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s the journeys of people trying to reach the safety of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From families forced to flee war and persecution, to economic migrants searching for a more prosperous life, the series will feature the journeys of over 70 people filmed in 26 countries. Keo gave cameraphones to migrants so they could capture some of the most perilous parts of their journeys that couldn’t otherwise be filmed, resulting in a series which offers a unique and extremely personal insight into the largest period of migration in Europe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只是個的觀影記錄,全憑印象,有不對的地方,也是隨緣。
從2020.7.22,看見微博央視記者拍的敘利亞空襲視頻上熱搜開始,我震驚了,真的毫不關心國家大事,知道國際上有戰(zhàn)爭,不知道原來離我這么近,開始看相關的記錄,從敘利亞的哭聲——詳細敘述了敘利亞內戰(zhàn)的起因發(fā)展,為了薩瑪——阿勒頗堅持反政府武裝的普通公民,恐怖分子的孩子——ISIS成員家庭的扭曲,到這個出埃及記:難民的歐洲之路——戰(zhàn)爭導致的難民何去何從,真的超出我的認知、理解范圍,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在生存面前,各國人民是平等的。但現實卻不是這樣,伊斯蘭國對敘利亞的傷害,阿富汗的戰(zhàn)亂,岡比亞的貧窮落后,這些國家的國民面臨著生存危機。為了生存,他們想盡辦法淘到富饒和平的歐洲。逃難的過程是艱辛的,向走私犯交高額的費用,邊界警察的無情驅逐,海陸偷渡翻船的發(fā)生,以及難民申請的被拒,一系列困難在等待著他們。在難民危機的背后是世界發(fā)展的不平衡,無論是政治經濟思想還是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差距,只要世界大國多奉獻一點愛,落后的國家會有發(fā)展的那一天。我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果然又有人笑話所謂“政治正確”了,但我覺得這沒什么。這片子真實地記錄了難民的現實經歷和心理變化過程,難民背井離鄉(xiāng)的辛苦生活確實讓人多少有點動容;而他們所表達的一些期許得不到滿足,不是也從側面體現了歐洲國家的一些難處嗎?不太適合直接用“宣傳政治正確”這類的話來評價這部影片。
難民問題看似和中國關系不大,但它卻發(fā)生在離我們并不遠的地方。地球在浩瀚宇宙中也不過彈丸之地,對這些顛沛流離的生活給予應有的關注非常必要,畢竟,這已經是2017年所謂“和平”的世界。
看來逃離去歐洲的還都是中產,幫忙賣煙的小女兒很可愛,喜歡她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不過看到后來,覺得這樣也太簡單了吧,難民開口就要去德國,英國,瑞典,芬蘭撒的,每人畫上幾千歐就可以去發(fā)達國家,天朝要花幾百萬才行吧。
重新理解了難民的概念,能成為難民,代表在戰(zhàn)前,在祖國,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生活富足的中產階級。所以有能力為家人的平安謀求出路。也因為生活的落差,這些人經歷了生理心理的雙重磨難。印象最深的是西方男女權利平等為那些伊斯蘭國家女性帶來的沖擊與喜悅。大家族中的主婦,狼狽地推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在雨中趕路,可是臉上卻笑開了花,因為可以自由又安全地走在路上,她已經很久沒有自由自在地在路上走了,雨中的逃難對她來說是最好的度假和最棒的探險。雖然感受很老套,可是真的很珍惜現在的生活。在墻里就在墻里吧,至少很安全。
我們都沒經歷過開車出門擔心車底裝炸彈,沒經歷過炸彈落在離家200米的地方,但凡活得稍微有點尊嚴的人都不會選擇偷渡。我們沒經歷過難民成群涌入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人道主義精神實踐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作為吃瓜群眾可以給建議,意見就省了吧。
We have no reason not to fight for a better life.
記錄事實,歌頌英國美好,對深層原因避而不談,我在此片里只看到這些。
英國記錄片學習日本的產物,探尋人的心聲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難民!
難民慘,接收難民的國家也慘。。。lose lose situation。。。
現狀多么苦難,但是沒有把后面各方勢力的角力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進行剖析
對于難民的出逃記錄的詳細,誰又想成為難民呢,何必拿著政治正確的大旗去批判。
好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今天車臣伊拉克敘利亞這種有著千年文明的古國被滅國,曾經美好的人文社會全都不復存在,換來的只有尸橫遍野顛沛流離妻離子散和每天和死神的搏斗…明天我們誰都有可能成為難民,他們只是想活下去!好想去當志愿者,盡綿薄之力??春笠哺雽W習各大宗教史,明白沖突的產生和預防。
最近一兩年在想最壞的世界格局會是什么樣子?戰(zhàn)爭?可能在哪里打起來?中東吧?三洲交界地?那沒事兒,反正那里常年戰(zhàn)爭,就沒有太平過。可是,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后,就覺得,真的沒事嗎?這些地方的人就不是人嗎?他們就該在戰(zhàn)爭中遭受折磨,然后去死嗎?不是啊,他們也是人,也有家人,也有夢想啊……我為自己曾經的想法道歉。
人類的苦難與希冀似乎永無休止
敘阿兩國,早發(fā)好遷。視頻素材,皆為自拍。Who is Moses?Smugglers! BBC此片一出,無形中傳遞一個信號,流奶與蜜之地在我這。岡比亞人民已經開始行動了。
我想說,白左的視角也是視角不意味著就可以隨便一兩星 影片中的幾位或實現了最初的心愿,或遺憾遭拒,但比起廣大困在國境里的大眾,他們又多么幸運。尤其是覺得敘利亞真的我們對它誤解太深。
一部以悲憫、勇氣和苦難拍出的3集高分紀錄片。需手持大比例世界地圖,才能看清頭緒。目前世界難民的3大成因:戰(zhàn)爭、貧困和人權。孫立平教授說過: 別整天東扯西扯地否定別人,你把自己的子女往哪里送,就把人民往那里帶。21世紀,動蕩不堪的世界表明:沒有人民的福祉和信任,祖國什么都不是。
漂洋過??偸切枰恍┍惧X的,能跑到歐洲的果然還是中產階級為主。畢竟是電視紀錄片,如果為了點出難民逃離的三點理由加入利比亞的內容無可厚非。還是挺震驚的。特效里的黑點像蝗蟲像蝌蚪,唯一表現這是不安因素。果然是bbc的,雖然點到一些數據,英國篇幅與正面內容更多。
另一種視角的紀錄,看過后心情很復雜。