。
真正使路燈完全改觀的是英國的斯旺和美國的愛迪生。他們先后于1878年和1879年各自發(fā)明了白熾燈,用作路燈十分理想。紐約市很快用愛迪生發(fā)明的燈泡作路燈,由珍珠街發(fā)電廠供應電力。這座發(fā)電廠建于1882年,是今天發(fā)電廠的老祖宗,它最早向紐約市輸電。電燈的發(fā)明對美國影響巨大,尤其有助于減少街上的罪案。1884年,英國電力工程師普利斯看到紐約設備之佳,贊不絕口,他說:“沒有什么比由光輝耀目的紐約大街轉(zhuǎn)到黝黑晦暗的倫敦街道更使人沮喪的了?!薄哭D(zhuǎn)自- 路燈的變遷_煤氣燈 (sohu.com)
1、劇中角色與歷史對照人物
◎伯莎·羅素(鐵路大亨之妻)改編自阿爾瓦·史密斯·范德比爾特·貝爾蒙特(Alva Smith Vanderbilt Belmont,1853-1933 年)
她是女性選舉權和女性平等權利的擁護者,早期的女權主義者。阿爾瓦范德比爾特貝爾蒙特|阿拉巴馬州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ofalabama.org) 1875年,她嫁給了鐵路大亨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的孫子威廉·基薩姆·范德比爾特(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對應劇中的鐵路大亨喬治·羅素。她早年的婚姻生活在紐約社會的最高層,1882年為自己和家人在第五大道交52街親自設計了在上流貴族紅極一時的時髦豪宅,對應于劇中第五大道交61街的新房子。
◎卡洛琳.阿斯特,紐約上流“貴族”的社交女王,劇中老錢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富豪阿斯特四世的母親。
阿斯特家族創(chuàng)始人老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靠皮毛貿(mào)易起家,后進軍房地產(chǎn),富甲美國,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百萬富翁,被稱為「The Landlord of New York」(紐約地王)。
相關拓展: 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_百度百科 (baidu.com)
◎ 劇中新豪宅的設計師斯坦?!烟?/span>歷史確有其人: 斯坦?!烟豞百度百科 (baidu.com) ◎ 在紀錄片【美國經(jīng)歷系列:鍍金時代 The Gilded Age (2018)】中,詳細的描寫了劇中所對應的一些人物,以及那個時代的美國人民生活狀況??梢哉f本劇正是此紀錄片衍生創(chuàng)作而來,強烈推薦觀看。鏈接: PBS 美國經(jīng)歷:鍍金時代(2018)[水山漢化]_嗶哩嗶哩_bilibili (有中文字幕)】
2、美國19世紀后期名人介紹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 安德魯·卡耐基_百度百科 (baidu.com)
◎“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 約翰·洛克菲勒(美國慈善家、資本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鐵路大亨”范德比爾特家族,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因經(jīng)營鐵路和水上運輸致富。 范德比爾特家族_百度百科 (baidu.com)
◎“海盜大亨”杰伊·古爾德,19世紀美國鐵路和電報系統(tǒng)無可爭議的巨頭,“鍍金時代”股票市場的操縱者。在1869年對黃金市場的狙擊導致了被稱為“黑色星期五”的大恐慌。 杰伊·古爾德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世界債主”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摩根)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_百度百科 (baidu.com)
◎亨利·喬治,美國早期工黨代表及領袖,民主作家,著有《進步與貧窮》,1886年代表工黨競爭紐約市長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68000票成績,但最終功虧一簣。 亨利·喬治(美國作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瑪麗·伊麗莎白·萊斯,教師、民粹主義演說家。 瑪麗·伊麗莎白·萊斯 - 堪薩斯百科全書 - 堪薩斯歷史學會 (kshs.org)
3、本劇主線故事&(及)影視表現(xiàn)內(nèi)核
◎本劇主線:將圍繞羅素妻子伯莎與老錢們的地位斗爭上展開。
手段方式:宴會、慈善、媒體。
支線一:羅素家族在鐵路、商業(yè)發(fā)展上的斗爭與磕絆。
支線二:貴族式家庭下仆人及女傭的矛盾糾紛。
◎影視內(nèi)核:借助于新老貴族地位之爭,描繪出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奢侈本像;通過畫面表現(xiàn)力還原出那個時代工業(yè)進程、城市建設及社會發(fā)展的真實景象;通過底層民眾與上流社會的對比反差,及后面出現(xiàn)經(jīng)濟大蕭條的社會百像表現(xiàn)出貧富差異的巨大懸殊,揭露出那個年代下社會制度的缺失以及資本對民眾的無情剝削。(以上有些內(nèi)容是根據(jù)紀錄片做出的推測)
4、細節(jié)解析
◎片頭開幕對應的日期月份
第一幕:1882年4月1日。61街的新房子開始拆除腳手架并搬入家具,同時女主姑媽家收到兄弟病逝消息的信件。同一時間,女主得知了自己繼承所得僅剩30美元。(省略劇情:二姑媽偷偷給女主寄信邀請她過來紐約生活)
第二幕:4月3日。大姑媽得知侄女這個月要來的消息。同時羅素一家搬入新大宅。
拓展:杰西·詹姆斯(美國俠盜),專門搶劫銀行和火車。 1882年4月3日杰西被同伙背叛槍殺后,其幫伙頻繁出現(xiàn)在廉價小說里,成為前工業(yè)時期的反抗形象。在民粹主義和激進時代里,他被喻為美國羅賓漢,為保護低層農(nóng)民抵抗企業(yè)大公司(卻是杰西生前從未扮演過的身份),這個形象至今仍出現(xiàn)在電影,歌曲和民間傳說里。 杰西·詹姆斯(美國俠盜)_百度百科 (baidu.com)
第三幕,4月30日?,旣惏瞾淼焦霉脗兗?。伯莎與兒子剛見面就告別,因為他要參加羅德島的派對。
第四幕,5月1日。伯莎帶女兒去參加第五大道飯店的慈善宴會,同一時間,羅素和索本圍繞鐵路問題在公司碰面,不歡而散。
第五幕,5月2日?,旣惏才c羅素家歸來的賴瑞偶遇,并因救狗而結識。羅素家準備宴會,伯莎親自派發(fā)請柬。
第六幕,不詳。羅素家宴會失敗。
◎關于幻燈片秀(第三集3分44秒左右)
紐約百老匯劇院 紐約百老匯劇院_百度百科 (baidu.com) :原義為寬街,是指紐約市中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由南向北縱貫曼哈頓島,全長25公里的一條長街,百老匯是這一條街上的幾十家劇院的統(tǒng)稱。 演出劇目百老匯劇院區(qū)上演的劇目有6大類,根據(jù)所占比例,依次為音樂劇、音樂喜劇、話劇、喜劇、舞蹈音樂會和個人秀(onepersonshow)。
根據(jù)門童約翰的說法,此處周五表演的便是關于一場幻燈片的個人秀。
關于幻燈片的表演,最早是由玻璃制成的,靠人工繪畫。在19世紀中葉,美國發(fā)明了賽璐珞膠卷后,幻燈片即開始使用照相移片法生產(chǎn)。而幻燈機是在1654年由德國的猶太籍人基夏爾發(fā)明。 幻燈機_百度百科 (baidu.com)
◎關于紐約貴族
◎關于慈善的內(nèi)容
一、貴族捐助及義賣
二、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1863年10月2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議成立。當時稱為“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80年改為現(xiàn)名。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紅十字組織,也是瑞士的一個民間團體。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組成,并受瑞士法律的保護和約束,總部設在日內(nèi)瓦。
劇中克萊拉巴頓(Clara Barton)的原型為美國紅十字會第一任主席克拉拉·巴頓(Clara Harlowe Barton) 克拉拉·巴頓_百度百科 (baidu.com)
◎關于本劇宴會次數(shù)的統(tǒng)記
◎關于情感與婚姻
◎關于羅素家的商業(yè)手段
◎關于貴族仆從的制度
◎關于線路地圖
◎關于本劇與其他同類型題材的類比與借鑒
【待更新中】
哇哦真的不錯,George Russel真的也太迷人了!?。?/p>
唐頓莊園的班底怎么會不好看了!
終于開播,期待卡司很久了,傲骨之戰(zhàn)+欲望都市,還有梅姨最小的女兒。//節(jié)奏好快,我喜歡。
四星觀望。服道化精致,old money和new money之爭,題材雖然不新鮮了,但劇情節(jié)奏還挺快,人物塑造第一集已經(jīng)立起來了,期待女主后面的表現(xiàn)。
這不比無趣的宮斗好看?暴發(fā)戶男也太難找了吧。面對半夜爬床的女人都能說不。天天想的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錢讓自己老婆開心,不讓我老婆參加慈善?我出錢包了。想向我借錢?那你得賞臉參加我老婆辦的舞會?!@什么絕世好男人啊。另外女主沒私奔成太好了。看的想沖進去讓她清醒清醒,
這部作品有意思的地方是明明是瑪麗安為女主,偏偏人設讓人越來越討厭,相反舊貴族的代表人物兩位姑媽以及羅素先生充滿了魅力。全當看戲的時候,此劇告訴我,“有錢才能說話”的本質(zhì),以及我甚至邪惡的希望瑪麗被律師騙婚的慘痛經(jīng)歷,讓她不要吃住姑媽,拿這種底氣來贏得所謂的“自我”!
開頭就是熟悉的唐家屯一鏡到底,氣度不凡!目前看來各個角色也都很討喜,可惜不是我喜歡的題材了。
你們不覺得女主長得特別像饑餓游戲里面的皮塔嗎。。。我無法釋懷!
別來感情戲,真的,千萬別最后讓女主仗著新貴公子喜愛去挑戰(zhàn)雙邊勢力。那可太俗太沒勁了。果然!一集過去一半!又開始了。
唐頓莊園制作班底新作講述1880年代紐約,美國新富VS老錢之爭,第一集主要鋪陳背景介紹人物(實在太多了)還沒怎么來得及展開海報上雙女主的對決,安排了黑人和基線符合多樣化要求,CB和CN分別扮演毒舌阿姐和老處女妹妹,期待這兩位更多戲份及金句啊~
女主一副除了自家親戚誰都是好人的狀態(tài)
暴發(fā)戶寵妻狂魔同事業(yè)型愛妻,攜一雙金童玉女兒女闖蕩貴族圈
第一集和看了電影似的
Leftovers后沖Carrie Coon看的。首集馬拉松80分鐘有點累,他們說話不用思考時間的嗎,一直無腦飆臺詞。政治隱喻也是有的。老公帥點就好了。有基情。配樂非常傻白甜。
比披著貴族外衣搞小妞題材的唐家屯大氣。
羅素夫人好美!羅素先生好棒!簡直是一對璧人,你們還征服啥,世界都是你們的。
深度上還是差點意思,但很喜歡最后一集的一句臺詞“畢竟這里是美國”
暴發(fā)戶夫婦有看頭
鍍金時代,既是美國內(nèi)戰(zhàn)后大基建,大發(fā)展的時代,也是貧富加劇,腐敗橫行的時代。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本劇或許挺有現(xiàn)實意義。
也太太太太好看了吧??!啊啊啊啊尖叫?。?!剛剛看完第三集,這個走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越來越好看了!臺詞真的太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